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滿額折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詩人十四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  價:NT$ 312 元
優惠價: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詩人十四個,茅屋八九間
一場圍繞“春天”意象與“青春”經驗的文學沙龍

現代心理學視閾下
古典詩詞中幽微隱秘的情感隱喻
古代詩人的生命體驗與現代心靈同感共情

《詩人十四個》圍繞“春天”意象與“青春”經驗,用古詩詞闡釋友情、孤獨、情欲、死亡、別離五種生命事件,渴求與接納兩種生命態度。全書根據這些主題分為七章,每章選擇兩個詩人,講解其在這一主題下的文學樣貌與詩人個人氣質,並在兩個詩人的對比中,呈現詩歌的不同解讀,展現生命的矛盾性和可能性。

作者整合知人論世的學術方法和現代心理學的分析語言,在繼承經典箋注釋義的基礎上進行解讀,旨在發掘古典詩詞對於人生真正問題的助益性,激發讀者心靈深處的共鳴,喚起深切的生命體驗。


1. 作者黃曉丹是古代文學博士,師從葉嘉瑩研習古典詩詞,在唐宋及清代詞學方面頗有研究。
2. 熊培雲、毛尖、史傑鵬推薦
3. 詩歌的不同解讀。王昌齡—李白、姜夔—蘇軾、周邦彥—晏殊、陶淵明—辛棄疾、王維—李商隱、陳子昂—張九齡、朱彝尊—俞樾,七組十四位古代詩人,兩兩對照,分析其在同一主題下的文學樣貌。
4. 以現代心理學視角解讀古代詩人的生命氣質,激發現代讀者心靈共鳴共情。
5. 欣賞古詩詞裡的江南春天

 

作者簡介

黃曉丹

江蘇無錫人,蘇州大學古代文學碩士,師從羅時進教授;南開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師從葉嘉瑩教授;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師從方秀潔教授。現任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1. 作者黃曉丹是古代文學博士,師從葉嘉瑩研習古典詩詞,在唐宋及清代詞學方面頗有研究。
2. 熊培雲、毛尖、史傑鵬推薦
3. 詩歌的不同解讀。王昌齡—李白、姜夔—蘇軾、周邦彥—晏殊、陶淵明—辛棄疾、王維—李商隱、陳子昂—張九齡、朱彝尊—俞樾,七組十四位古代詩人,兩兩對照,分析其在同一主題下的文學樣貌。
4. 以現代心理學視角解讀古代詩人的生命氣質,激發現代讀者心靈共鳴共情。
5. 欣賞古詩詞裡的江南春天

學子古典詩詞,還不僅是學習一種學問、知識而已,重要的是要使青年熱人的心靈復活起來,讓他們以生動活潑的心靈,來欣賞、體會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一些偉大、美好的生命。
——葉嘉瑩

讀黃曉丹的《詩人十四個》,最讓我懷想的總是停雲煮雨、靄靄濛濛的江南。人世最美者莫過深情。中華古典詩詞裡藏著人類的奇跡和讀書人的烏托邦。而那份穿透時光的大幸運,卻只有會中文者方能懂得。
——熊培雲

書中集合的十四位詩人,有書寫春天的最高技藝,曉丹如次美好地為我們講述了中文世界裡的頂級美學,藉此,我們得以一窺自己的燦燦來路,得以在狼奔豕突的當代生活中,因為這七場魔法,可以隨時重返生命最飽滿的那一刻。
——毛尖

很少看到這樣的詩詞鑒賞,作者敘述過程中,時時跳出來,回憶一段自己過去的生活。刻骨的回憶本身就是詩歌,全書才會如此親切好讀。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和其所講述的詩歌本身一樣優美,讓我嫉妒。
——史傑鵬

自序:春天的文學課

2016 年春天,一群愛好心理學的朋友建議我講一門古詩課。這是因為我總是在大家討論某種細微的內在感受時,忽然跳出來說 些莫名其妙的詩外,還要長篇累牘地講解它們的意思。任何群裡有這樣一個霸屏的傢伙都是件很煩人的事,所以大家建議我專門開一門課,把對古詩感興趣的人分流過去。
經過短暫的準備,我邀請了杭州的心理諮詢師莊磊與我一起開這門課。最初的設想是這樣的 :由我捕捉住忽然湧現在腦中的詩句並予以解說,而莊老師對我的表達做出反饋。這有點像心理諮詢中的“自由聯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置,是因為我們想,既然那些古代的詩人早已變為塵土,不可能再走進現代的心理諮詢室中,那由一位“現代通靈者”來替他們發言,走到諮詢師的面前,是否可以讓古代心靈中那些幽微、隱秘的部分重見天日,成為與現代人生命體驗共情的豐富資源?這門課原先計劃十講,但事實只完成了八講,其時間大致在立春到夏至之間。由於講什麼,完全是隨感而發,所以涉及的作品大都與春天有關。
在講這些課的夜晚,我對著一部手機,看不到聽眾,不需要從他們的表情中收集繼續或停止的信息,只需要全然沉浸在對一首詩的感覺中。這一過程近乎冥想,會將感官調動到最敏銳的狀態。而莊磊安靜的傾聽和溫暖的反饋,也將我置於一種安全、放鬆的情境中,使我的心靈自由飛動,抵達詩歌中那些恍兮惚兮的微妙細節。
2018 年春夏之交,朋友塗志剛建議我將講課錄音整理出版。原先我們想將之整理成一個文學與心理學互動的文本,但因為莊磊是一個聚焦取向的專業諮詢師,他的注意力均衡地懸置在對我講課語音的聽覺感受和身體感覺上,很難以文稿的形式呈現。最後,我們決定將我講課的部分單獨錄出並縮減其中的心理學成分,以純粹的文學課的形式呈現。此後半年,我在錄音稿的基礎上重寫了全書,添入三位詩人、數十首詩歌,補充了原錄音中沒有的歷史背景與文獻比證部分,還將每章設置成兩位詩人對比的對稱結構。
這本書完全產生於一系列不可重複的機緣巧合。感謝當初建議我開課的宮學萍、薛暢、高璿三位心理諮詢師和莊磊老師 ;感謝為了聽我的自言自語半夜守在手機邊的聽眾 ;感謝小師姐邢蕊傑為我做學術審讀 ;感謝學生金芳萍為我轉寫整份錄音稿 ;感謝鄢敉君、管曉彤、韓學慧三位同學為我核對所有引證文獻。當我收到你們核對過的稿件,看到上面標滿了恨鐵不成鋼的評語“來是因為這個書名恰好足夠表達本書內容,二來是因為《論語》裡說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所以書名“詩人十四個”在我看來,有種要去春遊的感覺。我們將這本書設計成小小的、適合攜帶的樣子,希望它能放在你的包裡,陪你度過下一個春天。

 

目次

春天的追尋:王維與李商隱
神童與罪臣
白鹿原下的山谷
煉金術士的啟發
鶗鴂與流鶯

春雲的思念:陶淵明與辛棄疾
凡 • 高在畫南法的杏花
沒有奇跡的春天
被猿猴和仙鶴包圍

 春蘭的孤獨:陳子昂與張九齡
在長安摔碎一把胡琴
無人看見幽蘭開放
那喀索斯的水仙花
到橘樹和豔陽那裡去

 

春夜的情迷:王昌齡與李白
一派天真的盛唐詩人
所有的花都開好了
公元前139年的一樹桃花
貴妃醒來的清晨

 春閨的傷逝:朱彝尊與俞樾
像水藻和繁星一樣幽深
再看一眼,一眼就要老了
雲彩和寶玉都丟失了
春在堂前的花落了

春江的別離:姜夔與蘇軾
梅花落在公主額頭上
夢中人變成了翠鳥
愛好拆廟的老爺爺
身上站滿海鳥的孩子
在橘園美術館看睡蓮

 春去的遺響:周邦彥與晏殊
一節數學課引發的出走
彗星的征途才是星辰大海
在珍珠裡放一枝荊棘

代後記:春日 憶迦陵師

書摘/試閱

神童與罪臣

在大學的古代文學課上,喜歡王維的學生非常少。學 生最喜歡納蘭性德,接下來是李白,再 接下來是蘇軾。納蘭性德和李白是富有激情的作家,蘇軾那麼可愛,誰不喜歡?但王維如此缺乏認同者,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來學生之前並沒有接觸到他作品中最精粹的部分,二來他成就最高的中晚期詩歌所表達的禪悟與理趣也不是青少年樂於欣賞的。
我直到工作之後才喜歡讀王維,感慨他早年、中年、 晚年的作品風格差異之大。王維是少年天才且家世清貴, 父系為太原王氏,母系為博陵崔氏。因為被寄予復興王氏的厚望,王維十五歲就離開家鄉,成為長安城裡皇親國戚的座上客。那首著名詩歌“每逢佳節倍思親” 就寫於這個時期。
辛文房的《唐才子傳》這樣記載 :

維將應舉,岐王謂曰 :“子詩清越者,可錄數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維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 :“《鬱輪袍》。”因 出詩卷。主曰“:皆我習諷,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延於上座曰 :“京兆得此生為解頭,榮哉!”力薦之。 開元十九年狀元及第。

唐代的科舉考試還不封卷,考生的聲名也是考察範圍 之一。因此,當《江南逢李龜年》裡那個“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的岐王想幫王維獲取科名時,就讓王維打扮成伶人的樣子,去玉真公主府上。王維以詩歌和音 樂方面的才華獲得玉真公主的賞識後,順利考中狀元。
王維少年得志時的作品,遠非我們後來熟悉的《終南別業》或《山居秋暝》的樣子,而多是古體樂府,比如寫貴族女子奢華生活的《洛陽女兒行》、寫貴族少年仗義疏 財的《少年行》、寫閨情的《扶南曲歌詞》等。粗糙一點說, 少年時代的王維正是以後來納蘭性德和李白善於寫的那些 主題著稱的。《葉嘉瑩說初盛唐詩》中對他的這些作品曾有精彩的分析。前幾年《刺客聶隱娘》《妖貓傳》等電影中,現代的美工團隊極盡想像堆疊出的唐代長安繁華景象,使觀眾覺得如同幻境,但倘若照著王維早年那些樂府詩佈景, 奢華程度可能還要增加數倍。
王維的晚年形象也與神韻淡遠的“詩佛”不同。安史之亂中,他沒能逃出長安,雖“服藥取痢,偽稱喑病” ,但仍被安祿山攜至洛陽任偽職。亂定後,王維雖得以免罪,但內心極度痛苦。他晚年的文章中翻來覆去反省自己為何 不能自殺殉國,其自我貶責、自我作踐的程度,讓人不忍卒讀。

當賊逼溫洛,兵接河潼,拜臣陝州,催臣上道。 驅馬才至,長圍已合,未暇施力,旋複陷城。戟枝義 頭,刀環築口,身關木索,縛就虎狼。臣實驚狂,自 恨駑怯,脫身雖則無計,自刃有何不可。而折節凶頑, 偷生廁溷。縱齒盤水之劍,未消臣惡 ;空題墓門之石, 豈解臣悲?今於抱釁之中,寄以分憂之重。且天兵討賊, 曾無汗馬之勞 ;天命興王,得返屠羊之肆。免其釁鼓 之戮,仍開祝網之恩。臣縱粉骨糜軀,不報萬分之一。況褰帷露冕,是去歲之縲囚;洗垢滌瑕,為聖朝之嶽牧。 臣欲殺身滅愧,刎首謝恩,生無益于一毛,死何異於 腐鼠?(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

閱讀《王右丞集》會覺得五味雜陳。早年那些才華橫溢、設色明豔的樂府詩,每首之後都寫著“時年十五歲”“時 年十六歲”“時年十七歲”,儼然神童的得意;中年隱居輞川, 恍然看透了生命的真相 ;晚年卻深陷於懊悔之中。明治時代的日本僧人釋清潭甚至認為王維死於自責 :“深痛歎此間之事,無疑促其早亡。……如無此事 , 則能後保十年餘生。然四年弱即死,其原因可察。” 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大概很少在其他詩人身上看到。
有些詩人終生感慨懷才不遇,而他們渴望的終點不過是王維的起點。他在二十出頭時就擁有了別人渴望的一切, 然後一點一點失去。中年時,他寄情山水之間,大概以為 繁華剝落,已照見了五蘊皆空。沒想到步入晚年,“無我” 不再只是玄辯,而成了自我否定的真實體驗。瞭解這一切之後,再回頭去看他的輞川生活,更覺其中的理趣和情味並不是沒有溫度的高雅。



公元前 139 年的一樹桃花

當我思索朱天心所說的“三月桃李花時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就想到了王昌齡的詩句“昨夜風開露井桃”。我覺得這首《春宮曲》最能代表盛唐氣象。盛唐氣象並非華屋高堂、金戈

鐵馬,而是一種自由舒展、充滿希望的感覺。 “自由”在中國藝術中是一個重要的主題,但多數時候它 和“忘”“棄”“遊”“化”等觀念聯繫在一起,表達的是 從社會生活中退出的權利,大致屬�以賽亞 • 柏林所說的 消極自由。但在盛唐藝術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由結合著積 極行動的意志,充滿了外溢的熱情。陶淵明在自然中體會過這種力量,所以他寫出了“草木縱橫舒”的春之讚歌,但那畢竟是獨屬�自然的盛事,並對比著人世的不堪。而王昌齡的“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與李白的“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卻將社會的風貌、人的氣度與自然之美融為一種振奮的精神。這種精神滲透於 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甚至情色之中。

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以“昨夜”領起的詩詞作品很多,多數取夜久無眠之 意。在這些詩中,以“昨夜”帶出無限回味之感的則更足動人。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就比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更具風味。“昨夜風開露井桃”是一種沒有過程的突然的盛放。露井即無簷之井,古樂府有“桃生露井。前面我們講《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和《停雲》,那是對春天的到來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對過程的充分觀察, 但這裡不一樣。忽然之間,夜中桃花盛,冬天就此永別, 新的年華到來。這是未經世事的少年人的感覺。經歷得多了,面對春天就會覺得“亂世青春如過夢” ,就會感慨“春風不染白髭須”,但少年人不知道“成住壞空”,有一種沒有損耗過的全然的喜樂,就像小孩子吃糖只知道甜,不擔心牙齒疼。
為什麼盛開的是桃花呢?我看到桃樹或桃林,總覺得它不夠美。它的枝葉粗糙,花型簡陋,有一種民俗的熱鬧感。就整樹而言,梅花、梨花、櫻花、杏花都比它更為耐 看。桃樹常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很難和周圍的景色相容。 但這其實是因為桃枝的造型比其他花樹更為有力、花瓣的 色澤純度更高。這原本意味著它在“健”與“美”的尺度 上應該有更好的表現,但太高濃度的美會使觀看者厭倦, 這使得桃花的印象常與俗豔相連。但如果你剪下一支桃花, 帶回去插在瓶裡,情況就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轉。它立 刻變得比任何花卉都雅致動人。一枝桃花就可以點亮一整 個黯淡的書房。也許正因如此,古人畫桃花也更多以折枝 的形式表現。其實,不僅是桃花,杜鵑、牡丹和芍藥都有 這樣大俗大雅的特點,它們需要在素色而黯淡的背景上顯 現,以展示生命最富光彩時的景象。桃花忽然一夜間綻放,可以想見夜風之暖,而這粗枝大葉上肆意舒展的春意,又 怎是千樹萬樹細小的梨花、杏花可比。
第一句說的是花好,第二句說的是月圓,而且用了一 種更為完滿的寫法。首先是明月 ;然後是“月輪”的修飾, 即強調為正圓之月 ;進一步是“月輪高”,強調月在中天 ; 再進一步是“未央”,未央宮為西漢正宮,位於漢長安城 龍首原地勢最高點,是漢朝 200 年間的政令中心 ;最後則強調了“未央前殿”,前殿即正殿。在這句詩中,王昌齡 將明月置於時間、空間、政治的四維空間中心,獲得一種 均衡、穩定的感覺。
絕對的花好、絕對的月圓已經有了,再怎麼往上堆呢? 王昌齡說 :“平陽歌舞新承寵。”這裡用了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故事。漢武帝在十八歲時去霸上祭祖,順路經過平陽公主的府邸。平陽公主素日搜羅了很多的美女,準備有機會 獻給漢武帝,武帝卻一個都沒有看上。公主覺得很沮喪, 就想這事算了,讓家班出來奏樂跳舞吧。可漢武帝偏偏看 中了舞隊中一個很普通的女子,這就是衛子夫。漢武帝當 天就臨幸了衛子夫,給平陽公主很多賞賜。後來,武帝對衛子夫恩寵甚隆,封為皇后。在“花好月圓”之後,王昌齡又為美滿加上了一層“人新”。
納蘭性德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初見之歡喜是最強烈的歡喜,何況還是初次肌膚之親。當 然,從漢武帝的角度說,他的新人實在太多了,衛子夫入 宮一年之後還沒有排到再次臨幸的名單上。可是,我們要 知道,宮詞都是從女性的角度來寫的。對於衛子夫來說, 她的歡喜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被打動?在這一句中,其 實包含了一種不期而至的幸運。我們可能也過得很好,但 如果是通過很多謀劃、努力和取捨得來的,幸福就顯得平淡。衛子夫並沒有心理準備,卻忽然遇上巨大的幸運,何 況是在這樣花好月圓的春夜。
最後一句寫的是“意足”。古代的評注家對這“簾外 春寒賜錦袍”一句很抓狂。前面不是說春風很暖嗎,現在 怎麼又說“簾外春寒”呢?就有人說,可見漢武帝特別寵 愛衛子夫,一點都捨不得她受凍,所以要“賜錦袍”讓她 多穿一點。還有人說 :“不寒而寒,賜非所賜,失寵者思得寵者之榮,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詞也。”
可是我覺得,這裡面有一種非常細微的情欲暗示。這 個夜晚和冬天來比是足夠溫暖,但其實依然有一些春寒料 峭。這時,如果你到了簾內、到了被子裡,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肌膚相親、耳鬢廝磨,在肌膚和肌膚接觸的溫度 中再停下來感受外面的氣溫,就會覺得夜氣中還是有很多 寒意的。後來,白居易寫“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暗示楊玉環跟唐明皇的肌膚之親,這兩處立意其實相同。寒暖之分不僅來自屋內與屋外的溫差,更來自 肉體與肉體的距離變化。正是因為從肉體的纏綿中分離, 才感受到風入羅衣的貼體冰涼。性愛之後可能是空虛,也 可能是溫柔。這首詩的美妙之處還在於情色之外,於末句 體現的進一步的呵護和溫柔。因此,我說這一句講的是“意足”。
花好,月圓,人新,意足,這樣的十全十美不是很容 易寫得死板嗎?但是王昌齡沒有,這首詩是流動的。李白 和王昌齡的詩歌都有很強的流動性,但李白靠的是氣,而王昌齡靠的是情。這首詩裡有兩次感覺的交融,一次發生 在漢武帝與衛子夫之間。如果說在第三句中誰給予恩寵、誰接受恩寵還比較清晰,那麼到了第四句,兩個人的感覺 就完全混在一起。是衛子夫覺得冷,還是漢武帝覺得衛子 夫冷?是漢武帝要給衛子夫一點溫暖的遮蓋,還是當錦袍 遮蓋在衛子夫身上時,就好像使漢武帝也覺得溫暖了?完 全分辨不出來。而情人之間這種寒暖交織的感覺又與初春 的節令、天地的寒暖交織。讀到後兩句時,我們就會自然 將這個經過了最初性愛的女孩子和昨夜在風中徹底舒展、 盛放的露井桃的形象聯繫在一起。那猝然而至的,既是桃 花的春天,也是少女的春天。
如果說《西宮春怨》講的是因情欲而生的孤獨,《春宮曲》就是歡好之後的回甘。在不同的情緒下,人對於物 理世界的感知會有所偏移。《西宮春怨》中,昭陽殿仿佛 無限遙遠,在《春宮曲》中,未央殿似乎近在眼前。《三 輔黃圖 • 未央宮》說 :“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昭陽、飛翔、增城、合歡、蘭林、披香、鳳凰、鴛鴦等殿。”可見西宮望月之處與昭陽殿同在後宮,物理距離並不遙遠。而衛子 夫承寵之處乃在平陽公主府中,離未央宮應有數十裡之遙, 讀者卻會產生錯覺,將這兩個地點套疊在一起,獲得一種如同置身於天地宇宙時令中心的滿足感。這種滿足中沒有 對過去的追念,也沒有對未來的期待,完全屬�當下。詩 裡還有一個彩蛋 :“未央”是無盡的意思,包頭漢墓出土 過“長樂未央”的瓦當,意思是永遠和諧美滿。漢代本有長樂宮與未央宮之名,“未央”作為一個詞語嵌在此詩之中, 會讓讀者覺得這樣的圓滿、幸福是沒有盡頭的,就像那樹 桃花,它開花的瞬間,就是永恆本身。
講到這裡,我要做一個說明。傳統上這首詩一般被當 作怨刺之詩解讀。清代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 :“王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昨夜風開露井桃’一 章,只說他人之承寵,而己之失寵,悠然可思,此求響於弦指外也。”黃叔燦的《唐詩箋注》則說 :“而究其始則自平,本微賤,以更衣得幸,言外有風刺,而語意 極溫柔敦厚。” 他們都認為這首詩是以失寵宮人的視角, 諷刺唐明皇納楊玉環之事。
但也有人與我一樣,並不認為其中有任何“怨”的成分,比如王夫之在《薑齋詩話》中就說:“豔詩有述歡好者, 有述怨情者……嗣是作者,如‘荷葉羅裙一色裁’,‘昨夜風開露井桃’,皆豔極而有所止。至如太白《烏棲曲》諸篇, 則又寓意高遠,尤為雅奏。其述怨情者,在漢人則有‘青 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唐人則‘閨中少婦不知愁’,‘西 宮夜靜百花香’,婉孌中自矜風軌。” 首先,他強調《西 宮春怨》和《春宮曲》就是豔詩,而不是披著美人的外衣, 講著文士的辛酸 ;其次,他認為《春宮曲》寫的就是歡好, 哪是什麼秋扇見捐之悲呢?每個人都必須得在春天才來的 時候就意識到有秋扇見捐的一天嗎?為什麼天真赤誠的歡 樂就不值得書寫、不值得豔羨?
不同人在這首詩中看到的歡好和愁怨到底怎樣統一, 現代學者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解釋,若有興趣,可以找山東 大學的孫學堂和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林宗正合寫的論文《“詩家夫子”的聚焦“魔鏡”》一讀。
當然,歷史上衛子夫最後真的秋扇見捐了。因為漢武帝的猜疑,她只能自殺明志。但在公元前 139 年的那個春夜, 一切都完滿,像首永遠回旋的樂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