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二O一八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六:人間佛教社會思想
滿額折

二O一八人間佛教高峰論壇輯六:人間佛教社會思想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8人間佛教高峰論壇》內容來自大陸、美、加、德、比,及海峽兩岸三地等地的24位學者,針對「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議題,從人間佛教思想、戒律、社會參與、宗教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佛學、哲學、文學、語言學等多元面相,交流研究心得,期能透過學理闡述,深化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

本書收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的編者序,內文提起學者們談論最多的是,星雲大師剛剛出版的新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關於佛教尤其是中國佛教今後發展方向問題,歸納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那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以大乘佛教為指導,以中華文化為歸宿,以人間佛教為導向。

《2018人間佛教高峰論壇》一書展現人間佛教在社會思想方面豐富的內涵,提供更多國際學界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程恭讓

哲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致力於人間佛教、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梵語佛典、中國佛教思想詮釋史、中華民間宗教等研究。專著有《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華梵之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上、下)等。主編有大型佛教學術叢書《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點》,並編輯《天問》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2010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津貼的學者。

 妙凡法師

歷任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以弘揚星雲大師思想為主要任務。近年在海內外推動人間佛教學術活動,鼓勵青年發表學術論文,從事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帶動學術界關注星雲大師思想研究風氣。

編者序

第四期人間佛教座談會期間,學者們談論最多的,是星雲大師剛剛出版的新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再讀大師這部書,又有一些感想。關於佛教尤其是中國佛教今後發展方向問

題,我們更加有了清晰的輪廓,那就是這裡歸納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那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以大乘佛教為指導,以中華文化為歸宿,以人間佛教為導向。

一、以原始佛教為基礎

原始佛教主要是指釋迦牟尼佛在世到佛入滅之後的一、二百多年中的佛教,尤其是沒有產生部派分裂之前和合一味的佛教。原始佛教的經典主要是阿含經。北傳阿含經主要有:

《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現代學者認為它們並不屬於同一部派的傳承。南傳原始佛教經典,則有《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其中《雜阿含經》與南傳《相應部》經典存在對應關係,所以所謂的「雜」,應該理解為是「相應」的意思,即指經典的主題分類。學習《雜阿含經》或者南傳的《相應部經典》,類似於儒家的《論語》對學習孔子思想言行的意義。阿含類經典表達了原始佛教的根本意義。尤其是以四部阿含中的《雜阿含經》作為主軸來學習佛法,更是為了從原始佛教進入,讓大家直接與最親近佛陀的經典打交道,用原始佛教的學習打好佛教思想的基礎。

二、以大乘佛教為指導

中國主流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佛陀入滅五百年後,大乘佛教經典紛紛結集問世,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其中大乘佛教的宗派和思想成為中國的主流佛教思想。大乘佛教有一部重要論書《大乘莊嚴經論》,講大乘有七大義,系統解釋了大乘之為「大」的深刻意涵。佛陀在世的印度文化是婆羅門教神道文化,同一時期的中國,這方面的思想因為絕地天通的重大文化事件,神道的思想相對淡薄、人文思想較為興盛。釋迦牟尼不會超越他所在的時代和文化宣講佛法,一定是以那時那地的文化歷史的現實影響講解佛法,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

但是,後期的大乘佛教因為時空變換、文化文明也發生了轉變,所以試圖通過研究佛法尋求超越時空和文化文明的佛法深意,澄清佛陀真實所要說的意思,探討針對所有的文化和時代可以宣講的佛法。大乘思考的方向是突破時間空間、文化文明的限制,探求的就是佛陀的本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也是這樣發心的大乘佛教理論、實踐的現代再總結。簡而言之,大乘佛教思想有其深度義蘊,有其重要傳統,所以說今日我們學習佛法,應該以大乘思想義理作為指導。

三、以中華文化為歸宿

伴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國家和社會都很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佛教裡面的大乘佛教早已融入中華文化,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中華文化,大乘佛教就有可能中斷和消亡。中華文化對大乘佛教最大的貢獻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價值觀

在印度傳統的宇宙觀系統中,印度婆羅門教的神靈系統是主流的文化認同基礎,佛教經典中表述的很多神道思想,本是婆羅門教文化傳統所賦予的。但是,中國文化本身是重

人文薄神文,是「未知生,焉知死」的重生的文化。中國的佛教文化接受了中國文化重人文而薄神文的傳統。這方面佛教以人道為基礎討論佛法是中國文化對佛教詮釋的巨大貢獻。《六祖壇經》和印度佛教經典的區別也在此顯得非常突出。

第二點是人類倫理觀

中國文化更加重視平等價值。印度婆羅門教高度成熟,社會倫理思想上有種姓等級的嚴格區分。大梵天用嘴表達語言,產生了婆羅門,梵天通過胳膊產生了剎帝利,從腿產生了吠舍,從腳產生了首陀羅。所以人類種姓等級的劃分出自先天性的神意。中華文化沒有這種天生的等級制度,「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統治者的合法性向來都以德性或者才能獲得賦予,這是千百年來漢文化強調人的自身努力來成就自身、改變命運的寶貴思想傳統。中華文化確定沒有天生等級的圖式。隋唐的科舉制貫徹長達一千年,貫徹孔夫子思想,學而優則仕。強調德性的訓練,智慧的學習,這與佛陀對待眾生的態度與期許,可謂是高度的一致。

再如《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一陰一陽就是對生活經驗的抽象,陰陽平衡提供了基於哲學的男女平等理解。這些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價值,人文、平等的理念,與佛陀重視人類解脫和自由的追求結合到了一起,或者說,佛陀對人類的解脫、自由的思想被中華文化發現了,這是我們學習佛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重點。

四、以人間佛教為導向

人間佛教不是哪個個人的佛教,是十九世紀以來佛教主要的發展方向。人類進入現代化之後,從文化到社會,與傳統農耕文明有很大的區分,佛教信仰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就會徹底成為一個小眾的信仰,就不能成為主流社會的信仰,也就不能為現當代人類文明的建構做出應有的貢獻。適應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是佛教面臨的變化和挑戰。現代佛教文化更加要重視現實人生的價值,更加重視社會淨化的價值,而這些基本的價值方向其實是佛陀的核心關懷,也是現代人間佛教所談論的重點。所以人間佛教價值是現代中國佛教的共識,也是當今海峽兩岸佛教的共識。

在推動這一共識的形成過程中,太虛大師、印順長老、趙樸初先生、星雲大師等百年以來的高僧大德、廣大佛教信徒,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尤其更是具有典範意義,可圈可點。所以我們現在學習佛法,不應該再在黑暗中摸索,而應該堅持和發展百年以來的重要的新傳統—以人間佛教作為現代佛教的主流方向。

所以人間佛教在路上!人間佛教不可不謂任重而道遠!

慈悲是我們的天堂淨土,

智慧是我們的天堂淨土,

勤勞是我們的天堂淨土,

忍耐是我們的天堂淨土,

我們要發心建設人間天堂,

成就人間淨土。

—人間佛教語錄

目次

編者序/程恭讓

學習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一點感想

 

主題講演

佛教信仰的基本體系及其人間性支撐—兼論星雲大師佛教信仰的基本特徵/李利安

道安大師與星雲大師—一個比較研究的視角/程恭讓

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樓宇烈

 

學者發表.中文

當代日本佛教的現狀及課題—以曹洞宗的地方寺院為例/大澤邦由

眾生行業打造的世界成就/本覺法師

菩提心則忠義心—儒佛結合與台灣「人間佛教」/朴永煥

淨‧靜‧境‧竟—禪修之道探討/永本法師

人間佛教如何形成當代文化的建設能力/李向平

《佛光山清規》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李繼武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詮釋的六個理念/妙凡法師

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陳劍鍠

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出家戒法》為中心的考察/溫金玉

近世東亞文化交流中的禪宗/廖肇亨

讓善知識引導高科技—基於佛學「空」義的思考/鄧子美

寬恕與和解—人間佛教與宗教對話/賴品超

 

學者發表.英文

The Changing Functions of renjian fojiao 人間佛教 in Mainland China/ Carsten Krause

Humanistic Buddhism in Singapore/ Jack Meng-Tat Chia

The Flowering of the Academic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the West: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t University of the West/ Jane Naomi Iwamura

The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the 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and Religious Tolerance/ Kenta Suzuki鈴木健太

Perception of the Reality for the Benefit of Sentient Being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Bodhisattvabhūmi/Koichi Takahashi高橋晃一

Interpreting the “Humanistic” in Renjian Fojiao (人間佛教) as Advocated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of Fo Guang Shan/ Miao Guang妙光法師

Teaching Buddhism through Art:Fourteenth-Century Tibet and Canada Today/ Sarah Richardson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Vinaya in the Humanistic Buddhism:A Case Study of Fo Guang Shan Monastery/Tzu-Lung (Melody) Chiu邱子倫

 

附錄(韓文原稿)

중생의 행업에 의한 세계성취 /本覺法師

書摘/試閱

佛教信仰的基本體系及其人間性支撐—兼論星雲大師佛教信仰的基本特徵/李利安

 

一、佛教信仰是一種生命解釋體系

佛教是一種文化,其內核是一種信仰。作為文化,佛教有其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方面的豐富內容。作為一種信仰,而且不是一般的哲學信仰、政治信仰或科學信仰,而是一種宗教信仰,佛教有其獨特情感依託與精神訴求,形成一種具有神聖意義的信仰體系。

近年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佛教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或者這種信仰到底由哪些方面組成?這些不同的方面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貌似紛雜的信仰是否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除了佛教信仰,其他宗教的信仰是否也可以從這些角度來審視?目前思考的一個基本認識是,所有宗教信仰,其實都有一個大致相同的內在體系,以佛教為例分析這種信仰體系,可以用「1+5」這一公式來分析。

所謂「1」,就是所有的宗教信仰,首先體現在看待人的生命時,都承認肉體生命背後還有一種靈性生命或靈性生命元素,儘管名稱不一,但都屬於一種不同於物質性的精神性元素,具有超越理性、超越有形、超越時空的特徵,呈現出形上性、神祕性,但同時又被認為具有原本性或至高性或終極性。佛教認為,這種生命才是真性生命,貫通前世與來世,並支撐生命的軌跡和最終的成就。

正是由於靈性生命的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其他所有訴求才能得以實現,宗教對宇宙、對世界、對人類、對命運的解釋才得以成立,而且使這種解釋和解決超越了科學等世俗學說的界限與無奈,顯示出超理性之後的神聖魅力,給人類帶來新的希望。這種有關靈性生命的信仰構建了一個肉體與靈魂的關係,屬於物質與精神這一基本問題的曲折表現。這是宗教全部信仰的基礎,儘管並非宗教信仰的全部價值所在。這個基本前提完成之後,宗教一般還會有五個方面的信仰訴求:

第一個方面的信仰,就是相信生命可以延續到永恆的未來,在佛教裡表現為彌勒未來成佛、共建人間淨土的信仰。按佛經所說的時間來算,這個非常遙遠的時代要在幾十億年

以後。與大同社會或共產主義信仰不同,這是每一個生命個體都可以到達的一個時代,這是對未來的信仰。這種信仰的基礎就是相信來世。而生命的來世是無數的,所以必將通向永恆的未來,抵達所希望的未來境界。這種信仰建構了今世與來世、短暫與永恆的關係,時間的恆久延伸與生命品質的至高實現,共同彰顯了一種終極的意義。

第二個信仰,就是相信生命在空間上會有一個彼岸的拓展,在佛教裡主要表現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生命的彼岸拓展是靈性生命的空間延伸,所以,儘管西方淨土在遙遠的十萬億個世界之外,但對靈性生命來說,也可瞬間到達。靈性生命到達彼岸世界後,能夠以更高級的生命形態存在。這種信仰建構了此岸與彼岸的關係,既體現了人類對空間有限性與無限性的探討,也屬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全新建構,宇宙的無限可能性都在與人的關係中得到詩意的拓展。

第三個信仰,相信生命在現實的存在當中,有超越理性、超越人間的力量支撐。這是一種靈性的力量,內在的靈性生命可以與這種靈性的力量發生共鳴。佛教裡提倡人在危難的時候呼喚觀音菩薩,在至誠當中,在一念當中,在絕對的清淨與專心當中,即可產生一種特別的感應,從而實現與這種外在力量的對接。這種對接一旦實現,就會激發你內在的生命潛力,可以讓你更加無畏、勇敢、堅強、有力地面對和克服現實的困難,從而活出一種生命氣象來,活出一種生活狀態來。這是一種生命依賴的信仰,既是生命孤獨與脆弱的體現,也是生命頑強不屈與充滿希望的呼喚。從被動的保佑到主動的力量激發,從外在的依賴到內在的挺立,真正的信仰者總是在信仰、理性、精神等多重生命體驗中實踐這種信仰。在這種信仰中,理性的力量與超理性的力量,以及與此相關的自力與他力、世俗與神聖等關係都得以建立起來,形成一種相當複雜的信仰現象。

第四,從生命發展軌跡的角度來看,佛教認為生命個體中有一種潛在的、能夠貫通生命前後的元素,佛教裡稱之為「業力」,並以此來說明生命前後的演進軌跡,包括今世生命和來世生命之間的內在連結。正是依賴這種連結,在業力的作用下,生命存在和發展得以支撐和引領,命運的起伏與變遷也得以有跡可循。由此出現了因果的信仰和輪迴的信仰,並導致了現實人間的行善積福信仰。中國歷史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勸善法門的流行,其背後代表的是對生命運行軌跡的觀察。這種信仰不但包含著因與果、善與惡的關係,而且包含著生命運行規律與倫理道德之間多重複雜關係,突破了理性觀察下決定命運變遷之因素的局限性,為不確定的人生樹立了確定性的規律,也為無數現實的哀嘆帶來溫情的撫慰。

第五種信仰是生命品質的終極境界信仰。正是因為有靈性生命的存在,如佛教所認為的,有本覺、有如來藏,有真如、有佛性,所以才有成佛的可能性。成佛是對生命的變革、對生命品格的全方位提升,是整個生命超凡入聖狀態的實現。這種信仰和對生命的整體認識直接相關,是對生命本體性的一種建構,由此才使生命具有革命性變革的可能。這也就是中國佛教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為生命境界的提升提供了無限可能的空間。這種信仰不但包含著凡與聖的關係,而且包含著性與相、空與有、染與淨等多種圓融一體的關係。

這五個方面的信仰也就是佛教最核心的信仰內容。這些信仰全是用來解釋生命的,涉及生命的時間、生命的空間、生命的依賴、生命的軌跡和生命的境界,而基礎性信仰則是對生命構成的解讀,由靈性生命這一前提性信仰支撐了其他五種有關生命的信仰。這種生命的解讀都是為了解決生命的苦難,而這種生命奧祕的解讀和生命苦難的解決,其實剛好應對了科學理性等世俗學問和世俗方式之不足。因為理性方式對人類問題的解釋和解決總是相對的、有限的,而人類面臨問題時的訴求卻是絕對的、無限的。這種無限和有限的矛盾、絕對與相對的衝突,必然會引領人們向宗教領域發展,以致在宗教信仰中有了靈性生命的建構,以及靈性建構之後的五種信仰類型的形成。

二、佛教信仰的人間性支撐

佛教信仰儘管是一種宗教性信仰,具有超理性的特徵,但佛教立足現實人生,面對問題,並試圖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從思惟的起點和終點來看,都是依靠人間性支撐起來的,而貫穿於這些信仰之中的諸多元素,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程度體現著不同的人間性。總體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信仰宗旨的人間性

佛教信仰的根本宗旨是解脫生死,所以,佛教信仰的前提就是面對現實的生命,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其他生命,佛教信仰的基本框架就是生命的離苦得樂。這種旨趣是有人間情懷的,是很理性的,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佛教是一種生命哲學。

2.神靈品德的人間性

神靈一詞是借用宗教學的普遍概念,指代作為佛教信仰對象的諸佛菩薩。這些信仰對象不僅僅是擁有超人間的力量,且具有保佑的功能。他們同時必然在智慧、福德、慈悲等人間性因素方面達到很高的境界,從而主要是一種智慧的境界、功德的化身、慈悲的模範,具有強烈的思想引領、精神淨化、道德宣導、力量激發等人間性功能。

3.神人關係的人間性

擁有超人間力量的聖者,也就是諸佛菩薩,都是由人修成,並向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諸佛菩薩的境界,所以,在佛教的信仰中,信仰者與信仰對象之間並沒有不可踰越的紅線。而且,因為諸佛菩薩與人的連繫,而使其具有無上的價值,離開了人,諸佛菩薩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和無用之才,佛菩薩的全部價值信仰體系也就會瓦解。所以,佛菩薩天然具有與人的親近性和功能發揮的人間性。

4.內在超越的人間性

諸佛菩薩的智慧與解脫境界信仰,一直是中國大乘佛教的理論核心。這種建立在般若理論基礎上的信仰,以人心為關注對象,以靈性體悟為方式,以心靈的全面變革為追求的境界,既是成佛解脫的最高目標,也是在現實生活層面實現人類精神昇華、社會淨化的重要途徑。

5.外在超越的人間性

諸佛菩薩的超人間境界,如十方淨土等,是人類對宇宙奧祕的一種探索,符合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所以既是佛陀對宇宙真相的揭示,也是人類智慧發展進步的結果,並在與人間的呼應中納入到人間的統一關係之中。從科學的基本胸懷和發展的前景來看,宇宙中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命是可能的,這些生命存在的空間當然也是可能存在的。所以,佛教彼岸信仰並不與科學絕對衝突。

6.力量運用的人間性

諸佛菩薩所具有的超人間力量與人間直接貫通,一方面在與人間的呼應中存在,另一方面也只有在人的專一至誠的靈性激發中才能發揮作用,並最終為現世人間服務。離開了現實人間的努力與相應,任何外在的力量都不可能發揮作用。

7.學理建構的人間性

諸佛菩薩信仰的背後均有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從而形成一種擁有雄厚理論支撐的神聖信仰,這便與民間宗教、民間信仰乃至其他一些宗教的神靈信仰有了很大的區別。這種蘊含著哲學思想和人類情感的信仰,以其理論建構的人間性而傳遞著人間的資訊。

8.神聖元素的人間性

佛教信仰對象可以劃分為超人間力量擁有者和超人間境界兩大類。狹義的佛教信仰主要指信仰超人間力量擁有者,即諸佛菩薩以及羅漢天王等,其中最重要也最統一的信仰對象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從釋迦佛信仰來看,這種信仰的神聖性元素既是多樣存在的,也是現實人間的。其多樣性體現在佛陀的舍利、聖地、足跡、遺物、法輪、蓮花、佛像、經典、佛法等很多方面。從人間性來看,這些神聖性元素都是人間具體存在的,並非不可言傳、不可親近的虛幻對象。

三、星雲大師佛教信仰的特徵

星雲大師終生宣導人間佛教,並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同時進行了完整的建構,為佛教的發展開啟了光明的前景。星雲大師的佛教信仰就是人間佛教的信仰。人間佛教來自傳統佛教,必然繼承了佛教的根本信仰,並在與現代文化和現代社會的對接中,超越傳統佛教信仰的偏狹與保守,體現出鮮活的人間性。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分析:

1.信仰的繼承性

星雲大師的佛教信仰尊重並繼承了傳統的佛教信仰,體現在對各個佛菩薩都有信仰,都有弘揚,都有解釋。而在實踐體系的建構中,無論在法事儀軌,還是寺院建設,都有諸佛菩薩的多樣支撐與多采呈現。

2.信仰的完整性

星雲大師改變了明清以來狹隘化、功利化、自私化、偏執化的佛教信仰,回歸原本飽滿、完整、統一、有機的佛教信仰體系。所以,星雲大師不是消減佛教信仰,而只是消減明清以來變味的佛教信仰。

3.信仰的可解性

星雲大師根據新時代新文化新發展的需要,對傳統佛教信仰進行新的闡釋,尤其是對一些神祕的超理性概念的理性化、生活化解讀,既維護了佛教信仰的本懷,也促進了信仰功能的人間化轉型。

4.信仰的統合性

星雲大師以釋迦牟尼佛為核心,建構諸佛菩薩的神聖體系,在簡化中實現統攝性把握。這既體現了對歷史上一個真實人物的高度認可,從而具有理性的精神,也與世界三個佛教體系實現了最高度的統一,具有統攝世界佛教的氣魄。加之這種本師信仰的強化,是在人間性的大力彰顯過程中進行的,所以有利於引領世界佛教的向前發展。

5.信仰的精神性

星雲大師將對佛菩薩的外在禮拜轉變為內在的信仰,將外在的力量信仰轉變為內在的精神感召,從而在智慧與功德方面實現佛菩薩對人間的激發。

6.信仰的生活性

星雲大師根據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需求,創立了大量生動活潑的諸佛菩薩信仰儀軌,促成了各種新型法事的誕生,激發出各種與現實生活直接接軌的信仰內涵。尤其是各種面對現實生活的祈願文和各種佛菩薩節日的新型儀軌,促進了佛菩薩信仰走出寺院、走出傳統法事、走出經本,走進社會、走進生活,極大地發揮了佛菩薩在佛教文化中的感召力與帶動力。

7.信仰的愉悅性

本著「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這一基本原則,以及「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宗旨,星雲大師將明清以來形成的那種森嚴的、神聖的,甚至是神祕的佛菩薩信仰,變成一種輕鬆的、愉悅的、通俗的、生活的信仰,實現了佛教神聖性的轉型。

8.信仰的本體性

星雲大師以「我是佛」的氣魄,當下與佛直接合一,自然也與所有菩薩合一。實現了凡聖的會通,直入普賢境界,窮盡法界,再臨當下,圓融一切,成就一切,實現了佛菩薩信仰的最終境界。

9.信仰的層次性與次第性

星雲大師在不同年齡階段呈現出不同的信仰訴求,從自我功利性到利益有緣人,再到利益整個眾生,一直到最後負擔天下眾生的大慈大悲菩薩情懷,實現了與信仰對象完全相同的境界。與此同時,大師也教導一般信眾信仰佛菩薩,應該從拜佛求佛,到學佛行佛,一直到最終的成佛,也呈現出信仰的層次性與次第進展性。

10.信仰的包容性與互鑑性

星雲大師認為一個人可以有兩種信仰,從而為那些已經皈依其他宗教的人進入佛門學習大開方便之門,體現了大師的寬闊胸懷和對佛教的足夠自信。與此同時,大師倡導神明聯誼,友好而寬容地接納其他神明,在友好的聯誼中,實現不同信仰之間的對話合作,促進了不同信仰之間的互鑑交流。這對引導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汲取佛教營養、形成佛教文化的豐厚土壤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佛教信仰是一種解釋生命奧祕、解決生命痛苦的文化體系,在超越科學理性的同時,又在起點和終點以及修行的過程中體現了強烈的人間性,從而使佛教信仰區別於其他宗教,尤其是區別於亞伯拉罕系統的宗教,成為一種文化性更強的宗教,甚至可以說,從主體上講,佛教更像一種有關生命的哲學,是一種理性色彩極強的文化現象。

星雲大師在繼承傳統佛教的基礎上,既保持了傳統的核心信仰,又堅持佛教本有的文化特性,在與現代社會和現代文化的對接中,將佛教信仰也帶進一個全新的境界,顯示了一些不同於傳統的特徵。星雲大師佛教信仰的這些特徵與其文化建構結合在一起,充分說明大師佛教信仰的清朗、厚重、堅定和積極向上,代表著佛教信仰在現代社會的發展方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