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理解孤獨的跨學科指南,遠離情感黑洞的真誠之書(簡體書)
滿額折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理解孤獨的跨學科指南,遠離情感黑洞的真誠之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尋訪孤獨背後的隱秘歷史,重現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在19世紀以前,孤獨並不存在,它是一種被發明的現代情感。一開始,孤獨指“孤身一人”的客觀狀態,現代人卻逐漸將其視為負面疾病。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孤獨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孤獨的人不可恥,學會與孤獨共處,度過值得一過的人生。世界越來越小,交流越來越便捷,為何現代人越發疏離?試圖通過購物、線上社交、追尋浪漫愛情等方式逃離孤獨,為何往往是徒勞?如何理解孤獨,才是關鍵。《孤獨傳》認為,孤獨是一種信號,傾聽孤獨傳達的訊息,才能理解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態,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3.叩問人人心中的隱痛,直擊當下真實的生存困境,這本書還打動了這些學者與作家!特里·伊格爾頓盛讚,梁永安、李洱、金雯、蔡崇達、文珍、包慧怡等一致推薦《孤獨傳》。

 

有人說,孤獨是21世紀的流行病。我們想方設法擺脫孤獨,它卻依然如影隨形。孤獨從何而來?人類註定與孤獨相伴嗎?
歷史學家費伊·邦德·艾伯蒂認為,孤獨是一種現代情感。從宗教的衰落到工業革命,再到數字革命以來社交媒體與線上社區的蓬勃興起,孤獨觀念的演變史,也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理解孤獨如何“被發明”,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何如今孤獨盛行。
《孤獨傳》融合了文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與經濟學等,力圖還原孤獨的隱秘歷史與復雜意涵。本書的每一章聚焦孤獨的某種形態,探究孤獨與個人和社會、情感和身體之間的關聯。在書中,艾伯蒂旁徵博引,梳理了19世紀至今的信件與日記、哲學文本、政治論述、醫學文獻等,研究了包括西爾維婭•普拉斯、維多利亞女王與弗吉尼亞•伍爾夫等人的經歷,並分別探尋青少年、獨居者、老年人、無家可歸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獨體驗。
孤獨不僅是一種個體感受,它還與婚戀、醫療、教育、養老、社會福利等議題息息相關。從更宏觀的角度,《孤獨傳》審視現代社會如何被孤獨改變,幫助人們學會與孤獨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對自我與世界。

作者簡介

[英]費伊•邦德•艾伯蒂(Fay Bound Alberti)
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未來領袖學者,現為約克大學高級講師,研究涉及藥物、身體、性別和情感等,另有著作《心的問題:歷史、藥物與情感》《紛擾塵世:歷史與文化中的人類身體》等。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非常及時的譯作。孤獨是當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覺,它迷漫於物質繁榮的表層之下,給人自由,又讓人焦慮。這本書像深海燈塔的一道強光,將宗教時代衰落以來的社會生活形態演變與個人生命歷程相互輝映,照射出當代“孤獨”錯綜複雜的成因。如今的中國正經歷著世界歷史上*壯觀的文明變遷,漂流在碎片化、數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當代人,讀這本書如同進入古希臘阿波羅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恆的箴言: “認識你自己。”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過,被理解的孤獨方能迸發出非凡的創造力。面對孤獨,讀一讀這本文辭暢美的譯作,也許你會釋然一笑,既珍惜孤獨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讓生命更加獨立自由,以雨後初晴的心境,融入偉大時代推陳出新的價值變革中。
——梁永安(復旦大學人文學者,文學創作專業碩士生導師)

正如《孤獨傳》中所說,孤獨,沒有反義詞。如果有,那必定是人類最需要的東西。如果你一定要找到反義詞,那麼在你勉強羅列的詞語中,你首先感受到的竟然還是狐獨。本書通過具體的事例,如此深入地討論了我們的共同處境。人類,不是百年孤獨,是千年孤獨。現代社會中,它確實又逐步加深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該怎麼辦?
——李洱(作家)

我們如此熟悉“孤獨”一詞,但不知道它的生命這麼短暫。直到19世紀初,人們才開始經常需要表達“因為沒有陪伴而心情低落”這個意思,在此之前,我們可能只在漂流孤島長久沒有人說話的魯濱遜這裡才能看到類似的情感。也就是說,19世紀以來的現代人都如同生活在孤島上一般岌岌可危。這本著作始於這個領悟,始於對當代孤獨流行病的描摹,追溯現代早期崇尚獨處的傳統如何逐漸被孤獨感受所取代。我們了解的許多作家和名人都出現在這部孤獨傳記中,讓我們在嚴謹而平易的學術散文中與一眾孤獨的靈魂對話,培育起一些抵抗孤獨的力量。
——金雯(華東師範大學比較文學教授)

讀罷此書,我們發現孤獨不光是真實的匱乏,更是由世俗婚戀觀、性別刻板印象、階級年齡差和社交媒體共同豢養的巨大矛盾體。本書通過諸多案例具體而微地刻畫出這樣一隻怪物的面貌,再試圖馴服它並與之共處——事實上,每個人都曾感知過那咻咻靠近的鼻息。
——文珍(作家)

本書橫跨觀念史、社會學、文學等領域,深入考察了關於“孤獨”的話語自近代以來的形成和嬗變,反思孤獨與性別、種族、年齡、環境、政治、經濟的關係,是一部詳實、生動、有溫度的文化史佳作。
——包慧怡(青年作家,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一部悲憫且廣博的著作。
——特里·伊格爾頓(著名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

《孤獨傳》引人入勝,探索了在我們社會中日益重要的一種體驗——孤獨。艾伯蒂向人們揭示了孤獨者來自何處,歸屬何方。我向所有讀者強烈推薦本書。
——阿龍·本澤耶夫(以色列哲學家,海法大學前校長)

艾伯蒂追溯了孤獨在19世紀的文化起源,探究孤獨如何成為一種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西方社會的災難。她令人信服地向我們解釋,在這個社群團結稀缺的時代,孤獨為何出現,又將導致何種後果。
——芭芭拉·泰勒(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教授)

面對孤獨這種時常令人痛苦的情感,艾伯蒂的行文風趣優雅,她講述了孤獨背後的故事,揭開了孤獨的神秘面紗。
——芭芭拉·H.羅森魏因(芝加哥洛約拉大學教授)

序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為什麼要寫孤獨?每當我和人說起要寫這麼一本書的時候,對方的第一反應都是這個問題。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問。那些從來不曾與孤獨為伴的人,可能也從未在黑暗之中體嚐過孤獨的邊界。僅僅在一年的時間裡,孤獨就似乎不再是一個奇怪的話題了,它變得無處不在。報紙和廣播節目在討論它;它成了全國性的流行病,我們有了“孤獨部長”。在21世紀之初,我們發覺自己置身於“孤獨流行病”之中,同時對孤獨的擔憂讓這場流行病更加防不勝防。我們談論著如傳染病一般肆意蔓延的孤獨,直到它成為社會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誠然,它已經成為某種方便我們將一連串不滿懸掛於其上的掛鉤。孤獨有時會成為一個情緒的收納箱:一種表達快樂缺乏、斷裂感、抑鬱與疏離,以及社交孤立的簡稱。也有例外情況。人們偶爾也尋覓與渴望孤獨;不光是自有其歷史的獨處(solitude),同樣還有孤獨(loneliness)——這種痛苦的感受可以是身體上的、情感上的、象徵意義上的、感官和態度上的斷裂感。
那什麼是孤獨呢?為什麼孤獨看上去似乎無所不在?作為一名文化史學者,我耗費了大量時間去思考情感化的身體。我感興趣的是:一種人們能夠感知到但並未精准定義的情感
狀態能以多快的速度引起這樣的文化恐慌?和其他諸如憤怒、愛、害怕、悲傷的情感狀態類似,孤獨是如何依據不同的語境而呈現出不同的意涵?孤獨在多大程度上關乎身體,又在多大程度上關乎精神?以及,作為一種個體體驗,孤獨如何反映了更宏大的社會問題,比如性別、種族、年齡、環境、宗教、科學甚至經濟,並被這些問題所塑造?
為什麼孤獨和經濟有關?孤獨的成本不菲,這就是它引起政府密切關注的原因。在西方,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孤獨相關的健康與社會保險需求不斷上漲。尤其是在西方,人們並不怎麼關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沒有留意孤獨是如何隨時間推移而變化,或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孤獨會呈現怎樣不同的樣貌。假設孤獨是一種普遍現象,是人類境況的一部分,那就意味著無人需要對此負責,無論社會剝奪是如何普遍。因此,孤獨同樣也關乎政治。
我所關注的不單單是歷史學意義上的孤獨。我也曾親身感受過孤獨,以不同的方式體嘗孤獨,從一個孩童到青年時期,從一名作家到一名母親,從為人妻到離婚後。無論我們怎樣定義自身所處的生命階段,我們都終將與孤獨為伍。這也為我這本書的書名提供了靈感。孤獨應當有一部傳記。孤獨並非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靈物。從歷史上來看,孤獨是作為一種“現代”情感產生的,同時也是一個有多層含義的概念。《孤獨傳》所講述的,即歷史上出現的有關孤獨的觀念,以及孤獨與思想、身體、物品及地點發生關聯的不同方式。
地點和人都會影響孤獨的體驗。我在威爾士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丘上長大。20世紀80年代,那裡沒有網絡。在我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連一部電話也沒有;距離我們家最近的鄰居在一英里之外。我對於家庭的感受是貧瘠,不快樂,創傷滿滿。ix我們家的英式作風將我們同說威爾士語的村民區隔開來。我們就像是嬉皮士,絕對是他們眼中的“他者”。我當時孑然一身,與眾人隔絕。即便如此,我也沒有覺得自己在忍受孤獨。我甘之如飴。作為一個天生內向的人,我終日獨自待在森林裡,編故事,暗自構想著不一樣的人生。我自己創建的社區里居住著一群虛構的人物。這樣就足夠了吧?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這的確足矣,但年齡漸長後就不盡然了。我們的需求隨我們自身而變,我們對於孤獨的體驗亦是如此。年輕時的孤獨會成為老年的習慣,所以或許我們對
於老年人孤獨的干預時間需要大大提前。孤獨,尤其是喪失引起的慢性孤獨傷害極大。當一個人在社會和情感上與他人隔絕,他可能就會得病;被剝奪了人與人之間有意義的羈絆和接觸,他甚至有可能死去。慢性孤獨可不會挑三揀四,它常常棲身於那些飽經折磨的人身上,他們患有精神或心理的健康問題,長期成癮,遭受虐待。
相反,在你的人生路途中,暫時性的孤獨則時有時無——離家去大學讀書,換工作,離婚——有可能激發個人的成長,讓一個人認清自己究竟想從與他人的關係中獲得什麼,不想要什麼。畢竟,人群之中的孤獨,或是和一個心不在焉的人相處,是最糟糕的一種匱乏。孤獨也可以是一項人生選擇、一種陪伴,而非一片陰影。有時,孤獨有其積極意義和教育功用,能為我們留出思考、成長和學習的空間。我指的不只是孤寂,或是獨處的狀態,而是深刻地意識到自我的邊界,這在適當的情境中,是有療愈功效的。有的人踏入孤獨的境地,而後又很快抽離,孤獨於他就像是一灘淺淺的水窪。而對有的人而言,孤獨是無邊無際的汪洋。
有治療孤獨的方法嗎?或者說,如果孤獨是人們不想要的東西,那它可以被治愈嗎?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有選擇的餘地。並沒有一種高效的萬全之法,沒有一種適合所有人的方式。作為現代社會的困擾之一,孤獨在罅隙中悄然滋生,伴隨一個社會的形成而生根發芽;這個社會不那麼包容,不那麼講求公共性,更信奉科學與醫學意義上的個體思想,而非其他。每當個人與世界之間存在斷裂時,孤獨便茂盛生長。這種斷裂是新自由主義的典型特徵,但並非是人類境況的必然組成部分。
正如詩人約翰·多恩在1624年所言:“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生而為人,我們必然是比我們自身更龐大的人群中的一員。老年人因害怕獨自一人而懼怕衰老,暴力受害者在情感上孤立無援,脆弱不堪的無家可歸者等待援助,這些並不是不可避免的。這種被迫產生的系統性的孤獨,是環境和意識形態的產物。當然,富人也會(並且經常會)感到孤獨、遠離人群,金錢並不能保障一個人的“歸屬”。但富人的孤獨與貧窮強加於人的社會孤立並不相同。自18世紀起,許多社會分化和等級制度——自我與世界、個體與集體、公共與私人——發展起來,並通過個人主義的政治和哲學被廣泛採納。有關孤獨的語言也是在同一時期出現的,這難道是巧合嗎?
如果孤獨是流行病,那麼要遏制其蔓延,就必鬚根除它紮根的土壤。這並不是說所有孤獨都是不好的,也不是說孤獨作為一種缺失感在前現代世界不存在。針對孤獨的現代性之各種主張,有人會如此反駁:哦,如果只因為孤獨的語言在1800年之前不存在,那並不意味著當時的人感覺不到孤獨。關於這一點,我的簡要回應是:孤獨這種語言的發明,恰恰反映了一種新的情感狀態的形成。的確,在早先幾個世紀,孤獨有可能是負面的,人們也大多以消極的方式談論獨處。但兩者的哲學和精神框架是不同的。在前現代的英國,人們普遍信仰某種上帝(通常是一種家長式的神,這種信仰會給人以身處世界之中的方位感),這種信仰為歸屬感提供了棲身之所,無論是好是壞,棲身之所都已不復存在。一個獨自隱居、棲居在上帝永存的心靈宇宙之中的中世紀僧侶,與不在這個敘事框架中的人相比,所體驗到的被遺棄感和匱乏感是全然不同的。在21世紀,我們被懸置於自己創造的宇宙之中;在這裡,自我的確定性和個人的獨特性遠比任何集體歸屬感都重要。
這本書並不能包羅萬象,它僅僅是一部傳記而已。但是它試圖開闢現代人想像與探索孤獨的新途徑,並為我們深入了解其生理與心理意義提供參照。這種心靈與身體相互分離的二元性,需要用更長的時間、更廣的視角去審視。我的學術訓練集中在現代早期文化,那時沒有身心二分,情感(或激情)被視作一個整體。然而,現如今,我們將孤獨看作一種精神折磨,儘管看顧身體和看顧心靈同樣重要。
在我寫作這本書的時候,我著迷於孤獨的身體性(physicality),著迷於匱乏感是如何讓我們感到肚腸空空。我觀察孤獨對我自己的身體產生的影響。因為人無法超脫於自身的體驗來思考自我,於是我毋寧將自己的感受填滿:我大肆揮霍那些聞起來令人陶醉的香皂和香薰蠟燭,反复聽音樂冥想,愛撫我的狗,嗅聞嬰兒的脖頸,擁抱我的孩子們,舉重,每天走幾萬步,切菜,做飯,睡覺。看顧自己的身體讓我重新記起它的根基,想起我曾置身其中的那個想像的社區。照顧身體,了解情感體驗,遠不止是思想的副產品,而更多是一種撫慰。這讓我再次想到,孤獨和任何一種情感狀態一樣,既關乎身體也關乎精神。畢竟,我們是具象的存在,我們的世界不僅僅由孤立的個體組成,還由我們的信仰體系、我們與他者,即物體、動物、人之間的關係來定義。
我不僅僅是在寫作《孤獨傳》期間想起那些支持我的人,在我思考下一步該何去何從時,他們同樣出現在我面前。感謝曾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予我力量的人:Emma Alberti、Hugh Alberti、Jenny Calcoen、Nicola Chessner、Stef Eastoe、Patricia Greene、Jo Jenkins、Mark Jenner、Bridget McDermott、Paddy Ricard、Barbara Rosenwein、Barbara Taylor以及Sandra Vigon。感謝Javier Moscoso 2017年邀請我在歐洲哲學學會情感史論壇上做基調演講,正是這次演講讓我有機會檢驗這本書中的一些觀點。感謝Sarah Nettleton,在最合適的時機讓我意識到她的關愛項目的重要性。感謝約克大學及約克醫院的各位,他們不僅對討論來者不拒,還提供了關於孤獨的洞見,尤其是Holly Speight、Sally Gordon、Lydia Harris、Bhavesh Patel、Yvonne Birks、Andrew Grace、Kate Pickett、Neil Wilson以及Karen Bloor。很開心我可以成為這個集體的一員,以及成為由Sonia Johnson和Alexandra Pitman領導的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健康網絡中的孤獨與社會孤立項目的一員。謝謝“結束孤獨運動”的Kellie Payne邀請討論,感謝Stephanie Cacioppo分享她的研究,xiii以及Pamela Qualter邀請我參加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ESRC)的述評。感謝Millie Bound和Jacob Alberti對封面做出如此強烈的情感反應(幸運的是,結合了藝術的眼光)。最後,由衷感謝Peter Stearns和《情感評論》不具名的評論者,在我研究獨處(oneliness)和孤獨(loneliness)之間的過渡時,你們慷慨地提供了頗有見地的建議。

費伊·邦德·艾伯蒂
2018年5月11日於倫敦

目次

導論孤獨,一種“現代流行病”
第一章當“孤身一人”變成“孤獨”:一種現代情緒的誕生
第二章一種“血液病”?西爾維婭·普拉斯的長期孤獨
第三章孤獨與缺失:浪漫之愛,從《呼嘯山莊》到《暮光之城》
第四章喪偶與喪失:從托馬斯·特納到溫莎的寡婦
第五章曬圖焦慮症?社交媒體與線上社區的形成
第六章一顆“嘀嗒作響的定時炸彈”?反思老年孤獨
第七章無家可歸與漂泊無根:沒有一個能叫“家”的地方
第八章餵養飢餓:物質與我們孤獨的身體
第九章孤獨的流雲與空蕩蕩的容器:如果孤獨是件禮物
結語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重構孤獨

注釋
延伸閱讀
姓名及名稱索引
主題索引

書摘/試閱

導論孤獨,一種“現代流行病”(節選)
根據披頭士樂隊的說法,保羅·麥卡特尼是《埃莉諾·里格比》的創作者。這首歌被收錄在專輯《左輪手槍》中。據說,麥卡特尼自幼對老人的關注讓他靈光一現,塑造了“孤獨的未婚老人”埃莉諾·里格比這個形象,她在自己從不曾享有的婚禮過後,獨自撿拾著客人留下的飯粒。在更廣的層面,這首歌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的社會變革中掀起了社會關注的浪潮。在包括民權運動和反越戰的抗議活動在內的反建制情緒中,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和城市化的加劇,意味著更多人脫離了原有的傳統家庭單元,選擇獨居。在英國,無家可歸和貧窮問題日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醫療和社會問題。披頭士通過講述《埃莉諾·里格比》的故事,將人們的關注點引向了作為現代苦痛的孤獨那令人不安且日益加劇的趨勢:“所有孤獨的人,他們都來自何方?”
半個世紀過後,孤獨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病”,正在毀掉人們的健康。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孤獨無異於情感上的麻風病,和麻風病一樣,孤獨也會傳染,讓人慢慢衰竭。它讓人感到恐懼,不惜一切代價去逃避。這種現象顯然是普遍存在的。據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以及傳統英國價值觀的老牌捍衛者《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孤獨流行病。研究表明,在英國和北美的被調查者中,大約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人感到孤獨。事實上,英國向來被稱作“歐洲的孤獨之都”,這還是在我們自願選擇了政治上的孤獨——脫歐——之前的情況。孩子是孤獨的,青少年是孤獨的;年輕的母親、離了婚的人、老年人、喪失親人的人也概莫能外,這些只是英國媒體定期挑選出來特別關注的社會群體中的一部分。可以說,我們正處於一場道德恐慌之中。
就在英國對孤獨的關注與日俱增之時,政府於2018年1月宣佈設立“孤獨部長”。該職位由特雷西·克勞奇出任,目的是為了延續工黨議員喬·考克斯的工作。兩年前喬不幸被一名極右翼同情者謀殺。克勞奇到當年年底就辭職了,給出的理由是博彩業改革遲遲未進行。儘管政府就“孤獨部長”這個職位進行了宣傳,但並沒有提及它如何服務於政府的緊縮目標,包括社會保障及福利待遇的削減是如何在人口層面造成了孤獨體驗上的不平等。作為留歐運動的發聲代表,喬·考克斯一直致力於支持遭受社會孤立和經濟動蕩的少數族裔及難民。喬·考克斯孤獨委員會接管了她生前所做的工作。考克斯被殺之時,恰巧是英國為歐盟公投做準備的階段,當時英國獨立黨警告稱,如果為留歐投贊成票,將會致使大批移民擁入英國。“這是為了英國。”殺死考克斯的人說。
謀殺考克斯的兇手長期存在精神健康問題,有著孤獨和離群索居的過往。報紙將他稱為“獨來獨往者”(loner),這個詞常被用於形容那些實施恐怖行動、與鄰居和朋友格格不入的人。在這樣的悲劇中,我們會發現存在兩種不同版本的孤獨:一種孤獨是身在人群之中,渴望社會聯結,正如喬·考克斯一樣;一種孤獨有著危險的反社會傾向的表徵,例如“獨來獨往者”。這種對立恰恰表明我們對孤獨所知甚少,關於它的詞源、含義,關於它如何與獨處產生交集,不同的人群對於它有著怎樣的體驗,以及最重要的,孤獨是如何隨時間推移而發生改變的。
《孤獨傳》將在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學和哲學的語境之下,探究孤獨的歷史和意涵。本書考察了孤獨作為一種流行病及情感狀態在現代的崛起,以及自《埃莉諾·里格比》這首歌以來孤獨的顯著暴發。1966—2018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將孤獨推至大眾和政治意識的最前沿?現代意義上的孤獨是如何與過去相勾連的?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孤獨的嗎?為什麼孤獨會成為一個問題?
其中一種解釋與孤獨的形成有關。對孤獨的恐懼造成了孤獨。當然這個結論已經在老年人中得到了驗證,當年歲漸長,他們愈發害怕獨身一人,變得越來越脆弱。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經歷的深刻變動已經將孤獨推至大眾和政治意識的前沿。這些變動包括:持續攀升的居住成本、通貨膨脹、移民、家庭社會結構的不斷改變,20世紀80年代瑪格麗特·撒切爾奉行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法語,字面意思是“允許去做”)政策,以及因追求個人主義而逐漸被拋棄的社會和社區觀念。新自由主義出於多種原因備受責備,其中就包括對於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拒斥,不計代價地追求個人的擴張。
在社會經濟和政治轉型這一大背景下,人們對疾病的財政成本產生了濃厚的政治興趣。孤獨會誘發各種各樣的情緒和身體疾病,因而被認為是國民經濟一大負擔。和孤獨相關的疾病,根據病因和發展方向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解釋,從抑鬱、焦慮,到心髒病、中風、癌症和免疫系統減弱。孤獨與不良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在老年群體中尤其受到了密切的關注。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網站顯示,相較於不孤獨的人群,孤獨人群早死的可能性高出百分之三十,孤獨是老年人發生心臟問題、中風、失智、抑鬱、焦慮的一大風險因素。
鑑於上述原因,孤獨被稱作現代“流行病”就不難理解了。然而,這一術語在政治和社會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它導致了不假思索的政治引述,而不是深思熟慮、頗具歷史見地的討論—孤獨意味著什麼,孤獨為什麼有可能正在興起。與其把孤獨看作不可避免之事(尤其是在老年階段),或者關注孤獨的生理效應產生的原因(例如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孤獨和其他生活方式之間的關聯,從安慰性進食、肥胖、缺乏體能鍛煉(一個通常與孤獨密切相關的、並不神聖的三位一體),到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例如,獨居的人可能沒有同伴提醒他服用心臟類藥物。孤獨不會無端產生,而是與我們精神、身體、心理健康的各個方面有著深切的關聯。孤獨是一種全身性的痛苦,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正如本書所顯現的那樣,有關孤獨的故事是複雜的。
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孤獨這種人們常常掛在嘴邊、不存在反義詞的特殊狀態?瑞典林雪平大學社會與福利研究系的拉爾斯·安德松教授給出了一個有用的現代定義。在調查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的健康和社會處境方面,瑞典是最開明的國家之一。他將孤獨定義為:“當一個人感到與他人疏遠,遭受誤解,或被他人拒絕,或者(以及)缺乏適當的社交夥伴來開展他期待的活動,尤其是那些能提供社會融合感和情感親密機會的活動時,他所表現出的一種持久的情感困擾。”也就是說,孤獨並不等同於獨自一人的狀態,儘管人們經常會這樣誤解。孤獨是一種意識和認知層面的疏離感,或是與有意義的他者相隔離的社會分離感。孤獨是一種情感上的匱乏,關乎一個人在世界當中的位置。
孤獨完全是主觀的。但通過使用“UCLA孤獨量表”、依據個人的陳述,孤獨顯然也可以被客觀地測量。該量表的調查問卷要求被試者按照由“從不”到“經常”描述他們對孤獨的感受。這份量表曾因措辭消極而遭受批評,經歷了數次修訂,也做過一些調整,以幫助評估老年人的孤獨感。試圖將孤獨視作一種主觀體驗來捕捉必然是有問題的,部分原因是孤獨在西方依然籠罩在恥辱之中,這與孤獨和個人失敗之間的歷史聯繫有關。一般推薦的干預方法包括增加與他人的接觸,無須考慮社交與有意義的社交之間的區別,也不必在意想與他人交流但因健康問題或因性格特徵(如害羞)而不能的局限。
孤獨很難用主觀或客觀的方式去界定,其中另外一個原因是,它並不是一種單一的情感狀態。在本書中,我將孤獨描述為一種情感的“集群”,其中可能混雜了不同的情感,從憤怒、怨恨、悲傷,到嫉妒、羞恥、自憐。孤獨的構成因個體的看法、經驗、條件和環境而異。你可以同時感覺到相互衝突的幾種情感。孤獨也會根據文化因素、人的期待和慾望隨時間而變。
用這種方式描述孤獨,有助於穿越複雜的、往往相互矛盾的情感觀念的歷史。這同樣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迅速發展的情感史領域,孤獨的歷史偏偏付之闕如。孤獨的歷史對於我們理解今天的孤獨,以及孤獨如何在不同的地點、時期、文化中滋生至關重要。如果我們不想讓孤獨肆意擴散,這也是關鍵的一步。假如像對待其他情感一樣,我們將孤獨也精煉為一種人類的普遍共性,那麼可能發生的一個結果就是,我們會忽視那些塑造我們情感體驗的關鍵性信念,包括個人與他人、與上帝的關係,人的能動性與慾望的關聯,以及供個人經驗紮根其中的社會期望。孤獨就變成了一種生而為人的隱患,而不是個人與他/她生存和參與的社會結構、社會期望之間的根本脫節。
我在研究毀容和換臉手術時,被孤獨史的研究所吸引。我意識到,相較於生理差異和缺陷的經歷,社會性的孤立和孤獨是多麼普遍,又是多麼難以了解:愛、憤怒和恐懼都有自己的歷史,孤獨卻沒有。有關獨居現象和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研究表明,由於我們的社會從面對面的集體農業社會,向城市化、匿名化社區轉變,人的孤獨感與日俱增。也有一些將孤獨與宗教聯繫起來的重要研究,它們關注的是修道院生活和作為接近上帝的一種方式的獨處。更晚近的作家奧利維亞·萊恩探究了孤立與孤獨之間的區別,認為兩者自有其創造性和積極意義,指出現代西方世界有意消除這兩種全然不同的狀態。
那麼,為什麼孤獨並沒有在情感史中擁有一席之地?原因之一是語言,另一個原因是情感類別的歷史建構。孤獨並不在“六大”情感列表中;這些情感至今被普遍視為基本情感,而且往往都與我們的面部表情相關。在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的著作中,這六種情感分別是厭惡、悲傷、幸福、恐懼、憤怒、驚訝。也有學者認為存在八種基本情感,它們形成了兩極對立:快樂—悲傷;憤怒—恐懼;信任—懷疑;驚訝—期望。
自20世紀90年代起,更多細緻入微的情感研究方法批判了這種生物還原主義模型,包括從歷史的學科角度提出批評。這類研究認識到,情感不是普遍存在的,而是在復雜的權力關係中,通過歷史上特定學科的透鏡發展起來的。事實上,其中一個學科—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像“憤怒、悲傷或恐懼”這類以個體為邊界的情感概念,都是不正確的。
用巴雷特(2017)的話說,我們不必為了區分社交中可識別的情感形式(憤怒的爆發或是悲痛的事件),與一種不斷變化與轉變、難以確定的感覺狀態,而將情感視作“自然之物”。處在這種狀態的並非只有孤獨,諸如“懷舊”“遺憾”等其他狀態(或概念)同樣沒有得到重視。發人深省的是,比起現代作家,古典理論學家的情感觀念更為細緻入微。比如,亞里
士多德並沒有將情感描述成單一的純粹狀態,而是“伴隨著快樂或痛苦的情感”,其中可能不僅包括“憤怒、恐懼、愉悅和愛”,還包括“信念、憎恨、渴望、競爭和同情”。古典的情感觀念比我們今天使用的要更廣泛。受液體論哲學的影響,他們對於靈魂和肉體的看法與今天的我們不同。
鑑於主題的複雜性,我覺得我們需要從歷史觀念和經驗兩個角度,進一步去理解孤獨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在不同的人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不同的影響。與理解肥胖一樣,我們需要將孤獨理解成“文明之疾”;它是一種慢性的、病理性的狀態,與我們在工業化的現代西方社會中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當然,孤獨和肥胖還有諸多相似之處。兩者都對健康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與精神和身體疾病有關,並且都與個人無力達成普遍流行的社會期望相關。此外,在這兩種“狀況”之下,人都被病態地禁錮在自己的邊界之內——病態肥胖囚禁了身體,孤獨囚禁了心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