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1
商品簡介
書摘/試閱
學會「只要放手!」
把心動變成行動
下決心,還要實施決心。
否則,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下一百個決心……
宋朝著名的禪師大慧門下有一個弟子道謙。道謙參禪多年,仍無法開悟。一天晚上,道謙誠懇地向師兄宗元訴說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惱,並請求宗元幫忙。
宗元說:「我能幫你的忙當然樂意之至,不過有三件事我無能為力,你必須自己去做!」
道謙忙問:「是哪三件?」
宗元說:「當你肚餓口渴時,我的飲食無法滿足你的需求,我不能幫你吃喝,你必須自己去填飽肚子;當你想大小便時,你也必須親自去解決,我一點也幫不上忙;最後,除了你自己之外,誰也不能馱著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道謙聽罷,心扉豁然洞開,快樂無比,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源源而出。
成功,首先始於自覺。當一個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義,萬念俱灰之時,我們說「無可救藥」;當一個人動了念頭,認定了目標,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不達目的不罷休時,我們說「矢志不渝」。
蘇秦的進擊
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不公平和身處逆境的時候,
這時我們應該更加冷靜分析自己的不足,
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
只要針對缺失力求充實,即可扭轉乾坤。
蘇秦自幼家境貧寒,三餐不繼,讀書自然是件很奢侈的事。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出賣自己的頭髮和幫別人做短工,後又背井離鄉到齊國拜師求學,跟鬼谷子學縱橫之術。
蘇秦自恃學業有成後,便迫不及待地告別師友,開始遊歷天下,以謀取功名利祿。但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自己的盤纏也用完了。沒辦法再撐下去了,於是他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返鄉之路。回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髒不堪,滿臉塵土,與乞丐無異。落魄景象,溢於言表,令人同情。
妻子見他這副模樣,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願做飯;父母、兄弟、姊妹不但不理睬他,還暗自譏笑他說:「按我們周人的傳統,
應該是安分於自己的產業,努力從事工商,以賺取十分之二的利潤;現在卻放棄這種最根本的事業,去賣弄口舌,今天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活該!」
此情此景,令蘇秦無地自容,慚愧而傷心。他關起房門,不願見人,對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自己不爭氣,學業未成而急於求成啊!」
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書籍,發奮讀書,他想:一個讀書人,既然已經決心埋頭讀書,卻不能憑這些學問來取得尊貴的地位,那麼,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他從這些書中撿出一本《陰符經》,用心鑽研。
他每天研讀至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地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每次醒來,都懊悔不已,痛罵自己無用,但又沒什麼辦法能讓自己不要睡著。有一天,讀著讀著實在睏倦難當,不由自主地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於是他馬上想出了一個制止自己打瞌睡的方法:以錐刺股(大腿)。
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讀的狀態。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慘不忍睹。
家人見狀,於心不忍,勸他說:「你一定要成功的決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這樣自虐啊!」
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唯有這樣,才能催我苦讀!」
經過了「血淋淋」的一年「痛」讀,蘇秦很有心得,寫出了揣摩時事的名篇。這時,他充滿自信地說:「用這套理論和方法,可以說服許多國的君主!」
於是,蘇秦開始用「錐股」所得的學識,和「錐股」的精神意志,游說六國,終獲器重,掛六國相印,聲名顯赫,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出常人所不能做的事。以堅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造就自己感動他人。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