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生態監測與評價》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書共分為七章,內容主要包括生態監測概述、微觀生態監測、宏觀生態監測、生態監測計劃的設計、生態評價基礎、生態風險評價、農村環境的生態監測。
《生態監測與評價》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生態及相關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在相關領域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參考。
《生態監測與評價》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生態及相關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在相關領域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參考。
名人/編輯推薦
《生態監測與評價》由羅文泊、盛連喜主編,生態監測是利用生命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的變化來監測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掌握生態監測的基本理論及技術將有利于使生態學專業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編者整理了近年來的相關教學資料,編寫了這本簡要教材,力圖使學生了解生態監測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手段。同時,也期望通過本書引起更多學者對生態監測的關注。
序
按照本屆“教育部環境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的建議,生態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應包括“生態監測與評價”的知識。這個建議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生態監測與評價”這個領域之所以受到重視,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在理論上,它是對生物與環境協同進化理論佐證的新探索,是不斷完善和豐富生態學基本原理的舞臺;二是在實踐上,它是環境對生物作用效應的真實反應,與物理或化學等監測方法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很顯然,對于生態學專業的學生,掌握該領域的知識是增強其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關于生態監測的定義,在學者中還沒有統一。其實這也很正常,許多學科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但這并不會阻礙學科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倒是推動學科進步的一種力量。
雖然目前有與《生態監測與評價》相類似的教科書,但數量不多,而且內容也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這門課程的教材建設是個薄弱環節。
東北師范大學的幾位青年學者,整理了近年來的教學資料,編寫了這本簡要教材。我對書稿作了審閱并統稿,但坦誠地講,需要完善的空間仍然很大。我想,這些年輕學者努力的目的,主要還是企盼能有更多的同行關注和參與這門課程的建設,參與教材的建設。
本教材能得以出版,與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代表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盛連喜
2011年5月于長春
20世紀是人類飛速發展的100年,科技生產力的進步已使世界上近百分之五十的人口擁有超出其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質享受。但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已被人們廣泛提及。最近20多年以來,全球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而如何有效監測生態環境變化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維持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生態監測是利用生命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的變化來監測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掌握生態監測的基本理論及技術將有利于使生態學專業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編者整理了近年來的相關教學資料,編寫了這本簡要教材,力圖使學生了解生態監測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手段。同時,也期望通過本書引起更多學者對生態監測的關注。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由李振新與羅文泊編寫,第二章由李振新與邊紅楓編寫,第三章由王平與羅文泊編寫,第四章由唐占輝編寫,第五章由何春光編寫,第六章由唐占輝編寫,第七章由王俊媛編寫。全書由羅文泊、盛連喜統稿,盛連喜老師對全書進行了審閱。此外,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王媛博士、李潛博士、馬良碩士,化學工業出版社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艱辛勞動,在此對他(她)們一并表示真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加上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出現疏漏,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5月于長春
我認為,“生態監測與評價”這個領域之所以受到重視,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在理論上,它是對生物與環境協同進化理論佐證的新探索,是不斷完善和豐富生態學基本原理的舞臺;二是在實踐上,它是環境對生物作用效應的真實反應,與物理或化學等監測方法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很顯然,對于生態學專業的學生,掌握該領域的知識是增強其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關于生態監測的定義,在學者中還沒有統一。其實這也很正常,許多學科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但這并不會阻礙學科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倒是推動學科進步的一種力量。
雖然目前有與《生態監測與評價》相類似的教科書,但數量不多,而且內容也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這門課程的教材建設是個薄弱環節。
東北師范大學的幾位青年學者,整理了近年來的教學資料,編寫了這本簡要教材。我對書稿作了審閱并統稿,但坦誠地講,需要完善的空間仍然很大。我想,這些年輕學者努力的目的,主要還是企盼能有更多的同行關注和參與這門課程的建設,參與教材的建設。
本教材能得以出版,與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代表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盛連喜
2011年5月于長春
20世紀是人類飛速發展的100年,科技生產力的進步已使世界上近百分之五十的人口擁有超出其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質享受。但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已被人們廣泛提及。最近20多年以來,全球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而如何有效監測生態環境變化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維持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生態監測是利用生命系統及其相互關系的變化來監測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掌握生態監測的基本理論及技術將有利于使生態學專業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編者整理了近年來的相關教學資料,編寫了這本簡要教材,力圖使學生了解生態監測與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手段。同時,也期望通過本書引起更多學者對生態監測的關注。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由李振新與羅文泊編寫,第二章由李振新與邊紅楓編寫,第三章由王平與羅文泊編寫,第四章由唐占輝編寫,第五章由何春光編寫,第六章由唐占輝編寫,第七章由王俊媛編寫。全書由羅文泊、盛連喜統稿,盛連喜老師對全書進行了審閱。此外,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王媛博士、李潛博士、馬良碩士,化學工業出版社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艱辛勞動,在此對他(她)們一并表示真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加上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出現疏漏,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5月于長春
目次
第一章 生態監測概述
第一節 監測與生態監測
一、生態監測的定義
二、生態監測與環境監測的關系
第二節 生態監測的意義
一、生態監測的意義
二、生態監測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生態監測的發展
一、生態監測的發展
二、國際生態監測網絡介紹
三、中國生態系統監測研究網絡
第四節 生態監測的理論依據
一、生態監測的基礎——生命與環境的統一性和協同進化
二、生態監測的可能性——生物適應的相對性
三、污染生態監測的依據——生物的富集能力
四、生態監測結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
第五節 生態監測的分類
一、按生態系統類型劃分
二、按空間尺度劃分
三、其他分類
第六節 生態監測的基本方法概述
一、理化監測方法
二、生物學及生態學監測方法
三、環境變遷斷代方法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二章 微觀生態監測
第一節 指示生物法
一、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
二、指示生物的選擇方法
三、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標
第二節 土壤環境監測
一、土壤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二、土壤污染的生物監測
三、土壤質量的生物評價
第三節 水環境監測
一、細菌在水污染監測中的應用
二、浮游生物的指示作用
三、底棲動物的指示作用
四、魚類的指示作用
五、生物學指標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第四節 大氣質量檢測
一、大氣污染的指示生物
二、大氣污染的植物監測指標
三、地衣及苔蘚的監測作用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三章 宏觀生態監測
第一節 自然生態系統監測
一、森林生態系統的監測
二、草原生態系統的監測
三、湖泊生態系統的監測
四、濕地生態系統的監測
第二節 土地利用變化監測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四章 生態監測計劃的設計
第一節 生態監測計劃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生態監測計劃的基本任務
二、生態監測計劃的內容
三、監測體系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四、監測樣點的設置要求
五、生態監測報告的編寫
第二節 環境污染的生態監測設計
一、環境污染生態監測的特點
二、生態監測的不足
三、環境污染生態監測的設計
第三節 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監測設計
一、生態系統管理監測的特點
二、生態系統管理監測的設計
第四節 生態監測指標體系
一、生態監測指標體系構成
二、各項生態監測要素指標內容的選擇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五章 生態評價基礎
第一節 生態評價概述
一、生態評價定義及意義
二、生態評價與生態監測的關系
三、生態評價的基本原則
四、生態評價的提出與發展
第二節 生態評價的法律與標準
一、國家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二、標準和有關規定
第三節 生態評價的生態學理論
一、干擾生態學與恢復生態學
二、生態系統管理
三、保護生物學理論
第四節 生態評價的數學模型與建模方法
一、生態學模型
二、理論模型(theoreticalmodel)
三、計算機模擬分析
四、生態評價模型模擬與分析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六章 生態風險評價
第一節 生態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
一、生態風險評價的提出
二、生態風險評價的概念和目的
三、生態風險評價的特點及作用
四、生態風險評價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生態風險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一、生態風險評價的計劃制定
二、風險識別
三、暴露評價
第三節 生態風險評價案例
一、流域生態系統的生態風險評價
二、轉基因作物的生態風險評價
三、入侵物種的生態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七章 農村環境的生態監測與評價
第一節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一、農村環境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第二節 農村環境的生態監測
一、農村環境生態監測的基本含義與特征
二、農村環境生態監測的目的和意義
三、農村環境生態監測計劃的設計
第三節 農村環境的生態評價
一、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基本含義
二、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目標和任務
三、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指標體系
四、評價實例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一節 監測與生態監測
一、生態監測的定義
二、生態監測與環境監測的關系
第二節 生態監測的意義
一、生態監測的意義
二、生態監測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生態監測的發展
一、生態監測的發展
二、國際生態監測網絡介紹
三、中國生態系統監測研究網絡
第四節 生態監測的理論依據
一、生態監測的基礎——生命與環境的統一性和協同進化
二、生態監測的可能性——生物適應的相對性
三、污染生態監測的依據——生物的富集能力
四、生態監測結果的可比性——生命具有共同特征
第五節 生態監測的分類
一、按生態系統類型劃分
二、按空間尺度劃分
三、其他分類
第六節 生態監測的基本方法概述
一、理化監測方法
二、生物學及生態學監測方法
三、環境變遷斷代方法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二章 微觀生態監測
第一節 指示生物法
一、指示生物及其基本特征
二、指示生物的選擇方法
三、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標
第二節 土壤環境監測
一、土壤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二、土壤污染的生物監測
三、土壤質量的生物評價
第三節 水環境監測
一、細菌在水污染監測中的應用
二、浮游生物的指示作用
三、底棲動物的指示作用
四、魚類的指示作用
五、生物學指標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第四節 大氣質量檢測
一、大氣污染的指示生物
二、大氣污染的植物監測指標
三、地衣及苔蘚的監測作用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三章 宏觀生態監測
第一節 自然生態系統監測
一、森林生態系統的監測
二、草原生態系統的監測
三、湖泊生態系統的監測
四、濕地生態系統的監測
第二節 土地利用變化監測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四章 生態監測計劃的設計
第一節 生態監測計劃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生態監測計劃的基本任務
二、生態監測計劃的內容
三、監測體系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四、監測樣點的設置要求
五、生態監測報告的編寫
第二節 環境污染的生態監測設計
一、環境污染生態監測的特點
二、生態監測的不足
三、環境污染生態監測的設計
第三節 生態系統管理的生態監測設計
一、生態系統管理監測的特點
二、生態系統管理監測的設計
第四節 生態監測指標體系
一、生態監測指標體系構成
二、各項生態監測要素指標內容的選擇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五章 生態評價基礎
第一節 生態評價概述
一、生態評價定義及意義
二、生態評價與生態監測的關系
三、生態評價的基本原則
四、生態評價的提出與發展
第二節 生態評價的法律與標準
一、國家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
二、標準和有關規定
第三節 生態評價的生態學理論
一、干擾生態學與恢復生態學
二、生態系統管理
三、保護生物學理論
第四節 生態評價的數學模型與建模方法
一、生態學模型
二、理論模型(theoreticalmodel)
三、計算機模擬分析
四、生態評價模型模擬與分析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六章 生態風險評價
第一節 生態風險評價的基本概念
一、生態風險評價的提出
二、生態風險評價的概念和目的
三、生態風險評價的特點及作用
四、生態風險評價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生態風險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一、生態風險評價的計劃制定
二、風險識別
三、暴露評價
第三節 生態風險評價案例
一、流域生態系統的生態風險評價
二、轉基因作物的生態風險評價
三、入侵物種的生態風險評價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七章 農村環境的生態監測與評價
第一節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一、農村環境
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第二節 農村環境的生態監測
一、農村環境生態監測的基本含義與特征
二、農村環境生態監測的目的和意義
三、農村環境生態監測計劃的設計
第三節 農村環境的生態評價
一、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基本含義
二、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目標和任務
三、農村環境生態評價的指標體系
四、評價實例
參考文獻
思考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