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的最終成果,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地研究非理性認識論的學術專著。作者認為,人的認識本來就是理性與非理性兩種認識方式的有機結合,但我們以往的認識論卻只研究理性認識,而忘記了非理性認識。該書告訴人們,要想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首先就應該去尋找人類認識的原始動因及認識選擇性的主要依據。為此,只有到主體自身的欲望、需要、情緒、情感、興趣、愛好等非理性認識要素中去尋找。而人的認識和實踐成功與否,又和人的理想、信念、意志等非理性或介于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諸多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再則,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文學藝術的創作,也離不開聯想、想象、直覺、靈感、頓悟和潛意識這些非理性的認識形式。鑒此,作者在該書中全面、系統地研究和探討了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非理性認識形成的主客觀基礎、非理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等問題,從而彌補了我們以往在認識論研究方面的不足。

作者簡介

張浩,男,1934年1月生於山西省陽城縣。1948年參軍,1957年畢業于齊齊哈爾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大連陸軍學院)。1964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哲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多年來專門從事認識論、思維科學和非理性問題的研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淮南師範學院思維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思維科學學會(籌)副會長。
寫有專著《思維發生學》、《詭辯論》;合著《哲學小百科》、《毛澤東方法論導論》、《解放思想的辯證法》、《反映論新論》、《中國百科大辭典》、《20世紀學術大典》(哲學卷)等13部。發表《思維發展心理探源》、《馬克思對“歷史之謎”的科學解答》等學術論文200余篇;發表《論原始思維的邏輯地位》等譯文6篇。

目次

導論應該找回被遺忘了的另一半認識
一 為什麼要研究非理性認識
二 研究非理性認識的基本前提
三 研究非理性認識的途徑和方法
第一章 主體認識結構中的非理性要素
第一節 欲望、需要及其功能
一 欲望、需要界說
二 欲望、需要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 情緒、情感及其功能
一 情緒、情感界說
二 情緒、情感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三節 興趣、愛好及其功能
一 興趣、愛好界說
二 興趣、愛好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四節 意志及其功能
一 意志界說
二 意志的品質
三 意志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第五節 信仰、崇拜及其功能
一 信仰和崇拜界說
二 信仰和崇拜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三 信仰和崇拜在認識活動中的負面影響
四 懷疑是迷信的克星和創新的前提
第六節 理想、信念及其功能
一 理想和信念界說
二 理想和信念在認識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三 理想和信念在認識活動中的負面影響

第二章 聯想和想象認識
——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
第一節 聯想和想象概述
一 聯想概述
二 想象概述
第二節 聯想和想象認識的特點
一 形象性
二 發散性
三 非邏輯性
四 創造性
五 現實性
六 超前性
第三節 聯想和想象認識的形式
一 聯想與想象在神話和藝術創作中的形式
二 聯想與想象在科學探索中的形式

第三章 直覺、靈感和頓悟認識
——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二
第一節 直覺、靈感和頓悟概述
一 直覺概述
二 靈感概述
三 頓悟概述
第二節 直覺、靈感、頓悟的關係
一 直覺與靈感的關係
二 直覺與頓悟的關係
三 靈感與頓悟的關係
第三節 直覺、靈感和頓悟認識的特點
一 直覺認識的特點
二 靈感認識的特點
三 頓悟認識的特點
第四節 直覺、靈感和頓悟認識的形式
一 直覺認識的形式
二 靈感認識的形式
三 頓悟認識的形式

第四章 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
——非理性認識的主要形式之三
第一節 潛意識或無意識概述
一 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
二 集體或群體無意識
三 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
四 潛意識是人犯錯誤的認識根源之
五 潛意識對認識和評價的制約作用
第二節 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的特點
一 非邏輯性
二 不自覺性
三 模糊性
第三節 潛意識或無意識認識的形式
一 在意識閾限下的認識
二 夢境中的認識
三 暗示和催眠式認識
四 意會式認識
五 思維心理定式式認識

第五章 非理性認識形成的基礎
第一節 非理性認識形成的客觀基礎
一 事物產生發展的偶然性、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是客觀的
二 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是客觀的
三 產生潛意識的條件是客觀的
第二節 非理性認識形成的社會基礎
一 非理性認識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
二 非理性認識諸要素是社會關係的體現
三 偏見是一種非理性的社會認識現象
第三節 非理性認識形成的心理基礎
一 非理性認識心理基礎的主要內容
二 思維心理定式與偏見
三 聯想、想象及其他
第四節 非理性認識形成的生理基礎
一 從腦結構看非理性認識的生理基礎
二 從非理性認識的視角看其生理基礎
三 非理性認識與內分泌及其他

第六章 非理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
第一節 非理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躍遷
第二節 理性認識向非理性認識的沉淀
一 從認識形式看理性向非理性的沉淀
二 把理性絕對化必然走向非理性
三 絕對理性與政治神話
四 抽象思維的情感化問題
五 詭辯是以理性形式出現的非理性認識
第三節 非理性與理性互為主導的認識
一 以非理性為主導的認識
二 以理性為主導的認識
第四節 理性認識與非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一 理性與非理性的相互作用
二 理性與非理性的互補與互滲
三 理性與非理性的相互轉化

第七章 非理性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關係
第一節 非理性因素在實踐活動中的主要功能
一 選擇功能
二 驅動功能
三 激發和抑制功能
四 內控功能
五 補償功能
六 先導功能
七 評價功能
第二節 非理性因素在實踐活動中的二重性
一 非理性因素在實踐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二 非理性因素對實踐活動的消極影響
第三節 對非理性因素二重性的合理調控
一 自覺地培養非理性因素的積極作用
二 主動抑制非理性因素的消極影響

第八章 非理性認識與其他思維形式的關係
第一節 非理性認識與形象思維
一 情感與形象思維
二 聯想與形象思維
三 想象與形象思維
四 幻想與形象思維
第二節 非理性認識與創造性思維
一 欲望、需要與創造性思維
二 興趣、愛好與創造性思維
三 情感、意志與創造性思維
四 聯想、想象、幻想與創造性思維
五 直覺、靈感或頓悟與創造性思維
六 潛意識或無意識與創造性思維
七 非理性認識與創造性思維的關係綜述

第九章 現代社會中的非理性認識問題
第一節 非理性認識與網絡時代
第二節 非理性認識與虛擬世界
一 虛擬和虛擬世界
二 虛擬實踐與虛擬認識
第三節 非理性認識與決策方略
一 決策及其類型和形式
二 決策與利益密切相關
三 情緒、情感、意志與決策
四 決策活動與創造性思維
五 決策失誤的原因探析
第四節 非理性認識與生活世界
一 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
二 日常生活與日常認識
三 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認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