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論語(簡體書)
滿額折

論語(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 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2. 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個方面,博大精深,包羅萬象。
3.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淺近易懂,接近口語,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4.全彩插圖,全文譯注。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作為儒家經典作品之一,《論語》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個方面,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作者簡介

孔子(約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


肖衛

文史學者,譯注者。

名人/編輯推薦

半部論語治天下。
——(宋)趙普

按《論語》之為經,乃群經之鎖鑰,百代之權衡也。
——(清)唐晏

世界需要一個新孔子。
——費孝通

(孔子)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開後世儒家學說之先聲。
——匡亞明

肖衛.譯注

前言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是孔子弟子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這部書大約最後編定于戰國初期,是記載孔子思想最集中的一部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聖人”。
孔子曾做過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宰,本身屬�貴族階級下層的“士”。他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孔子三歲時喪父,十七歲時喪母。
孔子的政治主張是“禮”和“仁”。他生活於春秋晚期大變革時代,反對以政、刑來強迫人民服從。他所說的“禮”是一種政治秩序,他所說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規範。當然,這種“仁”和“禮”是有上下、尊卑、貴賤、等級之分的。而在當時,諸侯為了爭霸,是講究實力,著眼於利的,所以未能採納孔子“仁”的政治主張,孔子也沒有被重用。孔子師徒顛沛流離十四年,周遊列國,於公元前484年返回魯國。這時孔子已是白髮蒼蒼的六十八歲老人了,但他仍用自己晚年時間,集中整理出了古籍——“六經”。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七十二歲。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其言論,編成《論語》一書,共二十篇。《論語》記到孔子晚年的學生曾參的死為止,記載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學說,尤其是記載了其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輯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內容,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著作,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行為教育起到重大影響。直至近代新文化運動前,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必讀書。
通覽全書,可以體會到語錄體著作的獨特魅力。《論語》語言含蓄雋永,故事簡潔生動,常常能體現出一些長篇論述都難以達到的思想境界,更折射出一些長篇論述難以反映的人物個性和環境情趣。同時,《論語》靈活的編撰形式,也從多方位、多視覺地體現出孔子的思想、品行、才識、趣味、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有利於讀者全面系統地瞭解孔子及其思想。無論從思想價值還是藝術魅力上講,《論語》都是一部不可不讀的國學經典。
在《論語》簡短的語言中,體現了孔子深刻的思想內容,對後代政治、思想、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西方人稱為中國人的“聖經”。書中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借鑒。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儒學所倡導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於今亦有積極效用。品味人生,修身養性,用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中庸處之,方得《論語》之要。

目次

目 錄

學而第一………………………………………………………………1
為政第二………………………………………………………………9
八佾第三………………………………………………………………21
裡仁第四………………………………………………………………36
公冶長第五……………………………………………………………47
雍也第六………………………………………………………………60
述而第七………………………………………………………………74
泰伯第八………………………………………………………………91
子罕第九……………………………………………………………103
鄉黨第十……………………………………………………………119
先進第十一…………………………………………………………133
顏淵第十二…………………………………………………………148
子路第十三…………………………………………………………162
憲問第十四…………………………………………………………178
衛靈公第十五………………………………………………………202
季氏第十六…………………………………………………………222
陽貨第十七…………………………………………………………232
微子第十八…………………………………………………………249
子張第十九…………………………………………………………257
堯曰第二十…………………………………………………………271

書摘/試閱

學而第一

學而①第一
一.子②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有朋④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乎。”


①〔學而〕李炳南《論語講要》雲: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生來即須求學。故二十篇以“學而”為首。②〔子〕古時男子之美稱,此稱孔夫子。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時乃時常,習乃練習,“說”即“悅”。時常練習,所學有成,故喜悅。
④〔朋〕志同道合者。⑤〔慍〕生氣。


孔子說:“學習聖賢之道,又能夠時時實踐、落實,豈不是很令人喜悅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豈不是很快樂嗎?當自己的道德學問有成就時,即使旁人不知道,心裡也沒有絲毫怨恨,這不正是一個君子的風範嗎?”
二.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③。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①〔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②〔孝弟〕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弟之人處社會,少有好犯上者。不好犯上,則必不好作亂。


有子說:“做人孝順父母、順從兄長,卻喜好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級,而喜好悖逆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三.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鮮矣仁。”


①〔巧言〕善於辭令。②〔令色〕以容貌悅人。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愛之心就很少了。”
四.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①〔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參,字子輿。


曾子說:“我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老師傳授給我的學問是不是勤於實踐,內化於心了?”
五.子曰:“道①千乘之國②,敬事③而信④,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①〔道〕作“治”字講。②〔千乘之國〕古時能出千輛兵車,謂之大國。乘,音勝,兵車也。③〔敬事〕敬事者,事為國事,敬為謹慎。④〔信〕信者誠信。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公務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六.子曰:“弟子①入則孝②,出則弟③,謹而信④,泛愛眾⑤,而親仁⑥,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①〔弟子〕求學之人,學必有師,故稱弟子。②〔入則孝〕此說在家庭必須孝養父母。③〔出則弟〕出外,則行弟道。弟亦作悌。④〔謹而信〕行為謹慎,言而有信。⑤〔泛愛眾〕與眾人交往,注重博愛。⑥〔親仁〕擇仁者而親近之。


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尊敬長輩,要謹言慎行,恪守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古人遺留下來的經典。”
七.子夏①曰:“賢賢②易色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①〔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②〔賢賢〕敬重賢德。上賢字作貴重講,下賢字作賢德講。③〔易色〕輕視美色。易作輕字講,色是美色。


子夏說:“一個人能敬重賢德,輕視美色,侍奉父母能盡心盡力,服侍君主時能不遺餘力,和朋友交往能做到誠信不欺。這樣的人,縱使他謙虛地說自己沒有學識,我也必定認為他懂得真正的學問。”
八.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①,學則不固②。主忠信③,毋友不如己④者,過則勿憚改。”


①〔不重則不威〕不莊重就沒有威儀。②〔學則不固〕求學則不蔽塞,故雲學則不固。③〔主忠信〕親近忠信之人,以忠信之人為師。鄭注:“主,親也。”④〔不如己〕指在修養道德方面不似我。


孔子說:“一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儀,雖有所學,也必定不達於禮。應當親近忠信之人,以之為師,不要和道德修養與我不同的人為友。如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要害怕去改。”
九.曾子曰:“慎終①追遠②,民德歸厚③矣。”


①〔慎終〕父母壽終時,須依喪禮,謹慎治理喪事。慎是謹慎,終是壽終
②〔追遠〕追遠者,喪葬之後,須依禮依時追念祭祀。③〔民德歸厚〕民風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曾子說:“對於親人過世時的喪葬事宜守禮盡哀,對於亡故很久的祖先仍然不斷地祭祀懷念,則民風必然趨向淳厚善良!”
十.子禽①問于子貢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③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①〔子禽〕弟子陳亢也。②〔子貢〕姓端木名賜。③〔溫、良、恭、儉、讓〕溫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節約,讓即謙遜。


子禽問子貢:“夫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得悉這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探求所得,還是靠別人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靠溫和、良善、莊敬、節制、謙遜的美德而得悉,他的探求抑或異於別人吧!”
十一.子曰:“父在,觀其志①;父沒,觀其行②。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①〔父在,觀其志〕父在世,子不得專,但觀其心志是否肖父。②〔父沒,觀其行〕父沒,子得自專,乃觀其行為。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三年不改變他父親在世時一貫的做法,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孝順了。”
十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①先王之道,斯為美。②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①〔禮之用,和為貴〕禮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要以和為貴。②〔先王之道,斯為美〕先王,是先代的帝王。禮由先王所制立,歷代雖有增損,但以用和為最美。


有子說:“禮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要以和為貴。古聖先王傳下來的道,以此最美好。(但如果)不論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而不用和),也會有行不通之處。如果只知道以和為貴,一意孤行地用‘和’,不用‘禮’來節制,也是不行的。”
十三.有子曰:“信①近於義②,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③不失其親,亦可宗④也。”


①〔信〕信,是一個人說話有信用。②〔義〕義是合宜。③〔因〕孔安國注,以及皇邢二《疏》,皆作親字講。④〔宗〕作敬字講。


有子說:“守信接近於義,是因其承諾必踐行。恭敬接近於禮,是因其知禮有節,所以可以遠離恥辱。如果所依靠的是一個值得親近的人,那麼這個人就值得尊敬效法。”
十四.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①,敏於事而慎於言②,就有
道③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①〔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所求者,比食居更重要。②〔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做事要敏捷,但事先要審慮周詳。③〔有道〕有道德而學有專長之人。


孔子說:“君子不強求飲食溫飽,不強求居處安逸,做事敏捷,出言謹慎,又能常向有道德學問的人請益,以修正自己的行為,能這樣子,可以算是好學了。”
十五.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②。”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詩經•衛風•淇奧》篇,子貢即悟孔子之意,便引兩句詩問孔子,樂道好禮,此義就是《詩》所說的切磋琢磨嗎?②〔告諸往而知來者〕告諸往,是孔子告之子貢以樂道好禮,而知來者,是子貢知引詩以解其義。


子貢(向夫子請教)說:“貧窮卻不諂媚,富有卻不驕傲,這樣的人,老師以為如何呢?”孔子回答:“可以了,但不如貧窮而樂道、富貴而好禮的人啊!”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加工玉器、象牙一樣,切磋它,琢磨它’,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從此可以和你談《詩經》了,告訴你以往的事,你就能推知未來的事。”
十六.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①〔患〕憂患。


孔子說:“不必憂慮別人不瞭解我,應該憂慮我不能瞭解別人。”
為政第二
一.子曰:“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②”


①〔為政以德〕政是政治,德是道德。②〔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國家政治本于道德,合理、利民,則得民眾擁護,譬如北辰之得眾星圍繞。


孔子說:“為政者勤于修德,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二.子曰:“詩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無邪’③。”


①〔詩三百〕詩是《詩經》,古時通常只稱為詩。《詩經》有三百零五篇。此處“詩三百”是取整數而言。②〔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一句。蔽字,可作概括講,也就是總括的意思。③〔思無邪〕這是《詩經•魯頌•
》篇的一句詩。孔子引來總括三百篇詩的意義。《
》篇“思無邪”,就是思想純正。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純正。”
三.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①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①〔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道”同“導”。道之以政,就是用政治領導人民。“齊”作“整”字講,即用刑罰來整飭之。


孔子說:“用政法來領導人民,用刑罰來整頓人民,這樣子做,人民只會苟且服從以免於刑罰,而不會想到所做之事是不是可恥。用德行來教化人民,用禮來規範人民,人民不但守法知恥,而且能改過向善。”
四.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於學,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順⑤,七十而從心⑥所欲不逾矩。”


①〔十有五〕 “有”字,音義皆同“又”字。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語體就是十五。②〔三十而立〕自十五歲,志於學,至三十歲,所學已成立。也就是學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搖動。③〔不惑〕不惑,就是不疑惑。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④〔天命〕就是天的命令。⑤〔耳順〕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⑥〔從心〕 “從心”的“從”字,作順從講。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能運用所學的道理以立身行事,不為外界動搖;四十歲時能通達一切事理,沒有疑惑;五十歲時能知道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凡所聽到的都能明白貫通,心裡不再有起伏不平;七十歲時能隨順心裡所想的去做,一切自然,而不會逾越規矩法度。”
五.孟懿子①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③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④”


①〔孟懿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何忌。“懿”是他的諡號。②〔樊遲禦〕樊遲是孔子弟子,名須,為孔子禦車。③〔生,事之以禮〕父母活著,侍奉父母的衣食住等,一切皆合禮制。④〔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去世時,以禮辦理喪葬之事。如棺槨、墓地等,都要合乎禮制。


孟懿子向老師請教孝道。孔子說:“不要違逆。”一日樊遲為夫子駕車,孔子告訴他說:“孟孫問我孝道,我回答:‘不要違逆。’”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在世時,做兒女的應當依禮來奉侍。父母過世了,要依禮安葬,依禮祭祀。”
六.孟武伯①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②。”


①〔孟武伯〕孟武伯是孟懿子之長子,名彘,“武”是諡號。②〔父母唯其疾之憂〕子事父母,不能使父母為子憂愁。唯子有疾病時,父母憂之。


孟武伯問孝道。孔子說:“讓父母親唯獨擔心的是子女身體上有疾病。”
七.子遊①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①〔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


子遊問孝道。孔子說:“現在人講的孝,只是能贍養父母就算盡孝道了。但是狗和馬,一樣有人養。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的心,養父母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分別?”
八.子夏問孝。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②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③”


①〔色難〕色,顏色。難,不容易。②〔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有事,弟子代勞。③〔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有酒、有食,弟子奉請老師飲之食之。

子夏問孝道。孔子說:“侍奉父母,難在永遠保持和顏悅色。有事時,由年輕人負責服務操勞,有了酒食,先為長者陳設,請長者先吃,這樣就算是孝了嗎?”
九.子曰:“吾與回①言終日,不違,如愚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①〔回〕孔子弟子,姓顏,名回,字子淵,魯人也。②〔不違,如愚〕不違就是毫無阻礙之意。顏回只在聽,不問一句話,好像愚人。


孔子說:“我和顏回整日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好像很愚笨。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發揮無誤,可見顏回並不愚笨。”
十.子曰:“視其所以①,觀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①〔視其所以〕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瞭解此人。②〔觀其所由〕從遠處看此人如何辦事,進一步認識此人。③〔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視所觀之事而言,詳察其辦完事情之後,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④〔人焉廋哉〕知人很難,但用以上的方法,便能知道他是何種人,是君子,是小人,皆能顯然,他何能隱匿其實情。


孔子說:“觀察一個人,首先要看他平常所做之事,進一步要觀察他做事的手段,最後再考察他做完事情後的表現,這樣,這個人還能隱瞞什麼呢?這個人還能隱瞞什麼呢?”
十一.子曰:“溫故而知新①,可以為師矣。”


①〔溫故而知新〕溫,就是溫習。尚未讀過的書,現在研讀,以求瞭解書中所載的事理,即知新。


孔子說:“能從溫習舊知當中不斷領悟出新的道理來,這樣的人,就可以做人的老師了。”
十二.子曰:“君子不器①。”


①〔器〕器是器具,一器一用。舟行于水,車行于陸,各限其用。以君子求學,不以一器自限,而須博學多聞。


孔子說:“君子不應該像一件器具一樣,只限於一定的用途。”
十三.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①。”


①〔從之〕 “從之”的意思,就是言從其行。言行相符,即君子。


子貢問老師如何才算是君子。孔子說:“先把事情做好,然後照自己所做的去說。”
十四.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①”


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比”二字,古注或作“公私”講,或作“義利”講。君子辦事,為公,而不為私。小人辦事,為私,而不為公。


孔子說:“君子一心為公而沒有自利之心;小人自私自利,而沒有公心。”
十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①,思而不學則殆②。”


①〔學而不思則罔〕學是學習。思是研究。罔,包注為“罔然”,《皇疏》另一解釋,即“誣罔”。②〔思而不學則殆〕殆與怠同,疲怠。


孔子說:“學習聖賢經典而不精心思考其義理,在運用時就會背離經義,以至誣罔聖人之道;只是一個人冥思苦想而不學聖賢經典,則精神疲憊而終無所得。”
十六.子曰:“攻乎異端①,斯害也已。”


①〔攻乎異端〕攻,治也。攻乎異端即偏執一端,或不能執兩用中,則皆有害。


孔子說:“(一個治學的人)如果偏執一端,不能夠執兩用中,這是最有害的。”
十七.子曰:“由①,誨女②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③。”


①〔由〕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②〔誨女〕就是教汝。③〔是知也〕即智也。其餘“知”字皆作“知道”講。


孔子說:“仲由啊,我教你‘知’的道理吧!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十八.子張①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②,慎言其餘,則寡尤③;多見闕殆④,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①〔子張〕子張是孔子的弟子,姓顓孫,名師,字子張。②〔多聞闕疑〕有疑可以存而不論,不可妄加論斷,是為闕疑。③〔慎言其餘,則寡尤〕尤,過也。慎言,是說言語要恰到好處,不可多說,多則不免有失。④〔多見闕殆〕雖然多見,尚有危疑不安於心之事,亦須闕而不行,是為闕殆。


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這樣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其中了。”
十九.哀公①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①〔哀公〕魯定公兒子,承襲魯定公擔任該國君主。當時三家執政已久,哀公頗不得意,故有下面所問。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民眾服從呢?”孔子回答:“提拔正直為公的人,把邪惡自私的人置於一旁,民眾就會服從了;提拔邪惡自私的人,把正直為公的人置於一旁,民眾就不會服從了。”
二十.季康子①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①〔季康子〕魯大夫季孫氏,名肥,諡康。魯卿三家,世襲專政,民心不服。


季康子問道:“治理國家想要讓民眾恭敬、盡忠竭力並相互勉勵,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對他們莊重有威儀,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民慈愛,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良才,又教育品行不善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樂於為善了。”
二十一.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①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①〔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乎,讚美孝道。惟孝,再加讚美。


有人對孔子說:“你怎麼不從政呢?”孔子回答:“《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施行孝友,即有為政之道,這也就是從政了,又要怎樣才能算是從政呢?”
二十二.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
①,小車無
②,其何以行之哉?”


①〔
〕車轅和駕轅的橫木相銜接的活銷。②〔
〕車轅前端和車橫銜接處的關鍵。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這樣的人還能做什麼呢?就好像大車沒有
、小車沒有
一樣,它們靠什麼行走呢?”
二十三.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①于夏禮,所損益②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①〔因〕因者依也。②〔損益〕原有而不合時宜者,廢之,謂之損;其為時需而原無有者,立之,謂之益。


子張問孔子:“十代以後的事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如若有誰繼承周朝的,就是百代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二十四.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①見義不為,無勇也。”


①〔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因為他人祖先有其自己的子孫,不需外人祭祀,亦不會福蔭外人。所以祭非其鬼,是諂媚求福。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就是諂媚。見到從道義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卻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
八佾第三
一.孔子謂季氏:“八佾①舞於庭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①〔八佾〕佾,音逸,八佾舞,由舞者執羽而舞,以八人為一列,八列則八八六十四人。這是天子祭太廟所用的人數。②〔舞于庭〕天子之禮樂,只能在文王、周公廟用之,若用之於他廟,則是僭禮。季氏用六十四人舞於庭院,此是嚴重的僭禮行為。


孔子評論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家廟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失禮的事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情是他不可能做的呢?”
二.三家①者以《雍》徹②。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於三家之堂?”


①〔三家〕謂仲孫、叔孫、季孫。仲、叔、季三孫,是魯國的卿大夫。②〔《雍》徹〕 《雍》是《詩經》裡的一篇詩,在《周頌•臣工之什》裡。徹,通作撤。天子祭宗廟,禮成時,歌此《雍》詩以撤祭饌,今三家祭祖,亦以《雍》詩歌之而撤。③〔相
維辟公,天子穆穆〕此是《雍》篇中的兩句詩文。孔子引之,以譏評三家之非。


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在祭祖撤除祭品時,也唱著《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所說的‘諸侯助祭,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這樣的詩句怎麼能用在三家的廟堂上呢?”
三.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②”


①〔仁〕仁來自固有的道德,是禮樂所由之本。②〔人而不仁,如樂何〕人而不仁,則無謙讓敬人克諧無奪等美德,雖然行禮奏樂,並無實質意義。


孔子說:“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禮對他來說有什麼意義?又有何用處?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先王的雅樂對他來說有什麼意義?又有何用處?”
四.林放①問禮②之本。子曰:“大哉問!禮③,與其奢也,寧儉④。喪,與其易也,甯戚。⑤”


①〔林放〕魯人。②〔禮〕古時禮有五種,即吉凶軍賓嘉。吉禮是祭祀,凶禮是喪事等。③〔禮〕此禮與喪禮對稱,當指喪禮之外的諸禮。④〔與其奢也,寧儉〕茲以祭祀為例,祭祀注重誠心,奢則失其誠,從儉則無此失,可得其本。⑤〔喪,與其易也,甯戚〕舉行喪禮,如此和易,不合情理,則不如哀戚。哀戚可得其本。


林放問禮之根本。孔子說:“你所問的意義十分重大!依禮而言,與其奢侈浪費,寧可節儉樸素。辦理喪葬大事,與其過於注重形式與外表的繁文縟節,寧可內心哀戚些好。”
五.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諸夏②之亡也。”


①〔夷狄〕外族的通稱。②〔諸夏〕諸夏是中國,通指春秋諸國。


孔子說:“野蠻之地雖有君主但不講禮儀,還不如中原諸國無君主而講禮儀呢。”
六.季氏旅于泰山①。子謂冉有②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③”


①〔季氏旅于泰山〕泰山是在魯國與齊國境內的天下名山,為五嶽之首。只有天子能祭,以及魯君、齊君在其境內能祭。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也要去祭泰山,這是嚴重的僭禮。②〔冉有〕孔子弟子,當時為季氏的家宰。③〔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曾”作“豈”字講。普通人如林放者,猶知問禮之本,泰山之神,豈不知禮。季氏目無天子,目無國君,泰山肯接受嗎?


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啊呀!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七.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①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②”


①〔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射為六藝之一,自古戰陣所必需,平時則有射藝比賽,講求射禮。②〔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唯在射時,各顯其藝能,求中其正鵠,是謂之爭,不同於小人,故曰其爭也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與人爭,如果一定要說有,除非是舉行射箭比賽(古有射禮)。作揖謙讓後登場比箭,賽畢下來一起飲酒,這樣的競爭才稱得上君子風範。”
八.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①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②”曰:“禮後乎?③”子曰:“起予者商④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在《詩經•衛風•碩人》篇第二章,後一句不見於此篇。《碩人》這篇詩,是為衛莊公夫人莊姜而作。據詩序說,莊薑賢美,但莊公惑於嬖妾,而疏莊姜,衛人閔之,故有此詩。②〔繪事後素〕孔子以比喻答覆子夏。繪事,繪畫之事。素,繒或絹之類的絲織品,多為白色,可以用來繪畫,如後世畫家所用的畫紙。所以“繪事後素”,就是“繪畫”之事後於“素”。先有美質,而後有美姿,故說“繪畫”之事在“素”之後。③〔禮後乎〕禮以忠信為主,學禮以忠信為前提,不忠不信之人學不到禮。禮後,就是禮在忠信之後。
④〔商〕商是子夏之名。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美麗啊,眼睛真明亮啊,猶如在白絹上繪出絢麗的色彩。’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先以白色打底,再上顏色。”子夏又問:“這是不是說禮在忠信之後呢?”孔子說:“商啊,你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我們可以討論《詩經》了。”
九.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①足②,則吾能征之矣。”


①〔文獻不足故也〕能知夏代文化的賢人,應在杞國。能知殷代文化的賢人,應在宋國。但杞宋兩國已經難覓這樣的賢人了。②〔足〕文獻若足。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講出,(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講出,(但是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因為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殷禮的賢人不足的緣故。如果這些足夠的話,我就能得到證明了。”
十.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①〔禘〕禘是天子祭祀宗廟的大祭。②〔灌〕亦作裸。古代祭祀,用活人以代受祭者,這活人便叫屍。禘祭之初,酌以郁金草汁所和的鬯酒,獻屍,使屍聞其香,這就叫裸。


孔子說:“對於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想看了。”
十一.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①天下也,其如示諸斯②乎!”指其掌。


①〔之于〕之於二字的“之”字即指天下事而言。②〔如示諸斯〕即猶如指示天下事於此手掌之中。諸字是“之於”二字的合音字。“斯”字作“此”字講。


有人請教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看清這裡一樣(容易)吧!”同時指著他的手掌。
十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①


①〔吾不與祭,如不祭〕與祭,就是親祭。攝,作“代”字講。無由親自竭誠想像,不能感應。故此次祭祀如未祭然。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如同沒有舉行祭祀。”
十三.王孫賈①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②,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①〔王孫賈〕衛大夫。②〔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室中西南隅謂之奧。古時房屋坐北朝南,門向南開,而偏近於東,則西南角為隱深之處。尊者居之。祭五祀中的中溜神,亦在此處祭之。灶:設在廚房,炊煮食物之器名為灶。五祀中有灶神。中溜地位比灶神高,但灶神主管飲食,有實權。孔子周遊列國,在衛國時,頗受衛靈公尊敬。靈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藉孔子之名以壯自己聲勢,召見孔子。孔子見之。王孫賈誤會孔子來衛求官,故問孔子,以奧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他的意思是告訴孔子,你求南子,不如求我王孫賈。


王孫賈問道:“人們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連禱告的地方也沒有了。”
十四.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①吾從周。”


①〔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周公制禮時,是以夏商二代之禮,加以損益,三代禮文以周禮最為完備。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完美的典制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十五.子入太廟,每事問。①或曰:“孰謂鄹人之子②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③


①〔子入太廟,每事問〕周公是魯國的始封之君,為魯太祖,故其廟稱為太廟。②〔鄹人之子〕鄹,是魯國的鄹邑,在今山東省曲阜縣。鄹人之子,即指稱孔子。③〔是禮也〕是,指每事問。孔子聞或人之言,便說,此問即禮。


孔子到了周公廟,事事詳問。有人說:“誰說鄹人之子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事事都問人。”孔子聽後說:“這就是禮呀!”
十六.子曰:“射①不主皮②,為力不同科③,古之道也。”


①〔射〕周朝有六藝教育,六藝中有射之一藝。射有軍事之射,有平時各種禮射。此說禮射。②〔皮〕行射禮時,張布為射侯,猶今人所言之箭靶,當中以獸皮設鵠為目的。③〔為力不同科〕各人之力大小不同等也。


孔子說:“射箭不以穿透皮靶為能,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強弱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十七.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①。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①〔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餼羊就是殺而未煮熟的腥羊。古時天子在季冬時,以來年每月的政事,定成政令書,古注稱為朔政,亦稱月令書,頒告諸侯。諸侯受之以後,藏于太廟,自新年一月起,每月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供一隻餼羊,祭告於太廟,然後上朝奉行。此外,天子自己也在每月朔日舉行告朔禮。《春秋》記載,魯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朔,十六年,文公又因疾病,而有四次不視朔。文公以後,魯君告朔之禮,逐漸由曠而廢。後來魯君雖不告朔,但每月初一,仍由有司送一隻餼羊供奉祖廟。子貢認為,告朔之禮既不舉行,何必仍供一羊。故欲除去告朔之餼羊。


子貢提出去掉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啊,你愛惜的是那只羊,我愛惜的是那種禮啊。”
十八.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①


①〔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魯國當時君弱臣強,三桓簡傲無禮,更僭天子禮樂。時人習非成是,反以事君盡禮為諂。但孔子仍然依禮事君。


孔子說:“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侍奉君主,別人卻把這當成是諂媚呢。”
十九.定公①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①〔定公〕定公,魯君諡,《疏》引《史記•魯世家》說,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如何差遣臣子,臣子如何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君主要按照禮的要求去差遣臣子,臣子要以忠心來侍奉君主。”
二十.子曰:“《關雎》①,樂而不淫,哀而不傷②。”


①〔《關雎》〕 《詩經》由《國風•周南》開始,《關雎》是《周南》的第一篇詩。詩的內容,是說文王思得淑女,以為後妃。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評論此詩,所抒哀樂之情,不淫不傷,而得其正。


孔子說:“《關雎》一詩,說到樂處而不至於放縱,說到哀處而不至於悲傷。”
二十一.哀公問社於宰我①,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②。”子聞之,曰:“成事不說③,遂事不諫④,既往不咎。”


①〔哀公問社於宰我〕社是土神。哀公是魯君。宰我,魯人,是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善於言語,與子貢並列於言語科。魯哀公所問的社,是指社主而言,《周禮•大司徒》名為田主。當時祭土神,要立一木,以為神的憑依,此木稱為主。②〔使民戰慄〕哀公問社,哀公想除去三家權臣,而不敢明說,因此問社,暗示欲誅三桓之家。宰我即知其意,亦以隱語答覆哀公。“使民戰慄”一語,即答以可誅。③〔成事不說〕此指哀公失政而言。三家專權的局勢,形成已久,再說無用,故不需說。④〔遂事不諫〕遂事,是指三家已經遂心成事。宰我今對哀公進諫,為時已晚,不如不諫。


魯哀公問宰我,祭土地神所要立的神主應該用什麼樹木,宰我答道:“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在使老百姓戰慄。”孔子聽到後說:“已成事實的事不用提了,結束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二十二.子曰:“管仲之器小哉!①”或曰:“管仲儉乎?②”曰:“管氏有三歸③,官事不攝④,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⑤”曰:“邦君樹塞門⑥,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⑦,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①〔管仲之器小哉〕孔子謂管仲之器量小。②〔管仲儉乎〕或人聞之,誤以為管仲節儉。③〔三歸〕三歸者,《韓非子•外儲說》謂管子家有三處,《晏子春秋》謂管仲身老,桓公賜之以三歸。④〔官事不攝〕官事不攝者,管氏家臣各有專職,不兼餘事也。此皆奢侈。⑤〔然則管仲知禮乎〕三歸是國君所賜。依禮,長者所賜,不能不受。或人又以為管仲知禮。孔子遂辨其不知禮。⑥〔塞門〕國君為別于內外,樹屏於門以蔽之,謂之塞門。⑦〔反坫〕兩君宴會,在兩楹之間設坫,獻酢更酌,酌畢,各將其空酒杯反置於坫上,謂之反坫。


孔子說:“管仲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稱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麼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也照樣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同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二十三.子語魯大師①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②,翕如③也;從④之,純如⑤也,皦如⑥也,繹如⑦也,以成。”


①〔大師〕樂官名。②〔始作〕謂始為此樂。③〔翕如〕 《集注》引謝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為樂,翕如言其合也。如,似也,合者具備之義。④〔從〕 《集解》讀“縱”,縱者放開也。⑤〔純如〕純如者,宮商角徵羽和諧如一也。⑥〔皦如〕皦如者,鐘鼓笙瑟等無相奪倫也。⑦〔繹如〕繹如者,餘音嫋嫋,相續不絕也。


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奏樂之道時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領會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五音和諧,音節分明,餘音嫋嫋,最後完成。”
二十四.儀封人請見①,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②”從者見之。③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④。”


①〔儀封人請見〕儀封人,是儀地之官。“請見”的“見”字,讀“現”音。②〔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儀封人來求見孔子,怕孔子的弟子不肯引見,故說,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我儀地,我未嘗不得與之相見。③〔從者見之〕 “從”音“縱”,“見”音“現”。從者,是指隨從孔子的弟子。④〔木鐸〕鐸,金屬制的大鈴子,鈴子裡面可以搖動的鈴舌,用木料制的,叫做木鐸。


儀地的地方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裡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何必為不得志而發愁呢?天下混亂已久,上天將以孔夫子為醒世的木鐸來警醒眾人。”
二十五.子謂《韶》①,“盡美矣,又盡善也”②;謂《武》③,“盡美矣,未盡善也”④。


①〔《韶》〕舜帝之樂。②〔盡美矣,又盡善也〕舜的天下,受禪於堯,其樂和平,所以盡美盡善。盡,完全之意。③〔《武》〕周武王之樂。④〔盡美矣,未盡善也〕武王之有天下,由於伐紂而得,其樂演奏起來,猶有殺伐之聲。因此,他的音樂不如舜的音樂那樣調和,故雲未盡善。


孔子評論《韶》樂說:“極其美好,又極其完善。”評論《武》樂說:“十分美好,但尚有不十分完善之處。”
二十六.子曰:“居上不寬①,為禮不敬,臨喪不哀②,吾何以觀之哉?”


①〔居上不寬〕寬者,鄭注謂“度量寬宏”。居上位者,不寬則不得眾。②〔為禮不敬,臨喪不哀〕不敬,不哀,皆失其本,其人何如,可知也。


孔子說:“在上位不能寬以待下,行禮時沒有敬意,遭遇喪事時毫無哀戚的表情,(這樣的人)我還能看他什麼呢?”
裡仁第四
一.子曰:“裡仁為美。①擇不處仁,焉得知?”


①〔裡仁為美〕居於仁者所居之裡,是為美。


孔子說:“鄰里相處,應以忠厚仁德為美好。不選擇居住在仁者所居之地,怎麼能算明智呢?”
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②。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①〔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仁之人,不可以久處貧困。久困則為非。②〔不可以長處樂〕不仁之人不可以長處富樂,長富則驕奢淫佚。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就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天賦仁厚的人安心於仁道,有智慧的人知道仁道對己有利而行仁。”
三.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①


①〔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有智,能克己復禮,不妄為好惡。


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喜愛人和厭惡人。”
四.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①


①〔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志於仁者,能以仁厚待人。遇惡人,亦能以善心勸之改惡向善。


孔子說:“如果一個人立志於行仁道,就不會有所厭惡的人。”
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③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④違仁⑤,造次⑥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①〔不處〕即不居,亦可說是不取之意。②〔不去〕 “去”字,作“捨棄”講。
③〔惡〕 “惡”字,作“何”字講。④〔終食之間〕就是吃一頓飯之間。⑤〔違仁〕即去仁。⑥〔造次〕迫促不暇之意。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能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君子就不會擺脫。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任何時候都不背離仁德,匆忙急迫時必定如此,顛沛流離時也必定如此。”
六.子曰:“我未見好仁者①,惡不仁者②。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③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①〔好仁者〕此人以行仁為所好。②〔惡不仁者〕此人遇見不仁之人則厭惡之。③〔我未見力不足者〕孝弟忠信,有淺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見力不足。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和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至高無上的;厭惡不仁的人,他若是去行仁,是不會讓不仁者以非理之行強加於己身的。有能在一天中致力於實行仁德的人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也許有,但我沒見過。”
七.子曰:“人之過①也,各於其黨②。觀過,斯知仁矣。③”


①〔過〕過是過失。②〔黨〕一作黨類講,一作朋黨講。③〔觀過,斯知仁矣〕人的過失,各有其類,不能一概而論。觀人之過,能隨類而責,不求備於一人,則知此觀過之人是有仁心之人。故雲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凡人的過失,大抵都是由於偏護其親友所致。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便可知其人心中有沒有仁了。”
八.子曰:“朝聞道①,夕死可矣!”


①〔朝聞道〕道,即仁道。聞道,非說孔子自聞,是為一般人而言。


孔子說:“如果能在早晨聽聞人生大道,就算是晚上離開人世,也了無遺憾了!”
九.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①


①〔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人既言學道,而又以惡衣惡食為恥,可見其心仍在名利,志實未立,故不足與之談道。


孔子說:“有志之士,既然存心在學道,卻還以粗糙的衣服和簡陋的飲食為恥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談論‘道’了。”
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①,義之與比。”


①〔無適也,無莫也〕 “適、莫”二字古注有多種解釋。清儒俞曲園,在他的《春在堂隨筆》裡,考證“適莫”二字即“親疏”之意。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不會去考慮厚薄親疏,只是按照道義去做。”
十一.子曰:“君子懷德①,小人懷土②;君子懷刑③,小人懷惠④。”


①〔君子懷德〕君子小人,不必指在位與不在位者,皆就普通人而言之。“懷”字作“思念”講。②〔小人懷土〕小人懷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③〔君子懷刑〕刑即典刑,經典法則。④〔小人懷惠〕小人之行,冒險以求其幸,不思慮後果,只貪圖眼前的小惠。


孔子說:“君子內心關注的是道德,小人內心關注的是利益;君子行動想的是是否符合經典教誨,小人行動時想的是能否獲得利益。”
十二.子曰:“放於利①而行,多怨。”


①〔放於利〕 “放”作“縱”字講,縱心於利之意。


孔子說:“如果依循私利來行事,必將招致很多怨恨。”
十三.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①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②”


①〔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能以禮讓治國,則于國事何難之有。②〔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不能以禮讓治國,奈此禮文何。道德仁義,遞下為禮,禮不能再下矣,故須普及教化,以為治國之要。


孔子說:“如果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禮用來幹什麼呢?”
十四.子曰:“不患無位①,患所以立②。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③。”


①〔位〕官位。②〔立〕身在官位而有建樹之意。③〔求為可知也〕求為可知,學仁義可耳。


孔子說:“不要憂慮得不到職位,應該憂慮自己是否能夠有所建樹。不要憂慮沒有人瞭解自己,應該注重提升自己值得別人認識、瞭解的才德。”
十五.子曰:“參①乎!吾道一以貫之。②”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③而已矣!”


①〔參〕曾子之名。②〔吾道一以貫之〕貫者貫穿,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其理。③〔忠恕〕何謂忠恕,盡己之謂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


孔子說:“參啊!我平日所講許許多多的道,實在可以用一個道理來融會貫通啊!”曾子回答:“是的。”孔子出去以後,其他弟子問:“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所說的道理,不過是‘忠恕’罷了。”
十六.子曰:“君子喻①于義,小人喻於利。”


①〔喻〕曉、知之意。


孔子說:“君子懂得公義,小人懂得私利。”
十七.子曰:“見賢思齊焉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②。”


①〔見賢思齊焉〕賢人高於君子,見之者,當自思維,我當學習,與之齊等。②〔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賢,非謂小人,惟下于賢人而已,見之者,當自反省。


孔子說:“遇見賢人,要想著跟他學習,向他看齊;遇見不賢的人,要能夠反省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
十八.子曰:“事父母幾諫①,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①〔事父母幾諫〕幾,微也,人之過,在幾微發動之時,易於改正,故為人子者,見父母之過於微起時,即當諫之,不俟形成大過。


孔子說:“侍奉父母,如父母有過錯時,應當在事情微起的時候就委婉勸諫,父母不接受時,應當照常保持恭敬之心,不可以違逆不孝,雖然如此憂心操勞,內心一點怨恨也沒有。”
十九.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①。”


①〔游必有方〕為遊子者,隨時函報行蹤,免為父母所繫念。


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應隨時向父母報告自己的行蹤,免得父母繫念。”
二十.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①


①〔子曰:“……謂孝矣。”〕此章與《學而》篇同。


孔子說:“若是三年不改變他父親在世時一貫的做法,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孝順了。”
二十一.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①,一則以懼②。”


①〔一則以喜〕知而喜者,親得壽考,子能承歡也。②〔一則以懼〕知而懼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懼子欲養而親不在。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也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二十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①。”


①〔恥躬之不逮也〕躬,身也。逮,及也。恥身行之不能及也。


孔子說:“古人不隨便說話,是因為如果說了卻不能做到,是一件可恥的事。”
二十三.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①


①〔以約失之者鮮矣〕孔安國注:“俱不得中也。奢則驕溢招禍,儉約則無憂患也。”


孔子說:“因為節制約束自己而失誤的人是很少的。”
二十四.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①


①〔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注意“欲”字。言語慎重,辦事必須敏捷,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孔子說:“君子要言語謹慎而行動敏捷。”
二十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①


①〔德不孤,必有鄰〕亂世時,小人道長,君子道消,為德未必有鄰。故不論世道如何,但行善德,終必有鄰,而不孤也。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不會被孤立,必定有人來親近他。”
二十六.子遊曰:“事君數①,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①


①〔事君數〕數,取煩瑣之義。


子遊說:“侍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過煩瑣,就會被疏遠了。”
公冶長第五
一.子謂公冶長①:“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①〔公冶長〕孔子弟子,史遷謂為齊人,孔安國謂為魯人。《皇疏》引范寧雲,公冶長行正獲罪,罪非其罪,孔子以女妻之,將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濫,勸將來實守正之人也。


孔子談到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許配給他。他雖然曾被關在牢獄裡,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
二.子謂南容①:“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②以其兄之子妻之。


①〔南容〕名適,一名絛,字子容,魯人,孔子弟子。②〔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國有道時,南容能為國用;國無道,則以其明免于刑戮之禍。


孔子談到南容時說:“國家政治清明時,他能夠為國家所用;國家政治黑暗時,以他的智慧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了他。
三.子謂子賤①:“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②。”


①〔子賤〕姓宓,名不齊,孔子弟子。②〔斯焉取斯〕前“斯”字指子賤,後“斯”字指君子之行為。


孔子談到子賤時說:“君子就是像他這樣的人啊!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他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
四.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①也。”


①〔瑚璉〕 《說文》作瑚梿。古注,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皆宗廟盛黍稷之器,甚為貴重。


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盛祭品的瑚璉。”
五.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②,焉用佞?”


①〔雍〕即冉雍,字仲弓,先儒或以為冉伯牛之子,或以為伯牛之宗族,難以考定。②〔不知其仁〕孔子不輕許弟子以仁,故曰不知其仁。


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能言善辯呢?靠伶牙俐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我雖不瞭解他是否有仁德,但既然是說仁德,何必要能言善辯呢?
六.子使漆雕開①仕。對曰:“吾斯②之未能信③。”子說。


①〔漆雕開〕名啟。②〔斯〕指為仕。③〔未能信〕為仕,未能自信。


孔子叫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喜悅。
七.子曰:“道不行,乘桴①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①〔桴〕馬注:“桴,編竹木也,大者曰筏,小者曰桴也。”孔子不能行道于魯,乃周遊列國,亦不能行,遂有此言。


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乘木筏漂洋過海,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但不自知裁度以合於義。”
八.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①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②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③,百乘之家④,可使為之宰⑤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①〔不知也〕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孔子答曰不知。意為不清楚。蓋問之不得其要也。②〔賦〕孔安國注:“賦,兵賦也。”③〔千室之邑〕孔安國注:“千室之邑,卿大夫之邑也。”④〔百乘之家〕孔安國注:“卿大夫稱家。諸侯千乘,卿大夫故曰百乘也。”⑤〔宰〕家臣。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有仁德嗎?”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這個人,在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百輛兵車的采邑裡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這個人,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九.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①?”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①〔愈〕孔注猶勝也。


孔子對子貢說:“你與顏回哪一個比較強?”子貢回答:“弟子哪敢和顏回相比!顏回聽一個道理,就能夠知道所有的道理,弟子聽一個道理,只是不拘泥於此而已。”孔子說:“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十.宰予①晝寢②。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①〔宰予〕名予字我,論語記者例當稱其字,此直書其名。②〔晝寢〕古注多為晝眠,或作畫寢,即繪畫寢室,有奢侈之義。晝眠,或晝入寢室休息,古時皆不許。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材不可能再雕刻,肮髒的土牆不可能再粉刷。我對於宰予還有什麼好責備啊!”孔子又說:“起初我對他人,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如今我對他人,聽了他所說的話,還要看看他的行為舉止。這都是由於宰予,我才有這樣的改變!”
十一.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①。”子曰:“棖也欲②,焉得剛③?”


①〔棖〕今讀成音,古音讀長,蓋孔子弟子申續。②〔欲〕孔注,欲,多情欲。③〔剛〕鄭注,剛謂強。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申棖就是剛毅不屈的人。”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欲望太多,怎麼能剛毅不屈呢?”
十二.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①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②。”


①〔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此是恕道,尚非大賢所及,仁可知矣。②〔非爾所及也〕自以為及,將止而不進焉。故夫子以非爾所及警之。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還不是你所能達到的境界啊。”
十三.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①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②”


①〔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孔子之學有本性,有天道,有人道。文章,即六藝與修齊治平之學,此屬人道,所謂人道敏政,諸弟子所共修,經常講習,故可得而聞。②〔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人性與天道,深微難知,能知之者,顏子、曾子、子貢數人而已。


子貢說:“老師的知識學問,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老師有關人性和天道的體悟,通過一般的學習是難以通達的啊。”
十四.子路有聞①,未之能行,唯恐有聞②。


①〔子路有聞〕此“聞”字作動詞解。②〔唯恐有聞〕唯恐有聞之有,通“又”。此聞字作名詞解,謂子路恐有虛名。


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還沒有親自實行去做,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十五.子貢問曰:“孔文子①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②是以謂之‘文’也。”


①〔孔文子〕衛大夫孔圉。“文”是其諡號。生前亂於家室。②〔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下問,問凡在己下者。例如以貴問賤,以長問少,以多問寡,皆是下問,人以為恥,文子不然。


子貢問老師:“孔文子這個人為什麼能追諡為‘文’呀?”孔子說:“他聰敏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請教為羞恥的事,因此稱之為‘文’。”
十六.子謂子產①:“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①〔子產〕鄭大夫公孫僑。子產在鄭國簡定二公時代執政,達二十二年,是春秋時鄭國的良相。


孔子稱讚鄭國子產說:“他有四種行為合乎君子之道:(就是)立身謙恭、事君敬謹、以恩惠養民、役使民眾合乎時宜。”
十七.子曰:“晏平仲①善與人交,久而敬之②。”


①〔晏平仲〕齊大夫,晏姓,平諡,名嬰。②〔久而敬之〕鄭康成注:“敬故,不慢舊也。晏平仲久而敬之。”


孔子說:“晏嬰(晏子)善於與人交往,時間久了也不改其敬重之心。”
十八.子曰:“臧文仲①居蔡②,山節③藻棁④,何如其知也!”


①〔臧文仲〕魯大夫臧孫辰,諡文。②〔蔡〕大龜。蔡地出善龜,因名大龜為蔡。臧孫三代為魯國掌龜之大夫,故曰居蔡。③〔山節〕山節者,謂刻柱頭為斗拱,其形如山,故曰山節。④〔藻棁〕藻棁者,大樑之上承托二梁之短柱,謂之棁,在棁上雕畫藻文,謂之藻。


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這種人怎麼能算有智慧呢?”
十九.子張問曰:“令尹子文①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②。焉得仁?”“崔子弑齊君,陳文子③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①〔令尹子文〕楚大夫,姓鬥,名榖於菟字子文。②〔知〕鄭康成讀知為智字,即有智始有仁。③〔陳文子〕孔安國注,崔子、陳文子,皆是齊國大夫。


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並沒有特別高興,幾次被免職,也沒有特別怨恨。(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還沒有達到智,怎麼能算得上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白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還沒有達到智,怎麼能算得上仁呢?”
二十.季文子三思①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②”


①〔三思〕 《中庸》慎思,《內典》聞思修三慧,皆是多思。②〔再,斯可矣〕孔子此言再斯可矣,蓋如鄭注,專對季文子而發,非言人人凡事再思即可也。


季文子這個人,遇事總是反復思考然後行動。孔子聽後說:“重複考慮一次就夠了。”
二十一.子曰:“甯武子①,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②,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①〔甯武子〕馬融注:“衛大夫甯俞。武,諡也。”②〔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邦有道,則施其能,是謂智也,邦無道,則韜其光,是謂愚也。


孔子說:“甯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露才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韜光養晦。他的那種聰明才智別人可以學,他的那種韜光養晦別人就學不會了。”
二十二.子在陳,曰:“歸與!①歸與!吾党②之小子狂簡③,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①〔歸與〕歸與,回魯也,再言,加重其詞。②〔黨〕謂志同道合者。③〔狂簡〕狂者進取。簡,孔注為大。狂簡者,志在大道,而忽其小事。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文采可觀,但尚未明白大道,我不知道怎樣去指導他們。”
二十三.子曰:“伯夷、叔齊①,不念舊惡②,怨是用希。”


①〔伯夷、叔齊〕 《皇疏》:“孤竹之國,是殷湯所封,其子孫相傳至夷齊之父也。父姓墨台,名初,字子朝。伯夷大而庶,叔齊小而正,父薨,兄弟相讓,不復立也。”②〔不念舊惡〕即不念舊怨之義。


孔子說:“伯夷、叔齊兩人不惦記著別人以往的惡事,所以別人也很少怨恨他們。”
二十四.子曰:“孰謂微生高①直②?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①〔微生高〕魯人,姓微生,名高。②〔直〕高與女子約會於橋下,女子未至,大雨,水至,高守其信,抱橋柱不去,溺死。時人以為信既如是,直亦可知。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爽?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兒給人家。”
二十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恥之②,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③,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①〔巧言、令色、足恭〕巧言出於口,令色現于容,足恭表於足。此三者皆虛情。②〔左丘明恥之〕左丘明,魯太史,知春秋義理,見此人通身是假,故恥之。
③〔匿怨而友其人〕孔安國注:“匿怨而友,心內相怨,而外詐親也。”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過分恭敬,左丘明覺得這樣可恥,我也覺得這樣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覺得這樣可恥,我也覺得這樣可恥。”
二十六.顏淵、季路①侍②。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①〔季路〕就是子路。在兄弟中,年齡最小的稱季。②〔侍〕陪在長者之側曰侍。


顏淵、子路侍立在老師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意把自己的車、馬、衣、裘(皮衣)與朋友共同享用,就是用壞了,也不會怨恨、遺憾。”顏淵說:“我希望自己有善事也不張揚,有功勞也不誇張。”子路說:“我們也想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能誠信相待,少年人都能得到照顧。”
二十七.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①者也。”


①〔自訟〕自訟其過,改之則無悔,心歸於淨。


孔子說:“算了吧!我從來沒有見過發現自己有過失而在內心裡自責的人。”
二十八.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①,不如丘之好學也。”


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忠信雖同,唯好學始能成為聖人。


孔子說:“哪怕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必定有人像我這樣講忠信,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而已。”
雍也第六
一.子曰:“雍①也可使南面②。”


①〔雍〕是孔子的弟子,姓冉名雍。②〔南面〕古注考諸經傳,不獨天子稱南面,凡為諸侯,卿大夫,有土有爵者,亦即有治民之權者,皆得稱為南面。


孔子說:“冉雍這個人,他的才能可以去治理政事。”
二.仲弓問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簡。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①〔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桑伯子,釋文引鄭注子桑秦大夫。仲弓,冉雍字。
②〔可也,簡〕可也,是說他可以辦政治。為何“可也”,因他能簡。政事簡明,而民易從,故可為政。


仲弓問子桑伯子這個人如何。孔子說:“此人為人尚可,處事簡約。”仲弓說:“立身莊重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的話說得對。”
三.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①〔不遷怒〕怒是一種煩惱,普通人發怒之後,其怒氣延續升高,難以制止,是為遷怒。②〔不貳過〕過,無心所犯的過失。顏子如犯某種過失,一經發覺,即不再犯。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哪個最好學?”孔子回答:“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煩惱起時,能忍止,不使怒氣續發,無心所犯的過失,一經發覺,即不再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四.子華①使于齊,冉子②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③不繼富④。”


①〔子華〕是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華。②〔冉子〕據鄭康成注,就是冉有。③〔周急〕周通賙,救濟之意。④〔繼富〕以財物給富有之人,使其富上加富。


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子華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孔子說:“給他六鬥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鬥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壯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救急難,不助富有。”
五.原思①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②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①〔原思〕孔子的弟子原憲,字子思。②〔與之粟九百,辭〕孔安國注:“九百,九百鬥。辭,辭讓不受。祿,法所得,當受無讓。”


原思給孔子當家邑宰,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拿去送給你的鄉親們吧。”
六.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①且角②,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①〔騂〕赤色也。②〔角〕角者,角周正中犧牲也。當是耕牛。周時耕牛不作犧牛。


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的牛犢長著純色的紅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作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
七.子曰:“回也,其心①三月②不違仁③,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①〔其心〕指顏回之心。②〔三月〕孔子自言觀察顏回三月之久。③〔不違仁〕不背離仁德。違,違背。


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長期不背離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八.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①”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①〔于從政乎何有〕何有者,有餘力也。此句是活語,季康子為魯三家之一,目無國君,是以孔子不答以肯定之詞,但說三弟子各有所長,聽其自決而已。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從政有何不可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從政有何不可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從政嗎?”孔子說:“冉求很有才能,從政有何不可呢?”
九.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①,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①〔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費,古注讀密,然山東當地人皆讀費之本音。孔子為魯司寇時,閔子騫曾為費宰,孔子辭去,閔子騫亦辭去。後以三家不聽魯君之命,而費邑之宰亦叛季氏,是以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然閔子不願遂季氏之私,故辭之。


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那邊(指齊國)去了。”
十.伯牛有疾①,子問之,自牖執其手②,曰:“亡之③,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①〔伯牛有疾〕伯牛,即孔子弟子冉耕,得惡疾,孔子前往慰問。②〔自牖執其手〕伯牛家人因其惡疾,不願孔子進病人之屋,故隔牆從牖見之。③〔亡之〕亡,孔注為喪,亡之斷句,然當病人面說其亡,似不合情理,可從讀無,亡之者,無可以致此疾之理也。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握著他的手說:“很難活了,這是命裡註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
十一.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①〔賢哉回也〕顏子賢而貧窮,然據《韓詩外傳》,尚有郭外之田五十畝,郭內之田四十畝,惟以好學,不願仕,故衣食住勉強自給。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餐具不備,乃以竹器代碗盛食,飲則以瓢舀之,住在陋巷。


孔子說:“顏回賢能啊!用簞(盛飯的圓形竹器)盛飯,用瓢(以瓠剖成兩半用來盛水)舀水,住在粗陋的巷子,別人憂愁得難忍其苦,顏回卻仍然不改其樂。顏回賢能啊!”
十二.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①。”


①〔今女畫〕畫,從孔注:“止也。”


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的學說,實在是能力不足啊!”孔子說:“能力不足的人,頂多在中途休息一些時候再前進,至於你現在則是劃地自限。”
十三.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①,無為小人儒②。”


①〔君子儒〕君子儒者,為治國平天下而學,以利天下人為己任。②〔小人儒〕小人儒者,學為自己正心修身而已。


孔子對子夏說:“你要成為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
十四.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①,行不由徑②,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①〔有澹台滅明者〕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台滅明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②〔行不由徑〕古井田制,路在井田之外,徑在井田之內。行人須守規矩,由路不由徑。至孔子時,規矩雖存,而行人圖速,往往取捷徑,然子羽仍由路行。


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孔子說:“你在那兒得到人才沒有?”子遊回答:“有一個叫澹台滅明的人,從來不走小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裡來。”
十五.子曰:“孟之反①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①〔孟之反〕魯大夫,鄭注,姓孟名之側。


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誇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後掩護全軍。快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后,是馬不走啊。’”
十六.子曰:“不有祝
①之佞②,而有宋朝③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④。”


①〔祝
〕衛大夫子魚。②〔佞〕以佞口獲寵於靈公。③〔宋朝〕宋公子,有美色,出奔衛,靈公夫人南子寵之。④〔難乎免於今之世矣〕無祝
之佞口,以及宋朝之美色,難免於今之世。無道之世,並以取容。孔子惡時民濁亂,唯佞色是尚。


孔子說:“沒有祝
那樣的口才,而有宋朝那樣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就很難立足了。”
十七.子曰:“誰能出不由戶?①何莫由斯道也?”


①〔誰能出不由戶〕誰能出寢室而不由戶耶。


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麼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十八.子曰:“質勝文則野①,文勝質則史②。文質彬彬③,然後君子。”


①〔質勝文則野〕勝,作多字講。質是本質,文是文彩。野,包注:“如野人。”《說文》:“野,郊外也。”野人,即居在郊外之人。②〔文勝質則史〕史,古注有二義,一是史書,一是史官。文多於質,則如史書。史書所載的史事,由於寫史的人,除了像左丘明那一類的史家之外,難免有所好惡,不得其正,是故所寫的歷史,不免文過其實,有失其真。③〔文質彬彬〕彬彬,融合之相。文與質均衡交融。


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會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會流於虛偽、浮誇。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十九.子曰:“人之生也直①,罔之生也幸而免②。”


①〔人之生也直〕直者正直,人之生存于人世,必須正直,直是生存之道。②〔罔之生也幸而免〕罔者曲也,曲人亦能生存,如祝鮀之佞。然如蘇秦之輩皆不得善終。亦有能全始全終者,幸而免也。


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只因為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二十.子曰:“知之者①不如好之者②,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③。”


①〔知之者〕知之,即求知其然之謂。②〔好之者〕是已知其然,進而求知其所以然。③〔樂之者〕已知其所以然,是以樂之。


孔子說:“(對求學的人來說)知道它不如喜好它,喜好它不如實有所得而樂在其中。”
二十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②”


①〔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施教中人須依差等,循循誘進。中人以上,可以與語上等之道理。②〔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若中人以下,則不可與中人以上同等而語,語之非但不解,更生誤會。


孔子說:“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高深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難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只能談淺近的道理)。”
二十二.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①,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②”


①〔務民之義〕務,猶事。民之義,就是《禮記•禮運》篇所說的人倫十義。《禮運》篇:“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②〔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孔子說,仁者先為其難,而得功則在其後。世間好事難成,仁者辦仁德之事,先忍耐其困難,一直做下去,衝破種種難關,而後得其成果。


樊遲問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可稱為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就是先承擔責任後獲取,這可稱為仁了。”
二十三.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①知者動,仁者靜。②知者樂,仁者壽。③”


①〔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包曰:“知者樂運其才智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也。仁者樂山之安固,自然不動而萬物生焉。”②〔知者動,仁者靜〕包曰:“日進故動。”孔安國曰:“無欲故靜。”③〔知者樂,仁者壽〕鄭玄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樂。”包曰:“性靜者多壽考。”


孔子說:“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活躍,仁者嫺靜。智者優遊,仁者長壽。”
二十四.子曰:“齊一變,至於魯;①魯一變,至於道。②”


①〔齊一變,至於魯〕變是變入佳境,齊國一變可至於魯。②〔魯一變,至於道〕魯國一變可至於正道。當時魯已無道,然只須一變即可至於道。


孔子說:“齊國一改革,可以達到魯國的水平,魯國一改革,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二十五.子曰:“觚不觚①,觚哉!觚哉!”


①〔觚不觚〕觚者酒器,盛酒二升。若盛三升則名觶,四升則名角。觚必限盛二升,如非二升,則非觚矣,何得謂之觚哉。凡是不守本分者,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可比之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還是觚嗎?還是觚嗎?”
二十六.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①,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


①〔井有仁焉〕井有仁焉之仁與人字同。意為有人墮入井中,仁者從之入井以救之乎。若不改仁字,謂井中有仁道之事,仁者從之入井以行仁道乎。②〔可欺也,不可罔也〕孔子以仁為施教中心,學仁者雖亦可欺,然須難罔以非其道。


宰我問道:“假如告訴仁者說:‘井裡有個仁人啊!’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怎麼能這樣做呢?君子會去救人,卻不會自己陷進去;可以欺騙他,卻不可以愚弄他。”
二十七.子曰:“君子博學于文①,約之以禮②,亦可以弗畔矣夫③。”


①〔君子博學于文〕博學于文者,多念書也。②〔約之以禮〕約之以禮者,《曲禮》雲,道德仁義,非禮不成。③〔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一作“叛”字講。弗畔,即不離經叛道之意。又作“偏”字講。弗畔,作合乎中道講,語氣和平。


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經典,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二十八.子見南子①,子路不說。夫子矢②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①〔子見南子〕孔安國等以為,南子者,衛靈公夫人也,淫亂,而靈公惑之。孔子見之者,欲因以說靈公,使行治道也。②〔矢〕誓也。子路不說,故夫子誓之。


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二十九.子曰:“中庸①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①〔中庸〕庸,依鄭康成注,有二義,一作“用”字講,一作“常”字講。中道,古聖相傳之道,《堯曰》篇記載,堯命舜:“允執其中。”“舜亦以命禹。”古聖所傳的中道,就是一個中字,子思作《中庸》,以中和二字辨其要義,更可以使人體會,學習中道,由和而達於中。


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它是最高的標準了!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三十.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①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①〔何事〕豈止。


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能廣泛施惠於民並且能賑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他人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他人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述而第七
一.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②。”


①〔述而不作〕敘述前人之學,而不自己創作。②〔老彭〕先儒注說不一,若依包咸、朱子所據《大戴禮記》,則老彭為殷之賢大夫。


孔子說:“只傳述前人的文章典籍,不創作新說,相信古人,喜好古道,私底下我把自己比作商朝的老彭。”
二.子曰:“默而識之①,學而不厭②,誨人不倦③,何有於我哉?”


①〔默而識之〕所學默記於心中。②〔學而不厭〕學無止境,故須學不厭足。③〔誨人不倦〕非記問之學,故可以誨人。但非一誨而成,故須不倦。


孔子說:“不多說,只默記在心,勤學不厭煩,教人不疲倦,哪一條是我所具備的呢?”
三.子曰:“德①之不修,學②之不講,聞義不能徙③,不善不能改④,是吾憂也。”


①〔德〕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②〔學〕學是學術,必須講究。③〔聞義不能徙〕聞悉奧義,當遷徙之,如義而行。④〔不善不能改〕不善是過,貴能改之。


孔子說:“品德不用心修養,學問不去講習,義所當為時不能努力以赴,知錯不能勇於改過,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啊!”
四.子之燕居,申申如也①,夭夭如也②。


①〔申申如也〕正直自然。②〔夭夭如也〕和藹之貌。


孔子閒居時,儀態溫和舒暢,神色和悅。
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①


①〔子曰:“……見周公。”〕孔安國注:“孔子思念周公,欲行其道,故常夢見周公。後以東周日衰,自己亦已年老,乃不思周公矣,不思則不夢,故有此感歎。


孔子說:“我衰老得多厲害啊!很長時間了,我沒有再夢見周公。”
六.子曰:“志於道①,據於德②,依於仁③,游於藝④。”


①〔志于道〕志於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寂者不動,此是定力。照者光明,此是智慧。寂而照,照而寂,定智湛然,恒在本心。②〔據于德〕據守於德者。③〔依于仁〕依於仁者。《廣韻》 “依、倚也”,倚者,因也。④〔游于藝〕游於藝者。《韻會》:“藝,才能也。”又“術也。”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以及百工技能,皆藝術也。


孔子說:“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所恃,以仁為所倚,優遊於六藝之中。”
七.子曰:“自行束修①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①〔束修〕束修之解不一,《皇疏》申孔安國注,謂束修為十束脯,是贄禮之物之至輕者,以此明孔子教化有感必應者也。


孔子說:“只要主動拿贄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八.子曰:“不憤不啟①,不悱不發②。舉一隅不以三隅反③,則不復也。”


①〔不憤不啟〕憤是學者懣心求之而未悟,孔子乃為啟示之。②〔不悱不發〕悱是學者研究有得而未能說明,孔子乃為發明之,使其豁然貫通。③〔舉一隅不以三隅反〕舉一隅以俟三反者,乃教學者比類而推知其餘也。


孔子說:“不是發憤圖強要研究學問的人,我是不會去開導的。不是學有所得卻難以表達的人,我是不會去啟發的。不能舉一反三的人,我是不會重複教的。”
九.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①子於是日②哭,則不歌。


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何晏《集解》:“喪者哀戚,飽食於其側,是無惻隱之心也。”②〔是日〕這日。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孔子如果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歌詠了。
十.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①,舍之②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③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①〔用之則行〕 “用之”者,猶言如有用我也。“行”者,行其道也。②〔舍之〕 “舍之”者,舍是捨棄,不為世用,道不行也。③〔子行三軍〕率領三軍。


孔子告訴顏淵說:“有能任用我的,我就把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推行於世(兼善天下),不能任用我時,我就將這些治國平天下的大道藏之於身(獨善其身)。只有我與你能做到這樣啊!”子路說:“如果老師率領三軍作戰時,與誰同往呢?”孔子說:“空手與虎搏鬥,徒身渡河,到死都不知道悔悟的人,只是憑著血氣之勇,我是不會同他在一起的。必須是遇到事情能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成事的人(我才與之同往)。”
十一.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①,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②”


①〔執鞭之士〕地位低下的官吏。②〔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富如不可求,乃不合乎道,則唯從吾所好,而不求也。


孔子說:“富貴如果可以求得來,就是執鞭的低賤工作,我也願意做。如果不可求,還是順從我自己的喜好。”
十二.子之所慎:齊①、戰②、疾③。


①〔齊〕齊即齋戒,《禮記•祭統》曰:“及時將祭,君子乃齋。”②〔戰〕戰者,《說文》:“戰,鬥也。”王道不侵人,但禦人之入侵,故不免于戰。③〔疾〕疾者疾病,最懼誤于庸醫,亂投藥石。《曲禮》雲:“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孔子慎重對待的事是:齋戒、戰爭和疾病。
十三.子在齊聞《韶》①,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①〔《韶》〕 《韶》是舜王之樂。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很長時間不覺得肉的美味,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境地。”
十四.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①?”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②”出,曰:“夫子不為也。”


①〔怨乎〕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齊怨兄也。②〔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孔子贊為求仁得仁。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
十五.子曰:“飯疏食①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②。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①〔疏食〕孔注菜食,朱注粗飯,翟氏《四書考異》,疏兼有粗、菜二義,今從粗義講。②〔樂亦在其中矣〕 《中庸》雲:“率性之謂道。”有道,無所不樂。朝聞道,夕死猶可,何況貧窮。


孔子說:“吃粗食,飲涼水,彎曲手臂當枕頭睡,樂趣就在這當中啊!不合義理而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一般(虛無縹緲)。”
十六.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①,可以無大過矣。”


①〔五十以學《易》〕孔子何年學《易》,諸注紛紜難考。《史記•孔子世家》謂在晚年。《皇疏》謂孔子爾時年已四十五六,故雲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


孔子說:“讓我多活幾年,用五年、十年的時間研習《易經》,就能沒有大的過失了。”
十七.子所雅言,《詩》 《書》、執禮,皆雅言也。①


①〔子所雅言,《詩》 《書》、執禮,皆雅言也〕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詩》 《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讀音解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故讀《詩》 《書》,宣禮儀,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務須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後義全,縱遇君親師長之名,亦不可諱。


孔子有時講規範語言,吟誦《詩經》 《尚書》及行禮時,都是如此。
十八.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①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①〔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集解》:“孔安國曰,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采于葉,僭稱公。不對者,未知所以答也。”


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是什麼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知道後)說:“你何不回答:‘這個人啊,一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學習有心得的時候,心裡感到快樂,把一切憂慮全忘了,連自己已經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十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①,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①〔我非生而知之者〕 《集解》:“鄭玄曰,言此者勉勸人於學也。”


孔子說:“我不是天生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只是喜歡研讀古代典籍,又很勤敏用功,努力求來的。”
二十.子不語怪、力、亂、神。①


①〔子不語怪、力、亂、神〕 《集解》:“王肅曰,怪,怪異也。力,謂若奡蕩舟,烏獲舉千鈞之屬也。亂,謂臣弑君,子弑父也。神,謂鬼神之事也。或無益於教化也,或所不忍言也。”此不語者,設有人問此等事,孔子不為解釋,免其習為惡事也。


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悖亂、鬼神。
二十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①


①〔子曰:“……而改之。”〕 《集解》何晏注:“言我三人行,本無賢愚。擇善從之。不善改之。故無常師。”


孔子說:“三人同行,必定有我可以學習效法的地方!擇取其中好的地方學習,不好的地方改正。”
二十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①其如予何?”


①〔桓魋〕宋桓公後代司馬向魋,向是桓公之族,故亦稱桓魋,其人甚惡,欲殺孔子。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呢?”
二十三.子曰:“二三子①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②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①〔二三子〕謂諸弟子。②〔吾無隱乎爾〕聖人智廣道深,弟子學之不能及,以為有所隱匿。故解之也。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去做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二十四.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③、信④。


①〔文〕其典籍辭義謂之文。②〔行〕孝悌恭睦謂之行。③〔忠〕為人臣則忠。④〔信〕與朋友交則信。


孔子以六藝典籍、德行、忠誠、守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二十五.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①,得見君子②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①〔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聖人者,何平叔《集解》曰:“疾世無明君也。”程氏《集釋》引善人為邦百年之類,主張仍當以地位言之。是也。②〔君子〕據《家語》辯政,孔子稱子產于民為惠主,晏子于君為忠臣,孔子皆以兄事之,此皆可稱為君子。


孔子說:“聖人我是看不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假裝擁有,空虛卻假裝充實,窮困卻假裝富足,這樣的人是難以守常有素的。”
二十六.子釣而不綱①,弋不射宿②。


①〔子釣而不綱〕孔子釣魚時,只用一竿一鉤,不用綱繩多鉤。②〔弋不射宿〕弋射時,只射飛鳥,不射棲宿之鳥。夫子不射之。禮所謂不卵,不殺胎,不夭夭,不覆巢者是也。


孔子釣魚,卻不截流網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二十七.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①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②”


①〔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集解》:“包曰,時人有穿鑿妄作篇籍者,故雲然。”②〔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見聞之不足信者,因受耳目感官之限制,與夫好惡成見之影響,使不得其實。是以必須多聞多見,求其近似。多見得其近似之實,乃可識之。多聞則似實猶恐不得,故須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善者,隱惡揚善也。多聞多見之似知,次乎盡得其實之真知,故曰知之次也。知之次者,若為淑世牖民,述之可也。


孔子說:“有一種人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依從,多看,然後加以辨別,這是僅次於‘生而知之’的智慧。”
二十八.互鄉①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②?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①〔互鄉〕 《集解》:“鄭玄曰,互鄉,鄉名也,其鄉人言語自專,不達時宜。”
②〔何甚〕過當、過分之義。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應該鼓勵他改正錯誤,不要追究他的過去。”
二十九.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①。”


①〔我欲任,斯仁至矣〕欲,《說文》:“貪也,從欠,穀聲。”欲學聖人,必須去盡貪欲情欲。然而,欲如利器,用在乎人。欲仁仁至,欲色色至。色至則無道,仁至則有道。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達到仁,這就是仁來了。”
三十.陳司敗①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②,苟有過,人必知之。”


①〔陳司敗〕 陳國之司敗,位如司寇之官。②〔丘也幸〕 幸者,《皇疏》,若使司敗無譏,則千載之後,遂承信我言,用昭公所行為知禮,則禮亂之事從我而始。今得司敗見非,而我受以為過,則後人不謬,故我所以為幸也。


陳國司敗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後,陳國司敗向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有錯,有人能及時指出來。”
三十一.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①。


①〔而後和之〕古時宴客,有歌有和,禮也。


孔子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再應和他。
三十二.子曰:“文①,莫②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①〔文〕文章典故。②〔莫〕勉強之義。


孔子說:“就書本知識來說,我和別人差不多。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地做一個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三十三.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①?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①〔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孔子是至聖,然並不自名聖人仁者,甚至君子之名亦不自許,謙德如此,所以能為至聖。


孔子說:“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實行而不滿足,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這些學生學不了的。”
三十四.子疾病①,子路請禱②。子曰:“有諸③?”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④”子曰:“丘之禱久矣。”


①〔疾病〕重病。②〔請禱〕 向鬼神禱告請求。③〔有諸〕 諸字是“之乎”的合音字。④〔《誄》〕累舉死者生前的事蹟,以定其諡號。


孔子病重,子路向鬼神祈禱。孔子說:“有這回事嗎?”子路說:“有的。《誄》文上說:‘為你向天地神靈祈禱。’”孔子說:“我早就在祈禱了。”
三十五.子曰:“奢則不孫①,儉則固②。與其不孫也,甯固。”


①〔奢則不孫〕奢是奢侈。孫與遜音義相同,不遜就是不恭順。②〔儉則固〕儉是節儉,固是鄙陋。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奢侈浮華,就會缺乏謙虛忍讓,如果過分節省,就會顯得簡陋草率。兩相比較,與其不能謙虛忍讓而淩人,寧可簡陋一些。”
三十六.子曰:“君子坦蕩蕩①,小人長戚戚②。”


①〔君子坦蕩蕩〕坦蕩蕩,是說君子的心境平坦廣大。②〔小人長戚戚〕長戚戚,鄭康成注為多憂懼,黃式三《論語後案》引《詩經•小雅•節南山》 “蹙蹙靡所騁”,以為戚戚就是蹙蹙的正字,是迫縮的意思,與蕩蕩相反。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光明正大,因此坦然自在;小人自私自利,患得患失,所以常懷憂懼。”
三十七.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①


①〔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普通人,溫與厲不能兼而有之,威又必然帶猛,恭敬便顯得拘束不安。孔子不然,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有威儀,但不兇猛。恭而有禮,但無拘束,一切安詳自適。


孔子待人,溫和而嚴肅,威嚴卻不粗暴,謙恭而安詳。
泰伯第八
一.子曰:“泰伯①,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①〔泰伯〕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曆。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但古公認為季曆的兒子名昌,有聖人的瑞相,預料他將能興周,有意傳位給季曆,以便再傳給昌,但未明顯表示。泰伯瞭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時,便託辭到南方采藥。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於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別父親,到了江南的吳地,從當地習俗,斷髮文身。伯仲二兄既出,季曆不能出,必須在家事父。古公臨終,遺囑季曆,報喪給泰伯和仲雍。古公薨,季曆遵囑接回伯仲。喪事畢,泰伯和仲雍計議讓位給季曆,季曆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經斷髮文身,不能再治理國家,又偕仲雍出國至吳。季曆遂立為君,後來傳位給昌,為殷朝的西伯。昌的兒子名發,伐紂成功,為周武王,尊昌為文王。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至高無尚的人了。他三次把王位讓出,老百姓都不知該如何來稱頌他的至德了。”
二.子曰:“恭而無禮則勞①,慎而無禮則葸②,勇而無禮則亂③,直而無禮則絞④。君子篤于親⑤,則民興於仁⑥。故舊不遺,則民不偷。⑦”


①〔恭而無禮則勞〕恭敬若不合乎禮,則必勞苦,而又貽笑大方。②〔慎而無禮則葸〕謹慎若不知禮,便成為葸,葸是畏懼不前的意思。③〔勇而無禮則亂〕勇敢而無禮,凡事做得過分,便會擾亂上下左右的秩序。④〔直而無禮則絞〕直率而無禮,便如絞繩一樣,愈絞愈緊,終必絞斷。⑤〔君子篤于親〕君子,居在上位的人。篤是厚。親是親屬,主要是指父母兄弟。⑥〔則民興於仁〕在位的君子以身作則,便能感化國民,所以君子厚待他的父母兄弟,則國民就會興起為仁。⑦〔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故舊是老朋友。偷是薄。君子不遺棄他的老朋友,則國民風俗就不會澆薄。


孔子說:“恭敬若不符合禮,就會勞累;謹慎而不符合禮,就會懦弱;勇猛而不符合禮,就會莽撞;直爽而不符合禮,就會說話尖刻。君子能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就致力於仁德;君子能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三.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①《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②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③”


①〔啟予足,啟予手〕 曾子病得很重,自料將要去世,便召他的門弟子來,囑咐弟子們啟視他的腳和手,表示他的身體未嘗毀傷。②〔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毛詩傳》:“戰戰,恐也。兢兢,戒也。如臨深淵,恐墜也。如履薄冰,恐陷也。”這三句詩的大意是說:戰兢戒懼,像站在深水岸邊,惟恐墜落下去,又像走在消薄的冰上,惟恐陷入冰下的水裡。說明他平時是那樣小心的保護身體。③〔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他告訴弟子,從今以後,他自知可以免了,最後呼弟子一聲“小子”,要他們記住。免就是免於損道,這是曾老夫子對弟子最切實的身教。


曾子有病,把學生叫到身邊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沒有損傷)!《詩經》上說:‘小心謹慎呀,如同面臨深淵,如同踐履薄冰。’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再會受到損傷了,弟子們!”
四.曾子有疾,孟敬子①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②


①〔孟敬子〕 《集解》:“馬曰,孟敬子,魯大夫仲孫捷。”《邢疏》:“鄭玄注《檀弓》雲,敬子,武伯之子,名捷。是也。”②〔曾子言曰:“……有司存。”〕曾子疾病,孟敬子去探問。曾子主動地贈言,先說明,鳥將死時,鳴聲必哀,人將死時,言意必善。然後就勸告敬子,君子所要注重的事情有三項:一是動必注重容貌,從儀容舉止,推及一切事,都有秩序,這就是能遠離他人的暴慢不敬。二是正其顏色,對人要態度莊重,這就能令人以信實相待。三是說話要說得適當,要說得清楚,然後他人始不違背。至於一般禮儀,如祭禮中的禮器行禮等,則依有司而行。依此三者而行,則身心言語皆合乎禮,立見其效。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鳥快死去時,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去時,說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放肆;端正儀態神色,這樣就接近於誠信;注意言辭聲調,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自有主管這些事務的官吏來負責。”
五.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①,昔者④吾友⑤嘗從事於斯矣。”


①〔犯而不校〕他人侵犯我,而我不報復。待人如此。包注,校是報復的意思。④〔昔者〕鄭注《檀弓》雲,“昔”猶前也,曾子說此話時,顏子已卒,故稱“昔者”。⑤〔友〕馬融注,友是指顏淵。


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見識多卻向見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也不報復,從前我的一位朋友(顏回)曾如此實行過。”
六.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百里之命②,臨大節而不可奪也③。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①〔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委託。父死以後,子稱孤子。古時尺短,身高六尺,約為十五歲,《邢疏》引鄭康成注,十五歲以下,統稱六尺之孤。君主在命終之際,顧念其子孤幼,乃委託可靠之人輔佐,名為托孤。②〔可以寄百里之命〕寄也是托的意思。封建時代,諸侯受封的國土,約為一百方裡。命,國家政令。托孤必然同時寄命,即將國家大事一併拜託此人幫助幼君治理。③〔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承受托孤與寄命之人,一旦面臨國家存亡的大關節時,不為一切利害改變其意志,而能全始全終。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稱得上君子嗎?當然是君子啊!”
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①〔弘毅〕剛強果斷。


曾子說:“士人不能不寬宏堅毅,因為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他以行‘仁道’于天下為己任,這個責任不是很重大嗎?至死方休,這段路程不是很遠嗎?”
八.子曰:“興於詩①,立於禮②,成于樂③。”


①〔興于詩〕 包注:“興,起也。”也就是發的意思,由於他事興起自心之志,經外發而為言,此即言志之詩。②〔立於禮〕 學詩,必須同時學禮,然後能立。立,一人的正常態度,人非禮不能立。③〔成于樂〕學詩學禮,猶未完備,尚須學樂以成之。樂,音樂。


孔子說:“(一個人的修養)開始於學詩,自立於學禮,完善于學樂。”
九.子曰:“民可使由之①,不可使知之②。”


①〔民可使由之〕民,民眾。由,古注為用,或為從。但亦可作“行”字講。由之知之的“之”字,所指的當是政治與教育。②〔不可使知之〕禮樂,一般民眾皆可以學而行之,但教他們瞭解禮樂如何可通大道的義理,別說他們聽不懂,即使聖人也不能用言語給他們說明。


孔子說:“民眾可以讓他們按道行事,卻無法讓他們懂得所以然之理。
十.子曰:“好勇疾貧,亂也。①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②”


①〔好勇疾貧,亂也〕好勇疾貧,此人將作亂。疾貧,就是怨貧。②〔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人而不仁,此與上句有關係。好勇疾貧,就是不仁。疾之已甚,亂也。疾,憎惡。之,指不仁之人。已甚,古注為太甚,即太過分的意思。憎惡不仁之人太甚。彼既不仁,再被他人所疾,那就必然立即作亂了。


孔子說:“人喜好勇敢而抱怨窮困,會作亂。對不仁的人,如果憎惡過甚,就會引起禍亂。”
十一.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①〔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孔子所景仰的聖人。才是才藝,美是辦事完美。如有人像周公那樣的才與美。②〔使〕假使。


孔子說:“如果擁有像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假如驕傲而且吝嗇,其他方面就不足觀了。”
十二.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①,不易得也。”


①〔三年學,不至於谷〕 “穀”字應當“祿”字解。三年學,不在乎求俸祿。


孔子說:“連續三年求學,還沒有做官念頭的人,是不易做到的。”
十三.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亂邦不居。②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③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④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⑤”


①〔守死善道〕堅守所善的道至死不變。②〔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危邦是政治不上軌道有動亂危機的國家,不可以入。亂邦是已發生弑君弑父之亂的國家,不可以居,要趕快離開。入危邦,居亂邦,不但妨礙好學與善道,且有池魚之殃。③〔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天下有道則見者,見音現,遇有道之邦可以行道傳道,則可出現而為仕。假使天下各國皆無道,那就不能出現,只好歸隱。④〔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國家有道,而我貧賤,可見我無功勞,可恥。⑤〔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國家無道,而我富貴,此富貴如何得來?可恥。


孔子說:“信仰堅定而好學不倦,守節至死完善大道。不進入將有危難的國家,不居留在發生動亂的國家。天下清平就出仕做官,世道昏亂就隱居。國家政治清明時,卻貧困卑賤不能有所作為,是恥辱;國家政治混亂時,不肯退隱,仍然富有顯貴,是恥辱。”
十四.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①


①〔不謀其政〕不要管這個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職權。


孔子說:“君子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參與謀劃計議那個職位的具體政務。”
十五.子曰:“師摯之始①,《關雎》之亂②,洋洋乎盈耳哉!”


①〔師摯之始〕師摯是魯國掌管音樂的太師,名摯。周代各種典禮,例如祭祀,鄉飲酒、大射、燕禮等,都有音樂演奏。師摯之始,就是魯太師摯帥領瞽人登堂唱歌之始。②〔《關雎》之亂〕 《關雎》之亂,就是最後所奏《關雎》等六篇詩的合樂。說《關雎》一篇,即包括其他五篇。


孔子說:“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後演奏《關雎》的結尾,耳中充滿了美盛的樂聲啊。”
十六.子曰:“狂而不直①,侗而不願②,悾悾而不信③,吾不知之矣。”


①〔狂而不直〕狂,狂放。狂而不直,其心回邪,則必危害人群。②〔侗而不願〕侗,音通,愚的意思。願,謹慎。③〔悾悾而不信〕悾悾,看起來,很老實,應該說實話,然而此人居然不講信用,豈不可怪。


孔子說:“狂妄而不正直,無知而不謹慎,表面誠懇而不守信用,我真不明白這種人。”
十七.子曰:“學如不及①,猶恐失之②。”


①〔學如不及〕開始求學,好像追人,而有追不及的感覺。②〔猶恐失之〕講勤學有得以後,必須溫習,猶如得了一物恐怕遺失,所以說“猶恐失之”。


孔子說:“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什麼追不上那樣(要努力追求進步),(學而有得之後)又擔心會丟掉一樣(要時常溫習)。”
十八.子曰:“巍巍乎①,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②”


①〔巍巍乎〕 《集解》何晏注:“巍巍,高大之稱。”②〔而不與焉〕何氏解釋“不與”為“不與求”。舜受堯禪,禹受舜禪,二位聖王受禪而有天下,皆非求而得之,純由他們的道德與事功而有天下。


孔子說:“真是崇高啊!舜和禹擁有天下,都不是自己求而得來的!”
十九.子曰:“大哉①,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②蕩蕩乎,民無能名焉。④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⑤!”


①〔大哉〕 “大哉”是孔子總贊堯帝為君之辭。②〔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天之高大,唯堯能則之。孔注:“則,法也。”堯能取法乎天,堯即如天之大。④〔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蕩蕩乎,堯的大德廣遠無際,民眾莫能名其狀況。⑤〔文章〕文章,就是堯的各種事業典章。文,各種事業。章,一事有一事之規矩,有章不亂。


孔子說:“堯這樣的君主真偉大啊!多麼崇高啊,唯有天最高大,唯有堯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麼浩瀚啊,百姓們真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對他的稱讚。他的功績多麼崇高啊!他的各種事業典章是多麼光輝啊!”
二十.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②”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③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④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①〔舜有臣五人〕 《集解》孔安國說,五人“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稷就是周家的始祖,教民稼穡,有德於民。②〔予有亂臣十人〕 予字代表周家。亂,治理的意思。《集解》馬融說,十人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太顛、閎矢、散宜生、南宮適,其餘一人是文母。③〔才難,不其然乎〕孔子先說以上的事實,繼則感歎:古語人才難得,何謂不然。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在殷朝為諸侯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天下,然而仍帥各國諸侯服侍紂王。


舜有五位賢臣,天下便太平。周武王也說過:“我有十個幫助我治理國家的臣子。”孔子說:“人才難得,難道不是這樣嗎?唐堯和虞舜之間(及周武王這個時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個大臣當中有一個是婦女,實際上只有九個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侍奉殷朝。周朝的德行大概可以說是最高的了。”
二十一.子曰:“禹,吾無間然①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②,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③。禹,吾無間然矣。”


①〔無間然〕間讀監音,當非議的非字講。無間然,是無可非議的意思。②〔黻冕〕黻讀服音。古時天子臨朝或祭祀,所穿的禮服名為黻,所戴的禮帽名為冕。
③〔溝洫〕古時井田制,井間有灌溉水溝,大溝名為洫,溝洫代表農田水利。


孔子說:“對於禹,我實在是無可非議了。他的飲食很簡單,然而祭祀鬼神的祭品卻必豐富;他平時穿的衣服很簡樸,而禮服卻儘量穿得華美;他居室簡陋,而致力於修治水利事宜。對於禹,我實在是無可非議了。”
子罕第九
一.子罕言①利與命與仁②。


①〔罕言〕罕是希少。言是直言。②〔利與命與仁〕 《論語》記載孔子所說的“利、命、仁”,多數是答問語,雖然也有直言,如《裡仁》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放於利而行,多怨”,《堯曰》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但像這些例子不多,可見孔子輕易不說利命仁,所以此章說“子罕言”。何以罕言?《集解》說:“利者義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能及之,故希言也。”利者義之和也,是《乾文言傳》之文。


孔子平日甚少談論功利、命運和仁德。
二.達巷黨人①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②。”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①〔達巷党人〕達巷黨,難以考定。人,或指為項橐,或指為甘羅,也難考。
②〔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的確是博學。“無所成名”就是不能以某一專家稱孔子。


達巷黨這個地方有人說:“孔子真偉大啊!他學問淵博,因而不能用某方面的專長來讚譽他。”孔子聽說了,對他的學生說:“我要專長於哪個方面呢?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三.子曰:“麻冕,禮也。①今也純,儉,吾從眾。②拜下③,禮也,今拜乎上④,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①〔麻冕,禮也〕麻冕是古時的一種禮帽,用麻製成。②〔今也純,儉,吾從眾〕在孔子時,一般戴麻冕這種禮帽的人已改用純制。純是絲織品,原比麻貴,但績麻作冕,手工必須精細,非常麻煩,用絲來作,手工簡易,因此比麻為儉。麻冕合禮,改用純冕,則合乎儉約,所以孔子從眾用純。③〔拜下〕臣見君主,依禮,在堂下即拜,故雲“拜下”,如君主辭拜,則升入堂上拜之。④〔今拜乎上〕當時臣子都直接上堂才拜,故雲“今拜乎上”。王肅注:“時臣驕泰,故於上拜”。


孔子說:“用麻布做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做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做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四.子絕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③,毋我④。


①〔毋意〕 “意”是心裡起的念頭。孔子志於道,能轉意念,而不為意念所轉,所以“毋意”。②〔毋必〕 “必”是偏見,不合中庸之道。③〔毋固〕 “固”是固執,固蔽的執持一些事理,不能變通,人人如此,孔子不然。④〔毋我〕 “我”是對自我的誤執。無論何人都以此“我”為真實,堅持不釋。孔子不然。


孔子戒絕四項事情:不臆測,不專斷,不固執,不自大。
五.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②?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①〔子畏于匡〕孔子周遊列國時,經過匡地,遭匡人圍禁五天。因為在這以前,魯國的陽虎曾侵入匡城,施以暴虐,匡人深為怨恨。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似,而且當年替陽虎禦車的就是孔子弟子顏克。現在顏克又為孔子禦車到此,以致匡人把孔子誤為陽虎,故予圍禁。②〔文不在茲乎〕 “在茲”是孔子自謂承擔傳遞文化的責任。


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六.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①?”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②,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③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①〔何其多能也〕 《集解》:“孔安國曰,疑孔子多能於小藝也。”②〔固天縱之將聖〕 “將聖”的“將”字,依孔安國注,就是“大”的意思。③〔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說由於他少時貧賤,必須謀生,所以“多能鄙事”。鄙事是小事,雖然會得很多,但與修道以及治國平天下沒有關係。


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麼會瞭解我呢?我小時候貧賤,因此學會了許多平常的技藝。君子需要這麼多的技藝嗎?不需要這麼多啊。”
七.牢曰:“子雲:‘吾不試①,故藝。’”


①〔吾不試〕 試,用也。


子牢說:“孔子說過:‘我(年輕時)沒有去做官,所以學會了不少技藝。’”
八.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①,我叩其兩端而竭焉②。”


①〔空空如也〕泯絕見聞識知,徹見本性,就是空空如也。只說一個空字,猶恐落在空相上,再說一個空字,空其空相,所以說“空空”。“空空”仍是文字,並非本性,所以說“如也”。②〔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子只問明鄙夫所問之事的利弊兩端,然後將兩端說清楚,把要說的話都說盡了,是為“竭焉”。說清楚以後,採用與否,由鄙夫自己決定。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實在無知啊!如果有一個粗人來問我,我一無所知,我也只是就他所提的問題,從正反兩端推究,盡我所能回答。”
九.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①吾已矣夫!”


①〔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集解》孔安國注:“有聖人受命,則鳳鳥至,河出圖。”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看不見祥瑞,孔子借此感歎不逢明君,不能行其大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2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