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2019全新修訂版)
商品資訊
系列名:財經企管
ISBN13:4713510946343
替代書名: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彼得‧聖吉
譯者:郭進隆;齊若蘭
出版日:2019/08/16
裝訂/頁數:軟精裝/640頁
規格:21.7cm*16cm*3.2cm (高/寬/厚)
重量:652克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組織學習大師暢銷25年經典之作全新修訂版
◎21世紀最具影響力企業管理與組織成長專書
◎全新圖表,好讀易懂
1990年,《第五項修練》首度問世,獲《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七十五年來最優秀的管理書籍之一,迄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250萬冊。
究竟為什麼這本書受到如此多人推崇?被美國《商業周刊》尊為新一代管理大師的彼得.聖吉在本書說明,當組織成功轉型為「學習型組織」後,它就會像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任空前未有的複雜、混沌、變化撲肆而下,它總能靈活伸展、輪轉向前。
彼得.聖吉提出「系統思考」,破解當代片段思考的危機,並以系統思考,即第五項修練,做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鷹架,而將其他四項修練灌注其中。這四項修練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當這五項修練逐漸聚合,組織便能釋放出潛藏的巨大能量。
尤其,在本書中,對於「第五項修練」的系統思考觀念,彼得.聖吉援引更多的新世界實例,也再度證明本書近二十年前提出的諸多觀念,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更值得深思。
此外,本書第四部除了更精采及深入的組織學習五項修練實例內容外,也加入了為第五項修練添增的新技巧及工具的介紹,以及彼得.聖吉本人近年來研究東方的個人修行與他的系統性思考結合的可能性。同時,書中也集結各大企業,如:英國石油公司、聯合利華、英特爾、福特、惠普,以及世界銀行等,轉型為學習型組織的成功經驗。
在當前全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緊張情勢中,《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值得還不認識或熟悉五項修練的讀者,重新看待此書給未來人類與組織的重大啟發。
◎21世紀最具影響力企業管理與組織成長專書
◎全新圖表,好讀易懂
1990年,《第五項修練》首度問世,獲《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七十五年來最優秀的管理書籍之一,迄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250萬冊。
究竟為什麼這本書受到如此多人推崇?被美國《商業周刊》尊為新一代管理大師的彼得.聖吉在本書說明,當組織成功轉型為「學習型組織」後,它就會像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體,任空前未有的複雜、混沌、變化撲肆而下,它總能靈活伸展、輪轉向前。
彼得.聖吉提出「系統思考」,破解當代片段思考的危機,並以系統思考,即第五項修練,做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鷹架,而將其他四項修練灌注其中。這四項修練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當這五項修練逐漸聚合,組織便能釋放出潛藏的巨大能量。
尤其,在本書中,對於「第五項修練」的系統思考觀念,彼得.聖吉援引更多的新世界實例,也再度證明本書近二十年前提出的諸多觀念,在全球化的時代中,更值得深思。
此外,本書第四部除了更精采及深入的組織學習五項修練實例內容外,也加入了為第五項修練添增的新技巧及工具的介紹,以及彼得.聖吉本人近年來研究東方的個人修行與他的系統性思考結合的可能性。同時,書中也集結各大企業,如:英國石油公司、聯合利華、英特爾、福特、惠普,以及世界銀行等,轉型為學習型組織的成功經驗。
在當前全球「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緊張情勢中,《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值得還不認識或熟悉五項修練的讀者,重新看待此書給未來人類與組織的重大啟發。
作者簡介
彼得.聖吉 Peter M. Senge
享譽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師,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學習型組織」的觀念,為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主持人、波士頓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及《第五項修練》作者。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也是該學院「組織學習與變革」團隊成員,以及「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oL)主席。SoL是由組織、研究人員、顧問等組成的全球性社團,致力於建立基礎的組織變革知識。
彼得・聖吉於1947年出生在芝加哥,1970年於史丹福大學完成航太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讀研究所,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的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管理新概念所吸引。
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工作夥伴及企業界人士,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度匯談與模擬演練遊戲融合,發展出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在其中,人們得以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願望的「學習型組織」。
彼得・聖吉在全球各地演講、授課,把抽象的系統理論觀念,轉化成能促進了解經濟與組織變革的工具。他致力於闡明人類價值在工作環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亦即組織若想發揮潛能,則願景、目的、反思或系統思考,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享譽全球的新一代管理大師,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學習型組織」的觀念,為麻省理工學院組織學習中心主持人、波士頓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及《第五項修練》作者。
現為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也是該學院「組織學習與變革」團隊成員,以及「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oL)主席。SoL是由組織、研究人員、顧問等組成的全球性社團,致力於建立基礎的組織變革知識。
彼得・聖吉於1947年出生在芝加哥,1970年於史丹福大學完成航太及太空工程學士學位後,進入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讀研究所,旋即被佛睿思特(Jay Forrester)教授的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管理新概念所吸引。
197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工作夥伴及企業界人士,孜孜不倦地致力於將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創造原理、認知科學、群體深度匯談與模擬演練遊戲融合,發展出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在其中,人們得以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願望的「學習型組織」。
彼得・聖吉在全球各地演講、授課,把抽象的系統理論觀念,轉化成能促進了解經濟與組織變革的工具。他致力於闡明人類價值在工作環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亦即組織若想發揮潛能,則願景、目的、反思或系統思考,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目次
前言
一趟終身持續的旅程
第一部 全面體檢你的組織
1.一支能改變世界的學習槓桿
2.你的組織有學習障礙嗎?
3.從啤酒遊戲看系統思考
第二部 新思考與新視野
4.第五項修練的微妙法測
5.新眼睛看世界
6.以簡馭繁的智慧
7.認清成長是件複雜的事
第三部 四項核心修練
8.自我超越
9.心智模式
10.共同願景
11.團隊學習
第四部 實踐後的反思
12.當組織有了生命
13.讓你的組織更願意學習
14.在行動與思考中學習
15.領導者的新角色
16.人人都是系統公民
17.新疆界
第五部 餘響
18.不可分割的整體
附錄
附錄1 如何學習五項修練:從演練到精熟
附錄2 看清人類複雜的問題:九個系統基模
附錄3 U型修練
謝詞
一趟終身持續的旅程
第一部 全面體檢你的組織
1.一支能改變世界的學習槓桿
2.你的組織有學習障礙嗎?
3.從啤酒遊戲看系統思考
第二部 新思考與新視野
4.第五項修練的微妙法測
5.新眼睛看世界
6.以簡馭繁的智慧
7.認清成長是件複雜的事
第三部 四項核心修練
8.自我超越
9.心智模式
10.共同願景
11.團隊學習
第四部 實踐後的反思
12.當組織有了生命
13.讓你的組織更願意學習
14.在行動與思考中學習
15.領導者的新角色
16.人人都是系統公民
17.新疆界
第五部 餘響
18.不可分割的整體
附錄
附錄1 如何學習五項修練:從演練到精熟
附錄2 看清人類複雜的問題:九個系統基模
附錄3 U型修練
謝詞
書摘/試閱
一趟終身持續的旅程
1990年春天,當第一版的《第五項修練》已經撰寫且編輯完畢,即將問世時,出版社的編輯問我,想請誰來為封面撰寫書評。由於這是我的處女作,我從沒想過這件事。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我明白我很希望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寫一點東西。
戴明被視為品管革命的先驅,在全世界都備受推崇。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對管理實務影響最大的人莫過於戴明博士。但是我從未見過戴明,當他接到陌生作者的來信,請他評論一部完全不熟悉的著作,我懷疑他會有什麼正面反應。
幸運的是,透過一位任職於福特公司、雙方都認識的朋友,我們真的送了一份書稿給戴明。幾個星期後,我在家裡意外收到了一封信。
打開信後,我發現裡面是戴明寫的一段短語。讀完第一句話,我簡直呆住了,他只用短短一個句子,便說出了我辛苦用四百頁篇幅想表達的內容。真是不可思議,我心想,當你快要走到人生終點時(當時戴明已經快九十歲了),思想居然可以如此清明透澈而一針見血。當我領略到他表達的完整意涵後,我漸漸明白,比起我先前的理解,他的話揭開了更深層的連結和更艱巨的任務:
我們目前通行的管理系統已經摧毀了我們的人才。每個人生來本有內在動機、自尊、尊嚴、學習的好奇心,並且樂於學習。這股破壞力量從每個人蹣跚學步的時候就開始影響我們──萬聖節最佳服裝獎、學校的成績──,一直到念大學。等到進入職場,公司會為員工、團隊和部門打分數排名,名列前茅的得到獎賞,績效墊底的遭到懲罰,而各部門分別訂定再整合出來的目標管理、配額、獎金、營運計畫等,又進一步帶來未知和不可知的損失。
管理系統必須轉型
我後來才知道,戴明幾乎已經完全停止使用「全面品管」、「TQM」或「TQ」等術語,因為他認為,這些名詞已經流於淺薄,只是為某些工具和技巧貼上一層標籤。對他來說,真正的任務是「現有管理系統的轉型」,所追求的目標絕對超越經理人改善短期績效的努力。
戴明認為,這樣的轉型,需要的是目前組織尚未發掘的「深奧知識」,而其中只有一個要素「變異理論」(統計的理論和方法),和一般人所理解的全面品管相關。令我訝異的是,另外三個要素都恰好和五項修練不謀而合:「了解系統」、「知識理論」(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學」,尤其是「內在動機」(個人願景和真誠渴望的重要性)。
衝突的年代
自從《第五項修練》首度問世以來,這十五年間,整個世界起了很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程度超越以往任何時候,企業也一樣。全球競爭的企業必須永無休止面對成本和績效的壓力,可以用來思考和反省的時間愈來愈少,而且在大多數的組織裡,培育人才的資源也日益稀少。但是,除了推動變革之外,還有更多需要思考的事情。
工商業的全球化發展提升了許多人的物質生活水準,但也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對社會和環境永續形成重大挑戰;為了增加金融資本,往往犧牲了社會資本和自然資本;在許多國家中,「擁有者」和「匱乏者」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工業發展為各地造成的環境壓力現在更擴大規模,演變為更嚴重的全球暖化和天氣不穩定等問題。
雖然有些人仍大力鼓吹工業發展的好處,但世界各地都有許多人由於不能再享有傳統生活方式,紛紛以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提出抗議──許多企業的策略雷達也靈敏偵測到這樣的轉變。
同時,在這個緊密相連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比過去更強烈意識到他人的存在。這是個史無前例的既有文化衝突但又相互學習的年代,真正創造性的「不同文明之間的深度匯談」有可能成真,為未來創造無限希望。
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在創造前所未見的關係網路,西方科學的新觀點、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卻奇妙地和原住民及土著文化所熟知的不斷變動和相互依存的生命世界不謀而合。套用宇宙學家史維姆(Brian Swimme)的話,這可能再度讓我們知道,我們「在宇宙中擁有深具意義的位置。」
從本書增訂的章節中可以看到,近二十年前,還只有少數人真正實踐組織學習,如今組織學習已經深深扎根並擴散。
簡而言之,這是劇烈衝突的力量交互運作的年代,有些情勢日益好轉,有些則每況愈下。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在1990年代中期對美國國會發表的談話,一針見血地為這個危險的年代做了總結:
今天,許多事情都顯示,我們正在經歷轉型,每當我們似乎解決了某個問題的時候,其他的挑戰又接踵而至。彷彿一方面有一股自我粉碎、腐化和消耗的力量不斷滋長,但又從廢墟中誕生了另外一些面目模糊的新事物。
在哈維爾發表談話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他口中正在誕生的「新事物」的面貌,以及可能需要的管理和領導技能為何。這些相互衝突的力量同樣在組織內部交互運作,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學習能力的需求超越以往,因此要建立學習能力時,也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企業要能持續適應不斷變動的現實,顯然需要建立新的思考和營運方式。
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也一樣,在許多方面,這都是組織學習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挑戰。此外,組織變得愈來愈網網相連,削弱了傳統的管理層級,開放了持續學習、創新和適應的新機會;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管理系統效能不彰,許多組織長期陷入「救火」的應急模式,沒有餘力創新。
種種瘋狂和混亂,使得企業無法建立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文化,為個人投機式攫取權力和財富廣開大門。
來自前線的聲音
當出版社邀請我創作《第五項修練》新版時,我起先覺得很矛盾,但隨即又感到興奮。過去十五年來,我的一大樂事是認識了無數才華洋溢的組織學習實踐者──包括經理人、校長、社區組織者、警察局長、企業家和社會創業家、軍事領袖、教師──即使有些人從來不曾聽過或讀過原版《第五項修練》,仍然能以各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應用五項修練。
其中有幾位在《第五項修練》第一版中已是耀眼的人物,譬如德格(Arie de Geus)和已過世的歐白恩(Bill O’Brien)。從那時候開始,由於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簡稱SoL)在全球各地快速成長,我因此有機會接觸到數以百計像這樣的實踐家。他們各自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了另類的管理系統。他們的系統乃奠基於愛,而非恐懼;充滿好奇心,而不是堅持「正確」的答案;強調學習,而非控制。現在我可以拿《第五項修練》增訂版為藉口,和他們許多人好好談一談。
由於這些訪談和對話,我對《第五項修練》的內容做了許多修改,並且增加了新的內容:第四部〈實踐的反思〉。
這些訪談提供了嶄新的洞見,讓我們看到優秀的實踐家如何推動變革,以極富創意的方式因應挑戰,保持動能。除了許多企業界的成功案例之外,我們也看到新的可能性,可以把組織學習工具和原則應用在十五年前想像不到的新領域:從培養企業和產業注重環境的觀念,到探討像幫派暴力、改造學校制度、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全球糧食生產、減少窮人等社會議題。
在所有這些情況中,開放、反思、深層對話、自我超越和共同願景都能激發改變的動力,而了解問題的系統因素,更是重要關鍵。
這些訪談也釐清了我們在第一版中模糊整合在一起的核心概念。
․有許多集體工作的方式比目前盛行的管理系統更令人滿意、也更有生產力。一位企業高階主管在反思自己第一個學習實驗時表示,在重新思考組織結構時,「單純讓大家彼此交談就是一大樂事,而從中產生的想法,十五年後依然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組織之所以如此運作,與我們工作、思考和互動的方式有關;因此眼前需要的不只是組織的變革,同時也需要我們改變自我。「當人們了解塑造學習型組織的工作和我們每一個人有關時,就到了關鍵時刻。」一位在企業界推動組織學習二十年的資深老將指出,「自我超越是核心,如果你正確掌握了這些改變中的自我超越要素,其他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建立學習型組織時,沒有最後的目的地或終點,這是一場持續終身的旅程。「這項工作需要有極大的耐性,」一位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會長表示,「但是我相信,我們達到的成果將更持久,因為參與的人都能真正成長,他們也因此為持續的學習旅程做好準備,因為當我們學習、成長、因應更多系統挑戰時,任務並不會變得愈來愈容易。」
我相信,目前的管理系統,本質上乃是追求平庸,由於未能充分開發和利用一群人通力合作後產生的活力和集體智慧,只能迫使大家一再更加努力來彌補。戴明清楚看到這點。
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非比尋常的挑戰和機會,愈來愈多領導人致力於為組織建立起在這個世界生存發展和有所貢獻的能力。我相信,他們也都和戴明一樣,對此有清晰的洞見。
摘自《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全新修訂版)前言
1990年春天,當第一版的《第五項修練》已經撰寫且編輯完畢,即將問世時,出版社的編輯問我,想請誰來為封面撰寫書評。由於這是我的處女作,我從沒想過這件事。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我明白我很希望戴明(W. Edwards Deming)博士寫一點東西。
戴明被視為品管革命的先驅,在全世界都備受推崇。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對管理實務影響最大的人莫過於戴明博士。但是我從未見過戴明,當他接到陌生作者的來信,請他評論一部完全不熟悉的著作,我懷疑他會有什麼正面反應。
幸運的是,透過一位任職於福特公司、雙方都認識的朋友,我們真的送了一份書稿給戴明。幾個星期後,我在家裡意外收到了一封信。
打開信後,我發現裡面是戴明寫的一段短語。讀完第一句話,我簡直呆住了,他只用短短一個句子,便說出了我辛苦用四百頁篇幅想表達的內容。真是不可思議,我心想,當你快要走到人生終點時(當時戴明已經快九十歲了),思想居然可以如此清明透澈而一針見血。當我領略到他表達的完整意涵後,我漸漸明白,比起我先前的理解,他的話揭開了更深層的連結和更艱巨的任務:
我們目前通行的管理系統已經摧毀了我們的人才。每個人生來本有內在動機、自尊、尊嚴、學習的好奇心,並且樂於學習。這股破壞力量從每個人蹣跚學步的時候就開始影響我們──萬聖節最佳服裝獎、學校的成績──,一直到念大學。等到進入職場,公司會為員工、團隊和部門打分數排名,名列前茅的得到獎賞,績效墊底的遭到懲罰,而各部門分別訂定再整合出來的目標管理、配額、獎金、營運計畫等,又進一步帶來未知和不可知的損失。
管理系統必須轉型
我後來才知道,戴明幾乎已經完全停止使用「全面品管」、「TQM」或「TQ」等術語,因為他認為,這些名詞已經流於淺薄,只是為某些工具和技巧貼上一層標籤。對他來說,真正的任務是「現有管理系統的轉型」,所追求的目標絕對超越經理人改善短期績效的努力。
戴明認為,這樣的轉型,需要的是目前組織尚未發掘的「深奧知識」,而其中只有一個要素「變異理論」(統計的理論和方法),和一般人所理解的全面品管相關。令我訝異的是,另外三個要素都恰好和五項修練不謀而合:「了解系統」、「知識理論」(心智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學」,尤其是「內在動機」(個人願景和真誠渴望的重要性)。
衝突的年代
自從《第五項修練》首度問世以來,這十五年間,整個世界起了很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程度超越以往任何時候,企業也一樣。全球競爭的企業必須永無休止面對成本和績效的壓力,可以用來思考和反省的時間愈來愈少,而且在大多數的組織裡,培育人才的資源也日益稀少。但是,除了推動變革之外,還有更多需要思考的事情。
工商業的全球化發展提升了許多人的物質生活水準,但也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對社會和環境永續形成重大挑戰;為了增加金融資本,往往犧牲了社會資本和自然資本;在許多國家中,「擁有者」和「匱乏者」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工業發展為各地造成的環境壓力現在更擴大規模,演變為更嚴重的全球暖化和天氣不穩定等問題。
雖然有些人仍大力鼓吹工業發展的好處,但世界各地都有許多人由於不能再享有傳統生活方式,紛紛以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提出抗議──許多企業的策略雷達也靈敏偵測到這樣的轉變。
同時,在這個緊密相連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比過去更強烈意識到他人的存在。這是個史無前例的既有文化衝突但又相互學習的年代,真正創造性的「不同文明之間的深度匯談」有可能成真,為未來創造無限希望。
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在創造前所未見的關係網路,西方科學的新觀點、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卻奇妙地和原住民及土著文化所熟知的不斷變動和相互依存的生命世界不謀而合。套用宇宙學家史維姆(Brian Swimme)的話,這可能再度讓我們知道,我們「在宇宙中擁有深具意義的位置。」
從本書增訂的章節中可以看到,近二十年前,還只有少數人真正實踐組織學習,如今組織學習已經深深扎根並擴散。
簡而言之,這是劇烈衝突的力量交互運作的年代,有些情勢日益好轉,有些則每況愈下。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在1990年代中期對美國國會發表的談話,一針見血地為這個危險的年代做了總結:
今天,許多事情都顯示,我們正在經歷轉型,每當我們似乎解決了某個問題的時候,其他的挑戰又接踵而至。彷彿一方面有一股自我粉碎、腐化和消耗的力量不斷滋長,但又從廢墟中誕生了另外一些面目模糊的新事物。
在哈維爾發表談話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不清楚他口中正在誕生的「新事物」的面貌,以及可能需要的管理和領導技能為何。這些相互衝突的力量同樣在組織內部交互運作,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學習能力的需求超越以往,因此要建立學習能力時,也會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企業要能持續適應不斷變動的現實,顯然需要建立新的思考和營運方式。
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也一樣,在許多方面,這都是組織學習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挑戰。此外,組織變得愈來愈網網相連,削弱了傳統的管理層級,開放了持續學習、創新和適應的新機會;另一方面,由於傳統管理系統效能不彰,許多組織長期陷入「救火」的應急模式,沒有餘力創新。
種種瘋狂和混亂,使得企業無法建立以價值為基礎的管理文化,為個人投機式攫取權力和財富廣開大門。
來自前線的聲音
當出版社邀請我創作《第五項修練》新版時,我起先覺得很矛盾,但隨即又感到興奮。過去十五年來,我的一大樂事是認識了無數才華洋溢的組織學習實踐者──包括經理人、校長、社區組織者、警察局長、企業家和社會創業家、軍事領袖、教師──即使有些人從來不曾聽過或讀過原版《第五項修練》,仍然能以各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應用五項修練。
其中有幾位在《第五項修練》第一版中已是耀眼的人物,譬如德格(Arie de Geus)和已過世的歐白恩(Bill O’Brien)。從那時候開始,由於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簡稱SoL)在全球各地快速成長,我因此有機會接觸到數以百計像這樣的實踐家。他們各自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了另類的管理系統。他們的系統乃奠基於愛,而非恐懼;充滿好奇心,而不是堅持「正確」的答案;強調學習,而非控制。現在我可以拿《第五項修練》增訂版為藉口,和他們許多人好好談一談。
由於這些訪談和對話,我對《第五項修練》的內容做了許多修改,並且增加了新的內容:第四部〈實踐的反思〉。
這些訪談提供了嶄新的洞見,讓我們看到優秀的實踐家如何推動變革,以極富創意的方式因應挑戰,保持動能。除了許多企業界的成功案例之外,我們也看到新的可能性,可以把組織學習工具和原則應用在十五年前想像不到的新領域:從培養企業和產業注重環境的觀念,到探討像幫派暴力、改造學校制度、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全球糧食生產、減少窮人等社會議題。
在所有這些情況中,開放、反思、深層對話、自我超越和共同願景都能激發改變的動力,而了解問題的系統因素,更是重要關鍵。
這些訪談也釐清了我們在第一版中模糊整合在一起的核心概念。
․有許多集體工作的方式比目前盛行的管理系統更令人滿意、也更有生產力。一位企業高階主管在反思自己第一個學習實驗時表示,在重新思考組織結構時,「單純讓大家彼此交談就是一大樂事,而從中產生的想法,十五年後依然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組織之所以如此運作,與我們工作、思考和互動的方式有關;因此眼前需要的不只是組織的變革,同時也需要我們改變自我。「當人們了解塑造學習型組織的工作和我們每一個人有關時,就到了關鍵時刻。」一位在企業界推動組織學習二十年的資深老將指出,「自我超越是核心,如果你正確掌握了這些改變中的自我超越要素,其他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建立學習型組織時,沒有最後的目的地或終點,這是一場持續終身的旅程。「這項工作需要有極大的耐性,」一位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會長表示,「但是我相信,我們達到的成果將更持久,因為參與的人都能真正成長,他們也因此為持續的學習旅程做好準備,因為當我們學習、成長、因應更多系統挑戰時,任務並不會變得愈來愈容易。」
我相信,目前的管理系統,本質上乃是追求平庸,由於未能充分開發和利用一群人通力合作後產生的活力和集體智慧,只能迫使大家一再更加努力來彌補。戴明清楚看到這點。
今天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非比尋常的挑戰和機會,愈來愈多領導人致力於為組織建立起在這個世界生存發展和有所貢獻的能力。我相信,他們也都和戴明一樣,對此有清晰的洞見。
摘自《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全新修訂版)前言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