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2021年版)
滿額折

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2021年版)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段義孚代表作,將地理學與自然、人文、心理、歷史、社會結合,廣受各領域矚目。
.將「遷移」與「人地關係」主題,融合進「逃避」當中;闡述人類逃避的行為與心理本質,並推演出這種逃避心理推動了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
.從人出發,以人的感覺、心理、社會、倫理等角度來探討人地關係。

逃避,是人類文化創造的原生力

這是一本將地理學與自然、人文、心理、歷史、社會結合的書。從上述諸方向闡述人類逃避的行為與心理本質,並推演出這種逃避心理,能推動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所以逃避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人文主義地理學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年代後期,當時的學術背景是,歐美學術界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討論。而人文主義地理學的指標性學術作品便是段義孚發表在《美國地理聯合會會刊》一九七六年六月號上的文章〈人文主義地理學〉,這篇文章被後續的地理學讀本廣泛引用,也正是這篇代表性的文章使得段義孚被學術界公認為是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一是自然。嚴酷的自然環境、突發的自然災害都會讓人們產生逃避的念頭。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二是文化。逃避喧鬧的城市生活,逃避猛於虎的苛政,逃避嚴厲的宗教禁錮,這些統統都屬於逃避文化。人類逃避的對象之三是混沌。混沌的、不清晰的狀態令人感到困惑與費解,人們總是試圖尋找清晰與明朗。人們寧願採納抽象的模型,也不願接受毫無頭緒的「現實」,因為清晰與明朗會給人以「真實存在」的感覺。
人類逃避的對象之四是人類自身的動物性與獸性。人類對自身某些粗魯的特徵感到羞恥和厭惡,於是,做出種種努力,想要逃離這些本性。整容、遮羞等皆屬於此類逃避。
人類逃往的目的地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逃避暴風雨,逃回溫暖的房屋中,逃避高樓林立的都市區,逃往美好的郊區植物園逃避現實的苦惱,逃往虛幻的童話世界。
人們逃避的途徑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空間移動。比如遷居到自己認為理想的地方。第二,改造自然。人類許多生產活動所導致的結果,都是對於自然的改造。第三,根據想像建造出有特定意義的物質世界,用於滿足某種精神訴求。例如神殿、廟宇等,借助這樣的建築,人們可以在心理上逃避對現實世界的不滿。第四,創造精神世界。例如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童話能指引人們「逃入」快樂和幸福的天界。
「逃避」是一個看似貶義的詞彙。然而正是由於人類內心與生俱來的逃避心理,推動了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創造與進步。在逃避的過程中,人類需要借助各種文化手段(組織、語言、工具等),所以說「逃避」的過程,也是文化創造的過程。
段義孚在本書中的研究範圍橫跨了地理、景觀、文學、歷史以及宗教信仰等諸多領域。其文字時常超過文學的極限,他的詮釋將人們對現實環境的感受與似乎不太相關於地理學的哲學、心理學、都市計畫與景觀設計學及人類學方面的見解聯繫在一起。
本書不單為廣大的地理學家所關注,還為建築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學者所關注。

作者簡介

段義孚
享譽國際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大師,華裔美國學者。於一九三○年出生於天津,先後在南京、上海、昆明、重慶等城市住過,十一歲時隨全家離開了當時的陪都重慶,去了澳大利亞,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在地理學理論、園林建築、文學、宗教等研究領域都做出過舉世矚目的貢獻。他關注人的問題、注重人性、人情、其思想見解發人深省,因而被公認為「擁有超自然靈魂的正義之聲」。
曾獲眾多榮譽,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古根漢基金獎、美國地理學會授與的地理學傑出貢獻獎等,且著作豐富,代表作品有:《戀地情結:對環境感知、態度與價值》(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Escapism)、X《恐懼》(Landscape of Fear)、《浪漫主義地理學:探尋崇高卓越的景觀》(Romantic Geography: In Search of the Sublime Landscape)、《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sperience)、《撕裂的世界與自我:群體生活和個體意識》(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等。

目次

譯者序
導言

1 大地╱自然與文化
2 動物性╱掩飾與戰勝
3 人╱分離與冷漠
4 獄╱想像的扭曲與限制
5 堂╱真實與美好

致謝
英文註釋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1大地/自然與文化
EARTH / Nature and Culture

在我們當下這個社會中,甚至可以說在所有的社會中,「逃避主義」這個詞多多少少帶有一些貶義的意味。逃避,意味著人們在真實的世界前面是那麼的蒼白無力。當我們提及逃避主義文學時,常常將超市、遊樂場、主題公園,甚至風景如畫的郊區,視為逃避現實的目的地。簡而言之,它們對於人類生活而言無足輕重,不足掛齒。
之所以會對逃避主義產生質疑,原因很多,最顯而易見的莫過於:只有當動物認清了牠所生存的環境的真實面目後,才能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下來。白日做夢、癡心妄想無濟於事。閉上雙眼,嚴酷的現實並不會從眼前消失。但是,據我所知,在所有的生靈中,只有人類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選擇了退卻。人類只會閉上自己的雙眼,設想自然界可能造成的種種威脅,卻不敢睜大雙眼,抖擻精神去面對這些威脅。人類在現實面前只會做白日夢,妄圖靠幻想靠逃避解決問題,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只有人類才可能擁有的文化。這個文化指的不僅僅是後天習得的習慣、工具的製造與使用,還包括人類全部的思想與信仰、習慣與風俗、技能與人工製品。文化更與人們利用這樣或那樣的手段來逃避自然的傾向聯繫在一起。對於人的定義至今為止仍然爭議不休,就此我在這裡再補充一點:人是一種天生就討厭接受現實的動物。人不僅屈從於環境、適應於環境,這是所有動物的共性;而且,人還會按照事先所設想的方案去改造自然。也就是說,在人類改造自然之前,人類會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舉動,也就是說他彷彿「看到了」即將發生的事物,而這些事物實際上當時並不存在,這就是想像,而想像是人類文化的基石。

現實與真實

「現實」與「真實」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儘管哲學家們對此眾說紛紜,難以達成共識,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卻能在日常生活中自如地運用「現實」、「真實」以及它們的反義詞「幻想」、「不真實」等字眼。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老百姓的談話,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隨著環境的改變,「真實」一詞的涵義也在隨之改變,有時這種變化相當明顯。「真實」一詞的基本涵義來自於動物的生活方式。真實,意味著動物生活在真實的世界中,竭盡所能去應對外界的壓力以及自身的本性,擺脫令人煩惱的幻想和渴望。人類若是接近自然,控制想像,拋棄過於沉重的文化包袱,是可以實現這種生存狀態的。自然本身是真實的。當凜冽的寒風在耳旁呼嘯而過,不期而至的陣雨從天而降,人們的身體由於接觸到長春藤而引發了皮疹時,對人類而言,這個自然的世界毫無疑問就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身邊。由此,又引申出真實的另一層涵義:真實指的就是自然的影響力。它不僅僅指自然本身;還意味著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在人類社會中,自然作用於個體或群體,讓人類偶爾或者長期處在自然的壓力之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實是人類難以駕馭的,它無視特定個體或特定群體的需求與願望。在現實面前,人類本性的軟弱一覽無遺,人類只得屈服並適應於環境的壓力,並從人類創造的地方模式或秩序中尋求安慰,而人類早就熟悉了這種模式或秩序。「地方模式或秩序」又道出了真實的另外一層涵義:真實是一個徹底人文的小世界。真實遠離衝擊或影響,它為人們所熟悉,是可以預測和培育的,是囊括一切的。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人是屬於家的,這種附屬關係的形成是與人類在文化中所習得大量的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緊密聯繫的。這些習慣很快就自然而然地融進人類的日常生活中,因而它們像是原本就存在似的,是一個人的本質。一個人離開家或熟悉的地方,即使是自願地或短時間地離開,也讓人感覺那其實是一種逃避。逗留在虛幻的世界中,少了些壓力,少了些束縛,因而也少了些真實。


上述的討論是否把所有關於真實的定義都概括進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為求盡善盡美,至少還有一層意思需要加以補充,但這層意思與上述關於真實的涵義正好相反,這讓人多少感到有些不安。在這層意思裡,日常生活充滿了紛繁瑣碎的細節,缺乏確定性與完整性──那種狀態就像是在一個沒有頭緒的夢中,發生的一幕幕都是那麼扭曲和變形,沒完沒了──而這應該是不真實的。真實,應該意味著敘述清晰的事件、清楚的圖像、精確限定的建築空間、神聖的宗教儀式。所有這些都能使自我價值得到提升──活力四射的感覺充溢身心。

地球並非理想家園?

地球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家園。我們嚮往到月球或到更遙遠的星球去旅行,這些願望一直縈繞在人們的心頭,揮之不去。或許有朝一日,這些願望真的能夠實現。然而,畢竟這些願望被人們賦予了一層幻想的光環。真實的生活是在地球上,我們生長在這裡,這裡是我們的根。地理學家在研究地球時,將它視為人類的棲息地或人類的家園。有趣的是,他們的研究表明,地球並非人類理想的家園。因此,在各種文化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夢想──夢想飛入雲霄,夢想在其他的什麼地方建立一個完美的天堂。談到地球,大多數人想到的不是整個地球,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們居住的那個地方。倘若人們在某一個地方居住了一段時間,無論這個地方在何處,他們都會將之視為家園。然而,情況又不總是如此,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就不會產生什麼傳說了,也就不會發生所謂的人類故事了。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認為的那樣,人類將會像其他動物那樣「融入」自然界。正是人類長久以來自強不息的行動,才有了人類故事的發生。過去如此,今後還將繼續如此。出於種種原因,人類對其所生存的地方從來不會感到滿意,因而,人類常常要遷徙,尋找更加滿意的所在;如果不遷移,人類就要對現有的生存空間進行改造。遷徙到別處和改造當地的環境,構成了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兩大主題。它們既揭示出人類對現狀的不滿足,也揭示出人類逃避現實的願望。地理學家的許多論述都是關於這兩大主題的,但是他們在絕大多數論述中並沒有將「逃避」、「逃避主義」做為指導性的概念來進行探討。那麼,現在引入這兩個概念,我們將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呢?毫無疑問,這兩個概念會促使我們重新審視自然,重新審視文化,進而重新審視我們到底是誰,我們最終的期望到底是什麼。這是繼「現實與想像」、「現實與幻想」等傳統人文地理學的核心學術思想之後的重要概念。

移民之國?逃避者的家園?

很顯然地,遷徙是一種逃避。當家園的環境開始惡化時,動物便要遷徙到別處。很早以前人類就已經這樣做了。現在看來,由於人類學會了某些特定的重要的文化符號(最重要的當屬語言這個文化符號了),所以人類能在遷徙中以更複雜的方式來應對環境的挑戰。有時遷移的路程會很長,為了克服長途跋涉之苦,我們的遠祖不但要具備強有力的組織能力,而這種組織能力更是透過語言得以實施和加強的,而且他們還要掌握新的技術,如航海技術。我猜測,人類的遠祖思維活躍,能力超強,既能夠展望到哪裡會有「更豐美的草原」,還能夠設計出到達目的地的最佳方案。一萬兩千年前,也就是冰河時代末期,人類的足跡踏遍了除冰川和高山之外的所有自然環境,從熱帶到兩極都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人類的故事大部分可以敘述為一種遷徙活動。人們透過短距離遷徙,去尋找更好的狩獵場地,尋找更富饒的土地,尋找更好的賺錢機會,或是尋求更好的文化。短距離遷徙很可能是周期性的,環境變了,遷徙的路線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多年來,人類已經習慣於進行這樣迂迴的遷徙。與此相反,長途遷徙很可能是單向性且是永久性的。這種遷徙如同恢弘的史詩一般偉大而壯觀,因為,人們懷著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渴望而遷徙別處,但結果往往是遷徙後的生活比原來還要艱難得多。在開始冒險遷徙之前,人們必須對所要到達的目的地有足夠多的了解。那麼,他們會了解到什麼呢?他們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別處確實存在一個更美好的所在,而在這個美好的所在中,是沒有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嚴酷現實?現實真的束縛並壓抑了大家,讓大家再也無法忍受,並由此產生了對未來的熱望與幻想?由於這些幻想單純而富於活力,所以這些幻想看起來已經不再是夢想,已經顯得比他們熟悉的世界還要真實?歐洲人湧向新大陸就是這樣一首偉大的現代史詩。美國人聲稱自己的國家是移民之國,而不願意被稱做「逃避者的家園」,但是許多人正是為了逃避舊大陸難以忍受的慘境,滿懷對新大陸的希望才移民到此的。

自然:伊甸園與競技場

要想從不安分的狀態中釋放並擺脫出來,人類不但可以透過地理上的遷移來實現,還可以透過改造自身所在的地理環境來實現。人類試圖改變或逃避的環境既可以是社會環境、政治環境,也可以是經濟環境;既可以是逐漸惡化的城市,也可以是破敗的鄉村,當然,還可以是自然環境。在講述人類故事的時候,我們通常始於歷史上的某一時刻。但是,如果追溯到足夠久遠的年代,我們就有必要將自然──人類尚未染指的自然做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地球上首先出現的是沼澤、森林、灌木叢、沙漠,然後……然後是什麼?然後就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故事的上演。
世界各地的人們,即使當時沒有感受到,但最終也會感受到自然既是家園,也是墳墓;既是伊甸園,也是競技場;既如母親般的親切,也像魔鬼般的可怕;有時會對人類做出回應,有時又冷酷無情。從古至今,人類都對自然抱有可以理解的矛盾態度。文化就體現了這一點;文化彌補了自然界的不足,但是恐怕又會矯枉過正。自然界的主要不足在於它的不可依賴性以及殘暴性。人類改造自然,創造出比自然界更加穩定的人造世界,並以此做為與自然相聯繫的紐帶。為人們所熟知的人類改造自然的故事,可以被理解為是人類為逃避自然的威脅所做出的種種努力。人類改造自然的故事很多,早期的先驅們必須與自然勇敢地搏鬥,以爭得一個並不太穩固的生存立足點,因此人類改造自然的故事大都充滿艱辛與困苦。
對於人類居住者而言,自然環境本身看起來既富饒又穩定。熱帶森林可以滿足採集狩獵者全年的適當需求,年復一年,從不改變。然而,一旦人類開始改造森林,就算只是開闢一小塊土地來種植作物、建造村莊,森林也會變成一股凶惡的力量,無情地肆虐那塊空間,直到將其夷為平地。世界各地的農民都有過這方面痛苦的感受,只是在程度上或許不如濕潤的熱帶地區的農民來得深刻。因此,農民通常用多疑的目光審視大自然。當然,他們明白是大自然滿足了他們的各種需求,他們也因此對大自然心存感激。至今在世界各地還存在著人們為了表達對自然界的崇敬之情而設計的儀式與傳說故事。但是人類也從其痛苦的經歷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吝嗇,大自然常常對人類辛辛苦苦得來的勞動果實和生活報以極大的冷漠。
從自然中開闢出一塊空間並不能確保人類從此就高枕無憂,恰恰相反,它會使人類自身更加脆弱。那麼,人類應該怎麼辦?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自身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所以人類採取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將人類世界與大自然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使得大自然不得不對社會的壓力與影響做出相應的反應,就像人類會對大自然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反應一樣,雖然這兩種反應都很艱難。如果這個方法奏效的話,人類就會舉行一些儀式來安撫大自然。如果這樣做還起不了什麼作用,人類就會祈求更高的權威──上帝或是其在地球上的人類化身。人類使盡渾身解數想要控制大自然,但是成效甚微。也許在前來造訪的生態學家的眼中,某個地方的某些事物是穩定的,因為他所關注的是在一段很長的時期中,人與大自然的相互作用;而這些事物,在當地居民看來卻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與自然界進行鬥爭,以求生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