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美國海:墨西哥灣的歷史(簡體書)
滿額折

美國海:墨西哥灣的歷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  價:NT$ 594 元
優惠價:8751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鑑於地理位置、文化和傳統,墨西哥灣一直被視為美國的海洋,至今還沒有一部關於它的完整的歷史。從它的發現到資源開採,再到進入21世紀,墨西哥灣在不斷供應豐富資源的同時,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環境歷史學家傑克·戴維斯圍繞墨西哥灣的自然特點展開,從魚群、鳥類到河口、海灘,從更新世到21世紀,探討自然是如何介入人類活動,人類又如何介入自然,從而影響到自身,真正將自然、人和歷史結合起來,是一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環境史著作。本書因此獲得2018年美國普利策歷史類圖書獎。

作者簡介

傑克·E.戴維斯

佛羅里達大學歷史和可持續研究教授,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環境問題演講人。他在墨西哥灣地區長大,現居住在佛羅里達州和新罕布什爾州。

 

丘夢晨

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註冊會計師,畢業後曾就職于一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現為全職譯者。

 

名人/編輯推薦

2018年榮獲普利策獎(歷史類圖書)

《柯克斯書評》2017年度非虛構類圖書獎得主

美國國家書評獎非虛構類提名好書

《紐約時報》2017年值得關注好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好書

 

一部細膩紮實的環境史。……(戴維斯)知識淵博,他透過畫家和作家這方棱鏡,譬如溫斯洛·霍默、華萊士·史蒂文斯、歐內斯特·海明威和約翰·麥克唐納,審視墨西哥灣的歷史。文字柔軟清透。

——《紐約時報》,德懷特·加納(Dwight Garner)

 

繼賈雷德·戴蒙德的暢銷作《崩潰》和西蒙·溫徹斯特的《大西洋的故事》之後,我們又迎來了傑克·戴維斯的非虛構類鴻篇。它對它的書寫對象——墨西哥灣,窮盡了讚美與捍衛之辭。……全書細節翔實全面,條分縷析,娓娓而談,是一部信息和灼見並行的佳作,必將得到稱讚和嘉獎。

——《達拉斯晨報》,威廉·科布(William J. Cobb)

 

棒極了。……戴維斯是一位史學家,《美國海》記錄了大量調研事實,但你並不會感覺自己在讀一本教科書。戴維斯文筆優雅、利落,落筆飽含詩意,他對事物關聯性的看法總能令人醍醐灌頂,且時有驚喜,這很難不令人將他與約翰·邁克菲相提並論。他所述的故事至關重要,對居住在他所稱的美國海周圍的人們來說尤其如此。美國海之今天,將是我們的明天,了解得越多,我們才能從容迎接這片海岸的未來。

——《坦帕灣時報》,科萊特·班克羅夫特(Colette Bancroft)

 

它精闢、全面而饒有趣味地描寫了地球上多樣和豐饒的海洋生態系統:它茁壯誕生於大陸板塊漂移不定的一片混沌間,而後經歷著世人強加其上的種種摧殘,緩慢痛苦地走向死亡——油氣開採、疏浚填埋、“公寓峽谷”林立、捕魚產業化、化肥濫用、化工廠污染,以及人們對雪鷺至死方休的愛,如此等等不勝枚舉。……污染和開發無處不在,這本是一個灰暗的“失樂園”故事;但在戴維斯的妙筆下,雖是悲劇,卻未失愛意。

——《蓋恩斯維爾太陽報》,羅恩·坎寧安(Ron Cunningham)

 

傑克·戴維斯寫就了一部獨特的、發人深省的美國南部海洋和海濱史,我們應該知道它的歷史:人文和環境是如何在萬年的時間裡逐漸演化為一個單一的體系。

——愛德華·O.威爾遜(Edward O. Wilson),著有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

 

這個架構龐大但精彩紮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把墨西哥灣帶入這個境地的:它被當地活動家稱為“自然犧牲地”,此地的居民——無論任何物種——無不付出巨大代價。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希望它能觸及我們的內心,並幫助我們認識到改變的必要性。

——比爾·麥克基本(Bill Mckibben),著有Eaarth: Making a Life on a Tough New Planet

 

一本令人驚嘆的書。戴維斯不僅是一位卓越的環境史學家,也是文采斐然的講故事高手。無論是學者還是門外漢,都能從《美國海》中獲得裨益,它文字優美,重現自然世界的同時,揭出我們不顧後果從中攫取利益的行徑。

——布萊克·貝利(Blake Bailey),著有Cheever

 

“《美國海》一書以抒情的文字和對歷史的紮實理解,探討令人擔憂的環境問題。

——馬克·科蘭斯基(Mark Kurlansky),著有Paper: Paging Through History

 

和它的寫作對像一樣,《美國海》大而美麗,令人陶醉。它以嚴謹的調研和熠熠生光的文筆,呈現了一個遭人類荼毒的天堂,是一部警世之作。

——威廉·蘇德(William Souder),著有On a Farther Shore

 

內容廣博,故事精彩,而且對於任何關心墨西哥灣未來的人們,都會感到這本書發人深省、感情充沛,又鼓舞人心。

——傑勒德·黑爾費里西(Gerard Helferich),《華爾街日報》

 

借助墨西哥灣流的強大敘事力,傑克·戴維斯帶領讀者領略了無法忘懷的地理風貌,那裡有驚喜,有怪趣,有各個知名、不知名的人物。戴維斯的文字熠熠生光;像一群鵜鶘,令人愉悅;又像雪白沙灘上的石油,暗潮洶湧。如果你認為自己了解墨西哥灣,那請再考慮一下。如果這是你與它的初次相識,那麼你很幸運。

——喬丹·費舍爾·史密斯(Jordan Fisher Smith),著有Engineering Eden、Nature Noir

 

《美國海》以板塊構造的地質學說為起點,說到印第安人在此處安家,直到歐洲人的到來,繼而談到颶風、死水區和石油污染,後以剖析未來作結。一切都進行得游刃有餘。一般人若涉筆宏大主題,多泛泛而談,陷入“寬一英里、深一英寸”的境地。但這本書寬有千里,深達萬尺,是了不起的創作。

——約翰·巴里(John M. Barry),著有Rising Tide, The Great Influenza

 

這是一本驚世的環境史書,它的論述範圍極廣,但同時細緻入微得令人驚嘆。歷史的演進和當地的勃勃生機躍然於書頁,而在如今這個危急存亡的時候,它所講述的生態故事正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讀物。

——哈佛大學,達西·弗雷(Darcy Frey)

 

一份了不起的墨西哥灣歷史記錄。……這是一部鴻篇巨制:人物眾多、結構有序,文辭優美。它將吸引海灣的海濱居民、旅居“候鳥”、環境史學生,以及大眾讀者。

——《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羅伯特·伊根(Robert Eagan)

 

一份對墨西哥灣美國海岸精闢獨到的歷史調研,這部引人入勝的作品著重講述了自然和文明在此地的聯結。……本書信息詳盡,文筆流暢,將為美國史和環境史的藏書錦上添花。

——《書單》(Booklist)星級評論,吉爾伯特·泰勒(Gilbert Taylor)

 

調研全面、詳盡。……戴維斯的據理力爭讓我們相信,只要採取更明智且有遠見的措施——包括以對抗氣候變化為目標的舉措,海灣地區在可預見的未來依然可以是自然資源的堡壘。

——《出版人周刊》,星級評論

 

序:歷史、自然和被遺忘的海

 

人類應該作為物理世界的組成部分來研究。

人屬於自然範疇。

——漢斯·費迪南·海爾默特(1901)

 

不錄荒野的歷史不成其為歷史。

—— EO 威爾遜(Edward O.Wilson)(2016)

1904年,佛羅里達州西北岸,霍莫薩薩河(Homosassa River)正從這緩緩流入墨西哥灣,畫家溫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整個1月都在這裡垂釣。此前,這位大西洋畫家從未來過墨西哥灣,現下這大海和海岸共同構成的大自然調色盤——它的色彩、律動和歷史——令他振奮不已。沿岸是蘆葦叢生的濕地,再往裡是茂盛的林地——霍默稱那為一抹叢林之綠——那裡蔓延的氣生植物和蕨類植物在斑駁陽光下搖曳,在柏樹和紅月桂傳送的陣陣芳香中,還夾雜著有機肥腐爛的氣味。此刻,霍默也許在探聽叢林深處象牙喙啄木鳥的敲擊聲,也許在觀察正在水上安靜捕魚的蒼鷺和白鷺的奇特站姿。寬廣平靜的水面一覽無餘,水底暗流湧動。霍默帶上了魚餌和釣具,劃著小船;小船所到之處,水底鋪滿水草,綿延數英里,水草中滿是螃蟹、貝類,以及各種目不暇接的小​​動物。其中最亮眼的是成群成群的魚,它們隨著看不見的墨西哥灣流游動著,形成的魚群足有運貨的火車那麼長。數量如此壯觀的魚群,既吸引來了在上方盤旋的鷹和鶚,以及素愛淺灘的涉水鳥,也吸引來了霍默。他在數年之後又回到了這裡。

他當時68歲,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拾掇妥帖,蓄著鬍子;彼時的他名聲正盛,他的大西洋海景畫最為人所稱頌。他同時也是垂釣的狂熱愛好者,他擅長收竿就和他擅長作畫一樣。冬天到來時,他會關閉他在緬因州的工作室,南下度假偷閒,其選取的目的地通常是一個微風和煦的海島。

令人驚訝的是,他沒有在古巴和佛羅里達礁島群(Florida Keys)間發現過墨西哥灣的影子。多年來,他的垂釣日記都在稱頌美國後院的海是垂釣者的天堂,是未被開發的人跡罕見的淨土。從佛羅里達州南部到得克薩斯州南部是一條長長的弧形海岸線,遍布絕佳的垂釣點,而其中霍莫薩薩河的入海處是他一直以來的最愛。《森林和溪流》稱其“實在是一處迷人之地”,在那裡“釣竿守衛者平常用來放釣餌和固定釣鉤的時間就足夠讓他釣上一條大魚來”。魚來得如此輕鬆,霍默在給他弟弟的去信中寫道,那“是他能找到的全美國最棒的地方”。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當地獨特的歷史印跡,儘管它們在多年後已被美國的主流歷史所遺忘。你若沿著海岸行進一整日,沿途可能一個人影都看不見,卻隨處可見數不盡的土著塚堆,它們在平坦的荒原上如此突兀,處處透露著舊時人為的痕跡。這些塚堆由泥土和貝殼組成,上面覆蓋著植被,就像魚群和樹林一樣,融為大自然閃耀的一部分。它們是人造環境的遺跡,是數千年前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但後來又消失了的人們留下的。其中少數塚堆相對更高聳、莊嚴,其餘的則多是較低矮的丘堆,它們中部分要追溯到公元前250 年甚至更早。數量最多的是堆了生活垃圾的山包,它們被稱為廚餘塚;人們在裡面發現了貝殼和骨頭,它們既是土著飲食結構的明證,與現代垂釣者們的盛宴也同樣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揭示了一段至今仍未被揭曉的歷史。

墨西哥灣熠熠生光的自然和歷史喚起了霍默的創作靈感。他正等待這樣的時刻。他只要帶著魚竿和漁線,就一定也會帶上顏料和畫筆。當他的畫作日漸成熟,以往作為背景出現在他畫布和畫紙上的自然景觀現在已經成為他作畫的焦點。在他許多的大西洋海景畫中,人物細節清晰,擺位正中,畫中人常與大海做著搏鬥,磅礴的大海時見驚濤駭浪,象徵著大自然的無上威力。墨西哥灣水面開闊,常常平靜有如小水池一般,如此一來畫面上的各個要素的比例便麵臨調整。霍默在霍莫薩薩河邊完成的幾幅水彩畫中,人物只是淡淡的一抹顏色點綴在平靜的大海上,海面碧綠宛如碩大的明鏡,棕櫚樹映襯在其上,樹幹向著淡褐色的雲層一直延伸到畫面的中央。《貝塚》( Shell Heap )正是這樣一幅作品,畫面上蒲葵樹下是一個原始丘堆,丘堆上滿滿的牡蠣殼一直散落到了水邊,近岸處飄著一隻小船,船上坐著兩個垂釣的人,此處寓意的正是原始到現代的延續。和霍默在霍莫薩薩河邊的其他所有畫作一樣,《貝塚》表現的是人、自然與歷史三者之間密切且重要的聯結。我把這三要素稱為霍默的真理,它是此書的核心。

霍默那個年代,在大多數人包括史學家眼中,大海和自然並不單獨存在,它們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人類的活動和發展。儘管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1%,但史學家們的研究主題仍是重大事件、數據、戰爭,以及大城市和民族國家。時至今日仍是如此,海洋代表貿易和勘探通道,甚至在更多時候,它只是一個陪襯的背景。在1901 年發表的一篇少有人知的以太平洋為論題的論文中,史學家愛德華·維爾切克伯爵(Count Edward Wilczek)提到了這種異常,他認為海洋“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即使是維爾切克伯爵,這位奧地利貴族,最後也是落了窠臼,他的論述依然將海洋視為一片起到連接或分離陸地作用以及文化作用的被動水域。

直到20世紀中葉, 以法國學者費爾南德·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為首的新一代歷史學家才開始轉向更開放的態度。布羅代爾是當時倡導創新的年鑑學派的領導者,年鑑學派從普羅大眾的視角解析歷史,顛覆了傳統史學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即將歷史事件的發生歸因於少數領導者個人的行為。布羅代爾在年鑑派方向上更進一步,將“我們所見所愛的海洋”視為影響人類活動的重要媒介。他發表了具有開創性的他稱之為地中海“傳記”的兩卷本著作,肯定了維爾切克的觀察,與霍默的理念不謀而合。作品於1949 年面世,並於1966 年、1972 年再版發行,《地中海》一書引領了一股海洋研究的熱潮。世界各地的史學家紛紛開始撰寫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歷史。從那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出現,其中也不乏以地中海為題的。但進取的海洋史學家卻總止步於墨西哥灣,墨西哥灣未在這段輝煌中佔有一席之地。

即使在今天,墨西哥灣也不被美國歷史提及。因此本書涵蓋了從更新世至今的歷史,旨在展示這片在滄海桑田中孕育了數個文明的海洋。墨西哥灣不僅承載著燦爛土著文明的全貌,也是西方帝國財富積累的積極推動者,美利堅版圖擴張和經濟崛起的重要一環。合眾國的締造者們通過協約、征戰和買地築起了這個國家,他們認為墨西哥灣理所應當是美國的。早在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案和此後的西進運動之前,托馬斯·杰斐遜就將當時還處於西班牙控制下的這片海域,視為這個年輕的共和國日後興旺的基礎。但如此有杰斐遜之視野,能將其看作國家擴張目標和美國精神化身的史書卻是罕見。只需對海灣歷史稍作了解,便能知曉它對美國人民價值指向和野心的彰顯力度並不亞於西部歷史,而針對西部歷史的書作已浩如煙海,無不試圖藉此探討美國精神之所在。

 

目次

序:歷史、自然和被遺忘的海
引言 誕生
第一部分 河口和陸海變遷:土著和入侵的歐洲人
塚堆
墨西哥灣的由來
無謂的送命
一條最重要的河流和一個了不得的海灣
第二部分 大海和天空:19世紀亮相的美國人
昭昭天命
魚的海洋
降服海岸的野魚
鎩羽之鳥
第三部分 未來的序幕
從海灣到海濱
石油和德克薩斯的小心試水
十一 石油和路易斯安那的奮力一躍
十二 島嶼,因時而易的沙子
十三 風和水
第四部分 飽和與失去:1945年後
十四 擴張的海岸
十五 深陷泥潭的佛得二州
十六 物質過剩的河流
十七 出逃和失控
十八 時光沙漏中的沙
十九 消失的邊界
後記 黑暗中的光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