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失業不是壞事: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堂課
滿額折

失業不是壞事: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堂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出乎意料地,失去工作那一年,竟是我找回自己的開始。」

里.克拉維茲是一位人稱「工作狂」的雜誌總編輯,二十多年來終日埋首案頭,將家庭責任交託妻子,生活中唯有工作、工作、工作。功成名就的他,卻在五十四歲因與老闆不睦遭到解雇,頓然失業,茫無頭緒的他這才發現,多年來全心投入工作,換來的是親人失聯、友情淡去、夢想褪色……人生完全失衡,克拉維茲於是重整思緒與反省人生,尋找遺忘甚久的自我,對失落的人生進行修復與彌補。

克拉維茲從公司退回的雜物紙箱中找到塵封的舊信件、泛黃的日記、全家福照片……,這些以忙碌為藉口而刻意壓抑、逃避的事,彷彿一件件尚待完成的功課。他誠實地彙整十項清單,決定利用一整年的空檔,踏上十趟旅程。旅程的主題包括了:

⊙重拾「關愛」:克拉維茲尋訪幼時對自己疼愛備至,卻患精神疾病而失聯的姑姑佛恩,輾轉找到棲身郊區療養院的她。佛恩雖病,卻唱出三十三年前送給克拉維茲的小詩……

⊙學會「同情」:高中棒球隊友安德烈的愛女至伊拉克採訪,遭叛軍狙擊身亡。克拉維茲躊躇著該如何安慰,才不過於莽撞或是矯情。為了了卻心頭事,克拉維茲決定探訪老友,由分享棒球經開始,讓安德烈提起對棒球的熱情,露出久違的笑容……

⊙無債一身輕:大學剛畢業時克拉維茲周遊印度,途中向朋友約翰借了六百美元。多年下來好友失聯、債也賒著未還,六百美元在心中裡膨脹成六千美元的重量。克拉維茲踏上尋人還債之旅,找著惦念已久的約翰,約翰會如何處置這張支票呢?

⊙捨棄「舊怨」:高中慘遭霸凌的克拉維茲,一直詛咒施暴的崔普不得好死。突然獲悉崔普陳屍街頭,克拉維茲卻不好受,便與高中好友法蘭克相聚,赫然發現累積已久的恨意傷了自己,施暴者卻渾然不覺……
從加州的修道院乃至肯亞的難民營,一路上,克拉維茲一點一滴的重修「關愛」、「同情」、「償還舊債」、「原諒」、「祝福」、「謝師恩」、「相信」、「修補親情」、「悼念」、「守約」的十堂課,找回被工作消耗殆盡的生活,背負許久的重擔悄然落下。一年後,克拉維茲裝備了更坦率的心態、更柔軟的同理心;更豐富也更熱情的他,終於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與所愛的人建立更深的心靈連結。他說:「失業不是壞事,是我生命中最精彩、最豐富的一年。」

⊙本書是作者自身的真實旅程,誠摯動人,讀來彷彿與其同行,旁聽了十堂更重要的人生課題;吸引我們著手檢視自己的生活、即時彌補遺憾;當我們一樣忙於工作案頭、肩負同樣的壓力愁煩,或是面對類似的人生轉折時,這十堂課足為提醒,其中的體悟與啟發,是我們豐富人生、圓滿人生的無窮力量。

本書重點

每個人都嫌時間不夠,不過哪天若我們真的有空,不知會怎樣?里.克拉維茲利用失業一年的時間,完成他該做而沒做的一些「人生功課」,結果化遺憾為豐收。
米奇.艾爾邦,《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作者感動推薦

⊙《時代雜誌》《出版人週刊》《華盛頓郵報》《讀者文摘》……眾多媒體同聲好評

⊙這是一本忙碌工作者必備的手邊書
許多工作者滿腦子都是工作,忘卻了更重要的人生課題:伴侶的疲憊、親子的疏離、友誼的淡漠……,《失業不是壞事》呈現出作者頓失工作、轉向探索人生平衡點的旅程,指引讀者拴緊鬆脫的感情螺絲,重拾失落已久的自我。

⊙這也是一本寫給人生轉折者的心靈指南
作者面臨工作瓶頸與家庭感情疏離的雙重困境,他的真實經歷能啟發同處於人生重要轉捩點的讀者,汲取對人生的體悟,找到往下一站前進的力量。

⊙收錄供讀者自我檢視的清單
附錄精心設計的實用清單,以簡單的五步驟協助讀者盤點未完成的人生課題,讓有心於修補關係、得到成長的讀者們有最好的起點,也利於在讀書會彼此分享。

作者簡介

里.克拉維茲

里.克拉維茲成長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大學就讀耶魯與哥倫比亞大學。他是得過獎的傑出新聞記者,最近一份工作是《大觀》(Parade)雜誌的總編輯。他在部落格撰寫《失業不是壞事》,訴說自己利用一年的空檔完成人生的未竟功課,獲得廣大迴響。克拉維茲目前與妻子以及三個小孩住在紐約市與紐約州的柯林頓角(Clinton Corners)。

本書出版之後幾個月,成千上萬受到啟發與激勵的讀者,透過各種方式:在網站留言、利用電台叩應、或趁作者巡迴打書時,說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譯者簡介
鍾玉玨

台大外文系畢,目前在報社從事編譯。譯作以傳記為主,包括《活出歷史》、《我的人生》等。

名人/編輯推薦

里.克拉維茲這本回憶錄完全契合這個時代的需求。《失業不是壞事》提供的微細洞見讓讀者叫絕;慈悲與溫情讓讀者感動;鼓勵讀者以實際行動關心周遭親友。
大衛.法勒,《走過聖經》、《女兒的六個爸爸》作者

克拉維茲字裡行間真情流露,真摯感人。他的經驗也是一般大眾的經驗,易讓讀者產生共鳴,著手檢視並反省自己人生未竟的功課。
《華盛頓郵報》

真情流露、文筆優美、感人至深的個人回憶傳。作者花了一年,重新撿拾他丟棄的人生片段,結果找到更好的自己。克拉維茲這本書彷彿一封寫給人生的情書,充滿得意與勝利。
瑪蘿.湯馬斯,《笑著長大》、《逆轉結局的靈感》作者

《失業不是壞事》內容豐富、充滿睿智、影響力十足,提醒我們必須用心於真正重要的事物。里.克拉維茲誠實勇敢地檢視自己人生未竟的功課,呼籲大家活出最好的自我。這本書出版的正是時候,是勵志佳作。
戴夫.伊塞,故事工坊創辦人

克拉維茲謙遜不愛出鋒頭,有自知之明。踏上旅途後,他找到失聯已久的姑姑,她罹患精神分裂症,家人多年來對她不理不睬。他原諒中學老愛欺負他的惡霸,履行很久以前對非洲一貧童的承諾。原本可能是自鳴得意、迪士尼式的探索過程,最後昇華為真心誠意的善舉,一改之前的冷感,變得更敏感更柔軟。
《時代雜誌》

克拉維茲的旅程真實不做作、大方慷慨、極具價值。透過親身經驗,他找到人生的意義,學會接受生命的荒謬與不合情理,體認到眼明心亮與明察秋毫說穿了取決於態度,他積極穿針引線,讓繩穗互相交織,織成完整的人生。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里.克拉維茲被迫辭去《大觀》雜誌總編輯一職後,決定花一年的時間,重新連結因忙於工作、無心經營而四分五裂的關係。他主動出擊,問候久未聯絡的親人、朋友、恩師,握牢他們的雙手,深入了解他們的心情。他的勇氣與主動,不僅打動人心,也發揮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邦諾書評》

克拉維茲化失業危機為轉機,藉這機會重新檢視反省自己的人生。他將所學心得和大家分享:「用心於人生最重要的事項,並好好經營,收穫立竿見影,且受用一生。」
《克利夫蘭猶太新聞》
 
克拉維茲文筆細膩,探索自我的路途上,不吝表現敏感纖細的一面。
《出版人週刊》

本書不僅點出克拉維茲決定重新拴緊人生發條的前因後果、方式、時間,同時也呈現踏上圓滿人生之旅後,一路上發生的不凡插曲與突發事件。本書不僅勵志,也呈現積極肯定的人生觀。
荷波.艾德蔓,《沒有母親的女兒》、《女兒的靈界朋友》作者

本書具有普遍性、包容性、愉悅性,彷若一股洗滌心靈的清流…怎麼處理人間的情與愛,探索答案的過程彷若攀爬阿爾卑斯山,困難重重。
100memoirs.com

失業原本可能導致沈淪墮落、悔不當初、缺乏自信,到頭來卻開啟了全新的人生觀…克拉維茲流暢、動人的文筆,將內容刻畫得更出色。
《達拉斯晨報》

這本回憶錄勵志但不說教,提醒讀者什麼才是人生重要的課題…指導讀者如何展開探索,繼而找到答案。
《哈德遜谷新聞》

這本回憶錄類似報導文學,我喜歡…非常扣人心弦。
《大廚的誕生》作者邁可.魯曼

能引起共鳴與回響,尤其是我們這些一天到晚忙於工作與事業的人。
《共和報(春田)》

構成人生的要素--再想一次、再做一次、再活一次。
UrbanBaby.com

克拉維茲關於人生未竟功課的書寫,對大家有警世之效。
《基督教世紀》

令人耳目一新的另類人生遺願。
《讀者文摘》

目次


前 言 彙整清單——十件真正重要的事
第一章 尋找與悲傷同行的女兒——尋覓失聯已久的親人
第二章 我為你失去的感到悲傷——慰問喪失愛女的好友
第三章 支票附在信裡——還清拖欠已久的債務
第四章 九一一之後,我一直想著你——與遠方友人重聚
第五章 原諒我曾詛咒你——忘掉宿怨
第六章 謝謝你,賈維斯牧師——接受恩師心靈開導
第七章 前往阿托斯山——踏上無人走過之路
第八章 艾略特.涅斯對祖父曉以大義的那一天——修補家族傷痕
第九章 我記得祖母——悼念所愛之人
第十章 圈圈變大了——信守承諾
後 記 向前行——終生難忘的旅程
致 謝
附錄一:問題討論
附錄二:讀者迴響
附錄三:實用指南

書摘/試閱

內文選讀1:彙整清單,十件真正重要的事

多年來,我太太伊莉莎白一再跟我抱怨:「你心裡從來沒有我。」我的確是這樣。即使我在家,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伊莉莎白分擔了八成以上的家事,還有養兒育女的責任,但是我心存感激嗎?當然沒有。我有太多事要忙,無暇顧及家庭。我到底有沒有盡到綿薄之力,稍稍減輕她的負荷?老實說,偶爾會,但是我的心思多半擺在事業上,在工作中力求表現,希望能脫穎而出,因此她一肩扛起重責,讓我無後顧之憂。

心無旁騖地工作,不僅讓我無暇分擔家務,更糟的是剝奪了我和孩子培養感情的機會。班傑明坦言,他不敢靠近我,而他的雙胞胎妹妹卡洛琳則跟保母說:「爹地從來不笑。」他們快滿十一歲,已懂得和我保持距離。老三諾亞快滿八歲,還是跟以前一樣喜歡鑽到我和伊莉莎白的床上,跟我們窩在一起。不過要享受他窩在懷裡撒嬌的幸福感,我得待在床上,而非窩在書房,猛敲電腦鍵盤。

但是知易行難。

我體內存在工作狂的基因。我父親是工作狂,祖父、曾祖父也都嗜工作如命。曾祖父是立陶宛農夫,每天凌晨三點起床,下田工作。

在工作至上的社會,沒有人比克拉維茲(Kravitz)這家人更賣力了。難怪我們家族不少男人六十出頭便因為心臟病而離開人世,生前結交的朋友也寥寥可數。不過克羅維茲男人絕對不會和偷懶畫上等號:我們為工作而生,直到被工作榨乾為止。

社會滋養我們愛工作的毛病。我在美國企業任職二十年,鮮少人叫我減少工作量,就算有,上司也會說,那只是說說罷了,別當真,除非他的上司下嚴令,不准超時加班。你不會因為做個顧家的好丈夫、好爸爸而升官,不會因為擔任學校義工而加薪,更不會因為休假(儘管那是你應得的福利)而被老闆褒獎。你若要異軍突起,必須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工作,一切以工作為重。你不會因為參加孩子學校的家長會而加薪,不會因為關掉手機而讓考績加分。升官加薪靠的是比老闆更早進辦公室,到了午休時間也拚命工作,週末與假日照常加班,而且隨叩隨到。

這些想法是我在克里帕魯一週得出的心得。我在道場並未完全證悟,但的確修正了我對工作的態度,不再認為必須全力以赴,或為工作犧牲生活。所以我不急著再度投入職場。老實說,要再找份工作並不容易:我已五十四歲,曾擔任雜誌社主編,而這行仍在急遽失血萎縮並徹底轉型中,要重操舊業很難。靠著伊莉莎白的收入以及我的遣散費,再撐一年應該不成問題。我可以在這一年學習新的技能,然後重新投入就業市場。或者趁這一年空檔修心養性,讓自己更開心、更感恩、更有人緣、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在乎什麼。雖然有心於此,問題是我該如何開始?又該從哪裡開始?

所幸無意間答案自動找上門。之前任職的雜誌社將十箱東西寄到我和伊莉莎白在鄉下的家,這十箱東西寄放在公司的貯藏室長達十三年,裡面放了我之前四十年累積的一切。

我怎麼會把這些箱子寄放在公司呢?因為我們在曼哈頓的公寓太小,根本沒有空間容納這些箱子。我怎麼沒把箱子寄到鄉下的家呢?因為我老是在工作,無暇打理它們,也沒時間理會裡面可能讓我分心的諸多回憶。
不過現在我多的是時間。我給自己一週,一個人待在鄉下,整理箱子裡累積的人生點滴。因為伊莉莎白與孩子都待在城市的家,所以整間屋子都是我的地盤,我隨意將資料攤散在地上。這項浩大棘手的工程讓我又愛又怕。資料得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放在鄉下的家,第二類留在城市的家,第三類則進到垃圾桶。我得拿出壯士斷腕的魄力,決定資料何去何從,而理出頭緒之前,恐怕會出現更大的混亂。

雖然是浩大的工程,但並非毫無樂趣可言。我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舉杯敬自己,預祝工程順利。我希望自己所作所為能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所以我放了兒子諾亞最喜歡的歌──披頭四的〈一週八天〉,然後開始動手拆箱子。

打開了幾個箱子之後,我發現自己當初打包時一定是心浮氣躁、操之過急。大學的筆記與報告和一張中美洲大型地圖以及銅製的紀念童鞋放在同一個箱子。印有校名的中學夾克覆蓋著一九九二年我在共和黨與民主黨黨代表大會收集的各種紀念品。

有個箱子裝了幼稚園以來的在校成績單,母親仔細地把成績單依好壞分成兩疊,用釘書機釘在一起。有張從朋友變戀人的女友名單,分別出現在我七歲、十一歲、十九歲與二十六歲。還有我寫的悼詞與祭文,哀悼死去的寵物、外婆、一位因癌症過世的友人。

另外一個箱子裝了一千多封父親寫給我的信。自我上了大學,他每週寫一封信給我,信裡他用的括弧、引號、強調重點的紅色字體,與眾不同、獨樹一幟。我的室友和我花了好幾小時,試著解讀裡面是否暗藏什麼祕密,結果一無所獲。不過我們的確找到不少克努特.羅克尼(Knute Rockne,美國知名足球教練)式的教誨與忠告。父親的信固然難解,但能激勵與鞭策我,所以全被我保留了下來。箱子裡也放了我收集的棒球帽,以及我在印尼峇里島買的一個皮影人偶。

箱子裡的東西充滿怪誕與奇妙的組合,看到這些五花八門的東西,如實反映我刻意壓抑與遺忘的自我,讓我彷若受到雷殛。裡面有我在以色列收割香蕉所用的鐮刀,提醒我年輕時也曾懷抱追夢冒險的渴望。一本彷若天書的夢境日記,讓我想到有一年自己山窮水盡、對未來充滿恐懼,晚上輾轉難眠,所幸朋友幫了點忙,讓我撐過這段黑暗期。

還有一個箱子裝了筆記與記事本,是祖父過世兩週前交給我的。他將後半輩子的二十年用於創業,提供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就業機會,讓他們過著有尊嚴的生活。在我還相信英雄的年紀,他是我最崇拜的偶像。

在同一個箱子裡,我找到了中學的畢業紀念冊。一邊翻閱一邊想,這人現在在哪?我怎麼沒跟他保持聯絡?心裡充滿了好奇與遺憾,這種心情在翻閱過程中出現了不下二、三十次。我還發現,常欺負我的惡霸,照片就在我照片的上面,彷彿他生來就是要找我麻煩,讓我難過。裡面有張照片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他年紀輕,是聖公會的牧師,鼓勵我思考、寫作、堅信為善的義務。我和他失聯已久,一如我和中學的至交也斷了音訊,他打開我的視野,讓我了解與神交會的可能,後來他出家當了修士。

歲月飛逝而過。一晃眼,十五歲了。再晃眼,已五十五歲。時間之河繼續推進,而你已從地球消失。愛護你、拉拔你的人也是如此。

有個箱子放了外婆的病歷,證實外婆伯蒂(Nana Bertie)可能無法再自己一個人生活。我六歲的時候,她教我怎麼玩「釣魚」(Go Fish)的紙牌遊戲;八歲左右,她抱怨我作弊,害她上當。我十二歲、十五歲、十七歲、二十一歲時,她參加了我小學至大學的畢業典禮,並跟每一個人炫耀,說她有個引以為傲的孫子,儘管我玩「釣魚」會作弊。

我找到一張和兄弟合照的相片。過去二十五年來,我們兄弟鮮少攜家帶眷同時出現於同一個地點。有一次大家難得齊聚在我的婚禮上,當時伊莉莎白已懷雙胞胎六個月。為什麼大家這麼少聚會?不外乎忙著工作抽不出時間──家族通病。

時間過得真快:照片的我有時留鬍子,有時沒有;三十年下來,明顯看出頂上毛髮日益稀疏,髮際線不斷後退;一個裝著愛犬巴斯特骨灰的罐子;倫敦一位朋友寫給我的信,邀我同遊巴黎,到大門(Doors)樂團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的墓前追思;一張喬伊絲(Joyce)和我攝於高中畢業舞會的照片。她是我的初戀,畢業十五年之後,我們依舊是好友。可惜她結束婚前派對,在開車回家途中不幸車禍喪生。兩天後的下午原本是她結婚的大喜之日,卻成了她的喪禮。喬伊絲生前和我一再保證,兩人的友誼會一直持續到白髮蒼蒼的八十歲。九月她離開人世的那天,是我這輩子最傷心、最難過的一天。

我給自己再斟了杯酒,繼續翻找另一個箱子。一本收集全球各類郵票的集郵冊裡,塞了一張破舊不堪的禱告詞,是我十歲之前每晚必念的禱詞,至今依舊倒背如流:

闔上雙眼進入夢鄉之前;
對著上帝,哦,我的主啊,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感謝汝賜的一切恩福
讓恩福與我們同在,與爾幼小的孩兒同在。
哦,請保護我,讓我安眠整晚
睜眼見到明早的曙光

距離第一次睡前晚禱過了近五十個年頭,但是自覺跟那個天天晚禱的小男孩很像,並無今非昔比的感覺。

當晚冷風颼颼,整晚難以入眠。以這種方式──措手不及、前後時間錯置、沒有前因後果,和過往相遇,完全顛倒我對事情甚至自我的認知。我閉上雙眼,腦海浮現各種畫面:勝利近在眼前的競走比賽,在十三歲猶太成年禮上發表演講,一九六九年夏天初嘗禁果以及帶領沙地球隊(sandlot team)打入全州錦標賽。

錦標賽開戰當天,豔陽高照,觀眾席上不乏大聯盟的球探、小賭小贏的賭客、擁有古銅色肌膚的青少女。清醒躺在床上的我,想到擔任右外野手的安德烈(Andre),他不僅是身手矯健的傑出運動員,為人也非常善良。那個夏天之後,我倆便分道揚鑣,至今未曾見過一面,不過最近我在《紐約時報》看到他女兒的照片,她在伊拉克進行和平任務時,不幸遇擊喪生。同為人父,我了解喪女之痛,傷心難過地哭了又哭,不過我遲遲未動筆寫信安慰這位老隊友,表達哀悼之意。

腦海陸續浮現一堆我該做卻遲遲沒做的事項,害得我難以入眠。

當天稍早傍晚的時候,我重聽祖母雪莉一九七○年代末跟我的對談。聽著祖母用她熟悉的意第緒語(Yiddish)述說往事,我忍不住發笑,益發思念她。不過同時也想起來,自己當年因為忙於工作,無暇參加她的喪禮。

月光從簾子透了進來,照亮臥室。我想起有次參觀肯亞北部一處難民營,那裡熱得跟蒸籠一樣,到處是灰塵,收容了三萬兩千多名兒童,全是因為逃避族人之間的內戰,從鄰國索馬利亞湧入。許多小孩自此與父母失散,成了孤兒,但他們依舊懷抱一絲希望,相信未來會更好。有個男孩要我告訴他跟美國相關的大小事,因為他夢想有朝一日能前往美國。他拿了一本發了霉的教科書給我看,是他用來精進英文的工具。這本書歷史悠久,是大英帝國殖民肯亞時留下的。我跟他說,我會寄大量的新書到難民營的圖書館,不乏他喜歡的。

「每個人都這麼說,」他聳肩道,意味著我可能光說不練。

我的確食言,腦袋也早忘了這檔事。

我一定小睡了一會,因為睜眼時,發現房間的光影已移了位置。我的思緒再次回到那些箱子,心想這些箱子不僅是我年輕時交遊廣闊的活見證,也在在提醒我,一堆未竟的功課正等著我完成:諸如打電話安慰安德烈等,這些都是我該做,卻一拖再拖或半途而廢。理由不乏急著出人頭地、無法全心全意、心想晚點做也沒關係,因而忽略了人生重要的課題。影響所及,我傷害了身邊的至親,也養大了恐懼感與強迫症,搞得自己彷彿被套上了枷鎖,只得拚命工作。

這些箱子提醒我,以前的我優於現在的我:好奇心十足、喜歡追求刺激、更富愛心、只要是對的事不惜冒險勇往直前。長大後,往往因為恐懼感作祟,導致自己裹足不前,因而留下一堆未竟的功課。

我若搶了銀行或違反交通規則,我得坐牢、繳罰款、或是從事社區服務。我沒參加祖母的葬禮、對小孩食言,但沒有人可以為此起訴我、處罰我,除了我自己。

有些作為或不作為,會由內而外啃噬你,糾纏你的靈魂、打擊你的人格。一再提醒你,你這人麻木不仁、心胸狹隘、成不了大器。說來奇怪,這些事表面上不過是芝麻蒜皮,卻在我們的內心與腦袋中顯得如此突出與巨大。我好不容易睡著之前,下定決心要處理這些未竟功課,若再繼續任其增加,我將無法原諒自己。

我決定花一整年處理未竟的功課,以十次不同的旅程完成這些功課,其中三次和家人與親友有關,包括雙親、祖父母、叔伯、姑嬸,以及諸多近親與遠親,他們在家族風光之際,坐收漁利,也在家道中落時,落井下石。家庭是型塑我們特質的核心,也是我一堆未竟功課的主角,若放任這些與自己關係匪淺的人與事不管,我會於心難安。

剩下的七次旅程包括了四個老友、一個曾經誓不兩立的勁敵、人生第一個恩師、以及一位僅一面之緣的男孩。為與他們取得聯繫,要嘛由我主動打破藩籬,要嘛由我先低頭悔過改正。

累積這麼多該做而未做的功課,不乏是因為恐懼作祟。怕自己抽不出時間是其一。再者,我對一些傻氣或愚昧之事,一律敬謝不敏,擔心丟人現眼,也擔心讓對方失望,所以一拖再拖。處理這些恐懼(就連確認到底是哪些恐懼感作祟),得花上不少時間,而時間正是我缺的,也是我吝於給自己的。不過當我花時間面對,並以正確的心態、滿腹的悲憫心、堅持不懈的毅力出發後,我發現,奇妙的事出現了。我不僅彌補了遺憾,也重新找回遺忘在不同角落的自我。因為投入,我整個人變得更豐富也更熱情。

內文選讀2:原諒我曾詛咒你——忘掉宿怨

高中三年,崔普處處跟我作對。他想方設法搶我鋒頭、扯我後腿。一切恩怨始於高二兩人在足球場上的較勁。每次練習往左邊線跑準備接球時,都會被他擒倒。

他之所以次次偷襲成功,係因我隊的攻擊線鋒(offensive guard)會跟崔普打暗號,洩漏我移動的方向。有次練習,崔普擒倒的爆發力過大,兩顆門牙因不堪撞擊血流如注,我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其中一顆門牙從中斷裂,必須裝上牙套。由於牙套顏色過黃、尺寸又過大,自此我每次笑,絕不露齒。

崔普老是跟我作對。他號召死黨投票杯葛我,讓我無法當選學生會會長,害我和高中三年唯一覬覦的領導位置失之交臂。此外,竟然是崔普而非我,獲選棒球校隊的隊長,儘管我獲得的優異勳章(varsity letters)比他還多,又曾是夏季賽最佳球隊的當家投手。我覺得崔普宛若專門剋我的希特勒,時時提醒我猶太人的身分:杯弓蛇影、智識發達、可任人宰割。

崔普非常擅長拿我的弱點作文章。頻遭打壓的我,不斷被矮化,最後彷彿縮小到只剩兩英寸高。過去四十年我既沒看過他也沒跟他說過話,但他卻持續糾纏我──在我夢裡。他彷彿在我體內生了根,趕也趕不走,目的就是要掏空我,讓我行屍走肉。一想到崔普,全都是倒楣與不堪的記憶。

二○○七年春,獲悉崔普過世。一位友人告訴我,他被德州警方發現陳屍在臭水溝,身旁躺了兩個伏特加空酒瓶。

多年來,我一直詛咒他不得好死──一種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不過現在崔普既已過世,而且死相之慘超出我能想像,對他只剩傷心與內疚。我也說不上為什麼,但就是覺得自己和崔普的恩怨未了,因此有次趁到克利夫蘭探視姑姑佛恩之際,打了電話給崔普長年好友法蘭克,安排一起聚聚喝個小酒。

我和法蘭克相約在克利夫蘭美麗市郊沙格林瀑布村(Chagrin Falls)的一家餐廳。實在很難將他和崔普視為死黨,因為一個是和藹善良的居家男,一個則是遊手好閒的酒鬼。不過他們大學當了四年的室友,畢業後仍保持聯繫,直到崔普過世。

「他大學就開始酗酒嗎?」我問。

「哪個人在大學不買醉?我會,崔普也會,沒有人例外,但沒有人比他更嚴重。」

我向法蘭克道出高中時如何被崔普欺負,因為他看不慣我與眾不同。我舉自己在足球場被崔普擒倒,牙齒斷裂血流如注的慘狀,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鐵證。

「崔普老愛將這事掛在嘴邊,所以我聽了不下三十次。」他道。

「他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專找我的碴?」

「他沒有。他說到這事時,好像不曾提過你的名字。他說的都是戰術:哨鋒戴夫站定位置,然後用手指示意跑衛衝鋒的方向。三指代表截鋒和邊鋒之間有漏洞;兩指代表截鋒和哨鋒之間有漏洞;一指代表哨鋒和中鋒之間有漏洞。等跑衛往前推進,要過崔普這關的機會微乎其微。這跟你或其他任何人無關,而是崔普一心一意只想求勝爭第一。

「我想崔普並未因為把你撞得血流如注而開心。」法蘭克接著道:「我收回這句話。其實他樂見別人受苦,不管是我或任何一個人受苦都一樣。所以當時不管是誰的牙斷了,都會讓他沾沾自喜。你的斷牙對崔普而言,絲毫不具任何意義。還有,你錯怪他了,他並不反猶(anti-Semitic)。真的,我從來沒在他身上發現反猶的言行。」

我此行的出發點係因確信崔普反猶,看我不順眼所以老愛欺壓我;此行想彌補一些愧疚感,係因我對他曾心懷報復。結果現在才發現,我在他眼中,一點也不特別。

「坦白說,我不懂你怎會如此在意崔普,對他如此耿耿於懷?說真的,他很可憐。」法蘭克道。他透露崔普在戒癮中心屢戒屢敗的遭遇:他先是在「海瑟頓中心」(Hazelden,協助許多名流戒毒戒酒的非營利組織)接受治療,後來落魄到和一堆酒鬼擠在克利夫蘭一間破爛旅館的單人房。偶爾他會向法蘭克借錢。有次他向法蘭克借錢買車;還有一次開口欲借二十萬美元動手術。過世前數天,他在法蘭克的語音信箱留言,稱需要三萬美元,但並未明說借錢理由。法蘭克並未回他電話,後來就接到崔普的死訊。其實警方並不是在臭水溝發現他的屍體,而是在他家的地板上。他也不是葬在窮人公墓,其實有四百人(包括我們班同學)參加他的葬禮。

他的訃文提及他的豐功偉業,稱他曾征戰波士頓、紐約與克利夫蘭的馬拉松賽。撰文者形容他不服輸、戰鬥力強、志在必得。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形容他「妙語如珠、詼諧逗趣」。他的姊姊稱:「崔普對於笑話過目不忘。他路過朋友的辦公室,會進去和櫃台接待員哈拉,謊稱他是國稅局官員。」

崔普也許有他的魅力,但他也是惡魔,否則不會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團糟。崔普變成學校的惡霸,因為不幸的人習慣靠欺負別人、讓別人難過,減輕自己的痛苦。

法蘭克說,他不懂我何以對崔普如此耿耿於懷,其實他點出了一個重點。我邁向人生下一關之前,必須先釐清自己何以對崔普反應如此激烈?何以讓他在我心理佔據如此重要地位?

說來好笑,也可以說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丟掉工作後情緒五味雜陳,這種複雜的心情,一如崔普與他的共謀戴夫害我血濺球場時,我的反應。我覺得自己彷若傀儡任人擺佈、慘遭排擠,這些人下手前毫無預警、事後也無解釋,就這樣硬生生打斷我的腿,讓我坐以待斃。我這麼信賴他們,對他們盡心盡力,希冀他們出手保護我,不料他們卻這麼會算計,這麼殘忍,為什麼?

我腦海不禁浮出一個畫面:之前同事圍繞董事長的辦公桌,恭賀他排除萬難,做出辭退我的痛苦決定。

四十年前,我腦海的畫面是崔普與戴夫在場上拍手叫好,慶祝我血流滿面步出球場。

我失業之後,腦海一直揮之不去被辭退的那一刻,糾纏長達數週之久。當時我和高層之間的對話情勢完全是一面倒,無說話餘地的我只能回應「什麼?你一定是開玩笑。」不過反省之後所得的後見之明,讓我多了定見與智慧,若再重來一次,我應該敢堅定地跟高層說出真相。當初我曾對崔普心存報復,同理我也曾想報復之前的老闆,詛咒他們隔天早上到了辦公室會得到報應,讓他們也嚐嚐措手不及、無法招架的殘酷滋味。

不過心存報復,根本無法消心頭之恨,反而強化這些仇人對我的操控。有一次三更半夜,我突然被惡夢驚醒,夢裡盡是我覺得可能害我失業的前同事嘴臉。日以繼夜,我花太多時間跟這些人胡攪蠻纏,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顯然我對老闆與上司的不平,和四十年前我對崔普的感覺如出一轍,搞不好還可追溯到更小時蒙受的創傷。再者,我自己也得為被迫走路負起部分責任:我早該改善和上司的溝通方式,畢竟他們的目標就是我的目標;早該做更多的讓步與妥協;不該固執己見;不該目中無人。

分析之後,原因越來越明。首先,我彷彿戴了眼罩,拒絕看清真相。在辦公室,一些蛛絲馬跡早已透露,我的地位岌岌可危,日子屈指可數,但我拒絕看,也不願相信。若我願意正視,應該會及早找工作,早在老闆開口要我走路之前,接受其他公司的面談,或是讓獵人頭公司知道我轉換跑道的意願。可惜我將自己命運交付在他人手中,偏偏這些人看我不順眼,欲除之而後快。若我未戴上眼罩,對工作應該不會那麼拚命,反而可將更多精力用於摸索自己的下一步。可惜,我工作更加賣力,直到自己被壓垮,甚至犧牲了親子關係。

我任憑害怕改變的恐懼感坐大,讓恐懼蒙蔽思緒,以致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麼。因為害怕,只好拚命工作,忽略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結果累積了一堆情緒與感情債,不過現在多少比以前進步了。解決我與崔普恩怨的過程,導引我踏上原諒上司以及放過自己之路,儘管還有一些雜音,但是這些雜音已慢慢降低了分貝。我認識到自己其實外強內弱。若想要繼續在人生之路衝刺,我必須保護自己,別再讓自己忙過頭,也不該再讓自己迷失了方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