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滿額折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專家之路:從學徒到大師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以擔任外科醫師、一般科醫師、醫學顧問、教師及研究者的四十年經歷,分析、耙梳專家養成的核心價值,跨界比較不同行業的辛酸與困境,證明每個人都走在專家之路上,而且並不孤獨。

學徒、熟手、師傅是職涯必經的歷程,也是生命的終極探索。本書解釋各階段需要學習的心法、面臨的處境與障礙,以及應該處理的關鍵難題。

從拜師、出師到專精,活出與「習藝」密切結合的人生。
為什麼我們應該在人生的某個領域成為專家?
為什麼專家正在消失?我們能怎麼做?

◆內容簡介
實地感受高手的養成過程──踏上無止境的終生學習大探索

蕾絲編織工藝師和血管外科醫師有何共通之處?倫敦薩佛街的裁縫師與分子科學家有哪些地方一樣?戰鬥機駕駛員與爵士音樂家呢?乍看之下,這些人士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作者倪朋是「專家的專家」,一生致力於找出專家之間的連結。

倪朋在書中分享個人行醫經驗,中間穿插各界傑出人士的洞見,再加上最新研究帶來的佐證,指引一條我們所有人都能踏上的明路:從學徒期的苦熬與磨練,再到熟手期的摸索個人特色與獨挑大梁,最終成為師傅級的人物,把技術傳承給後起之秀。正如倪朋所言,一切殊途同歸。

不論你目前正在打造新職涯,也或者正在學習語言或樂器,還是單純努力成為想成為的人,這本開創性的著作揭曉如何能一路走向精通。

▲專家之路的三個主要階段:

一、學徒階段:一開始,你一無所知,只能觀察、模仿他人。在師傅的工坊中,事情該如何進行,就學著去做。師傅會為你的工作成果及你犯下的錯誤負責,要是有了特殊的成果也歸功於師傅。

二、熟手階段:你以獨立專業人士之姿,展開事業。這時你已經離開師傅的工坊,四處遊歷參學,開始為自己的成果及失敗的後果負責。你繼續累積經驗,也不斷磨練、拓展自己的技藝,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風格。

三、師傅階段:終於,你開設了自己的工坊,開班授課,把專業的知識與技術傳授給下一代,並竭盡所能地堅守並拓展這個領域。


▲專家之路的學徒、熟手、師傅3個階段,應該處理哪些核心問題?

學徒:重複性工作的價值/進入實務社群/練習感官的語言/聽身體說話/養成「各就各位」。

熟手:避免擅自假設/有能力改變框架/培養自己的聲音/在龐大壓力下即興發揮。

師傅:走出新方向/跨越哈哈牆/清楚為何卡關/繪製地圖與擔任嚮導。

◆名人推薦
朱宥勳 作家
江振誠 國際名廚
吳則霖Berg Wu 世界咖啡大師賽世界冠軍、興波咖啡共同創辦人
林東陽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林建煌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陳威宇 Mr. Voice歌唱教學系統創辦人
陳毓襄 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
焦元溥 樂評人
劉孟捷 柯蒂斯音樂學院(世界音樂天才搖籃)唯一亞裔鋼琴教授
蔡淇華 作家、高中教師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專精推薦

◆本書特色
◆「不只是」培養專業的地圖指引:作者悉心描繪專家養成的過程,那是一條發掘感覺與感受的道路,有時極難用文字表達。目前市場上有不少探討「練習」的書籍,大多集中於技術的鍛鍊,卻較少著墨專業心性的培養。

◆完整描述專家養成的心法:學徒、熟手、大師三階段的習藝過程,構成一個很完整的論述,同時穿插、對比不同行業的視角,輔以各領域專家的訪談,以實例演繹說明,讓人豁然開朗,饒富興味。

◆觀察入微的剖析,有臨場感:作者結合自身擔任四十年專業醫師及醫學顧問、教學者的經驗,將訪談不同領域專家的感想與觀察,無縫帶入他想要探討的各項主題,把成為專家的整個過程,從裡到外,細細做了「外科手術式」的分析與耙梳。

◆跨界的職業比較學:很多人以為只有機師、醫師、演奏家才算得上專業,而修車技師、泥水匠、水管工人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匠或師傅。但後者的專業養成未嘗不具門外漢難以觸及的「眉角」。作者研究專家時,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專精的竅門與特殊路徑。他用跨領域的觀察、比較、分析,找出共通處,以及值得別的行業領教的特殊手法及眼光。

◆各界佳評
作者羅傑‧倪朋太了不起了。
──馬克‧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10種物質改變世界》(Stuff Matters)作者

引人入勝,深具啟發性。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疫情讓所有人發現仰賴專家的必要性……本書是一場豐富的終生學習大探索。
──《衛報》(Guardian)

這位外科醫生縫合了醫學與人文。
──《衛報》(Guardian)

倪朋比所有人都懂專家。在這個我們懷疑起人類力量的時刻,這本書高度重要。
──肯‧阿諾(Ken Arnold),惠康收藏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

文筆一流,熱情洋溢,是不可或缺的一本書。
──提姆‧殷古德(Tim Ingold),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

表面上不說,但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大家愈來愈意識到專家的確重要。
──蘇珊‧史坦德林(Susan Standring),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作者簡介

羅傑‧倪朋(Roger Kneebone)教授

擔任「帝國學院參與暨模擬科學中心」(Imperial College Centre for Engagement and Simulation Science)與「皇家音樂學院與倫敦帝國學院表演科學中心」(Royal College of Music and Imperial College London’s Centre for Performance Science)主持人。他在人生的第一段職涯擔任外科醫師,替南非的創傷病患動手術,日後轉換方向,在英格蘭西南部擔任一般科醫師,今日任教於倫敦帝國學院。他研究不同領域的專家可以如何向彼此學習,並且召集一支跳脫傳統的創意隊伍,成員包括臨床醫師、電腦科學家、音樂家、魔術師、陶藝師、木偶師、裁縫師與戰鬥機駕駛。這是倪朋教授寫給大眾的第一本書。

目次

第1章 專家與看不見的魚
第2章 外科醫師與裁縫師
第3章 苦熬與磨練
第4章 運用你的感官
第5章 空間與其他人
第6章 犯錯與修正
第7章「重點不是你」
第8章 培養出自己的聲音
第9章 學習臨場發揮
第10章 改變方向
第11章 傳承
第12章 專家的重要性
謝詞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1】
第1章 專家與看不見的魚

我拜訪德瑞克.弗郎頓(Derek Frampton)的那一天,他正在替雲豹擺姿勢。我從來沒看過雲豹,牠像隻坐著的大貓,尾巴蜷曲一旁,凝視著一隻小豹子,就好像下一秒,小豹子就會蹦蹦跳跳玩耍起來。這對母子栩栩如生,我不敢相信牠們是標本。
德瑞克是標本製作師,是業界的第一把交椅。他邀請我到家中看他如何工作。我們站在他的「陳列室」,裡頭熱鬧極了,五花八門的動物齊聚一堂。玻璃櫃裡滿是飛禽走獸,密密麻麻,每一寸角落都被占據。一張桌子上,快完工的長尾鸚鵡,雙翅用細線固定好姿勢;鱷魚盤據另一張桌子,吻部大開,眼看就要一口咬下獵物。在日光的照射下,一旁的樹蛙閃閃發亮,身軀五彩斑斕。除了氣氛有幾分詭譎,時光凍結,不然真像身處在動物園裡。
我這次專門拜訪德瑞克,原因是他是英國首屈一指的業界專家。我對專家特別感興趣,希望能多認識幾位。德瑞克搬開椅子上製作到一半的石龍子,挪出地方讓我坐下,開始講解剝製標本包含了哪些步驟。
德瑞克口中的流程直截了當。你就移除動物的皮,用石膏模型重製軀幹的形狀,最後覆蓋上皮毛就完成了。德瑞克讓我看一張斑馬皮,鬆垮垮地堆在角落。我請教在最後階段,石膏塑型的部分要怎麼做,德瑞克回答:「很簡單,你就雕塑一匹相同大小的斑馬,然後把皮放回去。」
「很簡單」幾個字是關鍵。如果你想擁有一匹斑馬,很簡單,你就雕刻出同尺寸的石膏像就可以了,這還用說嗎?然而,對我來講那是異世界,我一頭霧水,而那正是德瑞克是專家的原因。
德瑞克告訴我,剝製標本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是工藝或藝術,而是三者合而為一。標本製作是科學的原因在於,必須精確、仔細觀察,還原度高到足以成為科學研究的範本。日後的動物學家將參考德瑞克製作的標本,因此細節必須掌握得相當精確:哺乳動物的顏色、魚鱗、爬蟲的牙齒等等,全是辨識新物種與追蹤動物數量下降情形的關鍵。此外,製作標本也是一門工藝。德瑞克在一生的職涯中逐漸累積技術,有辦法剝除動物的皮毛,用蠟或石膏重塑物種的特殊形體。此外,藝術串起了一切,雲豹媽媽看起來彷彿正要彎身舔小寶貝。德瑞克是專家,因此他有辦法融會貫通,運用智慧與關照之心,在每一次全新的情境中隨機應變。本書要談的正是這樣的專家修練之路。

成為專家
我本身是醫生,醫學同樣不是純科學,也不是工藝或藝術,而是三者合一。當然,醫學的根基是科學,那部分讓學生時代的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學習事實性的知識。工藝的部分則涉及我如何執業,替病患看診、動手術,在診間內對話。藝術的層面包括我如何察覺每一位病患的狀況,釐清他們交給我的問題。乍看之下,我和德瑞克似乎沒有什麼共通點,剝製標本與醫學完全是兩個世界,但其實不然。
德瑞克解釋完基本原理之後,帶我到他的工作室。那裡就像鍊金術士的實驗室,處處是進行到一半的標本,擺著林林總總的動物──鳥類、哺乳類動物、各種魚類、爬蟲,大大小小的生物處於不同的標本準備階段。工作台上擺著一隻睡鼠,牆上掛著一顆大猩猩的頭,角落立著羚羊軀幹。空氣中瀰漫著黏膠與石膏的氣味,隔壁房間還傳來咯咯聲響。
房間中央有一個木箱,裡頭存放著德瑞克最珍惜的工具,是他從師傅那接手的傳家寶,數量不多,已經服役數十年了。箱子和發條留聲機差不多大小,有兩個黃銅把手的抽屜。上方是轉盤,有一隻迷你陶土蛙,旁邊則擺著德瑞克的幾把雕刻工具。德瑞克可以一邊緩緩轉動轉盤,一邊製作青蛙等各式標本,而不必擔心把它們弄壞。四周全擺著德瑞克會用到的材料。他的工作室是科學、工藝與藝術的交會點。
德瑞克已經當了四十五年的標本師,從長頸鹿到鼩鼱,科摩多龍到魚類,什麼都製作過(他稱之為「經手」)。博物館、動物園、私人收藏家,都搶著請他幫忙。德瑞克的工作主要是製作新的標本,但他也會協助保存科學收藏中的動物與鳥類樣本,那些物種今日正在消失當中,甚至是絕種。專業的剝製標本師和他們保存的許多動物一樣,都十分罕見。
我問德瑞克是如何踏進這一行,他自述在學生時代喜歡美術課,手很巧,但是有閱讀障礙,學業碰上困難。十二歲那年,他在路邊撿到一隻死去的黑鸝,他把牠帶回家後,試著畫下來。德瑞克對那隻鳥的解剖構造十分感興趣,精巧的翅膀結構令他著迷。從那時起,他就大量蒐集動物屍體,只要沒被母親抓到,他會盡量描繪、勾勒出精確的圖。德瑞克提到十六歲時突然靈機一動,發現自己其實不必侷限於動物被撿到時的死狀,可以替牠們擺好姿勢再畫。就這樣,德瑞克一路走下去,最後來到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擔任標本製作實習生,在館內工作多年後自立門戶。
不是每個人都和德瑞克一樣,有辦法成為專家級的標本師,也不是每個人都想從事這一行。然而,找出德瑞克以及各領域和他相似的人,挖掘他們是如何成為專家,卻和我們所有人都有關係。身為專家是什麼意思?怎麼樣才能成為專家?為什麼德瑞克躋身專家,而不僅僅是擅長做一件事而已?
我們都能成為某件事的專家,不過頂多侷限在一、兩個領域。成為專家的前提是投入你選定的領域,屏除令人分心的事物,專心致志,年復一年。那是一個非常漫長、相當磨人的過程,必須投入大量的心血,一路上還會處處遇到挫折。這樣的常識似乎不必特別拿出來講,但往往是人們忘卻的事實。我們身處的世界要求立即見效。此外,我們被灌輸能力是天生的概念,要是看不出你具備某件事的資質,那就不值得投入,但我認為這些想法的真實性有待商榷。朝著成為專家的路邁進,本身就會帶來報酬:逐步接近成為大師的目標,心中將湧出深深的滿足感──此外,後文會再談到,精進自己其實可以滿足基本的人類需求。再說了,要是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有多少才華呢?

這本書要講什麼
本書會談專家,也談成為專家是怎麼一回事。我著迷於「專家」這個主題的時間,已經久到記不清了。我多年觀察專家,和他們對談,一起合作,思考他們的行為模式,向他們學習,為他們的成就而驚嘆。過去幾年,我在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同樣集中在這個主題。我閱讀其他人書寫的材料,從個人與群體的角度,探索人類如何成為專家的理論。我花了無數個小時,待在各領域的世界級頂尖專家身旁,試圖深入瞭解他們是如何成為今日的他們。在探究過程中,我感興趣的是人──令我感到著迷的,不是抽象的「專家知識」,而是專家本人。
擁有專業級知識和「作為專家」,其實是兩回事。我本人算專家嗎?在外界眼中,我大概看起來像是。我取得醫師資格的時間已經超過四十年。下一章會提到,我後來選了外科這個專科,升上主任醫師,在英國與南非執業多年。再後來,我跑到英格蘭西南的鄉下小鎮,當了近二十年的家庭醫師。今日我是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教授,教學與研究並進,主要研究「專家」這個主題。然而,我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專家,我感到才剛開始明白自己一生的經歷。不過話說回來,我訪問過的許多專家也提到類似的感受。
專家做的事大都不易看見,就連自己也沒察覺。身為專家,與你如何思考和理解事物有關,那是一連串內在過程呈現的結果,讓你成為你;你不僅是由你創造出來的事物所定義。我們鮮少見到專家是如何成為專家。我們或許體驗到他們製作的成品或所做的事,但不會看見他們是如何走到今日。我們有辦法在演奏廳觀賞某個人的小號獨奏,但看不見一氣呵成的樂聲背後,其實是一生的練習。當我們盯著畫廊裡的一幅畫,我們看不見背後成千上萬次的習作。然而,如果想成為專家,就得走過很長的一條路。本書要講的就是那個過程。
我試著找出是哪些元素讓專家成為專家,努力將他們表面上的輕鬆自在、對素材的掌握、直覺式的判斷力、認識事物與做事的方式、隨機應變的能力,化為文字。我試圖捕捉專家是如何投入超越自身的崇高事物。這是一項困難的任務。「當專家」這種事只能親身實踐,無法言傳,主要只能靠意會。唯有試著親身做專家做過的事,才會感受到他們究竟有多厲害。專家讓一切顯得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事情就像傳說中的那個故事,一名經驗老到的鍋爐工,修好壞掉的暖氣系統。只見他到了現場,問了幾個問題,聽了聽暖氣系統的聲音,從工作褲口袋掏出一把錘子,往管子上那麼用力一敲,暖氣就再度運轉。鍋爐工收工回家,整件事只花了幾分鐘,但他寄帳單給客戶時,竟索取五百英鎊。客戶氣急敗壞,只不過是拿錘子敲那麼一下,居然要收那麽多錢,他要求列出明細。客戶氣急敗壞,只不過是拿錘子敲那麼一下,居然要收那麽多錢,他要求列出明細。鍋爐工回覆:「拿錘子敲一下:五英鎊。知道要敲哪個地方:四百九十五英鎊。」

看不見的魚
好吧,那要如何判斷某個人是不是專家?有時候,一眼就能認出來。我們體驗他們端出的工作成果,有辦法自行下判斷──例如在音樂廳、戲院或展覽會場,或是看到德瑞克的標本作品時。我們有時沒見到對方是怎麼做,純粹是信任他們的專業技術,例如外科醫師、主廚、建築師。這樣的專家顯得很神祕,大部分的人自知一輩子都做不來他們所做的事。
其他的專家則在我們身旁,只不過我們通常沒留意。我們的車子是高明黑手修好的,新浴室是水電師傅裝修的,但人們往往沒意識到這群人也是專家。車子和浴室是過分熟悉的事物,要弄好沒有什麼,我們習慣把相關人士的專業技能視為理所當然,很少多加細想。然而,這類型的工作同樣需要累積數十年的經驗,才能開花結果。
專家做的事具有多少價值,很大的程度要看我們如何認定,而這往往會帶來錯誤的結論。在許多人心中,外科醫師、機師、在音樂會上表演的鋼琴家,自然是一流的。至於修車廠的技師與水電工,地位則遠遠沒那麼崇高。然而,專家的本質超越了這種無用的階級畫分──身為專家的重點是,你有辦法抓到問題的核心,以高超的技巧與判斷力用心解決。
人們會低估專家的原因,部分出在「熟悉生輕慢」──還有一種可能是完全不瞭解,所以沒感覺。標本製作離多數人的經驗太遠,因此德瑞克的專業顯得一目瞭然。刷天花板的油漆工、切割窗框的木工,同樣得讓大量的藝術才能、手工藝技術與科學派上用場,才能做好工作,但由於天花板與窗框太隨處可見,我們沒意識到這些工匠的專業度。事實上,木匠需要動用的熟練度與精確度,與外科醫師不相上下,他們都走過磨練技能的過程。然而,階級制度把外科醫師置於木匠之上,兩者的共通點因此被掩蓋住,但是不是專家,並不是看你身處哪個領域,重點是你必須做哪些事才能成為專家。
也因此,成為專家的法則,所有人都適用。不論是開車、打網球、出版、會計、使用電腦鍵盤、演奏樂器,我們每個人各有興趣與技能。然而,不論寫的是電子郵件,還是交響樂譜,我們比較容易看出他人厲害的地方,卻看不出自己的長才。儘管如此,雖然專家通常藏在角落裡,只要刻意觀察,依舊看得到。
這就像在觀察自然界。有一天,我和老友走在河堤旁。我這個朋友很喜歡釣魚,他試著解釋為什麼自己這麼熱中。「其實重點不是釣魚,」他告訴我:「觀察才是重點。」我不懂他在說什麼。我們走到一個河灣,他指著河面說:「在那裡,看到了嗎?」我沒看到任何特別的東西,只見水面上有幾片樹葉上下浮動,陽光下聚集了幾隻蒼蠅。「你看,一大堆。」我朋友說,一一細數他看到哪幾種魚,我卻連條魚的影子都沒見著。「別急,放輕鬆,看一陣子就會看到了。」我朋友解釋。
我站在河堤上,放鬆視線。漸漸地,我發現先前以為是河面影子的地方,其實有魚在游來游去。我認不出是什麼魚,但開始注意到牠們。我朋友從小就釣魚,他將迷你的線索拼湊起來,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線索交織成一種他懂、我不懂的語言。水面的漣漪、起伏的影子、閃爍的陽光、蒼蠅掠過水面的模式──我朋友知道如何詮釋這所有的一切,他明白那代表什麼意思,甚至有辦法區分不同種類的魚。
專家就像這些看不見的魚──他們在我們身旁,但我們視而不見。他們對自己的成就通常很謙虛,不覺得有什麼。這本書接下來會像我朋友那天所做的一樣,指出魚的所在地。那些魚看不見,但圍繞在我們身旁,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將解釋如何辨識出專家,探索專家具備的特質,自問我們如何能在人生中模仿他們。
研究專家是一項大挑戰,因為專家對於自己做的事,通常說不出個所以然。他們已經練到不知不覺間就做到了──連本人也無從解釋起,幾乎不可能言傳。如果到工作室、工作坊、表演空間、診所或手術室拜訪專家,你可以看到他們的工作情形。即便如此,你很難體會專家做的事有多細膩,很難知道他們是如何下判斷,也無從得知他們工作時運用了哪些聰明才智。
你可能會好奇要如何找到你會有共鳴的專家,把他們的經驗套用在自己身上。如果專家是看不見的魚,那怎麼可能看得到?一個方法是去已知有魚的地方,找到他們聚集的河灣,像是英國的「藝術工作者協會」(Art Workers’ Guild)。
我是在無意間發現這個協會。幾年前,我在倫敦市中心的布魯姆斯伯里區(Bloomsbury)閒晃,一路走到女王廣場(Queen Square)。這個地方在醫學界赫赫有名,好幾間知名的醫院都在那裡,包括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for Children)與國家神經病學和神經外科醫院(National Hospital for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我的視線被六號大門上的美麗彩繪招牌吸引住,上頭寫著:「藝術工作者協會」。那天恰巧碰上倫敦舉辦「花園廣場開放週末」(Open Garden Squares Weekend),數百個組織對路過的行人敞開大門。花園廣場六號的門半掩著,我推門走進去,踏進另一個世界。
我得知藝術工作者協會創始於一八八四年,機緣是年輕的設計師與建築師希望結合美術與應用藝術,賦予兩者平等的地位。當時是美術工藝活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的年代,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協會的早期會長,他除了帶領這場運動,自己同時身兼藝術家、織品設計師、作家與社會運動者。藝術工作者協會今日歡迎六十多個領域的專家,包括陶藝、植物插畫、肖像雕塑、建築繪畫、裝飾石膏與首飾製作。大部分的專家團體,所有成員都從事同一種職業,例如銀匠協會、玻璃吹製協會、畫家協會或醫生協會。藝術工作者協會則相反,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我在本書介紹的眾多專家都是會員。
我對這群藝術工作者深感好奇。他們全是具備高超技藝的個人──唯有業界最頂尖的人士才會受邀入會。然而,從團體的角度來看,這群人擁有共同的信念,他們深信做出好東西的重要性,也以耗費多年時間掌握一門困難的技藝自豪。他們每一位都很不尋常,有的更是超凡脫俗。我在首度拜訪後,幾年間與他們相處的時間愈來愈長,最終也受邀入會。
我因為和協會人士以及各界的專家相處(包括本書即將提到的例子),得以深入瞭解他們的工作。即便他們每個人從事的行業都與醫學無關,我看出他們與我的經驗有相似之處。於是,我得以測試與專家之路有關的想法,日後演變成各位將在本書讀到的內容。我的人生為了當醫生,也曾踏上成為專家的道路,我發現上頁這張圖正好與其他人的經歷互相呼應。
本書的核心概念是學徒模式。學徒模式在歐洲盛行了數百年,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制度。講到學徒,許多人會聯想到中世紀的行會制度,你想成為工匠(「工匠」〔craftsman〕一詞是歷史悠久的詞彙,雖然英文字尾是「男性」〔man〕,今日當然男女皆有),就得加入行會。儘管社會、政治、產業等各方面的變遷已經讓英國的許多學徒制消失,這個模式依舊能輔助我們思考何謂「專家」。歷史上,學徒制是指學習一門技藝或行業,但我認為也適用於各種專家,不論是標本師、教師、水電工或駕駛。多數人不曾細想,但直覺就能懂這個模式。關鍵在於學徒模式帶有逐步前進的意涵,所以我借用這個模式,作為貫穿本書的架構。
傳統上一共有三階段──學徒(Apprentice)、熟手(Journeyman)、師傅(Master)。當然,今日的社會情形,早已相當不同於中世紀的歐洲。學徒再也不必睡在師傅家的爐灶後頭,也不必多年無薪工作,但對於所有想成為專家的人來講,這樣的三階段依舊提供了一份路線圖。
一、學徒:起步時,你什麼都不懂。看別人怎麼做,就跟著做,努力在師傅的工作坊裡學習大家是怎麼做事。你做出來的東西若有任何錯誤,責任在師傅身上;要是做得好,功勞也歸師傅。
二、熟手:你以獨立專家的身分展開職業生涯,離開師傅的工作坊,在國內各地尋找生計。在這個階段,你做出來的東西由自己負責。要是犯錯,後果自行承擔。你持續累積經驗,不斷精進並拓展技術,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三、師傅:最後,你成立自己的工作坊,開班授徒,把知識與長才傳授給未來的世代,盡一己之力,提攜向你學習的後進;你對自己的領域有著更多的照顧責任,有時甚至能將業界帶往新的方向。(未完)

【內文試閱2】
第5章 空間與其他人
時空回到一九七六年的曼徹斯特皇家醫院。當時是半夜,我睡得正熟,呼叫器突然響了。相較於第三章裡我展開抽血人生的那個星期日早晨,此時的我比較有經驗了,但依然是個醫學院學生,這次輪到去婦產科實習。我被拖起來,去幫會陰切開術收尾。助產士或婦產科醫師在接生時,有時會用剪刀剪開女性陰道,目的是降壓,減低嬰兒頭部撕裂重要組織的可能性,例如母親的肛門括約肌。我在接生時學過如何剪開會陰,接著痛苦地發現剪很容易,要補就麻煩了。
在當年,醫學院學生經常在晚上被叫去縫合剪開的陰道,因為沒人想做這件事。進行到這個步驟時,把嬰兒迎接到世上的興奮感已經消失,產婦通常也精疲力竭。對產婦日後的生活來講,縫合這種傷口很關鍵,有可能對母親會不會失禁與性功能產生重大影響。我的煩惱是必須把事情做對,但不確定要如何做到。
從我看過與做過的幾次會陰切開術修復來看,我知道我人到的時候,產婦會處於截石臥位(lithotomy position),也就是兩腳踩在腳架上,雙腿大開,既不體面又不舒服。我則會穿上手術衣,戴上手套,坐在她們雙腿之間,用移動式手術燈照亮陰道。護理師會把無菌縫合包擺在我身旁的推車上,裡頭有手術器材、消毒棉、裝著殺菌液的小碟子。護理師打開包裝,裝好注射器、縫合針與局部麻醉藥,接著八成就離開去做別的事,留下睡眼惺忪又缺乏頭緒的我,一個人努力弄懂病患的哪裡是哪裡。眼前的景象,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教科書上那些清楚明確的圖示。接下來,我還得回想後續的步驟。
今晚的產婦是剛生下女兒艾瑪的布蘭達,這是她的第一胎,生產過程很長。布蘭達累壞了,只想睡覺,但首先得縫合她的會陰。我害羞地自我介紹,試著拿出連自己都感受不到的信心。布蘭達問:「你是剛才幫我接生的醫生嗎?」我尷尬地結結巴巴解釋,我還不是醫生,只是被派來縫合助產士剪開的部位。
我在布蘭達的雙腿之間坐下,上頭蓋著綠色無菌布。這下子我看不到布蘭達的臉,無法與她視線接觸。我試著聊天,但我很難同時講話又記得步驟進行到哪裡,只得閉上嘴巴,專心做事。我按照先前看過的步驟,用消毒液清理會陰傷口,接著吸起一點局部麻醉藥,緩緩注入。布蘭達抖了一下,我這才想起剛才太專心於手術步驟,忘了提醒布蘭達我會給她打針。我脆弱的自信一下子瓦解,感到很丟臉,我能力不足。動這種手術時,我看不見說話對象的表情,缺乏對話的參照點。幸好這次護理師還站在原地,她握住布蘭達的手,告知我在做什麼──接著就放手讓我繼續做。我必須縫合會陰切開術的傷口,同一時間還得保住布蘭達的信任。怎麼樣才辦得到?

養成「各就各位」的習慣
部分的解答是找出一套執行工作的辦法。我最早接下處理會陰傷口的任務時,作法是把手術器材從無菌包裡抖出來,開始執行步驟,但是每當需要拿起持針器或另一塊消毒棉,翻找用品時,我的眼睛就無法看著產婦。等我回過頭,視野裡的出血點已經消失,又得從頭找起。
一天晚上,一名好心的助產士看出我手忙腳亂,靠過來解釋該如何依照邏輯順序擺放器材,這樣就幾乎不需要把視線從病患身上移開,也能摸到想要的東西。那位助產士先問我是右撇子或左撇子,接著示範如何輕鬆拿到必要的器材。效果真的大不同。從那時起,我便按照相同的順序擺放每一套器材,最後成為第二天性,我甚至沒意識到自己那麼做。現在回想起來,這簡直是明顯的道理,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沒有一開始就那麼做。我當時根本沒想到,也完全沒有任何醫生提過這件事──直到有人向我指明,我才恍然大悟,而且沒人特別替這個步驟取名字。
多年後,我才從餐廳大廚身上,學到這種作法就叫「各就各位」(mise en place)。那是法文,意思是「組織好你工作的地方」。餐廳廚房是一個高壓的世界,每件事都發生在一瞬間,人員必須配合得行雲流水,而各就各位是最基本的原則。
不過,各就各位不僅適用於廚房,我們駕駛不熟悉的車子也一樣。必須先找出車頭燈、指示燈、喇叭的控制開關在哪裡,確定之後再上路。不過開不熟悉的車子,即便是小小的差異,依舊會讓人亂了方寸。陌生的各就各位需要花時間適應。租過車的人都知道,明明要打轉彎的方向燈,卻一不小心開啟了雨刷。
此時,你在專家養成道路上「學徒階段」的中段,開始熟悉工具與素材,學習在工作時讀懂自己的身體。然而,成為專家不僅涉及了工具與素材,還包括你如何與周遭的世界互動。在體制內往上爬的前提是學會制度的運轉方式,你必須融入。每個人起步時都一樣。
新手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單一的工作任務上,沒注意到工作地點的安排方式。當你配合既有的工作方式,有可能忽略環境的重要性。不論是哪種制度,你使用的工具與素材早已經過安排。
專家不會只處理一件事,他們的注意力不會只擺在眼前的工作。他們會提前做好準備,知道東西放在哪裡。他們會關注工作空間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工具放在哪裡,接下來要做什麼,如何拿到需要的物品。專家通常會與他人共用空間,必須留意且尊重其他人在做的事,東西用完要歸位,而且永遠不拿別人的工具來使用。專家井井有條的做事方法很容易被忽略,因為看起來毫不費力。
向我解釋各就各位的人是約瑟夫.尤瑟夫(Jozef Youssef)。約瑟夫是「廚房理論」(Kitchen Theory)的創辦人與行政主廚。那是北倫敦一間實驗性餐廳,約瑟夫稱之為「主廚餐桌的設計工作室」。他對於自己提倡的「多感官烹飪法」(multisensory gastronomy)充滿熱情。如果你到廚房理論用餐,你會體驗到一連串不尋常的菜餚,每道菜都以不同方式誘惑你的感官。約瑟夫的創作除了重視口味與香氣,也玩視覺、觸覺與聽覺的概念,邀請你觀看、聆聽、碰觸、嗅聞、品嚐。約瑟夫的主廚餐桌一個月只開張一次,每次僅服務十四名用餐者。其餘的時間,他與學校、業界夥伴、學術界合作,拓展人們對於食物世界的概念,但約瑟夫起步時受的是傳統餐飲訓練。
約瑟夫和本書出場過的所有專家一樣,曾經走過苦熬與磨練的階段,靠感官遊走於空間裡──以他的例子來說,那個空間是廚房與餐廳外場。約瑟夫在高級餐飲的階層制度往上爬,到全球的頂尖餐廳見習,最後在米其林餐廳嶄露頭角,但不論他在哪裡工作,各就各位都是關鍵。從刀子與砧板,一直到每道菜離開廚房、端上桌前畫龍點睛所需的食材,在專業的廚房裡,人人必須知道每樣東西的確切位置。每個人都曉得廚房裡的一切是如何運轉。你要是妨礙廚師的各就各位,像是用了其他廚師的刀,那簡直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學徒從第一天起,就被反覆告誡做事要有條理。各就各位始於依序寫下當天要做的事,明確記錄你需要的每樣東西,確保需要時隨時能拿到。你加入專業廚房的「編制」時,各就各位必須成為第二天性。
約瑟夫聊到他有一次替多徹斯特飯店餐廳(The Dorchester),準備數千個千層酥盒(vol-au-vent)。多徹斯特是倫敦的高級美食龍頭,廚房團隊會提早數週替重要場合做好準備。約瑟夫每完成一批酥皮,必須先擺進冰箱,在大日子的前夕再做進一步的準備,完成酥盒。酥皮不過是五道菜的菜單中,其中一道菜的單一元素。舉辦如此大型的美食盛宴需要軍事紀律,記住這些前期的食材準備存放於冷凍櫃的哪一處,也屬於約瑟夫的各就各位環節,千萬不能出錯。
在米其林餐廳工作的人儘管是少數,但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各就各位。不論是確認工具擺在花園棚屋的哪個位置,或是知道家中的備用燈泡放在哪裡,各就各位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減少認知負荷。只要試過記下一長串電話號碼的人,都知道電話簿的價值。實體空間也是一樣。
專家都會找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德瑞克的標本工作坊和安德魯的雕刻工作坊,在我眼中不是特別井然有序。我無從判斷他們把東西擺在哪裡,但是他們兩人連看都不必看,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工具或材料。每樣物品都有專屬的位置,每樣東西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不清楚那些位置在哪裡罷了。德瑞克和安德魯看得出秩序,我只看到一堆雜物。
在他們的世界,我新來乍到,很容易把他們的擺放方式當成毫無系統可言。要是有人看到我寫作的桌子,八成也會感到雜亂無章。不論是看見德瑞克和安德魯的我,或看見我的桌子的人,我們都誤解了。這些系統是多年經驗的去蕪存菁,專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式。
管理你的環境也是成為專家的環節之一。我見到在工作室工作的約書華時,他輕鬆就能拿起剪刀、線、裁縫粉筆與布料。約書華和我合作的其他專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各就各位,即便他們沒用「各就各位」這個字眼。幾乎所有的專業領域,都需要一套有系統的作法,但很少會有人向新手解釋這件事。就和我學著縫合會陰時一樣,人們以為不必跟初學者多解釋什麼,初學者就知道該怎麼做。要是幸運的話,會有人幫你一把,但往往沒這種好事。
人們通常是工作空間怎麼安排就照辦,忘記自己也可以主動改變慣例。我在倫敦帝國學院的同仁克莉絲蒂.弗勞爾(Kirsty Flower)告訴我,她在實驗室當了多年的博後分子生物學者後,才意識到自己是在右撇子系統裡工作的左撇子科學家。克莉絲蒂還是大學生時,就融入已經存在的體系。每次拿起移液器,她都得彆扭地把手伸過工作空間,拿起另一頭的樣本瓶。由於她向來是那樣工作,她沒有想到可以調轉器材的方向。克莉絲蒂專注於做事,沒去留意做事的系統。重新擺放器材後,工作突然順利多了。
這種事凸顯了學徒階段的特質。你知道其他每個人都懂得比你多,你想成為團體中的一員,不想看起來像個笨蛋,所以你模仿其他人。然而,你只是在模仿別人做事的習慣,尚不瞭解他們為什麼要那麼做,或者是怎麼辦到的。因此,你通常會錯過日後你將依賴的細節。你很少會有信心布置自己的工作空間,按照自己的意思調整環境──甚至不會配合身高調整椅子。如同我起初縫合會陰的情形,你會入境隨俗,不會想到要讓環境配合你的需求。
在家、在工作坊、在廚房或桌前,我們很容易在一團混亂之中工作,但只要亂中有序就行了。你知道自己的東西擺在哪裡,那樣的混亂適合你。如果你獨立工作,你的空間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並不要緊,只要在需要時找得到東西就好。如果你和其他人一起工作,就有必要讓空間井然有序。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過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你伸手想拿釘書機,結果發現有人借走、沒放回原位,或是有人挪開你正在處理的一疊文件。這種情形足以解釋共用的工作空間何以造成很大的壓力。
我們通常只有在秩序被搗亂時,才發現每樣東西其實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有人到你家借宿,晚餐後幫忙擦乾碗盤,你通常會幾個星期都找不到某些鍋碗瓢盆,因為客人放在他們認為合理、但你認為不合理的地方。東西被擺錯位置,有如圖書館內上錯架的書。找不到醬汁鍋已經夠討厭了;在車庫裡修東西需要用扳手時,卻有人用完沒歸位,更是麻煩。在手術室找不到器具,代價尤其高昂。手術室有正式的工具追蹤系統,一切都有規定,由刷手護理師這樣的專門人員負責。
刷手護理師是手術團隊的關鍵成員,負責手術中會用到的所有器材與用品。他們必須確保手術完成後,沒有任何東西被遺忘在病患體內。每一樣東西都得仔細清點。刷手護理師與外科醫生密切合作,能夠在醫生需要任何東西時,瞬間遞過去,用完後再放回原位。他們必須建立一套一致性的工作制度,在不同的開刀房內無縫接軌,不過也會配合各自偏好的工作方式,個人化自己的各就各位系統。
然而,刷手護理師承擔的職責,遠遠不只是遞出器材與放回原位。專家級的刷手護理師永遠高度集中注意力,仔細留意手術流程,預測接下來會需要什麼。如同經驗豐富的索韋托護理長拉瑪佛沙,刷手護理師擁有多年的經驗,可以教團隊裡的其他人很多事情。刷手護理師是開刀房實務社群的關鍵成員,以無聲的語言交流,通常連本人都沒意識到。
有一次我研究影片,分析長期合作的手術團隊。我留意到外科醫生尚未開口,刷手護理師就把手術剪刀遞過去。慢動作播放時,你會看到醫生伸出手,護理師把剪刀柄放在醫生的手掌上,醫生闔起手指開始用剪刀後,才開口說:「護理長,麻煩剪刀。」事後再次播放影片時,那位外科醫生和護理師都不記得發生過這樣的事。他們一起工作太多年了,他們的動作已經是直覺反應。我跟過的傳統外科醫生甚至會說:「天啊,護理長,麻煩給我我需要的器材,不是我叫妳拿的東西。」唯有長久合作過,才可能有這種不必開口的默契。這是井井有條的各就各位帶來的無價之寶。
(未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