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西方通史: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全三冊)(簡體書)
滿額折

西方通史: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全三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西方通史》總共四卷,分別是:

第一卷:《從古代源頭到20世紀》

第二卷:《世界大戰的時代,1914—1945》

第三卷:《從冷戰到柏林牆的倒塌》

第四卷:《當前時代》

 

第一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一卷,時間跨度為從古代源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

作者貫穿全書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西方?如何界定西方?作者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這一問題。

第一個方面是一神教與歐洲的世俗化進程。正是在歐洲非基督教化的漸進過程中,西方這一概念才開始形成,成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作者認為如果我們想知道西方是如何成為今日之西方的原因,我們就必須從一神論的產生入手。以此為出發點,繼續探索基督教所特有的、對神權和世俗秩序之間的區分,在這種區分中已經埋下了世界的世俗化和人的解放的種子。神權和世俗權力的分離使各種力量才能得到釋放、充分發展和進一步分化,於是形成了西方教會流行的區域和東正教盛行的範圍。

第二個方面是神權和王權的分離和人文主義者所致力的宗教寬容,讓崇尚自由和法治的新西方崛起,即美國奮起進行一場反對母國的革命。以美國為代表的新西方與以英國、法國等為代表的老西方之間進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孟德斯鳩1748年的《論法的精神》、北美1776年的《權利法案》,以及1789年法國大革命,都充實了“西方”這一概念的內涵。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中,整個西方的歷史都充滿了圍繞接受還是拒絕1776年和1789年思想的鬥爭,即新西方與老西方之間的鬥爭。

第三個方面是西方思想與實踐的矛盾,例如在宣導“人生而平等”的同時,奴隸制卻肆意盛行,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被逼到了幾乎亡族滅種的邊緣;還有婦女和無產者長期以來所遭遇的歧視。這一階段西方概念的演變主要體現在西方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所表現出來的矛盾及其進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政治實踐和不斷完善的能力。

本卷的歷史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這場戰爭是迄至當時為止民族對立最可怕的一次衝突,比之對各種社會所帶來的革命,它對國際關係上的國家體系造成了更多革命性的後果。經過這場血腥廝殺,老歐洲的西方作為整體元氣大傷,美國所代表的新西方卻增強了實力。

 

第二卷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二卷,講述1914年到1945年的歷史,這30年是一段特殊的年代,戰爭、危機和災難此起彼伏。在此之前只有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如同在17世紀上半葉,德國在20世紀上半葉也處於各種矛盾的中心。1914年到1945年,德國扮演著核心的角色,甚至西方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都可謂是德國的篇章。同時它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一個章節:最終以歐洲猶太民族的毀滅;以20世紀國家犯罪史上最徹底的大規模屠殺;以德意志帝國的滅亡而告終。

作者在本卷的核心是要回答為什麼德國犯下了猶太人大屠殺的反人類罪,為什麼一個文化上屬於西方的國家,如此頑固地否定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以至於令世界和自身都跌入災難的深淵。通篇來看,作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古老帝國瓦解,誕生了很多新國家,西方國家的社會心理發生了重要變化:工人階級勢力的崛起,使原本的中產階級產生恐懼和軍事化思維,並嚴重低估可以依靠嚴格的規範和公認的機構來解決民事紛爭的種種辦法。

在歐洲大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誕生的國家中,執政的或多或少都是專制政權。這些新生國家並不是純粹的民族國家,有些甚至明顯是多民族國家,但它們奉行“民族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原則,對本國內的少數族群越來越排斥,越來越希望歸併國外的本民族群體。因此在接受西方民族自決觀念的同時,埋下了產生重大分歧的種子。

另外,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政治體系的一個新特點是新型獨裁,即所謂的極權專制。原有執政派別無力緩和國內外矛盾和疲軟的社會經濟,導致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極端思潮對群眾越來越有吸引力,它們要求絕對服從,其政治目標是創造出新人。保守政治家和自由政論家曾在一段時間內對墨索里尼抱有很大好感。相比於俄國的布爾什維克,西方國家逐漸才認識到更激進、更極端和更“極權”的法西斯政權更具威脅,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才重新評估了它們和蘇聯共產主義的關係,甚至邁出與其結成同盟的一步。但對國際局勢而言,為時已晚。

 

第三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三卷,時間界限為1945—1991,講述冷戰時期的西方歷史。

在這40多年的時間裏,世界處於華盛頓與莫斯科兩極對立的時代。溫克勒按照時間發展順序,講述了在這一時期,西方世界及與西方世界相關聯的非洲、美洲等被殖民地區或受冷戰牽制地區的歷史。

綜合全書來看,溫克勒講述這一時期歷史時主要體現了下列三條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美蘇兩大國之間的對峙,其激烈程度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第一個對峙階段最遲從1948/1949年封鎖柏林開始,結束於1962年秋季古巴導彈危機的化解,接下來是一個緩和階段,之後是1970年代下半期重又走向對峙,最後是戈巴契夫實施改革,政府更迭。世界歷史進入新的階段。

第二條主線是跨大西洋的西方國家逐漸構成一個整體,美國的一尊獨大地位日益彰顯,可以用“美國世紀”或者“跨大西洋世紀”來概括。這條主線涉及的地理範圍非常廣泛,如構建歐共體和北約的歐洲、去殖民地化的非洲及拉丁美洲;以及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構建,《澳美新條約》的簽署,這些都讓西方世界聯繫得更為緊密。當然,這種超越民族的融合,或者說是同屬西方民主國家共同體的歸屬感,並不是由來已久或者自然形成的,它是在與歐洲民族主義的對抗(例如英國的柴契爾夫人和法國的戴高樂)與妥協中不斷成長起來的。溫克勒對這條主線的描述尤為精彩。

第三條主線是蘇聯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變化。二戰後,反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在這些國家收穫了最多的共鳴,各個國家紛紛建立起共產主義政權,團結在蘇聯周圍。但石油危機、經濟和技術的落後,以及蘇聯的高壓政治和經濟上的捉襟見肘,讓這些國家期望能夠獲得西方國家的援助,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西方,最終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縱觀全書,他的客觀與審慎在這一條主線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他看來,蘇聯社會主義時代的終結並不意味著法蘭西斯•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獨元化的局面只是走向新的多元化時代的過渡階段。柏林牆倒塌後,跨大西洋的西方是否還能繼續擁有統治地位,都是大可值得懷疑的。

 

第四卷內容簡介:

此書是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第四卷,本卷敍述的是從這1991年起已經成為往事的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歷史,亦即最新的、可稱之為當代史的斷代史。

作者在這一卷中主要考察了冷戰結束後,世界所發生的變化,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世界歷史的連續性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解體而停止。傳統的慣性力量依然在左右歷史的發展。例如俄羅斯並沒有變成親西方國家,巴爾幹半島的民族主義仍是各國政治的重要內容。但是另一方面,東西方衝突的結束不可否認加速推動了巨大的全球化進程,這股推動力延續了伴隨生產和分工的國際化(因第三世界國家,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臺灣和馬來西亞的加速工業化而起)而一同出現的那些事物。

第二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的公共債務繼續膨脹。從羅奈爾得•雷根、比爾•克林頓到喬治•W•布希,巨額軍費開支讓美國的預算赤字逐年飆升,美國的政策依靠貸款政策的支撐。此外,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次貸政策對2008年秋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起到了決定性的推波助瀾作用。

第三方面是世界單極局面已成為過去。中國、印度和巴西迅速崛起,俄羅斯重新鞏固了它的世界大國地位。美國因在2003年以模棱兩可的理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從而不僅在國際上損害了它的道德信譽,而且還招致了重要的歐洲盟友的不滿和抵制。

第四方面是在非西方國家面前,西方的表現經常給人以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印象,跨大西洋兩岸的關係初看起來似乎處處充滿著緊張、矛盾和不和諧的主調。許多美國人將歐洲人看成是既脫離實際又自私自利的美國反恐鬥爭的受益者。歐洲人則普遍認為,美國出於一種近乎瘋狂的安全需要,將它的自由理想拋到了九霄雲外。雙方的相互指責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在作者看來,冷戰後世界儘管正在經歷著上述變化,但1776年和1789年思想無比巨大的力量還遠未枯竭凋敝,它迫使西方民主國家不斷對其政治實踐進行重新修正。

 

作者簡介

海因里希·奧古斯特·溫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當代德國著名歷史學家,聯邦大十字勳章獲得者。主要著作有《魏瑪共和國的工人與工人運動》、《通往西方的漫長道路》,榮獲萊比錫圖書獎的四卷本《西方通史》等。

 

譯者簡介

丁娜,北京大學西語系日爾曼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德國慕尼克大學哲學博士,現居住在德國慕尼克。譯有《尋訪行家》(合譯)、《紅桃J德語新小說選》、《幸福,在幸福遠去的時代》、《運動通史》、《德意志之魂》(合譯)等。

 

名人/編輯推薦

☆著名歷史學家、聯邦大十字勳章獲得者海因裏希·奧古斯特·溫克勒歷時五年寫成

 

☆四卷共厚達4500頁

 

☆一部跨大西洋、總括性的西方史

 

☆榮獲2016年萊比錫歐洲圖書獎

 

☆德國媒體盛讚: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師著作”

 

☆“一文未名”德語翻譯工作坊歷時三年精心翻譯

 

☆宏大的視角、鮮活的歷史、流暢的文筆,今日國人不可不讀的世界史鴻篇巨制

 

 

 

“溫克勒是一位偉大的敍事者,憑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自信的寫作風格,他送讀者踏上閱讀過往歷史之旅,通過閱讀讀者經歷了興奮、震撼和沉思,過去的許多問題和社會現實如今仍舊存在。……溫克勒成功創作了這樣一本巨著,掩卷沉思,我們希望能夠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威廉·馮·施特恩堡,《法蘭克福評論報》,文學評論專欄,2009年12月8日

 

“……一種智力和審美的愉悅……。”

——烏韋·施托爾茨曼,德國文化電臺,2009年12月10日

 

“溫克勒提供了一本高品質,甚至是極高品質的書。他的優點是文體流暢,其對政治的介紹與分析無懈可擊,並令人信服。儘管他避免使用性格描繪或娛樂八卦等手段,但他的書從不無聊或費解,有許多令人難忘的格言……溫克勒非常熟悉古往今來的德國、法國、英國和美國的文學作品。誰尋找可靠、全面和可讀的介紹近代西方政治歷史的書籍,此書都是佳選。”

——蒂姆·布蘭寧,《法蘭克福彙報》,2009年10月22日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和它與眾不同的吸引力在於它對歷史的呈現方式:各種不同的敍事,在敍事的長河中嵌入眾所周知或鮮為人知的紛繁事件。”

——勒內·阿圭尕,《文學》,2010年1月/ 2月

 

“關於歐洲和西方的書籍往往很無聊,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們往往政治性太強,而且每一頁都令人覺得這些論斷和歷史似曾相識。但海因裏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的《西方通史》幸虧並非如此。……因為作者尤其具備兩種品質:他會敍述,而且總能抓住重點。”

——《世界報》(緊湊版),2009年10月14日

 

“溫克勒描繪、整理並評價西方發展的主線。……經他歸納,西方及其根基全部彙聚為一幅西方的圖像。溫克勒的敍述知識淵博、令人欽佩。他的《西方通史》首卷結束於1914年,敍事生動而清晰。……該書首次對龐雜的歐洲歷史溯本追源,剖析出西方思想的形成軌跡,然後憑藉淵博的學識從中逐漸勾勒出西方的鮮明特點。這是一項非凡的,具有一定考古學分量的工作,為此對作者怎樣稱讚都不為過。”

——柯特·阿申佈雷納,《新蘇黎世報》,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文學副刊,2009年10月12日

 

“一項巨大的工作成就,還不僅僅如此:現在它已經成為標杆作品。”

——《世界報》,文學世界,2009年10月10日

 

“這位柏林歷史學家以《西方通史》成功地完成了一部同時代人難以企及的傑作。”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萊茵水星報》,2009年10月1日

 

“今年秋天在德語歷史書市場上發生的大事,因為這裏迄今尚不存在這類西方世界的歷史。……德國人文科學經常被指責是不入流的,滿足於坐井觀天。海因裏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的作品徹底顛覆了這種看法,它是高水準的跨國史籍。在視角的廣度、材料的透析度、歷史判斷的清晰度諸方面它都是優秀的。”

——福爾克爾·烏爾裏希,《每日導報》,2009年9月22日

 

“這本多達1199頁的巨著讀起來很棒,海因裏希·奧古斯特·溫克勒的《西方通史》令人愛不釋手。讀此書不必害怕漏過什麼,或是得跳過過於複雜的章節,因為沒有這樣的章節。溫克勒無需用晦暗的風格來遮蓋複雜的情況,即使史實龐雜,他也掌握了明確表達複雜事況的藝術。”

——沃爾夫岡·舒勒,《世界報》,2009年9月19日

 

“……一本首屈一指的大師級巨著……。艱巨的工作已然得到了回報:溫克勒的‘西方’將會發揮自己的作用。”

——埃克哈特·耶瑟,《新蘇黎世報》,2012年5月18日

 

“……一種智力和審美的愉悅……。”

——烏韋·施托爾茨曼,德國文化電臺,2009年12月10日

 

 

 

導論

不僅書籍,概念也有自己的命運。“西方”這一概念在被用於政治或文化領域時亦是如此:在不同時代其含義不同。

古希臘需要通過西元前5世紀上半葉與波斯人的戰爭經驗,才能逐漸明白希臘人和“野蠻人”、西方和東方之間的文化與政治差異何在。在基督教的歐洲,西方指的是使用拉丁語的西方教會(Westkirche)流行的區域,而不是講希臘語的部分,那裏是拜占庭歐洲。“西方”作為一個跨大西洋的整體概念,1890 年之前幾乎無此提法。歐洲和北美在文化和政治方面逐漸平等,才令該概念於世紀之交時首先在盎格魯 - 撒克遜文化圈內上升為一個口號。當時這一概念還必須與另一個經常被使用的概念“白種人”進行競爭,與後者相比,它有狹義和廣義兩層含義:狹義的“西方”概念不包括被認為落後的東歐、俄國和巴爾幹地區,廣義的“西方”則關注是否屬於“西方文明”,與種族無關。

對於一個西方國家德國的引領潮流的知識份子——其中包括1918 年發表了《一個不關 心政治者的觀察》的湯瑪斯·曼——而言,“西方”這一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了一種帶有消極色彩的戰鬥口號。以法國、英國以及 1917 年參戰的美利堅合眾國為首的西方所代表的,是被這些知識份子所拒絕的東西,即民主的多數統治(demokratische Mehrheitsherrschaft)和臆想的純粹物質文明。相反,從德國精神捍衛者的角度看,德國所代表的是一種內在性文化的更崇高的價值,亦即一種能夠以一個強大國家的實力為基礎的文化。“1914 年的德國思想”與“1789 年的西方思想”針鋒相對:在許多人的頭腦中這種對立並未因 1918 年的戰敗而消失。當德意志帝國在 1945 年再次戰敗後,德國的西部才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哲學家于爾根·哈貝馬斯於 1986 年在圍繞著納粹對猶太人空前絕後大屠殺的“史學家之爭”中,將這一變化視為德國第二次戰後時期最了不起的智識成就:“聯邦德國對西方政治文化的無條件開放”。

冷戰時期,“西方”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代名詞:北美兩個民主大國美國和加拿大,加上大西洋另一邊最初10個、後來14個國家,自 1955 年起也包括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內。並非所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都是始終如一的民?主國家。葡萄牙直到 1974 年一直是右翼的專制獨裁國家,希臘和土耳其一度由軍政府直接或間接統治。儘管有這種政體差異,面對來自蘇聯和華約組織國家的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始終將自己視為捍衛人權和公民權利的聯盟,亦即不僅僅是軍事同盟,同時也是價值觀的共同體。

在 1989/1991 年的巨變之後,“西方”這一概念的意義再次發生了變化。共產黨統治的結束,為人們掃除了認清在東西方衝突時代塵封在記憶中的地理和歷史事實的障礙。直到 20 世紀中期幾乎無人可以想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合併在這個國家中的一些地區)或匈牙利可以被劃歸“東歐”國家;“中歐”,或更確切地說“中東歐”過去是,現在依然是其正確的稱謂。所謂“東歐”則專門用來指稱直至烏拉爾山脈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從歷史上看,中歐的東部、波羅的海國家和烏克蘭的西部皆屬於“西方”,亦即屬於直到宗教改革前其共同的神權中心在羅馬,因而有別於信仰東正教的東歐和東南歐的歐洲大陸地區。這正是作為我們討論重點的歷史上的西方。

“歐洲不(僅僅)是西方,西方超出了歐洲的範圍。但是,歐洲也不局限於西方。”奧地利歷史學家格拉爾德·施托爾芝(Gerald Stourzh)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了歐洲與西方之間的關係。至於歐洲之外的西方,毫無爭議?地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即完全或主要以使用英語為主的民主國家,而且還包括 1948 年建國的以色列。歐洲的情況更為複雜。由於什麼原因而導致不是整個歐洲都屬於西方,這個問題必須追溯到教會分裂成東西兩派之前的歷史時期。這不只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問題,因為它涉及許許多多曾經將歐洲聯繫在一起的文化影響,這些影響中的諸多成分至今仍在發生著作用。

在這些共同影響中,作用最為巨大者乃是來自基督教的宗教影響。在歐洲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漸進過程中,這樣一種看法並不是完全無可爭議的。旗幟鮮明的世俗主義者甚至可能覺得這是企圖對世俗化表示質疑,並且是要阻止其發展。實際上,恰恰是這種特殊的、世界歷史中絕無僅有的西方世俗化的過程,應該促使我們去探究這一歷史發展的宗教條件。

倘若我們不先述及基督教的猶太教傳統,就無法有意義地談論歐洲和西方的基督教傳統。猶太教傳統的核心之一是一神教,其源頭可上溯到西元前 14 世紀的埃及。如果我們想知道西方是如何成為今日之西方的,我們就必須從一神論的產生入手。以此為出發點,繼續探索基督教所特有的、對神權和世俗秩序的區分,在這種區分中已經埋下了世界的世俗化和人的解放的種子。這種區分的典型例子是耶穌的名言:“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

從發出這一呼籲到11世紀末12 世紀初主教敘任權之爭(Investiturstreit)中神權與世俗權力開始分離,過了一千多年。回顧歷史,神權和世俗權力的分離可以被視為三權分立的雛形,正是鑒於這種分離,各種力量才能得到釋放、充分發展和進一步分化。第一次國家權力的分權制始自 1215 年的英國大憲章。隨後的第二次分權分離了王侯和其他等級的權力,後者的權力隨後由貴族、神職人員和城市有產階層行使。中世紀的這兩次分權僅限於西方教會流行的區域內;在東正教(Ostkirche)盛行的範圍內缺乏教宗與皇帝或國王之間的二元性,在那裏神權的地位低於王權,王侯與其他社會等級的權力沒有得到分離。與西方不同,那裏未能發展出領主與封建貴族之間的相互信任,沒有自由市和有自我意識的城市資產階級,從而也缺乏個人自由和團體自由的傳統。

西方的歷史並非一部不間斷地邁向更多自由的進步史。16 世紀的宗教改革一方面通過將個人的良心提升為最高道德法庭的方式贏得了大量的自由,另一方面,它又以路德新教和英國國教的形式提高了強制性的權威。鑒於已經取得的神權與王權的初步分離和人文主義者所致力的宗教寬容,這可以說是一種倒退。在聖公會流行的英格蘭,對自由的限制引起了反抗——加爾文教派的新教抗議。抗議演變成了一場民主運動,這場強大的運動在大西洋的另一邊,?亦即英國王室的美洲殖民地,最終導致新西方——美國得以奮起進行一場反對母國的革命。在老西方,英國毫無疑問曾經始終是歐洲大國中最自由的國家。在英國,中世紀王侯和其他等級間的分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種新的三權分立(立法、行政和司法)在孟德斯鳩發表於 1748 年的《論法的精神》中得到了經典表述。與不可剝奪的人權、法

治和代議制民主觀念一樣,三權分立亦屬於我們將之稱為西方文明規範工程或西方共同價值觀的核心內容。

這項工程不單純是啟蒙運動時代的新創造,相反,如同啟蒙運動本身一樣,它深深植根在西方的歷史之中,一直可以上溯到中世紀和古希臘羅馬時代。同時,西方的這一工程也不單單是歐洲所完成的工作,而是跨大西洋合作的成果:以 1776 年 6 月 12 日的《佛吉尼亞權利法案》(Virginia?Declaration?of?Rights)為發端的第一批人權宣言在英國位於北美的殖民地獲得通過和宣佈。它們極大地影響了法國國民議會於 1789年 8 月 26 日公佈的《人權與公民權宣言》。自 18 世紀末大西洋兩岸的兩次革命(1776 年的美國革命和 1789 年的法國革命)後,西方文明規範工程就從根本上奠定了自己的基礎。此後,西方不僅擁有了可供自我衡量的一種尺度,而且它也必須以此讓世人來對其行為進行衡量。時間又過了兩個世紀,整個西方才對這一規範工程表示認同。19世紀和 20 世紀的絕大部分歷史,都充滿了圍繞接受還是拒絕 1776 年和1789 年思想的鬥爭。其間,發生了許多西方國家出於民族主義精神起而反對美國和法國革命理念的抗爭,而這種民族主義在許多方面本身就是西方近代史的一種現象,其中最激進者——德國的民族主義在納粹主義的鼓噪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一些中東歐國家只是在 1989~1990年後,才重新獲得了西方意義上的發展機會。因此西方的西方化是一個過程,其顯著特點是它的非同時性。

18 世紀末之後,西方發展過程中另一個同樣突出和重要的特點是:文明規範工程和政治實踐之間的矛盾。在早期的人權宣言和 1776 年 7月 4 日美國獨立宣言的作者中不乏奴隸主。倘若奴隸制的反對者堅持廢除奴隸制,那麼,北美 13 個殖民地尋求脫離其母國英國的努力就將因此而失敗。但是,這項建國諾言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承諾:如果《獨立宣言》承認所有人生而自由並享有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那麼,奴隸制無疑就成了一樁醜聞,為廢奴和禁止奴隸買賣而戰就成為歷史和文明規範的必然。這場漫長而曲折的鬥爭表明,文明規範工程的力量最終比政治實踐更為強大:西方在面對非西方世界時儘管每每表現得玩世不恭,但它畢竟具有進行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政治實踐和不斷完善其文明規範工程的能力。

美國的非洲裔黑奴不是唯一被剝奪不可剝奪的權利的群體,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原住民被逼到了幾乎亡族滅種的邊緣。然而,白種人中的部分人群也同樣遭到了長期的歧視。在經過了漫長的時代之後,婦女才獲得了完全的平等地位,工人的公民權利和有尊嚴的生活同樣也常常是暴力抗爭後的結果。婦女和工人這兩個群體在爭取自己的權利時,皆可以援引 1776 年和 1789 年的承諾作為自己鬥爭的依據:這些革命的思想被鑄成了反抗嚴酷現實的戰鬥武器。

西方文明規範工程的形成,其實現過程的非同時性,它與實踐之間的矛盾,這些關鍵字構成了本書敍述的主線。本書的目標不是一部涵蓋古今的“總體史”(histoire?totale),而是一部問題史和話語史(Problem-und?Diskursgeschichte):這是一種把歐洲和北美歷史中的主要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反思放在大西洋或西方的語境中進行探討的嘗試。在非西方國家中,著墨最多的是俄國:沙皇帝國和後來的蘇聯既影響了西方,而且也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在帝國主義時代,西方列強越是將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式或非正式地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那麼,地球上的這些地方也就越發必然地進入本書討論的視野。但這並未讓本書成為一部“全球史”(Globalgeschichte),充其量不過是為此做出一份貢獻而已。

當馬克斯·韋伯 1920 年為其著名的宗教社會學論文集撰寫序言時,他不僅剖析了一些隻存在於西方的特定文化現象,而且將其視為典型的西方所具有的文化特徵:以經驗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和諧的音樂,西方法律嚴格的程式化,各行各業的專門家,現代資本主義的貪婪攫取欲,家庭和企業分離,複式簿記,西方的市民階層,自由勞動的組織和理性社會主義的出現,等等。這些特徵的共同點就是西方所特有的理性,它體現在一種實用理性,即經濟上合理的生活方式中。韋伯的分析觸及了現代化進程的某些特定方面,西方所有以工業化和官僚主義為特徵的社會都曾經歷或有些仍在經歷這一進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論及西方在文明規範和政治實踐方面的成就:既未談到人權和公民權,也沒述及三權分立、主權在民或代議制民主。按照韋伯的觀點,這些文化現象顯然並非西方的典型特徵。這是一種非常德國化的觀點,而且在當時就已經不符合時代精神了。如今,我們應當有更加充分的理由,把規範標準的制定、自我批判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多元化的公民社會的產生作為西方史的核心問題加以闡述。本書正是本著這一宗旨,因而沒有對韋伯所列舉的一些文化現象予以突出的強調。既然選擇了問題史和話語史作為目標,那麼本書就需要設立一個自己的重點,非重點的細枝末節便或多或少地被廣泛地摒棄掉了。

本卷的歷史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這場戰爭是迄至當時為止民族對立最可怕的一次衝突,比起對各種社會所帶來的革命,它對國際關係中的國家體系造成了更多革命性的後果。經過這場血腥廝殺,老歐洲的西方作為整體元氣大傷,美國所代表的新西方卻增強了實力。自1917 年起,整個西方受到了一個因這場戰爭才得以誕生的國家——蘇聯的挑戰。1933 年後,納粹德國成了其最強有力的對手。由於德國對許多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導致東西方被迫聯合起來反對德國及其盟友義大利和日本。當“軸心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後,同床異夢的西東聯盟也分崩離析。東西方衝突拉開了大幕,在隨後的 45 年中,這場衝突給歐洲和世界均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至於西方自 1914 年到 1989~1991 年冷戰結束以及其後的歷史,只能留待後續各卷來加以闡述了。蘇聯解體後,有些觀察家認為,西方的理念在全球盛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西方的某些創舉,從資本主義、工業化、主權民族國家的組織形式到整個法律制度和民主的多數決原則,已經被許多非西方社會所採納,並且沒有跡象表明,這種西化過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部分的西方化過程,將會停止繼續發展下去。然而西方早已停止主宰世界,它所代表的只是諸多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文化中的一種,並且,如果人們將那些認為自己只屬於“西方”的國家做一個統計,其數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占少數。

就傳播其價值觀而言,西方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自己遵守這些準則,批判地對待自己的歷史,這是因為,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裏西方的所作所為違背了自己的理念。畢竟人們可以以史為鑒。這裏,最重要的一個思想認識是:人權、三權分立和法治皆是服務於人的歷史成就,沒有了它們,任何群體或遲或早都將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當然,這種認識不可強加於人。歸根結底,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也是歷時彌久,才認識到這點並開始將其銘記於心。

 

目次

上冊

前言

導論

第一章西方之形成:世界一部分的特徵

 

一神教作為文化革命:西方之東方起源

早期基督教:宗教的熔爐

一個上帝,一個皇帝

兩位皇帝,一位教宗

帝國傳承:帝國的神話

基督教化與十字軍東征

神權與王權之爭:教宗革命及其後果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市民階層的出現

封建制度和早期民族國家的形成:二元精神

未能實現的世界霸權:帝國的危機與衰落

個體對抗機構:早期基督教開始自我世俗化

教派大分裂之徵兆:教會統一的終結

歐洲大變革(一):西方的內外疆界

歐洲大變革(二):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排猶和焚燒女巫:中世紀晚期之社會矛盾

 

第二章老西方和新西方:從維騰貝格到華盛頓

 

路德宗和加爾文主義:新國家宗教

三十年戰爭與歐洲和平

對國家的反思:從人文主義到霍布斯

從清教徒革命到光榮革命

專制主義及其局限性

1648年後的霸權與均勢

三權分立與公共意志:從洛克到盧梭

對現狀的批判:啟蒙運動及其局限

開明專制:要求和效果

危機中的專制:法國走向革命之路

經濟變革:英國工業革命

政治變革:美國革命

法國革命前夜的歐洲

 

第三章革命與擴張:1789-1850

 

1789:舊制度終結與法國大革命開始

極端化(一):從君主立憲到共和

不同的反響:革命在德英兩國被接受的情況

極端化(二):處於戰爭和恐怖統治中的革命

舉步維艱的穩定化:熱月政變與督政府

從第一執政到皇帝:拿破崙?波拿巴

大帝國與老帝國的終結

從失敗中學習:普魯士改革

費希特、雅恩、阿恩特: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形成

大不列顛,美利堅合眾國與大陸封鎖

拿破崙走向窮途末路:從西班牙“遊擊戰”到對俄戰爭

 

中冊

從陶羅根到厄爾巴:拿破崙首次下臺

“憲章”與“百日王朝”:拿破崙最終倒臺

保守主義者、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革命後的思想界

回歸均勢:維也納會議

壓迫與變化:1815年後的大國

地中海地區的革命: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希臘

拉丁美洲的解放

超級大國美國:從門羅到傑克遜

托克維爾在美國:平等的時代

法國1830年七月革命

後續革命:1830年代的歐洲

改革,而不是革命:1830-1847年的英國

普魯士的變化:關稅同盟和王位更迭

東方和萊茵河:1840年的雙重危機

饑餓的40年代:馬克思主義的出現

處於1848年革命前夜的歐洲

七月王朝的終結

德意志三月革命

中歐東部的革命與反革命

義大利革命

秩序先于自由:至1849年春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統一與自由均成泡影:1848/1849年的德意志革命

義大利和匈牙利革命遭鎮壓

非革命的演變:北歐與西北歐

行政權的獨立:法國走向第二帝國

從愛爾福特到奧爾米茨:普魯士聯盟政策的失敗

回顧革命(一):德意志

回顧革命(二):歐洲

移動的邊界:國際比較中的美國向西擴張

 

第四章民族國家和帝國:1850-1914

 

唯物主義對壘唯心主義:19世紀中葉的精神轉折

西方與東方:克裏米亞戰爭及其後果

西方在亞洲:印度,中國,日本

從反動時期到“新時代”:普魯士的政權更迭

一個民族國家的誕生:義大利統一

改弦易轍:1859-1862的德意志列強

改革與擴張:亞歷山大二世治下的俄國

脫離聯邦:美國內戰

自上而下的革命:德意志二元性的終結

波拿巴主義陷入危機:1866-1870年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以改革來適應:1860年代的英國

從北德意志邦聯到帝國的創建:1867-1871年的德意志

失敗之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起步

文化之爭:國家與教會的爭執

一個分裂的民族國家:統一後的義大利

 

下冊

向帝國的敵人宣戰:統一後的德國

聯盟的夢魘:俾斯麥的歐洲

帝國主義(一):從迪斯雷利到格萊斯頓

帝國主義(二):瓜分非洲

進行鞏固的嘗試:1880年代的德國

機會主義的共和國:處於改革與危機間的法國

突然右傾和無政府主義:克裏斯皮時代的義大利

反動,激進主義,革命:1881-1906年的俄國

現代先鋒國家:世紀之交前後的美國

跨國的現代:進步的非同時性(一)

考驗:哈布斯堡君主國內部的發展

對後發國家的詛咒:1890-1909年的威廉德國

告別“光榮孤立”:1886?1914年的英國

激進的共和國:處在反猶太主義和世俗主義之間的法國

民主化與擴張:焦利蒂時代的義大利

從巴賽隆納到巴塞爾:進步的非同時性(二)

鎮壓與前衛:1906-1914年的俄國

戰爭作為解決危機的出路?1909-1914年的威廉德國

薩拉熱窩及其後果:從七月危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的西方:回顧與展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