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話頭禪指要
滿額折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話頭禪指要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句話頭,直指人心!終能參破謎團、明心見性。
完整解說:話頭禪的入門、要領,以及參悟關鍵。

話頭禪的方法非常簡單、非常單刀直入。主要可分成三個層次:念話頭、問話頭、參話頭。念話頭、問話頭,主要為保持身心平衡和身心統一;參話頭,則是明心見性的悟道工夫。

如果你的身心基本上放鬆了,數呼吸或隨息都很好,或是能夠身心統一了,就把話頭銜接進去,這是我們用話頭的第一個步驟與階段。身心放鬆與調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沒有這麼做的話,不管用什麼方法都是跟妄念一起交雜、一起流動,力量就會比較散,甚至沒有力量;如果你真是達到身心統一時,再用方法,就能夠直接進入狀態,妄念都進不來。

當話頭問到很有力量,進入到「參」時(參也是問,但是卻是很深、很細地問),往內心一直問,把所有的妄念都以話頭取代,也就是任何一個妄念、任何一個句子或答案出來,都變成話頭去了!不讓它有第二個機會進來,當你念、參話頭到這個樣子,就會產生疑團,我們形容它為「滴水不漏」。層層深入疑團,終至破參,便能頓見本來面目。

開始用話頭時,有幾個部分需要注意的:

第一,念話頭時要平和、放鬆地念,切勿念得太快,也就是速度要放慢,不要害怕話頭跑掉,如果你因為怕話頭跑掉而用「追頂念」,緊接不斷地快速念的話,話頭就會念到不清不楚。要讓話頭與心統一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就平和、放鬆地念它,幫助我們攝心,讓話頭成為我們用功的一個境。我們總是把心收回到話頭上,把話頭與心放在一起,跟它相應。

第二,不要配合你的呼吸。一旦用話頭,呼吸就要放下,不要用呼吸來念話頭,因為你的呼吸是生理的,它有時也會變化,所以我們把它放下,只要用心在念就好,這樣我們就不會去控制呼吸。所以對於一碰到呼吸,就會控制呼吸的同學,用話頭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話頭禪比默照禪的方法還要具體。很多人在用方法的時候,覺得默照的方法比較放鬆、比較好用;其實默照的方法最不好用,因為它太簡單了,它就是要我們不斷地放鬆而已。而話頭卻很具體,我們的心,習慣要緣一個境才能夠收攝,才能夠凝聚,話頭的方法就有一個境讓我們去緣,它是從臨濟宗傳下來的。

話頭禪最常遇到的問題:

‧ 腦用得太多,比如工作上大部分都用意念去完成的人,就會習慣用意念來用功,意念實際上是最散的。
‧ 有時候我們功夫並沒有成片,但自己卻不知道,話頭經常是不見的,它已經成為眾多妄念裡的一個妄念,這種話頭就完全沒有力量。
‧ 數與注意呼吸之間,也會有很多妄念插進來,記得要提起數目,把自己的心收回來,否則就會被妄念沖走。
‧ 當方法變成了慣性以後,覺照的心就不敏銳了。
‧ 我們用話頭的方法,愈往內進去的時候,以前所讀過的祖師大德或公案、佛經裡的句子會浮出來,捉一個就是答案了嗎?你要的只有一個話頭。
‧ 方法不轉化,就不能繼續用功,最後也沒辦法深入了。

指月在月不在指,但若不指如何見?
本書詳解話頭禪的「參禪要領」與「參破關鍵」!

作者簡介

釋繼程
一九五五年生於馬來西亞,一九七八年依止竺摩上人出家,同年赴臺灣松山寺受具足戒,並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進修。期間曾親近印順長老、星雲法師,並於聖嚴法師門下修習禪法,成為法子。

返回馬來西亞後,曾閉關一千日;出關後,活躍於大馬佛教界,曾擔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佛教僧伽總會副主席等職;並創辦主持大專佛青生活營、教師佛學生活營、靜七、大專靜七、精進靜七、禪十等禪修課程。近年並前往臺、美、歐等地,指導禪修活動。

著作甚豐,約七十種,於法鼓文化出版的有開示錄:《小止觀講記》、《六妙門講記》、《百法明門論講錄》、《生活中的菩提――淨行品講錄》、《心經的智慧》、《心的鍛鍊――禪修的觀念與方法》、《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禪心默照》、《禪門過關――僧伽靜七開示錄》、《禪門直心》、《老實是禪》、《禪觀生死》、《壇經講記》、《修行要義》、《禪悟之道》、《拜佛禪》、《禪觀修學指引──漢傳禪修次第表解》,散文:《花花世界》、《爾然小品》、《日日好日》、《船到橋頭》、《禪味六十》、《默照365》等,並創作現代佛曲歌詞逾百首。

目次

〔自序〕話頭禪指要
【上篇】參禪要領
話頭入門
 進入禪觀的法門
 使用話頭的階段
 無字公案
 用話頭對治昏沉
 念佛結合話頭
話頭層次
 念話頭
 問話頭
 參話頭
尋根溯源
 話頭是純中國化的方法
 簡化修行的方法
 身心統一參話頭
話頭要領
 參禪要放鬆不緊迫
 凝聚疑情
 身在公案中
 打破文字的局限
當具信心
 清淨的大信心
 信心不足就無法過關
 讓心像一張白紙
單純用功
 回到方法上
 探問生命的疑情
 生活中隨時提起話頭

【下篇】參破話頭
放鬆為先
 身心的調適之道
 默照與話頭的不同
 定慧一體
 放鬆才能身心統一
 心與話頭統一
 放鬆幫助收攝與安止
 直接提起話頭
話頭方法
 用身體的觸覺來放鬆
 以正念代替妄念
 選擇相應的話頭
 破參見到本來面目
 打破黑漆桶
 對方法要有信心
慎防慣性
 把散心調細
 不要慣性用功
 沒有方法的方法
 安住當下
 清楚覺照每個當下
公案疑情
 禪宗公案是話頭寶庫
 超佛越祖
 對生命產生疑情
 向內找答案
讓心去悟
 禪修的通力
 具備正知見
 開悟靠自己
 事理圓融無礙
 真正的開悟
悟即見性
 悟性各自不同
 用心領悟就是你的
 感恩是成熟的表現
 悟到佛性本來具足
依四悉檀
 世界悉檀
 各各為人悉檀
 對治悉檀
 第一義悉檀

書摘/試閱

話頭入門

我們這十天禪修的主要方法是「話頭」,所以會介紹話頭的用法。假如你在課程前,已經能夠把自己的身心調和、放鬆,也能達到止的狀態,那麼你就依著你的身心狀態來練習話頭的方法;如果在練習的時候,方法用得上去,就繼續保持用下去;反之,如果不能用好也沒有關係,再回到基礎的方法上繼續地調「止」的工夫。

進入禪觀的法門

你如果能夠進入到「話頭」與「默照」,實際上已經進入了「禪觀」的法門;要將這個法門運作得很好,止的工夫與基礎要穩定;如果止的工夫還不穩定的話就進入禪觀的方法,會引發更多的妄念,因為在運作禪觀方法的時候,我們都會用到一些思惟的作用。

本來「觀」應該是處於一心的狀態來做比較深入的思惟,但是如果身心還沒放鬆,心還沒有統一,在思惟時,心處在某一種比較細的狀態,你在思惟時還是有作用的;你用這個觀法的時候,可以幫助你把心調得更細,甚至達到統一境。

如果你的心比較粗,妄念滿重的,由於心還不能收攝、安定,一旦轉入這個觀法,開始思惟的時候,可能那些妄念又會生起來。意即你是用著「觀」的方法,可是妄念會加進去,或者是你在用的時候會引動一些較細的妄念出來。如果察覺到這種情況,暫時把方法放下,回到調「止」的工夫上,讓自己能夠調得更止、更靜、更安定後,再來使用觀法。

使用話頭的階段

當用功到身心都已放鬆,止的工夫已穩定了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用禪觀的方法,雖然你可能會一用方法就被妄念干擾,但還是可以試著用。當我們要止下來的時候,可能會察覺到止了一陣子後,心會感到很空洞,想捕捉些東西,這就表示你的狀況不是很穩定,因為心在觀呼吸時,多多少少會依賴可以安住的緣;現在這個「緣」被你拿掉了,加上止的工夫不是很穩定,想 要凝聚成一心的工夫還不是很穩定,會感覺需要安住在一個緣上,如果是這樣,那就回到呼吸,注意呼吸。

當到了心感覺有點空洞的階段,或者心在隨息時可以保持安定,就可以嘗試用話頭的方法;如果你的心能夠止於一境達到統一心,你把話頭放進去,話頭與心就很容易統一,當它們統一的時候,你就可以再進一步用「問」話頭的方法。

我們開始的階段是念這個話頭;當心隨著呼吸時,若發覺到心也想靜下來,不想隨著呼吸的話,你就把話頭提起來,再把呼吸放下,心就專注在話頭上。只是用一個話頭,念這個話頭,要很專注地念,清楚知道自己在念這個話頭;你的心如果比較細、很專注了,呼吸也放下了,加上心與話頭都能夠念得很親近,最後你會發覺到,話頭成為了你心主要的念,這表示心與話頭也就統一了。

能夠念到心與話頭統一了,你再把它轉到「問」的方法上,那它就比較會有力量;如果我們在數呼吸時,心還是有好幾個念在動,你一下子把話頭放進去,這會容易變成被妄念拉走。另一個情況就是,用話頭的時候,一定要讓它跟呼吸分開,也就是說不要配合呼吸來念話頭,因為這樣子的話,你要照顧的東西太多了;換言之,要念話頭,就要把呼吸放下,即使是在數呼吸,也要把數呼吸的念放下,如果還需要這個數目字的話,你就數你的話頭,念話頭了以後放上:一、二……,這也是一個方法。

還有一個階段可以用話頭,那就是全身放鬆了,可以覺照到你的全身不被局部的觸覺所干擾,也就是說你的心是真正覺知全身的,不是局部的;如果局部很清楚,但是心會分心,表示心是散亂沒有力量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真正觀照全身,局部的觸覺都在,知道它只是整體裡的一個小部分,心卻不受影響;這時候如果你的心再把話頭提起來,它還是有力量的。

這兩種可以使用話頭的階段,都是我們的心已經到了某種程度的安定和放鬆,就是調心的工夫已經安定了,甚至到達止的部分了。

更深一層就是你的身心統一了,你用話頭而轉入觀的方法;另一種情況則是,你在用話頭時,發現自己很昏沉,這時候話頭幫助你把心念提起來,也就是說,每次坐到某種靜的程度時,它很容易會變得心昏沉,心很容易沉下去,你就用話頭把它提起來;這樣子提話頭,具有一種對治的作用,對治你可能掉入無記的心。
公案疑情

話頭的方法,其實看起來都很簡單:「念」話頭,念到統一了;「問」話頭,問到疑情來了,就「參」話頭,念到有疑團了,然後破參。「看」話頭與「念」話頭大致上有相同的地方;我們念的時候用意念在念,看的時候用心眼在看,破參以後,見性了,有了體驗後就要繼續保任這個工夫。也就是讓止或者定的力量,能夠維持,然後讓自己見性開悟的體驗,慢慢地通過定再加深,這就是看話頭了。

中國禪法一般都是用一個話頭,也有時候用到破參了,老師會告訴學生再用另一個話頭。但是中國禪堂裡大部分都是一個話頭一直在用,看用到什麼程度,是「念」、「問」、「參」或者「看」的程度。同一個話頭在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工夫。

到了近代,把這個次第講得比較清楚的是聖嚴師父,他把話頭的方法分成四個步驟:念話頭、問話頭、參話頭、看話頭。很多人一開始有了話頭,就要去問話頭,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參話頭了。如果是用這個方法的話,心還沒有安定,也沒有統一,在「問」的時候,妄念很容易就會跟著出來;或者是猛力去參的時候,很多潛藏著的妄念就被攪動而跑出來。

在這過程裡,工夫跟妄念是一起在做,一起在流動;所以很多人在用方法時,會有一大堆的答案跑出來,實際上這些答案都是妄念!當我們真正見到本來面目的時候,是不能用任何別人留下的語言來傳達,而是自己本身的體驗,見到了很自然就懂得怎樣把它講出來;是在無念中、無形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因此,如果還在那邊有妄念在告訴你,這個是答案、那個是答案,那都是別人的。

一般較常用的話頭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有些人他會直接參「本來面目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意思,好比說「一念不生」那個本來面目是誰?所謂的「一念不生」,可能我們也不太了解,所以就說成「父母未生前」,即父母還沒有生你以前,又是什麼呢?那個本來面目是誰?其實這就是參我們的本性是誰?

話頭裡的公案,源自於一位香嚴智閑禪師,是百丈禪師的弟子。他開始也有參禪,聽說還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只要別人一講文藝知識他都懂,經典也看了很多。這位禪師在他師父圓寂以後,去親近一位師兄溈山靈祐禪師為老師,那師兄就說:「嗯!聽說你文藝知識、經論學了不少,那我就問你一個問題:『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就這樣的一問,這位禪師從來沒聽過,也從來沒有想過,所以他就開始找經典、找祖師的公案,可是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答案,最後只好又回去找他的老師,希望得到答案,但是老師說:「我講的就不是你的。」意思就是說:「講給你聽沒有問題,『我的本來面目是誰?是什麼?』都可以講給你聽,但是這些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最後這位禪師想說沒辦法了,決定以後不要再做學問了,因為做學問也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就去雲遊了。他在雲遊的時候,被人稱為「粥飯僧」,意思就是好像我們早餐吃粥、午餐吃飯,每天就吃飽睡,睡飽吃,每天就做這些事。他後來到了另一個已經圓寂的南陽慧忠國師禪師的道場,那地方有一點荒廢了,他就留下來。有一次他在打掃的時候,打到瓦片彈起來打到了竹子,想不到他就這樣開悟了!那時候他就慶幸之前的老師沒有跟他說出答案,否則就沒有悟道的這一天。

從這個公案裡出來的話頭,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而這個公案傳達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老師跟你講的,是老師的;經典跟你講的也是經典的,只有自己去參,參破了,那才是你的!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用功,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