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滿額折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漫遊女子:徜徉在巴黎、紐約、東京、威尼斯和倫敦(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優惠價: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漫遊女子(flâneuse),法語名詞“漫遊者”(flâneur)的陰性形式,指漫遊的女人,閒逛的觀察者,常在城市中見到。或許“漫遊者”能夠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拱廊、大街、波德萊爾和波西米亞;專家們卻判定“漫遊女子”這個詞不存在、認為女性無法與男性一樣在大都市中自由行走,大多數法語詞典中甚至沒有這個單詞。然而,女性始終在城市中宣告著她的獨立。
本書作者勞倫•埃爾金認為:漫遊女子是“堅定又機敏的獨立個體,敏銳地應和著城市的創造潛力,以及一次美妙漫遊釋放出來的可能性”。跟隨著作家喬治•桑、弗吉尼亞•伍爾夫、瓊•裡斯、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攝影師索菲•卡爾、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等漫遊女子在大都市里的生活、創作痕跡,埃爾金帶領我們踏上一段跨國旅行:從她本人出生、長大的紐約,到生活過的巴黎、威尼斯東京和倫敦,埃爾金將歷史上著名的漫遊女子們走過的道路一一展示給我們。通過對文學、藝術、歷史的梳理,埃爾金也闡述了城市環境對女性的影響與意義、探索了女性與大都市的關係,探討了公共空間中的女性這一議題,將女性重新繪入城市的圖景中,並鼓勵著更多女性打破界限、挑戰成見、追求自我。

作者簡介

勞倫•埃爾金(Lauren Elkin),作家。她的許多作品已在許多刊物上發表,其中包括《紐約時報書評》、《弗裡茲》、《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她還是文學藝術雜志《白評論》的特約編輯。埃爾金是紐約人,於2004年移居巴黎,居住於左岸多年之後現居右岸,你會常常在美麗城附近看到她自在漫步的身影。

譯者簡介:管弦,現就職於國際勞工組織,曾就讀於牛津大學、清華大學。常居地從北京到牛津再到巴黎,也曾駐足於香港、聖彼得堡、金斯頓與渥太華。熱愛閱讀、寫作、翻譯,喜歡在不設限的漫遊中喂飽好奇心。在巴黎的街角巷陌走走停停,完成了《漫遊女子》的翻譯。


名人/編輯推薦

今昔交錯間的文化漫談 漫步大都市的文藝指南

一次人與城市、女性與公共空間關係的全新探討

◎入選《紐約時報》《衛報》年度*圖書榜單

◎戴阿蒙斯坦-斯皮沃格隨筆寫作獎*終入圍圖書

◎ “當代蘇珊•桑塔格”——勞倫•埃爾金暢銷力作

巴黎|倫敦|東京|威尼斯|紐約

瓊•裡斯|喬治•桑|阿涅斯•瓦爾達

弗吉尼亞•伍爾夫|索菲•卡爾|瑪莎•蓋爾霍恩

探尋曾居住並行走在大都市裡的“漫遊女子”的旅程

本書是一本回憶錄,更是一場文化漫談和一部大都市文藝地圖

一方面,作者從她出生的紐約,到生活過的巴黎、東京、威尼斯、倫敦等城市,以包含情感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徜徉在大都市街頭的感受和觀察;另一方面,作者重現了作家喬治•桑、弗吉尼亞•伍爾夫、瓊•裡斯、導演阿涅斯•瓦爾達、攝影師索菲•卡爾、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等女性在這些大城市中的創作和生活:在倫敦的街頭偶遇“街頭遊走”的伍爾夫,在巴黎的某個陽臺上看到身著褲裝的喬治•桑,街角的某塊玻璃或許曾被瓦爾達“主動觀察”的鏡頭捕捉,也或許在威尼斯的河岸不經意間成為了卡爾的追蹤物件……每個不經意的角落,都可能曾有她們的故事;跟隨著她們的腳步,作者的個人生活軌跡和城市中的歷史痕跡交互呈現,我們也得以從另一角度觀察這些著名的大都市、走近這些著名的漫遊女子,領略都市中的文藝氣息,尋回屬於自己的漫步記憶,或是開始自己的一段漫遊。

“空間並不是中性的,它是一個女性主義議題。”

Flâneuse,漫遊女子。名詞,來自法文。指漫遊的女人,閑逛的觀察者,常在城市中見到。這是陽性名詞“漫遊者”(flâneur)的陰性形式,也是一個虛構的定義。或許,“漫遊者”一詞能夠讓人聯想到拱廊、大街、波德萊爾和波西米亞。與此同時,專家們卻判定“漫遊女子”這個詞不存在、認為女性無法與男性一樣在大都市中自由行走,大多數法語詞典中甚至沒有這個單詞。

為什麼男性“漫遊者”形象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概念,漫遊女子卻被認為不可能存在?

為什麼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街頭妓女,女性始終在公共空間中受到更多的限制?

為什麼女性走上大街被認為是顯眼的,卻又在漫遊史上絲毫不被提及?……

通過對文學、藝術、歷史的梳理,埃爾金闡述了城市環境對女性的影響與意義、探索了女性與大都市的關係,肯定了女性在歷史和城市中的存在和作用,力圖將女性重新繪入城市的圖景中。


譯後記

這是一本徹底融入我個人生活的書。

譯稿修改的後期,我居住在巴黎。住所不遠處就是埃菲爾鐵塔和榮軍院,走上十幾分鐘便來到蒙帕納斯大街。每晚下班後,我會繼續翻譯三個小時。鐵塔每到整點便會燈光閃爍,映照在玻璃窗上 ,讓夜晚只剩溫暖的充實,不再有倦意。

周六下午是我的巴黎漫遊時間。我腦海裡沒有地圖,穿著輕快的球鞋,走出家門。那些出現在章節裡的地名與我擦肩而過:蒙帕納斯大街上的咖啡館、達格雷街、遊行抗議時分岔的聖日爾曼大街與聖米歇爾大街的交匯口,一個個名字記錄著歷史的地鐵站,更不必說盧森堡公園與杜伊勒裡花園。巴黎聖母院失火之後,在塞納河邊閑逛,每周拍下一張聖母院的修繕進度照片,成為自然而然的生活習慣。結束注釋翻譯後的那個周六,我走去蒙帕納斯公墓,看到了滿是松果和唇印的德米-瓦爾達墓碑。我想起作者的話,“你依然可以偏愛拉雪茲神父公墓,但這裡是我死後想安居的地方”,會心一笑,放下了自己帶來的一束小花。

這是一座貯藏了太多才華與靈感的城市,第一次漫無目的地在家附近散步,一抬頭便發現這條路叫埃米爾·左拉。離開巴黎前想去看看巴爾扎克博物館,兜兜轉轉,無意中看到藏在背後的一條小路叫馬塞爾·普魯斯特。在巴爾扎克故居的小書店裡,我讀到他寫過的句子:漫遊是給雙眼的美味佳肴(the gastronomy of the eye)。

這是一本談漫遊、談女性漫遊的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女性並沒有機會享用這樣的美味佳肴。漫遊這一看似並不帶有性別差異的日常行為,一開始不存在於女性生活中。女性單獨出行被看作是異樣的風景,會引人側目,引來不懷好意的關注。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在描述“flâneur”(男性漫遊者)的特質時,說道:“漫遊者擅長的藝術,是隱沒在人群中觀察人世間。”於是,充滿諷刺意義的悖論出現了:漫遊的女子總是引人注目,正因如此,她們在“城市漫遊”的歷史裡被帶有偏見地抹去了存在。

約定俗成的社會文化不知不覺間也扎根於女性內心,安居於室才沒有危及操守與名聲的風險。巴什基爾采娃在日記裡渴望能獨自出門坐在杜伊勒裡花園的長椅上,卻又對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弗吉尼亞·伍爾夫筆下的帕吉特姐妹不能和她們的兄弟愛德華一樣年少時就可以一個人漫步,最小的妹妹羅絲鼓起勇氣悄悄出門,就碰上了下流的可怕男人;而伍爾夫把在倫敦的街頭遊走(street haunting)稱之為“一場冒險”。

漫遊意味著的不止獨立外出行走這一動作本身,它還意味著不需要為了什麼目的才能出行,可以任憑自己的心意隨處徜徉和觀察;意味著不被別樣或惡意地看待,獲得充分的安全與平等。當漫遊女子不再成為“一道引人注意的風景”,而只是人海中步履輕盈、跋涉不停的一員;當漫遊女子在“城市漫遊”的主題裡鐫刻下富有女性觀察視角的篇章時,“flâneuse”這個詞才真正誕生了。

這是一本談漫遊女子的書。才華橫溢的女性用文學與藝術記錄下自己的漫遊歷程,艱辛、勇敢、有趣。瓊·裡斯筆下的巴黎是浸潤著激烈情感的巴黎,那些熟悉的地標都飽含了小說主角的悲歡,她拒絕將巴黎浪漫化,率性而離經叛道。而伍爾夫的倫敦是帶給她靈感源泉的聖地,她擁有布盧姆斯伯裡,擁有氣息多種多樣的街道,擁有讓她突破界限的寫作,那個要自己去買花、熱愛在倫敦漫步的達洛衛。逃離了無愛婚姻的奧蘿爾·迪潘萬身無分文來到巴黎,成為喬治·桑。她冒著違法的危險,穿上自己做的男士大衣,從巴黎一端漫步到另一端,雀躍到覺得自己可以探尋全世界。她歷經太多革命的激情與暴虐,她在小說裡寫自由意志,想嘗試調和世俗生活和偉大理想。踩著界限、古怪有趣的索菲·卡爾,年輕而迷茫的她開始跟蹤陌生人,結果一鼓作氣跟去了威尼斯,開啟了她的藝術創作生涯。在威尼斯,地圖是無用的、計劃是無用的,不用循規蹈矩,直接讓人生與藝術交融就好。同樣用藝術展現城市中女性的還有阿涅斯·瓦爾達,她鏡頭下的克萊奧行走在巴黎,從別人目光中的“客體”最終變成能注視他人也能正視自我的主體;瓦爾達帶著她的攝影機在巴黎穿梭,捕捉雕像中的異類——女性像柱,給看似毫不費力地支撐起那些宏偉建筑的她們以特寫。還有瑪莎·蓋爾霍恩,她的身份是戰地記者、其次才是海明威的前妻。她四海為家,無懼走上前線,記錄下戰爭留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印跡,堅韌與細膩在她身上並存。蓋爾霍恩曾說,這個廣袤的世界令她為之發狂。

在書寫這些漫遊女子的同時,作者勞倫·埃爾金也在不同的城市中徜徉,沒有目的地,只是為了觀察與感知,滿足隨心所欲的好奇。紐約、巴黎、倫敦、威尼斯、東京,每到一處,她的生活與那些激發鼓舞了她的作品交織起來,跨越了時間。正如她寫的那樣,你和所有的生者逝者一起,並肩行走在城市中。

這是一本談城市的書。作者挖掘著城市與人之間的互動,談論著城市規劃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千絲萬縷。美國城郊住宅區的興起讓汽車替代了步行,而無法便利地步行不經意間將不同階層隔絕,分別活在自成體系的小世界裡。法國曾經的統治者意識到巴黎的革命之魂,他讓城市規劃師——重塑了巴黎的喬治-歐仁·奧斯曼把民眾起義也考慮進去,變寬的街道讓街壘不再能夠發揮功能,警察局和工人區之間也有了捷徑。正如作者說的那樣,城市其實是由看不見的界限構成,約定俗成仿佛一道無形的門禁,劃定了誰可以去何處,而人們甚至習以為常到察覺不到它們在主導著人群的流動。因而,女性在城市中的獨立也通過“公共空間”來體現——咖啡館與茶室、女衛生間、單身女子公寓……而能在城市中想去哪裡就能起身前行、讓雙眼盡情享用美味佳肴,就是女性自主最鮮明的彰顯。

這樣一本講述漫遊文化、講述性別、講述文學與藝術、講述城市、講述普通漫遊女子人生旅途的書,翻譯起來無疑趣味盎然又引人共鳴。盡管這是一場有目的地的暢遊,但字裡行間的逸聞和內容豐富的注解總引著我停步片刻,拐向那些有意思的“豆知識”。在翻譯修改的過程中,我從北京到牛津到巴黎,如今又回到北京;而在書中,作者從紐約出發,結尾處又回到紐約,重溫一站又一站曾讓她感到無聊的城郊街區。德博拉·萊維已經說盡了一切:有時,她也想偏安一隅,但好奇、憂鬱與不滿足阻止了她。

最後,非常感謝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文化以及我的責任編輯林煙霞女士,沒有她的善意與認可,我無法有機會遇見這樣一本好書。非常感謝在翻譯期間與我探討、交流的所有朋友,尤其是孫嘉女士。她一次次耐心細致地與我討論不同語言的發音與句法,讓我受益匪淺。非常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無條件的支持與愛讓我的漫遊充滿了生機與可能性。

希望這本書也能有幸成為映入你眼簾的一份美味佳肴。

管弦

2020年3月


目次

前 言

第 一 章 漫遊女子的進行時

第 二 章 長島·紐約

第 三 章 巴黎·他們在的那些咖啡館

第 四 章 倫敦·布盧姆斯伯裡

第 五 章 巴黎·革命之子

第 六 章 威尼斯·順從

第 七 章 東京·在其間

第 八 章 巴黎·抗議

第 九 章 巴黎·街區

第 十 章 海角天涯·踏足在大地上的所見

第十一章 紐約·歸來

尾 章 女性的漫遊

注 釋

參考文獻

致 謝

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管弦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漫遊女子的進行時

我是在哪裡初次遇見“flâneur ”這個詞的?這個別致、優雅、漫溢著法國氣息的詞,頂著拱形的長音符,帶著卷舌的eur。我記得那是20世紀90年代,在巴黎讀書時我認識了這個詞,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書中發現的它,那個學期我沒怎麼讀太多必讀文獻。說不定,在知道“flâneur”這個詞之前,我就已經是一個漫遊者了。我會在學校附近的街道上漫步,我的學校和其他美國大學在巴黎的分址一樣,坐落在塞納河左岸。

源起於法語中的動詞flâner、名詞flâneur——“漫無目的閑遊的人”——誕生於19世紀上半葉巴黎城中那些用玻璃與鋼鐵覆蓋著的拱廊街裡。當奧斯曼 大刀闊斧地興建明亮寬敞的大道,切開那些陰暗參差的屋群,就好像用刀劃開一座山羊奶酪堆砌的城市,漫遊者們也在其中徜徉,領略城市的風景。漫遊者是這樣一個體現男性特權與閑情的形象,他有充裕的時間與金錢,沒有立刻需要肩負的責任。像為數不多熟悉這座城市的本地居民一樣,漫遊者也熟識這座城市,因為他用雙腿記住了它。每個街角、每條小巷、每級臺階都能令他沉浸於白日夢境之中。這兒曾發生了什麼?誰路過了這裡?這個地方有怎樣的意義?漫遊者——他與城市奏響的樂章產生共鳴,在不知不覺間,他熟識了它。

無知如我,我曾以為是自己發明了“漫遊”(flânerie)。我在美國的郊區長大,在那裡人們總是駕車出行,漫無目的地閑逛像是一種古怪的行為。我能在巴黎走上很久,卻不抵達任何“目的地”,只是觀察這座城市的設計,窺見各處潛藏的城市野史:一枚嵌在某座私人豪宅正面的子彈;遺留在一座建筑高處的模板印花圖樣,也許當初是為了某家面粉公司或某家現已倒閉的報社而作(一些被激發了靈感的塗鴉藝術家剛好用它來延伸出自己的作品);又或是因道路施工而顯現的一排鵝卵石,還有幾層仍藏匿於城市地表之下,正緩慢地露出端倪。我尋覓著殘垣,尋覓著紋理與質地,尋覓著偶然、不期而遇以及意想不到的契機。我在這座城市最有意義的體驗並不來自文學、美食或博物館,甚至不是我在證券交易所站邊閣樓上刻骨銘心的浪漫纏綿,而全部都來自漫遊。走在巴黎第六區的某個地方,我意識到我想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座城市裡,確切地說,就是生活在巴黎。這樣的願望與某種全然的自由自在有關,而這種自由在行走中漫溢了出來。

我周而復始地在蒙帕納斯大街走著,往返於在薩克森大道的公寓與位於謝弗勒斯街的學校。我從路兩旁的餐廳名字裡學到了不少課本裡沒有的法文:Les Zazous(這是20世紀40年代一類爵士樂手的名字,他們總穿著格子上衣,留著飛機頭);還有西南公司飯店(Restaurant Sud-Ouest & Cie),這個店名教會了我如何用法語表達“公司”(& Cie);我從一家叫“Pomme de pain”的面包店學會了法語的“松果”是“pomme de pin”,盡管我始終沒明白為什麼要用這樣的雙關。我每天都在去上學的路上到一家餅幹店買橙汁,那家店叫“安妮公爵夫人”。我總在想這個女人是誰,她和椒鹽卷餅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我思考著法國人腦海裡對美國地理的誤解,這種誤解使得一家美式墨西哥餐館被命名為“印第安納小餐廳”。我從大街上所有著名的餐廳旁走過,圓亭咖啡館、菁英咖啡館、多摩咖啡館,還有穹頂餐廳 ,這都是一代代生活在巴黎的美國作家社交暢飲的好去處,他們的魂靈依然躬身於餐館的遮篷之下,對20世紀的發展變遷不以為意。我穿過瓦凡街以及同名的餐廳,那是所有喜歡扮酷的中學生放學後都愛去的地方,可以在那兒看到自大的、抽著煙的小年輕,衣服袖子比胳膊長出老大一截,腳蹬匡威運動鞋;還有留著黑卷發的男生和未施粉黛的女孩子。

很快,我一鼓作氣,漫步在從盧森堡公園輻射出來的大街上,從學校到這兒不過幾分鐘步行。我發覺自己正靠近聖敘爾比斯教堂,不過那時候它還處於修繕中,和聖雅各伯塔一樣,已經修繕了數十年。沒有人知道塔樓邊的腳手架到底會不會被拆除、究竟何時會被拆除。我坐在聖敘爾比斯廣場上的市政廳咖啡館裡,望著這個世界從身邊經過:一個我見過的最纖瘦的女人穿著亞麻布的衣服,這樣的衣著在紐約顯得單調乏味,而在巴黎卻優雅得無法復制;修女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年輕的都市媽媽讓她們年幼的兒子對著樹幹小便。我把我所見的都一一寫下,卻不知道法國小說家喬治·佩雷克也曾坐在這個廣場上,就在這個咖啡館裡,在1974年的某個星期,記錄下這些相似的來來往往:出租車、公交車、吃著甜點的人們、風如何吹過……他記錄下這一切,試圖讓他的讀者察覺到日常生活自有其意想不到的美感。他把這一切稱為“日常之下”(infraordinary):在沒有大事發生時發生的點點滴滴。我也並不知道我最愛的書之一《夜林》是在這個咖啡館以及樓上的酒店成文的。巴黎蘊含並滋長著所有於我而言意義重大的文化坐標和人生坐標,而我們才剛剛相遇。

作為一名英語系學生,我本想去倫敦,然而由於某個差池,我最終來到了巴黎。不到一個月,我便被它迷住了。巴黎的街道總有辦法讓我駐足、心醉,它們似乎被各種存在填滿了,即使那裡除了我之外並無旁人。在這些地方可能要發生些什麼,或已經發生了些什麼,又或者可能已經發生了什麼。這樣的一種內心感受,我在故鄉紐約從未有過。在紐約,生活總是被扭曲成一種將來時;在巴黎,我願意在外徘徊漫步,用想象編織出與這些街道有關的故事。在那六個月裡,這些街道從家與目的地間的聯結變成了我的鐘情所在,我循著它們有趣的地方隨性漂遊,忽而被某處斷壁殘垣吸引,忽而注意到五彩斑斕的窗格花壇,忽而又看到另一頭街尾某處迷人的風景,但或許其實那只是條普通的垂直走向的大街而已。任何事物、任何閃現的細節都能吸引我向它走去。每一次轉彎都像是在提醒我:這一天屬於我自己,我無須去任何我不想去的地方。我對“責任”有種驚人的免疫力,除了做那些我認為充滿趣味的事,我沒有任何其他野心。

我想起自己曾坐過兩站地鐵,因為當時我並未意識到巴黎是個多麼適合步行的城市,各個地點是多麼靠近。我必須要四處走走,以此感知我在空間上位於何處,這些地方都如何相連。有些天我會走上八公裡甚至更多,拖著酸痛的雙腿,攜著一兩個可與室友分享的故事回到家中。我見到過在紐約從未見過的景象:乞丐們(我被告知他們是羅姆人)在街邊僵硬地跪著,他們叩著頭,舉著乞討的牌子,有的帶著孩子,有的帶著狗。流浪漢們住在帳篷裡,蝸居在階梯或拱橋下。巴黎每個古雅奇趣的角落都相應地藏匿著它的悲苦與不幸,我拋掉紐約式的漠不關心,上前給予些許綿薄之力。學會看見,意味著無法視而不見。漫步在巴黎的街道上,就仿佛行走在命運的分割在線,它將我們每個人彼此分開。

之後,不知怎的,我在偶然間得知:所有的漫步、一切強烈的感受、時不時被打動而潦草書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感、將它們悉數記錄在從聖米歇爾大街的吉貝爾青年書店買的軟皮本上……我出於本能所做的這一切,他人早已做過,甚至有一個單詞專門為此而生——我是一個漫遊者(flâneur)。

更確切來說,身為一名法文成績優異的學生,我要將這個陽性名詞改成陰性的形式——flâneuse,一個漫遊女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