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朝野與雅俗:宋真宗至高宗朝詞壇生態與詞體雅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朝野與雅俗:宋真宗至高宗朝詞壇生態與詞體雅化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  價:NT$ 534 元
優惠價:8746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以宋徽宗朝為考察基點,在兩宋士大夫政治、國家禮樂制度、帝王文藝政策、朝野文學空間、令曲與慢詞,士大夫詞人與專業詞人等研究視角下探索宋真宗至高宗朝詞壇生態,梳理詞體雅化的多維脈絡以及重要詞人的雅化貢獻。嘗試在傳統詞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宋代政治史、詩文、書畫等領域的研究范式與成果,將詞體文學放歸到兩宋政治、文化的大環境中予以討論,為兩宋詞史、詞體雅化等詞學命題帶來新的闡釋框架與相關結論,並以此對柳永、蘇軾、周邦彥等經典詞人詞作予以考索與細讀,期求有助於詞學研究的深入。

作者簡介

趙惠俊,浙江常山人,1990年生於江蘇南京。201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詞學、宋代文學。于《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浙江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2013年,我們推出了“復旦宋代文學研究書系”第一輯,這套“書系”承襲我所編“日本宋學六人集”而來,可謂“六人集”的國內版。其中選人六部中青年學者的著作,作者都是我的學生。 “書系”出版後,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同年12月,我們在復旦大學召開了新書座談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的同行,就這套書做了一次集中評議,討論評述了“書系”的學術價值和相關問題,評議成果陸續在各類期刊發表。同時,在這次座談會參與人員的基礎上,這批中青年學者又聯絡同道,互相砥礪,相約成立了宋代文學同人讀書會,編輯《宋代文學評論》專刊。 “書系”的積極效應顯現,影響力也明顯擴大,獲得了第十二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集體),其中兩部著作又獲得了教育部第七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這些都說明,我在第一輯序言中許下的“精選幾部著作,形成一個品牌”的願望,得以部分實現。
當然,要真正“形成一個品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堅持標準,持續發力,才可能得到大家廣泛認可。我們秉持“文化一文學”的學術思路,在強調文學本位的同時,注重交叉型課題的研究,以拓寬研究視野和研究路徑,期能在得出具體論斷之外,也為學界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的啟示。職是之故,我們又精心遴選,推出了第二輯。本輯在學術理念上,與第一輯一脈相承。比如本輯陳元鋒《北宋翰林學士與文學研究》一書,是其博士學位論文《北宋館閣翰苑與詩壇研究》的姊妹篇,兩書研究角度都聚焦於“制度與文學”這一交叉型課題。書中全面討論了北宋翰林學士的政治文化職能,以及他們主持文壇所形成的文學圖景,突出了翰林學士在文學集團中的領袖作用,拓展了我們對北宋文學的認識。他提到交叉型課題要避免使文學淪為歷史文化研究的附庸,這是我在第一輯序言中也著重強調過的。又如朱剛的《蘇軾蘇轍研究》,是作者長期鑽研唐宋八大家的重要成果,與第一輯的《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形成互補,加深了我們對蘇氏兄弟文學、文獻和行蹟的認識,豐富了北宋士大夫文學的面相。再如侯體健的《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標題拈出“士人身份”一詞,這在第一輯《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中,就已是全書的關鍵詞之一;而戴路《南宋理宗朝詩壇研究》也主要從不同的詩人身份入手,架構全文。這都充分顯示出本輯和第一輯內在的延續性。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本輯較第一輯又有一些新的變化,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近年來宋代文學研究整體格局的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研究時段後移,南宋文學逐漸被大家所重視。第一輯的研究重心在北宋,除了侯體健一書是論南宋劉克莊,其他幾部都是討論北宋的文學現象,像朱剛《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李貴《中唐至北宋的典範選擇與詩歌因革》兩部還是從中唐談起的。本輯論題在時段上則以南宋為主,侯體健《士人身份與南宋詩文研究》、戴路《南宋理宗朝詩壇研究》、王汝娟《南宋“五山文學”研究》書名都明確標示出南宋,趙惠俊《朝野與雅俗:宋真宗至高宗朝詞壇生態與詞體雅化研究》也有半部涉及南宋。侯體健在引言中還提出了“作為獨立研究單元的南宋文學”的理念,更是顯示出作者對南宋文學的特別關注。十多年前,我曾指出宋代文學研究存在“三重三輕”(重北宋輕南宋、重詞輕詩文、重大作家輕中小作家)的偏頗。經過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這些偏頗現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糾正,宋代文學研究格局日益合理。我認為南宋文學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個獨立的發展階段,呈現出諸多重大特點:文學重心在空間上的南移,作家層級下移,文體文風由“雅”趨“俗”,文學商品化的演進與文學傳播廣度、密度的加大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轉折意義。我們應該在文學領域積極推動“重新認識南宋”這一課題的深入。侯體健、戴路、王汝娟的著作,可以說是對這個課題的初步探索與回應。
二是論題的綜合性趨強,所涉文體論域更廣。宋代是我國文學樣式、文人身份、文體種類最為豐富的歷史時期之一,要全面展現這個時代的文學圖景,就必須多層次、多視角、多維度地觀照。第一輯主要集中於以歐、蘇為代表的士大夫文學,即使是劉克莊這樣的文人,也多具士大夫色彩;文體上則偏重詩歌,如李貴論典範選擇、金甫暻論蘇軾“和陶”、成瑋論宋初詩壇都是討論宋詩之作。第二輯論題就明顯廣泛一些:從身份來看,除了依然關注翰林學士、蘇軾兄弟之外,江湖詩人、地方文人、禪僧詩人被著重提出來討論,在好幾部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從文體來看,詩文雖然仍是重點,但又添入趙惠俊關於詞體雅化一書,可謂彌補了第一輯宋詞缺席的遺憾,而且討論宋代駢文的篇幅明顯增加,侯體健、王汝娟的著作都有專章專節研討“宋四六”;從研究模式來看,個案研究明顯減少,時段研究、專題研究增多,出現了“翰林學士與文學”“理宗詩壇”“五山文學”“詞的雅化”等具有學術個性的專題,等等。這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宋代文學研究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突破個案局限,走向更具挑戰性的綜合研究,成為大家共同的選擇。這自然也對作者的知識結構、學術視野和資料蒐集解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次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現代詞學解釋框架的反思與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點:蘇辛相承與柳周姜吳――斷裂的詞體雅化脈絡
二、傳統詞學的斷裂因緣:“詞分南北”與“婉約豪放”的詞學闡釋框架
三、現代學術的斷裂成因:胡適三分詞史觀與龍榆生的補正
四、本書的旨趣
第二節 宋人雅詞話語的多元意蘊指向
一、禮樂與詩教:以雅論詞的理論基礎與最基本的雅詞內涵
二、雅樂:對於聲律與音樂系統的規範
三、頌雅:盛德形容與承平記錄
四、騷雅:寄託諷諫譎怨的男女相思
五、儒雅:日常生活間士大夫人格與情趣的展現
六、雅辭:詩化的字面
七、概念混淆的開始:朱彝尊的雅詞選擇與相關論述
第三節 令曲與慢詞辨析
一、令曲慢詞的多重意義指向與本書的選擇
二、詞中唐宋:令曲與慢詞之分的體式意義

第一章 雅俗之間:宴飲活動與京城歌詞形態
第一節 軍功貴戚的宴飲活動與科舉士大夫的漸次參預
一、從門閥士大夫到軍功貴戚:宴飲活動參與主體的轉變
二、象徵太平的公私宴飲:科舉士大夫參與宴飲的契機
第二節 宋真宗的禮樂活動與慢詞雅化的宮廷契機
一、“太平家法”:宋太宗確立的禮樂統治手段與宋真宗的沿襲發揚
二、宋初宮廷音樂機構的高度世俗化與國家禮樂需要的矛盾
三、長短句詞體進入宮廷雅樂系統與雅化契機的獲得
四、帝王意志主導的頌體文風與士大夫接受慢詞寫作的歷程
第三節 代言體,專業詞人與慢詞特質
一、為帝王代言:頌體慢詞與鋪敘典麗的雅化路徑
二、為歌妓代言:俗體慢詞的文體特質與寫作場合

第二章 江湖雅意:地方詞壇與士大夫的詞體嘗試
第一節 北宋前期的詞中城市與朝野詞風的離立
一、開封:繁庶與豪豔
二、兩浙諸郡:清麗與閒情
三、洛陽:遊宴與名教
第二節 地方座主與應酬之詞
一、地方送別文學的詞體選擇
二、座主的詞學趣味與應酬詞風的變換
第三節 從令曲到慢詞:士大夫詞人的詞體儒雅化進程
一、類型化的時光感傷:令曲儒雅化的深入
二、從閨閣到客館:柳永為慢詞構建的時空傳統
三、柳蘇之間:類型化情感與自我身世寄寓
四、以文為詞:蘇軾的慢詞貢獻

第三章 “升平”時代(上):徽宗朝政治與京城雅詞
第一節 宮廷都下:大晟詞人的流行實質
一、京城:大晟詞人有限的流行空間
二、周邦彥與徽宗朝京城詞人群體
第二節 複歸三代與朝野離立
一、皇位繼承波折與“太平家法”需求
二、崇寧黨禁:令出於中與朝野政治空間的離立
三、星變與政令:功業未成時的危機與堅持
第三節 三代制度建設與大晟雅樂
一、徽宗之前的北宋雅樂製作
二、大晟雅樂與大晟府
三、“以身為度”:利用皇權的定律方式
四、收復河湟:大晟雅樂首次發佈時間的選擇
第四節 庶政惟和:政和改元與大晟詞人的活動時空
一、政和改元與複歸三代建設的完成
二、政和改元之後的太平展示
三、大晟樂下播教坊與大晟詞人群體的出現
四、面向外邦的展示
第五節 富麗精工:徽宗朝京城文化風尚與京城詞人創作
一、精緻與日常:徽宗主導下的宮廷文藝
二、精緻日常與太平歌詞
三、雅俗交雜的依舊:宦幸審美趣味與世俗流行詞風

第四章 “升平”時代(下):徽宗朝地方生態與詞體寫作日常化
第一節 詞體唱和的文本形態與唱和形態的詩化
一、以詞和詩: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的唱和對象
二、異域之眼:嵯峨天皇《漁歌子》唱和詞的文本形態
三、傳統承襲:重意輕韻的文本形態在北宋即席應歌唱和中的延續
四、“畫樓鐘動”:勾連今昔的詞作與唱和形態的案頭化擴容
五、“楊柳春風”:身後追和形態的引入
六、自和己作:蘇軾對詞體唱和形態的再次擴容
第二節 謫居生活與詞體“日常化”寫作
一、朝野離合與山谷詞的前後變化
二、謫居文學的詞體選擇及其內在動因
三、集句詞:詩詞日常化的橋樑
第三節 經典另立:徽宗朝地方詞壇的追和詞寫作
一、創作生態:地方對元祐黨人的尊重
二、我本蘇門:黃庭堅的追和東坡詞
三、蘇門追憶:晁補之追和形式的悼念詞
四、蘇門再傳:李之儀與南渡前向子的追和詞
五、地方經典:徽宗朝其他地方詞人對蘇軾的摹效
第四節 日常與本色:徽宗朝地方雅詞的多重面貌
一、本色當行:晁補之、李之儀的閒居詞
二、貴族風尚:古樂府與東山詞
三、內在轉向:葉夢得宣政年間的日常生活與詞體酬唱
四、京城元夕:江湖漂泊與舊遊追憶
五、別是一家:雅詞各體成熟後的詞史總結

第五章 秩序重建:高宗朝詞壇的異動與承繼
第一節 南渡前後兩浙士大夫的日常化雅詞寫作
一、地方官員:無涉黨爭與東堂詞的兩浙日常
二、江湖閑士:呂渭老宣和年間的詞體寫作
三、退居大員:葉夢得紹興五年所作諸闋同韻《臨江仙》
四、南渡異動:南渡北人與江南士人的心態異同
第二節 朝野轉換與東坡詞朝野影響的加深
一、建炎更化與頌體之詞的消退
二、江西詩人詩法論詞的普及
三、詞體寫作日常化後士大夫對詞集保存的重視
四、逃禪詞中的蘇詞影響與東坡形象
第三節 紹興和議與頌體複歸
一、紹興和議簽訂前徽宗“令出於中”精神的恢復
二、紹興和議後的禮樂重舉
三、杭州感覺文化認同與士庶生活習尚
四、中興之頌:由野歸朝的太平歌詞
五、以雅為名:《樂府雅詞》《複雅歌詞》等詞選中的朝野
立場與詞壇雅正爭奪
第四節 融通朝野的雅詞追求與周邦彥的經典化
一、南渡後大晟詞人經典化可能性喪失與周邦彥的凸顯
二、清真詞結集性質與集中諸詞的作者立場
三、集大成:清真詞的“潛氣內轉”

結語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