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心經:阿含經入門
滿額折

心經:阿含經入門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若要環境清淨,社會安寧,當自淨其心,
若要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當解脫心。
可是,我們居然不知自心。

放眼看見環境污染,即是我心污染,
社會道德淪喪,暴力不寧,即是我心淪落不寧,
此是唯識顯現,萬法唯心之理趣,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若要環境清淨,社會安寧,當自淨其心,
若要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當解脫心。
可是,我們居然不知自心,
我們嫌棄鏡中人愁眉苦臉,不知鏡中無愁眉苦臉,
我們迷戀鏡中美色,不知鏡中無美色,
居然不知嫌棄愁眉苦臉是嫌棄自己,
居然不知迷戀美色即是自我顛倒。

作者簡介

玄奘法師

俗稱三藏法師。玄奘法師出生於隋朝仁壽二年(602),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依兄習經。 唐太宗貞觀三年,二十六歲時,冒險出國,經八百里戈壁沙漠,過蔥嶺入印度,留學那爛陀寺五年,遊學十二年。於唐貞觀十九年返長安組織譯經場,二十年中譯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五十五卷。

心中惱恨時,臉上自也顯露惱恨不快,
心中清淨時,滿臉悠閒自在的樣子,
當鏡中顯現愁眉苦臉,即知照鏡人愁眉苦臉,
當鏡中顯現慈眉笑容,即知照鏡人慈眉笑容,
於是可知:
放眼看見環境污染,即是我心污染,
社會道德淪喪,暴力不寧,即是我心淪落不寧,
此是唯識顯現,萬法唯心之理趣,
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若要環境清淨,社會安寧,當自淨其心,
若要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當解脫心。
可是,我們居然不知自心,
我們嫌棄鏡中人愁眉苦臉,不知鏡中無愁眉苦臉,
我們迷戀鏡中美色,不知鏡中無美色,
居然不知嫌棄愁眉苦臉是嫌棄自己,
居然不知迷戀美色即是自我顛倒。
宇宙萬法唯識所現,是心識所投射,
譬如電影機投射在銀幕上的影像,當體空,
譬如投射在夢境中的夢,當體空,
唯識所現即是說空。
是故當知,自淨其心不是向外境求,
解脫心不是滿足五欲之樂,不是練氣養心。

比丘釋從信 謹識於阿含精舍

目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解

書摘/試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的文義不知所趣,讀誦時令人茫然,景仰的宗教情懷油然而生。
般若波羅蜜多的聲韻很順口,頗富神祕性,讀誦時令人沐浴於不可說不可思議境界,何堪多嘴翻譯般若波羅蜜多叫做什麼?般若波羅蜜多的旨趣是悟境,向來無人能表露明白,若已悟時,念念都趣入波羅蜜多,何用翻譯般若波羅蜜多叫做什麼呢?
領悟般若波羅蜜多,趣向般若波羅蜜多,是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的目的,般若波羅蜜多的中文翻譯叫做什經並不重要,所以經文中都不翻譯般若波羅蜜多一詞。但為了令我們有明確的理念,便有必要稍作說明,待我們明白了,還是使用原文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叫做智慧。波羅蜜多教做到彼岸,叫做究竟,既已到達彼岸,所以到彼岸也叫做究竟。般若波羅蜜多就叫做智慧的究竟,於雜阿含九三六經叫做決定智慧,於中阿含九八經叫做究竟智,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叫做智慧,見本書二十二頁,若要翻譯為中文的話,似乎以中阿含經的「究竟智」較妥貼。為什麼呢?
究竟智為什麼叫做究竟智呢?為有別於一切種種智慧,所以特別以究竟一詞來標示,就叫做究竟智。
究竟智非尋思所及,非言說所能表達,遍顯於宇宙人生萬法中,譬如虛空,任令時代變遷,山川崩壞,人類戰亂,生態動盪,虛空猶自清淨不動,虛空不妨礙有情種種顛倒活動,是故令一切有情不知不覺,究竟智也是如此,一切有情於日常生活中,剎那都不稍離此究竟智,但居然沒有任何學問家,或科學家,或教育家,或藝術家,甚至宗教家,或任何什麼聰明人發現。一切有情迷昧此究竟智,在生老病死苦中浮沉。於是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間,為自利利他,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說此究竟智。
究竟智不是如來所發明,只是如來所發現,雖然是如來所發現,法住法界,此究竟智不是如來一己所有,不是學佛弟子所有,更不是印度文化,而是一切宇宙萬象的共法,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因此,此法叫做佛法,不共一切外道所說法。
究竟智就是佛法,不共一切外道法。所謂不共,就是不共同,此究竟智惟佛法中有,於一切外道任何宗教中都沒有。我們一向都以為任何宗教的究竟處都一樣,這是錯誤的。假使任何宗教的究竟處都一樣,不待世尊出現於世間,世間早有人宣說此究竟智,而今如來說惟如來自覺知,便是大妄語,若意謂如來說妄語,便是謗佛,設若不是謗佛,很顯然是誤解了究竟智,所以以為佛儒相通,以為佛道相通,以為佛梵相通,以為佛基督相通。其實,不只究竟智不共而已,佛法中一切法都不共任何宗教。為什麼呢?一切佛法皆由究竟智知見而開示演說,任何一法中都有究竟智之知見,都同一味法,既然竟智不共外道,其他一切任何佛法自也不共。
因此,學佛人當知,正法律中,任何一法都不離究竟智,離究竟智便非佛法。我們一向都以為如來初轉法輪不說究竟智,以為如來最初不說甚深第一義,甚至說如來一生所敎所授諸法有優劣,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呢?有情於生老病死中浮沉,便是不悟究竟智,迷昧了生命的真相。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惟有正視生命,誤入究竟智,別無二途。設若如來初轉法輪不宣說究竟智,而能令煩惱眾生究竟解脫生老病死苦的話,言下之意是說,世間不必發現究竟智也別有解脫生老病死苦之法,這是謗佛,設若不是謗佛,顯然是誤會了究竟智,嚴重的誤會一切佛法。
如來出現於世間時,印度當地已有九十六種外道,宗教思想盛極一時,若只單純為了宗教信仰,世間不必多此佛法。佛法出現於世間,不是為了爭奪一席宗教地位,是為了令一切眾生悟入究竟智。是故說,學佛無論學任何一法門,任何乘,都得正步走入究竟智,實踐八正道,不惟佛乘,如來自己要念念趣入究竟智,初學的人也一樣要隨信行,隨法行,聲聞乘中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乃至一切菩薩都不能例外。
所謂究竟,沒有諍論的餘地才叫做究竟。若還有人提出一絲絲異議,尚有一絲諍論處,所謂究竟就只是一廂情願,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說詞。所謂究竟智,空,空所以無諍論處,空是究竟智的代名詞。空是何義?假使有獨立性的空,此空是有,有一個空,此空便不空。究竟智所說空義非獨立空,此空當在有中顯現,設若沒有任何有,便沒有究竟智,便沒有空。為什麼呢?假使沒有任何有,阿誰知此一空?此空毫無意義,此究竟智也毫無意義。是故當知,依有而立空,依空而說有,說究竟智是依一切種種智而說究竟智,所謂究竟智,依世間一切種種智而顯現,並無獨立存在的究竟智,是故說究竟,說空,即是說般若波羅蜜多,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於般若波羅蜜多之下又安了一個心字,此心是何心?此心有二義。一者,一向都認為此心是中心之心,是心要之心。為什麼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一部獨立完整的經典,它是從大般若經中摘錄精要,編輯而成的經文,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心要。此說可以成立。
第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確不完整,缺「如是我聞」及「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二句,前句是經頭,後句是經尾,完整的經文少不了這二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缺少這二句。第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文,一一可以從大般若經中找出出處,除了末尾的咒文之外。
二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字是心意識的心,是人心之心。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心,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為什麼呢?經文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想行識就是心識,就是心,代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句中,就成為「心即是空,空即是心」句。
空是般若波羅蜜多,若把般若波羅蜜多也代入句中,便成為:「心即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心」句。是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是開門見山的句子,直截了當,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主題及其義趣標示在經題上,一目了然,也已一語道盡了不可說處。
若把心字當做心要解釋,不離題,但不周延。若把心字當心意識解釋,不必強調心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仍然不失它錄自大般若經的痕跡及其事實,而且能妥貼的標示經典的義趣。
其次,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缺頭缺尾,經中所摘錄的經文,相當完整的涵蓋了一切佛法中所論及的心意識,不失為精簡的經典,若要依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來論空,論唯識,論如來藏,都綽綽有餘。是故說,本文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心字當做心意識的心解。並簡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心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