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滿額折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定  價:NT$ 220 元
優惠價:90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以吳晟、向陽、林柏維、孟樊、洪淑苓、陳胤六位詩人為觀察對象,剖析創作歷程與作品風格。

★跟隨領頭詩人們的生命印記,企盼著臺語創作的微光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深植,在臺灣詩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序
【總序】不忘初心
/李瑞騰

一些寫詩的人集結成為一個團體,是為「詩社」。「一些」是多少?沒有一個地方有規範;寫詩的人簡稱「詩人」,沒有證照,當然更不是一種職業;集結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通常是有人起心動念,時機成熟就發起了,找一些朋友來參加,他們之間或有情誼,也可能理念相近,可以互相切磋詩藝,有時聚會聊天,東家長西家短的,然後他們可能會想辦一份詩刊,作為公共平臺,發表詩或者關於詩的意見,也開放給非社員投稿;看不順眼,或聽不下去,就可能論爭,有單挑,有打群架,總之熱鬧滾滾。

作為一個團體,詩社可能會有組織章程、同仁公約等,但也可能什麼都沒有,很多事說說也就決定了。因此就有人說,這是剛性的,那是柔性的;依我看,詩人的團體,都是柔性的,當然程度是會有所差別的。

「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看起來是「雜誌社」,但其實是「詩社」,一開始辦了一個詩刊《臺灣詩學季刊》(出了四十期),後來多發展出《吹鼓吹詩論壇》,原來的那個季刊就轉型成《臺灣詩學學刊》。我曾說,這一社兩刊的形態,在臺灣是沒有過的;這幾年,又致力於圖書出版,包括同仁詩集、選集、截句系列、詩論叢等,迄今已出版超過百本了。
根據白靈提供的資料,2020年將會有6本書出版:

一、截句詩系
新加坡詩社 郭永秀主編/《五月詩社截句選》
蕓朵/《舞截句》

二、臺灣詩學同仁詩叢
王羅蜜多/《大海我閣來矣》
郭至卿/《剩餘的天空》

三、臺灣詩學詩論叢
李瑞騰主編/《微的宇宙:現代華文截句詩學》
李桂媚/《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截句推行幾年,已往境外擴展,往更年輕的世代扎根了。今年有二本,一是新加坡《五月詩社截句選》,由郭永秀社長主編;一是本社同仁蕓朵的《舞截句》。加上2018年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合辦「現代截句研討會論文彙編成《微的宇宙:現代華文截句詩學》,則從創作到論述,成果已相當豐碩。

「臺灣詩學詩論叢」除《微的宇宙:現代華文截句詩學》,有同仁李桂媚的《詩路尋光:詩人本事》。桂媚寫詩、論詩、編詩,能靜能動,相當全方位,幾年前在彰化文化局出版《詩人本事》(2016),前年有《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納入本論叢(2018),今年這本「詩人本事」,振葉尋根,直探詩人詩心之作。

今年「同仁詩叢」,有王羅蜜多《大海我閣來矣》主題為海,全用臺語寫成;郭至卿擅長俳句,今出版《剩餘的天空》,長短篇什,字句皆極精練。我各擬十問,讓作者回答,盼能幫助讀者更清楚認識詩人。

詩之為藝,語言是關鍵,從里巷歌謠之俚俗與迴環復沓,到講究聲律的「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宋書‧謝靈運傳論》),是詩人的素養和能力;一旦集結成社,團隊的力量就必須出來,至於把力量放在哪裡?怎麼去運作?共識很重要,那正是集體的智慧。

臺灣詩學季刊社將不忘初心,在應行可行之事務上全力以赴。

================================

【推薦序】詩人與他們的陽光棲息地――桂媚和她的《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王文仁(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作為詩學這條道路上最為知己的同行者,好友桂媚這幾年在詩國版圖上的開拓,無疑是精彩且豐碩的。除了先後在2017年、2019年出版個人詩集《自然有詩》、《月光情批:李桂媚臺語詩集》外,2018年她也集結過去發表的多篇詩學論文出版《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一書,對現代詩的「音樂性」、「語義性」與「圖象性」等議題進行了深度的探索。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詩創作與論述的這兩條道路外,桂媚還另闢新徑為她所鍾愛、友好的詩人們寫傳。2016年,入選彰化縣作家作品集的《詩人本事》,收錄了描繪岩上、林武憲、吳晟、蕭蕭、康原、向陽等六位詩人的人物誌。這些文章兼論作家故事與作品,是桂媚十年來與這六位前輩詩人相識、相交與近身觀察的成果。這本書出版後,收到不少正面的評價。而今,她很快的又要出版作為二部曲的《詩路尋光:詩人本事》,將書寫的觸角從前行代進一步延伸到中生代。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共收錄八篇文章,最早的是2017年4月刊登在《文訊》的〈堅若草根,燦如銀杏―向陽的文學年輪〉,一系列書寫則要等到2019年。2019年3月,她在《吹鼓吹詩論壇》上發表〈總有一片月光引路――陳胤的文學行動〉,這篇文章後來引起不少迴響,也促成「詩人本事」專欄在該年6月號的開設。與《詩人本事》一樣,《詩路尋光》所寫的詩人共有六位,包含1944年出生的吳晟、1955年出生的向陽、1958年出生的林柏維、1959年出生的孟樊、1962年出生的洪淑苓,以及1964年出生的陳胤。

這六位詩人中,有兩位「吳晟」與「向陽」早已出現在《詩人本事》中。這八篇文章裡,向陽更是佔了三篇,其比例不可不謂之重。這其中的緣由,我在〈詩人,與他們的產地:桂媚與她的《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中就曾提過:「多年以來,桂媚始終有兩個最大的心願:一是為她的故鄉彰化文學做上更多的努力,挖掘過去較少為人注意的詩人、作家,並為其書寫評論的篇章;二是為她詩學的啟蒙者向陽老師作傳,以回應其在詩壇與文壇上的盛譽。」如果我們把《詩人本事》中的〈夢行過山崙,咱的青春攏是風景――詩人向陽的書寫旅途〉,與本集中的〈堅若草根,燦如銀杏――向陽的文學年輪〉、〈風景,無所不在――向陽的詩生活與臺灣書寫〉、〈詩歌與生命的交響――向陽的土地戀歌〉等文相互串連,儼然已可看出桂媚版向陽傳的輪廓。
……

================================

【推薦序】回到詩本身,回到人本身――讀《詩路尋光:詩人本事》有感
/陳政彥(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與桂媚共同奮鬥,一起主編《吹鼓吹詩論壇》也已五年光景,桂媚始終是我們編輯室的動力源,能文編、能美編、能提出企畫主題、兼擅網路推廣宣傳,同時也是好詩人與評論者。桂媚曾感性地說編詩刊的過程就像許願池一樣,只要向詩壇(潭?)許願,詩人朋友們都會不吝嗇賜予我們主題詩作與詩論。其實桂媚對我來說,更像許願池中的湖中女神,當我投入一個不夠好的企劃主題,她往往就能直接拿出兩本完美的詩刊問我說:「你遺失的是哪一本呢?」

《吹鼓吹詩論壇》上的「詩人本事」專欄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當她在彰化文化局出版第一本詩論集《詩人本事》,並且在《吹鼓吹詩論壇》上發表〈總有一片月光引路――陳胤的文學行動〉之後。兩人曾對此商議,最終在我全力支持以及桂媚的不懈堅持之下,終於讓「詩人本事」成為常設專欄單元。就桂媚而言,每隔三個月就要選定一位作家,完成一篇七、八千字的詩人報導文學作品,費心勞苦又無分毫報酬。文章寫成了,書出版了,讀者讀起來多容易,但實際上的艱辛,外人實在很難想像。這裡要讚嘆桂媚的毅力。而對我來說,「詩人本事」專欄及《詩路尋光》則寄託著我對詩學研究另一種理想的實踐。

從事學術研究日久,越來越明白,想要爭取更高的學術成就,就必須符合國際性與歷史性的要求,顧名思義,所完成的論文最好要有國際研究成果,多引用外文期刊與專著,使用西方文學理論才能幫論文加分。其次研究對象如果不夠久遠古老,似乎論文就跟著沒有影響力。此時大學環境競爭激烈教職難求,不管在職或者流浪,學術研究都有極大績效壓力,因此大量詩學論文都朝著以上兩點靠攏。最後就是理應解釋詩作的詩評論,比詩本身還難懂。這些期刊論文討論的詩人與議題當代讀者都不感興趣,我們可以看到,詩學研究距離創作現場、讀者回饋都越來越遠。詩人寫詩、讀者讀詩不理會詩學研究者,詩學研究者也在外國文獻以及歷史考古當中考據可能存在的意義,看不見詩句本身之美,研究與當代詩壇無涉。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疑惑底下,開啟了我個人關於現象學詩學的研究,雖然仍然不脫離西方哲學文獻,但是現象學所提出的「回到事物本身」、「回到生活世界」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回應在物質科技思維底下,人的生活朝著抽象化、概念化發展的荒謬局勢。落實在詩的研究來說,我們會喜歡一首詩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只因為被一句很美的句子感動,有時候我們是喜歡上詩中吟詠的主人公。有沒有一種可能,讓關於詩的論述回到人本身、回到詩本身呢?
……

================================

【推薦序】桂媚的本事一二――讀《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陳鴻逸(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問:本事何解?
回:本領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詔說出女孩兒一件本事來,……原來這女兒會繡作。」)

桂媚研究在於細讀工夫,一是謹慎思微,二是理解文本愛護文本的態度。從《詩人本事》到《詩路尋光:詩人本事》的報導敘述,以及建立人物生長歷程、事件經歷、發表作品,資料梳理、歸納整理皆奠立於此。以三篇詩人向陽內容來說,縱橫出詩人創作點滴,一是桂媚貼身近距離觀察、了解,將其生活足跡融入個人生命,開展出指引向度,細在於察覺微小、讀出箇中韻味;二是理出作品發表時空、典故因緣,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例如〈堅若草根,燦如銀杏――向陽的文學年輪〉小節「四季戀歌,詩韻流動」特別點出詩人與音樂的緊密關係,一般較熟知的可能是向陽〈阿爸的便當〉,經由簡上仁譜曲巡演全臺,感動無數觀眾,但卻少有人知向陽早在大學校園民歌風潮下,嘗試寫詞的〈夜已深深〉、〈令我不捨依依〉(由鄒錫賓譜曲)等作品,表演後雖然塵封,如今卻在《詩路尋光:詩人本事》再現往歷。

單賴觀察還不夠,桂媚也採用深究事物報導,以近似深描(thick description)技巧去理解文本背後的社會狀態、心思情緒,如在〈風景,無所不在――向陽的詩生活與臺灣書寫〉談及921大地震後向陽發表詩作心境:

2000年1月29日災後重建民間諮詢團等單位合辦「春回鳳凰山點燈祈福晚會」,由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遠哲主持,向陽也現場為鄉民朗誦了〈烏暗沉落來〉、〈春回鳳凰山〉與〈迎接〉等詩作。向陽說,「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鳳凰山走山,鳳凰山下的廣興村是他出生的地方,從小推開房間窗戶,映入眼簾的就是鳳凰山,在離家念大學以前,鳳凰山山腳一帶一直是他的主要活動範圍,因此他將鳳凰山入詩,鼓舞和他一樣從小看著鳳凰山日升月落的居民重建家園,同時期盼山明水秀的大自然面貌能早日恢復。

「深描」是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由人類學者克列佛德吉爾茲(Clifford James Geertz,1926-2006)提出。吉爾茲影響了現當代人類學者的研究方法、詮釋視角,其「眨眼」觀察的「深描」屬質性研究法,需涵蓋經驗、過程脈絡。桂媚報導研究的工夫,不僅僅只是資料堆砌,而是深入因果背後脈絡,加上她貼身觀察、頻密互動,能夠找到詩人創作深度的理由、想法;或說,對一般讀者或許以為〈烏暗沉落來〉、〈春回鳳凰山〉與〈迎接〉純紀寫921大地震悲愴,桂媚進一步地探見向陽與「鳳凰山」的連結,讓這幾首詩從地景誌寫、紀物寫事變得更有意義。
……

================================

【推薦序】夢見咱鬥陣衛護這片土地――李桂媚和《詩路尋光:詩人本事》
/葉衽榤(作家、詩評家)

延續《詩人本事》報導文學的風格,臺灣當代最富行動力的詩評家李桂媚再次推出《詩路尋光:詩人本事》,讓人不得不引用知名詩人向陽的詩句「夢見咱鬥陣衛護這片土地」來相襯她對臺灣現代詩壇的全力以赴。這當然不只是形容她對臺灣詩評的衛護與貢獻,更在於《詩路尋光:詩人本事》中評論詩人向陽的高比例,以及她向陽詩學專家的身分。

臺灣現代詩是華文世界的領導品牌,尤其在目前政治社會相對自由與臺灣詩人群深具創造力的文化脈絡下,讓臺灣現代詩的品質長期居於華人文學的尖端。由於臺灣現代詩題材的千變萬化與技巧的高度實驗性,因此當我們細細品味現代詩時,更需要有專業讀者帶領我們如何一窺秘辛與堂奧究竟。李桂媚就是專業讀者中的佼佼者。她往往能從詩人的心路歷程與頗具意義的往事,連結詩人的創作,再從專業的報導視角,帶領我們進入詩人與詩作創作要旨,並從另一種觀點重探詩人的創作世界。

如何閱讀向陽的詩?從〈堅若草根,燦如銀杏――向陽的文學年輪〉,〈風景,無所不在――向陽的詩生活與臺灣書寫〉,〈詩歌與生命的交響――向陽的土地戀歌〉這三篇來看,李桂媚從向陽自小閱讀《離騷》與《莊子》,發展成為詩人的宏願,延伸到向陽的文學脈動及特色,更進一步連結臺灣意象與對土地的關愛。換言之,如果我們要專業的閱讀向陽詩作的美學,就不能錯過向陽受到《離騷》和《莊子》影響的因素。當然,更不容錯過的,便是「向陽」此一筆名的由來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透過李桂媚專業導引,我們知曉向陽的筆名,是詩人對自我正面人生觀的期許。掌握了向陽此一特點,將來當我們閱讀向陽詩作時,將不再侷限於批判與淒美,更會注意從詩中找到光明與希望。

如果我們閱讀孟樊,就得看看〈筆尖的旋律――孟樊的文學樂章〉裡提到的「浪漫」與知性,以及學者風範與出版先鋒。李桂媚敘述孟樊剛開始寫詩的源頭是「國中時因為暗戀鄰居國小老師的女兒,寫了許多情書給她」;而現在的詩創作更為浪漫,因為「妻子呂淑玲是他每一首詩的第一個讀者」。因此有了對孟樊的這一層「浪漫」認識,無論後來的戲擬詩,或是較早期的旅遊詩,或許我們都可能要多從「感性」與「浪漫」去理解他,而不單純從學院詩人或後設技巧去看這些詩作。
……書籍簡介
跟隨領頭詩人們的生命印記,從心發現深耕於這塊土地的「詩人本事」。

《詩路尋光:詩人本事》以吳晟、向陽、林柏維、孟樊、洪淑苓、陳胤六位詩人為觀察對象,剖析創作歷程與作品風格,橫跨前輩作家到中壯輩詩人群,他們都是以正面、陽光的書寫方式關懷母土,又醉心於現代詩創作的力行者,也企盼著臺語創作的微光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深植,在臺灣詩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李桂媚從詩人到詩評家、而後成為彰化在地文學的研究者,她從作品、生命軼事、學術篇章等多種角度,對詩人進行具深度和廣度的書寫,這除了要有深刻的洞察力,也要有熱愛於現代詩的溫婉心腸。期盼透過文字,道出詩人們與詩的精采生命故事,引領大家去認識不同世代、風格迥異的詩人及其創作。

作者簡介

李桂媚

彰化縣人,中國文化大學印刷傳播學系工學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文學碩士,《吹鼓吹詩論壇》主編,現服務於大葉大學。榮獲106年教育部閩客語文學獎閩南語現代詩社會組第二名,著有報導文學集《詩人本事》、詩集《自然有詩》、《月光情批:李桂媚台語詩集》,以及論文集《色彩‧符號‧圖象的詩重奏》。發表有學術論文〈岩上現代詩的色彩美學〉、〈論向陽現代詩的四季意象〉、〈論王厚森現代詩的重複美學〉等十餘篇,並曾為《逗陣來唱囡仔歌I、IV》、《向課本作家學習寫作:用超強心智圖解析作文》、《愛上寫作的11種方法》等書繪畫插圖。

目次

【總序】不忘初心/李瑞騰

【推薦序】詩人與他們的陽光棲息地
――桂媚和她的《詩路尋光:詩人本事》/王文仁

【推薦序】回到詩本身,回到人本身
――讀《詩路尋光:詩人本事》有感/陳政彥

【推薦序】桂媚的本事一二
――讀《詩路尋光:詩人本事》/陳鴻逸

【推薦序】夢見咱鬥陣衛護這片土地
――李桂媚和《詩路尋光:詩人本事》/葉衽榤

小小樹園,大大夢想――詩人吳晟的愛戀與憂傷
堅若草根,燦如銀杏――向陽的文學年輪
風景,無所不在――向陽的詩生活與臺灣書寫
詩歌與生命的交響――向陽的土地戀歌
從好山好水到斯土斯民――林柏維的文學光譜
筆尖的旋律――孟樊的文學樂章
用文字為世界填補裂縫――洪淑苓的詩版圖
總有一片月光引路――陳胤的文學行動

【後記】詩路尋光

【附錄】李桂媚詩學年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