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通脹:我們應該怎麼辦(簡體書)
滿額折

通脹:我們應該怎麼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9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通脹:我們應該怎麼辦》內容簡介:大西洋兩岸的各國政府啟動的大規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已經導致通貨膨脹的到來。這也是近年來金價高漲的部分原因——當消費者價格指數不斷走高,人們開始把有形資產看成是貯存價值的重要方式。
在世界各國紛紛把印制的紙幣投入全球經濟以求扭轉經濟頹勢的時候,我們對超級通貨膨脹的擔心又一次暗暗滋長。
《通脹:我們應該怎麼辦》自1975年初版誕生以來,廣受好評,它對帶有周期性的通脹作了一次深刻的規律性總結,是一部濃縮了的歷史,被看作是反映德國那個怪誕、恐怖時代的最經典作品。在2010年重版前,1975年版本的二手書價曾高達2000美元仍一冊難求。《通脹:我們應該怎麼辦》以為生存掙扎的普通人的目擊事實為經線,以精妙的分析評說為緯線,編織出一幅惡性通貨膨脹下人類社會的全景圖。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亞當·弗格森 (Adam Fergussn) 譯者:徐寶林 錢峰

亞當·弗格森(Adam Fergussn)1932年出生于蘇格蘭。畢業于劍橋大學歷史系,曾任《格拉斯哥先驅報》《統計學家報》《泰晤士報》記者。擔任過歐洲議會成員、英國外交部特別顧問及歐洲國際工商事務顧問等職務,目前任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

名人/編輯推薦

《通脹:我們應該怎么辦》是沃倫?巴菲特向歐洲各國財長著重推薦的必讀書。

貨幣已死——魏瑪時期超級通脹的夢魘
設想一下如下的情境:一名退休職員興沖沖地懷揣著過去數年甚至數十年間積攢的財富打算大肆享樂與揮霍一番時,卻被告知手中的金錢竟然不足以支付普通面包的價格:一名主婦攥著與上個月全月的開支數額相當的鈔票,卻愕然發現這已不足以維持這個家庭哪怕半個月的花銷;人們成群結隊地圍堵在商店門前,叫嚷著要將手中那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紙片送到店家的手中,但店主們卻個個惶惶不安甚至關門大吉;年輕的單身漢興高采烈地走在街上,他剛剛用一個月的薪水買下了幾條對他來說毫無意義的嬰兒尿布片,因為這已是各大店鋪中僅存的物品,更何況貨幣的價值早已抵不上這些布條;曾經的富裕階層們盡管財富水平已大不如前,卻依然熱衷于舉辦各類奢侈聚會,在高級餐館里大快朵頤,熱烈的氛圍絲毫不減當年,但卻僅僅是因為與其讓財富縮水得一文不剩,倒不如早一點花光來得省事;鄰國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一到吃飯的時間,便整齊劃一地結伴而至,涌入大小餐館,享用著對他們來說近乎算得上是免費的美食,而當地人卻不得不面對著干凈得不見一絲油光的餐具唉聲嘆氣,一方面還要為了喂飽明天的胃而勞神。
以上的描述也許看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盡管人們常常為金錢所煩惱,但更多的情況下,一份體面的工作,恰當而有效的開支計劃,波瀾不驚的生活步調與節奏總是能保證手中財富的真實價值是穩步提升的,而在奮斗了幾十年後,憑著年輕時的積攢,過上平穩舒心的生活,直至生命的盡頭,這似乎才符合經典理論中所描述的,以及人們心目當中所期許的生活軌跡。然而不幸的是,上述這一幕幕荒誕的鬧劇不僅可能發生,更是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街頭最稀松平常的景象。如今,我們將這段過往稱之為魏瑪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也許在這一描述中加上夢魘二字會更為貼切。因為這段黑色的時期不僅對德國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令原本高漲的信心與堅強的神經走向了崩潰的邊緣,更是再一次將德國推入戰爭的泥沼與深淵的罪魁禍首之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伊始,馬克的價值尚且與英鎊、法郎與里拉的價值相當,但其僅僅花費了十年的時間,便迅速貶值到了原先的萬億分之一的水平。按照彼時的英國駐柏林大使館的記錄,在1923年10月,馬克與英鎊的兌價已相當于地球與太陽之間相隔的碼數,如果這種說法還不夠直觀,那么當在戰前足以購買500,000,000,000個雞蛋的馬克如今只能購買1個雞蛋;1金馬克兌換1紙幣馬克的數量已高達平方毫米對平方千米的量級;即便是在相對平穩的時期,食品類商品高達50%的月漲幅也日漸成為一種奢望,凡此種種就足以令人們感到觸目驚心,更能切實地感受到那個陰霾籠罩下的德國正經歷著何等的痛楚與變故了。 亞當·弗格森(Adam Fergusson)先生,自1955年從劍橋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曾任職多家知名報社,從《格拉斯哥先驅報》、《統計學家報》、到《泰晤士報》,作為政治、經濟、商貿與環境事務方面的專家,他對社會與經濟的走向與變革有著異常敏銳的洞察與深邃的思索。同時,曾經是歐洲議會成員、英國外交部特別顧問以及歐洲國際工商事務顧問等數職的經歷也令其所發表的觀點與見解更具有戰略性與現實意義。
本書中,作者從英國外交部的記錄文檔中汲取了大量翔實而頗具指示意義的事實與信息,而這些珍貴的信息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所難以接觸與企及的,也許其中的許多信息會讓人難以置信,但這卻正是那個灰暗時代中以德國為代表的軸心國們的社會圖景的真實再現。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將這些資料中所反映的政府與民眾的行為、反應與相互作用按照歷史的先後順序娓娓道來,以期能夠展現這些事件背後一脈相承的邏輯線索、關聯與動因,揭示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與經濟狀況的表象之下那些重要但又鮮為人知的真理與事實,這種忠于歷史原貌,盡可能用最為客觀與理性的視角去引導讀者進行思考,而非強制性灌輸的方式也極大地提升了本書的參考與閱讀價值。
本書的重點雖然旨在述說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生成、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但又不僅僅拘泥于此,通過奧地利、匈牙利、俄羅斯、波蘭與法國等各條特定線索的展開,作者力圖向讀者展現20世紀20年代前後整個歐洲大陸中各個相關國家的全景,事實上,正因為各個國家的社會與經濟都并非是獨立運行的,來自一個國家的沖擊與突變常常會對其他的國家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關系網式的敘述方法相較于單一的、平鋪直敘的記述往往更能令讀者感同身受,也令本書所傳遞的信息與內容更為豐富與飽滿。這就如同是一臺恢弘的戲劇展演,隨著劇目中的主要角色一個個粉墨登場,觀賞者的視線也不再僅僅限于單個表演者所展現出的性格與特征,而是逐漸轉向各角色之間的關系、影響,以及劇目背後所蘊涵的邏輯關系與精神內涵。同樣,德國的貨幣體系災難也并非僅僅由其政府一味以擴大公共開支來刺激經濟的政策主張,國內的騷亂與政治顛覆以及消費者的信心崩潰所引發,來自協約國的賠償要求與制裁,出口貿易上的壓制與封鎖,昔日盟友的糟糕境況以及世界經濟大環境的惡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將德國推入無盡深淵的元兇,本書所做的正是力圖去梳理這背後環環相扣、而又籠罩于層層迷霧之下的關系網絡與前因後果,從而最終出離這一框架,在更高的層面上審視這段乍一看頗令人費解的過往,去思考在這一場浩劫中,通貨膨脹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而又是什么因素使得這異乎尋常的通貨膨脹如毒草般蔓延滋長,最終達到令人難以承受的境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便不僅僅局限于是一本著力于評述通貨膨脹的萌芽、演化及其對于一個國家和社會生活的破壞力的經濟類讀物,更是一幅將經濟、政治、軍事與社會融于一體的展現了特定歷史背景與情境下人的心理與表現的綜合畫卷。
也許有人會問畢竟魏瑪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距今已過去80年有余,重新追溯這段歷史的殘片對如今的人們而言還有多大的意義?記得在作者所撰寫的前言中有這樣一句話:通貨膨脹的痛苦,無論其持續期限被如何延長,在某種程度上卻更類似于急性病,這體現在當通貨膨脹持續時,它完全吸引并要求人們給予其百分之百的關注,而當其離去時,無論其遺留下了怎樣的心理或身理上的傷痛與疤痕,卻往往會被人們遺忘或忽略。而正是因為人們習慣于忘卻劇烈的通貨膨脹曾帶來的毀滅與創傷,才使得不時地回顧這段歷史所帶給我們的經驗與教訓變得尤為重要。即使談不上以史為鑒,至少也讓人們在面對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類似的微妙跡象與訊號時保有足夠的冷靜與警覺。畢竟,相較于突發與猛烈的自然災害與戰爭,通貨膨脹更像是慢性毒藥,它不斷蠶食與吞噬著整個社會辛苦積累下的財富,慢慢地磨去人們對未來的希冀、信心與耐心,通貨膨脹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于食物、日常用品的短缺所帶來的肉體上的苦難,其對身處其中的人們的精神上的摧殘以及巨大的壓力的施加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們往往傾向于一相情愿地認為自身相較于20世紀的德國人更為睿智、冷靜與理性,但當通貨膨脹的洪流真正到來時(即便其程度與規模都尚未達到魏瑪時期超級通貨膨脹的水平),不安、焦躁與惶恐的情緒依然會籠罩在人們的心頭,揮之不去,而其所造成的社會的動蕩與倒退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撫平與回復,這一點已經在過往的多次事件中得以印證。如今,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健全的貨幣體系才是一個社會得以持續穩定運行的第一座堡壘,當一國的貨幣不再能夠維持其應有的價值,充當交易的媒介,當通貨膨脹成為人們關注與擔憂的焦點,當人們不得不忍受生活質量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急速下滑,飲下通貨膨脹所釀制的苦酒時,回歸歷史,尋求類似事件的借鑒與幫助則是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魏瑪時期的這段慘痛經歷無疑是其中頗具啟示與指導意義的教本。這一惡性通貨膨脹的整個過程中所展現的種種邏輯線索、傳導機制、社會反響與應對機制的實施和有效性等都將為人們預見與處理隨時可能到來的通貨膨脹危機提供極大的幫助。
也許還有人會說,惡性通貨膨脹作為社會經濟運行中所積累的病態的爆發,催生其滋長與蔓延的契機與條件都極為有限,尤其是在如今這一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嚴重的通貨膨脹的發生概率已大幅下降,似乎對于通貨膨脹的擔憂與警惕已經可以全然拋諸腦後。然而,遺憾的是,事實并非如此。隨著金融危機的肆虐與持續影Ⅱ向,世界經濟還遠遠未能走出低迷,各國為了復蘇本國經濟紛紛采取了相對較為激進的刺激性貨幣與財政政策,而增加貨幣發行量則成為了許多國家的選擇。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雖然可以較為迅速地對經濟產生擴張性影響,投資與消費都有可能迎來一時的繁榮,但卻也在同時,悄悄地為社會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當這一作用日積月累,又有誰能斷言這種所謂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不會最終演變為更為猛烈的惡性通貨膨脹呢。
當我們將視野縮小,聚焦于中國目前的經濟運行狀況時,便不難發現,如今的中國也正經歷著通貨膨脹帶來的種種困擾。與以往的通貨膨脹相比,本次通貨膨脹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包括主要集中于居民消費價格與食品價格的上漲,物價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同步進行,價格從產業的上游、中游到下游呈現出較大差異,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點等。造成這一輪通貨膨脹的因素有很多,海外熱錢的涌入、我國匯率決定因素與調整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國際原材料與食品價格上漲的傳導作用等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以上種種不僅反映了造成通貨膨脹的因素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也表明了通貨膨脹對我們而言并非事不關己,相反,它的觸角遍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便會陷入通貨膨脹的泥沼之中。通貨膨脹并不是專屬于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們所討論的范疇,它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將人們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無論是否情愿,當通貨膨脹來臨時,每個人都不得不直面其帶來的種種打擊與考驗。
我們不是經濟學家,不是政治家,也許我們無法親手制定貨幣與財政政策,決定國家與社會的發展與走向,甚至憑借我們現有的學識,尚無法對現實中的經濟問題提出卓有成效的解決方案與對策,但我們至少需要認識到我們的生活正在經歷著怎樣的變革,而這些變革對我們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并對其做出恰當而有效的應對。而閱讀本書正可以拓寬視野,讓讀者對身邊的貨幣現象與經濟運行狀況產生嶄新而全面的認識,擁有更明晰與深刻的洞察。相信本書所呈現的翔實史料與其背後的嚴密邏輯定能讓讀者在親歷那段塵封的歷史的同時,對當下的生活也有所啟迪,在感嘆作者的精妙論述的同時,又能掩卷沉思。
徐寶林
2011.7

目次

譯者序貨幣已死——魏瑪時期超級通脹的夢魘
前 言若你想破壞一個國家,那么首先必須摧毀它的貨幣
黃金換鋼鐵的時代
沒有歡樂的街
提交的法案
譫妄的10億
滑向超級通脹深淵
1922年之夏
哈布斯堡的遺產
秋天里對貨幣的追逐
魯爾作戰
1923年之夏
哈芬施泰因
深淵之底
……

書摘/試閱

白色恐怖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政治上的不滿。匈牙利的猶太人自1860年以來就受到虐待,許多年以來都沒有被社會所接受。十個中有九個都深懷怨恨,當有了機會來壓迫那些自大的異教徒時,應該怪誰呢?當他們成功制造了通脹之後就引來了憎恨。當他們開始炫耀的時候,被人憎恨的更深。他們可能很愚蠢,當然聰明點的猶太人,特別是老者,都十分不安,并勸諫年輕人,因為他們預見到了這樣的行為可能會造成的敵意。
猶太人可能在買物品的時候付了公道的價錢——但是問題不在這里。除了我父親和他那一代的一些人,人們都恨猶太人。我的父親認識到責任并不在猶太人身上,而在某個更高層的地方。當然,如果認為在布達佩斯和其他地方沒有許多窮困的猶太人,他們和所有人一樣錯誤地購買物品,也都是大家的誤解。
和其他地方相比,匈牙利公務員中的精英機構——軍隊,外交代表團以及財政管理部門——通常保持了完整的舊傳統,并且也為之遭受苦難。高級公務員的家庭成員如果堅持奧匈君主統治的道德規范,通常會遇到災難——除非他們有支持其信仰的平臺,并且年輕人對自己父母的態度很憤怒,他們發現維持令人不舒服的原則很可惡,而其朋友的家庭明顯在妥協。
在中央政府中發現的真正的腐敗比在任何地方級別的政府中發現的都少。這是非常新鮮的事情。當我的父親抗議下列不應該被允許的違規情形時——記兩套賬,接受賄賂,現金付款,承擔額外的工作以至于公務時間變短——他得到的回復是:閣下,你會養我的孩子嗎?于是出現了共同的社會仇恨,這是前所未有的;出現了賄賂與腐敗: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匈牙利和波蘭也是一樣的情況。如果發燒度數相同,那么癥狀也將是相同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