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 > 10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前言
第一章 夏朝末代王 桀
夏祚滄桑
夏桀亂德
無力回天
第二章 商紂王 辛
殷鑒已遠
禍起周原
鹿台之喪
第三章 周幽王 姬宮涅
山雨欲來
冰凍三尺
身國俱喪
第四章 秦二世 胡亥
狼狽為奸改詔篡位
貪圖享樂任倀作虐
官逼民反拔劍自戕
第五章 西漢平帝 劉衎
「燕飛來,啄皇孫」
成帝少嬪館暴亡
荒淫的年輕皇帝
王莽手中的傀儡皇帝
第六章 東漢獻帝 劉協
立長還是立少
外戚與宦官間的廝殺
董卓進京
李傕、郭汜相互爭鬥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丕代漢
第七章 蜀漢後主 劉禪
顛沛流離身世堪憐
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
惑閹豎則為昏闔之後
此間樂,不思蜀也
第八章 西晉湣帝 司馬鄴
武帝貽患
白癡肇禍
替罪羔羊
第九章 東晉恭帝 司馬德文
王室衰微權臣當道
禍起蕭牆身不由己
第十章 隋煬帝 楊廣
軍旅中出類拔萃的皇子
相煎何太急
烝淫父妃
好戲不連台
「好頭頸,誰當斫之」
第十一章 唐哀帝 李柷
臨難登基
一心禪讓
第十二章 南唐後主 李煜
誰料心願與身違
佳人舞點金釵溜
虔誠信佛
三十年來夢一場
屈辱的囚徒生活
第十三章 北宋徽宗 趙佶
弟承兄統登大寶初期為政尚清明
逐忠良 寵六賊 不勤政事 崇道教 興土木 實為苛政
內政外政多有誤從此天下不太平
欲借金亡遼自釀苦酒 待國破家亡悔之晚矣
第十四章 北宋欽宗 趙桓
受命于危難之時
勤政和從諫雖好膽識與才智平庸
猶猶豫豫抗戰事淒淒慘慘亡國君
第十五章 南宋恭宗 趙㬎
國難小皇帝
名僧瀛國公
第十六章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文宗悔過舍子立侄
委事重臣善加制衡
義軍紛起大廈將傾
第十七章 明莊烈湣皇帝 朱由檢
驚恐惶惑登上皇位
沈機獨斷刈除客魏
舉措失當激化糾紛
過敏多疑自毀長城
用人失策走馬換相
官逼民反水必覆舟
第十八章 清宣統帝 愛新覺羅.溥儀
沖齡踐阼
康德皇帝
從囚徒到公民
第十七章 明莊烈湣皇帝 朱由檢
驚恐惶惑登上皇位
朱由檢是在驚恐惶惑中登上皇帝寶座的。提起這段故事,還得從其父朱常洛說起。
光宗朱常洛是神宗的長子,因為其生母相貌平凡、地位低賤,故不為神宗所喜。由於群臣為「爭國本」而奏請神宗和神宗的生母慈聖李太后,朱常洛才在二十歲那年勉強地被立為皇太子。然而做了皇太子的朱常洛仍被父親繼續冷落,其地位有隨時被鄭貴妃所生的愛子福王朱常洵代替的可能。
命運莫測的朱常洛三十多年來在憂危的氛圍中過著聽天由命、百無聊賴的生活。一次偶然的際遇,他和一位劉氏宮女邂逅,於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年)十二月生下了朱由檢。這劉氏宮女什麼身分都沒有,朱由檢冷清清、靜悄悄地來到人間。劉氏宮女白白地為朱家十月懷胎、傳宗接代,還要有事無事做朱常洛的受氣包。朱由檢不滿五歲時,她就遭到朱常洛沒來由的重責,痛斷肝腸不得善終。劉氏宮女的慘死,自然是皇太子的失德劣行。為了不讓父親和鄭貴妃得知,劉氏宮女被祕密地草草掩埋在西山!
朱由檢雖然生在皇家,但那個家給他的是一個幼失慈母,沒有愛、沒有溫暖的童年。不曾想在他不足十歲那年,才做了一個月皇帝的父親又盛年辭世,使他成為無母又無父的孤兒。父親沒有得到祖父給予的理應得到的培養。十歲以前,如果現實生活給予他一些記憶,那印象也是慘然的:母親的早逝留給他沒有母愛、刻骨銘心的悲苦童年;處在痛苦深淵中的父親還能得到一個大太監王安的關照和庇護。這是人世間僅有的那麼一絲絲讓他體會得到的溫情。也是他日後始終眷顧內臣—宦官,交給他們監軍、總管京師城守等大權的來由。
朱由檢十歲那年,他的祖父神宗去世。祖父靈柩未葬,父親光宗又崩逝於乾清宮,比朱由檢大五歲的哥哥朱由校即位,改年號為天啟。朱由校是一位永遠都長不大、十六歲大婚還離不開奶媽,喜歡做木匠活的庸懦皇帝。他把奶媽客氏和陪同玩耍的奴才魏忠賢捧上了天。他統治的那七年,是明朝歷史上「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的時期。朱由檢在十二歲那年,被皇兄冊封為信王。按常規,直到天啟六年(一六二六年)十一月大婚以後,他才能出紫禁城,入居京師信王府。從十歲到十六歲,他親眼看見客氏、魏忠賢在宮中作威作福、胡作非為,朝臣中黨派林立,或卑鄙無恥地依附閹宦為閹黨,或自命清流稱東林,或以地緣相勾攀為齊黨、浙黨、楚黨、宣黨,黨派相互攻訐傾軋,沒完沒了。他厭惡這些,時時事事都使他疑竇重重;他幾乎不相信任何人而懷疑一切。好在兄長正在盛年,他雖是朱常洛的兩個親子之一,但從來都沒有覬覦皇位的野心,更談不上糾集勢力或尋找什麼參謀了!他靜靜地生活著,其地位決定了他對客、魏玩弄兄長於掌上只能視而不見。客、魏甚至設謀墮皇后及其他妃嬪之胎而使朱由校乏嗣。他們還陰畜已孕宮女八人於客氏家中,打算效呂不韋進孕女給秦莊襄王的做法來轉移朱明的皇統,只是由於朱由校的猝然早逝,才使他們的陰謀破裂。
那是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七月,京師正值紅葉滿山、金風送爽的宜人季節。不滿二十三歲的皇帝朱由校患上了秋痢。或許因為朱由校正當盛年,沒有對此疾重視,秋痢發作難止,終至藥石無效,天啟皇帝元氣盡失,臥床不起,於八月二十二日「大漸」了。那天正午時分,朱由校突然召朱由檢入乾清宮,虛脫中囑以「吾弟當為堯舜之君」,又囑善待嫂嫂張皇后,最後甚至在嘶啞難以成聲的狀況下,若斷若續地說魏忠賢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王體乾是可以依賴的定國家大計的人。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囑咐,看來人之將死,其言也未必盡善!
此際,倉促入宮而心情惶惑的朱由檢如聞晴天霹靂,驚恐萬狀,辨不清平日厚待他的皇兄說的是由衷之言,還是要賜他自盡的斃命信號。因為深邃的宮禁中許多事難以預料。客、魏為謀害張皇后就曾令人扮做刺客對天啟皇帝拔出匕首做刺殺狀,然後嫁禍后父張國紀,說是他要弑君而謀立信王。這是一起一石數鳥的超級大案,最後因作案人自省不當,在弦之箭才沒有射出。誰知如今乾清宮的召見又會耍什麼花招!此時,魂魄已驚懼出殼的朱由檢只有伏地磕頭如搗蒜,不斷喃喃地說:「臣罪應萬死,愧不敢當!」請安問病已畢,他速速退出乾清宮,快步前行,以求迅速地離開這禁地。他未出紫禁城,天啟皇帝即已「大行」。魏忠賢從後面急急奔來,要求他再返乾清宮。他聞言渾身戰慄,只好不由自主地隨魏忠賢走回。原來進宮之前他也曾做了一點小小的自我保護準備:他熟知客、魏在宮禁中謀害人命的方法多種多樣,如以護理為名而陰墮皇后之胎就是先例。如今,他矯旨賜自盡、賜有毒食物、幽禁絕食對朱由檢都是可能的。從最輕的想,幽禁絕食對他來說也算是幸運的。故而,他奉詔到乾清宮時便在寬大的袍袖之中藏了一些乾糧以防萬一,在沒有人理會時他吞了幾口自帶的乾糧,秉燭獨坐在乾清宮內他逝去的兄長身旁。兄長是真正走了,沒有殺害他的意思!他心中默默地禱念著,希望兄長的在天之靈助他轉危為安。他在搖曳不定、忽明忽暗的燭光中,諦視著一個攜帶著寶劍向他走來的小太監,他害怕極了。理智告訴他應該當機立斷,於是,他以承諾許給小太監重賞的辦法取得這把寶劍,作為防身的武器。
天空終於露出了魚肚白。
皇上已患疾一月有餘。這天,上早朝的文武百官被魏忠賢召喚而來。他們都在驚惶和戰慄中遲疑地向紫禁城城門靠近。守門的宦官先吆喝他們回家換孝服。換來孝服,又說還沒有正式發喪,要他們再回去換常服。被宦官愚弄得狼狽不堪的群臣,只好苦苦哀求網開一面,才進入城門。群臣在乾清宮看見了熹宗的「龍蛻」和他唯一的親弟信王依然還活著,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當群臣為表忠君之意而悲聲大放時,魏忠賢獨召兵部尚書崔呈秀入內室密議。大約一個時辰左右,百官停泣免悲,魏忠賢當著百官之面啟奏信王,說是新喪的大行皇帝還有妃子懷有遺腹子,請信王放寬登極的日期,暫且以「監國」的身分理事,以待遺腹子的出生。朱由檢當即表示了對魏忠賢奏詞的認可,而百官多以應按遺詔辦事力爭。不管勢焰如何喧天,魏忠賢的身分只能是宮奴,在中國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閹人做皇帝的先例,魏忠賢退卻了!
天啟七年(一六二七年)的八月二十四日,不足十七歲的朱由檢正式登上皇帝的寶座。他的年號是崇禎,人們又習慣地稱他為崇禎皇帝。至於魏忠賢和崔呈秀的密語是什麼?有些史書稱魏忠賢早已按捺不住篡位的野心,此時正欲取而代之,而崔呈秀則以為時機不成熟,不可貿然從事。忖度崔呈秀其人,也是十年寒窗苦讀,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及第,攀附魏忠賢以求升遷則可,擁立宦豎登九五則未見其可,這自然是崔呈秀心中再明白不過的,於是他們倉促之間玩弄了這個並不高明而又有可能實現的花招,因為八個已孕的宮女未必不會有一個生出男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