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近十年人類的貪婪假借市場之名掀起了網路泡沫、金融海嘯、財政危機,台灣對外面臨這一波波的衝擊,對內則受到內閣動盪的影響,政府雖不斷開大會提藍圖,但失業問題日趨嚴重,實質薪資每況愈下,貧富差距逐年擴大,政府債務隱憂重重,除此以外,少子化、高齡化問題也紛至沓來,台灣經濟面臨前所未見的巨變,其間經濟指標虛虛實實,使外界難以看清問題的本質,本書以歷史、學理及統計數據為讀者深入剖析,期能打破人云亦云的迷思。
不僅有經世濟民的宏論
亦有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面對虛虛實實的經濟指標
專家為您解讀,打破迷思
作者簡介
學歷:政大統計研究所碩士、經濟研究所博士班肄。
曾任:經濟部統計處研究員,並於輔仁大學大傳系、東吳大學經濟系兼任
統計學、財經新聞寫作、財經新聞製作與分析等課程。
現任:工商時報財經要聞中心副主任及社論主筆。
榮譽:2001年獲花旗銀行財經新聞獎
2010年獲第24屆吳舜文新聞評論獎
2011年獲第1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2012年獲第11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序
自 序
有人說:「沒有哪個經濟學家能像凱因斯那樣有效地使用手中的筆」,凱因斯自中學起就非常喜歡數學、古典文學及中世紀拉丁詩詞,這些訓練使他的評論擲地有聲。一次大戰之前他曾在《日郵報》當編輯,巴黎和會後他更在《曼徹斯特衛報》為文警告,他的熱情讓他不只關心英國,也關心歐洲,關心這個世代,更關心下一個世代。
1970年代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看到窮人生活每況愈下,沒有銀行願借錢給他們,慨然長嘆:「當人們在我課堂對面的門廊餓死時,我教導學生這些複雜的經濟理論有什麼用呢?」於是著手興辦窮人銀行,他的熱情讓百萬窮人尋獲出路。
凱因斯及尤努斯雖然身處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但他們對經濟社會的關心是相同的,他們深知學習經濟的目的在於讓人們過更好的生活,因此每每為文為弱勢者吶喊,尤努斯也經常反省:「當銀行將窮人拒之於門外時,經濟學家為什麼沉默?」
這些年我有幸於每週日的工商時報撰寫「經濟教室」專欄,每思及凱因斯、尤努斯淑世愛人的精神,深覺筆下責任重大。近年市場投機雖已釀成金融海嘯,但各國依然未記取教訓,從而貧富差距逐年擴大、中產階級逐漸消失、青年失業日趨嚴重、政府債務急速升高,這些前所未見的巨變,已然四面楚歌,而政治人物卻仍被選舉牽制,只想來年如何勝選,思之令人憂心,遂於經濟教室專欄為文,期望能藉由歷史、統計及學理為當前的經濟現象釋疑,這些文章如今分成十五個議題編入本書。
當前經濟真的讓人困惑,全球外匯市場每日交易四兆美元,其中與實體貿易有關者竟不到5%,其他錢到底跑到哪裡去了?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逾10%,經濟成長並沒有帶來薪資成長,成長的果實跑到哪裡去了?當美歐出現財政危機,台灣的債務數據相對穩健,但台灣財政沒隱憂嗎?另外,人們認為物價指數低估,是何原因?政府振興經濟方案,為何無效?競爭力排名提升,何以出口反而降至南韓的一半?台灣碩博士逾百萬人,企業何以仍找不到人才?台灣內閣年年改組的傷害有多大?為解答這些問題,我總是盡力以歷史經驗、統計數字及經濟學理加以探討,以讓對經濟學有興趣者及關懷台灣經濟者,能透過本書進一步了解實況。
本書得以問世,首先要感謝十年前邀我寫「經濟教室」的工商時報副總主筆葉玉琪,更感謝商訊總經理惠國兄的支持,而出版部總監政雄兄的鼓勵,正陽兄、永元兄不舍晝夜費心編輯再再令我感動。每週撰寫經濟教室要花不少時間,多年來我之所以能有從容的時間完成,得謝謝本組主任周慧如的協助。本書雖力求嚴謹,然難免仍有疏誤,尚祈各方先進不吝指正為盼。
于國欽 2013.3.14
目次
推薦序/尹啟銘
作者序/于國欽
第一篇 總體經濟
第一章 兩種成長,兩種結局
第二章 閒錢比熱錢更可怕!
第三章 陸客能創造內需嗎?
第四章 歐元區的赤壁之戰
第五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
第六章 經濟現象的因果關係
第七章 民間消費為何低迷?
第八章 GNP分配到哪裡?
第九章 下滑的附加價值率
第十章 台灣有多少內需動能?
第二篇 市場經濟的迷思
第一章 資源傾斜的市場談何尊重?
第二章 市場多少罪惡假其名而行
第三章 國內房市的「流動性陷阱」
第四章 離奇的產業關聯
第五章 經濟風暴的基因
第三篇 金融海嘯
第一章 是誰把繁榮搞成衰退?
第二章 悲劇,都由貪婪開始
第三章 財富集中,經濟不振的元兇
第四章 科技產業該負點責任的時候了
第四篇 財政債務
第一章 台灣財政的三本帳
第二章 振興經濟? 推升泡沫?
第三章 全球債務該怪凱因斯?
第四章 上杉鷹山的啟示
第五章 賣地救財政?
第五篇 預測的極限
第一章 伊索寓言的燕子
第二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三章 台灣超越日本了嗎?
第六篇 政治與經濟
第一章 振興經濟沒有萬靈丹,問題出在執行力
第二章 政治成敗轉頭空,重振經濟留青史
第三章 動盪的內閣,動盪的經濟
第四章 開會能救經濟嗎?
第七篇 文化、教育與經濟
第一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
第二章 西畫裡的全球經濟
第三章 蘇軾的母親
第四章 僵化教育政策讓台灣經濟黯淡
第五章 台灣碩博士即將達百萬之眾
第六章 人才在哪裡?
第八篇 就業與薪資
第一章 台灣該編什麼就業指數?
第二章 台灣所得水準提升了?
第三章 從唐伯虎、陶淵明看台灣失業現況
第四章 探索經濟祕密,貝弗里奇曲線還存在?
第五章 注意美國的勞參率
第六章 失業的理論與現實
第九篇 經濟指標的問題
第一章 民間投資對經濟成長有貢獻?
第二章 你在看GDP嗎? 可以再靠近點!
第三章 全球化與海關統計迷思,美國貿易赤字有那麼大嗎?
第四章 平均數的迷思
第五章 大衛、摩西與統計
第十篇 產業與競爭力
第一章 經濟競爭力的奧祕何在?
第二章 古今排名的迷思
第三章 兩個總體數據透露的意義,製造業產值與出口總額
第四章 台灣生產力的警鐘
第十一篇 通膨泡沫
第一章 CPI改採幾何平均數的秘密
第二章 誰決定物價?
第三章 颱風、物價與通膨
第四章 問題不在通膨,在泡沫
第十二篇 全球貿易與競爭
第一章 美國傲慢的經濟思維
第二章 沒有故事如何吸引觀光客?
第三章 誰有好的貿易條件
第四章 為什麼美國不行,亞洲就沒戲唱?
第五章 從關稅看各國保護主義
第六章 何方圓之能周兮
第七章 台韓經濟20年
第八章 台灣外貿最大的風險
第九章 全球關稅有多高?
第十三篇 貧富差距與世代的負擔
第一章 經濟學遺失的一章
第二章 附加價值的迷思
第三章 賦稅還有重分配效果?
第四章 我的未來不是夢?
第五章 愈來愈早退休?
第十四篇 古人談經濟
第一章 范仲淹,也懂得擴大內需
第二章 最會籌錢的財長,桑弘羊當之無愧
第三章 市場機制啟蒙,司馬遷或許第一人
第四章 外部性財政理論,黃宗羲古有明示
第五章 文人墨客也懂經濟學,辛棄疾論紙幣領風騷
第十五篇 大陸經貿
第一章 美國貿易赤字來自中國?
第二章 誰是全球經濟引擎?
第三章 中國GDP成長多快?
書摘/試閱
第十五篇 大陸經貿
第二章 誰是全球經濟引擎?
1990年有人預言亞洲時代即將來臨,世界經濟會呈現北美、亞洲及歐洲三足鼎立的局面,這個預測對了一半,錯了一半。
如今亞洲的經濟實力確實高於昔日,預測者所言不假,但是亞洲經濟份量的提高並非如預測者所言是來自日本、四小龍及東協,而是來自中國大陸,這便是預測者誤判之處。
預測者之所以沒有看到中國的崛起,原因在於1990年甫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不久(天安門事件發生於1989年),因此對於大陸經濟走向自然看不準。
人們的預測總是過猶不及,隨著這些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於是許多人又認為中國經濟的崛起將可以和歐、美三足鼎立,並且認為「美國打噴嚏亞洲就會重感冒」的時代已經過去,還認為亞洲內部貿易足以支撐彼此的經濟,但這樣的看法顯然又過於樂觀。
我們看到中國的出口已超越美、歐註1,但我們忽略了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進口至今依然遠遠落後於美、歐,以2010年而言,歐盟及美國的進口即高達全球的3分之1,中國及日本合計進口僅占全球的6分之1。
顯然,美、歐的進口需求迄今依舊是居世界之冠,這代表直到如今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仍在美、歐。中國大陸雖漸有迎頭趕上之勢,但是由於所得、消費皆遠不如美、歐,因此所能創造的需求仍遠較美、歐為低。
這些年大陸的GDP雖快速成長,但是民間消費占GDP比重仍不到5成,而美國卻占7成,再以消費的絕對金額比較,美國在2009年的民間消費高達10兆美元,是大陸的4倍,歐盟僅德國的民間消費2.3兆美元即與大陸平分秋色,由此可知,全球最大的需求動能仍在美、歐,而非亞洲。
因此只要美、歐經濟一趨緩,亞洲出口就不可能有好成績,亞洲出口一轉差,即或有內部貿易支撐,仍難力抗全球景氣走緩的大勢。
時下許多人認為亞洲、金磚國家的份量愈來愈重,這一點沒錯,但是還沒有到與美、歐分庭抗禮的地步註2,金磚四國如果排除中國,其實在全球經濟的份量也不高,俄羅斯、巴西及印度三國的進口占全球進口比重僅6.4%,雖較10年前倍增,但仍與美、歐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也許我們可以用產業關聯的概念來描述美、歐、亞的經濟關聯,美、歐由於所得水準高,消費能力強,是屬於「向後關聯係數」強的地區,容易帶動其他地區經濟成長,而亞洲及新興經濟體則屬於「向前關聯係數」強的地區,屬於容易被帶動的地區。
這十多年全球經濟的變化揭示了一個法則,成為生產大國易,升格為消費大國難,出口要超英趕美易,但進口要超越歐美難。
於此看來,如今全球經濟引擎仍在美歐,亞洲要晉升為引擎,恐怕還得等個10年。
註1:依世貿組織的統計,近10年美歐進口總額占全球進口比重由42%降至33%,雖然降低,但仍遠遠高於中國的11.6%、日本的5.8%及俄羅斯的2.1%、印度的2.7%、巴西的1.6%。
註2:美歐與亞洲進口內涵最大的不同之處是,美歐進口大多是消費財,而亞洲各國進口多屬原材物料以供生產之需,一旦美歐最終消費需求消失,亞洲貿易動能也就於焉不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