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滿額折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逐漸消失在東京街頭的「看板建築」,曾經是昭和時代東京甚至全日本的商店日常,對我們也是似曾相識的臺灣街頭風景。
收錄超過130間看板建築,以及10間看板建築商店屋主訪談,走一趟充滿懷舊庶民氣氛的建築與文化巡禮。

看板建築乘載庶民生活細節,也是塑造城市風貌的魅力所在,值得我們從臺灣人的視角認識與品味!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專文導讀

Hally Chen│《喫茶萬歲》作者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建築作家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張維中│旅日作家
渡邉義孝│《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作者、日本一級建築師
謝欣曄│本事空間製作所分部負責人

——精彩推薦(以上推薦人以姓名筆劃排序)


昭和初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店鋪紛紛林立東京下町。
文具店、花店、理髮店、和菓子店、帽子店、書店、家常菜店、當時還稱為「牛奶廳」的咖啡廳……現在大多消失了的自營商店生意興隆,建構起熱鬧的城市街景。

大量興建於關東大地震(1923年)之後的看板建築,是結合店鋪與住家雙重身分的建築樣式:本身是日式建築,正面看過去則宛如一整幅招牌看板,各種創意、技術與巧思,都表現在其上,在當時是很稀鬆平常的商店建築。直到1975年,由致力於調查近代建築的藤森照信先生(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長)與建築史學者堀勇良先生命名為「看板建築」,並在日本建築學會大會上發表。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戰後重建、經濟高速成長、泡沫經濟直到21世紀的今日,這些看板建築早已成為城市中珍稀的文化資源,也代表著昭和年代的生活樣貌正在迅速消失。

本書從建築工法、形式、細節等帶領讀者認識看板建築,收錄大量珍貴的看板建築照片及相關資料,並且採訪了現存10間看板建築商店,透過店主們所分享的過往故事,一起重返舊時東京人的日常生活樣貌。

作者簡介

萩野正和(Hagino Masakazu)
connel股份公司代表董事。
於組織設計事務所從事再開發事業等社區營造之統籌業務後,創立connel股份公司。
投入地域相關事業之企畫到實踐、營運等各項業務,重視建構具有一貫性的故事,兼顧社區營造實務與創意設計層面。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名人/編輯推薦

導讀 
乘載庶民生活細節的迷人建築小品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為了撫慰激勵關東大地震後的人心而誕生的看板建築,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建築風格,但也因為相較容易取得材料及工法門檻較低,並不是追求極佳品質為目的而建造,後來便被更堅固技術和更充足成本建造的房舍取代而逐漸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倖存至今者,則成為珍貴的歷史見證而受到保存呼籲,和臺灣街屋比較異同非常有趣。

無論是街屋還是看板建築,商業街區的店面是商家和顧客接觸的最前線,因此每個房屋單元在建造的階段,需透過都市計畫等手法規範各棟臨街面寬度,而商店建築的立面外觀,本身就具有吸引顧客前往從事商業行為的廣告看板性質。在屋主即為經營者的時代,立面樣貌時常融入主人對生意的期許與宣傳意圖,像是包裝在販售商品外的華服,反映特定時代的工藝技術與社會品味,和現在多為招租進駐商家,使用更短期的廣告布幕或招牌燈箱包覆立面,對待建築外觀的態度截然不同。

臺灣清代街屋沿街雖已有設置亭子腳(騎樓),但外觀並無「立面」的概念,而以屋簷做為臨街表情,店招做為布條或木牌,宣傳廣告效果純樸簡單,從屋頂上的雨水傾洩於街道則容易影響環境衛生。大正初年由官方從臺北以風災改建為契機,開始推行市區改正,示範西洋風格的街屋風貌,並由臺灣匠師學習模仿擴散至全臺各地;和後來來自全日本的工匠因在東京累積震災後重建經驗,將看板建築帶回家鄉擴散至全日本的傳播情形相似。

在臺灣最常運用於街屋立體造型的材料與工法,是以模具及鏝刀塑形灰泥,做出捲草、花環、勳章、獎盃等西洋風格圖樣;而在日本的看板建築,雖然也有使用水泥砂漿等材料模仿石材,但考量災後復興的時間與經費成本,大多裝飾簡潔,不追求古典的繁複華麗,而大量使用銅板包覆已雕刻好的木材,同樣能達成造型豐富多元的目的,並且減少等待含水材料乾燥凝固時間更快完成,是和臺灣有所不同之處。臺日兩地都廣泛運用的表面材料,則是同樣在關東大地震後日漸普及的各式面磚,透過各種顏色、紋路排列出豐富變化,造型自由的面磚,除了能保護內部構造避免雨水滲透,也像服裝搭配的首飾配件,為建築外觀畫龍點睛。

本書最有價值的迷人紀錄,不僅是逐漸凋零的看板建築本身,而是訪談屋主方能得知,打造這些建築的主人的青春人生夢想、期望與實踐過程。有別於公共建築乘載社會大眾的集體記憶,容易凝聚保存認同,僅服務社區的民間店鋪生命歷程,對街坊鄰里較有深刻意義,也常隨一、兩代經營者的消逝走入歷史。從書中穿插的建築裝飾語彙解析也可以發現,和由學院訓練的建築師打造的官方建築,規制嚴謹錙銖必較講究古典柱式的比例精準、裝飾元素的象徵正確有所不同,屋主和匠師以自身經驗模仿政府或企業打造的公共建築,僅求跟上時代流行風潮,不求精準再現建築裝飾語彙的樸拙稚氣,正是珍貴的庶民風情令人著迷之處。

人類的生活環境不僅是由社會上層階級所打造,而是在各自崗位努力的群體共同展演,書末對照看板建築與其模仿對象的近代公共建築表格尤其有趣。在主流建築史研究關注的高昂成本公共建築以外,看板建築乘載庶民生活細節,也是塑造城市風貌的魅力所在,值得我們從臺灣人的視角認識與品味。

前言 
各位聽過「看板建築」這個詞嗎?究竟是招牌(看板)的一種,還是帶有廣告作用的建築物呢。拿起這本書的你,或許正是對這不熟悉的詞彙感到好奇吧。所謂看板建築,是由建築師兼建築史學者的藤森照信先生等人命名,指的是一種商店建築形式。本書內文將詳細說明,請務必一讀。

看板建築大量興建於大正至昭和時期,當時並非珍奇罕見之物,幾乎所有看板建築都是一般平民會光顧的商店,構成了那個時代的日常街景。然而,現代東京都內只剩下零星幾處,成為寶貴的文化資源。

現存的看板建築,在歷經時代變化與屋主交替後,至今仍在城市裡展現著生命力。

本書主題並不只是解說看板建築的來由與形式,也期盼大家可從中窺見生活在建築物裡的人們及其生活。在看板建築中經營商店的人們,其生計與生活和建築本身表裡一體,說看板建築真實展現了建築本然的面貌也不為過。

書中介紹了十間看板建築,從十位屋主口中分享了色彩鮮明的「看板建築生活」故事,希望各位讀者也能透過這些故事,盡情徜徉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樣貌中。

目次

導讀 
前言 

INTRODUCTION
何謂看板建築? 
看板建築因何誕生? 
看板建築的元素 
找尋看板建築的線索 

INTERVIEW
01萬定果汁吧(万定フルーツパーラー) 
02岡昌襯布鈕扣店(岡昌裏地ボタン店) 
03湯淺物產館(湯浅物産館) 
04一不二餐具店(一不二食器店) 
05山本牙醫診所(山本歯科医院) 
06多可良湯屋(たから湯) 
07星野照相館(星野写真館) 
08江戶屋(江戸屋) 
09藤太軒理容所(藤太軒理容所) 
10帕里食堂(パリー食堂) 

PHOTO ARCHIVE
那一天拍下的看板建築 懷舊街景資料庫

01千代田區(神田一帶) 
02中央區(日本橋一帶) 
03中央區(銀座/築地/新富町/入船/八丁堀一帶) 
04中央區(月島/佃一帶) 
05台東區(上野/東上野/台東一帶) 
06台東區/墨田區(淺草橋/鳥越/小島/橫綱一帶) 
07文京區(根津/本鄉/小石川一帶) 
08其他(港區/鐮倉/小田原一帶) 
09番外篇(祭典與看板建築) 

這個城市、那條街道的看板建築 現存看板建築攝影集 

COLUMN
01 我就是看板建築:店名招牌選輯 
02 欣賞看板建築的設計創意:部位圖解① 
03 欣賞看板建築的設計創意:部位圖解② 
04 改頭換面的看板建築:關於改建 
05 關東周邊的看板建築:石岡.諏訪
06 展現玻璃工藝魅力的看板建築:罕見珍貴的古董玻璃 
07 美味的看板建築:代代傳承的滋味 
08 可以去參觀的看板建築:江戶東京建物園(たてもの園) 
09 從立面圖看看板建築:精美佳作四選

近代建築年表 
現存店鋪建築一覽 
用語一覽/索引
後記

書摘/試閱

【試閱1】何謂看板建築?

看板建築是指昭和初期關東大地震災後重建時,東京都內大量興建的商店建築。建築本身是日式建築,正面望去宛如一整幅招牌看板,因此得名。

看板建築多兼具店鋪與住家的雙重身分,是建構起昭和時代一般街景的建築樣式。看板建築的出現,與大正12(1923)年關東大地震有關。當時,人們在燒成一片焦土的街道上蓋起臨時住宅與店鋪,其中不乏由建築家與藝術家打造,充滿設計感、裝飾性質強烈的臨時商店。

災後重建時,一般建築多半採用鋼筋水泥建造,逐漸形成近代風格的城市樣貌。與此同時,資金不夠充裕,無法採用鋼筋水泥的自營商店,則發展出了這種「看板建築」。考量到防火效果,表面採用銅板、砂漿或磁磚覆蓋,平坦的建築正面是為了配合狹小的土地。這些看板建築並非出自知名建築家之手,幾乎都由木工師傅或屋主自行設計。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技術與巧思,盡皆展現在建築正面的招牌(看板)上。

這些在近代建築史中不曾受過矚目的商店建築,於昭和50(1975)年時,由當時致力於調查近代建築的藤森照信先生(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長)與建築史學者堀勇良先生命名為「看板建築」,並在日本建築學會大會上發表。

看板建築或許也可視為鮮明反映出昭和東京時代背景的文物之一。


【試閱2】深受東大學生喜愛的老牌喫茶店:萬定果汁吧(万定フルーツパーラー)

◆歷史無法製造,只能累積

午後兩點。「萬定果汁吧」店內的收音機,始終播放著與春天有關的樂曲。

面向本鄉通的鐵捲門上寫著「咖哩飯、牛肉燴飯與天然果汁」。老闆娘外川喜美惠告訴我們,「萬定果汁吧」由第一代老闆創業於大正3(1914)年,當時開的是水果行,後來才在隔壁再開了這間當時流行的「果汁吧」。

「第一代老闆是我公公,他曾在知名水果行當學徒,後來自己獨立出來,在這邊創業。當時,要去東大病院探病的人都會來這邊買哈密瓜。那個年代,連香蕉都是只有生病才吃得到的昂貴水果喔。剛好那時流行像千疋屋那種果汁吧,開水果行的業者彼此之間都有交流,聽別人說起千疋屋的事,我公公就想,不如自己也來開一家果汁吧好了。有時直接從隔壁水果行切了西瓜拿過來,有時也會供應水果潘趣酒(Fruit Punch)。現在醫院都不能帶吃的探病了,也沒人會再買水果去探病就是了。」

關於那個年代香蕉的價值,大正二年開了日本第一家果汁吧的銀座千疋屋第二代店主齋藤義政是這麼說的:

現在香蕉已經成為非常通俗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然而,能便宜買到固然幸福,香蕉本身反而變得平凡無奇,就算吃到也不覺得有什麼了。

就筆者所知,香蕉最早乃從夏威夷進口,水果行都鄭而重之地將香蕉掛在店頭。該怎麼說才好呢,只有生活奢華的極少數人才會買來吃(《果物通》四六書院〈1930年〉)。

過去,都營電車還會經過本鄉通,大概因為地域性的關係,萬定果汁吧附近有不少書店和麻將館,很是熱鬧。

外川女士開始在這間百年老店幫忙,是昭和30(1955)年左右的事。之後,她和身為第二代老闆的先生正式投入果汁吧的工作,站在吧台後方服務顧客。先生過世後,外川女士一個人扛起這間店。外川夫妻另有住處,但當年生意興隆時,僱用的好幾位店員就住在這裡。

不知道平時上門的,都是怎樣的客人呢?

「多半還是跟東大有關係的人。學生也有,但是年齡層偏高,像是研究所的學生,或是大學教授。最近因為放春假,生意比較清淡。遇到舉行學會或辦活動的時候,生意也挺忙的。」

說著,外川女士指著牆壁要我看。「牆上這塊黑黑的,就是學生們經常坐在這個位置,頭靠在牆上看書造成的,因為以前的人習慣抹髮蠟嘛。」

隔著一張桌子,對面位置後方木牆上,確實有兩塊黑漬。水果吧漫長的歷史中,勤勉向學的學生們曾坐在那裡享受片刻的讀書之樂,又或者是某個和今天一樣的和煦下午蹺了課,坐在那裡沉思也說不定。

萬定果汁吧現在的建築改建於關東大地震後。話雖如此,無論關東大地震或之後的二次世界大戰空襲,這一帶的受災狀況都較輕微。改建時,委託的木匠偏好西洋風格,才蓋出了這棟和周遭店鋪形式大相逕庭的西式建築。店內使用的磚牆與方格圖案地板磁磚也都走近代時髦風,從當時就廣受許多顧客欣賞。

「有位教授告訴我,在一本關於立原道造(詩人.建築師)的書中提到萬定的事,連店面的設計圖都有。作者一定來過本店吧。東大建築學科就在附近,一直都有很多建築大師光臨本店。像是丹下健三先生,還有安藤忠雄先生都曾經來過。」

我問後來都沒人提議改建嗎?老闆娘低聲說:「各種建議都有喔,比方說改建成大樓的計畫,或是改成可以外帶或網路點餐等形式。不過,我認為把這裡翻新就失去意義了。因為歷史無法刻意製造不是嗎?只要花錢就能擁有一家漂亮的店,唯獨歷史需要累積而成。這就是本店的財產。我都說,這裡就是舊才好啊。講是這樣講,其實只是沒有能力翻新而已啦。」這麼說著,外川女士偷偷笑得像朵小花。

決定一個人扛起這間店時,內心都沒有猶豫嗎?

「外子過世時,我也想過接下來該怎麼辦才好,但是,想到這間店是他好不容易打拚出來的,孩子們也說『妳不開店的話會老年癡呆喔』。加上教授們也鼓勵我繼續做,我就想說,不然試試看吧。現在想想,真慶幸有繼續做下來。這裡啊,有些學生們成為副教授或教授之後,回來參加學會等活動時,還是會繞過來坐坐喔,懷念地說著幾十年沒來,這裡卻一點也沒變。所以,我盡可能不想改變這裡。」外川女士一邊這麼說著,一邊環顧店內。不知道曾有多少學生與教授在這裡填飽肚子,也獲得了心靈的滿足呢。

外川女士退休後,這間店會變得怎樣呢。我這麼一問,外川女士語氣乾脆地說:「就不會再做下去了。」

「畢竟沒有愛的話,這份工作是做不下去的。我自己已經從這份工作中獲得足夠的樂趣了,無法繼續開下去也是沒辦法的事。」她呵呵一笑,嘟噥了一句「也不知道能做到什麼時候啦」。

問她等一下有什麼計畫,外川女士說傍晚要去跳有氧舞蹈。有時會找藉口,說店裡生意忙就蹺課了,但今天天氣這麼好,沒理由不去啊。只見她一臉開心地這麼說。

走出店外,一陣暖風輕拂而來。春天的腳步近了,下個月,想必又會有許多學生與教授上門,店裡要熱鬧起來了吧。

創業:大正3(1914)年
竣工:昭和3(1928)年
設計者:不詳
外牆建材:砂漿、磁磚
結構:木造兩層樓

◆女兒牆
女兒牆向下延伸,覆蓋與屋脊垂直面的外牆面,表面刻有等間隔的縱向紋路,展現出設計感。與其說是西洋建築,反而體現了東洋時造寺院的意趣。

◆圓柱.柱頭
中央配置兩根圓柱,柱頭以八角形狀的「雷紋」取代葉板(譯註:莨苕葉形的裝飾,是古希臘建築常見的柱頭裝飾),下方則是卵錨裝飾。

◆凸窗下的設計
凸窗下方看得到屏風般的鋸齒狀設計。這是來自裝飾派藝術建築的設計,甚至感受得到設計者不放過任何平面的執著。

◆拱形
墀頭或柱頭上常見的莨苕葉形裝飾,卻很少像這樣用在拱形上。這裡的設計風格應是來自哥德式建築。

◆入口
入口處設置了腳踏板,布置出具有深度的入口。旁邊就是復古展示櫃,彷彿邀人進入從昭和時代以來時間便靜止不前的世界。

◆立式看板
色彩鮮豔的看板,上方是由咖喱與湯匙組成的店徽。連店名「萬定」寫成的平假名「まんさだ」字體和中間的「天然果汁」字樣都透著一股復古懷舊的氣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