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滿額折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生產隊友:共創幸福的生產經驗!給爸爸、導樂、親友團的完全陪產指南

定  價:NT$ 600 元
優惠價:9054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9元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最強隊友!補完計畫→→→
最完整的陪產指南,教你對應生產現場的每一分鐘
●特別收錄國內執業助產師、溫柔生產醫師門診資訊●

生產不再是一個人的事!
| 五十餘年專業導樂,非創傷性生產經驗的經典之作 |
產科醫師、助產師、導樂推薦,造福無數孕產家庭


進產房也要超前布署!
本書作者潘妮・西姆金是訓練有素的導樂,五十多年來,陪伴過數百個待產家庭。他長期推廣生產教育,協助創造非創傷性的生產體驗,讓人回憶生產經歷不再驚嚇連連。
《生產隊友》帶領準爸爸、親朋好友、導樂/陪產員一起度過產前最後幾週與產後初期的時光。本書涵蓋最新的醫療資訊、使用智慧型手機APP要注意的地方,並且收錄了放鬆與非藥物減痛的方法與產後復元的要點,迅速有效幫助產者與隊友了解生產過程與可能發生的狀況,是生產期間不可不讀的指南。

想跟太太一起迎接新生命!
只是關於進產房這件事,準爸爸是不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呢?
與其不知所措,不如當個神隊友吧!

讀完本書,你將會有以下收穫:
・ 了解導樂加入生產團隊,導樂可以幫上什麼忙→不怕手忙腳亂,更安心
・ 完成生產前的準備,並知道何時啟動產程→不怕太早到醫院被退貨
・ 了解正常分娩的每個階段→不再一句話惹惱孕婦,最強情感支持指南
・ 了解最新的減痛藥物→怕痛免驚,用藥不再霧嗄嗄
・ 了解非藥物的減痛方法→自然生產一定要知道的祕訣
・ 了解哺乳和新生兒護理→24小時增乳方案、最佳肌膚接觸的時機
・ 回家的準備→了解產後事務優先順序,分享補眠法 ....more

緊急狀況速查,和產者一起溫柔達陣
本書還有貼心的閱讀設計,在生產期間,有時你或許會需要立即的協助,想盡快翻書找答案,因此以深橘色背景印出這類主題,使頁緣顏色較深,方便翻閱。隊友可能馬上想知道的事情有:
✓ 要帶去醫院或在家生產的用品
✓ 各階段產兆
✓ 正確計算子宮收縮時間
✓ 何時去醫院?
✓ 圖解分娩與生產的姿勢與動作
✓ 止痛劑用在什麼時候?
✓ 了解剖腹生產時的情況

書末另有國內外豐富的建議參考資源,特別收錄國內助產師、溫柔生產醫師門診等資訊,在台灣此類資源相對較少與分散,希望由此為讀者提供創造幸福生產經驗的第一步。

本書為
★國際生產教育協會(ICEA)★
★DONA國際協會(DONA International)★
★國際母乳會(La Leche League)★
★拉梅茲國際協會(Lamaze International)★
導樂/陪產員訓練指定用書

作者簡介

潘妮•西姆金 Penny Simkin
物理治療師,美國知名作家、導樂、教育者、講師。自1968年以來,一直致力於生產教育和提供分娩支持。她也是DONA國際協會、創傷性生產預防與治療協會的創辦人。
合著有《正面迎擊!難產的早期預防及處置》。在巴斯蒂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一個以她為名的「西姆金聯合生產職業中心」擔任資深教授。
凱蒂・羅絲Katie Rohs
生產教育者與助產師。現居西雅圖。

譯者
謝汝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近期譯作包括《肖像雕塑法》、《大師的刻意練習》、《黏力,把你有價值的想法,讓人一輩子都記住!》、《說故事的技藝》、《暗示自我的力量》、《敘事弧》等。

名人/編輯推薦

真心推薦
王淑芳 華人泌乳協會理事長
呂理政 部立桃園醫院產科主任
李毅評 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
林靜儀 中山附醫婦產科醫師
烏恩慈 禾馨婦產科醫師
高美玲 拉梅茲生產教育講師
陳鈺萍 協和婦女醫婦產科院醫師
萬美麗 貝斯特助產所所長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依姓氏筆劃排列)


這本書正是目前台灣孕婦所需要的,讓產婦知道自己有選擇,不一定要接受傳統的醫療模式。——呂理政,部立桃園醫院產科主任

我們要組的,是一個生產團隊,並非啦啦隊。⋯⋯這本書這是每一位「參與者」都該具備的武林秘笈。——陳鈺萍,協和婦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過去十多年來,我向來很支持先生或伴侶給予孕產婦好的陪伴與支持,也一同了解相關知識,而不是只想像生產的美好或者擔憂分娩的風險。分娩是人類自然的生理變化,而周產期相關專業依然不斷研究與更新,可以藉由本書了解詳細的分娩相關知識,並考量國情與制度間的不同,與你的醫師討論新的理論依據與實踐的可能。——林靜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

這本書對當下母體照護多以恐嚇孕婦而行,提出對治良方。善加運用書中的指示與資許,與接生團隊合作(最好還有導樂相助),能夠創造策略結盟,幫助母親獲得更好的生產經驗。——麥可・克萊,哥倫比亞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婦幼健康中心醫師(Michael C. Klein, M.D.,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Children’s and Women’s Health Centre of British Columbia)

這本書是母親、生產隊友、導樂的終極指南。沒有一本書比這本還要全面、更面面俱到,也更讓人安心。——哈金斯(Kathleen Huggins),親餵專家

要生孩子或協助女性生產的人,這是指南中的典範,參考價值無可取代。——《周產期教育期刊》(The Journal of Perinatal Education)

前言
在本書進入第五版的此時,我想解釋一下寫這本書的原因。我體悟到生產的真諦,也理解到對深愛產者的生產隊友而言,生產的意義何在,於是在1989年首次出版了這本書。我的真心話是:怎麼生產,關係著一個人的自信與自尊、寶寶的長期健康,也影響到與其隊友、寶寶與親朋好友的感情。
上述這點到今日依舊成立,從第五版上溯到1989年和更早的世代(甚至千年以前)都是如此。
另一句很重要的真心話是:一個人生產時獲得的照顧與支持,對他影響深遠,不僅影響生產過程,也影響他日後對生產的感覺。不過,產前與臨盆時的醫療照護,幾乎清一色聚焦於寶寶與產者的人身安全,很少留意他們的幸福感、與隊友的關係,還有是否已做好育兒準備。這些事在我們十分昂貴的健保體系中重要性不高,因為我們的健保體系正陷入看護人力短缺、增加醫療與手術介入手段的壓力,同時又要提升效率、降低社會與心理支援服務、擔心製造醫療疏失訴訟等因素,也與更個人化、更靈活、更以家庭為核心的保健背道而馳。
我學到情緒照護的重要性是在1980年代晚期,當時我主持一項研究,檢視大家對第一個孩子出生的經驗有多少長期記憶。這些人在1968到1974年間參與我開的生產課程。他們在孩子出生後不久,便把自己的生產故事寄給我。為了研究,我在十五到二十年後聯絡其中一些人,請他們做兩件事:寫下記憶中的那段生產經驗,然後評估自己的滿意程度。
比較每個人的兩段故事後,我很詫異他們都清楚記得自己的生產經歷,過了這麼多年,重新寫下的故事竟然與最初的版本相差無幾!由於當時我們沒有影印機,生產完後他們也沒有為自己記下那段歷程,所以我手上的是唯一的版本(研究結束後我有複印下來,將正本還給他們)。然後我訪問每個人,發現他們對當時的醫師和護理師(當時在我的領域沒有專業助產士)都記憶猶新,當時醫生、護理師做了哪些事,說了哪些話,他們至今仍歷歷在目。很多人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回想起那些話!有些人還會在回想起某些事的時候落淚,可能是因為醫護人員的親切與照顧喜極而泣,也可能是為醫護人員對待他們的方式無禮或隨便而傷心、憤怒。
簡言之,覺得自己受到專業人員良好照顧的人,回報的滿意度也最高,儘管分娩過程可能很漫長或棘手。覺得自己受到無禮對待或忽視的人,回報的滿意度也最低。此外,回報自己從生產獲得莫大成就感的人,也是滿意度最高的人:他們覺得情況都在掌控中,生產經驗增強了自尊心;滿意度低的女性則沒有這種正面感受。
丈夫或其他親人陪產,並不尋常,因為在當時,男性參加生產課程或看著寶寶出生的例子很少見,連女性親戚也很少參與。事實上,我的課程是源自兩段正在萌芽的激進潮流:鼓勵不用藥物的自然生產,以及鼓勵丈夫(憑結婚證書參加)到場參與寶寶的出生,並協助妻子自然生產。該課程鼓勵男性扮演產者的「教練」,雖然他們往往被要求待在產房外,但大多數人都能在允許範圍內積極扮演好角色。
那些女性對丈夫的回憶也很清楚而詳盡。以下句子引自其中一些女性:

「我能撐過去,都是因為他。」
「那是我們的生活和關係中美好的時刻。」
「他比我預期的更有耐性,也更把生產當一回事。」
「他很斤斤計較。他是我的教練。那對他來說很重要。」
「看到我受苦,他也很受傷。」
「他馬上就感受到我很緊張。」
「他百分之百投入。」
「他憂心忡忡,但很想待在現場。」

我從那份研究得知,產者需要也很感激有愛心的熟人陪在身邊,幫助他們,同舟共濟,那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個時刻。他們在分娩時接受的那種專業照護與關懷,大幅影響了他們對那段生產歷程的回憶——覺得心滿意足,很有成就,還是覺得失望、傷心,甚至憤怒。在產科進入高科技、高壓力的時代,我理解到要繁忙的護理師、醫師,甚至醫院助產士在整段分娩與生產過程中持續給每個人情緒與生理安慰,實在是異想天開,他們還有其他臨床責任、其他待產的病患要照顧。
我的研究結論(標題是〈只是女性人生中平凡的另一天?〉〔Just Another Day in a Woman’s Life?〕,分為第一、二部,先後在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二年出版)多次獲得其他針對生產歷程之長期記憶的研究肯定。在我擔任導樂,參與的數百次生產和給數千名待產雙親開的生產課程中,這個問題總是引導著我:「他們會怎麼記得這些?」那份研究敦促我寫下本書第一版。我想協助孕者的隊友了解自身支援的角色並增加信心,如此一來,他們分娩的親密愛人才會永遠感激他們的幫忙。
這份研究也促使我相信,產者及其隊友需要訓練有素的導樂相伴,在整段生產過程中持續關懷與撫慰。我在1988年開發出一套導樂訓練課程,並在其他導樂的協助下成立以西雅圖為基地的太平洋生產支援協會(Pacific Association for Labor Support,即今日的PALS 導樂協會〔PALS Doulas〕),1992年我也和小兒科醫師與研究者馬歇爾.克勞斯(Marshal Klaus)與約翰.肯內爾(John Kennell)、心理治療師菲利斯.克勞斯(Phyllis Klaus)、衛生行政官安妮.甘迺迪(Annie Kennedy)共同成立北美導樂協會(Doulas of North America,即今日的DONA國際協會〔DONA International〕)。我們的宗旨是確保產婦獲得需要的照護,也確保其隊友獲得需要的實際指導與工具,以協助他們度過這段充滿挑戰的難忘時刻。大量已出版的研究(由克勞斯、肯內爾及其他多位研究者主持)顯示,導樂彌補了產前護理的漏洞,提供具有醫療效果的益處,也帶來母親或父母雙方所需要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導樂為生產帶來的更多好處,請見「建議參考資源」)。
出版《生產隊友》第三版時,我們意會到這本書已經成為導樂的熱門讀物,因此我決定添加大量資料,說明導樂在生產過程和生產後的角色,以引導導樂,同時讓父母知道導樂與隊友可以如何與醫護人員合作,為產婦提供絕佳支援。

關於第五版
第五版是以前幾版為基礎,添加更新資訊、更多撫慰手法與全新插圖。撰寫本書的兩大目標未曾改變:讓讀者,也就是生產隊友、導樂、產者等人,更清楚了解一個非常特別的孩子的出生過程,給予他們自信、興奮與喜悅,同時確保產者有親人陪在身邊,不會因為由陌生人照顧而感到焦慮不適,對方法有效與否惶惶不安。
在今日的典型做法中,產者是由他幾乎不認識或素未謀面的產科專業人員照料。在同一次生產中,醫護人員會數度更動、中斷,也要照顧一個以上的病患,因此產者會碰見許多不同專業人員,需要逐一適應。這種「陌生人照護」的模式,是醫院為維持效率、防止成本攀高而發展的模式,可惜經常導致多數家庭在生產後感覺沮喪,甚至受傷。雖然意料之外的併發症與難度奇高的分娩在所難免,但如果產者在這些時候獲得有尊嚴、親切的照顧,就比較不會產生負面感受,情緒便能回復得比較順利、快速。接受認識且信任的照護者與支援人員協助,是有幫助的。因此,我希望促進每位產者持續接受關心、尊重與照料的機會,也從陪伴他們生產的人身上獲得呵護。我希望不論分娩與生產過程是否順利,每位產者回想起生產歷程時,都能覺得自己受到良好的照顧。

第五版共同作者凱蒂.羅絲介紹
我請凱蒂.羅絲成為第五版的共同作者,提供更新與添加的內容。凱蒂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生產教師、炙手可熱的導樂、獨立思想家,也是我們這個領域的新興領袖,從比我更接近現場的角度提供嶄新觀點。隨著我年紀漸長,退出導樂「戰壕」式的直接參與行列後,我便仰賴凱蒂與其他同事提出的挑戰,讓我與時俱進。凱蒂從2012年起在我的辦公室工作,她踏入導樂與生產教師這行時,也正在養育她那對活潑好動的雙胞胎。承天眷顧。我們兩人都是活躍的生產教師,也都發現自己的學生,也就是待產家長,是可貴的教師。他們的需要刺激、引導著我們,給予我們更多見解。
凱蒂是主張全面運用性別中立語言來表現非傳統家庭的需要與焦點的人,先前幾版並未處理這個主題,也就是我們的非二元家庭: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社群(LGBTQ)。我們希望本書不要忽略參與生產的每一個人,無論他們是直接還是間接參與。我們的社會正轉向接納並推崇多種家庭結構,我們的語言卻不足以因應這種改變,全面表達出每個人的需要。新詞彙與舊詞彙的新定義,反映出「性別」的流動本質與意義。本版的用詞反映出我們在2018年的進展。未來的版本或許會反映出更多改變,因為我們的時代日新月異。

——潘妮.西姆金

目次

推薦序
導論
前言
謝詞
使用說明
給導樂的提醒

第一部 生產前
第一章 懷孕的最後幾週
你會成為哪種生產隊友?
為分娩做好準備
準備好與寶寶共同生活
下一步……

第二部 分娩與生產
第二章 進入分娩
前分娩與分娩的區別
分娩會持續多久?
分娩的徵兆(產兆)
如果羊水在分娩開始前就破了
假性收縮,或前分娩收縮
分娩的六段進展
計算子宮收縮時間

第三章 認識分娩各階段
分娩好比跑馬拉松
前分娩
第一階段:子宮頸擴張
分娩早期
進入分娩活躍期(子宮頸開三到五公分)
分娩活躍期
轉移期
第二階段:生產
休止期
下降期
著冠與出生期
第三階段:胎盤
第四階段:復元及親子連結
正常分娩簡述

第四章 分娩時的安撫手法
「疼痛」與「折磨」的差異
3R:放鬆、韻律、儀式
自助安撫手法
安撫輔具與裝置
安撫技巧
照顧好自己
分娩安撫手法核對清單

第五章 不同難度的正常分娩與因應策略
主導程序
現場指導(如果你沒上過生產課程)
非常快的急產
緊急接生
必須進入分娩(催生手法)
起步緩慢的分娩
分娩活躍期和生產階段進展緩慢(可能有或沒有背痛)
產者必須在床上臨盆
臀位胎兒
過去有令人沮喪或創傷性的生產經驗
產者和護理師或照護者不合

第三部 生產的醫療面

問對問題,做出明智的決定

第六章 檢驗、技術、介入手法、程序
懷孕晚期檢驗
分娩時的基本觀察
影響分娩時採用醫療手法的狀況
常見的產科醫療手法

第七章 懷孕晚期、分娩或其後的併發症
孕者的併發症
產程中的併發症
胎兒的併發症
胎盤階段的併發症
新生兒的併發症
一切都結束後

第八章 分娩時使用的止痛劑
不使用藥物的正常產痛處置
你們兩人都必須知道的藥物止痛法
了解產者對使用止痛劑的感受

第九章 剖腹生產與剖腹產後陰道生產
剖腹生產的非醫療原因及要考慮的因素
剖腹生產的醫療原因
剖腹生產時會發生哪些事?
你在剖腹生產時、生產後的角色
剖腹產後陰道生產(VBAC)與剖腹產後陰道試產(TOLAC)

第四部 生產後
第十章 產後頭幾天
最初幾個小時
寶寶出生後頭幾天
產後頭幾天的產者
返家
居家生產後
求助與請教
產後的情緒
你又有什麼感受?
在家的實際工作

第十一章 開始哺乳
親餵的原因
良好的開始
如何提供哺乳的相關支援
早期的疑慮
何時給寶寶奶瓶?
親餵的習慣養成後

最後叮嚀
建議參考資源
台灣建議參考資源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懷孕的最後幾週

第三個孕期還沒結束,奇蹟就要來臨的感覺愈來愈強烈。大日子就要到來,我終於要見到我的女兒了。我們說說笑笑時,我感覺得到她在踢珍納,在肚子各處碰來碰去。但她是誰呢?她長什麼樣子呢?我等不及要見她了。我的配偶想自然生產。但我很擔心。我心想:「何必呢?我們有可以令她舒適的醫院和藥物,何必拒於門外?」她告訴我,她只是想要有嘗試的權利。我的想法從此改觀。我不會成為她的路障,因為她應該有權嘗試她的身體天生做得到的事。
——史考特,新手父親

懷孕初期,九個月感覺很長,要打點好一切,時間似乎充裕得很。這太容易了,尤其對忙碌的人來說,要暫緩「進入狀況」易如反掌。但不過一會兒工夫,寶寶就要誕生了。時間過得飛快,身為孕者的生產隊友,你明白自己要成為依靠,協助生產。你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嗎?你幫得上忙嗎?你對分娩了解多少?你知道哪些時候要做哪些事嗎?你現在要做哪些準備工作,迎接寶寶誕生?孕期的最後幾個月,是弄懂這些事的最佳時機,但你最好馬上開始,因為預產期前的一兩個月已經是「最後關頭」了,特別是因為,很多寶寶會提早來臨。第一章基本上是一張核對表,供你檢查分娩開始前該做什麼,確保你們兩人在分娩和產程合作良好。

你會成為哪種生產隊友?
生產隊友有各種樣貌和能力,能為分娩提供形形色色的協助。最常見的生產隊友是寶寶的父親或家長,以及╱或是孕者的丈夫、妻子、人生隊友或情人。生產隊友也可能是孕者的母親、姊妹或朋友。
導樂是另一種生產隊友,在北美愈來愈普及。導樂的人數正急速增長,尤其是在城市,不過在某些地區的人數依舊不足。有時導樂是孕者僅有的生產隊友,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導樂會同時協助分娩者和生產隊友。導樂是訓練有素的指導者,支援著孕者或待產家長(對導樂角色的描述,請見第25至28頁)。在本書中,你會得知在各種有可能碰到的分娩情況中,導樂會如何協助你和孕者。
生產隊友扮演的角色隨著諸多個人因素與隊友及孕者關係的性質而不同。你會扮演什麼角色?孕者希望你扮演什麼角色?你們兩人打算花多少心力獲得生育知識,練習安撫手法?孕者希望主動參與決策、處理分娩疼痛、協助分娩順暢、接生寶寶的程度有多高?孕者比較喜歡自然生產還是借助醫療手段生產?
如果他希望自然生產,你們兩人就應該對生產有基本認識,學習因應疼痛的技巧,為分娩的挑戰做出實際的計畫。你可以預見生產是充滿挑戰與要求的,也能帶來成就感,讓你感覺自己能在醫療與支援團隊的協助、指導與鼓勵中迎向挑戰。孕者應該準備仰賴自己的內在毅力、因應技巧與支援團隊,不要依賴藥物和其他程序來完成分娩與生產。
假如孕者喜歡或需要(因為健康考量)借助偏醫療的手法來生產,他們就必須多仰賴醫師或助產士的協助來做決定、運用藥物或其他程序來掌控產程與疼痛,以及接生寶寶。

你會有什麼感覺?
要實際了解你身為生產隊友會碰到什麼情況和感受,請詢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孕者做出以下這些事,我的感受如何:

請我抽出時間來和他一起去做產前檢查。

告訴我已經訂好兩人要一起上十二到十八個小時的生產課程。

請我讀這本書或其他著作。

夜裡每十到二十分鐘就起來呻吟,以為分娩的時候到了,但我卻很疲累。

腹部長時間收縮,造成疼痛,陰道又隨即大量流出水來。

不接受我提出的放鬆或因應疼痛的建議。

每次子宮收縮都需要我的幫忙,但我很累或很餓。

問我是不是該上醫院。

發出我從未聽過的悲鳴。

表現出氣餒的樣子(「這好難喔!」、「我撐不下去了⋯⋯」、「還要多久?」、「別叫我做這個!」)。

抓著我說:「幫幫我。」

嘔吐或需要嘔吐。

痛到皺著臉哭起來,變得非常緊張。

批評我(「別那樣!」、「別碰我!」、「別呼氣到我臉上!」、「別離開我!」)。

每次子宮收縮都要我用力壓她的背部,直到連我的手臂發痛。

對我說:「我想要無痛分娩」。

生了十二、十八、二十四小時,但寶寶依舊不出來,我已經累到眼睛都睜不開,但他需要我。

得知需要剖腹生產。

聽到照護者說:「你看!寶寶的頭露出來了……」

感覺並看見寶寶滑出產道,他皺巴巴、濕答答,全身是血,又哭得震天響。

問我要不要剪臍帶。

把裹好但不停扭動的小寶寶遞給我摟抱。

看著我說:「沒有你我做不到。」

雖然答案無關對錯,但你身為生產隊友的角色,會受到孕者偏好的分娩和生產方式、還有你對他的選擇放不放心影響。孕者知道自己對你的指望和需要嗎?你覺得自己做得到也渴望滿足那些需要嗎?
現在你可能還沒辦法回答所有問題,但閱讀本書時請把這些問題放在心上,也開始與孕者討論。請開始想像孕者分娩的情形,想想你身為生產隊友會面臨的挑戰。
請用上述「你會有什麼感覺?」的習題來查明真相。本書會協助你為這類情況做好準備,規劃良好的處理策略。到分娩開始時,你應該就更能了解自己身為生產隊友的角色,也更有自信。

為分娩做好準備
假如你還未做到以下幾頁描述的事,請試著在預產期前幾個禮拜完成,至少要在分娩前做到。

拜訪孕者的照護者(醫師或助產士)
如果你還未見過照護者,那這場會面也許比你想的還重要,對你和照護者皆是如此。就算只會面一下子,也有助於建立你的地位,讓照護者了解你在孕者人生中是一個重要的人。雖然另一位照護者(團隊中的另一個搭檔)可能才是實際參與生產過程的人,但這場會面讓你有機會提出問題,多少了解一下醫師與助產士的工作,同時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參觀醫院或醫院外的生產中心
請走一圈醫院的生產區域︰分診區(入院分娩時最先抵達的診療室)通常是護理師決定要讓病人入院,還是進分娩室、育嬰室、候診室、配膳室或產後恢復室。你會看到分娩時使用的許多設備。導覽人員通常不會帶你進手術室(剖腹生產的地方),但也許會給你看投影片,描述給你聽。打電話給醫院就會知道何時能參訪。
有時生產課程也會涵蓋參觀醫院,或者你也可以參加定期安排的導覽。請詢問你的照護者如何安排導覽時間。這是發問的好時機,你可以詢問有關醫院平常處理事務的方式,了解他們提供哪些處置分娩的選項。
生產中心規模較小,產房也比醫院少:分娩、生產、產後幾小時都會待在同一間產房。生產中心的程序和設備也比較少,但參觀還是很重要,可以得知其一般流程。
去參觀的路上,請想想你要走哪條路到醫院或生產中心,整趟路要花多少時間(交通尖峰時間和離峰時間)。到醫院後,請留意白天和晚上各使用哪些出入口(你有可能白天走正門,晚上走急診室出入口)。醫院外的生產中心很少二十四小時開放出入口,通常入夜便關門。你打電話通知助產士要分娩時,就會與他安排在那裡碰面。
如果孕者打算在家或在生產中心生產,也請一定要參觀後援醫院,如果分娩時需要轉院,你才不會暈頭轉向。

事先到醫院登記
如果你們決定在醫院生產,就應該事先到醫院登記,包括取得、閱讀、簽署入院準備表格和一張醫療同意書。事先登記能節省你的時間,避免你和分娩的孕者抵院時不知所措。

考慮請導樂在分娩時協助你們兩人
為什麼要考慮請導樂?生產是緊張、高壓、難以預料又疼痛的,有可能從幾小時延長到二十四、三十六甚至更多小時不等。就算你準備周全,你和孕者可能也會發現很難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在真實情況中。如果你準備得還不周全,分娩的一切挑戰會讓人挫敗,引人焦慮。
你當然會有一位護理師、一位醫師或助產士,他們也可能很親切、有愛心,但生產的臨床事務可能會令他們非常繁忙,而那也才是他們的優先考量。醫院護理師及助產士很少會在分娩時全程待在產房,因為產房外也有職責,而且他們通常一次要照顧好幾位分娩的病患。他們會輪班,所以在整段分娩過程中,可能會有好幾個不同的專業人員交替照顧每位分娩病患。醫師是靠護理師來控管分娩過程,必要時才以電話通報情況,醫師或許會偶爾來看一下病人,分娩有問題時也會現身。當然,接生時醫師也會在場。
分娩導樂的加入,是產科護理最正面的發展之一,他會持續指引並支援產者及其隊友,直到分娩及生產結束。導樂通常會事先和你碰面,隨時等你召喚,在你需要時來你家或上醫院,一直陪在你身邊,直到寶寶出生前都不大會離開。導樂受過訓練,給予關懷、生理慰藉、非臨床建議的豐富經驗。導樂以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來鼓勵、安慰分娩的人,設身處例為他們著想,讓他們放心。導樂也與生產隊友合作,指引並協助你提供協助,建議你適時採用哪些姿勢、盆浴或沐浴、特定的安撫手法。

 

 

 

 


導樂無法也不會取代你身為生產隊友的角色,因為你更了解產者,也沒有人比你更愛產者和寶寶。但很多時候,產者需要的不只是分娩的幫手,也需要有個人讓隊友放心,給他建議與協助。
在協助分娩之外,導樂也可以幫以下這些忙:

•引導你把在生產課程學到的資訊,用在壓力較大、不容易預料的分娩情況中。
•紓解你的壓力,讓你有時間去吃飯、小睡,甚至只是在冗長或整夜的分娩中離開片刻。
•帶飲料、熱敷墊或冰塊給分娩者,這樣你才不用離開。
•如果你擔心分娩者的安危,他能讓你放心。能借鏡導樂的經驗,你才不會把分娩的正常反應誤解為出錯或分娩者狀況欠佳的徵兆。
•協助你了解分娩者的感覺,解釋產程的徵兆給你聽。
•如果你沒把握成為分娩者唯一長久的支柱,導樂能提供支援,確保你滿足分娩者的需要,幫助你更有自信地參與。
•由於導樂在產前就認識你們,所以他會發現你最在意、最恐懼、最關心的事,協助找出策略來處理問題。
•在分娩與生產時為你們兩人拍照或錄影,或在事後為你們三人(或更多人!)拍照或攝影。請確認醫院的拍照規定。

導樂不會替你做決定,或把個人好惡投射在你身上,他只會協助你取得所需資訊,讓你做出良好的決定。導樂的目的是協助分娩者獲得滿意的生產經驗。
一位生產隊友這麼描述導樂:「她就像我的大姐,隨時待命,也有意願和能力協助我達到最佳表現。她示範給我看如何按摩瑪莉的背部,提醒我們可以嘗試弓步(見第170頁),也在我飢腸轆轆的時候帶貝果給我吃。她一直鼓勵我們。她看起來信心十足。很多時候是她和我一起協助瑪莉。我在瑪莉子宮收縮時抱著她,導樂則壓著她的背,幫她維持呼吸的節奏。我們的導樂甚至在大半夜為我按摩肩膀。除了上洗手間,她從沒離開過我們身邊。沒有她,生產對我和瑪莉兩人來說不會這麼美好。那位導樂的幫忙讓我的表現更出色。」
有許多科學研究比較過有請導樂和沒有請導樂的產婦,生產結果有何不同。在有很高剖腹與引產率的「高科技」醫院,有導樂陪同的產婦較少借助產鉗和真空吸引器生產,也較少進行剖腹生產。他們也比較不需要大量止痛劑。此外,依據有導樂陪同的產婦報告,她們比沒有導樂陪同的產婦更滿意自己的生產經驗。雖然導樂不能保證會正常或輕鬆分娩,但統計數字顯示,有請導樂的產婦,比較不需要重大分娩手段的介入。第三章將描述導樂在分娩各階段會做哪些事來提供協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