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大明也確診:皇朝的封城日記
滿額折

大明也確診:皇朝的封城日記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7925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如果你在明朝被確診、你能活下來嗎?
明朝277年、共爆發了75場大瘟疫
現在、就讓我們翻開朱氏王朝的封城日記……

【皇帝的防疫小本本】 
明世宗曾親自檢索醫書、製作「濟疫小飲子方」、
在民間刊行推廣、要多親民有多親民!

【北京的衛生很母湯】
想知道明朝的北京長怎樣、可以聽聽這位進士學霸的抱怨:
北京街區很窄、地上都是糞穢、夏天都是蒼蠅、難怪會爆發瘟疫……

【太醫也會出宮透透氣】
皇帝:你們到民間幫忙看診吧!
太醫:終於可以出宮了(歡呼)
皇帝:忘了說、是免費看診。
太醫:?????

【為了避疫花招百出】
民眾:我要搭船。
船夫:可是船都沉了耶(手動破壞)

瘟疫來臨除了戴口罩、記取前人防疫教訓更重要
一場屬於明朝人的生存遊戲、正式開始!

 完整分析什麼氣候、什麼地區、什麼年代最容易爆發瘟疫!
 以最豐富的史料、最詳實的數據、帶領讀者一步步探尋瘟疫的源頭!

從文武百官到販夫走卒、從繁華京師到鄉村市井、
《大明也確診》、帶你親臨古代防疫最前線!

作者簡介

陳旭,七年級生,歷史學博士,現為歷史文化與旅遊管理學院講師、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明代中後期史、中國西南地區土司史,發表期刊論文十七篇餘篇。

目次

第一章 全民防疫,從明代開始 
第一節 了解明清疾疫史需要懂些什麼?
一、醫史學VS.明清疾疫史 
二、歷史學VS.明清疾疫史 
第二節 作者的瘟疫研究室
一、明代瘟疫,要這樣研究!
二、《大明也確診》全書特色

第二章 不亞於黑死病的明代大疫 
第一節 明代大疫的空間分布
一、明代疫情懶人包part1
二、明代疫情懶人包part2
三、明代大疫的分布規律 
四、明代大疫爆發年的疫區次數特點
五、明代每場大疫危害的範圍特點
第二節 明代大疫的時間分布 
一、從瘟疫爆發次數,看哪位明朝皇帝最帶賽 
二、什麼季節最容易爆發瘟疫?
三、_月來臨,小心瘟疫
四、瘟疫有爆發規律嗎?
五、查明代瘟疫的資料?找這種書才是行家! 
第三節 氣候悶熱會比較容易爆發瘟疫嗎? 
第四節 總結

第三章 失控的明代老百姓 
第一節 瘟疫=黑暗力量 
一、我長太帥,跟我在一起妳會染疫
二、劉伯溫的不專業瘟疫論
第二節 明代的奇幻療法
一、崇禎帝的「罪己詔」
二、真.防疫.神器
第三節 混沌中的智慧聖光
一、理性明代人的吐槽語錄
二、求神拜佛真的不好嗎?

第四章 明代政府的超前部屬
第一節

書摘/試閱

第四章 明代政府的超前部屬
在整個明代,從1368—1644年,總計約277年,共54年發生了75場較大範圍的瘟疫①。具體到一府或一州或一縣,明代社會似乎並不常爆發疫情,平均四十幾年或者一百多年一遇,但瘟疫的局部危害往往相當嚴重,常導致數千人或數萬人的死亡,伴隨著觸目驚心的慘狀。如景泰七年(1456)十月,湖廣黃梅縣上奏,當年春夏季節,瘟疫大作,「有一家死至三十九口,計三千四百餘口。有全家滅絕者計七百餘戶,有父母俱亡,而子女出逃,人懼為所染,丐食則無門,假息則無所,悲哭慟地,實可哀憐②」。連不少有錢有勢的官員都不能逃脫死於疫病的厄運,天順元年(1457)五月,監察御史史蘭上奏,順天等府、薊州遵化等州縣軍民,從景泰七年冬季到當年春夏,瘟疫大作,「一戶或死八九口,或死六七口,或一家同日死三四口,或全家倒臥無人扶持,傳染不止,病者極多③」。

① 在此,以萬斯同《明史稿》卷(三十八〈五行一.疾疫〉)和張廷玉《明史》(卷二十八〈五行一.疾疫〉)兩書中所記載的明代疫情進行的統計。
② 《明英宗實錄》卷二七一,景泰七年十月癸卯條,第5740頁。
③ 《明英宗實錄》卷二七八,天順元年五月丙子條,第5951頁。 

瘟疫常成為明代社會的巨大危害。按照現代西方醫學的觀點,傳染病主要是由病毒、立克次體(Rickettsia)微生物、披衣菌(Chlamydia)、細菌、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微生物所引起。按照中醫的觀點,疫癘,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致病邪氣。在文獻記載中,又有 「瘟疫」、「癘氣」、「戾氣」、「異氣」、「毒氣」、「疫毒」、「乖戾之氣」等名稱。《說文》提出「疫,民皆疾也」,把凡能傳染的病通稱為「疫」。「瘟」則是烈性傳染病,可以在禽畜動物與人之間相互感染,特別強的瘟病可以朝發夕死,所以中國古代把傳染病、流行病通稱為「瘟疫」。疫癘致病的特點,具有發病急驟,病情重篤,症狀相似,傳染性強,易於流行等特點。疫癘致病,可以散在發生,也可以形成瘟疫流行。如大頭瘟、蝦蟆瘟、疫痢、白喉、爛喉丹痧、天花、霍亂、鼠疫等,實際上包括了許多現代命名的流行病和烈性傳染病①。由於筆者學識和專業所限,醫學難以迅速精通,容易犯張冠李戴的錯誤,再加之對各種疫病的具體症狀,其他學者已經有很多研究②,故本書不探討。
明王朝作為社會的管理者,自然承擔起了應對瘟疫,賑濟民眾的重任。明代政府採取了眾多手段,對維護明代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除了官方的「修省」、祈禱或祭祀活動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外,疏散人群也可能會使得瘟疫範圍擴大,但多數措施都能減輕一些災情,主要應當是正面評價。整體來看,明代的政府救助可以分為九個部分加以評述。

① 王雲凱.新編中醫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03.
② 余新忠.20世紀以來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評[J].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10):15-23.

第一節 明代也要「順時中」
一、 不求你光速報災,但求別拖拖拉拉
對各地的疫情,明王朝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官員迅速報災,以便上級部門採取及時對策。
報災之法,洪武時不拘時限;弘治中期,才開始定下時間限制,夏災不得過五月終,秋災不得過九月終;萬曆年間,又分為近地五月、七月,邊地七月、九月。洪武年間,勘災既實,由於明初政府財力充足,多數會全部蠲免災區的稅收;弘治中期,才改為全災免七分,自九分災以下遞減,又只免存留部分,不及起運的部分,以後大體相沿不改①。
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明會典》卷十七記載:「洪武十八年,令災傷去處有司不奏,許本處耆宿連名申訴,有司極刑不饒。」各地官員都應如實報災,若奏報不及時、報災過期或者失實者,要遭受處罰。
因此,疫災的上報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如明仁宗曾與戶部官員談話:「田土民所恃以衣食者,今所在州郡奏除荒田租,得非百姓苦於徵徭,相率轉徙歟?抑年飢衣食不給,或加以疫癘而死亡歟?自今一切科徭務撙節,仍令有司,凡政令不便於民者,條具以聞。被災之處早奏賑恤,有稽違者,守令處重罪②。」

① (清)張廷玉:《明史》卷七十八〈食貨二〉,第1909頁。
② (明)余繼登:《皇明典故紀聞》卷八,《續修四庫全書》,第428冊,史部,第114頁。

隆慶元年(1567)三月,御史王得春條奏四事,其中一條就是「禁讒諛」。「禁讒諛」就是針對當時各地官員經常進獻祥瑞,「備極諛辭」、「即有災異匿不以奏」的情況。御史王得春望皇帝「乞曉諭中外臣工毋得仍蹈故轍,四方水旱疾疫寇賊奸宄,即宜據實報聞 」。禮部覆奏,明穆宗同意申明及時報災的禁令①。
明朝對災害賑濟有嚴格的勘察機制,報災不實的官員,常常遭到處罰,這也導致報災中,一些官員謹小慎微、戰戰兢兢,耽誤報災的情況。如正德五年(1510),有一謝姓監察御史,巡按南直隸,當年夏季四、五兩月出現大水災,在「官寺民廬傾圮漂析什六七,百姓艱食棄婦鬻子,啼號之聲溢於衢路」的情況下,又發生大疫,時人稱為百年不遇的災害。謝御史準備迅速上報災情,請求上級部門蠲免賦稅,並下令地方官員迅速賑濟。有人就來好言相勸,請御史不要急著報災,說去年一位李姓御史就是因為報災「稍涉疑誤」,遭到了上面的處罰。謝御史沒有為了官帽的妥當而畏懼,毅然報災,為民請命,才得以紓解災情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5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