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75折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從環境、氣候到貿易網絡,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史

定  價:NT$ 430 元
優惠價:75322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6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跳脫中國本位,從世界史的脈絡重新解讀中國史。
2.從環境、氣候、社會變遷等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中國歷史的發展。
3.透過簡明扼要的筆法,搭配豐富的圖表來展現中國歷史的轉捩點。

關鍵的時代*重要的轉折*未來的展望
掌握中國精要的最佳入門書
獻給想要了解中國,卻又不想背誦一堆年代人名的你

全球化浪潮並非始於今日,從古到今的環境變遷、氣候暖化和貿易往來,推動了中國能源革命、貨幣經濟等重大轉捩點,本書將引領你從世界觀的角度,洞悉中國如何發展成今日的面貌,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強勢崛起的國家!


‧農耕和遊牧民族的衝突如何造就黃河文明?
‧小冰河期如何導致五胡十六國的分裂?
‧氣候暖化如何成為唐宋經濟變革的契機?
‧全球貿易如何帶動明代民間社會的蓬勃發展?
‧英國茶葉需求如何挽救清朝的通貨危機?

面對中國的強勢崛起,「中國」已經成為了生活在臺灣的我們,以及東亞地區的鄰居們不可避免的課題。但是,究竟從什麼角度才能正確掌握中國的本質?關於這點,我們必須回到歷史的脈絡,才能了解當代中國是如何形成的。
身處在全球化的時代,橫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已經稀鬆平常,諸如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更是全世界共同商討的議題。在歷史學的領域,「全球史」也躍升為現今反省過去歷史的主流,認為需要跳脫國別史的局限,從跨國、跨境等更廣闊的視野,重新思考歷史的發展與走向。
同樣地,中國自古以來並非一個封閉、獨立發展的實體,不僅與周遭東亞地區關係密切,也通過遼闊的歐亞大陸和廣袤的海洋,與世界各地互通有無。更有甚者,全球範圍的環境與氣候變遷,也深深影響中國歷史的走向。
本書作者岡本隆司教授主張透過世界的角度,剖析橫跨歐亞大陸的民族遷徙、涵蓋全球的氣溫變化與商業貿易等因素,如何深深影響中國歷史的轉捩點。同時,也拋開繁瑣的史料考證,透過簡明扼要的文字,搭配數十張豐富多樣的圖表,直指歷史的核心脈絡,讓你快速掌握最真實的中國史!

作者簡介

岡本隆司
一九六五年生,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東亞史、近代亞洲史。著有《在屬國與自主之間》、《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等。

譯者簡介
侯紀安
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大學時期文與法兼修,醉心歷史與文化流變,獨鍾研究戰爭史地。

名人/編輯推薦

好評推薦
蔣竹山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金老ㄕ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者

前言──重新評價中國

眼看鄰國中國在經濟和軍事層面雙雙崛起成為一介大國,無論喜歡與否,現代日本人都無法再繼續無視其存在,過著原本的生活。那麼,究竟該如何面對中國才好呢?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侷限在目前日本與中國之間發生的表面事態,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有關現代中國的情報消息多如牛毛,但不外乎讓人感受到幾點:諸如不推行民主、也非國民主權國家。我們更不能囫圇吞棗的接受政府發表的官方數據。總而言之,那是一個詭異的國家。
沒錯,聽起來似乎頗為詭異。不過,如果就此擱置不管,就無法看穿中國的真實面貌。決定要以「詭異」一詞形容中國之前,關鍵的決定因素,在於正確把握歷史的慧眼。
我們眼前的現代中國,是過去歷史重重累積的結果,也是時代長河中的中途站。至少筆者認為,如果不了解中國歷史演變的過程,即便做出「無法理解中國人的想法」、「中國對日本而言是一個威脅」等評論,也不具任何意義。
癥結點在於,由於無法準確掌握中國的演變過程和歷史,一般日本民眾的觀點即便充滿偏見,卻也無法會意自始至終自己原來抱持著「偏見」。
於是,在這種現代的偏見作祟下,不知不覺間,您的腦中是否就浮現以下幾種想法呢?像是中國從遠古以前就是個強大的統一國家,或者是中國一直都很強大,是亞洲的霸權國家等等。「中國是個特例」或「無法理解」等現代人常有的印象,其實都是前述的原因所造成的。
因此,學習真實的中國史是至關緊要的關鍵。只有透過這個方法,最初對現代中國所抱持的種種疑問,才有機會能抽絲剝繭、了解其本質。
談到歷史,無須拘泥在枝微末節的年號、人名、或是事件。準確的掌握時代特徵及其流變才是重點。
本書將一氣呵成描寫中國如何從文明的發祥地走到今日的發展,同時也與現代連結,致力刻劃真實的中國樣貌。

目次

前言──重新評價中國

第一章 從黃河文明到「中華」誕生
乾燥地區與濕潤地區,將人類的生活截然二分
從居住地一窺農耕與遊牧的差異
為什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風俗習慣相差甚遠
在農耕和遊牧民族交界地帶誕生的文明
沒有的東西,就由交易取得吧
透過「文明地圖」,將歐亞大陸劃為四塊區域
受到古代近東文明影響的黃河文明
都市國家互爭霸權的春秋戰國時代
「漢字」改變了東亞各國的語言
有了「外夷」,才生「中華」
秦漢帝國的定位
東西和平的時代──絲路之恩

第二章 氣候寒化的衝擊──民族大遷徙與混亂的三百年
由氣候變遷開始的「民族大遷徙」
進入人口減少及強制勞動的時代
「邨」的出現
平行發展的東西方和中國史的轉換期
從小國林立的時代走向北朝建立
從江南的開發走向南朝建立
小型勢力分立而治的南北朝
「士族」的出現和共同體的形成
實現複合、多元社會
統一政權的要角登場,南北朝時代劃下句點

第三章 隋唐的興亡──「一個中國」的模範
從南北分立走向南北分業的時代
建設經濟都市「揚州」的理由
擁有兩座首都的隋朝
兼容遊牧圈和佛教圈,一舉擴張領土的唐朝
多元國家唐朝與多采多姿的宗教
唐朝繁榮的幕後功臣──粟特人
繁華的國際都市──長安
利用佛教統合國家的企圖
以「金輪王」為號的武則天
因「安史之亂」而走向解體的唐朝

第四章 從唐朝邁向宋朝──對外共存與經濟成長的時代
由東向西遷徙的回紇
人類活動頻繁的主因──氣候暖化
「唐宋變革」:中國社會的變遷①──能源革命
「唐宋變革」:中國社會的變遷②──水田化與人口增加
「唐宋變革」:中國社會的變遷③──貨幣經濟的成立
「唐宋變革」:中國社會的變遷④──商業化的進展
「唐宋變革」:中國社會的變遷⑤──都市化的進展
經濟開發成就多元發展的時代
透過「君主獨裁制」因應多元化進展
締結「澶淵之盟」,避免遊牧民族的侵略
中華思想與多國共存
今日中國文化源流的誕生
蒙古部族的崛起

第五章 蒙古帝國的興衰──世界史的分歧點
歐亞大陸盡入掌心
忽必烈奪權
走向和緩的聯合體制
大元兀魯思(國)的成立與壓制南宋
長於宣傳和威嚇戰的蒙古軍隊
支持蒙古軍運作的商業資本
貫穿歐亞大陸
紙幣的普及
支持紙幣信用的銀和鹽
經濟圈的擴大與共存
「元寇」與「西征」在歷史上的意義
氣候寒化導致衰退開始
從大都(北京)撤退

第六章 現代中國的原點──明朝
明朝的企圖:建立純粹漢民族的王朝
建立「朝貢一元體制」
排除貨幣和商業
否定貨幣經濟的明朝
打壓江南以平衡南北發展的差異
靖難之變
將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
南北關係與鄭和遠征
江南三角洲成為棉花與生絲的重要產地
「湖廣熟、天下足」
非正式貨幣的「銀」開始流通
世界上的銀流向中國
熱絡程度更甚朝貢的民間經濟活動
鎖國體制走向實際上的崩毀
民間的主導地位和庶民文化
陽明學的定位
鄉紳的出現
漸行漸遠的官與民
從都市化的差異一窺官民疏離的現象

第七章 清朝的地域分立與官民疏離
從明朝到清朝──清代的意義
滿洲人建立了清朝
從「華夷殊別」走向「華夷一家」
「因俗而治」的清朝
只針對官僚機構的雍正皇帝改革
配合實際情況進行大幅調整的朝貢國
英國的茶葉需求拯救了白銀缺乏導致的通匯緊縮
清朝:極致的「小政府」
各地頻傳的民眾叛亂
經濟上各地走向獨立狀態
「瓜分」的危機
民族國家的「中國」誕生

第八章 歷經革命的二十世紀──建立民族國家的奮鬥之路
建立民族國家
蓬勃興盛的沿海和發展遲緩的內陸
中國的工業革命
蔣介石統一中國,以及日本的角色
選擇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整合的手段
明朝以後的結構性問題在現代中國更加嚴峻

結語 現代中國和歷史的意義
西元十四世紀是分水嶺
受到歐洲影響,決意建立「民族國家」
多元性與「一個中國」的矛盾
從儒教走向「中華民族」
重新檢視西方中心既定觀點的機會

後記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從黃河文明到「中華」誕生

乾燥地區與濕潤地區,將人類的生活截然二分

不管想要學習哪個國家或區域的歷史,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舞台設定,亦即所謂的大前提。
人類生活的基礎,不外乎食、衣、住三者。換句話說,促使此三者成立的自然條件與生態環境,就是生活的舞台。舞台設定一旦不同,食、衣、住以及生活方式也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聽起來十分理所當然,我們人類稀鬆平常地生活在其中,自然也非常了解這種運作方式。不過,可能就是太熟悉了,反而不容易放在心上。如果不把上述前提放進腦子裡,就難以利用自身經驗去想像、洞察、理解歷史上各種變化和事件,也會因此少了閱讀歷史的醍醐味吧。
然而,目前為止所講述的「世界史」中,這個大前提卻意外地常常被忽視掉。無論是戲劇或是故事,大多都已經設定好一個舞台和場景。一般來說,觀眾和讀者也不甚在意,而歷史論述的情況,也時常落入相同的窠臼。
西方的世界史觀一向認為,只要同屬人類,不分地域,一定都以相同的模式思考和行動,也可以推論出相同的歷史經過。若是局限在西方相關的主題,這套邏輯或許行得通。但是,研究世界整體的世界史,卻不能作如是觀。這個觀念從過去持續至今,特別在全球史變成一種口號的今天,更難全面性地進行重新梳理。
為了導正這種毫無自覺的盲點,筆者決定在本書的一開始,就替中國史設定一個獨特的舞台。
連同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大陸。由於面積遼闊,海岸線也顯得相對較短。換句話說,沒有傍臨海岸、和水源無緣的陸地非常廣大。
無庸贅言,距離海岸線較近的地方,自然濕氣較多,形成濕潤氣候。相反地,離水較遠的內陸地區則是乾燥氣候。這是以非常簡單的氣候和區域作為區分的大前提。按前所述,環境不同,居住在土地上的人們,其生活方式也跟著有所歧異。

從居住地一窺農耕與遊牧的差異

隨時能取得水源的濕潤地區,比較容易控制植物的栽培。隨著農耕技術發明之後,定居生活也成為一種可能的選項。對人類的生存而言,濕潤地區是極為有利的環境。
乾燥地區作為對照組,由於幾乎沒有水源,對任何生物而言,都是嚴酷的生存環境。典型的代表地形即為沙漠,到了那種地步,幾乎就是文字所形容的「不毛之地」。但再怎麼乾燥,也非全然屬於沙漠地形,還是有些區域會出現植被,這便是所謂的草原型氣候(草原地區)。
再說明的更具體一點吧。位處草原型氣候的草原地帶橫跨東西,大約分布在北緯四十五度到五十度之間。東起大興安嶺東麓,經蒙古高原、中亞的準噶爾盆地、哈薩克草原,西抵南俄草原至東歐的匈牙利大平原,幅員相當遼闊。草本植物在這個地帶生長的十分茂密,形成適宜畜牧的自然環境。
由於動物也能在這個地方生存,對人類來說,就有可能將這些動物當作家畜,採行畜牧方式生活。有了動物產出的乳製品和肉類,也能賴以為生。
不過,絕大多數乾燥地區的草原,只會生長在特定的季節和區域。在資源條件匱乏的情形下,如果想繼續從事畜牧,就必須在不同的草原之間重複移動,過著不安定的生活。「遊牧」一詞,就是形容這種型態;而「遊」的意思,便是指不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在這裡,人類的生存條件非常嚴苛。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差異,在服裝上也是一目了然。不只外型不同,材質本就相差甚多。農耕民族的服飾多以植物纖維製成,而遊牧民族的服飾則使用動物的皮革。
當然兩者之間的差異不僅限在衣食方面,風俗習慣也天差地遠。
舉例來說,遊牧民族不敬長者,而以年輕人為尊,沒有所謂的敬老精神。另外,父兄死後,其妻也由其子弟再娶,跟「搶婚」沒有什麼差別。對世代身為農耕民族的日本人而言,遊牧民族的風俗相當難以理解。

為什麼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風俗習慣相差甚遠

這個小節,就讓我們來參考中國的歷史紀錄吧。
以下這個軼事,摘錄自司馬遷所著之《史記》中的〈匈奴列傳〉。如讀者諸君所知,《史記》乃是中國第一部有系統的史書,完成年代約在西元前一世紀的漢朝;而匈奴則是當時勢力最大的遊牧民族國家。在那個時代的東亞,漢朝和匈奴壁壘分明,屬於競爭的敵對關係。

「匈奴棄老人如敝屣,該當何論?」
「在漢朝,年邁的雙親難道不會拿出保暖的衣物和美味的食物給予遠征從軍的士兵嗎?」
「當然會。」
「匈奴的工作就是戰鬥。老弱既無法戰鬥,將美味的飲食提供給健康的年輕人,才是貫徹自衛的方法。如此一來,父子的性命都能保全,絕非匈奴輕鄙長者。」
「在匈奴,父子睡同一頂穹廬。父親死後,兒子娶其後母;兄弟若死,則將其妻子納為己有,根本是違背倫常的做法。」
「匈奴的君臣關係十分單純,一國之政猶如修身。父子兄弟死後,娶其妻是為了不使一族血脈斷絕。匈奴情勢再混亂,必定會確立宗祧。反觀中原,表面上雖不納父兄之妻,但親族之間感情疏遠,相互屠戮之事時而有之,乃至天下被異姓所奪,又該當何論?」

參與這場辯論的有兩人,一名是代表農耕世界的漢朝使節。另一位名喚中行說,代表來自遊牧世界的匈奴。中行說原先是漢朝人,歸化匈奴之後,遂被交付外交工作。這場對談發生在漢文帝在位期間,時間約莫是西元前二世紀左右。
中行說之言,反駁了漢朝使者的偏見,清楚的解釋遊牧民族生活方式和習俗的合理性。那麼就再讓我們多聽聽他的意見吧。

在匈奴,食家畜之肉、飲其乳、著其皮。家畜則食草、飲水、伺時而動。因此匈奴人都善於騎射,有事則勞、無事則眾人同歡。規矩也不繁瑣,容易實行。
匈奴的人口不滿漢朝的一郡,卻如此強大,是因為衣食與漢朝不同,無須仰賴漢朝的物產。如今若改變習俗,戀慕漢朝之物,漢朝只需使用兩成物產,便能掌握匈奴命門。即便得到漢朝的布絹,一旦在草原上騎馬奔馳,就會被荊棘劃破,變得破碎不堪,遠不及毛皮堅韌。另外,就算得到漢朝的食物,也不如乳酪來得簡單美味。

中行說不愧原先出身農耕世界,即便是我們,也能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總而言之,歐亞大陸的生態環境,竟然孕育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類型,一者從事農耕、定居為生;一者則逐水草而居,從事畜牧。以上所述,就是歷史發展的前提。

在農耕和遊牧民族交界地帶誕生的文明

妹尾達彥教授所作的圖表1-1,從空間和地理角度,清楚地勾勒出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的位置。藉由此圖,中國、歐亞大陸、阿拉伯半島,甚至遠至非洲大陸的農耕地區和遊牧地區是如何劃分的,都能一目瞭然。
自然,人類在各式各樣的地方生活起居,但歷史的「誕生」卻不只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單純的理由上。比方說,人類生活的足跡已經出現在圖表1-1沒有畫出的美洲大陸上,但放到世界史的脈絡來看,他們卻還沒登場。這是因為歷史通常和人類生活樣態的紀錄綁在一塊。同時,審視其延續到後世的過程,也是「歷史」的必備條件之一。
在史學研究的世界,這是所謂的「歷史資料」。歷史資料當中的「史料」,則專指文字紀錄的文獻。另一方面,「資料」為總稱,非文字的物品、出土文物、或圖畫皆包含在內。這兩者都是研究材料,如能藉此找出蛛絲馬跡,成果可是彌足珍貴。
換個角度來看,歷史的起源,就是來自於這些古代的歷史資料能保留至今的區域。而這些地方,通常是「古代文明」蓬勃發展的地區。世界史上每一個「古代文明」,基本上都擁有文字。

※圖表1-1 遊牧世界與農耕世界
 

日文 中文
狩猟地域 狩獵區域
遊牧地域 遊牧區域
農耕地域 農耕區域
黄河文明 黃河文明
農耕-遊牧境界地域 農耕-遊牧邊界區域
※出處:據妹尾(2018)為基礎製圖。

也有些例子,是到了後世才留下紀錄,記載當時曾有文明發展。中國的長江文明就是典型的案例。雖然擁有和黃河文明比肩的高度發展,卻沒有留下獨自的文字紀錄,以至於日後被視為從屬於北方黃河文明的一部分。因此,在相對近期的考古學或相關科學研究中,長江文明的存在才會被忽視掉。
所以,若要從頭講述歷史,把「古代文明」作為起點,可說是恰如其分。關鍵在於,古代文明都出現在乾燥地區和濕潤地區的交界地帶。正如圖表1-1所示,若問到中國最具代表的「古代文明」為何,黃河流域就正好在這個交界區塊。
黃河流域基本上是乾燥氣候,因為溫度較高,引水流入之後就有機會從事農耕。同時,也是因為此處是一塊完全沒有遮蔽物的遼闊平原,遊牧民族得以輕易地長驅直入。
那麼,為什麼交界地帶會發展出強大而繁榮的文明呢?只要稍作思考,便不難得知理由。因為乾燥地區和濕潤地區,處在極端不同的氣候帶,具備相異的生態系統、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正好擁有對方所沒有的特色。

沒有的東西,就由交易取得吧

舉例來說,在飲食的攝取上,其中一方吃植物性的蔬菜和穀物,另一方則是以動物性的肉食和乳酪為主。任誰都應該考慮過,只要交換其中的一部分,就能換來彼此缺乏的食材,替餐桌上的料理增色,而這當然也不僅限於飲食方面的考量。
下面,筆者繼續引用中行說的論點。

「漢朝的使者啊,不必多言。如果漢朝向匈奴獻上的絹布和穀物,質量俱佳,那便好談。如果數量不足、品質粗劣,到了秋天收穫之時,我方自會派遣騎兵前去踐踏你們的穀物。」

與使節的對外交涉中,中行說展現了霸氣與威嚇,在我們眼裡看來,似乎難免恐嚇暴力之嫌。但如果深入理解這段發言,又該如何判斷呢。
中行說首先表示,匈奴不稀罕漢朝的物產。儘管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認在遊牧世界,農耕世界的衣料食品仍有必要。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他的弦外之音,如果無法滿足需求,匈奴也會訴諸武力手段。
換句話說,在雙方互保和平的情況下互通有無,才是一種常態。至於要如何實現這項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交換。
於是,雙方之間的交涉和交流逐漸在交界地帶展開,也出現了彼此來往的交易據點,並更進一步形成了市場。
不可諱言,與思考邏輯和生活方式完全相異的人群交流,雖說能增廣見聞,爭端卻也無窮無盡。交換什麼,以何種條件交換,諸如此類的問題,交涉和商談絕對不可或缺,這也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
往來成立以後,首先語言一定會隨之發達。接著為了解決紛爭,也會採取保存紀錄的方法。現在的轎車可以安裝行車紀錄器,但當時既無法留存圖像或影像,就只能付諸文字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之間的交界地帶,雙方一來一往,長久累積下來,以文字記錄為主而出現的「古代文明」也會愈來愈發達。
不過,以上終究只是假說,並沒有得到實證。另外,究竟是否能可獲得實證,筆者也對此存疑。但是,藉由今後的研究,提出更有說服力的論述,應該是指日可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32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