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語法講義
商品資訊
系列名:語言學
ISBN13:9786267193112
替代書名:Lectures on Modern Chinese Syntax
出版社:書林
作者:鄧守信 (Shou-hsin Teng)
出版日:2022/12/09
裝訂/頁數:平裝/200頁
規格:21cm*15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語文教學界大師鄧守信教授以數十年的教學成果,融合近年於臺師大華研所、中原大學應華所之授課經驗所編撰而成。既是畢生語言學與對外華語教學研究之精華,亦是鄧氏語法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已廣泛應用在多部華語教學主流教材,以及所指導之上百本碩博士論文之學理依據。
鄧教授用深入淺出且生動的例句與語言對比,闡明漢語複雜的語法規則,是為現代漢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學子提供一條捷徑,也為傳統靜態語法研究學者及教師,開啟一扇動態語法研究的大門。
關於漢語語法先前的研究著作,如朱德熙、張斌、劉月華等人所作,皆侷限於線性句法結構的單一層面,本書則包羅詞類與語類規則、語法結構、語義、語用(信息結構)等多重面向,從而解釋漢語的諸多變化,使對外漢語教學能以科學方式有系統的分析。漢語已是世界的語言,實務上卻因揉雜了各地域、各方言──如閩南語、上海話等所生之「混合語」,影響「規範漢語」的表達。如何理出正規或偏異,本書提出分析規則,不論教或學,皆能明辨差異,不再誤用。
本書為華語文教學界大師鄧守信教授以數十年的教學成果,融合近年於臺師大華研所、中原大學應華所之授課經驗所編撰而成。既是畢生語言學與對外華語教學研究之精華,亦是鄧氏語法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已廣泛應用在多部華語教學主流教材,以及所指導之上百本碩博士論文之學理依據。
鄧教授用深入淺出且生動的例句與語言對比,闡明漢語複雜的語法規則,是為現代漢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學子提供一條捷徑,也為傳統靜態語法研究學者及教師,開啟一扇動態語法研究的大門。
關於漢語語法先前的研究著作,如朱德熙、張斌、劉月華等人所作,皆侷限於線性句法結構的單一層面,本書則包羅詞類與語類規則、語法結構、語義、語用(信息結構)等多重面向,從而解釋漢語的諸多變化,使對外漢語教學能以科學方式有系統的分析。漢語已是世界的語言,實務上卻因揉雜了各地域、各方言──如閩南語、上海話等所生之「混合語」,影響「規範漢語」的表達。如何理出正規或偏異,本書提出分析規則,不論教或學,皆能明辨差異,不再誤用。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鄧守信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名譽教授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語言學博士
英國牛津應用語言學碩士
從事語言學研究及教學四十餘年,集語言學、語言教學、師資培訓於一身。曾任美國麻州大學(UMASS)亞洲語文系主任、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主任、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會長,並曾受邀至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泰國朱拉龍宮大學任客座教授。多次獲得美國與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全美中文教師學會、台灣語言學學會終身成就獎。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學、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測驗與評量,帶動漢語句法與語義介面研究風潮。創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培育無數華語文師資,建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使華語文教學登上實證科學領域。
著作
《漢語近義詞用法詞典》
《漢語語法論文集》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
《當代中文課程》
《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
《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
《遠東漢字三千字典》
鄧守信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名譽教授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語言學博士
英國牛津應用語言學碩士
從事語言學研究及教學四十餘年,集語言學、語言教學、師資培訓於一身。曾任美國麻州大學(UMASS)亞洲語文系主任、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主任、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會長,並曾受邀至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泰國朱拉龍宮大學任客座教授。多次獲得美國與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全美中文教師學會、台灣語言學學會終身成就獎。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學、語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測驗與評量,帶動漢語句法與語義介面研究風潮。創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培育無數華語文師資,建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使華語文教學登上實證科學領域。
著作
《漢語近義詞用法詞典》
《漢語語法論文集》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
《當代中文課程》
《當代中文語法點全集》
《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
《遠東漢字三千字典》
目次
目次
序
第零章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1 規範語法是什麼?
0.2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3 區域性 (Regionalism)
0.4 「台灣國語」的語法規則
0.4.1 「有」字句―― 「有」可當助動詞
0.4.2 「說」字句―― 「說」有多重功能
0.4.3 「給」字句―― 「給」的多重詞類及語義
0.4.4 「在」字句―― 「在」可指習慣性
0.4.5 「用」字句―― 「用」可當助動詞
0.4.6 「會」字句―― 「會」的泛用
0.4.7 「不行」的詞彙化
0.4.8 「不錯」的詞彙化及語法化
0.4.9 「V 看看」―― 動詞重疊的規則
0.4.10 「來去」―― 「來去」當助動詞
第一章 漢語的詞類與語類系統
1.1 語法習得規則
1.2 動詞次類的規則
1.2.1 「很」的規則
1.2.2 「不」的規則
1.2.3 「沒」的規則
1.2.4 「了」的規則
1.2.5 「在/著」的規則
1.2.6 「重疊」的規則
1.2.7 「重疊」有「變化動詞」與「狀態動詞」之分
1.2.8 「把」的規則
1.2.9 「動詞」的三次類變化與多義
1.2.10 「著」的搭配與分析
1.3 漢語的詞類
1.4 漢語的語類
1.5 詞與語的互動規則
第二章 漢語語法結構
2.1 結構圖
2.1.1 主謂結構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2.1.2 賓語結構 (Object Position)
2.1.3 輔助動詞結構 (Auxiliary Verb Structure)
2.1.4 狀語結構 (Adverbial Structure)
2.1.5 定語結構 (Attribute Structure)
2.1.6 補語結構 (Complement Structure)
2.1.7 介詞組結構 (Prepositional Structure)
2.1.8 句賓結構 (Sentential Object)
2.1.9 雙賓結構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2.1.10 句補語結構 (Sentential Complement)
2.1.11 把字句結構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1.12 名詞組為句子的結構 (NP → S)
2.2 變形
2.2.1 位移 (Movement; Transposing)
2.2.1.1 前移;話題化 (Topicalisation)
2.2.1.2 前移;把字句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2.1.3 後移;去話題化 (De-topicalisation)
2.2.2 插入 (Insertion);準領屬 (Pseudo-possesive)
2.2.3 複製 (Copy)
2.2.4 刪除 (Deletion)
2.2.5 代名化 (Pronominalisation)
2.2.6 分離 (Separation)
2.3 總結論元結構分析法
第三章 語義角色 核心格 周圍格
3.1 核心格
3.1.1 格 (Cases) 的類別
3.1.2 核心格 (Neuclear Cases)
3.1.2.1 施事 (Agent)
3.1.2.2 受事 (Patient)
3.1.2.3 領事 (Recipient)
3.1.2.4 範圍 (Range)
3.2 周圍格
3.2.1 工具 (Instrument)
3.2.2 方位格 (Locative)
3.2.3 陪伴 (Comitative)
3.2.4 起點 (Source)
3.2.5 終點 (Goal)
3.2.6 受惠 (Benefactive)
3.2.7 途徑 (Path)
第四章 信息結構
4.1 舊信息 新信息
4.2 基式與變式
4.2.1 信息結構與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2 什麼是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3 什麼是變式結構?
4.2.4 第一個變式是OSV
4.2.5 第二個變式是SOV
4.2.6 第三個變式是SV → VS
4.2.7 焦點 (Focus)
4.2.8 Topic-Shift 與新舊信息
參考書目
曾指導之碩博士論文
索引
序
第零章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1 規範語法是什麼?
0.2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3 區域性 (Regionalism)
0.4 「台灣國語」的語法規則
0.4.1 「有」字句―― 「有」可當助動詞
0.4.2 「說」字句―― 「說」有多重功能
0.4.3 「給」字句―― 「給」的多重詞類及語義
0.4.4 「在」字句―― 「在」可指習慣性
0.4.5 「用」字句―― 「用」可當助動詞
0.4.6 「會」字句―― 「會」的泛用
0.4.7 「不行」的詞彙化
0.4.8 「不錯」的詞彙化及語法化
0.4.9 「V 看看」―― 動詞重疊的規則
0.4.10 「來去」―― 「來去」當助動詞
第一章 漢語的詞類與語類系統
1.1 語法習得規則
1.2 動詞次類的規則
1.2.1 「很」的規則
1.2.2 「不」的規則
1.2.3 「沒」的規則
1.2.4 「了」的規則
1.2.5 「在/著」的規則
1.2.6 「重疊」的規則
1.2.7 「重疊」有「變化動詞」與「狀態動詞」之分
1.2.8 「把」的規則
1.2.9 「動詞」的三次類變化與多義
1.2.10 「著」的搭配與分析
1.3 漢語的詞類
1.4 漢語的語類
1.5 詞與語的互動規則
第二章 漢語語法結構
2.1 結構圖
2.1.1 主謂結構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2.1.2 賓語結構 (Object Position)
2.1.3 輔助動詞結構 (Auxiliary Verb Structure)
2.1.4 狀語結構 (Adverbial Structure)
2.1.5 定語結構 (Attribute Structure)
2.1.6 補語結構 (Complement Structure)
2.1.7 介詞組結構 (Prepositional Structure)
2.1.8 句賓結構 (Sentential Object)
2.1.9 雙賓結構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2.1.10 句補語結構 (Sentential Complement)
2.1.11 把字句結構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1.12 名詞組為句子的結構 (NP → S)
2.2 變形
2.2.1 位移 (Movement; Transposing)
2.2.1.1 前移;話題化 (Topicalisation)
2.2.1.2 前移;把字句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2.1.3 後移;去話題化 (De-topicalisation)
2.2.2 插入 (Insertion);準領屬 (Pseudo-possesive)
2.2.3 複製 (Copy)
2.2.4 刪除 (Deletion)
2.2.5 代名化 (Pronominalisation)
2.2.6 分離 (Separation)
2.3 總結論元結構分析法
第三章 語義角色 核心格 周圍格
3.1 核心格
3.1.1 格 (Cases) 的類別
3.1.2 核心格 (Neuclear Cases)
3.1.2.1 施事 (Agent)
3.1.2.2 受事 (Patient)
3.1.2.3 領事 (Recipient)
3.1.2.4 範圍 (Range)
3.2 周圍格
3.2.1 工具 (Instrument)
3.2.2 方位格 (Locative)
3.2.3 陪伴 (Comitative)
3.2.4 起點 (Source)
3.2.5 終點 (Goal)
3.2.6 受惠 (Benefactive)
3.2.7 途徑 (Path)
第四章 信息結構
4.1 舊信息 新信息
4.2 基式與變式
4.2.1 信息結構與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2 什麼是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3 什麼是變式結構?
4.2.4 第一個變式是OSV
4.2.5 第二個變式是SOV
4.2.6 第三個變式是SV → VS
4.2.7 焦點 (Focus)
4.2.8 Topic-Shift 與新舊信息
參考書目
曾指導之碩博士論文
索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