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既愛又恨:走近邊緣型人格障礙(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既愛又恨:走近邊緣型人格障礙(修訂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5 元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87392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可被診斷的精神疾病。BPD患者主要以不穩定的人際關係、不穩定的情緒、不穩定的自我意象和明顯的衝動性為特徵,他們在面對情感問題時,很容易爆發憤怒的情緒或不加思考地採取行動,甚至試圖自傷、自殺。
本書作者從探討邊緣型人格障礙產生的心理學根源與生物遺傳根源入手,闡述了邊緣人所具有的特徵,如紊亂自我身份認同、難以控制的情緒、顯著的分離焦慮及衝突的親密關係等,並在此基礎上為患者及其家屬給出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多種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方法。本書不僅是一本提高公眾對這種令人痛苦的精神障礙的認識的書,也是相關患者及家人的必備手冊。

作者簡介

傑羅德·J. 克雷斯曼 博士
畢業於紐約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美國聖路易斯大學教授,美國精神病學會終身教授。經常在全美各地及其他國家發表學術演講,並在美國知名《奧普拉脫口秀》等電視節目中作為受邀嘉賓傳授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與心理問題解決之道。他所創建的專門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服務的治療中心,為相關專家、學者及病患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哈爾·斯特勞斯
一名職業的醫學與健康作家,幾十年來一直為《女性家庭雜誌》 《男性健康》 《美國健康》 《紅皮書》和《麥考爾》等心理學、運動和健康專欄撰稿。獨自或與他人合作出版多部相關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1.幾十年來,本書一直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領域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南。
2.長踞亞馬遜人格及情感障礙類圖書榜首。
3.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總督導徐凱文博士、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主任醫師施琪嘉教授以及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任志洪教授連袂推薦。

目次

第 1 章 邊緣人的世界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人口統計學分析 / 009
醫生如何診斷精神性疾病 / 011
情感性血友病 /014
分裂: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黑白世界 / 016
狂風暴雨般的情感關係 / 018
工作和工作場所問題 / 019
“女性的疾病”/ 020
在不同年齡組的表現 / 020
社會經濟因素 / 021
地理邊界 /021
名人和虛構人物的邊緣行為 / 022
研究和治療方面的進展 / 023
“病理學”問題 / 024

第 2 章 混亂和空虛
邊緣型人格:一種人格障礙 / 029
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臨床定義 / 040
邊緣人的馬賽克圖像 / 057

第 3 章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根源
基因和神經生物學根源 / 068
發展性根源 / 069
先天還是後天 / 079

第 4 章 邊緣人與社會
瓦解中的文化 / 086
結構的崩潰:一個支離破碎的社會 / 089
對未來的恐懼 / 093
人際關係叢林 / 095
轉變中的性別角色模式 / 097
家庭和育兒模式 / 100

第 5 章 與邊緣人溝通
SET 溝通法 / 114
邊緣人的困境 / 117
一致性需要 / 132

第 6 章 與邊緣人相處
在朋友和親戚中識別邊緣人 / 138
應對和幫助 / 140
瞭解自己的情緒 / 146
特殊的父母撫養問題 / 147
與邊緣人共事 / 151
和邊緣人一起玩 / 153
成年邊緣人 / 154

第 7 章 求醫問藥
開始治療 / 164
治療的目標 / 165
治療的時長 / 166
心理治療是如何起作用的 / 168
病患 – 治療師“契合”/ 172
治療方式 / 177
小組治療 / 179
家庭治療 / 182
藝術與表達療法 / 185
住院治療 / 186

第 8 章 特定的心理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 / 197
心理動力療法 / 202
比較治療 / 205
其他療法 / 206
哪種療法最好 / 207

第 9 章 藥物:科學與希望
基因學 / 213
藥物治療 / 217
仿製藥 / 221
組合治療 / 222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以治癒嗎 / 222

第 10 章 理解和治療
成長和變化 / 233
設置邊界:建立起自己的身份 / 241
建立關係 / 242

附錄 1 DSM-V-TR 分類
軸Ⅰ 診斷 / 247
軸Ⅱ 人格障礙診斷 / 251
未來的診斷定義 / 251

附錄 2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演變
佛洛德 / 253
後佛洛德精神分析作者 / 254
克恩伯格的“邊緣人格組織”/ 258

參考文獻 / 263

書摘/試閱

推薦序一

打破內心的阻礙,療癒邊緣人格從人與人的相互理解開始最近在案例討論時,我的一名學生用一系列術語討論了她對個案的理解。老實說,對於有些術語,我也並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我想大概大多數學生也不太懂。因此,我評論說,儘量不要用術語來描述自然發生的現象,並補充道,術語與標籤都是阻隔和失真的。
“邊緣型人格障礙”大概是最近十幾年心理諮詢界最流行的術語之一,其流行度大概僅次於“抑鬱癥”“原生家庭”和“界限”。當你初次遭遇這些術語時,可能會感受到濃濃的“洋氣”,沒錯,這些帶著濃重異域風情的術語都是翻譯而來的。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比較高知的群體,因此,心理諮詢師罵起人來(是的,儘管我們似乎在諮詢中很“節制”,但一樣還是會有吵架的衝動)時,也會比較有專業性。例如,輕微一點(即微微辣水準)地罵人,可以稱對方“你沒有界限”。如果對方實在既沒有專業“知識”,也沒能抓到要點的話,可以追加一點到微辣水準,說“你這個邊緣人格”。可以想像,對方肯定會忙不迭地去百度搜索,然後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鄙視”了。
我曾經有一位來訪者,第一次來諮詢時給我帶來一本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的書籍,我正在揣測來訪者是否認為自己是邊緣人格而自學了此書時,她告訴我邊緣型人格障礙是她的前任諮詢師對她父親的診斷,她父親得知後非常氣憤(看來是上百度搜索過了),要求她女兒換諮詢師。從動力的角度來看,像是兩個父親在為了爭奪女兒而相互攻擊。
無獨有偶,有一次我在和一位同行閒聊的時候,她突然向我請教,說她經過分析和觀察,發現她丈夫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並有理有據地分析了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九個癥狀標準,認為她先生符合六個以上的標準――看起來是確證無疑的。而我是認識她先生的,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精英男士,當然或許他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也會對妻子有失望的表露,或者在親密關係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禁不住建議我的那位同行:“咱們能不把變態心理學知識用在自己家人身上嗎?”
“邊緣人格”概念的提出有一個複雜的過程。1938年,阿道夫?斯特恩( Adolph Stern)首次提出“邊緣型人格”( borderline)一詞,用以描述一群似乎不符合“神經癥”和“精神病”基本診斷類別的患者。此後,精神動力取向的治療師們不斷地進行臨床實踐和理論探索,經過齊爾博爾格(Zilboorg)、霍克(Hoch)、潑拉丁(Polatin)、比奇科夫斯基( Bychowski)、海倫?多伊奇(Helene Deutsch)、羅伯特?奈特(Robert Knight)、約翰? G.葛根遜(John G.Gunderson)和奧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等人的不懈努力,終於在 1980年,將邊緣型人格障礙列入美國精神疾病分類診斷標準第三版(DSM-III)並延續至今的第五版(DSM-V)。其中奧托?克恩伯格提出的邊緣人格組織是比DSM-V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更廣泛的概念。克恩伯格的概念將邊緣人格組織置於神經質和精神病人的人格組織之間。邊緣人格組織患者比精神病患者受損要小,但比神經質人格組織失能狀況要嚴重,他們由於情感衝突而產生無法忍受的焦慮。它位於重性精神病和輕性精神病(神經癥)之間,這也是稱之為邊緣的重要原因。
大約在 2000 年,我當時在一家精神病院的心身科工作,接診了一名有點特別的病人A小姐。當時,醫院的精神科的病人多是由家屬陪同來住院的,有些還是非自願住院的,而A小姐是主動要求住院,沒有家屬陪伴,孤身一人,並堅稱自己患有抑鬱癥。我對A小姐進行了詳細的精神檢查,卻發現她並不符合重癥抑鬱的診斷――她的情緒沒有那麼低落,也能正常工作,並沒有晨重暮輕的生理特點,思維和行為也沒有遲緩,更沒有自殺的想法和行為,看起來並沒有住院的必要。不過在她的再三要求下(這個在當時的精神病院也不常見),最後我診斷她為抑鬱性神經癥住進了心身科的病房。第二天便是全病房大查房,查到她的時候又出現了一些很少見的情況――這位元病人極其熱情、真誠地把我們所有的醫生、護士死命且富有邏輯地誇了一通,每一句都是充滿了溢美之詞,並表示要向院方提出對我們進行表彰。我們每一名醫生、護士被誇得都不好意思了,也覺得有點不太對――入院不到24小時,對我們的工作就這麼肯定?
第二天上午,又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事情,護士長的車胎不知被誰紮破了,同時病房的空調外機被人砸壞了。正在調查是誰搞的破壞時,我們院長來到病房,不過不是因為收到對我們的表彰或者錦旗,而是接到投訴,投訴病房醫生不關心病人、護士服務態度極差云云。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同一個人――A小姐所為。這時,我想起A小姐入院時給我的一份關於她的成長經歷的自述,因為從精神科診斷的角度,更多關注病人目前的癥狀而並不關心病人的成長經歷,此前沒有細看。當我仔細閱讀這份自述後發現,這位病人在童年期被其母親拋棄,由父親撫養,但其父親脾氣暴躁,經常虐待責駡她。其中一個我記憶深刻的細節是,有一天,她父親因為六歲的她貪嘴提前偷食了家裡的年夜飯菜,就罰她光腳在刺骨寒冷的雪地裡站了兩個多小時。
A小姐對醫護態度24小時內的180度大轉變,僅僅是因為護士長在處理她和其他病友的小糾紛時,沒有完全支持她。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病房醫生一起討論會診此案例時,只是認為她是人格障礙,具體哪一種實在分辨不清,似乎表演、自戀、反社會都有。這大概就是我最早經歷的邊緣人格障礙病人。從此之後,前來找我治療的邊緣型人格障礙來訪者逐漸多了起來,最長的一位來訪者斷斷續續已經治療十幾年了。對於那些典型的人際關係問題、問題關係模式、強烈的移情和諮詢師的反移情、在諮詢關係中的折騰和反復、空虛感等,可以說我也經歷了很多,從中也向我的病人們學習了很多。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情緒爆發,在親密關係中矛盾、衝突、糾結,他們的伴侶、朋友們往往被折騰得疲憊不堪、痛苦不堪。這種兩難也往往直接體現在諮詢關係中,也會讓諮詢師容易出現對來訪者的阻抗(心中暗自期盼這樣的來訪者遲到才好、脫落了更好),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甚至對來訪者出現強烈的憤怒和排斥,這確實是心理諮詢和治療所面臨的挑戰。
有一次在一個倫理案例討論中,談到一個投訴諮詢師的來訪者,一些資深的諮詢師提出,被投訴的諮詢師也是受害者,因為這位來訪者是一位年輕的女孩,為何在諮詢中會對年長幾十歲的諮詢師產生情感,自願與其發生親密關係而數年後又去投訴諮詢師,那不正是因為這位來訪者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嗎?聽聞此言,我也深深感受到,本應最能理解我們來訪者的心理諮詢師,似乎對他們的顧客有著本不應該的歧視、畏懼和排斥,這顯然和我們的專業助人初心是矛盾的。
沒有誰生而情緒失調、自殺自殘,更沒有誰註定在親密關係中矛盾糾結,會如此強烈地愛恨交加。如果沒有早期的親密關係創傷,誰會既恨一個人,又不能接受對方的離開?如果不是因為被至親的人愛又傷害著,又怎麼會對親密關係既恐懼又渴求。那手臂上自殘的累累傷痕,只是為了平息內心的痛苦。
癥狀是對問題環境的應對和適應,或者說是被問題的環境塑造的結果。沒有對人無條件的尊重、接納、理解和共情,便沒有療癒。
我有一個來訪者,是我從業經歷中遇到自傷程度最嚴重的,他的雙臂、雙腿都佈滿了新舊傷痕。第一次來諮詢時,他帶著一把美工刀,在沙發上坐下以後,他打開刀刃,並把它貼在自己面頰上。我說,你可以把刀給我看一下嗎?他把刀遞給了我。我看了一下,就是一把普通的美工刀,我把刀放在了一邊。來訪者看了我一下,又從書包裡拿出了第二把。我說:“這一把我也想看看,可以嗎?”來訪者說:“徐老師,我書包裡有 20 多把,五塊錢一把,你拿不完的。”我說:“請給我好嗎?因為你傷害自己,我會心疼,我也不同意你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你的痛苦,我們做諮詢就是為了幫助你漸漸地找到更好地解決心理痛苦的方式。”來訪者同意了,他把小刀交給了我,也再沒有拿出新的刀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帶了美工刀來。在我還沒有來得及擔心的時候,他很快打開美工刀的塑料片夾子,把不銹鋼的刀片取了出來扔進了廢紙簍,只拿著沒有刀片的美工刀貼在面頰,一邊向我解釋,因為這樣做才能讓自己安心,因為在他家裡,只有自殘和大聲吼叫才能讓父母能聽他說話。
痊癒的過程並不容易,來訪者的改善和進步是日積月累的。最近的一次諮詢,到了他的諮詢時間時,我此前突發的危機幹預還沒有結束,只能告訴他稍等,結果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等危機幹預結束後,我抱歉地把他請進諮詢室,也有點理論上的擔心――他是否會因此有被拋棄感而大發脾氣,他卻很真誠地對我說:“徐老師,你今天辛苦了,要不我們今天的諮詢早點結束,你早點回家休息吧。”
所有理論的建構、理論和術語的提出,其目的都是為了説明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我們看到現象,發現它的廣泛存在,進而去歸納總結,找到幫助或醫治的方法。診斷標準的優勢在於學術交流,科學研究有一個同行公認的標準,而劣勢在於用一個框框去套一個複雜、鮮活多樣而美好的人,只是簡單地用術語來給人貼標籤,會只看到診斷標準中描述的部分,而失去對人整體的理解,更可能無法觸碰到其內心。
也許我們確實被來訪者強烈的情緒所擾動,被來訪者缺乏“界限”的行為所困擾,但如果這就能使諮詢師放棄對來訪者的關愛,用標籤和術語阻隔我們對個體的理解,成為我們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親密關係的工具,甚至對來訪者的行為進行簡單粗暴的道德判斷和精神歧視,那就真的和心理諮詢的助人善行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了。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犯上面的錯誤呢?
不妨從學習開始。本書是第一本向公眾介紹邊緣人格障礙的專業書籍,從理論和實踐上都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堪稱經典。傑羅德?J.克雷斯曼博士是美國聖路易斯大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教授。他創辦了邊緣型人格障礙治療中心,對專業人士和病人極有幫助。我覺得本書最大的一個優點是引用和闡述了大量的典型案例。無論是案例本身還是理論總結,都在推進我們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理解。也許有一天,這個診斷名詞和概念會不被替代甚至不復存在,但這些對人性的理解和記錄將永遠有莫大的價值。
正如本書英文版的副書名《理解邊緣人格》一樣,打破我們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恐懼和憤怒,處理好我們自己的脆弱和自戀,無論是對你有“邊緣”傾向的朋友,還是作為諮詢師,真正做到心與心的理解,是療癒的開始。
徐凱文
臨床心理學博士
北京大學副教授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總督導

推薦序二

邊緣型人格障礙變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因為很多電影、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情節特別吸引人們的眼球:突兀的行為、擰巴的人際關係,以及多變的人格面具和奇特的打扮,可以說最無尿點的電影或引人入勝的小說無不被打上了邊緣型人格的特點。以前還把邊緣人格和邊緣型人格障礙進行區分,現在,這本書明確地提出邊緣型人格就是一種障礙!
當你欣賞文學作品、享受類似電影的時候,什麼東西最能打動你,其實就是每個人內心相似的地方:那種反復無常的性格、動輒翻臉的行為、無邊的空洞空虛感,以及無處不在的公主王子病,像極了戀愛的感覺,卻又是夫妻背叛時的反目成仇。
在我的臨床中曾經感受過高水準的人格障礙:他們往往絕頂聰明,家境不差,翻臉比翻書還快,但在關鍵時刻可以自己轉彎,可以自我調整,比如將自殺改為自殘,將自殘改為文身,不讓文身,就改當文身師,給別人文身等。而低水準的人格障礙則不那麼靈活:他們往往家庭條件不好,資源差,往死裡作,經常鬧事,並鬧得無法收拾。
雖然有資料說明邊緣型人格障礙與創傷有關係,但我的臨床顯示,早年創傷的發生率幾乎是100%的。美國也有資料顯示,邊緣型人格障礙人群的患病率達15%~25%。即使是在精神疾病中,邊緣型人格障礙也達到了20%。作為一種常見而不常被診斷的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對家庭、工作和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因為這些人無法建立穩定而安全的關係,所謂鬧事就是她們的安全――不安全的安全,所謂指責和背叛就是她們對關係的理解,即不穩定的穩定,她們的性亂和多變的人際關係,構成了他人眼中的風景線,但她們的的確確是在用生命訴說她們活著的努力和認真,之所以用“她”,是因為這類男性因其反社會行為,大多都被關到監獄裡去了,由此看來,留在社會上的更多的是女性邊緣型人格障礙者。
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及時出現的書。我國心理諮詢發展到現在,改革開放發展到現在,恰好到了一個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達到高峰,以及這類人群在心理治療室中出現的概率高的一個交匯點,原因如下。
1.社會發展的多元化、信息化和虛擬化導致邊緣型人格的展示空間具有了時代的特點,比如網上用化名或虛假性別身份去與他人溝通,實現關係互動。而邊緣型人格障礙其中的一個癥狀就是性別認同障礙,我們生活的當今社會裡已經有點“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味道了吧。
2.早期障礙是指三歲以前父母給予孩子照料的不周導致的障礙,而今留守兒童一代已成長起來,孩子需要父母實在的陪伴,而那些缺乏接地氣的親自陪伴的孩子容易產生空洞空虛的感覺,最大的一點就是不懂社會規則和基本的為人常識,而在人際關係中呈現出邊緣的特徵,即戲劇化多變性格、面具化無生命表情,以及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全面遺忘的友情……
3.父親缺失、母親強悍以及過密的親子關係都會導致媽寶男以及女漢子的出現,其人際關係長期處於一種激烈、敏感而戾氣十足的進攻狀態。例如,一名從 20 歲就在我這裡接受治療的女性到30歲時,在社會上鬧事的頻率明顯減少,問她發生了什麼,她說,鬧不動了。激素水準到中年後下降可能會導致其攻擊性行為的減少,但反過來也說明在青春期和青春後期(即15~25歲),邊緣型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之大,容易引發較大影響的社會群體事件,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當然,這是我臨床經驗引發的思考,具體還請大家去看這本書。
施琪嘉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
武漢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
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中方主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9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