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6)
政府出版品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
無法訂購商品 (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
無庫存 (3)

商品定價


$200~$399 (4)
$400~$599 (1)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0~2021 (2)
2016年以前 (4)

裝訂方式


平裝 (6)

作者


劉亮雅 (5)
黃美娥-主編;王泰升-策劃;黃美娥、廖振富、陳培豐、星名宏修、陳建忠、洪淑苓、林芳玫、陳惠齡、劉亮雅、吳明益-作 (1)

出版社/品牌


臺大出版中心 (3)
九歌 (1)
國立臺灣文學館 (1)
麥田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筆商品,1/1頁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
滿額折

1.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

作者:劉亮雅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4/01/23 裝訂:平裝
繼《後現代與後殖民》之後,作者穿梭小說文本與社會脈絡,並援引西方理論,在本書析論: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台灣的後殖民情境顯得遲來,直到解嚴台灣才真正走向後殖民。 後殖民真的到來了嗎?什麼才構成台灣的後殖民?劉亮雅主要研究台灣當代文學與文化、後殖民理論、女性主義理論、英美二十世紀文學、同志理論。繼《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之後,《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再論後解嚴小說中的後殖民議題。導論綜覽後解嚴小說中的跨族群書寫、台灣國家歷史書寫、原住民書寫、自然書寫、女性鄉土書寫。八章分別納入「重寫台灣國家歷史」、「原住民書寫與自然書寫」、「女性鄉土想像的新貌」、「國族與性別的交纏交錯」四大部分。 透過援用後殖民、文化與性別理論以及歷史脈絡化閱讀,本書剖析施叔青、李昂、田雅各、賴香吟、陳玉慧、吳明益、陳雪的後解嚴小說,探討台灣後殖民在文學與文化實踐上的諸多面向。作者對後殖民相關議題的思考相當成熟,操作西方理論來探討台灣小說也顯得游刃有餘,充分展現作者長期深耕此領域的功夫,對於有志於結合西方理論來研究台灣小說的讀者,本書提供最佳的示範。作者穿梭於小說文本和當代台灣社會脈絡之間,成功結合文學作品的深度解析和文化研究,細膩呈現文學與社會的對話,可作為台灣文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8
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
滿額折

2.後殖民與日治記憶: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

作者:劉亮雅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0/09/30 裝訂:平裝
本書聚焦於知名台灣作家施叔青、李昂、郭強生、吳明益、甘耀明的長篇小說,及探討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顯現二十一世紀台灣小說與電影重返日治記憶的深刻意義。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5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
滿額折

3.世界中的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成為一個公共話語,以及出現文學史著述,是在日治時期。但,在日人眼中,台灣的文學地位相較內地中央文壇,乃屬邊陲的「外地文學」,且注意的焦點還是日人在台文學。到了戰後政權改易,在中國文學史觀之下,曾被稱為「邊疆文學」、「地方文學」、「本省文學」,70年代開始在「鄉土文學」中突出台灣意識,到80年代始獲正名。90年代後期,更積極展開學科建制化、文學主體性的追求。迄今,又歷經東亞文學研究、比較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9
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
滿額折

4.想像的壯遊: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

作者:劉亮雅  出版社:國立臺灣文學館  出版日:2007/12/01 裝訂:平裝
想像的壯遊 十場台灣當代小說的心靈饗宴2:國立台灣文學館‧第四季週末文學對談
定價:350 元, 優惠價:85 2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情色世紀末

5.情色世紀末

作者:劉亮雅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2001/08/01 裝訂:平裝
劉亮雅,一九五九年生,台大外文系畢,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台大外文系教授。研究台灣當代文學與文化、同志文學、女性文學、英美現代主義小說、美國黑人女性小說。著有《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英美文學方面論文散見《中外文學》及重大會議。並曾編譯《吳爾芙讀本》,導讀、審定《海明威》、《吳爾芙》、《康拉德》。 情色頹廢與性別跨界乃是解嚴後台灣的重要現象。台大外文系教授劉亮雅從平路
絕版無法訂購
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

6.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

作者:劉亮雅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平裝
這本書專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特別要做深度的歷史脈絡研究,探討後現代與後殖民的並置、角力和混雜如何成為解嚴以來主導的文化思想、文學主題與美學手法。後現代與後殖民分別於八○年代中期和九○年代初期引介自西方,其翻譯效應持續發燒,成為解嚴以來的主導思想,也顯現台灣內在的匱缺與欲求:八○年代以來經濟繁榮卻被邊緣化為國際孤兒的窘境,以及1979年美麗島事件所促發的政治反對運動和本土化運動,讓國民黨中國中心的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