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過去你不知道,但現在可以更了解她!
茉莉花、沙漠、海洋、羅馬與伊斯蘭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卻是組成突尼西亞的重要因子
一起踏上這個未知的國度吧!
․「超」資深導遊的實況導覽
作者前往突尼西亞超過四十次,更曾經創下在一年當中前往突尼西亞九次的紀錄,讓作者掏出他的口袋名單,帶你踏遍突尼西亞的大街小巷,不用擔心玩什麼、怎麼玩,跟著這本書走就對啦!
․歷史的突尼西亞
你知道位在非洲的突尼西亞其實是西元前五世紀稱霸地中海的迦太基文明根據地嗎?世界第三大的羅馬競技場居然就在突尼西亞,還不用人擠人想怎麼拍就怎麼拍?!除了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之外,伊斯蘭教的第四座聖城也在突尼西亞?這裡還有全世界最大的馬賽克博物館以及許多的歷史遺跡等你來一一探詢!
․人文的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的文化多元豐富,有原住民柏柏爾人、後來統治的迦太基與羅馬帝國,移居的猶太人與穆斯林,更受到法國殖民的影響,這些文化交融成突尼西亞的特殊風情。
․如畫的突尼西亞
說到非洲,你會想到什麼?黃沙滾滾的撒哈拉沙漠,還是一望無際的非洲大平原?突尼西亞的多變可是超出想像,她有美麗的藍白小鎮聖布薩德,讓人彷若置身於希臘;也有氣勢磅礡的古羅馬競技場,彷彿穿越時空來到古羅馬帝國;或者是優雅美麗的法式建築,體會精緻的建築特色;更有人聲鼎沸的阿拉伯老城區,熱情的突尼西亞人與異國風情,等者你來探索;當然也不能錯過柏柏爾人的傳統建築,這些建築特別到「星際大戰」都來此取景呢!
徐峰堯,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畢業,之後在旅遊業常駐,深耕伊斯蘭世界,前往突尼西亞超過四十次,摩洛哥十幾次以及阿爾及利亞四次,是臺灣少數專精於西北非的資深導遊,現為百夫長旅行社的專業領隊。
推薦序 / 走訪突尼西亞的最佳選擇
突尼西亞,一個色彩交織的美麗國度
我在二○一○年一月的時候第一次來到突尼西亞,那時候正值臺灣過年,我率領著團員們降落在這個新奇的國家裡,但老實說,我什麼深刻的印象都沒有留下,我太緊張了,只顧著如何當好領隊。同一年年底,突尼西亞爆發茉莉花革命(Tunisian Revolution, 2010–2011),隨即影響了埃及(Egypt)、葉門(Yemen)、敘利亞(Syria) 等國家。
茉莉花革命後一年,我回到了突尼西亞,發現這個國家與我前一次來的時候,有一點點不一樣。在二○一○年時,到處都可以看到總統班• 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 1936– 2019) [1]的肖像,像是臺灣以前到處都懸掛著孫中山與蔣中正的肖像一樣。當班• 阿里的強人政權被推翻後,這些肖像與雕像全都消失了,我與他們一起經歷了威權轉型,在之
伊斯蘭世界中民主國家很少,在埃及想選總統會被政府威脅,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女性在二○一八年才獲得考取駕照的資格,而伊朗(Iran)永遠讓人搞不清楚總統是如何選出來的,相較於其他國家,突尼西亞已經是較為民主的國家了。在茉莉花革命後,突尼西亞並沒有像利比亞(Libya)一樣分裂,他們的議會仍然繼續運作,誕生新的憲法,以及之後正規選出的新任總統,在在都顯示出突尼西亞在民主方面的素養。
想要前往突尼西亞,你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飛行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抵達。最早開始,要先搭飛機前往約旦(Jordan),再轉機飛往突尼西亞,大概在二十八小時之後才能降落在突尼西亞。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和阿聯酋航空(Emirates)開放直飛後,飛到突尼西亞大概只需要十六到十七個小時了。
突尼西亞跟義大利(Italy)隔著地中海相望,和西西里島(Sicily)的距離更是近的不得了,在北非的五個國家裡(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Algeria]、摩洛哥[Morocco]),突尼西亞是面積最小的一個國家,其他四個國家都比她大很多很多。我覺得突尼西亞和臺灣有點像,比
從顏色上來看
突尼西亞的國土面積是十六萬三千六百一十平方公里,大概是臺灣的四倍大,我們可以將突尼西亞分成兩個區塊,一個是北方,像突尼斯(Tunis)、塔巴卡(Tabarka)、納布勒(Nabeul)等城市。
北方是突尼西亞的農業生產區,這裡的年雨量大概有一千一百公釐以上,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自古以來即是北非重要的糧倉之一。英國的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在他的著作《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中提到,羅馬帝國的滅亡與蠻族入侵、北非可耕地喪失有關,這裡指的「北非可耕地」就是突尼西亞的北方。而突尼西亞的南方是大片的撒哈拉沙漠,像是米德斯(Mides)、吐澤(Tozeur)、杜茲(Douz)等地,因此當我們提到突尼西亞時,都會說突尼西亞有著雙重色彩―北方的亞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和冒出嫩芽的小麥是綠色的突尼西亞;南方的撒哈拉沙漠是黃色的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的海岸線大概有一千一百公里,從利比亞的邊境直到阿爾及利亞的邊境,在海岸線旁,有許多以藍白色為主的小鎮,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會說突尼西亞的顏色是藍色與白色。講到這裡,你會發現突尼西亞是個色彩繽紛的國家:亞特拉斯山脈與麥田的綠、撒哈拉沙漠的黃、地中海的藍、建築的白色與藍色,交織成這個國家。
突尼西亞的人文歷史十分豐富,除了原住民柏柏爾人(Berber)之外,也有許多外來統治者在這裡留下痕跡。柏柏爾人居住的圖堅(Toujane)、雪尼尼(Chenini)等地展現原住民族的面貌,北方從西元前八一四年開始發展迦太基文明,之後羅馬人打敗迦太基(Carthage),成功占領這片土地,大約在七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從埃及發動遠征,一路攻進開羅安(Kairouan),那時候突尼西亞的北邊由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 395–1453)掌控,中間是阿拉伯人建立的據點,南邊則是柏柏爾人的勢力範圍。一五三○年突尼西亞開始由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 1299–1922)統治,直到一八八一年被法國人殖民,最終在一九五六年成功獨立。
因此突尼西亞的風格十分多變,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世界第三大的羅馬競技場、阿拉伯式的老城區、充滿法式風情的法國人住宅區、柏柏爾人的傳統建築、緊鄰地中海的美麗藍白小鎮以及黃沙滾滾的廣大沙漠,之前的團員在回國後,將自己拍的照片製作成投影片,糊弄朋友自己跑遍了希臘、羅馬以及有沙漠的地方,有夠壞!人文風景的多變是我喜歡上突尼西亞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景點間的車程不用太久,最多兩個半小時就可以抵達,非常適合臺灣人旅行。
從第一次踏上突尼西亞的土地開始,前前後後我去了四十幾次,甚至創下一年當中去了九次的紀錄,弄得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辦短期簽證,還是乾脆辦長期簽證算了。我走遍突尼西亞大大小小的地方,看過突尼西亞的每一個季節,我曾在農曆過年的時候遇見下雪的突尼西亞,也曾在七月的時候碰見五十二度的高溫,她的變化性、豐富性,值得我一訪再訪。因此,我想將這個國家介紹給臺灣人,帶著大家一同領略突尼西亞的美好風景。
最後,我要感謝葉盈利小姐,一起在突尼西亞打拼的時光是非常美好的回憶。謝謝三民書局的耐心等候,花時間等待拖稿的作者。歐德風是我在突尼西亞的文化導覽,他讓我認識了突尼西亞,也點燃我理解阿爾及利亞的火苗。最後,我想要謝謝太太―林菁菁小姐,她包容我很任性的一面。北非的十年時光有著眾多的因緣來成就,謝謝在北非路上幫助我的各位朋友。
徐峰堯
[1] 班•阿里為軍人出身,由於第一段的婚姻娶的是將軍的女兒,迅速的在軍隊當中竄升,藉由聲稱哈比卜•布爾吉巴總統(Habib Bourquiba, 1903-2000) 不能視事,推翻哈比卜•布爾吉巴總統。班• 阿里取得政權後實施獨裁統治,在二○一○年底的茉莉花革命後下臺出逃沙烏地阿拉伯,於二○ 一九年病逝於沙烏地阿拉伯。
[2]哈比卜˙布爾吉巴接受西式教育留學法國,帶領著突尼西亞走向西化與現代化的道路,認為發展教育才是國家最重要的任務,與同一時期的摩洛哥國王哈珊二世(Hassan II, 1929-1999)相比更加重視教育,當哈珊二世來訪突尼西亞時,說過教育是最重要的武器,也因為布爾吉巴對教育的重視,使得突尼西亞成為北非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