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意識航行之道:內在旅程的百科全書套書(共二冊)
滿額折

意識航行之道:內在旅程的百科全書套書(共二冊)

定  價:NT$ 750 元
優惠價:9067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稱呼他是意識界的愛因斯坦還算是客氣的說法!」
──心靈導師狄巴克.喬布拉醫師

「或許這時刻正是榮格晚年所提出的『諸神的換位』。」
──歷史學家、占星家理查.塔那斯

超個人心理學巨擘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以嶄新方式探索人類廣袤的內在宇宙,
凝縮其六十年研究經驗而成的巨作!心航學〈Psychonautics)旨在探索並說明非尋常意識狀態,本套百科全書的第一冊中,葛羅夫以人類學及民俗學的視角出發,從古代的、原住民的,一路爬梳到現代的意識轉變神聖技術。石器時代石窟裡的神祕壁畫、古老的死亡與重生祕儀、原住民的「通道儀式」,都指向能夠改變意識的「全向意識狀態」。而這一切都要追溯到啟靈藥LSD的發明……。葛羅夫透過啟靈藥經驗到超個人心理學層面及出生前經驗,顛覆了傳統心理學,打造了嶄新的心靈地圖!

為進入更深層次的心靈航行,第二冊中除了回顧深層心理學的脈絡,
也必須檢視當代精神醫學看待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的架構,以理解「意識全向狀態」、「靈性緊急狀態」的療癒可能性。
世界各地的薩滿、瑜伽士、神祕主義者,甚至故事中的聖者,無一不經過靈性危機的洗禮,進而完成意識面的巨大變革。這類記載於神祕學文獻的現象,卻被精神醫學輕率地定義為病症,透過「全向呼吸療法」,靈性危機能被提煉成意識轉變的機會,擴展世界觀、宇宙性,及超越教派的靈性,踏入更高層次的意識。

本書特色:

²本書回顧了史前人類、原住民在各種神秘儀式中使用啟靈藥的例子,並且娓娓道出現代啟靈藥研究是如何興起、衰亡又復興。

²作者提出了顛覆傳統心理學的嶄新理論,涉及超個人心理學以及出生經驗層面,將當代的心靈地圖推展到至今未知企及的領域。

²收錄許多與啟靈藥、出生經驗相關的史前及當代藝術作品,應證了啟靈藥以及出生前狀態如何對人類意識造成影響。

驚艷推薦
 
顧敏 國家圖書館第十二任館長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 榮格分析師、旭立基金會創辦人

許翊誠 美國加州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

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
(Stanislav Grof, MD, PhD)

擁有超過六十年研究非尋常意識狀態經驗的精神科醫師,也是超個人心理學的創始者及主要的理論家之一。他的早期研究是在布拉格的精神醫學研究所進行,並在該單位主持一項研究LSD與其他啟靈藥的啟發及治療潛力的計畫。1973年,他受邀前往位於加州大索爾的伊沙蘭機構(Esalen Institute)擔任駐校學者,並在此處與他如今已過世的妻子克莉絲緹娜共同發展出全向呼吸療法,這是一種創新的經驗式心理治療,如今已在全世界運用。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擴張人類的心靈地圖

這是一部有關於心理健康探索,以及深度心理學研究的百科全書式作品。作者葛羅夫精神科醫師,窮數十年的努力,繼承十九、二十世紀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依德及榮格等人之後,持續鑽研於現代人的心理學領域,探得全新的心靈地圖,以及打通自我和超我的意識航行之道,解除許多人的困惑情境。
我們都知道,生命存在於「宇宙」和「意識」之中,兩者的外在空間和內在空間,都愈來愈無窮盡,這本書所討論到的, 也正是「宇宙」和「意識」這兩個大謎題中所留存下來,對生命潛能中蘊含的全面向狀態,與其可能獲得的奧祕。
宇宙,涉及空間和時間的問題;空間有多大?……四維上下虛空,難以窮追極思,三千大千世界,復有好幾個九重天。
時間有多長?一「刼」以人間四十四億年為計,「剎那」以分毫一秒之間為算;信觀世音的人,喜歡以五百年為天上一世;相對於一甲子的人間六十年。人類在地面上的一百米速度, 已經用零點零一秒來分別快慢了。
人類,對於宇宙和意識的態度,與我們計算時間的方法和速度有關,速度和距離有關,距離又和空間有關,外太空探索的時間,是以光年的速度和距離為準,對於我們一般人而言, 宇宙是無窮大無窮遠的空間和時間,而時間和空間原本是二合為一的,生命奧祕的探索,也永遠存在於宇宙之中。
意識,涉及到人類內在的層次,包括身、心、靈的不同層次;從生理反應可及的識別,雖然人人不同,例如來自眼、耳、鼻、舌、身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生理感覺,這五種人類的基本意識,我們叫做五識;也稱為五蘊,各有各的廣大領域,有人靠嗅覺、味覺可以成為米其林大師,有人靠觸覺可以成為神醫,社會大眾更是離不開視覺和聽覺的資訊灌輸。然而,我們人類努力了幾千年後,所能夠暸解到的五蘊部分, 只有其中原本的千百分之一而已,能夠探索的細節,依然浩瀚難測。
心理學的研究,開啟了人類對第六意識—潛意識問題, 以及所謂「無意識」問題的串聯無限探討,這是人類的意識領域中,另外兩個心靈意識的範疇。至於,冥想學派所提倡的「超意識」,接近禪宗派佛教所研修的「破七入八」的意識境界, 都屬心靈意識中非常高深的層次,也是止於至善的境界;一種似若能夠和宇宙能量互相結合;互相共存;互相通息;互相共生的磁能性意識。
這種非凡的超意識,源自於心理醫學上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互動互斥之中,尋找到一個衡平、自處、啟發、向群的全向狀態,由這個健康基點,找到宇宙意識的神經回路,再引起人類心靈帶來的頻率共振,治癒個人身體心靈的出格狀況; 或是由此引發的痼疾和偏差,帶領人們從集體療癒、個別自癒、以至於到最高境界的身心靈全然免疫,也就是湼盤的法喜境地。
我們人類自古以來所追求的宇宙和意識合一;亦或天地人三合一的生命道理,都是希望在一個完美的生命、生存、和生態的環境下,延綿不絕的恆昌生活,直到萬世盡頭,獲得永生幸福,人類所有宗教信仰的最終目的,幾乎都在這個大方向上。人的意識,或許有無限大的可能。
當然,就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人的意識,和生理上的松果體、腦下垂體、中腦與間腦之間的神經敏感度,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相當關係,一種互動的關係。自古以來都有仙丹或是啟靈藥之說,尤其原住民部落更是深信不疑,認為是治療的有效方式,現代化的心靈醫療人員,則常常徘徊在這個當口上,希望找到更加確鑿的助人證據。
人類發現了這許多意識之後,長期以來仍然處於一種心靈不知所從的矛盾中及不安中,而且往往無從解脫疾苦,又治絲益棼得不知所措,引發內心的慌亂,甚至導致精神失去平衡常態。葛羅夫在其書中提出了超個人經驗的延伸,包括超越空間界限的經驗、超越時間界限的經驗、探索微觀世界的經驗、以及超越時空與共識現實(consensus reality)的經驗等,將人類的心靈地圖,一方面擴張化了,另一方面也更加細緻化了,變成一種一體化的感悟性,也就是一種清醒中的大知覺。這是「意識航行之道」最有價值的地方。

顧敏
────────────────
大學教授、國家圖書館第十二任館長
2020「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2020)名人

一個嶄新世界的面貌

記得小時候仰望星空,對於天上的世界、浩瀚的宇宙感到無比好奇。常常嚮往坐上一艘太空船,進入那未知的領域,揭開它神祕的面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好奇從外在的宇宙延伸到內在的天地,對心靈的探索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也正因如此,它帶領著我從電腦工程師的領域進入心理諮商的行業。在這過程中,有幸經歷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的全向呼吸,讓我有機會如小時候期待的一般,穿梭於宇宙之中。但這個宇宙是意識的宇宙,一個蘊藏我個人經歷、傷口、智慧、力量的地方,同時也是通往集體意識、能量和訊息的渠道,成為了葛羅夫所形容的心航員。在這旅程中,我看到了人類意識的寬廣。同時,藉由葛羅夫的發現與研究,整合了靈魂多種的碎片,讓生命有了不同的色彩。
葛羅夫在他多年的意識研究中,發現了他稱之為非尋常意識的狀態,這個狀態其實在人類的文明中一直都存在,是各種巫師、祭祀、療癒家、成就者等在他們的傳承中,經由訓練與教導,能自如進入的意識狀態。當意識進入到這個頻率,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有可能會發生。當然,這類意識狀態不只限於某些受過訓練的人,任何人只要經歷深度轉換、瀕死經驗、神聖儀式等,都有可能進入非尋常意識狀態。伴隨這個狀態而來的,往往是強烈的身心衝擊、情感爆發、尋常三度空間的融解、時間空間的重疊。在這過程中療癒會發生,但有時因為未知、恐懼、排斥等,這些流動無法完成,就造一種未完成的整合。
所以葛羅夫在他各種研究中看到了這個意識狀態的力量,尤其是對深層傷口的癒合,同時他也發現了在這個狀態下需要的支持跟導引,讓經歷這些的人可以完成整合,得到生命的療癒。因為不是每個人進入到這個狀態時都是準備好的,並且有足夠的認知跟工具,畢竟擁有這類傳承智慧的人群在現今社會中是少數。所以在超過六十年的時光裡,葛羅夫專注地透過各種方式去研究與探索,甚至創造出非藥物的方法──全向呼吸──來進入這個意識狀態。葛羅夫就像個航海員進入未知的領域,一點一滴的畫出航海圖。
而這套《意識航行之道》就是集合了葛羅夫這一甲子所畫出的意識圖。為了給予對意識與心靈感到好奇的人ㄧ個嶄新世界的面貌,更是為了那些曾經進入非尋常意識,或有所謂超個人、靈性經驗的心航員,一個藍圖,一個導航儀,才不會因為害怕與未知而否定、排斥,甚至受傷,反之可以充分使用這個狀態給予的禮物。
身為一個職業的心理治療師,我無法用簡單的言語道出葛羅夫對心理學、心理治療、意識研究的貢獻與影響。在我自己的成長與療癒,還有專業的工作,葛羅夫的意識圖是不可缺少的核心,給予了我更完整的架構看待心理、更全面的方法抱持個案與團體的顯現跟需求。
所以我相信這套書不管是所謂心理專業或非心理專業;身心靈成長道路上的老修或初學者,這本智慧與研究的精華可以提供你理論框架、實踐案例、心靈地圖來認識自己,認識這與生俱來的浩瀚宇宙。而我相信這個內宇宙絕對不會比我們眼睛看到的外宇宙遜色。
就讓葛羅夫帶著你航向意識的神祕海洋,去發現與見證生命的各個次元,相信在很多的意想不到中,你的生活就產生了變化。

許翊誠
──────────────
美國加州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師

各界推薦

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對啟靈藥療法、全向呼吸療法以及超個人意識狀態的研究在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界無人能望其項背。這套四冊鉅著以獨特的百科全書風格摘述了六十年的非凡探索;對任何想要以整合式方法研究人類意識多層次領域的人, 本書都是必備讀物。

──傅立喬夫.卡普拉(Fritjof Capra)
著有《物理學之道》以及《生命之網》等書
亦為《系統的生命觀點》一書共同作者

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數十年來對意識以及非尋常意識狀態療癒潛力的開創性探索已經觸及數以千計的生命,啟發了全世界的療癒實踐者。啟靈藥研究與治療在主流醫學中日益獲得接受,這大部分是源自於史丹付出的努力,而且現代臨床實驗所採用的治療方法直接援用他明智且技巧性運用啟靈藥所學到的一切。本書是珍貴的資源,將會持續教導並啟發啟靈藥治療師直到未來。

──醫學博士麥可.米霍佛(Michael Mithoefer, M.D.)
與護理學理學士安妮.米霍佛(Annie Mithoefer, B.S.N.)
MDMA 輔助心理治療研究者

本書提供人類內在旅程的概觀,作者不僅是領路人,更發現了幾條全新的路徑。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一生都投入於研究意識,尤其是非尋常意識狀態,而他在本書中分享了他的地圖與革命性發現。本書是完美的智慧良方,讓我們所有人向心智的本質開啟。

──魏斯.尼斯克(Wes Nisker)
靜坐教師
著有《瘋狂智慧精要》一書

如果你曾經好奇,如果能坐下來與佛洛伊德、榮格,或是威廉.詹姆斯講話會是什麼感覺,那麼此刻你有機會閱讀一位現代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心理學理論家最即時且充滿活力的著作。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帶領著我們穿越自己的意識領域, 從我們的核心本質到最遙遠、最非凡的邊界。本書充滿學術性、基進性、歷史性、原創性,以完全易讀的風格寫成──每一頁都可能將你的心智再擴展一點點。
──哲學博士卡桑德拉.維頓(Cassandra Vieten, Ph.D.)
思維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總裁
著有《深層生活:日常生活轉化的藝術與科學》
及《臨床實踐中的靈性與宗教能力:給心智健康從業人員的指南》等書

引言

「心航員」(psychonaut)這詞選的很好,因為內在空間和外在空間同樣無邊無際,充滿奧祕;而且,就像太空人無法持續停留在外太空,同樣的,在內在世界中,人們也必須回到日常實相。此外,兩種旅程都同樣需要良好的準備,也才能在進行時遭遇最少的危險並且真正獲益。
──艾伯特.赫夫曼(Albert Hofmann)
《心航員的回憶》(Memories of a Psychonaut),2003年

始於五百年前,造就我們當前文明及現代技術的科學革命在過去一百年間有巨大進展。今日,我們將太空探索、數位科技、虛擬實相、人工智慧以及光速溝通視為理所當然。儘管有這種種進步,根本實相的本質仍不為人所知。如果你上網搜尋科學仍未能解答的問題,你將會發現關於實相本質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仍未獲得解答—宇宙是由什麼所構成的?意識的生物學基礎為何?顯然,這兩個問題彼此相關。要認識存在,我們必須覺察到存在!
在過去六十年間,史坦.葛羅夫比起我能想到的任何人更像開拓者,他讓我們更加認識內在實相以及它與所謂外在實相經驗的關係。這套著作有系統地探索他的旅程,由個人層面、超個人層面直到存在的超越範疇。如果任何人想深入鑽研存在與經驗的奧祕,那麼忽略如此重大的工作將會相當不智。
生與死有什麼意義?出生創傷(birth trauma)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經驗?在我們清醒的「夢境」之外,是否有其他的經驗領域存在?我們為何需要認識它們才能緩解個人與集體的苦難?人類如何療癒這種自我造成的創傷?我們如何克服自己對死亡的恐懼?我們超越心智、身體、宇宙等經驗之外的真實本質為何?
史坦.葛羅夫鶴立雞群,而我們有幸能站在這位巨人的肩上。稱呼他是意識界的愛因斯坦還算是客氣的說法。我個人因他指出的方向而深深受惠。未來的世代將永遠感激他幫助我們由所謂日常實相的這種集體催眠中甦醒。
我整晚熬夜閱讀史坦.葛羅夫的這套曠世鉅著。

──狄巴克.喬布拉醫師(Deepak Chopra, M.D.)

前言

今日我們全都感覺到,人類與地球社群來到巨大的轉捩點,事關重大且難以輕忽,涉及生態、靈性、心理、社會以及政治等層面。我們的時代蔓延著一種危機與極端轉變的氛圍,或許這時刻正是榮格(C. G. Jung)晚年所提出的「諸神的換位」(the changing of the gods)。主掌我們文明的基礎原則和象徵正在經歷一場深度的修正。
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似乎正在經歷某種對自己舊有身分與世界觀的劇烈解構,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死亡和轉變,或許正需如此,才能避免更實際的死亡與毀滅。由於世界觀會創造世界,而世界觀也由我們個人與集體的心靈所形塑,因此我們群體的未來便仰賴著,有足夠個體與社群願意經歷如此深刻的轉變與覺醒,好支持我們的文明重新進入更廣大的存在社群,儘管現代智人向來想像自己在根本上並不屬於這個社群。
關於深層心理轉變及非尋常意識狀態的種種運作程序,如今仍在世者或許沒有人像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擁有如此廣泛且深刻的實際知識。超過六十年來,葛羅夫勇敢地與數以千計的人合作,探索他們的內在深處,藉以促成他們療癒、靈性覺醒、解放心智與靈魂,並開啟感知的大門。各位手上這套著作簡述如此非凡一生的經驗,以及對此一領域的知識積累,儘管今日多數的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幾乎不願正視此一領域,更遑論去探索並適當地理解。
以六十年臨床經驗及數千份療程報告為基礎,葛羅夫擴展了心靈的地圖學,為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的成因帶來新穎且更深刻的理解。透過導入濃縮經驗系統群(COEX systems)、基礎周產期母型(Basic Perinatal Matrices,簡稱BPMs)等概念,透過導入無意識超個人領域的內容,葛羅夫能夠連結並整合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奧托.蘭克(Otto Rank)、威廉. 賴希(Wilhelm Reich)以及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桑多爾.費倫齊(Sandor Ferenczi)與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還有其他人的概念,成為一種對人類心靈更為全面的理解。
一方面,葛羅夫謹慎分析心靈的不同層次,以及它們在情緒障礙的成因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讓人能看出佛洛伊德的基本直覺的正確性,亦即早年生命經驗與創傷的無意識記憶會如何形塑成長中的心靈。然而,葛羅夫的研究也顯示,佛洛伊德膚淺的心靈模型侷限於出生後的生活史與個人無意識,因此他的詮釋也有所不足。由於葛羅夫體認到生理傷害、疾病、生物誕生以及多種類型的超個人影響(例如來自祖先以及集體性、種族性、業力的、親緣關係的影響及原型的影響)所帶來的精神創傷性衝擊,因此他能針對許多病理性症狀與症候群提供更可信且具臨床基礎的解釋。
只要我們能破除佛洛伊德化約論的概念侷限,那麼他的許多較有問題、較難令人信服的解釋—針對恐懼症、自殺行為、死亡本能(Thanatos)、有牙陰道(vagina dentata)、閹割情結(the castration complex)、不同的性失常、神祕主義,以及所謂「廣闊海洋般的經驗」(oceanic experience)—都能加以矯正並置於更大的脈絡之中。我們能極度擴展自己對人類心靈和於其中運作的繁複因素矩陣的理解,這樣的理論釐清本身就能帶來自由。不過,透過辨認出各種能運用於有技巧的經驗式治療與自我探索的治療機制,這也為自我探索及心理治療開啟了新的觀點。
儘管葛羅夫在精神醫學與學術界已經出版無數專業論文與著作,不過在這套書中,他則是直接面對許多深入投身於探索內在自我、深化自己的尋常意識的讀者—他們正是這套百科全書中所稱的「心航員」。這些人瞭解到,如此的探索與深化不僅有助於自己的療癒和意識擴展,也有助於我們所從屬的、更廣大的人類與地球社群的療癒和轉變。
許多人都已經明白,若是沒有這種廣泛散播於我們文化中的有效啟蒙結構,太少人能有機會遭遇那些無意識的力量和更深的原型意義與目的,而正是這些讓人能夠進入更大的、具有靈魂的宇宙,而同樣也太少人會信任各種強大的轉變能量,儘管這些能量已經突破並進入集體心靈,無論我們主流的、執行性的自我感結構是否準備好要面對這些能量。
在他漫長的專業生活中,葛羅夫基本上已經成功地將古代及原住民的智慧傳統中的偉大啟蒙實踐導入現代與當代的脈絡中,不過,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實踐都已經嚴謹地整合到精確的精神醫學與精神分析的實踐公式,而這些公式則是奠基於數十年無與倫比的臨床經驗。此外,他也將自己的研究和經驗連結到其他領域更大範圍的革命性進展—包括量子相對論物理學、系統理論、宗教研究、人類學、神話學、死亡學、原型占星學、神祕學研究以及許多領域的新典範思維—這來自他與這些先鋒領域的許多主導權威人物密切合作。結果就是,這位教學大師與醫者的作品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能成為珍貴且持久的資源,能在未來的許多年中持續促成個人轉變。
葛羅夫啟程時沒有地圖或指導手冊。他進入地下世界的深處和更高世界的高峰,護持著空間讓無數的其他人也能這麼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又十年。這是勇敢的工作, 具備佛教所謂的慈悲與善巧,而且還無比明智。最終這逐漸為心理學之外的許多領域產生了意義—包括歷史、宇宙論、科學哲學、生態學、政治、和平運動、女性主義、性學、生育實踐以及意識的進化。
不過這一切都由葛羅夫靜靜的英雄式工作開始,在與那些通常受著苦、飽經煎熬的男男女女進行的個別心理治療試煉中。他為這樣的職責導入了靈性的安住中心、耐性與智慧,這些都是透過他的自我探索之旅所塑造出來的。終有一天,葛羅夫的努力所證實的不僅是人類精神的神聖深度,還有那世界之靈(anima mundi),亦即世界的靈魂或眾生的神聖。他相信重大的失落與創傷將會開展為重大的療癒和靈性覺醒,相信死亡會導向新的生命。而且他將那樣的信心傳遞給成千上萬人,他們此刻正在世界各地持續進行如此關鍵的工作。
──理查.塔那斯博士(Richard Tarnas, Ph.D.)
2018 年7 月

作者的話

幾個情況促使我決心要寫出這本百科全書。第一點是,我發現我已經遠遠走入自己生命的第九個十年,這個時候,研究者通常會回顧過去,試著反省並總結自己已經發現的種種。我已經將六個十 年投入於研究我所謂的「全向狀態」(holotropic states):那是非尋常意識狀態(non-ordinar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的一個龐大且重要的次級群組,具有治療、轉變、啟發、進化的潛能。由於這樣的研究向來都是冒險進入全新領域,仍未被主流精神醫學及心理學所發現並承認,因此要我在此刻之前就能以最終型態呈現這段冒險所收集的所有資訊並不切實際。
隨著我日益深入探索心靈的全新領域,並透過一系列出版品描述我的研究,我的理解也同時產生某些變化。儘管基本的事實仍然相同,但是我為不同發現所賦予的重要性則有所轉移。在我的啟靈藥研究早期,我驚訝地發現我們的無意識心靈中帶有生物誕生(biological birth)所有階段的詳細紀錄。這樣的發現挑戰了我在學習醫學時所獲得的教導。一旦我確信這個發現是真實的,我便大為強調出生創傷在不同領域的重要性,包括以全新方式理解情緒障礙與心身症、人類的儀式與靈性生活、人類的暴力與貪婪、性生活、死亡與瀕死以及藝術作品的內涵。
回顧過去,接受生物誕生在心理層面的非凡重要性,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重大的心智功夫。新生兒的大腦當然已經是充分發展的器官,足以記憶那數小時中可能威脅生命的經驗。現有研究也指出仍在子宮內的胚胎的敏感性,而且在演化樹上遠低於人類嬰兒的有機體也具備形塑記憶的能力。一旦我接受出生顯然是重大的心靈創傷,那麼讓我更難瞭解的是主流臨床醫師與學者為何無法理解這一點。
在我的啟靈藥研究後期,我的興趣轉向某類現象;要接受這類現象對人的心智構成更大的挑戰,因為不可能為它們找到任何物質的基礎。這類現象包括祖先與親緣關係的記憶、前世經驗、在經驗層面認同於動物和植物、集體無意識的歷史性與原型性範疇、共時性事件、宇宙意識及「更高創造力」(higher creativity)。根據這種新的理解,出生本身就失去其主導性,主要重心轉移到原型的動力關係。基礎周產期母型(Basic Perinatal Matrices,簡稱BPMs),亦即主導著重新經歷生物誕生各個階段的經驗模式,它們本身就變成這些原型動力關係的特定顯現與表達。
這種概念上的轉換也讓我能將自己新的概念框架連結到理查.塔那斯與他的同儕們所發展出的原型占星學。這兩個學門之間的合作讓對啟靈藥經驗和全向呼吸法(Holotropic Breathwork)經驗的理解更為清晰與細緻,同時讓我們更瞭解靈性緊急狀態的發作,在過去這是無法達成的。在寫作這套百科全書時,我認為用我此時的理解來描述以前我研究過的所有現象相當重要。
觸發本書的第二個情況是艾伯特.赫夫曼開創新時代的LSD 發現即將邁入七十五週年。如今時機正好,該反思LSD 為這世界帶來了什麼,反思它如何改變對意識及人類心靈的理解。沒有其他物質曾在這麼多學門中造就如此偉大的願景。不過,極端非理性的立法終結了那段曾經的精神藥理學黃金年代,也將艾伯特的「奇蹟之子」變成了「問題兒童」。經過數十年,這段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對啟靈藥進行合法研究,而如今我們正意外地體驗到全球對這些迷人物質重新感到興趣。如今,越來越清楚的是,LSD 確實是奇蹟之子,只不過它誕生在一個失能的家庭。
在這段過渡時期,將經驗與知識代代傳承的常態實踐中斷了數十年,1950 與1960 年代的早期先鋒因為衰老及死亡而快速地從舞台上消失。目前,許多針對啟靈藥與宗教致幻劑(entheogens)的新研究計畫正在啟動,新世代的年輕治療師也正在出現。我覺得,我們這些曾有機會在啟靈藥仍合法時進行研究的人,還有那些找到法條漏洞並且在地下持續研究的人,在過程中所累積的資訊將會對他們相當有益。我希望,我們正在實現艾伯特那個「新厄琉息斯」(New Eleusis)的夢想:在那樣的未來,啟靈藥的合法使用將會交織在現代社會的結構中,因此有益於人類。
讓我執筆寫作的第三個,也是最近期的動力是蛻變網路(Shift Network)的執行長史蒂芬.迪南(Stephen Dinan)的邀請,要我開一門為期八週的遠距課程,課名叫「未來的心理學」(Psychology of the Future)。這門遠距課程有不少參與者(超過六百位觀眾),也讓史蒂芬再度邀我開一場為期二十四週的後續課程,而我們決定將這堂課稱為「心航員之道」(The Way of the Psychonaut)。我接受他的邀請,但心中仍然猶豫且審慎。要在八週課程之後緊接著推出額外且不重複的二十四個單元的課程,這真是一筆很難完成的訂單。不過,也透過這個機會,我能檢視自己早年的著作,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修改,或是讓原來的構想更加細緻。我也必須探討某些過去未曾處理的領域,或是那些值得注意但我不夠注意的領域。我的妻子布麗姬也觀看了遠距課程,非常鼓勵我以書籍形式呈現課程內容。她還建議我將這本著作構想成一套百科全書,讓對內在旅程有興趣的人能在書中找到所有相關資訊,無需在不同的書籍或網路上尋尋覓覓。
決定要寫讀者手上這本書的時候,我心中有幾個目標。我想以簡潔而完整的形式,為那些開始進行啟靈藥療程的治療師、為他們的個案及開始踏上自我內在旅程的人提供他們需要或有幫助的資訊。我決定在本書中納入來自意識全向狀態研究的各種打破典範之觀察,這些觀察不僅讓主流的意識與人類心靈概念顯得過時,更指出它們迫切需要徹底修正。我也建議精神醫學理論與實務需要做出改變,才能將這些「異常現象」整合到心理學知識的主要部分。這會讓精神科醫師以更好、更深入的方式理解情緒障礙與心身症,也提供更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這本百科全書的第一部分描述心航學的歷史,將它定義為「有系統地追尋並運用意識全向狀態來進行療癒、自我探索、靈性、哲學與科學的追尋、儀式活動和藝術的啟發。」對超越經驗的渴望是心航學背後的推動力量,也是人類心靈最強大的驅力;對超越經驗的追求可追溯到人類歷史初興之時,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薩滿。它持續存在,在古典時期數世紀的高雅文化中;在死亡與重生的祕儀裡;在通道儀式(rites of passage) 中; 在原住民文化的療癒儀式以及其他部落活動中。世界上各種偉大宗教都發展出自己的「神聖技術」,亦即誘發靈性經驗的方法,於寺院及其神祕的分支機構中使用。
心航學的現代階段始於二十世紀初期,亞瑟.海弗特爾(Arthur Heffter)由烏羽玉仙人掌(peyote,別名威廉斯氏仙人球)中分離出麥司卡林(mescaline,又稱南美仙人掌毒鹼); 緊接著伊玻蓋因(ibogaine)由非洲的伊博加灌木(Tabernanthe iboga)分離出來;駱駝篷鹼(harmaline)由敘利亞的藥草駱駝蓬(Peganum harmala)分離出來。針對麥司卡林的臨床實驗在二十世紀的前三個十年進行。心航學的黃金年代始於1943 年, 當年艾伯特.赫夫曼發現了LSD-25 的啟靈效果。他持續著在化學上的傑出表現,逐步分離出裸蓋菇鹼(psilocybin)與裸蓋菇素(psilocin)—兩者均為來自馬薩特克印地安人(Mazatec Indians)的「神奇蘑菇」的活性生物鹼—還從牽牛花種子(ololiuqui)的麥角酸(LAE-32)中分離出單胺(monoamid)。這些新興的精神作用物質(psychoactive substance)啟發了大量的實驗室與臨床研究。但是,就在重大的意識革命即將進行時, 無知的立法與行政措施在轉瞬間將之抹殺。
幾乎不可能有合法的啟靈藥研究的那四十年其實成為心航學的重要篇章,這多虧遊走法律邊緣及非法的研究和實驗生產並探索了類型豐富的宗教致幻劑及苯乙胺(phenethylamine)和色胺(tryptamine)衍生物。在今日這種啟靈藥研究復興的氛圍中,前述非正式研究所生產出的資訊或許能為合法的對照研究提供啟發,就如同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MDMA)已經發生的情況一樣。我希望我們正在經歷心航學另一個讓人興奮的時代來臨。
這套百科全書的下一個單元則聚焦於來自意識全向狀態研究的觀察和經驗,而這些研究指出主流精神醫學與心理學的某些基本假設需要全盤修正。此單元同時指出哪些領域需要改變並且描述它們的本質。目前已有為數眾多的證據指出,意識並非人類大腦的產物,而是存在的一個基本面相;大腦是意識的中介,而非意識的創造者。人類心靈同樣也並非侷限於出生後的生活史及佛洛伊德派的個體無意識。心靈還包括兩個極度重要的額外領域—周產期層面(the perinatal layer),這與生物誕生的創傷有密切關聯;超個人層面(the transpersonal layer), 從這個源頭出現了超越空間、時間以及生理感官侷限的種種經驗。
下一個需要重大修正的領域就是心因性(沒有生理基礎) 的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的根源與本質。這些狀況許多並非源自嬰兒期與童年;它們有額外的、更深的根源,直達周產期及超個人等層面。正面來說,基於出生後生活史的治療性介入技術並不是改善臨床症狀的唯一機會。只要全向狀態的退行(regression)抵達周產期及超個人層次,那時就可找到強大的療癒及正向人格轉變的機制。
關於精神醫學觀點的基進改變,我的另一項建議是關於對靈性的態度。若是將全向狀態觀察納入考慮,那麼靈性並不代表迷信、原始的魔法思維、科學知識不足或是精神疾病等,儘管唯物論科學是如此認為。靈性是人類心靈及宇宙秩序合理的範疇之一。當全向狀態中的年齡退行抵達周產期及超個人等層面,經驗會呈現一種新的特質,榮格將此特質稱為神聖降臨感(numinosity),這樣的感覺直接統合了正在經驗的一切所具有的非凡、彷彿來自其他世界的特質。
來自全向狀態的那些最有趣的見解都與治療策略有關。心理治療有許多學派,彼此針對理論與治療的某些根本層面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因此,不同派別的代表成員會對不同議題的關聯性有不同意見,因而對相同的處境做出不同詮釋。全向狀態的工作透過提出截然不同的選擇來解決這種困境。進入這些狀態會啟動內在的自我療癒智慧,會自動引導通往無意識素材的過程,而這些素材具有強大情緒極性,很接近意識的門檻。接著它會自發地將這個素材帶到表面以供處理。
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深層心理學不同學派的創建者, 包括深層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諸多著名的反叛者如阿德勒(Alfred Adler)、奧托.蘭克、威廉.賴希、榮格及桑多爾. 費倫齊,並回顧他們所創造出的,最重要的心靈地圖。這部分會運用來自意識全向狀態研究的觀察當作參照,藉以檢視這些學派的教導,判斷這些先行者的觀念有哪些獲得證實,哪些則需要調整、補充或拋棄。這樣的回顧顯示,這些先行者每一位都聚焦於人類心靈所能彰顯的寬闊經驗光譜中的某個有限頻段,接著用適當方式描述其特定的現象學與動力關係。
問題在於,他們每一位似乎都無視於其他人所研究並強調的光譜頻段,將它們限縮於自己的模版與思考方式。因此,佛洛伊德專精於出生後的生活史,除了一個微小且短暫的例外之外,完全忽視周產期領域,並且將神話與通靈現象化約為生物學。蘭克肯定生產創傷有至高的重要性,但是將原型現象化約為生產過程的衍生物。榮格肯定並正確地描述集體無意識的廣闊範疇,卻又堅定否認生物誕生有任何心理層面的重要性。這種歷史性分析清楚說明,要在另類實相(alternate realities)中安全地航行,需要詳盡勾勒心靈的圖像,而且這樣的模型要容納並整合生活史、周產期以及超個人等層次。
本書的第四部分帶來對情緒性與心身性障礙的嶄新理解;一旦我們納入周產期與超個人層面等層面,藉此擴展對心靈的認識,那麼我們便能因此獲得這些理解。顯然,當佛洛伊德與他的追隨者試圖將情緒障礙的根源追溯至童年早期,他們所採取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是他們看得還不夠深遠,錯失了精神官能症、性的問題、憂鬱症、自殺,特別是精神病等狀況的周產期與超個人層面根源。重新經歷與生產過程的連續階段(亦即基礎周產期母型或BPMs)相關的經驗模式,這會針對症狀及將不同症狀歸類為症候群的方式提供合理且自然的模板。
情緒障礙的核心是出生創傷(一個生與死的過程),若非如此,則很難理解其強度與深度。人類的極端行為—導向殘忍謀殺及暴烈自殺的毫不壓抑之暴力—必須擁有強度與關聯性均可匹配的泉源。針對精神病理學的佛洛伊德式取徑,儘管方向正確,卻難以讓人信服,有時甚至荒謬可笑。主流精神科醫師對這個情況的回應方式卻顯得因小失大:他們選擇放棄在人們的早年生活史中尋找可信的情緒障礙原因,並以所謂「新克雷培林學派方法」(neo-Kraepelinian approach)取而代之,亦即單純描述症狀而不去考慮症狀起源。
將周產期範疇導入心靈圖像還解決了這樣的衝突:一邊是偏愛用生物學角度解釋情緒問題的精神科醫師,一邊是強調心理層面影響的精神科醫師。出生是個強大且複雜的過程,其中包含極端強大,已融合成難以梳理之複合物的情緒與生理感受。出生後經驗因此可以突顯出這個混合體的不同層面,不過,在更深的層次,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因此,超個人層面對精神病理學的參與,以及它與周產期層面的互動,可以解釋各種將靈性與暴力連結起來的現象,例如自我鞭打(flagellantism),或是基於宗教目標而連結的謀殺與自殺。
關於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結構的單元會回顧多種類型的情緒障礙—佛洛依德的典型心理官能症(恐懼症、轉化型歇斯底里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憂鬱症、自殺行為、性功能失常與偏差、身心性疾病與功能性精神病。我的目標是指出它們典型的症狀學有多少層面可以透過整合生活史、周產期及超個人等元素的方式來加以解釋。此外,這種新的理解方式對這些症狀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這本百科全書的第五個單元討論的對象—超個人危機或「靈性緊急狀態」(spiritual emergency)的概念—或許是意識全向狀態工作和擴展的心靈地圖學最重要的意義。基於我們的啟靈藥療法以及全向呼吸法的經驗,我過世的妻子克莉絲緹娜(Christina)和我開始注意到一群龐大且重要的自發性全向經驗, 主流精神醫學則將其下診斷,並視為嚴重心智疾病(或者說精神病)的顯現。
我們發現,如果能正確理解並適當支持這些情況,它們便會發揮非凡的治療、轉變、啟發甚至是演化的潛力。在這個單元,我會描述這些情況的現象學、觸發機制、差異化的診斷及治療方法。我也會簡短討論不同形式的靈性緊急狀態,例如薩滿啟蒙危機、拙火(Kundalini)11 的啟動、馬斯洛(AbrahamMaslow)所謂的「顛峰經驗」、榮格派分析師約翰.佩里(John Perry)透過沉浸於中央原型(Central Archetype)而產生的更新程序、前世記憶的問題、精神力開啟(psychic opening)的危機、附身狀態以及其他種種。
本書第六個,也是最後的單元聚焦於全向呼吸法,這是我過世的妻子克莉絲緹娜和我共同發展出的,創新的經驗式心理治療,當時我們仍居住在加州大索爾的伊沙蘭學院(Esalen Institute)。這個方法會透過非常簡單的方式(結合了在特殊環境下所進行的加速呼吸、誘發性音樂以及帶來釋放的身體工作) 來引發強大的意識全向狀態。參與者會兩兩合作,輪流擔任呼吸者與陪伴者(sitters)。在療程之後,參與者會繪製曼陀羅,反思自己的經驗。接著他們會分成小組聚會,分享並處理療程中所出現的一切。
全向呼吸法將深層心理學的基本原則搭配薩滿信仰、通道儀式、東方偉大靈性哲學和世界上的神祕學傳統。它的理論是以現代心理學的語言來陳述,是奠基於超個人心理學以及新典範科學。在描述呼吸的療癒力量、音樂的治療潛力以及釋放與支持性生理介入措施的運用之後,這個單元描述療程的環境設定與準備、呼吸者與陪伴者的角色、經驗的現象學、曼陀羅繪製以及分享團體的程序。此處特別注意治療結果及療程後續追蹤期的討論。
寫作這本百科全書的第一冊及第二冊時12,我希望它們會成為心航員有用的嚮導,能為他們在自己過去的旅程中已經獲得的經驗帶來某些有用的回顧性洞見,或者,對於準備出發進行刺激的發現與自我探索冒險的人而言,讓本書提供了必要的基本資訊,讓他們能安全且有建設性地遊歷另類實相。一路順風!
 
──醫學和哲學博士史坦尼斯拉弗.葛羅夫
(Stanislav Grof, M.D., Ph.D.)
加州米爾谷(Mill Valley),2018 年3 月

 

目次

第一冊

獻詞
推薦序
各界推薦
引言

前言
作者的話
致謝
第一章 心航學的歷史:古代的、原住民的與現代的神聖技術

第二章 心理學的俢正與復魅:半世紀來意識研究的遺產
關於作者

第二冊

獻詞
推薦序
各界推薦
引言

第三章 深層心理學的心靈地圖:邁向不同方法的整合

第四章 情緒障礙與心身症的結構

第五章 靈性緊急狀態:認識與治療轉變危機

第六章 全向呼吸療法:心理治療與自我探索的新取徑

關於作者

書摘/試閱

在開始探索這套百科全書的個別主題前,我希望先釐清我將在全書中使用的某些專有名詞。我將會援用自己六十年來的觀察與經驗,這是來自對非尋常意識狀態的某個龐大且重要的次級群體所做的研究,而這個群體具有重要的療癒、轉變、演化及啟發的潛力。現代精神醫學並未對這群狀態做出明確的命名,並且將它們全都視為病理性的扭曲(即所謂的「改變狀態」)。
意識全向狀態
(Holotropic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在我的專業生涯中,我很早就發現這種狀態具有強大且正向的潛能,也領悟到這種錯誤迫切需要矯正。我決定提出「全向」(holotropic)一詞,意思是趨向完全(這個詞源自希臘文的holos,意為完全,以及trepo/trepein,意為向某處移動或受到某物吸引)。holotropic這個字是新的詞彙,但是它關係到一個常用的詞,亦即「向日性」(heliotropism),指的是植物永遠朝著太陽方向移動的特性。
主流臨床醫師與理論家通常使用「意識的改變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一詞,但是這個詞並不恰當,因為它單方面強調有某種經驗自己與世界的「正確方式」遭到扭曲或損傷。(在英文口語及獸醫學的行話中,代表改變的alter一詞也用來表示家庭動物的閹割。)稍微好一點的說法是「非尋常意識狀態」(non-ordinary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但是這個詞太過廣泛和普通,其中包含的許多情況並不具有全向狀態的有益特性。這個詞包含了由傳染性疾病、酒精濫用,或腦部循環性與退化性疾病所造成的神智不清(trivial deliria)。這些意識的改變包括失去方向感、心智功能損傷,以及伴隨而來的記憶缺損;這些狀況在臨床上很重要,但是都缺乏治療與啟發的潛力。
相形之下,我所謂的全向狀態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用意義。新手薩滿在自己的啟蒙危機(initiatory crises)中所經歷的正是這種狀態,他們後來也會出於治療目的,在自己的個案身上誘發出這種狀態。古代與原住民文化將這種狀態運用於通道儀式與療癒儀式中。啟蒙者在古老的死亡與重生祕儀中所獲得的經驗, 以及各個時代與國家的神祕主義者所描述的經驗,也全都是全向經驗。
誘發這些狀態的程序(所謂的「神聖技術」)是在世界偉大宗教的脈絡中發展並運用—包括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道教、伊斯蘭教、猶太教與基督教。這些程序包含靜心冥想、動態冥想(動禪)、呼吸練習、祈禱、禁食、剝奪睡眠甚至運用身體的疼痛。誘發全向經驗最強大的方式就是啟靈植物,由它們所萃取出的純粹活性生物鹼,以及人工合成的宗教致幻劑。某些力量強大的體驗式心理治療,例如重生療法(rebirthing)與全向呼吸法等都能不依賴啟靈藥而誘發出這些狀態。
「全向」這個名字指出某個會讓一般西方人感到驚訝的事物—亦即,人在尋常意識狀態中僅使用了自己感知與經驗潛力的一小部分,而且也沒有意識到我們完整的存在範圍。意識全向狀態具有幫助我們的潛力—讓我們用英裔美國哲學家與作家艾倫.沃茲(Alan Watts)的說法—打破「認識真正自己的禁忌」並領悟到我們不是「皮膚包裹住的自我感」,而且, 追根究底,我們和宇宙創造法則本身是完全相容的(Alan Watts 1973)。法國古生物學家、耶穌會教士、哲學家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則用另一種方式表達:「我們不是擁有靈性經驗的人類;我們是擁有人類經驗的靈性生命」(Teilhard de Chardin 1975)。
這個驚人的概念並非聞所未聞。在印度古老的《歌者奧義書》(Chandogya Upanishad)中,針對「我是誰?」這個問題所提供的答案是「Tat tvam asi」。這個簡潔的梵文句子字面上的意思是:「汝即是彼」,或者說「你就是神」。這暗示著, 我們並非「名字和形式」(namarupa,亦即身體/自我感), 而且我們最深層的身分就是宇宙創造能量的一顆神聖火花;我們將這火花放在自己最深的存在,亦即「真我」(Atman)之內,而它最終即等同於創造宇宙的至高宇宙法則,亦即「梵」(Brahman)。對印度教徒而言,這並不是信仰或是未經證實的信念;只要人遵循某些嚴格的靈性修持以及不同形式的瑜伽, 就能在經驗層面確認這點。
並不是只有印度教有這個發現。個人與神聖是相等的,這樣的啟示正是所有偉大靈性傳統的奧祕核心中最終極的祕密。因此,這個原則可以稱之為道、佛陀、濕婆(來自喀什米爾濕婆教)、宇宙基督、豐盛之光(Pleroma)、阿拉以及許多其他的名字。我們可以從不同宗教的引文中看到這點。我們已經了解,印度教徒相信「真我」與「梵」本質上乃是一體,也知道奧義書透過「Tat tvam asi」(汝即是彼)來揭露我們的神聖本質。悉達瑜伽(Siddha Yoga,亦稱「成就瑜伽」)傳統的領袖穆克達難陀尊者常說:「神住在你裡面,就是『你』。」在佛教經典中,我們可以讀到:「省視內心,你即是佛。」在佛教中,修持的意圖並非達成什麼,或是變成某種我們原本不是的事物,而是領悟我們本來即是的樣子。
在基督教的神祕主義中,耶穌告訴他的追隨者:「天父, 您和我乃是一體」,還有「神聖國度並非來自期待;神聖國度就在此處,只是人們並未看見。」根據聖額我略.帕拉瑪斯(St. Gregory Palamas)的看法:「天堂的國度,不,天堂之王就在我們裡面。」卡巴拉先知亞伯拉罕.本.撒母耳.阿布拉菲亞(Avraham ben Shemu'el Abulafia)宣稱:「祂和我們是一體的。」我們可以在儒家經典中讀到「天地人為一」。根據穆罕默德的看法,「認識自己者便是認識他的神。」波斯詩人蘇非法拉智(Sufi Mansur Al-Hallaj)領悟到自己的神性,有勇氣公開宣稱: 「Ana'l Haqq—亦即我就是神,是絕對真理」,也因此得付出巨大代價—他被殺害,屍身遭到焚燒。
「全向經驗有潛力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真實身分以及我們宇宙性的地位;它們也為實相的本質提供了深刻洞見,遠遠超過尋常意識狀態所能觸及。」(Grof 1998)有時,這會一點一點發生,有時這會表現為巨大突破。心航學可以定義為,有系統地追求並運用意識全向狀態以進行療癒、自我探索、儀式活動、藝術啟發,同時將它作為一種靈性、哲學以及科學性的探索。人類對超越經驗的深刻渴望在此獲得回應,而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在他《自然心靈》(The Natural Mind)一書中則將這種渴望描述為人類心靈中最深的驅力,其力量遠超過性愛(Weil 1972)。

舊石器時代的心航員

誘發意識全向狀態的作為可以追溯到人類歷史的黎明。這是薩滿信仰最重要的代表特徵—薩滿信仰是人類最古老的靈性系統與療癒技藝。薩滿信仰非常古老,或許至少有三萬到四萬年的歷史;它的根源可以遠遠追溯回舊石器時代。法國南部與西班牙北部諸多著名石窟的牆壁裝飾著美麗的動物形象,這些石窟包括拉斯科(Lascaux)、豐德戈姆(Font de Gaume)、三兄弟(Les Trois Frères)、阿爾塔米拉(Altamira)及其他石窟。這些壁畫多數描繪了確實曾在石器時代的自然中漫遊的物種, 包括水牛、原牛、野馬、鹿、野山羊、猛象、狼、犀牛以及馴鹿。不過,其他形象則顯然是具有魔法與儀式意義的神祕生物,例如拉斯科石窟的「神祕野獸」,有著長長的平行的角(稱為「雙獨角獸」)從他的前方伸出,看似澳洲原住民的面具。這些洞窟中有些畫著或刻著奇怪的形象,結合了人類與動物特徵,無疑地代表著古代的薩滿。
這些圖像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三兄弟洞窟的魔法師」, 這是個神祕的複合形象,結合了不同的雄性符號。他有雄鹿的鹿角、貓頭鷹的眼睛、野馬或狼的尾巴、人類的鬍子、獅子的腳掌。同一洞窟群中另一個著名的薩滿雕刻則是「野獸大師」(Beast Master),君臨著滿布美麗動物的快樂獵場。拉斯科洞窟牆上的狩獵場景也同樣著名。壁畫描繪著被矛刺穿的野牛被開腸剖肚,地上還躺著一個人。人們原來將這詮釋為一次狩獵意外,直到有人注意到這個人陰莖勃起,顯然不是受傷或瀕死的人會有的特徵,不過在進入薩滿出神狀態的人身上卻相當常見。
人們稱為「加比盧」(La Gabillou)的洞窟有個表現出動態形象的薩滿形象雕刻,人類學家將這稱為「舞者」(The Dancer)。在其中一個洞窟,杜克.達杜貝爾(Tuc d'Audoubert),發現者找到以兩個黏土野牛肖像為中心,呈環狀分布的足跡,暗示著居住者曾進行過某種舞蹈,相當類似現代許多原住民文化為了誘發出神狀態仍會進行的舞蹈。薩滿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為古老的團體,一個尼安德塔人的洞穴熊教派,正如瑞士恩加丁(Engadin)地區與德國南部洞窟群所發現的間冰期動物神殿(Campbell 1984)。
要在這些洞窟難以抵達的深處去雕刻並繪製這些圖像一定非常困難,因為只能用原始的火把,有時要站在橋面高處的小石塊上。在地表上描繪動物、描繪狩獵場景,或是將圖像用於狩獵魔法會簡單許多。要經歷這樣的挑戰顯然要有特別的原因。岩石藝術學者大衛.路易斯-威廉士(David Lewis-Williams)在他的著作《洞窟中的心靈》(The Mind in the Cave)中推斷,這些洞窟中的藝術家是古老的薩滿,正在經歷出神狀態並描述自己看見的景象(Lewis-Williams 2002)。神話學家喬瑟夫.坎伯提出,這些必須經過狹長通道才能抵達的洞窟是用來禮讚大母神(Great Mother Goddess)的場所,而且這些洞窟代表著她的生殖器官和腹部。他還認為,古代禮讚女性生育力的大小維納斯雕像—例如維倫多爾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下維斯特尼采的維納斯(Venus of Dolní Věstonice)或羅賽勒的維納斯(Venus of Laussel)—都與同樣的大母神教派有關。
薩滿教不僅古老,還散布全球,曾出現過的地方包括北、中與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人類歷史中有這麼多不同的文化都認為薩滿技術有用而且關係重大,這個事實指出,全向狀態會運用人類學家所謂的原始心靈(primal mind),意即人類心靈某種基礎且原始的層面,超越了種族、性別、文化及歷史時期。在逃避了西方工業文明破壞性影響的文化中,薩滿技術與程序至今仍然存在。
對許多薩滿而言,這項事業始於自發性的心理靈性危機(又稱為「薩滿之病」)。這是種力量強大的靈視狀態,在過程中, 即將成為巫醫的人會經驗到一段前往地下世界或死者國度的旅程,他或她在這裡會受到邪靈攻擊,承受多種苦難,被殺害並肢解。接下來的經驗就是重生並揚昇到天堂般的領域。薩滿教和全向狀態的另一個連結在於,成就卓著的資深薩滿能自由且在控制之下進入出神狀態。他們用這種狀態來診斷並療癒,只要個案、醫者或雙方均同時處在全向狀態。巫醫扮演著「引魂者」(psychopomps)的角色,讓部落的其他成員進入全向狀態; 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與指引,以便穿越「彼世」的諸般複雜領域。

原住民的靈性生活與通道儀式

許多不同國家與時代的原住民部落都付出大量時間與努力來發展誘導全向經驗的方法,或者說「神聖技術」。這通常包括種種複合元素,例如擊鼓、乒乓作響的樂器,或其他形式的打擊樂器、音樂、吟唱、節奏舞蹈、呼吸變化與社交及感官疏離—例如住在洞窟、沙漠、極地冰川或是高山。原住民也經常運用極端的生理介入方式,例如斷食、睡眠剝奪、脫水、包皮環切、尿道割禮、使用強效瀉藥、甚至是大量的放血及施加嚴重疼痛。
原住民文化運用全向狀態來達成不同目的:直接經驗並接觸實相的原型層面(神祇、神話領域、自然界的神聖力量); 療癒個人、團體甚至整個部落,就像非洲喀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曼人(Bushmen)的例子一樣;藝術性啟發(關於儀式、繪畫、雕塑與歌曲的靈感);培養直覺及超感官感知能力(尋找遺失的人與物,獲得關於遠處的人的訊息,以及追蹤他們狩獵的獵物的行蹤)。
誘發全向狀態的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擴展原住民文化中儀式活動參與者的意識;德國人類學家阿諾.范.吉內普(Arnold van Gennep)將這類儀式稱為「通道儀式」(rites of passage) (Arnold van Gennep 1960)。這類儀式存在於所有已知的原住民文化中,許多前工業化社會也仍然在舉行這類儀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重新定義、轉變及神聖化個人、團體甚至整個文化。通道儀式會在重要的生物性或社會性過渡期進行,例如生產、割禮、青春期、婚姻、停經期以及死亡之前。類似儀式還包括進入戰士階層的啟蒙、獲准進入祕密團體、曆法上的更新慶典、療癒儀式以及人類團體的地理移動。
通道儀式包含了強大的、擴展意識的程序,會誘發出在心理層面造成混亂的經驗,造成更高層次的融合。因此,這種心理靈性層面的死亡與重生事件會被詮釋為舊有角色的死亡及新角色的誕生。例如,在青春期儀式中,啟蒙者以男孩、女孩的身分走入這個程序,結束後便成為成年人,有著與這個地位相關的權利與義務。在所有這類情境中,個人或社會團體會放下一種存在模式,進入一種全新的生命情境。
由啟蒙過程回歸的人和進入啟蒙過程的那人並不相同。在經歷深層的心理靈性轉變之後,他或她會與存在的神聖層面建立自己的連結,會有嶄新且更為擴展的世界觀、更好的自我形象、更多的自信及不同的價值系統。這一切全都來自某個特地誘發的危機,而此危機觸及啟蒙者生命的核心,有時讓人感到恐怖、混亂、失去方向。在一段時間中,啟蒙者會存在於一種充滿混淆的狀態,人類學家將這稱為「界乎其間的」(betwixt and between)—因為他們失去了舊的身分,但還沒成就新的身分。因此,通道儀式提供了另一個範例情境,也就是,一段時間的暫時性瓦解和混亂會導向更大的清晰與健全。波蘭精神科醫師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Kazimierz Dąbrowski)觀察到這個過程在他的患者身上自發地出現,為此創造出「正向非統整」(positive disintegration)這個名詞(Kazimierz Dąbrowski 1964)。
截至目前所討論的兩個「正向非統整」案例—薩滿啟蒙危機以及通道儀式的經驗—有許多共同點,但是它們在某些重要的層面也有所不同。薩滿啟蒙危機會在意料之外、沒有徵兆的情況下入侵未來薩滿的心靈;其本質是自發且自主的。相形之下,通道儀式是文化的產物,依循可預測的時間表。啟蒙者的經驗是特定「神聖技術」的結果,此套技術是由先前的世代發展並修正。
在尊崇薩滿同時也進行通道儀式的文化中,薩滿危機被認為是一種遠較通道儀式更為優越的啟蒙。人們將之視為更高力量的介入,因此代表著神聖的選擇與特殊天職。從另一角度來看,通道儀式代表文化更進一步接受意識全向狀態的正面價值。薩滿文化接受並高度崇尚意識全向狀態,無論它是在啟蒙危機中自發地出現,或是由眾所認可的薩滿所經驗到或誘發出的療癒性出神狀態。通道儀式大範圍地將全向狀態導入文化,將之體制化,讓它們成為儀式與靈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7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