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異質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紀「佛教與古代文學」論叢(簡體書)
滿額折

異質文化的碰撞:二十世紀「佛教與古代文學」論叢(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印度文學在中國、《佛所行贊》與佛傳文學、關於佛典翻譯文學的研究、禪家的語言、揣籥錄(節錄)、《滄浪詩話》以前之詩禪說、佛教境界說與藝術意境理論、“神授天書”與“不立文字”等。

關於佛、道二教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陳寅恪先生曾作出這樣的判斷:“二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巨者,實在製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於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有不如佛道二教者。”(《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金明館叢稿二編》第25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這裡所說的“思想學術”,取其廣義,應包括文學藝術。牟宗三論及歷史上的南北朝隋唐一段也曾指出,“就哲學言,佛教的啟發性最大,開發的新理境最多,所牽涉的層面也最廣”(《中國哲學十九講》第23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這個論斷也應適用於文學藝術。陳寅恪同時提到道教,這裡暫且不論。佛教對於中國文學發揮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如今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這種影響體現在詩歌、散文、小說、戲曲和文學思想、文學批評等各個領域,而且貫穿在自東晉佛教普遍、深入地影響到中國文化諸領域伊始的各個歷史時期。
佛教影響於中國文學體現在方方面面:它的信仰,它的教義、教理(包括印度佛教各部派,中國佛教各學派、各宗派)影響歷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給文學創作提供了新鮮、獨特、豐富的內容;歷代興盛的佛教活動,僧團、寺院、社會各階層居士、信徒以及接受習染的一般民眾的宗教生活給文學創作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靈感、意象和題材;佛教經典(包括翻譯佛典和中國人創作的各類佛教典籍)給文學創作的體裁、素材、表現方法、藝術技巧和文學語言等等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豐富資源;佛教獨特的宗教思維方式啟發和豐富了歷代作家的想像與構思;內涵豐厚的佛教思想給文學理論和文學評論提供了眾多新的概念、觀念、觀點和標準,如此等等。

目次

序言
第一編
翻譯文學與佛典
佛教的翻譯文學
佛教東來對中國文學之影響
靈的文學與佛教
論佛典翻譯文學
佛教與中國正統文學
印度文學在中國
《佛所行贊》與佛傳文學
關於佛典翻譯文學的研究
禪家的語言
揣籥錄(節錄)
《滄浪詩話》以前之詩禪說
佛教境界說與藝術意境理論
“神授天書”與“不立文字”——佛教與道教的語言傳統及其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
中國僧伽之詩生活·緒論
佛典與中國古典散文
宋元時期非戲劇形態目連救母故事與寶卷的形成
漢唐佛教音樂述略
中國寶卷的淵源
中國寶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態
《痴華婁》題記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詰與觀世音
楚地帛書敦煌殘卷與佛教偽經中的伏羲女媧故事
從《經律異相》看佛經故事對中國民間故事的滲透
詩與禪隨筆
禪文獻與禪文學
論《涅槃經》對禪思禪詩的影響

第二編
四聲三問
玄佛並用與山水詩的興起
玄言詩與佛教
欲色異相與梁代宮體詩
梵唄、轉讀、伎樂供養與六朝歌詩、聲律
《歸去來兮辭》與佛曲《歸去來》——陶淵明《歸辭》思想及作意新探
中古七言詩體的發展與佛偈翻譯
慧遠的禪智論與東晉南北朝的審美虛靜說
《洛陽伽藍記》的文體特徵與中古佛學
佛教八關齋與中古小說
佛教的頓悟和漸悟之爭與劉勰的“唯務折衷”

第三編
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
校寫《五更轉》後記(節選)
唐代俗講考
唐代俗講軌範與其本之體裁
變文的出現
《衹園記圖》與變文
《維摩碎金》探索
關於《地獄變文》
《破魔變文》與釋典
王梵志詩論
關於敦煌寫本王梵志詩整理的若干問題
唐代變文及其它
敦煌文學與唐代講唱藝術
變文變相關係論——以變相的創作和用途為中心
唐代傳奇文與印度故事
白居易時代的禪宗世系
禪意的“雲”——唐詩中一個語詞的分析
寒山子詩歌的創作年代
《寒山子詩集》辨正
論唐代寺廟壁畫對韓愈詩歌的影響
論王維山水詩中的禪宗思想
詩禪關係認識史上的重要環節——讀皎然、齊己詩
超塵越俗徜徉山水——佛教對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記和景物詩的影響
略論佛學對晚唐五代詩格的影響
永嘉玄覺及其《證道歌》考辨
白居易:三學兼修,妙賅真俗
禪與唐宋詩人心態
岑參的寫景詩與佛經的影響
皎然詩禪論
打諢、參禪與江西派詩
嚴羽詩禪說析辨
黃庭堅與禪宗
宋代禪宗的“文字禪”
論禪學對誠齋詩歌藝術的影響
蘇軾散文中的禪
宋代詩學術語的禪學語源
繞路說禪:從禪的詮釋到詩的表達
釋子綺語——詩僧惠洪的一個面相及其文化信息

第四編
梵劇體例及其在漢劇上底點點滴滴
中國戲曲所受印度文學及佛教之影響
吐火羅文A(焉耆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與中國戲劇發展之關係
明清目連戲散論
“旦”、“末”與外來文化
精神的滲透與功能的混融——宗教與戲曲的深層結構
從梵劇到俗講——對一種文化轉型現象的剖析
“瓦舍”、“勾欄”新解
元雜劇《度柳翠》與文字禪
《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史實考原
佛、道影響與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
《聊齋誌異》宗教現象解讀
論《紅樓夢》的三世生命說與兩種聲音——說《紅樓夢》思想意蘊之精髓
《西遊記》有關佛教的文字與版本繁簡問題
佛教俗講、轉變伎藝與宋元說話
元好問詩禪觀中的幾個問題
實參實悟與元代禪宗美學思潮
佛學與中國近代詩壇
王漁洋與禪宗
晚明·陸靈說之佛學淵源
清初文論中的佛學影響
佛禪旨趣與竟陵派詩論
後記

書摘/試閱

《佛所行贊》是以寂靜味為主,太子出家尋求解脫是追求寂靜,苦行林和園林精舍環境寂靜,佛所悟道說法及最終涅槃體現的都是寂滅之道。《佛所行贊》中也有其它輔助的情味,如艷情味在一般作品中表現為愛情婚姻,在《佛所行贊》中主要表現為太子出家前與耶輸陀羅的夫妻生活和眾彩女對太子的誘惑;英勇味一般表現為戰鬥情節,佛陀生平中本無戰鬥,《佛所行贊》安排了《破魔品》,通過菩薩與魔軍的鬥爭表現其英勇。《佛所行贊》上承《羅摩衍那》史詩,下啟古典時代的大詩,在印度文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是詩歌的選材和剪裁藝術。《佛所行贊》寫佛陀的一生,但不是平鋪直敘,面面俱到,而是集中概括,選取佛陀一生中的典型事件和場面集中描寫。作品主要寫了佛的出生、出家、成道、傳道和涅槃,其中又集中於出家和涅槃兩件大事。寫出家用了近兩卷,佔作品總篇幅的1/3強。寫涅槃用了一卷,佔1/5強。這樣的剪裁對作品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這兩部分最能表現主人公的偉大人格。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生活的太子,要拋棄一切榮華富貴,戰勝各種世俗偏見出家求道,其品格超凡脫俗。年邁多病的釋迦牟尼四處遊行,教化眾生,直至涅槃。顯示大慈大悲的博大胸懷和為事業獻身奮鬥不息的精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