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 蔡明亮的十三張臉、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鄒的植物書、 2021限量萌牛隨身碟、 臺灣百種海洋動物、 不需要這麼忙、 說話有自信、 簡約與優雅、 靈活文化特展、 國家公園月曆、 2021年海洋生態戀月曆、 2021疾病擬人桌曆、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
庫存:3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推薦序‧進入自己的成長花園
吳育宏(B2B業務專家、BDO管理顧問副總經理)
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一七六○年至一八四○年)是因為「蒸汽機」的發明,使得古老的人力、獸力被機器取代,大幅提高了生產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八七○年至一九一四年)源自「電力」的大規模應用,電燈的發明即為此時期的代表;至於第三次工業革命(一九四○年至今)的主角則是「電子計算機(電腦)」,人類對資訊的控制與運算速度突飛猛進。
有人把現今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各種新興科技如:人工智慧、奈米科技、量子電腦、物聯網、區塊鏈、自動駕駛、5G通訊等,不但發展的速度一日千里,而且各領域彼此整合,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企業經營在這樣的時代,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課題。我認為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成長」不再是企業的一種「選項」,而是一門「必修學分」。用中文成語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形容,再貼切也不過。
看看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的五百大企業排名,或者是英國品牌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的全球品牌價值五百強,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現象:企業或品牌在排行榜上變動的速度愈來愈快。百年老店可能突然衰退,昨天還名不見經傳的後起之秀,也可能一夕崛起。
「成長」是如此重要的議題,它也成為媒體封面故事的常客。然而,企業的成長故事固然引人入勝,但是商業個案總有其特殊的產業環境、時空背景,往往要複製成功經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很難將別人的成功案例直接轉換為自己的營運策略,畢竟「企業成長」有各種主客觀條件的支撐。
不過我認為「個人成長」,就比較有機會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和各種產業、各種職務的職場工作者接觸,發現那些頂尖人士的共同點,包括:強烈的動機、積極的態度、明確的目標導向、面對挫折的思考模式等,放諸四海皆準。這讓我更加相信,「個人成長」是操之在己、最有意義的一項課題。當然,它也是「企業成長」的基礎。當一家公司有愈多員工懂得如何自我成長,我想它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本書以「個人成長」為主軸,精闢剖析成功人士具備的自我覺察、思考法則,以及具體可執行的習慣與方法,內容非常扎實。作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有豐富的演說和寫作經驗,使得他的論述清晰明確,同時又能深入淺出的引導讀者思考,我認為這絕對稱得上是一本兼顧「廣度」與「深度」的佳作。
接獲商業周刊的邀請撰文推薦,我在一個月內利用零星時間瀏覽一遍,過程有如走入一個「自我探索」的大花園,處處驚喜、收穫豐碩。我很確定這不是我閱讀的終點,而是起點。將書中觀念帶入工作與生活,重複體會,我相信未來還會看到更多、更不一樣的風景,這便是經典好書的價值。我誠摯地推薦並邀請您,一同透過此書進入自己的成長花園。
推薦序‧用一本書,描繪自己的成長路徑
游舒帆Gipi(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從我開始擔任專業經理人,到成為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到現在扮演一個協助他人成長的老師路上,這類的問題我回答了不下數百次,有些人問我:「為什麼要學習?」「那些認真學習的人看起來沒有過得比我好,那麼辛苦有用嗎?」或者抱持「學習又不能保證成功」這種觀點來質疑學習的意義。
或許「成長」是個好答案,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持續成長,那成長的目的又是什麼呢?追求成長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我在三十歲左右曾有一個年輕時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找上門,薪資優、職位高、權力大,幾乎可以自己決定所有的事,但當時我回絕了,回絕的理由很單純,就是這個工作對我未來的成長幫助有限。
而我之所以能立刻下這個判斷,關鍵就是我在出社會的六至七年裡,已經擔任過太多不同的角色,在每個角色上我都花了很多時間了解與研究,也時常反思自己在扮演哪些角色時最快樂,我發現是創造、影響他人、挑戰現狀型的角色我最喜歡,然後進一步思考自己喜歡的原因,這才發現核心其實是「成長」。
成長,讓我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更多元,能聆聽社會上不同的聲音;
成長,讓我理解了過去無法理解的道理,減少了困惑;
成長,讓我有機會在世界、社會與公司裡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影響更多的人;
成長,讓我更認識這個世界,更認識自己。
成長,涉及到知識、經驗、心態、人生方向等方方面面,我本來無法預期有一本書能很清楚的將這些觀念匯集在一塊而又言之有物,但《精準成長》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做到了,並將它們整理成十五個法則,還為每個法則設計了一些提問來強化讀者對該法則的理解,讓讀者從問題中反思自己的現況,從而能判斷自己可以從哪些面向去描繪自己的成長路徑。
我閱讀過很多關於成長的書籍,而《精準成長》肯定是排在前幾名,誠摯推薦本書給對成長有興趣與困惑的朋友們。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