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看透人性。任何事件中,都別低估人性的影響(簡體書)
滿額折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看透人性。任何事件中,都別低估人性的影響(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  價:NT$ 276 元
優惠價:8724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理解人性》深刻而細致地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以期幫助普通大眾正確認識並處理他所面臨的日常關係——不單包括人與世界的關係、人與同伴的關係,還包括人的生活模式。尤為重要的是,本書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首先,指出個體的錯誤行為如何影響社會和公共生活的和諧;其次,教會個體去識別他自己的錯誤;最後,指導個體如何融入社會生活。

閱讀本書,我們便能自覺地掌握和運用關於人性的科學,獲得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為20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奠基人。他提出“自卑感”“社會情感”是性格發展的動力源泉,這一觀點為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性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生活的科學》《神經癥問題:病例史手冊》《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等。


名人/編輯推薦

人性是複雜的,不要輕言善惡。理解人性,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洞悉和預測人性將在何種情境發生改變,閱讀本書,你可以找到答案。

人類的精神決定命運

——希羅多德

我們在對人性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千萬不能抱著自以為是或自大的態度,而是要待之以慎重客觀的態度。於我們人類而言,探索人性問題的確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原因在於探索人性的奧秘從古至今都是人類文明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所以,我們這門學科存在的真正目的並非要培養所謂的應時應景的專家,而是要引導所有的人了解人性。沒錯,這一點的確會令那些學院派研究者們感到惱火,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研究理應屬於科學機構的專屬特權,一般平民百姓是不能隨便染指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會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因此,很難有人可以獲得全面而深刻地探究並了解人性的機會。不過在今天,相比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疏遠。家庭是將人們彼此分隔開來的首要因素,它使我們周圍樹立起了一道道壁壘,令我們從小就難以獲得與他人深入交流的機會。除此之外,我們也因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失去了與他人展開深入而親密交流的機會,而這種交流對於我們理解人性而言,是一個必要的環節。由於人與人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彼此之間就極易產生敵意。

換言之,我們會不公正地對待他人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頻繁地做出錯誤的判斷,而這一切均是由於我們缺乏對人性的理解。大部分人經常說,盡管與他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盡管我們互相說著話,但是彼此之間並不曾真正交流過。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不管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家庭這個小圈子裡,人與人之間存在著隔閡,人與人之間缺乏最基本的理解。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抱怨自己很難理解孩子,而孩子則抱怨自己經常被父母誤解。事實上,我們對他人的理解程度決定了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就這一意義而言,倘若打算構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理解他人的確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甚至可以說理解他人是社會生活的基礎。我們深信,倘若大家都獲得了對人性足夠的了解,那麼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更容易相處,社會也不會再紛紛擾擾,難以平穩安定;不過倘若人與人之間無法互相理解,倘若人們缺乏交流且受惑於簡單膚淺的表面現象,那麼就極有可能發生嚴重的衝突。

接下來,我們就來闡明以下問題:何以探討人性問題是為了給醫學奠定嚴密的科學基礎。同時我們還要針對以下問題展開說明:什麼才是人性科學的前提,其必須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它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首先,人性知識是精神病學領域需要的,而且數量巨大。在這一特殊的醫學領域,醫生只有確切地把握了病人內心深處的所有活動,方能進行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所以精神病醫生一定要盡可能迅速而準確地洞悉神經癥患者的內心世界。在此,僅看表面現象是不行的。須知,一旦對病情理解錯誤,就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換言之,於精神病學這一領域,患者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與醫生具不具備足夠的人性知識有著直接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他人的性格判斷失誤,並不會馬上造成嚴重的後果,原因是此類後果大都是在誤判發生相當長的時間之後才暴露出來,它們之間的因果聯系並不是特別明顯。例如,我們經常會聽聞此類讓人震撼的事情:人們對某人誤解多年,數十年後誤解導致的巨大不幸慢慢浮出水面。此類不幸事件啟示我們——所有人都有必要、有責任掌握一定的人性知識。

對神經性疾病的相關研究證明,就心理變態、心理鬱結和心理失調而言,神經癥患者的表現在結構上與正常人的心理活動基本上不存在大的不同,無論是構成要素、前提條件還是變化軌跡,它們均相差無幾。其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一些表現在神經癥患者身上更明顯、更易於識別。這一研究結果的價值在於,我們可以把得自變態病例觀察中的經驗運用到普通人身上,幫助我們更深入地洞悉普通人的心理活動和特征。而要做到這一點相當容易,我們僅需要付出做其他工作時需要的努力、熱情和耐心即可。

我們首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這樣的:早在童年時期,一個人精神生活結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那些因素已經形成。這當然談不上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研究成果,從前也有一些偉大的學者提出過類似的看法,不過我們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獨創性。這一獨創性表現在:我們會將童年的經歷、印象,以及態度和長大之後的心靈活動聯系起來,讓二者處在一個因果關聯的統一模式中,然後進行綜合考慮。

如此一來,我們就必須綜合比較童年早期及成年之後相關的心理活動;而且,我們借助這種方式認識到,心靈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千萬不要將其當作各自獨立的實體。換言之,於心靈的各種表現而言,我們僅能將之當作一個完整人格的組成部分,如此方能真正讀懂它們。

總之,我們已經明確了一個問題,即人的心靈活動並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意即,就外在形態和具象性或語言化的表達形式而言,人的心靈活動有可能會發生不同類型的變化,不過其基本要素、目標、動力等一切可以將心靈活動引向最終目標的東西卻恒定不變。例如,一位成年患者,其性情焦躁,內心一直充滿著懷疑和不信任,而且一直在竭力逃避社會。此類表現實際上和其三四歲時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動一致,所不同之處在於此類表現在幼年時期可以更容易被看透罷了。如此一來,我們就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患者的童年時期,使之成為我們的一個研究準則,而我們也慢慢具備了在對一個成年人的現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借助於對其童年生活的了解將其性格特征揭示出來的能力。至於這個成年人身上所表現出的不同類型的性格特征,我們以童年經歷的直接投射來稱呼。

假如我們可以讓患者將其童年記憶準確地敘述出來,同時我們也清楚怎樣正確地解讀這些記憶,那麼我們就可以精確地將患者如今的性格模式構建出來。借助於這種方式探索人性的原因在於——我們深知,一個人極難偏離其童年時期所形成的行為模式。雖然每個人長大之後的處境必定與兒時的處境存在著極大的不同,但是沒人可以改變其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行為模式;就算是一個人長大之後的態度有所變化,這也並非說明其行為模式發生了改變。

總之,心靈活動的基礎是恒定不變的,因此一個人無論是兒時還是成年後,其行動軌跡基本上是一樣的。依據此點,我們可以進一步斷定,此人的人生目標必定是恒定不變的。既然這樣,我們若想改變患者當下的行為模式,當然就要從其童年經歷入手。我們深知,只是改變患者成年後的各種經驗和印象是不會起到一點兒作用的,真正重要之處在於將其行為的基本模式挖出來。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了解其主要的性格特征,進而對其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

我們這門學科以對兒童心靈的考察為支點,將大量的研究集中於人生最初的那幾年。由於此領域當前還存在相當多的空白,還存在相當多的未知內容等待我們去探究,所以每一個研究人員在此均可能發掘出極具價值的新成果,而人性的研究將會因為這些成果而獲得巨大的進步。

我們絕非出於研究而研究,而是出於全人類的利益而研究。本著這一宗旨,我們研究出了一種可以預防性格缺陷的方法。我們也不墨守成規、畫地為牢,多年以來,我們都集中研究教育學領域,讓研究和教育實踐相結合。事實上,教育學的研究和人性科學的研究一樣,均要奉行實踐出真知的原則,而不能紙上談兵。所以,倘若有人願意投身於教育事業,並且打算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驗證自己在人性研究方面的重要發現,那麼對於此人而言,教育學的確實一個名副其實的寶藏。

我們應該用心靈去感受他人心靈活動中的所有表現,要設身處地地體會他人的喜怒哀樂,這就像優秀的畫家作畫一樣,要將自己所感受到的人物性格融入肖像畫中。我們理應將人性科學當作一門藝術。這種藝術的用途相當廣泛,它不但與其他門類的藝術密切相關,而且可以對它們產生極大的益處,尤其是文學和詩歌方面,其重要性非比尋常。可以說,人性科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所有人都可以掌握一定的人性知識,換言之,人性科學理應確保每個人的心理得以更健康、更成熟地發展。

不過,我們還面臨著一個巨大難題,即在理解人性這件事情上,人們一般都表現得特別自以為是。就算是對人性科學一無所知,一般人也會認為自己在此方面可謂無師自通;如果對其質疑,他們就會倍感委屈,認為自己受到了傷害。只有那些可以認同並理解他人價值的人方能真正理解人性,而這樣的人並非曾經親身經歷過心理危機,而是其心靈極為敏感,可以洞察他人身上的心理危機。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適當地采用一些策略和技巧。須知,我們所做的是將事實由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挖掘出來,然後不加掩飾地擺在他面前,而此舉是人們極為排斥的舉動。因此,我們在此要忠告大家:倘若你不想招人討厭,那麼在遇到此類情形時最好謹慎行事。如果有人經常輕率地濫用或誤用自己的那點兒人性知識,那麼可以確定的是,此人必定會成為一個人見人煩的人。在人性科學面前,我們務必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切不可冒失地宣布實驗結果——這種相當孩子氣的做法就如同小孩子急於炫耀並賣弄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似的——身為成年人,倘若還喜歡此類炫耀的行為,那就極為不妥當了。

我們給有一定人性知識的人的建議是,切記要三思而後行。在開導他人的過程中,當你獲得的結論沒有得到證實的時候,千萬不要將其硬生生地擺在開導物件面前。如果你這樣做了,那麼被開導者通常會感到極難接受,最終的結果就是,對方的問題不但不會因為你的衝動魯莽而得以解決,或許還會由於你的做法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那就會讓我們這門還處於發展階段的科學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

所以,大家最好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並且始終牢記以下這點:僅能在完整地了解了某個事物之後,才能對其局部特征下結論;僅有在確保對當事人有利的情況下,才能將自己得出的結論公開。無論是對他人性格的錯誤的斷言,還是對他人性格的正確的斷言,均不要在不恰當的時機說出來,以免給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討論進行至此,大家心中必定產生了相當多的疑問。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講過,個體的生活方式一直是恒定不變的。或許相當多的人無法理解這種說法,原因是人們一般認為,個體在其漫長的一生中會經歷難以估量的事情,其人生態度必定會因為這樣豐富的經歷而發生一些變化。不過,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大家務必要記住:所有的經歷或許均被賦予了相當多不同的解釋。就算是同一種經歷,不同的人也會從中獲得不同的結論,這說明並非每種經歷均會令我們變得更聰明。

當然,一個人可以借助於持續不斷的學習來解決某些難題並形成自己的人生態度,不過,其所遵循的行為模式並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我們會在後面的討論中看到,一個人的所有經歷均指向同一個目標,而且其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與這些經歷高度吻合。

眾所周知,人人均可以從各種經歷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獨特經驗。換言之,一個人如何看待自身經歷,會從自身經歷中獲得怎樣的結論,這一切均由其本人決定。我們借助於觀察發現,人們由其自身經歷中獲得的結論往往都是他們自己想得到的。舉例來說,一個人總是犯相同的錯誤,他也承認自己犯了錯,不過承認了錯誤之後,他會尋找出不同類型的借口替自己開脫。常見的情況是,他或許辯解這是自己的老毛病,如今已經積習難改了;或許會怪其父母,或者怪自己不曾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或許還會抱怨自己從不曾得到他人的關心,或者稱自己從小就被寵壞了,又或者稱自己從前受到過虐待。

總而言之,無論是何種借口,均暴露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即這個人打算將自己的責任推卸掉。他找的這些原因其實是在替自己找一個看上去相當合理的借口,從而讓自己免受他人的批評。總之,其所有經歷均被他賦予相當多的解釋,或者可以說,我們由相同的一種經歷中可能會得出諸多不同的結論。如果你可以認清這一事實,那麼你就會明白,一個人根本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他會由各種經歷中總結出符合自身行為模式的經驗來。由此可見,於我們人類而言,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是極難實現的。

一個人倘若不曾掌握足夠的人性科學理論和技能,那麼他就極難教好別人。此類人經常僅做表面功夫,或刻舟求劍,認為僅從表面觀察,就足以證明自己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過,我們由事實獲知,倘若行為模式不發生根本改變,即便表面上發生的變化再大,最終也僅是一些似是而非、沒有任何價值的表面文章罷了,它們絕對無法證實一個人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

讓一個人真正改變,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樂觀的心態以及持久的耐心,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我們將個人的虛榮心完全摒棄,原因在於被改變者不承擔滿足他人虛榮心的義務。除此之外,改變的過程一定要讓被改變的人感覺到合情合理、可以接受。關於此點極易理解,這就如同有些人對待飲食的態度一樣,如果某道菜並非按照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做出來的,那麼就算是平時最喜歡吃的美食,這些人也會拒絕食用。


目次

第一部 人的行為
第一章 心靈
一、心靈的基本概念和前提
二、心靈的功用
三、心靈的目標
第二章 心靈活動的社會性
一、絕對真理
二、社會生活的必要性
三、安全與適應
四、社會感
第三章 兒童和社會
一、嬰兒的處境
二、困難的影響
三、人的社會屬性
第四章 我們生活的世界
一、怎樣認識世界
二、形成世界觀的要素
三、幻想
四、夢的概說
五、移情與認同
六、催眠和暗示
第五章 自卑感與追求認可
一、童年早期的情境
二、自卑感補償:對認可和優越感的追求
三、人生曲線圖與宇宙觀
第六章 為人生做準備
一、遊戲
二、專注與注意力不集中
三、無心之過與健忘
四、潛意識
五、夢
六、天資
第七章 性別
一、勞動分工與兩性差異
二、男性在當今社會中的支配地位
三、所謂的女性低劣
四、逃避女性身份
五、兩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六、改革的嘗試
第八章 家庭格局

第二部 性格的科學
第一章 概論
一、性格的本質和起源
二、社會感對性格發展的重要性
三、性格發展的方向
四、從前的心理學流派
五、氣質和內分泌腺
六、總結
第二章 攻擊型性格特征
一、虛榮和野心
二、嫉恨
三、嫉妒
四、貪婪
五、憎恨
第三章 非攻擊型性格特征
一、避世
二、焦慮
三、懦弱
四、不文明表現和適應能力差
第四章 性格的其他表現形式
一、愉快
二、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
三、孩子氣
四、學究氣和堅持原則
五、順從
六、專橫霸道
七、情緒和性情
八、厄運
第五章 情感與情緒
一、分離性情感
二、結合性情感
附錄
教育總論
結論

書摘/試閱

第一部 人的行為第一章 心靈

一、心靈的基本概念和前提

我們認為,唯有會動的、有生命的生物才可以擁有心靈。心靈和自由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固有的,所以任何牢固地扎根於大地的生物均無須擁有心靈。試想,如果某種扎根於大地的植物獲得了情感和思想,那會是一件多麼怪異的事情啊!如果有人聲稱植物能預感到自己在劫難逃並為此感到萬分痛苦,誰又會相信呢?倘若植物壓根兒不可能擁有運用意志的機會和能力,那它又擁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意義何在呢?因此,理性和意志根本不可能出現在植物身上的。

運動和心靈之間存在著一種嚴格的因果關係,植物與動物因其得以區別開來。所以,我們務必牢記,內心世界的任何表現均與運動有關。當我們遇到所有和位置變動有關的問題時,我們均需用心靈去預見、積累經驗、展開記憶,如此一來我們方能順利地解決問題,方能具備更強的生存能力。既然這樣,那麼我們在最初的時候就要確定這樣一個前提:心靈和運動密切相關,自由運動能力決定了心靈的發展和進步。運動一方面可以刺激心靈,令其變得越來越強大,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心靈永久保持新鮮的活力,使之永遠處於動態過程中。例如,如果某個人的一舉一動均處於我們的意料之中,那麼我們就完全可以斷定此人的內心世界已經枯竭了,其心靈已經停止發展了。

二、心靈的功用

心靈到底具有怎樣的功用呢?倘若從運動和心靈息息相關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就會發現,心靈可以讓生物代代相傳,因此稱其為一種攻守兼備的器官並不過分,任何有生命的生物均是依靠這種器官應付其所處環境的。我們的心靈始終處於積極活動、銳意進取的狀態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在持續不斷地尋求安全感。換言之,人類心靈的一切活動均指向了一個終極目標,即確保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並且可以平穩順利地發展下去。此點是我們人性研究的理論基石,只有在這一基礎上,我們方能合情合理地就人的內心世界是無法與世隔絕的這一問題展開探討。

換言之,若想真正了解人的心靈,那麼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認為,心靈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心靈始終受著外部環境的刺激,並會對這些刺激作出響應:或者是將某些能力和力量舍棄,進而令其自身機體免受外部環境的侵害;或者設法使之依附於這些力量,進而令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心靈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是如此之多,可謂不勝枚舉,不過任何聯系均與生物體自身有關,換言之,即和人的特性、人體的自然屬性以及人的優缺點有關。而某種特性、某項能力或某個器官的利與弊只能是相對來說的,其價值僅能由生物體所處的環境而定。就自卑情結而言,對於每個人來說,自卑均非絕對的惡;它到底可以為我們帶來好處還是壞處,與我們個體所處的具體環境相關。

總之,當你思考宇宙與人類心靈之間的諸多聯系,宇宙中的晝夜交替、陽光普照以及原子的運動,等等,我們就可以切實地體會到此類因素對人類心靈造成的巨大影響。

三、心靈的目標

心靈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任何的心靈活動均指向一個目標。這說明,心靈是一個包含了諸多行動力的集合體,而絕非一個靜止的個體;這一集合體中的所有行動均由一個原因所引發,均是為了達到一個相同的目標而努力的。實際上,心靈努力想達到的這個目標便是適應其自身所處的環境,而這一目標是深藏於我們所有人內心世界中的目標,我們內心世界的所有活動均在此目標的牽動與指引下進行著。

心靈的目標決定著人的心靈活動。如果缺少一個始終存在的目標來對人的心靈世界中的一切活動進行規定、延續、修正並指引,那麼人就無法思考、感受、渴望、夢想。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心靈設定目標,原因在於這可以讓其適應環境並對環境做出適當的調整,這就像我們在此之前討論的那樣,於人類而言,其肉體和心靈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基本任務就是適應環境、尋求安全感。因此可以說,我們要想讓心靈持續向前發展,就一定要設定一個終極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一個可以激發生命活力的目標,而且其本身必須具備持續變化與靜止不變二者統一的特點。

由此意義可知,就本質而言,我們一切的內心活動均在為未來的某種處境做準備;可以說,除了一股向著某個特定目標前進的力量,我們的心靈中可謂再無他物。所以,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心靈的一切表現形式均指向相同的目標。

當我們對世界、對人性獲得了一定的認識之後,倘若我們還明確了一個人的目標,那麼我們就一定可以將此人諸多行動和表現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挖掘出來,進而明白此類行動和表現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其目標,我們甚至還可以預測此人為了實現目標會采取何種行動,這就如同我們將石頭扔到地上時能事先知道其墜落軌跡一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