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分為11章。第1章“數字多媒體廣播概論”中,在簡要說明數字信號與數字傳輸系統特點的基礎上,介紹了國內外已經投入運行的數字多媒體廣播傳輸系統的主要技術特徵。本書的2-5章專門提供了相關數字技術的基礎知識。從第6-章開始,詳細講述了工作在不同波段的各種數字多媒體廣播系統,包括數字音頻廣播(DAB)、數字中短波廣播(DRM)、HD Radio、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以及其他一些技術系統。 本書屬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目次
第1章 數字多媒體廣播概論
1.1 數字信號與數字傳輸系統
1.1.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1.2 數字通信的優點
1.1.3 數字傳輸系統的構成
1.1.4 數字傳輸系統的性能度量
1.1.5 數字信號的形式
1.1.6 數字廣播的發展趨勢
1.2 數字聲音廣播與數字多媒體廣播技術概要
1.2.1 世界上最早的數字聲音廣播——數字衛星廣播(DSR)
1.2.2 阿斯特拉衛星數字聲廣播(ADR)
1.2.3 數字音頻廣播(DAB)
1.2.4 世廣衛星數字聲音廣播(WorldSpace)
1.2.5 美國的數字衛星廣播系統
1.2.6 日本的數字廣播(ISDB TSB)
1.2.7 數字長中短波廣播(DRM)與DRM+
1.2.8 DVB H與DVB SH
1.2.9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
1.2.1 0HDRadio(高清晰度廣播)
本章 思考題
第2章 信源編碼
2.1 模擬信號的數字化
2.1.1 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2.1.2 數字信號還原為模擬信號
2.1.3 廣播電視信號數字化的代價和解決辦法
2.2 信源編碼概論
2.2.1 信源編碼的任務
2.2.2 信源編、解碼系統
2.2.3 數據壓縮的可能性
2.2.4 數據壓縮的分類
2.2.5 何謂與CD可比的質量
2.3 數字音頻數據率壓縮的理論基礎
2.3.1 頻譜掩蔽效應
2.3.2 時間掩蔽效應
2.3.3 子頻帶編碼
2.3.4 變換編碼
2.4 MPEG音頻編碼標準
2.4.1 MPEG 1音頻編碼標準
2.4.2 MPEG 2音頻編碼標準
2.4.3 ISO/IEC13818
2.4.4 MPEG 4音頻編碼標準
2.5 MUSICAM(MPEG 1Layer2)音頻編碼方法
2.5.1 概述
2.5.2 MUSICAM編碼器
2.6 聯合立體聲編碼
2.6.1 基本原理
2.6.2 質量改善
2.7 低取樣頻率低比特率編碼
2.7.1 兼顧低比特率與較好質量
2.7.2 改善聲音質量原理
2.8 先進音頻編碼(AAC)
2.8.1 系統概述
2.8.2 濾波器組
2.8.3 預測
2.8.4 量化
2.8.5 編碼
2.8.6 時域噪聲整形(TNS)
2.9 CELP與HVXC語音編碼方法
2.9.1 碼本激勵線性預測(CELP)編碼
2.9.2 諧波矢量激勵編碼(HVXC)
2.1 0高效音頻編碼與頻帶恢復(SBR)技術
2.1 0.1 AAC PlusV1與AAC PlusV
2.1 0.2 SBR基本原理與壓縮效率
2.1 0.3 參數立體聲原理與效果
2.1 0.4 應用領域
2.1 1數字視頻信號的信源編碼
2.1 1.1 數字視頻信號壓縮機理
2.1 1.2 常用視頻編碼方法
2.1 1.3 視頻壓縮標準與應用
2.1 1.4 H.2 64編碼原理與性能
本章 思考題
第3章 信道編碼
3.1 概述
3.1.1 信道編碼的任務
3.1.2 差錯控制方式及差錯分類
3.1.3 差錯控制編碼分類及差錯靈敏度
3.1.4 等差錯保護與不等差錯保護
3.2 卷積編碼
3.2.1 卷積碼的基本概念
3.2.2 卷積編碼器舉例
3.2.3 卷積編碼器的狀態圖和網格圖
3.2.4 卷積解碼-維特比解碼
3.2.5 卷積碼的BER
3.3 DAB與DRM實際應用的卷積編碼器
3.3.1 卷積編碼器構成與生成多項式
3.3.2 卷積碼的刪除
3.4 ReedSolomon碼
3.4.1 RS碼原理與能力
3.4.2 生成多項式校驗符號
3.4.3 RS碼與卷積碼的級聯
3.5 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碼)原理
3.5.1 引言
3.5.2 奇偶校驗碼
3.5.3 線性分組碼
3.5.4 LDPC碼
本章 思考題
第4章 數字調制
4.1 數字調制概論
4.1.1 調制信號與調制
4.1.2 調制的作用
4.1.3 數字調制及其基本方法
4.1.4 如何評價數字調制系統
4.2 二進制數字調制
4.2.1 二進制幅度鍵控(2ASK)
4.2.2 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
4.2.3 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
4.2.4 二相差分相移鍵控(2DPSK)
4.3 四相相移鍵控(4PSK,QPSK)
4.3.1 π/4 4PSK系統
4.3.2 π/2 4PSK系統
4.3.3 串/并變換
4.3.4 4PSK的判決范圍和抗干擾能力
4.3.5 4PSK的解調
4.3.6 4PSK與2PSK的比較
4.4 四相差分相移鍵控(4DPSK、DQPSK)
4.4.1 π/4 4DPSK系統
4.4.2 4DPSK的差分編碼與解碼
4.4.3 π/4 4DPSK真值表
4.4.4 π/2 4DPSK系統
4.4.5 4DPSK與4PSK的符號差錯率
4.5 正交調幅(QAM)
4.5.1 4QAM與16QAM
4.5.2 64QAM
4.5.3 QAM信號的特點
4.5.4 QAM方法的誤符號率與誤比特率
4.5.5 QAM信號的解調
4.5.6 mPSK與mQAM的比較
4.6 分級調制
4.6.1 分級調制的基本概念
4.6.2 多分辨率QAM(QPSK在16QAM中)
本章 思考題
第5章 COFDM傳輸方法
5.1 概述
5.1.1 什麼是COFDM?
5.1.2 COFDM技術的主要優缺點
5.2 無線電信道的特性
5.2.1 衰減作用、多徑效應與頻率選擇性
5.2.2 多普勒頻移與時間選擇性
5.2.3 頻率失真與時間失真
5.3 寬帶系統
5.3.1 寬帶系統的優點
5.3.2 單載波串行傳輸與多載波並行傳輸的比較
5.4 COFDM基本原理
5.4.1 子載波調制與解調
5.4.2 用IDFT與DFT實際實現OFDM
5.5 COFDM符號的保護間隔與符號傳輸機理
5.5.1 保護間隔及其作用
5.5.2 插入保護間隔付出的代價
5.5.3 COFDM符號傳輸機理
5.6 COFDM信號波形與頻譜
5.6.1 時域波形
5.6.2 峰值系數
5.6.3 頻譜形狀
5.7 COFDM基帶信號的頻率變換
5.7.1 模擬變頻器
5.7.2 數字變頻器
5.8 OFDM接收機分析
5.8.1 不良匹配符號的計值
5.8.2 接收機中的FFT
5.9 COFDM基本參數的選擇
5.9.1 信道編碼率及符號期Ts上限的確定
5.9.2 COFDM信號帶寬的確定
5.9.3 載波數量及保護間隔的確定
5.9.4 各子載波調制方法的確定
本章 思考題
第6章 數字音頻廣播(DAB)信號處理與發射機
6.1 DAB概論
6.1.1 信源編碼方法和信道編碼方法
6.1.2 寬帶傳輸系統
6.1.3 多種覆蓋方式
6.1.4 DAB的傳輸模式和工作頻段
6.1.5 DAB的數據業務及數據傳輸系統
6.2 DAB的傳輸幀結構與節目傳輸機理
6.2.1 由輸入數據到傳輸復合信號的形成
6.2.2 DAB傳輸幀
6.2.3 DAB公共交織幀(CIF)
6.2.4 數據塊劃分與結合成OFDM符號
6.2.5 DAB不同模式的數據幀(傳輸幀)對比
6.2.6 DAB信號的表達式
6.2.7 DAB節目傳輸機理
6.2.8 DAB發射系統總體框圖
6.3 DAB的時間交織與頻率交織
6.3.1 時間交織
6.3.2 頻率交織
6.4 DAB的數據廣播業務
6.4.1 DAB數據業務傳輸概論
6.4.2 傳送數據的特殊性能
6.4.3 PAD數據區與傳輸系統
6.4.4 數據接收機
6.5 DAB發射機
6.5.1 DAB發射機的定義和任務
6.5.2 COFDM信號的特點和對發射機的要求
6.5.3 頻率變換方法
6.5.4 非線性失真與非線性校正
6.5.5 輸出帶通濾波器
6.5.6 DAB發射機構成舉例
6.5.7 DAB轉發器和發射天線
6.5.8 我國對DAB發射設備的技術要求
6.6 基於DAB技術的T DMB
6.6.1 T DMB概述
6.6.2 音頻、視頻、數據業務傳輸機理
6.6.3 從DAB到DMB的技術升級
6.6.4 DAB/DMB系統構成例
本章 思考題
第7章 DAB覆蓋網與接收機
7.1 DAB單頻網(SFN)
7.1.1 SFN發射網及同步工作能力的基礎
7.1.2 網絡增益與功率節約
7.1.3 同步網的頻率節約
7.1.4 同步網規劃的若干參數
7.1.5 DAB的工作頻率
7.1.6 同步網基準模型
7.1.7 同步網中覆蓋空隙的填充
7.1.8 DAB與其他無線電業務的相容性
7.1.9 同步網同步運行的保證
7.1.1 0同步網節目的饋送
7.1.1 1同步網傳輸鏈的可靠性
7.2 地面DAB的覆蓋與室內接收
7.2.1 關於移動接收
7.2.2 地點概率與時間概率
7.2.3 地面DAB的覆蓋條件與場強要求
7.2.4 室內覆蓋問題及接收機靈敏度
7.2.5 在建築物內的DAB覆蓋
7.2.6 在隧道、停車房和地下車庫的DAB覆蓋
7.3 DAB接收機
7.3.1 DAB接收機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
7.3.2 DAB接收機舉例
本章 思考題
第8章 DRM技術系統與DRM+
8.1 AM廣播的出路與統一的數字傳輸系統
8.1.1 調幅信道的特性
8.1.2 AM廣播的出路
8.1.3 對數字系統的基本要求
8.1.4 全世界需要統一的數字化系統
8.2 DRM技術系統的總體描述
8.2.1 系統概述
8.2.2 系統結構
8.2.3 信源編碼
8.2.4 傳輸模式
8.2.5 信道編碼和調制
8.2.6 業務容量和比特率
8.2.7 RF保護率
8.2.8 DRM單頻網和多頻網
8.3 DRM節目與AM節目同播
8.3.1 同播概念與基本要求
8.3.2 可能的同播的方式
8.3.3 各種同播方式的相關問題
8.3.4 +m可達135%~155%的發射機同播運行的優勢
8.3.5 小結
8.4 DRM發射機
8.4.1 模擬AM發射機發射DRM數字信號
8.4.2 發射機性能的衡量
8.4.3 天線系統
8.4.4 DRM發射機與配置實例
8.4.5 關於帶外發射
8.4.6 與模擬相同覆蓋面積時的數字功率
8.5 DRM接收機
8.5.1 DRM軟件接收機
8.5.2 DRM接收機構成
8.5.3 多用接收機構成
8.5.4 現代接收機處理
8.5.5 DRM接收的若干問題
8.6 DRM+技術系統
8.6.1 概述
8.6.2 DRM+技術優點歸納
8.6.3 DRM+系統構成
8.6.4 系統參數的選擇
8.6.5 DRM+接收機
8.6.6 DRM+技術系統兼容性及覆蓋測量與分析
8.6.7 DRM+混合模式
本章 思考題
第9章 HDRadio技術系統
9.1 HDRadio概論
9.1.1 概述
9.1.2 HDRadio優缺點
9.2 FMHDRadio
9.2.1 FMHDRadio系統組成
9.2.2 FMHDRadio工作模式
9.2.3 頻譜掩模
9.2.4 模擬與數字信號的合成
9.2.5 非線性校正
9.3 AMHDRadio
9.3.1 AMHDRadio系統組成
9.3.2 AMHDRadio工作模式
9.3.3 AMHDRadio發射機
9.4 HDRadio接收機技術
本章 思考題
第10章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
10.1 概論
10.1.1 引言
10.1.2 傳輸系統構成
10.2 CMMB系統傳輸幀
10.2.1 信號處理系統物理層
10.2.2 傳輸幀結構與信號
10.3 信道編碼與交織
10.3.1 RS編碼和字節交織
10.3.2 LDPC編碼
10.3.3 比特交織
10.4 調制星座映射
10.5 頻域OFDM符號形成
10.5.1 連續導頻和傳輸指示信息
10.5.2 離散導頻及數據子載波
10.5.3 擾碼
10.5.4 OFDM信號的產生
10.6 射頻信號及其頻譜
10.7 業務復用
10.8 電子業務指南
10.9 CMMB發射機
10.9.1 發射機整體構成
10.9.2 CMMB激勵器
10.9.3 RF功率放大器
10.9.4 發射機性能要求
10.9.5 CMMB直放站放大器
10.9.6 雙工器與多工器
10.9.7 發射機功率核算
10.10 CMMB室內覆蓋系統
10.10.1 概述
10.10.2 有線接收無線增補覆蓋
10.10.3 無線接收無線增補覆蓋
10.10.4 有線或無線接收泄漏增補覆蓋
10.11 CMMB接收終端技術要求
10.11.1 概述
10.11.2 功能要求
10.11.3 性能要求
10.11.4 用戶界面要求
10.12手機電視傳輸系統技術指標含義
本章 思考題
第11章 其他數字多媒體廣播系統
11.1 衛星數字多媒體廣播(S-DMB)
11.1.1 系統概述
11.1.2 信號處理原理與技術特徵
11.2 DVB H傳輸系統
11.2.1 概述
11.2.2 系統描述
11.2.3 DVB H與其他傳輸系統的比較
11.2.4 DVB H與T DMB的全面比較
11.3 DVB SH系統
11.3.1 概述
11.3.2 系統描述
11.4 WorldSpace數字衛星廣播
11.4.1 概述
11.4.2 系統構成
11.4.3 透明廣播方式與處理廣播方式
11.4.4 信道編碼、數據格式
11.4.5 接收機
11.4.6 系統信號處理流程
本章 思考題
附錄A縮略語全稱與中外文對照
參考文獻
1.1 數字信號與數字傳輸系統
1.1.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1.2 數字通信的優點
1.1.3 數字傳輸系統的構成
1.1.4 數字傳輸系統的性能度量
1.1.5 數字信號的形式
1.1.6 數字廣播的發展趨勢
1.2 數字聲音廣播與數字多媒體廣播技術概要
1.2.1 世界上最早的數字聲音廣播——數字衛星廣播(DSR)
1.2.2 阿斯特拉衛星數字聲廣播(ADR)
1.2.3 數字音頻廣播(DAB)
1.2.4 世廣衛星數字聲音廣播(WorldSpace)
1.2.5 美國的數字衛星廣播系統
1.2.6 日本的數字廣播(ISDB TSB)
1.2.7 數字長中短波廣播(DRM)與DRM+
1.2.8 DVB H與DVB SH
1.2.9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
1.2.1 0HDRadio(高清晰度廣播)
本章 思考題
第2章 信源編碼
2.1 模擬信號的數字化
2.1.1 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2.1.2 數字信號還原為模擬信號
2.1.3 廣播電視信號數字化的代價和解決辦法
2.2 信源編碼概論
2.2.1 信源編碼的任務
2.2.2 信源編、解碼系統
2.2.3 數據壓縮的可能性
2.2.4 數據壓縮的分類
2.2.5 何謂與CD可比的質量
2.3 數字音頻數據率壓縮的理論基礎
2.3.1 頻譜掩蔽效應
2.3.2 時間掩蔽效應
2.3.3 子頻帶編碼
2.3.4 變換編碼
2.4 MPEG音頻編碼標準
2.4.1 MPEG 1音頻編碼標準
2.4.2 MPEG 2音頻編碼標準
2.4.3 ISO/IEC13818
2.4.4 MPEG 4音頻編碼標準
2.5 MUSICAM(MPEG 1Layer2)音頻編碼方法
2.5.1 概述
2.5.2 MUSICAM編碼器
2.6 聯合立體聲編碼
2.6.1 基本原理
2.6.2 質量改善
2.7 低取樣頻率低比特率編碼
2.7.1 兼顧低比特率與較好質量
2.7.2 改善聲音質量原理
2.8 先進音頻編碼(AAC)
2.8.1 系統概述
2.8.2 濾波器組
2.8.3 預測
2.8.4 量化
2.8.5 編碼
2.8.6 時域噪聲整形(TNS)
2.9 CELP與HVXC語音編碼方法
2.9.1 碼本激勵線性預測(CELP)編碼
2.9.2 諧波矢量激勵編碼(HVXC)
2.1 0高效音頻編碼與頻帶恢復(SBR)技術
2.1 0.1 AAC PlusV1與AAC PlusV
2.1 0.2 SBR基本原理與壓縮效率
2.1 0.3 參數立體聲原理與效果
2.1 0.4 應用領域
2.1 1數字視頻信號的信源編碼
2.1 1.1 數字視頻信號壓縮機理
2.1 1.2 常用視頻編碼方法
2.1 1.3 視頻壓縮標準與應用
2.1 1.4 H.2 64編碼原理與性能
本章 思考題
第3章 信道編碼
3.1 概述
3.1.1 信道編碼的任務
3.1.2 差錯控制方式及差錯分類
3.1.3 差錯控制編碼分類及差錯靈敏度
3.1.4 等差錯保護與不等差錯保護
3.2 卷積編碼
3.2.1 卷積碼的基本概念
3.2.2 卷積編碼器舉例
3.2.3 卷積編碼器的狀態圖和網格圖
3.2.4 卷積解碼-維特比解碼
3.2.5 卷積碼的BER
3.3 DAB與DRM實際應用的卷積編碼器
3.3.1 卷積編碼器構成與生成多項式
3.3.2 卷積碼的刪除
3.4 ReedSolomon碼
3.4.1 RS碼原理與能力
3.4.2 生成多項式校驗符號
3.4.3 RS碼與卷積碼的級聯
3.5 LDPC(低密度奇偶校驗碼)原理
3.5.1 引言
3.5.2 奇偶校驗碼
3.5.3 線性分組碼
3.5.4 LDPC碼
本章 思考題
第4章 數字調制
4.1 數字調制概論
4.1.1 調制信號與調制
4.1.2 調制的作用
4.1.3 數字調制及其基本方法
4.1.4 如何評價數字調制系統
4.2 二進制數字調制
4.2.1 二進制幅度鍵控(2ASK)
4.2.2 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
4.2.3 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
4.2.4 二相差分相移鍵控(2DPSK)
4.3 四相相移鍵控(4PSK,QPSK)
4.3.1 π/4 4PSK系統
4.3.2 π/2 4PSK系統
4.3.3 串/并變換
4.3.4 4PSK的判決范圍和抗干擾能力
4.3.5 4PSK的解調
4.3.6 4PSK與2PSK的比較
4.4 四相差分相移鍵控(4DPSK、DQPSK)
4.4.1 π/4 4DPSK系統
4.4.2 4DPSK的差分編碼與解碼
4.4.3 π/4 4DPSK真值表
4.4.4 π/2 4DPSK系統
4.4.5 4DPSK與4PSK的符號差錯率
4.5 正交調幅(QAM)
4.5.1 4QAM與16QAM
4.5.2 64QAM
4.5.3 QAM信號的特點
4.5.4 QAM方法的誤符號率與誤比特率
4.5.5 QAM信號的解調
4.5.6 mPSK與mQAM的比較
4.6 分級調制
4.6.1 分級調制的基本概念
4.6.2 多分辨率QAM(QPSK在16QAM中)
本章 思考題
第5章 COFDM傳輸方法
5.1 概述
5.1.1 什麼是COFDM?
5.1.2 COFDM技術的主要優缺點
5.2 無線電信道的特性
5.2.1 衰減作用、多徑效應與頻率選擇性
5.2.2 多普勒頻移與時間選擇性
5.2.3 頻率失真與時間失真
5.3 寬帶系統
5.3.1 寬帶系統的優點
5.3.2 單載波串行傳輸與多載波並行傳輸的比較
5.4 COFDM基本原理
5.4.1 子載波調制與解調
5.4.2 用IDFT與DFT實際實現OFDM
5.5 COFDM符號的保護間隔與符號傳輸機理
5.5.1 保護間隔及其作用
5.5.2 插入保護間隔付出的代價
5.5.3 COFDM符號傳輸機理
5.6 COFDM信號波形與頻譜
5.6.1 時域波形
5.6.2 峰值系數
5.6.3 頻譜形狀
5.7 COFDM基帶信號的頻率變換
5.7.1 模擬變頻器
5.7.2 數字變頻器
5.8 OFDM接收機分析
5.8.1 不良匹配符號的計值
5.8.2 接收機中的FFT
5.9 COFDM基本參數的選擇
5.9.1 信道編碼率及符號期Ts上限的確定
5.9.2 COFDM信號帶寬的確定
5.9.3 載波數量及保護間隔的確定
5.9.4 各子載波調制方法的確定
本章 思考題
第6章 數字音頻廣播(DAB)信號處理與發射機
6.1 DAB概論
6.1.1 信源編碼方法和信道編碼方法
6.1.2 寬帶傳輸系統
6.1.3 多種覆蓋方式
6.1.4 DAB的傳輸模式和工作頻段
6.1.5 DAB的數據業務及數據傳輸系統
6.2 DAB的傳輸幀結構與節目傳輸機理
6.2.1 由輸入數據到傳輸復合信號的形成
6.2.2 DAB傳輸幀
6.2.3 DAB公共交織幀(CIF)
6.2.4 數據塊劃分與結合成OFDM符號
6.2.5 DAB不同模式的數據幀(傳輸幀)對比
6.2.6 DAB信號的表達式
6.2.7 DAB節目傳輸機理
6.2.8 DAB發射系統總體框圖
6.3 DAB的時間交織與頻率交織
6.3.1 時間交織
6.3.2 頻率交織
6.4 DAB的數據廣播業務
6.4.1 DAB數據業務傳輸概論
6.4.2 傳送數據的特殊性能
6.4.3 PAD數據區與傳輸系統
6.4.4 數據接收機
6.5 DAB發射機
6.5.1 DAB發射機的定義和任務
6.5.2 COFDM信號的特點和對發射機的要求
6.5.3 頻率變換方法
6.5.4 非線性失真與非線性校正
6.5.5 輸出帶通濾波器
6.5.6 DAB發射機構成舉例
6.5.7 DAB轉發器和發射天線
6.5.8 我國對DAB發射設備的技術要求
6.6 基於DAB技術的T DMB
6.6.1 T DMB概述
6.6.2 音頻、視頻、數據業務傳輸機理
6.6.3 從DAB到DMB的技術升級
6.6.4 DAB/DMB系統構成例
本章 思考題
第7章 DAB覆蓋網與接收機
7.1 DAB單頻網(SFN)
7.1.1 SFN發射網及同步工作能力的基礎
7.1.2 網絡增益與功率節約
7.1.3 同步網的頻率節約
7.1.4 同步網規劃的若干參數
7.1.5 DAB的工作頻率
7.1.6 同步網基準模型
7.1.7 同步網中覆蓋空隙的填充
7.1.8 DAB與其他無線電業務的相容性
7.1.9 同步網同步運行的保證
7.1.1 0同步網節目的饋送
7.1.1 1同步網傳輸鏈的可靠性
7.2 地面DAB的覆蓋與室內接收
7.2.1 關於移動接收
7.2.2 地點概率與時間概率
7.2.3 地面DAB的覆蓋條件與場強要求
7.2.4 室內覆蓋問題及接收機靈敏度
7.2.5 在建築物內的DAB覆蓋
7.2.6 在隧道、停車房和地下車庫的DAB覆蓋
7.3 DAB接收機
7.3.1 DAB接收機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
7.3.2 DAB接收機舉例
本章 思考題
第8章 DRM技術系統與DRM+
8.1 AM廣播的出路與統一的數字傳輸系統
8.1.1 調幅信道的特性
8.1.2 AM廣播的出路
8.1.3 對數字系統的基本要求
8.1.4 全世界需要統一的數字化系統
8.2 DRM技術系統的總體描述
8.2.1 系統概述
8.2.2 系統結構
8.2.3 信源編碼
8.2.4 傳輸模式
8.2.5 信道編碼和調制
8.2.6 業務容量和比特率
8.2.7 RF保護率
8.2.8 DRM單頻網和多頻網
8.3 DRM節目與AM節目同播
8.3.1 同播概念與基本要求
8.3.2 可能的同播的方式
8.3.3 各種同播方式的相關問題
8.3.4 +m可達135%~155%的發射機同播運行的優勢
8.3.5 小結
8.4 DRM發射機
8.4.1 模擬AM發射機發射DRM數字信號
8.4.2 發射機性能的衡量
8.4.3 天線系統
8.4.4 DRM發射機與配置實例
8.4.5 關於帶外發射
8.4.6 與模擬相同覆蓋面積時的數字功率
8.5 DRM接收機
8.5.1 DRM軟件接收機
8.5.2 DRM接收機構成
8.5.3 多用接收機構成
8.5.4 現代接收機處理
8.5.5 DRM接收的若干問題
8.6 DRM+技術系統
8.6.1 概述
8.6.2 DRM+技術優點歸納
8.6.3 DRM+系統構成
8.6.4 系統參數的選擇
8.6.5 DRM+接收機
8.6.6 DRM+技術系統兼容性及覆蓋測量與分析
8.6.7 DRM+混合模式
本章 思考題
第9章 HDRadio技術系統
9.1 HDRadio概論
9.1.1 概述
9.1.2 HDRadio優缺點
9.2 FMHDRadio
9.2.1 FMHDRadio系統組成
9.2.2 FMHDRadio工作模式
9.2.3 頻譜掩模
9.2.4 模擬與數字信號的合成
9.2.5 非線性校正
9.3 AMHDRadio
9.3.1 AMHDRadio系統組成
9.3.2 AMHDRadio工作模式
9.3.3 AMHDRadio發射機
9.4 HDRadio接收機技術
本章 思考題
第10章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
10.1 概論
10.1.1 引言
10.1.2 傳輸系統構成
10.2 CMMB系統傳輸幀
10.2.1 信號處理系統物理層
10.2.2 傳輸幀結構與信號
10.3 信道編碼與交織
10.3.1 RS編碼和字節交織
10.3.2 LDPC編碼
10.3.3 比特交織
10.4 調制星座映射
10.5 頻域OFDM符號形成
10.5.1 連續導頻和傳輸指示信息
10.5.2 離散導頻及數據子載波
10.5.3 擾碼
10.5.4 OFDM信號的產生
10.6 射頻信號及其頻譜
10.7 業務復用
10.8 電子業務指南
10.9 CMMB發射機
10.9.1 發射機整體構成
10.9.2 CMMB激勵器
10.9.3 RF功率放大器
10.9.4 發射機性能要求
10.9.5 CMMB直放站放大器
10.9.6 雙工器與多工器
10.9.7 發射機功率核算
10.10 CMMB室內覆蓋系統
10.10.1 概述
10.10.2 有線接收無線增補覆蓋
10.10.3 無線接收無線增補覆蓋
10.10.4 有線或無線接收泄漏增補覆蓋
10.11 CMMB接收終端技術要求
10.11.1 概述
10.11.2 功能要求
10.11.3 性能要求
10.11.4 用戶界面要求
10.12手機電視傳輸系統技術指標含義
本章 思考題
第11章 其他數字多媒體廣播系統
11.1 衛星數字多媒體廣播(S-DMB)
11.1.1 系統概述
11.1.2 信號處理原理與技術特徵
11.2 DVB H傳輸系統
11.2.1 概述
11.2.2 系統描述
11.2.3 DVB H與其他傳輸系統的比較
11.2.4 DVB H與T DMB的全面比較
11.3 DVB SH系統
11.3.1 概述
11.3.2 系統描述
11.4 WorldSpace數字衛星廣播
11.4.1 概述
11.4.2 系統構成
11.4.3 透明廣播方式與處理廣播方式
11.4.4 信道編碼、數據格式
11.4.5 接收機
11.4.6 系統信號處理流程
本章 思考題
附錄A縮略語全稱與中外文對照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