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財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簡體書)
滿額折

長壽時代:從長壽、健康、財富的角度透視人類未來(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  價:NT$ 528 元
優惠價: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長壽時代”是一個與人類自身命運攸關的命題。探究人口特徵和演變邏輯可以發現,人口老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百歲人生來臨,“帶病長期生存”成為重要畫像。長壽時代不僅僅是一個人口現象,更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人類的社會經濟組織也將調整、轉型、重建。長壽時代將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個新常態。面對整個社會即將發生的深刻變革,認識的改變至關重要。社會各方需要洞察長壽時代下人類社會的變化,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作者引用“長壽時代”這一概念,建立起認知這一社會狀態的理論框架,分別從長壽、健康、財富的角度透視人類變局、洞察未來社會。此外,作者結合自己對社會的觀察思考以及帶領泰康發展的探索實踐,提出了具體應對長壽時代的策略與方法。這是一次對傳統人口老齡化理論的系統更新,為政策制定者、企業家、中產階層提供了一個認識和應對未來變局的全新視角。

作者簡介

陳東升

1957年出生於湖北天門,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嘉德和泰康人壽創始人,現任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1983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他負責舉辦的“中國500家最大企業”評選活動開中國企業評價先河。1993年創辦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立志打造中國的蘇富比。1996年創辦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於2016年改組為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已躋身《財富》世界500強。
陳東升是“92派”企業家代表人物,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和“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20年被表彰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擔任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理事長、楚商聯合會會長、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理事長等多項社會職務,還兼任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長壽時代》是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陳東昇先生對泰康25年創新發展之路的基本方法論,更是凝聚了陳東昇先生長期戰略思考與觀察的集大成之作。
◎書中講述了超預期的壽命延長對個人與家庭、企業、政府所產生的影響,著重探討了長壽與健康和財富的關係,創造性地為企業應對長壽時代的挑戰提出解決方案,總結了泰康將虛擬的保險與實體的醫養服務結合,建設大健康生態體系的方案及路徑,促使企業在長壽時代中滿足個人全生命週期對於長壽、健康、財富的需求。
◎本書可讀性強,對人口、健康與投資以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等問題的見解獨到,作者的敏銳洞察與商業理念,激發社會各界共同探索長壽經濟的潛能,助力企業找到老齡社會下的新風口。

開啟長壽時代新認知
站到一萬米的高空看這個世界,身處一百年的時空觀察這個世界,才能有遠見與堅持,才能不出現偏差,才能看得更早、更遠。
——題記
如果把從狩獵-採集時代起的人類 25 萬年曆史濃縮成一天,那麼在這一天的前 23 小時 58 分半,人類都處在漫長的狩獵-採集到農耕文明的演進過程中。直到公元 1800 年,人類的生活水平整體上沒有發生過重大變化,此時人類的預期壽命與狩獵-採集時期的人類相差不大——基本都是 30~35 歲。然而就在“這一天”的最後一分半鐘,伴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彷彿打開了奇妙之門。工業革命是名副其實的偉大革命,它開啟了過去兩個半世紀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技術進步使得人類大幅度突破自身極限,創造了空前的繁榮。農業技術的進步讓人類得以大面積消除飢餓,營養狀況不斷改善。煤炭、石油的使用大幅提高了人類的生產效率,並為工業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高速迭代升級,不斷改變人類的通信和生活方式,極大地降低了人類的生產成本。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預期壽命成倍增長,到2019年,全球預期壽命已經達到 72.6 歲,發達國家普遍邁過 80 歲門檻。全球人口數量也從18世紀初的不足 10 億人增長到 2019 年的 77 億人。今天,我們習慣了這個熙來攘往的世界,直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才激起人類已塵封百餘年的大流感記憶。如果以這次世紀大疫情作為下一天的零點,我們不禁要問,工業革命後的繁榮狀態還會持續到明天嗎?在浩瀚宇宙乘坐這艘藍色方舟的人類,究竟是否能就此度過資源匱乏的時代,走向無盡的增長?
近年來,有識之士都切實感到人類正站在一個時代的十字路口。我認為從百年時空的跨度來看,我們面臨的時代變局包含三個層面:首先是全球化和世界格局的大變局,其次是以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發展目標帶來的文明形式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大變局,最後是長壽時代帶來的人類作為一個物種自身的大變局。這三個問題相互影響,將成為影響全球未來的主要力量。
市場經濟帶來的全球化已經深刻改變了國際秩序。在工業革命後的200餘年中,世界主要國家在經歷過現代戰爭與革命的洗禮後,都逐漸走向了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過去30年,全球化成為主旋律,全球化的本質是各類生產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及優化利用。由於勞動力很難跨國流動,因此跨國公司進行全球要素配置時,大量製造業崗位流向供給廉價勞動力的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然而發達國家的本土藍領工人的生活狀況並未得到明顯改善,甚至出現倒退。一系列逆全球化現象,包括特朗普上台、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摩擦都是這一過程的具體反映。全球化帶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多方面問題是影響當下世界格局的關鍵變量,這些變量在碰撞調整後會逐漸進入一個新的平衡狀態。
碳達峰、碳中和是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反思,是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工業文明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文明,帶來了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而新能源技術正在重構這一體系。與此同時,隨著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深入,社會經濟各部門都將以更高效的方式運行,也將改變能源消費的結構。未來,清潔的新能源將極大程度地替代化石燃料燃燒供能,這為新的技術革命帶來了無限可能。在突破耗能的桎梏後,人類對“數據富礦”的開採將實現新突破,這將重塑生產過程,減少浪費,建立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人類社會將真正進入生態文明時代。在這一過程中,新舊產業會發生更替。就像數碼照相技術的興起使傳統膠卷產業消失得無影無踪一樣,未來相似的故事還會在許多產業上演。
長壽時代來臨,攸關人類自身命運。我們所說的“長壽時代”,是指人口增速大大減緩(甚至陷入負增長),同時人口年齡結構向“柱狀”收斂後,老齡人口占比很高的一種社會狀態。在此狀態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長期超過1/4。當前世界的中等以上收入國家普遍都行進在長壽時代的軌道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 60 歲及以上的人口超過了 0~14 歲人群,達到 2.64 億人,佔總人口的 18.7%,已經在向“柱狀”收斂。日本已經進入長壽時代,2020 年 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 28.7%,並且日本在2005年就出現了人口負增長。長壽時代是一個新的人口均衡狀態,結束了工業革命之後200多年的人口爆發式增長。在長壽時代,很可能人的壽命穩定地增長,而人口總數卻穩定地下降。當前人類的預期壽命每10年增長2~3歲,大概再過30~50年,100 歲的壽命將是人人都有可能預期的。壽命增長固然是普通人樂於看到的,但是,當一個國家的人口進入負增長而老齡人口占比很大時,經濟增長必然面臨挑戰,社會也將承受巨大的再分配壓力,原有的發展軌道必須轉型。
長壽時代是一個關於人類自身的話題,我認為它與全球化等關乎環境的大命題有所不同。人是一切經濟供需和社會現象的主體,隨著人口激增、平衡、衰退的變化,人類的社會經濟組織也將調整、轉型、重建。激髮長壽時代下的經濟潛力,維持經濟增長,會成為所有國家都逃不過的重大課題。 “短期看宏觀,中期看結構,長期看人口”,這是我在多年的宏觀經濟研究中形成的重要認識,也是可以用來分析市場的一種方法論。長期以來,我創辦的泰康保險集團持續深耕壽險產業鏈,尤其是近年來進入了醫養和大健康領域,因此得以更深入地洞察人口變遷引起的產業結構變化。
2020 年,我將初步的思考進行了濃縮總結,形成了《長壽時代的理論與對策》這篇文章,並發表在《管理世界》雜誌上。近期在閱讀國內外文章和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我對長壽時代的內涵又有了更多認識,把這些新的認識匯集起來,就形成了這本書。與本書高度相關的一個概念是人口老齡化,聯合國用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來劃分老齡化程度,超過7%被稱為老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超過 14% 被稱為老齡社會(aged society),超過 21% 則被稱為超老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自19世紀60年代起,主要工業化國家如法國、瑞典、英國、德國等先後進入老齡化社會。 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 13.5%,已接近老齡社會,這使得老齡化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老齡化是一種人口動態現象,是眾多社會經濟因素發展的客觀結果,但人們往往將老齡化與消極含義聯繫在一起。人們甚至用“銀色海嘯”來形容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的破壞力。實際上,當老年人口增長到一定水平,人口年齡結構將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社會經濟組織和要素配置在調整、重建後,會逐漸形成一種新均衡。為了用一個更精確和中性的概念來總括這個認識,本書提出了“長壽時代”的概念。
“長壽時代”這個詞過去在很多場景下都被使用過,但沒有被體系化。 2019 年底,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準備製作一部名為《長壽時代》的紀錄片,為此來採訪我,“長壽時代”這個詞語在那一刻映入我的眼簾。導演解釋道,他們為了尋找一個有新意的片名也花了很多時間。於我而言,這個詞語不僅有新意,還打通了我長期以來的思考脈絡。長壽時代可以啟迪人們跳出“老齡化”圈定的固有框架,一個新時代來臨,必將對舊時代帶來全面的重構。人們需要在這樣一個更宏大的語境中,積極地思考未來、暢想未來。我希望重新定義這個概念。

目次

前言 開啟長壽時代新認知
第一章 長壽時代 百歲人生
長壽時代,人口進入新均衡
為什麼百歲人生變得愈發普遍?
始料未及的低生育率陷阱
長壽時代,準備好了嗎?
第二章 健康時代 更健康的長壽
醫學進步,慢性病成為健康的主要威脅
長壽是否能更健康?
健康時代,人類需要新模式
洞悉大健康產業的藍海
第三章 財富時代 富足一生
為長壽人生籌資
長壽時代的財富積累:全生命週期的視角
長壽風險與老年金融的新視角
長壽人生的最優籌資模式
第四章 長壽時代的先行者——日本
日本印象
日本經濟向何處去?
日本的健康時代和財富時代是否接踵而來?
向長壽經濟躍遷
第五章 長壽經濟 海闊天高
鳥瞰長壽經濟現狀
長壽時代再造供給與需求
作為長壽經濟試驗田 1.0 的美國養老社區
泰康長壽社區是中國長壽經濟的試驗田
第六章 面向長壽時代的企業創新之路
商業理想主義和企業家精神引領變革
泰康的創新創業之路
進軍養老的源起與求索
養老革命的中國實踐
從醫養到大健康
創新永續
第七章 泰康方案讓長壽時代更美好
從搖籃到天堂:一個幸福人生的故事
泰康方案:長壽時代的企業解決方案
延伸企業方案的價值鏈
第八章 構建和諧的長壽社會
站在長壽時代的十字路口
長壽時代下的個人、政府、企業方案
泰康方案在長壽社會的鍊式反應
結語 塑造未來
參考文獻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一章 長壽時代 百歲人生
在過去 30 年中,我曾前往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注意到各地的人口年齡結構及其演變過程有著極大的不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2016 年在德國最大的私立醫療集團赫利奧斯(Helios)參觀訪問時看到一個關於人口變化的展示,其中的一組圖片描繪了歐洲人口年齡結構的演變過程:開始是金字塔狀,之後逐步變為各年齡段人口占比相當的柱狀,人口不再大幅增長了。這令我很感慨,我運用反向思維的方法,突然強烈意識到,柱狀人口年齡結構就是發達社會的常態,再想回到金字塔結構幾乎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回望歷史,人類曾經在十幾萬年的時間里長期處於一個人口增長極其緩慢的均衡狀態,直到過去近 300 年,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開始,科技快速進步,經濟持續繁榮,人口迅速增長。然而,放眼未來,這近 300 年的人口激增只不過是一個非常短暫的特殊時期,人口增長的龐大勢能正在快速衰減。 21 世紀全球人口很可能會達到峰值,之後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人口不再增長,甚至長期緩慢下降的新均衡狀態。當人口進入新均衡狀態,世界又會怎樣呢?
過去人們一度熱衷於討論人口過剩帶來的種種困境,如今卻更多地開始討論該如何面對人口老化、人口規模衰減的問題。常常有人把老年人口增加看作不好的事情,從消極的態度來看待人口死亡和生育水平降低所帶來的這一現象。其實我們應當認識到,人口金字塔結構並非人類社會發展的常態,不斷加深的老齡化社會也只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一個階段而已。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本質上是死亡和生育兩大核心推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只有對長壽時代人口新均衡狀態下的基本特徵具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透視未來的經濟與社會變遷。
長壽時代,人口增長和結構進入新均衡
世界正在快速變老,人口峰值提前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 2019》顯示,2019 年世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 72.6 歲,比 1990 年提升 8.4 歲。高收入國家中,日本的人口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 84.6 歲,作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中國也已經達到了 77.3 歲。預計 2050 年全球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有望達到77.1 歲。屆時,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將達到 15.9%。與此同時,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的增速會超過低齡老人,到 2050 年達到 4.26 億人,是 2019 年的 3 倍。
人口年齡中位數 1 就像是人口年齡結構的重心,我們可以通過它簡單地窺見人口老化的速度與程度。進入 20 世紀中後期,全球都在變老,但是各國的速度卻大相徑庭(見表 1-1)。稍做對比就會發現,與歐美國家相比,東亞國家的老齡人口增速更快,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也更為劇烈。 1960 年,英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已達35.6歲,但是到60年後的2020年,只緩慢增長了 4.9 歲。同一時期,美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增長了8.6歲,而日本則一舉躍升了23歲,已經接近半百。中國的增幅也不小,增長了17.1歲。
人口老化的同時,陸續有國家和地區進入人口負增長,如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儘管當前全球人口規模仍在不斷增加,但是增長的勢能已大幅衰減,越來越多國家的生育水平開始低於保持人口不增不減的更替水平1,即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小於2.1。當全球出生人口數少於死亡人口數時,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由於死亡率下降的長期趨勢相對穩定,全球人口何時達到峰值基本取決於未來生育水平下降的速度。
有學者認為,全球人口負增長會很快到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認為,全球人口將在 2064 年達到 97 億人的峰值,之後將進入負增長,到 21 世紀末人口數量會回落到 90 億以下。而聯合國根據中等生育水平假設預測的結果則相對樂觀,認為到 2100 年,世界人口規模在達到 109 億人時才會停止增長。兩者對人口預測的差距主要源於對未來生育水平的預期不同。
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 年中國總人口為 14.1 億人,繼續保持增長,但是出生人口數已降至 1200 萬人,比國家統計局 2019 年推算的數量減少了 260 萬人。據此估算,中國的出生人口數很可能在幾年內便降至 1000 萬左右,並與同期的死亡人數相當,屆時中國人口總數將達到峰值,不再增長。過去,不少學者提出中國人口將在 2025—2030 年達到峰值,現在看來這一時間很可能要提前了。
人口負增長會導致一系列社會經濟後果。達雷爾·布里克(Darrell Bricker)在《空蕩蕩的地球》一書中提出,由於人口數量大幅下降,人類在未來很可能將面對一個空蕩蕩的星球,即將見底的不是自然資源,而是我們人類本身。這近乎科幻般的想像,真的會變成現實嗎?所幸,人口數量即使進入衰減期,哪怕減半也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人類善於學習與適應,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可以汲取日本等長壽時代先行國家的經驗,更好地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本書的第四章將對日本的社會與經濟進行深入剖析。
人口年齡結構從金字塔走向柱狀
人口數量和年齡結構的背後是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變化。人類社會正在經歷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轉型。前文所描述的人口“變老”與“衰減”現象正是這種轉型的結果。最早於 1929 年由美國人口學家沃倫·湯普森(Warren Thompson)提出,後來又經過長期演變形成的“人口轉變理論”是對這種轉型的最經典刻畫。
在經典的人口轉變理論下,人口年齡結構演變過程分為四個階段(見圖 1-1)。第一階段表現為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人口規模不變或增長極其緩慢;第二階段表現為死亡率開始下降,出生率仍保持高位,人口快速增長;第三階段表現為保持低死亡率的同時出生率開始下降,人口增速放緩;第四階段表現為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規模趨於穩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