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動物學【蟲魚傳說動物篇】:閱讀成語背後的故事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每隻烏龜都能縮頭?蜉蝣真的「朝生暮死」?
蠶寶寶「作繭自縛」是自作自受?還是超享受?
自然界裡是否也有「無殼蝸牛」?
跟著台灣昆蟲學界泰斗的視角,宛如走進一座動物大觀園,
讓你輕鬆增廣生態見聞,成語知識功力一起大增!
★台灣昆蟲學界泰斗留給世人的成語動物故事經典
★現代動物學觀點+自然人文保育關懷+嚴謹考究歷史典故
★榮獲金鼎獎&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成語動物學》【鳥獸篇】與【蟲魚傳說動物篇】二書,精采收錄207則歷久彌新的動物成語。朱耀沂老師以博學多聞的專業智識,除了檢視古人留下的動物成語的正確性,同時帶領讀者乘著成語的翅膀,遨遊繽紛世界,並透過假設、引申、舉例,編織成一幅幅妙趣橫生的自然生態知識網,讓人愈讀愈想探究更多!
〔本書特點〕
◎每則動物成語注明出處、解釋內涵,並引述歷史故事或經典文句,考究嚴謹。
◎《成語動物學》兩書共收錄207則動物成語,分為【鳥獸篇】【蟲魚傳說動物篇】,可說是以成語為主軸,寫就編成的簡易趣味動物知識百科。
本書作者朱耀沂教授——堪稱台灣昆蟲學界第一把交椅,在相關領域博學多聞。例如,「囊螢照書」說的是車胤苦讀的故事,朱教授超級認真計算需要多少隻螢火蟲才能閱讀,在車胤家鄉福建,有什麼種類的螢火蟲光度夠大又不太閃爍。然而,就算辛苦捕來數量足夠的螢火蟲,也不論可養活多久,在當時沒有玻璃、塑膠的年代,以車胤的貧窮程度,應該也買不起高級的絲綢薄紗,只能用透明度較差的棉麻布類……
為何魚從腹部開始腐爛?這在成語「河魚之疾」中,有非常精采的魚類知識剖析。
到底什麼是「寒蟬」?「噤若寒蟬」與「寒蟬效應」寓意為何?用法有差別嗎……
在檢視古人所留下動物成語的正確性當中,朱教授同時帶領讀者乘著成語的翅膀,遨遊繽紛的自然世界,並不斷假設、引申、舉例,每一個舉例又都是一個有趣的生態小知識。不過在諸如「漏網之魚」之類成語中,朱老師也以現代保育觀念,強調留下漏網之魚的重要性,他舉例說:一條雌鮪魚產卵數多達千萬,能夠發育成熟的卻不到十隻,何時捕捉最有經濟效率?是等到成魚體重達一百公斤?或者以量取勝,長到五十公斤就可以?鮪魚類的稚魚幾乎沒有商品價值,但長大到一百公斤時,每公斤卻值上千元,顯然等牠長大後再捕才划算。那麼捕魚時,是不是也該用「漏魚之網」呢?!
作者簡介
朱耀沂 教授
1932年~2015年。台南人;國立台灣大學植病研究所昆蟲組碩士,日本九州大學農學博士。
1969年~1997年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其著作斐然,包括:《熱帶昆蟲學》、《午茶昆蟲學》、《黑道昆蟲記》、《昆蟲雜貨店》、《昆蟲聊天室》、《蜘蛛博物學》、《台灣昆蟲學史話》、《人蟲大戰》、《情色昆蟲記》、《成語動物學—鳥獸篇》、《成語動物學—蟲魚傳說動物篇》等超過百萬字書寫的專業著作,本本廣博精深!
朱教授不僅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更是台灣昆蟲研究史上的重量級人物!畢生研究昆蟲與蟲害,擁有豐厚的專業知識,學生尊稱他為「昆蟲博物館」,貼切表達了他在台灣昆蟲學界的貢獻與崇高地位。
認識朱教授的人,皆知其學問之廣博猶如一巨冊百科全書,在昆蟲專業之外,動物學、文史哲領域同樣具備豐富素養。退休之後,他不僅一如往昔閱讀大量書籍、參與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幾年間更累積了可觀的相關著作,對昆蟲的熱愛及學術教育的投入,令人景仰讚嘆。
相關著作:《成語動物學【鳥獸篇】:閱讀成語背後的故事》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讓好奇的人類 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閱讀朱教授的這本《成語動物學》,猶如在逛一種另類的動物園,裡面包羅萬象,不一而足,舉凡牽涉到蟲魚鳥獸的成語,大都囊括其中。而講到動物園,不禁讓我想到《好奇的人類》一書的作者萊歐.華生。身為動物行為學博士又曾任動物園主的他,依其獨到的敏銳觀察力將動物歸為兩大類型:獅型動物天生慵懶,在牢籠中天天睡覺,無所事事;虎型則無法忍受怠惰,是個機會主義者,關在籠中顯現不安,四處踱步。華生發現人類的特性也屬於虎型,推論由於人類早期的生活環境需要密集而主動探索,導致現在很容易就有行為氾濫的傾向,不斷在生命過程中尋找更為複雜的表達形式。
成語的使用與發展,正符合上述所謂「好奇的人類」所做的複雜而傳神的表達。這些言簡意賅的成語,背後都隱藏著一些故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流轉,許多原意漸漸流失,我們往往使用時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於是,「好奇的人類」又會想進一步瞭解事物的來源,探究背後的成因,我想這也是促成此書的潛在因素之一。坊間有許多闡釋成語故事的書籍,其中多數著重於說明背景的歷史故事,偏向人文方面,即使是解釋到涉及自然方面的成語,也多圍繞在現象面的說明,至於其背後究竟有何道理,就像是失落的一環,而此書剛好補此缺憾。
拜讀朱教授這本《成語動物學》,無異是開了眼界!這才驚覺有關動物的成語竟有如此之多,朱教授整理出兩百多則,仍在後記中慨歎有遺珠之憾。全文分上下冊出版,第一冊為〈鳥獸篇〉,第二冊則為〈蟲魚傳說動物篇〉。在書中,朱教授不僅說明這些成語的背後起源,引述歷史故事或經典文句出處,同時以他的科學專業,進一步敘述這些動物的相關生活習性與行為等,旁徵博引,豐富有趣,全書可謂是以成語為貫串主軸的動物學百科。此外,書中有時還會與國外類似的成語互相對照,例如「一箭雙雕」與「一石二鳥」,一中一西各自發展出相同的意涵,形成東西文化相互輝映的異曲同工之妙。更棒的是,朱教授在書中穿插了很多自己手繪的可愛動物圖,不得不令人佩服這位左右腦都發達的學術界奇人。
朱教授是昆蟲界的大師,我雖然從沒能真正修過老師的課,但是受益於他很多,可謂是私淑弟子。而認識的人都知道他知識淵博,實為一位博物學家,相形於他所知道的學問,昆蟲知識真只能算是「雕蟲小技」,讀者可以從他此書及已發表的作品窺知。而此書內容橫跨文史,又讓我見識到朱教授的功力。我懷疑朱教授或許以為我在大學時,由文學院歷史系轉到昆蟲系,可能較有文學造詣與歷史知識,因此給我這機會寫序,完全沒有考慮我可能只是個「紙紮老虎」或可能「梧鼠技窮」!也或許他是想藉此機會展現實力,果然他成功了,拜讀此書,我對朱教授的敬佩又加三分,五體投地,只好「鸚鵡學舌」也來舞文弄墨一番!然寫此序言,相對於書中豐富的內容,令我感到捉襟見肘、相形見絀,加上時間匆促,「狼吞虎嚥」地讀完全文,序言寫來還真有「狗急跳牆」之感。但是答應老師在先,縱有「騎虎難下」之窘境,也非效此「犬馬之力」不可。希望此序文不致「狗尾續貂」,在老師退休後的系列精采書籍與眾多前輩的序言佳作之後,因我而壞了水準。不過私心想來,拜老師之大名為他寫序,或許我日後可以因此而「狗仗人勢」、「狐假虎威」,招搖一番!
以上借用本書的一些成語,雖有濫用之嫌,唯望讀者包涵。有興趣的話,可進一步由本書查到典故與說明,欣賞朱老師如何以博物學家的觀點述說成語故事,滿足我們這些「好奇的人類」。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楊曼妙
【各界專業名家推薦】
在《成語動物學》中,朱耀沂教授跳脫了以往成語釋義的窠臼,從科學的觀點提出了新的問題或看法,再結合許多有關動物形態、生理、行為、生活史的發現與分析,進而提出新解,並且適時地引出許多保育的理念。每則成語不過一千餘字,從引言、提問、分析到總結一氣呵成;引述的動物資料豐富多樣,分析的條理清楚易懂,而且文字生動有趣,讓人忍不住循著每則成語一路看下去,為精采的內容拍手叫好。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李玲玲
對學生來說,由於盛傳升學作文測驗時多用成語會加分,對大人而言,談話中引用成語也具有會心一笑的樂趣,因此這些年坊間的成語書出版得很多,但是朱教授這本《成語動物學》是一本絕對令你驚豔的作品,從書中我們不只認識成語的典故,還以生動的文筆將傳說、科學及保育觀念融合在一起。這本書不但能增加我們閱讀寫作與言談的能力,更可以是我們認識自然生態與開啟我們進入自然的行動契機。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比喻是一個重要的修辭法,採用植物的特性或動物的行為與習性,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的成語,可充分表達我們心中的最精微與深層的意涵,也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本書解說動物成語的科學問題,可進一步了解比喻的妙語。
──生態學家 金恆鑣
假如讀成語能像逛動物園一樣,那有如在鬱鬱叢林深處與野生動物相遇的驚喜,只有閱讀朱耀沂教授的《成語動物學》方有如此感觸。透過朱耀沂教授的博學,他細心解說鳥獸蟲魚相關的成語故事,更能體會我們中文用語的精緻表現,成語結合動物學是百科辭典中的百科。
──東海大學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教授 林良恭
這本《成語動物學》是由治學嚴謹的動物學家朱耀沂教授,以現代的動物科學論據,來重新詮釋我們耳熟能詳及常運用的成語,賦以這些成語新而正確的論點,讓我們對諸多動物有更深入與廣泛的認知,可謂是一本現代的「新鳥獸蟲魚疏」,值得一再詳讀。
──前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 陳寶忠
朱耀沂教授是有名的昆蟲學家,他的博學多聞和興趣寬廣在學術圈中更是眾所周知。朱教授以他深厚的專業基礎,以及他對大自然廣泛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瞭解與動物相關的成語的由來,解釋了其中的意涵,並進一步討論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當今社會或環境現象。此書應該是每戶必備的參考書或課外讀物。
──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小如
目次
推薦序 讓好奇的人類 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楊曼妙
各界專業名家推薦
作者序 為動物成語驗明正身
第一篇 魚類
水清無魚/如魚得水/吞舟之魚/河魚之疾/釜中游魚/混水摸魚/魚目混珠/魚貫而入/漏網之魚/緣木求魚/鶼鰈情深
第二篇 蟲類
蜥蜴◆脊索動物門.爬蟲綱
斷尾求生
蛇◆脊索動物門.爬蟲綱
巴蛇吞象/打草驚蛇/佛口蛇心/杯弓蛇影/虎頭蛇尾/蛇兔聯盟/畫蛇添足/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龜◆脊索動物門.爬蟲綱
跛鼈千里/龜毛兔角/龜年鶴壽/縮頭烏龜/龜笑鼈無尾
青蛙◆脊索動物門.兩棲綱
井蛙之見/怒蛙可式/蛙鳴蟬噪
昆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一決雌雄/危如累卵/羽化登仙/物腐蟲生/猿鶴沙蟲/雕蟲小技/夏蟲不可語冰
蚊子◆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孑孑為義/聚蚊成雷/蚊虻走牛羊
家蠅◆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力士捉蠅/飛蠅垂珠/臭肉來蠅
蜂◆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蛇口蜂針/游蜂浪蝶/蜂湧而出
螞蟻◆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蚍蜉撼樹/群蟻附羶
螢火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囊螢照書
蛾◆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紅粉青蛾/飛蛾撲火/螓首蛾眉
家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作繭自縛/蠶食鯨吞/春蠶到死絲方盡
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金蟬脫殼/噤若寒蟬/蟬不知雪/蟬腹龜腸
蝨子◆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捫蝨而談/蝨處褌中
螳螂◆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螳臂擋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蝗蟲◆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蝗蟲過境
蜻蜓◆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蜻蜓點水
蜉蝣◆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朝生暮死
蜘蛛◆節肢動物門.蛛形綱
蛛絲馬跡
蜈蚣◆節肢動物門.唇足綱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蝸牛◆軟體動物門.腹足綱
無殼蝸牛/蝸角之爭
蚌◆軟體動物門.斧足綱
老蚌生珠
蚯蚓◆環節動物門.寡毛綱
以蚓投魚/春蚓秋蛇
海綿◆海綿動物門.玻璃海綿綱
偕老同穴
第三篇 傳說動物
龍
宛若游龍/屠龍之技/畫龍點睛/群龍無首/龍肝鳳髓/龍爭虎鬥/龍馭上賓/龍潭虎穴
鳳凰
烹龍炮鳳/鳳凰來儀
麒麟
天上麒麟/喜獲麟兒
鵬
鵬程萬里
鴆
飲鴆止渴
後記
書摘/試閱
河魚之疾
魚類腐爛先從腹部開始,以此比喻腹瀉。又作「河魚腹疾」、「河魚之患」。
這則成語出自北宋蘇軾的〈與馮祖仁書〉:「又苦河魚之疾,少留調理乃行。」其實早在春秋時代的《左傳》,就曾提到:「河魚腹疾奈何?」
為何魚從腹部開始腐爛?尤其鯖魚(花飛)更以迅速失去新鮮度而有名。找來剛釣上岸(不是網撈)的鯖魚,切開鰓和尾部,把血放出來,然後將牠放在攝氏零度以下,兩個小時後,牠的身體開始僵硬;十個小時後,牠的身體開始變軟,也就是說鯖魚在死後不到半天,就失去新鮮度。
但鯛魚之類較容易維持新鮮度,在同樣的處理下,四個小時後魚身才開始僵硬,五十六個小時後才開始軟化。這是因為鯖魚、鮪魚等肌肉紅色的魚,所含的高能量物質ATP在魚死後分解速度較快,而縮短了變硬的時間。
當魚開始變硬,魚肉的蛋白質就受到蛋白酶的作用而分解,肉質就會愈來愈軟,而且愈不新鮮。而鯖魚肌肉軟化的速度又比其他魚類快,在肌肉的軟化階段,蛋白質被分解為低分子的胜(peptide)、氨基酸等,更加快肌肉軟化的過程,並促使附生於肌肉中的微生物急速繁殖,遂造成肌肉腐敗。
由於魚肉含有水溶性游離氨基酸、醣類、有機酸、無機鹽類、維生素等營養物,因此往往魚一旦死亡,身體變硬後,就有微生物在上面繁殖,而且這種水溶性成分愈多時,微生物的繁殖就愈明顯,鯖魚便是最典型的魚種。尤其鯖魚肌肉中的組胺酸(histidine)含量高,經過微生物分解後,變成會讓人引起過敏反應的組織胺(histamine),組織胺往往在魚呈現不新鮮,發出魚腥味——胺(amine)、氨基酸味之前,就已經蓄積在魚肉裡了,因此體質較特別的人,取食尚稱新鮮的鯖魚時,也會有食物中毒或過敏性皮膚炎的反應。因此,鯖魚可說是稍微不新鮮,就會讓人吃壞肚子的魚種,這類有危險性的魚,肉大多呈紅色。至於鯛魚、石斑魚、鱸魚等魚種則肉多呈白色。
魚肉不管紅色或白色,都各有優點,但病人或嬰兒的食物,多以白色魚肉為主,主要的原因在於脂肪含量較少,較易消化。白色魚肉的脂肪含量大致百分之二,但紅色魚肉中的脂肪含量,就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除了脂肪外,紅色魚肉的鐵及維生素含量,也比白色魚肉多。
其實魚肉都是由細長纖維狀的肌肉細胞所組成,但紅色魚肉的肌肉細胞較細,內含多條血管,故呈紅色;白色肌肉細胞較粗,血管也較少。就功能來說,紅色肌肉細胞的收縮速度、強度,都比白色肌肉細胞差,但紅色肌肉細胞可以一邊補給氧氣,一邊反覆伸縮,持續性較大;白色肌肉細胞雖然收縮快、力道較大,卻容易產生引起疲勞的乳酸。鯖魚、鮪魚、沙丁魚等活動在海洋表層的迴游魚,由於必須長時間游泳,因此肌肉是具有持久性的紅色肉;相反地,鯛魚、石斑魚、鰈魚等,生活在接近海底的魚種,不必長時間游泳,肌肉大部分由白色肌肉細胞所形成,牠們在發現食物或逃避害敵攻擊時,則會有爆發性的行動。
由此可見,鯖魚等魚種,之所以容易引起「河魚之疾」,還是與牠的生活習性有關。
巴蛇吞象
比喻人心貪婪無度,永不滿足。又作「巴蛇食象」、「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則成語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貪象,三歲而出其骨。」講的是,古時候有隻大蛇吞食大象,經過三年,才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在屈原的《天問》中,也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提問。
中國古代有不少關於大蛇的記載。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劉詢的《嶺表錄異》裡,都提到巨蛇吞鹿充飢的事。然而,真的有這種能吞食大象或鹿的蛇嗎?不必提體重六、七公噸的非洲象,或三、四公噸的亞洲象,即便是剛出生的一百公斤小象,也沒有蛇能夠吞下去。這個荒誕不經的傳說故事,當然沒人會相信,不過它倒成為反映人心貪婪無度、想以小吃大的最佳寫照。
無論如何,蛇能吞下多大的獵物,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先看看至今所記錄的最大型蛇。雖然有不少號稱超過十公尺,甚至二、三十公尺的紀錄,但根據可靠的紀錄,最大型的蛇是在印尼採到的網紋巨蟒(Python reticulatus),體長十公尺左右。一九三四年,在南美的圭亞那,一支探險隊在一塊大岩石上發現蟠蜷的巨水蟒(Eunectes murinus),隊員紛紛猜測牠有多長,估測的長度從六.○九至十八.二八公尺,但打死後測定的體長,只有五.九四公尺,所以要得知蛇的體長不能靠目測。蛇皮的計測值也不可靠,因為剝下來做完乾燥等處理後,往往比實際更長約四分之一。
蛇到底能吞下多大的獵物?根據可靠的資料,曾有體長七.八一公尺的水蟒,吞下體重四十五公斤的南美野豬;體長七.三一公尺的網紋巨蟒,吞下體重五十四.五公斤的家豬;體長五.二五公尺的水蟒,吞下體長二.四三公尺的鱷魚;體長四.八七公尺的非洲巨蟒,吞下體重五十九公斤的飛羚等紀錄。如此看來,網紋巨蟒是有可能吞下孩童、體型嬌小的女人。但是再怎麼說,大蛇頂多吞下七十公斤的獵物,「蛇吞象」是極端誇張的想像。
話又說回來,以蛇如此細長的身體,竟能吞下幾十公斤的大型食物,是足夠讓人瞠目結舌的了。到底牠是怎麼做到的呢?牠先用身體緊緊纏住獵物,將獵物的肋骨折斷、壓軟、變成條狀,接著利用上、下顎與口腔部分骨骼的特性,做出吞食的動作。由於蛇類的上、下顎骨沒有完全接合,左、右下頷骨只以韌帶相連,因此嘴巴可以張得很大,吞下比自己還粗壯、還大型的獵物。但獵物的身體也不宜過大,否則蛇纏住牠後,無法折斷牠的肋骨。
攻擊獵物那一刻,蛇的嘴巴是閉著的或略為張開,一碰觸到獵物,牠的嘴巴就張開成將近一百八十度,並將口腔內彎曲的牙,垂直地插入獵物體內,接著牠大嘴一閉,咬住獵物的一部分身體。獵物若是小型,就直接吞下去,若屬大型,牠會如前所述,先纏住獵物,耗盡對方體力,再將牠放開,從頭部重新吞下,藉由上、下顎的交互活動,把獵物慢慢地送進食道。當獵物進入口腔後,蛇就轉動頸部及胴部的肌肉,將獵物送進胃裡。過程中,蛇會有幾次類似打呵欠的動作,好讓口部與顎部骨頭調整回原來的位置。
雖然蛇不能吞下大象,但牠食量之驚人是出了名的,而且還很能餓肚子,可以長時間不進食。例如大型蟒蛇通常可以一年不進食,若提供水給牠飲用,曾有長達六百七十九天不進食的紀錄;龜殼花在供水的情況下,更有長達一千一百二十六天的耐飢紀錄,體重從原先的一千一百公克,降到四百七十公克。蛇類之所以有如此的能耐,主要是因為牠通常不太活動,新陳代謝極為緩慢,體內的脂肪遂被移作生活所用的能源。
縮頭烏龜
指遇事膽小退縮、不敢面對現實的人。
在我們的印象中,烏龜遇到緊急情況,便把頭縮進殼裡,以避開危險。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烏龜都如此,有些龜類如蛇頸龜科(Chelidae)、側頸龜科(Pelomedusidae)、楓葉龜(Chelus fimbriatus)等,都因脖子過長而不能縮頭。以兇暴聞名的鱷龜(Macrochelys temminckii)、名列保育類動物的海龜,和以鷹嘴龜之名為廣東名菜的平胸龜(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等,則由於頭部較大,無法完全縮頭。蛇頸龜遇到危險的反應是,把長膀子和頭藏在背甲邊緣下,但頭、頸部的外側仍露在外面,在視線不佳的水中,這種方法似乎有效。
蛇頸龜、楓葉龜等,屬於龜目的側頸龜亞目(Pleurodira),從出土的化石可知,牠們曾在白堊紀和第三紀初期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但受到會縮頭的後起之秀隱頸龜亞目(Cryptodira)的壓迫,分布範圍逐漸萎縮,目前側頸龜亞目的龜類只限於南半球的熱帶地區。
現有的大部分龜類都屬於隱頸龜亞目,所謂的隱頸龜亞目,就是能夠把頸部與頭部伸入殼裡,側頸龜亞目的烏龜則無法將頭完全縮進殼裡,頭部若向殼內縮進去時,脖子則會向兩側彎曲。先出現的側頸龜類,尤其是長脖子的烏龜,後來反不及隱頸龜類來得繁榮,這當然是生存競爭下的結果。想想看要背著笨重的外殼逃生,談何容易!
除了上述分類學上以頭是否縮進殼來分類之外,目前已知的二百五十種龜鼈,又可依其生活方式分成陸棲性、海棲性及生活在淡水水域三大類,其中以生活在淡水的種類最多,超過一百五十種。
龜鼈類與同屬於爬蟲綱的鱷魚一樣,身體被覆著發達的甲殼,但與鱷魚不同的是,龜鼈類的體色較有變化。陸棲性的烏龜多呈褐色,但有濃淡的差異;生活在淡水的一些小型種,則具有兩種鮮艷的體色。例如生活在美國東、中部的錦龜(Chrysemys picta),背殼骨板的邊緣呈鮮黃色,腳、頸、腹部側面還具有深紅色的帶紋;分布在東南亞的馬來食蝸龜(Malayemys subtrijuga)是在海灘築巢的淡水龜,牠赤褐色的骨板帶著白邊,地龜(Geoemyda spenglen)的骨板則呈黃色。
龜鼈類的視力一般來說都不好,陸棲性種類的視野範圍只有二十五度,捕食性的鱷龜類也只有三十度,只有少數種類具備辨別顏色的能力。牠們的聽覺也欠佳,頸部雖有耳孔,但沒有外耳,平常啞然無聲,只有在尋偶期才偶爾發出聲音。相較之下,牠們的嗅覺就比較發達。
由於感覺系統不發達,又背著厚重的龜殼,行動不便,龜類遇到緊急狀況時,很自然地就把頭縮進殼裡,讓堅固的殼來保護牠脆弱的身體,所以把「縮頭烏龜」形容成膽小、怯懦、畏首畏尾,對烏龜一點也不公平!對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牠而言,縮頭可是最佳的自衛手段呢!
囊螢照書
車胤家境貧窮、無力購買燈油,於是他在囊袋中放入螢火蟲,利用螢光來讀書。形容在艱困的環境中勤奮讀書。又作「車胤囊螢」、「囊螢夜讀」。
【相似詞】囊螢積雪、聚螢積雪、照螢映雪、雪案螢燈。
這則成語出自《晉書.卷八十三.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油,夏月則練囊盛螢數十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記憶所及,師長們喜歡用車胤的「囊螢照書」,和匡衡的「鑿壁偷光」以及孫康的「映雪讀書」等故事來勉勵學生用功念書。我自己也曾經被長輩耳提面命了好幾次,但自從研究昆蟲之後,我對囊螢照書的故事開始產生懷疑。
到底要多少隻螢火蟲的光才能看書?根據一篇研究報告,利用發光量較大的日本特產種源氏螢(Luciola cruciata)作試驗,各在報紙左、右兩邊,放一個裝了一千隻源氏螢的籠子,利用這兩個籠子的光來閱讀報紙,報紙上的字清晰可見。古書的字不像報紙那麼小,應該不必用上二千隻源氏螢;再者,車胤的故鄉福建有比源氏螢更大型、更亮的台灣窗螢(Pyrocoelia analis),據說二十隻台灣窗螢的光,已經勉強可以看書。但車胤是「練囊盛螢」!晉朝距今一千七百年,那個時候沒有玻璃,也沒有透明紙,照理說窮得買不起油的車胤,不可能用薄絲綢裝螢火蟲,用的應是透光性較差的棉布或麻布。試想二十隻台灣窗螢在棉布袋裡所發出的光有多強?能夠利用來看書嗎?
螢火蟲發出的螢光是一閃一閃的,在這樣不穩定的光照下看書,必然吃力。還有,螢火蟲成蟲的壽命頂多半個月,為了看書,得將許多隻螢火蟲塞進小囊裡,死亡率一定很高,因此每天還要出去採集新蟲。雖然車胤好學的精神值得肯定,但這樣看來,「囊螢照書」實在是不怎麼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雖然現在我們有電燈可用,不必借助螢光,但值得注意的是,螢光是利用範圍甚廣的一種生物資源。螢火蟲的發光現象是螢光素和活體熱能(ATP)受到螢光酶作用氧化,以光的形式釋出所產生的能量;活體熱能源愈多,光度就愈強。依照這種原理,專家透過基因轉殖等技術,利用大腸菌大量培養螢光酶,將它與螢光素組合,開發出微生物偵測劑。利用微生物偵測劑,可以證實肉眼看不到的活體微生物的存在,甚至可以依它的發光程度來偵測微生物的發生量。
過去對微生物的偵測都用微生物培養法,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得到結果,而且知道的只是採樣當時的情形,無法察知後來幾天內發生的變化。但使用螢光素——螢光酶檢驗劑,短短的二十秒鐘後,就能得知檢驗劑與受檢樣品反應的情形,且準確度相當高。以酵母菌為例,它可以測知一公升中一個酵母菌的存在。因此,這種測試劑在需要無菌條件的外科手術房、醱酵食品工廠、自來水廠,以及要求高度無菌的太空食品製造、包裝廠,都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所謂的「囊螢照書」已成過去式了,它的現代版應是「螢光照菌」。
飛蛾撲火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又作「飛蛾赴火」、「飛蛾赴燭」、「飛蛾赴焰」、「飛蛾投火」、「飛蛾投焰」、「燈蛾撲火」。
這則成語出自《梁書.卷四十.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古人將蛾的趨光性,比喻成自我毀滅的行為。
晚上開燈或在路燈旁時,常可以見到一些昆蟲被燈光吸引而來。出現在燈下的昆蟲種類,雖依附近環境(尤其植物的生長情形)而異,但總有蛾類的身影,蛾類不僅是常客,且常是數量最多的。由於許多昆蟲都有趨光性,因此昆蟲專家常在夜間的燈光下進行採集工作,農業昆蟲專家甚至在農田裡設置誘蟲燈,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記錄受誘而來的害蟲種類及隻數,以調查害蟲的發生動態。
昆蟲的趨光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人類利用火來取暖,可以追溯到數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昆蟲的趨光性可能比這更早就出現了。許多昆蟲受到光線刺激,都會產生靠近或是逃避的行為,而且從蛾、獨角仙、鍬形蟲等部分昆蟲皆有明顯的趨光性來看,黑暗裡的光,對夜行性昆蟲的生活,應該有正面的意義。
人類還沒利用火光之前的光源有兩種,一是山林、草原的自然火災,人類的祖先便以此時的火為火種,不讓它熄滅。但自然火災並非定期發生,是可遇不可求的現象,說不定好幾年才發生一次,對昆蟲而言,這樣的光源利用價值不高。另一個光源是,在日落或日出前,西方或東方出現的殘光或晨光,昆蟲利用這種光的可能性相當大。以蛾為例,蛾撲光的時段雖然依種類而異,但以日落不久和日出之前,東方天空略帶白色的時段最熱門,撲光的蛾種最多,隻數也最多。由此推測,白天休息的牠們,很可能利用傍晚及黎明時的光線,作為夜間活動的指標。
到底光線對夜行性的蛾有什麼意義或作用?原來許多種蛾類產卵時,將數百粒、甚至上千粒的卵產在一起,形成卵塊,孵化的幼蟲很自然地就成群生活,後來才隨著發育慢慢分散。因此,在野外,常可見到幾十條老熟幼蟲聚在一起取食樹葉,有時我們也可以在一個地方採集到許多蛹。這些幼蟲或蛹,大都來自同一隻母蛾所產的同一個卵塊,羽化後若就地尋偶、交尾,容易發生近親交配的情形。為了避開這種風險,蛾類利用傍晚或黎明時的光,向西方或東方飛翔,遠離羽化場所尋偶。沒想到後來出現的人類,利用燭光、燈火照明,尤其使用不太熱的日光燈及利用紅外線的特殊燈光,這些照明設備擾亂了牠們的繁衍策略。
蛾類對光線非常敏感,牠們能感受一~五燭光的弱光,而展開行動。不僅僅成蟲對光線的敏感度很高,幼蟲也是如此。一些春、夏天發育的蛾類幼蟲,經過一、二個星期的蛹期,就羽化變為成蟲;但在日短夜長的秋天度過幼蟲期的,反而變成休眠蛹,必須經過好幾個月的休眠才羽化。決定以後變成休眠蛹或不休眠蛹的關鍵時段,就在幼蟲期後期日照時間的長短,而且試驗已證明,光是日照時間的差異,就足以決定該隻幼蟲化蛹後的命運。
如此看來,「飛蛾撲火」可不是我們人類所想的自取滅亡的不歸路,而是蛾類存活策略裡,重要的一個步驟。蛾類的向光,原是為了避免近親交配,所以牠們只是朝光源飛近,會與光源保持一段距離,並不會撲火自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