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自然與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自然與人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  價:NT$ 414 元
優惠價:8736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自然與人生》和《蚯蚓的戲言》兩部分。書中對自然景致的描繪,兼具東方寫意和西方寫實的風格,呈現出清雅恬淡的況味,被譽為日本近代隨筆文學的經典之作。作者以靈秀的筆墨記錄下日本的四季時令與自然景致,為自然寫生的同時抒發了人生感懷與浪漫精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德富蘆花,(1868―1927),日本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他的小說以剖析和鞭笞社會的黑暗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散文作品文筆精湛,情感飽滿,富有畫面感和色彩感。他筆下的自然景象,無不生機勃勃、意趣盎然,令人神往。代表作有《不如歸》《回憶》《黑潮》《自然與人生》等。
譯者簡介
陳德文,生於1940年。南京大學教授,日本文學翻譯家。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日本語專業。1985―1986年任早稻田大學特別研究員。曾兩度作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特聘學者,分別于國學院大學、東海大學進行專題研究。1998―2017年任愛知文教大學專任教授、大學院指導教授。翻譯日本文學名家名著多種。著作有《日本現代文學史》《島崎藤村研究》,散文集《我在櫻花之國》《花吹雪》《櫻花雪月》《島國走筆》等。

名人/編輯推薦

德富蘆花以靈秀的筆墨記錄日本的四季時令與自然景致,為自然寫生的同時抒發了人生感懷與浪漫精神。日語翻譯家陳德文經典譯本,還原作品清麗和緩之風。

《自然與人生》裡的散文,篇幅短小,構思新巧,筆墨靈秀,行文自然,語言曉暢而富音韻之美,精確描摹了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德富蘆花的散文對日本現代語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部作品連同島崎藤村的《千曲川風情》、國木田獨步的《武藏野》等一起,依然被當作日本近代散文隨筆文學的典範。――陳德文

德富蘆花是日本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常以一種靜觀自然的態度來寫作。敏感細微的觀察,極富美感的文字表達,都蘊含著作者對自然深切的熱愛,樸素而富有詩意。――石淩雲

譯後記

陳德文

德富蘆花(1868―1927)是我國讀者熟悉的日本小說家和散文家。他本名德富健次郎,出身於熊本縣的名門貴族家庭。蘆花十一歲時,在哥哥德富蘇峰的引領下,進入京都教會學校同志社學習,十八歲接受基督教洗禮,二十二歲在蘇峰經營的《國民新聞》社當記者。1910年,統治階級借所謂“大逆事件”,鎮壓國內民主運動,蘆花奮起抗爭,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抨擊反動勢力的暴行,倡導思想自由解放。這是作家在人生道路上邁出的最勇敢的一步。
德富蘆花的文學活動集中於中日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這段時期(1894―1905)。1898年,三十歲的蘆花發表了成名作《不如歸》,這是一部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小說,描寫青年男女在封建家族制度下受到的精神壓迫。《回想記》寫於1900年,反映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青年一代思想發展的歷程。1902年,代表作《黑潮》問世。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意義的長篇小說,作品揭露了極權主義政治的黑暗和腐敗,展現了貴族寄生階級的肮髒生活和醜惡靈魂,鞭笞了統治階級出賣民族利益的可恥行徑,在日本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散文集《自然與人生》,開始寫於1898年,斷斷續續發表于《國民新聞》上。1900年由東京民友社結集出版,題目始定為《自然與人生》。
上世紀前半,蘆花長篇小說《不如歸》、《黑潮》等就有了中譯本,但散文集《自然與人生》等尚沒有譯介過來。“文革”後的1982年,我偶然看到這本書,立即被一篇篇珠玉般的短小文章所吸引,很快翻譯了出來。《自然與人生》是我最初整本性的散文譯作。此書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反響,以後經過幾次再版,有的篇什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和各種教材,被我國青年、學生當作範文閱讀。後來,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蘆花散文集。前幾年,臺灣志文出版社還出版了《自然與人生》的繁體字本。可以說,德富蘆花散文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我國讀者最愛閱讀的外國散文之一家。
如今,此書出版已經二十餘年了,初版譯本已經很難尋覓。現在的新版本,主要以《自然與人生》和《蚯蚓的戲言》兩部散文集為基本,另外再加上幾篇重要散作和兩篇附錄。《自然與人生》初版本,沒有收入《風景畫家柯羅》一篇,這次新譯補上。《蚯蚓的戲言》在原譯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內容,增譯了部分篇章。兩作的原有譯文重新審訂,改正了錯別字,增加了注釋。德富蘆花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作家,文如其人,他不但文章漂亮,而且人格高尚。為了請讀者“立體”地看待蘆花,在散作部分中,除保留原譯本中的兩作外,新譯了《勝利的悲哀》一文。附錄部分是作家的妻子以及蘆花文集的編者所寫的兩篇回憶與評論的有關章節。
算起來,我開始翻譯日本散文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可是對於如何譯好散文依舊茫然不知。這一點,我在《幸田露伴散文選》的《譯後記》裡已有說明。老實說,我不大相信翻譯理論什麼的,開始譯散文時可以說全憑興趣和愛好。當然,這不等於說翻譯理論不重要。理論富有指導意義,但不能代替實踐,這和學習游泳是一樣道理。與其熱衷於理論,不如傾力於實踐。我以為,要搞好翻譯,除了一些基本素養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下水”,到“翻譯的海洋”裡經受風浪的鍛煉。喝上幾口咸水不要緊,這幾口咸水說不定就是今後寶貴的經驗。具體地說,一個初學翻譯者,最好先從研究著手,將你認為較好的譯文對照原作,一字一句,認真解讀,從詞義的選擇與轉換,句式的構造與變化,譯者對原作整體文學意象的把握和傳達等方面,用心研究,仔細揣磨。然後可以撇開譯文,獨立試譯,反復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最後再把自己的譯文和範文對照、檢驗,找出優劣得失。長此以往,必有收穫。
此外,我對文學翻譯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翻譯不是再創造(或再創作),也不應該再創造,更不需要再創造。翻譯的實質僅僅在於文學意象的轉化,譯者的全部活動都應歸結於如何做好“轉化”這個基點之上。任何所謂的“再創造”,只能是對原作的不忠與悖逆。
我的這個看法,也許被某些人視作離經叛道,因為“再創造”這一說法,早已在翻譯界占主流地位,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許多大專院校的文學翻譯理論課都在向學生灌輸這一信條。實際上這是對翻譯活動的誤解和誤導。由此,我對傳統的“信、達、雅”翻譯標準的認識是:一個“信”字足矣,“達、雅”之說皆屬多餘。至於散文的翻譯,我覺得應有更高一層的要求,譯者最好同時是散文作者,至少是散文愛好者、癡迷者。我以為,要譯好散文,還是從前那句老話:掌握好情韻和語言(文字),這兩點解決得好,大致能得到較好的譯文。當然,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需要長期進行艱苦的修煉。我還認為,文學翻譯需要精益求精,不可批量生產,這一點不亞於創作。譯者必須有精品意識,切忌粗製濫造。就我個人來講,翻譯二十多萬字的一本書,從準備到交稿一般需要十個月到一年,若是散文,時間還會長一點。我選擇譯題,少部分是應出版社之約,大部分是憑興趣,也就是被原作緊緊吸引,欲罷不能,不管將來能否出版,先譯出來再說。凡屬￿這部分的譯作,整個翻譯過程充滿著快樂,時間也會相應縮短,大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之感。我前一時期翻譯幸田露伴有關中國古代文士情戀的隨筆集《幽情記》就是如此。

目次

目錄

自然與人生
面對自然的五分鐘
寫生帖
湘南雜筆
風景畫家柯羅

蚯蚓的戲言
致故人
都市逃亡的手記
草葉的低語
麥穗稻穗
獨語
往日手記抄
落穗掇拾
熊的足跡
紅葉之旅
我為何作起小說來
勝利的悲哀
謀反論(草稿)

附錄一 和蘆花在一起
附錄二 德富蘆花和 “大逆事件”
譯後記
新版寄語

書摘/試閱

春七日

桃花節

三月三日。沒有買新的偶人,妻和鶴子娘兒倆紮紙偶人、彩色的鶴、香盒子,三面的,四面的,集中所有好看的,一起擺在偶人臺上。
艾葉餅做好了。艾葉是昨天鶴子和阿夏到田間采來的。東京的艾葉餅,塗上染料,色彩很好看,可最要緊的是香氣太薄。
今晨,一場罕見的霜。正午前後,十分和暖。梅花很快開了。雪柳發出青青的嫩芽。山茱萸盛開著黃色的花。瑞香花的紅蕾不知何時裂開了白色的口子。春蘭、水仙也打骨朵了。
雲雀頻頻鳴叫。麥田裡蕩漾著水汽。
啞巴巳吉代乘著裸馬來了。女孩子嘰嘰喳喳吵鬧著,打麥田裡走過。年輕人成群結隊去參拜大師菩薩。
春天。
貓兒戀,狗兒戀,雞兒出來也趴窩。麻雀夫婦闖入人家屋簷亂鑽穴。樹木吐芽,開花。狗肚子眼看要脹破了。
夜裡,點上松芽般的小蠟燭,照得偶人台很美。


春雨

三月六日。
整天下雨。山陽 所謂“春雨寂寥”之日。
從書窗望過去,灰色的小雨似噴霧器,噗噗噗,一團團席捲而來,自北方斜斜掠過中原的杉樹林。
凝視著雨的當兒,不由想起英國狂詩人瓦特森的God comes down in the rain ―― “神乘雨而降臨”的句子。這是短詩《鄉下的信心》中的句子。全篇忘了,只記得上一句和“此處田家村,信神一念今尚存”句,還有結句“這就是鄉下的信心,再沒有比這更重要”。
農村若沒有天道人心,農村就會滅亡。然而,這種信念日益消泯,人智人巧、唯我唯利之風,越發促進人心的分解。約略知曉農村實情的人,應該為其前途而擔憂。

雨後

三月七日。
近來經常下雨。不是下雨就是陰天。所謂養花天氣。
今日出太陽了。從早晨就暖和。雞聲聽起來特別悠閒。昨日一天一夜都是雨,田裡的土黝黑、濕潤。麥苗明顯濃綠了。綠色的麥苗賞心悅目,在柔嫩的陽光裡微笑。有時,吹面不寒的微風拂拂而來,有時,空中飄飛的夕雲默然青黑,那花兒是何等美麗動人!
鄰家及早種上了馬鈴薯。
午後稍稍走向高井戶。堆滿米袋的馬車來了。交肩而過時,猝然瞟見趕馬人的風流,米袋上插著一枝白梅花。一隻白蝴蝶,一隻花蝴蝶,一直圍繞著花朵款款而飛。趕馬人不知不覺提高了嗓門,聲音很動聽:
“喝吧,鬧吧,到了三十再戒酒。過了三十沒人瞅。吁吁,喔喔。”
看早晨的天氣,也許今日晴好,但還是不穩定。時時下一陣停下來,東方出現了虹。西邊太陽出來了,遠方的屋脊銀光閃亮。北風吹來,田裡小河兩岸的山竹,悉悉索索地響動,日光耀眼。空中一隅,濃黑如藍,村莊和部分綠麥炫人眼目。活像米勒的一幅《春》圖。

挖野菜

三月八日。
今日雲雀依然頻頻鳴叫。
午飯前,夫妻、鶴子牽著狗,去稻田裡挖野菜。田邊的水楊脫去絨毛,開出了黃花。路旁的草木瓜鼓脹著紅蕾。我家附近,不要說花,就連自然食品也極為貧乏。芹菜少少,雞兒腸少少,蒲公英少少,野蒜少少,款冬只有三四棵。可得之物僅如此矣。
午後讀書,天空想起巨物的嗡嗡之聲。站在廊上抬頭仰望,以夏季才有的白銅色的卷雲為背景,南面天上升起一隻巨大的紅紙鳶,系著兩根長長的帶子,在空中軟軟飄蕩。紙鳶悠然自得地在虛空的雲海裡游泳,嗡嗡的聲音震響了整個武藏野。
春天。
晚飯吃摘來的野菜。醬醋野蒜尚好,水汆雞兒腸味苦。

進入彼岸

三月十八日。進入彼岸。風還很冷。雲雀的鳴聲也帶著輕狂。富士山籠罩著淡灰色的煙靄。
庭院的瑞香花日夜流溢著甜香。梅樹吐了紅萼,紅蕾含苞待放。狗母子在草地上狂跳。貓像小狗一般來回奔跑。
春天。
進入彼岸,有團子了。
掃墓的多了。
傍晚,前往靜寂的墓地。瑞香、紅茶花的枝子插在墓前的竹筒或土裡。香煙嫋嫋。驀地發現,地藏菩薩獨自穿著紅色的衣服。抑或上月死了小女兒的阿松給穿的吧?

蛇出洞

三月二十八日。
近來晴美。早飯後去高井戶買石頭。武藏野無石。沙子和玉石來自附近的玉川。比醃菜石更重的石頭來自上游青梅方向。一貫約一錢五厘。挑選的石頭上秤稱,土木工人走過來瞪起眼睛說:
“石頭上秤――好可怕!”
午後,沿田間小路向船橋方向走。一出門,在墓地裡見到了蛇。野外小河土地廟下邊,孩子們在釣鯽魚。十丁到那裡一看,回來說就像我家祠堂那麼小,一團朦朧。
近日晚間的富士山像畫中的“理想”一樣,遙遠而美麗。

仲春

四月十七日。
開門,如在海裡。房屋周圍盡是灰濛濛的霧。村村森林的樹梢,幽靈般浮現於空中。正說要下雨,霧中忽然出現了太陽。日光越來越強,銀白的陽光搪在霧氣之中。
院裡櫻花盛開。落葉松、海棠,看上去似二八少女。紫色的杜鵑花、雪柳、紅白茶花,花期正盛。單瓣的棠棣花也開了。清玄櫻、亞西花色血紅,紅褐色的春楓自不待言,槭、楓、橡、櫸、桫欏等的新芽,比花朵還美。
到田裡看看。一簇簇金黃的菜花,白蝴蝶快活地飛著。向南望,中原、回澤一代,桃紅李白。北望,仁左衛門家的大櫸書摩戛春空,籠罩著褐色煙霧。
春日近午,大部分返青的草地上,印著新楓的濃蔭,小狗母子蜷臥在樹蔭裡,油亮的毛皮上簌簌落下了兩三片花瓣。起風了。樹影搖曳。蛙聲咯咯。母狗閃動一下耳朵,繼續沉入夢境。
傍晚,圓圓的夕陽悠悠然向西邊沉落下去。雲彩似刷子,一寸一寸打太陽正中橫掃過去,觀之如畫。早已孕穗的青麥在晚風裡飄浮。
夜,蛙聲聒噪,月色銀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