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身體與社會理論(第3版)(簡體書)
滿額折

身體與社會理論(第3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  價:NT$ 528 元
優惠價: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身體與社會理論》(第3版)
作為身體研究的經典理論著作,《身體與社會理論》更新至第三版,旨在從理論上推進身體社會學和迅速擴張中的身體研究領域,著重分析晚期現代性下,身體、自我認同和死亡之間的關係。
在結構、論證與內容上,新修訂版延續前兩版,對當前全球範圍內的關注和爭議做出了及時、合理的回應,對社會學及相關學科中身體問題的出現展開了精闢的描述,並對該領域的主要理論和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每一章都經過重新編寫,以增強整體論點:需要一種特別的研究身體的思路,既避免自然主義理論的化約論,也避免社會建構論學說的化約論。


《社會學之思》(第3版)
本書不依時間線性梳理,不按名家逐位清點,而是圍繞既滲透日常生活、又塑造學科品格的一些核心概念,探究構築我們世界觀的潛在假設與默含期待,堪稱入門上選。本次修訂的第三版,全面回應第二版刊行以來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氣候變遷、不平等持續惡化、社交媒體的角色日益重要之類趨勢,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親密關係、共同體、消費觀念、倫理、社會認同等方面的生活世界。


《後現代性下的生命與多重時間》
或許可以把後現代性看作是人類歷史的巔峰,不僅如此,還像是自哲學誕生以來被人們不顧一切、滿懷期冀地表達的所有那些希望和雄心的終極實現。只要毫不理會前歷史性人群和歷史性人群破敗不堪的殘餘,任他們隱約閃現著後現代性金碧輝煌的拱廊街外,這時候,仿佛這個世界已經最終獲得了完滿清晰的呈現。
人們不再有需要,不再有不適,但同時那也意味著,不再有希望。
過一種後現代的日子,就是要活在一種無視之中,無視現代性的教益,尤其是卡夫卡的教益:希望的前提條件就在於,所希望的東西必然是無法抵達的。活出後現代的生命,就是要活在一種真理之中:其實,比未能實現希望還要糟糕的事情,就是實現希望。

作者簡介

克裡斯·希林(Chris Shilling)

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代表作為《身體與社會理論》(首版1993,二版2003,三版2012),另著有《社會學何為》(2007),《文化、技術與社會中的身體》(2005),《改變中的身體》(2008)等。

譯者李康,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教學卓越獎獲得者。曾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別訪學一年。在西方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歷史社會學方面完成譯著近30部,1400餘萬字。


目次

作者介紹

第三版序

致謝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社會學研究中的身體

第三章 自然主義的身體觀

第四章 社會建構論的身體觀

第五章 身體與社會不平等:社會的具身化

第六章 身體與身體資本

第七章 文明化身體

第八章 身體、自我認同與死亡:生與死的型構

第九章 結語:具身體現、認同與理論

參考文獻

中外專名索引

譯者說明


書摘/試閱

自我最初開始研究身體問題以來,已經過去了25年,這一主題業已進入公共論辯與學術討論的核心。移植手術、幹細胞研究與生育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新媒體、異型廣告(ambient advertising)、虛擬現實等方面的推進,以及下列方面的諸多爭議,從激進身體改造(radical body modification)是否值得追求,到對於神經科學的訴求,乃至在表面世俗的市民社會中穿著宗教服飾的合法性,有許多議題激發起世人對於我們的具身存在現狀的好奇與關切,以上僅舉數例。對於我們的身體認同、能力與屬性,我們是否已經喪失了控制或取得了控制?我們有關社會世界的體驗,我們的感覺對於自己所處環境的經過技術中介的延伸與“展開”,以及社會不平等,對於上述這些方面,這些創新與衝突產生了哪些影響?它們如何介入並塑造著我們與文化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我們生活其間的愈益陷入危險的地球的關係?晚近諸般事件引發了眾多問題,以上同樣是僅舉數例。

與這種對於身體問題的整體興趣走紅之勢相伴而來的,是在過去30年間,各門社會科學普遍出現了“具身轉向”(turn to embodiment)。[1]將關注焦點轉到肉身性(corporeality),轉到社會關係、文化與技術的“具身狀態”(enfleshment),也就凸顯出需要學科性、跨學科性甚或後學科性的更新,覆蓋各色領域,從社會學、運動科學、考古學、建筑學、哲學、宗教研究、性別研究到認知科學等等,而其高峰,便是“身體研究”這塊新領域的確立。這種學術趨向已經帶來諸多益處,但也蘊含某些風險。

從正面來看,這種學術趨向使我們能夠緊跟某些社會、文化與技術趨勢,後者已經讓身體成為社會控制、自我認同與個體行動的要素,並且是愈益聚訟不已的要素。而這樣的介入也充當著重要的制衡力量,以抗御西方哲學主導傳統的持續影響,以及這種主導傳統當中的認知偏向:該傳統將我們的人性等同為我們的心智,整體上對我們的身體存在的創造能力視而不見。[2]【x】誠如諾貝特·埃利亞斯所言(Elias,1991a:196–201),長久以來,哲學都把我們想作是“封閉的人”(homo clausus)或“思想著的雕像”(thinking statues),封裝在不可信賴的身體裡,而身體阻礙著我們獲得有關“外部世界”的可以信賴的知識。如果主張,我們應當在一定程度上尋求擺脫我們的身體來過生活,不僅不切實際,對所有人都有損害,而且回顧歷史,也曾被用來對女性進行污名化和控制,尤其是視之為兩性中更“維系於”、更“受限於”其(生育態)身體的一類(Bordo,2003:145)。如此貶損身體,也讓人想到一些壓迫性的國族規劃、殖民規劃和種族政治規劃,包括20世紀早期到中期的優生學運動,後者的靶子各式各樣,有身心障礙人士[3]、“意志薄弱者”、工人階級以及某些“種族”群體(Thomson,1998;Overy,2009)。

晚近轉向具身體現的趨勢也帶來了一些風險。某些視角急於聚焦身體,已經被批評說陷入了沃爾特·舒爾茲(Schulz 1986)所稱的某種“倒置的笛卡爾主義”,即一面倒地強調心智在此被倒置的二元論所取代,後者將人等同於有關有形性質(physicality)的一種有限觀念。但我們需要記住,我們不僅是由血肉骨骼構成的,也具備多種多樣的社會能力、道德能力與思想能力,是我們的具身存在使之成為可能(Tester,2004:30;Shilling,2008:125–143)。這一點非常重要,那些僅僅基於生物性需要來闡述社會行動者概念的人,或是像那些結構主義或後結構主義的論家,將個體概括為消極被動的身體畫布,各種意識形態、兩性基型(sexual matrixes)、微觀權力或政府策略都在這塊畫布上來回傳輸,反復銘刻。承認人的具身體現,並不會抹煞我們的反思性、認知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我們的有機存在中發生的,作為這種存在的結果,而不是截然的對立。正如安東尼奧·達馬西奧(Damasio 2010:20)所主張的那樣,身體並不與思維相脫離而孤立存在,而是構成了“自覺心智的基礎”。

本篇序言開篇提及的那些社會和技術維度的發展與爭議,就是這些機遇與風險的產生背景,這就使得後兩者愈發顯得迫切,使得充分闡述具身主體與社會之間關係的任務愈發重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