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四大主題,二十一位詞人
引領讀者體驗宋詞的美好與生命的錯落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中國文學園苑裡,一朵最芬芳潔白的奇葩──宋詞
品味詞人生命與作品交會的心靈片刻
※特別附錄※ 典藏宋詞:嚴選四十名家代表詞作
【古典和現代的交會】
以簡單淺顯的文字,引領現代讀者進入美妙的宋詞世界。
【詞作與生平的融合】
精選詞家結合生平與作品,勾勒出具有生命感的詩詞賞析。
【感傷卻圓滿的體悟】
描繪時代榮衰底下,作家生命關鍵轉折,為讀者開展一趟心靈旅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佛家的淡然境界是蘇軾的為人之道,他深諳月圓月缺是自然之理,無可避免,所以人生的盈虧自然也是隨緣而至的好,回首前塵,恍如隔夢,強求又能如何?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麵收新繭。
范成大〈蝶戀花〉
在清麗的水鄉春景中怡然自得,歷史的畫卷慢慢舒展,人生一蹉跎,便是垂垂老矣。遠方的落日有著餘暉暖暖的溫度,播撒人間。
驀然回首,尋訪帝王美人、隱士名臣詞人生命中的轉折時刻 李煜 一個缺乏政治細胞的帝王,卻是個備受推崇的詞人:他以深情訴說「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的幽會場景。感性如他,想起遭受宋朝軟禁的弟弟從善,不禁寫下「離恨恰如春草」的溫情。當鐵騎兵馬襲來,「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吐露了身在帝王家的無奈,日日重覆「多少恨,昨夜夢魂中」的悔恨。經歷過繁華與破滅,他真正想要的,其實只是「萬頃波中得自由」的平凡。驀然回首經典詞人名作,讓宋詞的芬芳重新綻放。
作者簡介
喜歡看書,寫毛筆。因仰慕魏晉風骨,沾染了北方粗獷氣息。樂天知命,開朗達觀,遨遊書海,始終堅持並執著相信「人為財死,我為情生」,代表作為《宋詞是一朵情花》、《最風流醉唐詩》。
名人/編輯推薦
東吳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林宜陵審訂
國學大師/湯一介、北大哲研所所長/李中華、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建中國文老師/蕭新玉、景美女中國文老師/林聆慈 一致推薦
★當當網五顆星評價
推薦序
驀然回首—古典韻文情感粹鍊出的宋詞之美 林宜陵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本書審訂教授
中國文學韻文之美,從《詩經》到〈古詩十九首〉到唐詩、宋詞,可謂到達唯美的情境,宋詞直接大膽的承繼了《詩經》民謠之中〈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對心儀者的真摯情感;〈綢繆〉中「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在苛稅與苦役之下的聚首感動;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默默不得語。」戰亂之中苛稅與不得相見之苦的情感。唐詩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中因多情而欲無情卻不可無情的濃烈情感,粹鍊出的宋詞之美。
本書作者將宋詞的情感用散文筆法道出「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一心為愛情而生的女子,願意死生契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卻不得如願的 「花蕊夫人」一生先後為成後蜀國君孟昶與宋太祖王妃,作者描寫出蘇軾詞作下「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美貌絕倫卻又「流年暗中偷換」無助的女子情感。花蕊夫人痛別國土,走至劍門道時,留詞一首:「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與春心託杜鵑,欲去不得的望帝去國心境,千古呼應。
寫李清照,以七夕「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形容李清照獨特 的性格與艱難的感情遭遇。留意到李清照學自〈古詩十九首〉中「盈盈一水間,默默不得語。」之情。
張玉娘中作者留意到張玉娘〈山之高〉一詩:「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學自《詩經》的〈子衿〉:「遺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最深邃的情感。更訴說張玉娘與表哥沈佺至死不渝可以為其生,可以為其死,不因貧賤富貴的變化,有所更易的女子情義。「玉關愁,金穀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幾見明月缺還圓。安得雲鬟香臂,飛入瑤台銀闕,兔鶴共清全。竊取長生藥,人月兩嬋娟。」《詩經‧擊鼓》死生契闊,至死不移的堅定。
及至相思無處寄的風流人物,「李煜 」、「柳永」、「宋祁 」、「蘇軾 」、「呂本中 」、「姜夔」、「史達祖 」、「吳文英 」。天涯落寞的「黃庭堅 」、「劉辰翁」、「王沂孫 」、「張炎」。洗盡凡心、人生簡靜 的 「張伯端」、「朱敦儒」、「 范成大 」、「夏元鼎 」都能以現代的語言,會通古今情感的共通點,引起讀者共鳴。
閱讀此書可以增進用字遣詞的能力,瞭解古今情感之美,進一步幫助讀者對自我情感的表達與描繪能力。
序
花事荼蘼情事了 作者自序
遙想宋代生活,簡直繁華到令人羨慕的地步。雖無魏晉的風骨、大唐的豐腴,卻也不失自身的綽約與瀟灑。詩書畫、文史哲,都頂著中國文化最炫目而耀眼的光環,備受仰慕。令人仰慕的不僅是絕無僅有的繁華與富庶,還有其舒暢與自由。但她卻沒有盛世王朝的剽悍雄武,反而嬌羞羸弱,不斷躲避塵世紛爭,終於不幸淹沒在外族兇猛的鐵蹄下,因此備受苛責。
或許,迷戀某個朝代和深愛某個人是相似的,總希望她可以不斷帶給自己獨特的驚喜與體驗;卻也常因希望太盛期待太高,落入失望的深淵。那被大宋繁華滋養到美豔無敵的宋詞,也在枝繁葉茂的時候,含著物極必反、凋零落敗的淒涼。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花有榮枯開落,詞有喜怒哀樂,此事古難全。千古愛恨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故事中變換的「主角」。
不禁暗想,大概每個人的心底都曾開過一朵情花吧,為著一個人或一段愛。點點滴滴心事,絲絲縷縷柔情,都鐫刻在飄搖塵世的情花上,鏤空的是花瓣,飽滿的是深情。驕傲如張愛玲那樣的人,在愛情裡也變得卑微起來,甚至願意將自己化成一粒塵埃。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哪怕他是漢奸、是敗類、是倉皇逃竄的喪家犬,但都沒關係。在她眼裡,他只是一個她深愛的男人。若能相濡以沫,便算打了完美的情花結;若無奈相忘於江湖,就只能感嘆難逃情花劫。
人生自是有情痴,流連必是多情處。今人愛宋詞,愛情花,恐怕也是因為逃不出這個「情」字。她包羅萬象,又於萬象中生出種種聚散無常。
也曾循著詞人的身影,依著他們的足跡,盤點當年的軼事,歷歷在目也歷歷如新。嘗其甘苦,品其悲喜,不料讀的是宋詞,嚼出的卻是自己的人生。就如一場漫長的旅程,途中的風物、風景與風情,撲簌簌地落了下來,拂了一身還滿,令人欲罷不能。有時候真是分不清,到底是我們解讀了前人的心思,還是我們一直在依賴前人的文字,溫暖現世焦慮的心靈。藉由品讀宋詞,我們驀然回首,照看真實的自己。
於是,在落筆暫別這段宋詞之旅時,心裡不覺升騰起一絲惆悵,煙雲水月的沉醉與荒蕪寂寥的收割也是自古難全的吧。
在提筆這本書之前,我曾認真徵詢過周圍師友的諸多意見,仔細考慮過如何擇取詞人和軼事,才能讓讀者既不感到沉悶無趣,又不會因為太過陌生而產生疏離。可稍顯遺憾的是,也因為設計過多,寫起來反而不如原來自由舒暢,勻稱細膩。譬如畫畫,有時透著濃郁窒息的悲涼;有時偏又清雅淡漠到無味。但不管怎樣,這份誠意終究還是有幸和大家見面了。
目次
作者序
花至荼糜情事了李會詩
推薦序
驀然回首—古典韻文情感淬鍊出的宋詞之美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本書審訂教授林宜陵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才貌雙全的她們,渴求一段至死不渝的愛情。然而,海誓山盟總擋不了歲月的流逝。隨著家國破滅,那暴風驟雨下散落一地的,不是落花,是女子白頭偕老的簡單願望。
花蕊夫人
只恐流年暗中換
人生若只如初見
愛與不愛都是個難題
蜀道心碎,離恨綿綿
李清照
青州的寂寞時光
一樣梅花別樣情
朝來寒雨,晚來涼風
她便是那美麗的七夕
張玉娘
解香囊,贈情郎
一場愛情的大考
相思如月月如鉤
竊取長生藥,人月兩嬋娟
戴復古妻
低低哀語悼亡妻
把杯清酒,澆奴墳土
徐君寶妻
一位弱女子的殘生
繡在上河圖裡的血梅花
多情公子空掛念
情感的種籽扎在心頭,開出了勾人心魄的花朵。公子不是萬人景仰的英雄,卻是愛情國度裡的國王。就算人生不過南柯一夢,相遇總會遭逢相離,那字裡行間透露的相思,依舊千古生香。
李煜
千古詞帝一斛珠
風流才子,誤作人主
關於繼位和亡國
憶江南富庶,悔錯殺良臣
那些瘋狂的愛情往事
柳永
淺酌低唱,誤失浮名
詞香是最好的陪葬
宋祁
偶然一嬌嗔,便為宋夫人
且向花間留晚照
蘇軾
凡塵不過雲煙一場
錢塘燈火,照見人如畫
呂本中
至今猶恨輕離別
姜夔
這一生,為誰辛苦為誰忙
史達祖
誰念我,今無裳
吳文英
十年心事夜船燈
天涯落寞,心事斑駁
少年懷抱的凌雲壯志,在時間的摧折下擠壓變形。歲月彷如盤旋離去的飛鳥,了無痕跡。如今擁有的,只有夕陽下的無語心境,以及老長老長的身影。
黃庭堅
西江彎月破盡一腔心事
劉辰翁
青燈獨臥思故國
王沂孫
西窗過雨,餘音更苦
張炎
物是人非,事事只能休
歲月淡美,人生簡靜
向晚杜鵑哀啼裡,南宋遺民以孱弱的雙腳佇立大地。穿上草鞋,當個高山流水的隱士。剩餘歲月投注在丹爐裡,前朝往事化作升騰的白煙。猛然回首,發現心自由了,歲月仍然可以靜好。
張伯端
八仙嫡傳張真人
浪跡雲水老神仙
朱敦儒
洗盡凡心,滿身清露
范成大
山鄉清麗,人生簡靜
夏元鼎
踏破鐵鞋不如隨遇而安
典藏宋詞:嚴選四十名家代表詞作
書摘/試閱
朝來寒雨,晚來涼風
西元一一二九年,建炎三年,「靖康之難」已經過去很久,但「靖康之恥」卻還深深烙印在宋人心裡。南宋朝廷自然是極力粉飾江南和平,潛藏的苟安之心已開始微微發作。在普通人看來,那片破碎的山河實在是一塊傷疤,隨著朝來的寒雨、晚來的涼風,還不時在心底隱隱作痛。
李清照為躲避戰亂,一路南下逃亡。眼見著,朝廷逃跑的速度比自己還要快,顛沛流離自是不用多說,等著再打回來重鑄山河,恐怕也是一場痴夢。
這一年,李清照飽蘸筆墨,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她在詞的最後,這樣寫道:「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橫看豎看,這日子滿是無聊。
四十六歲了,在古人眼裡,算來應該也是含飴弄孫的年齡。可那樣一個多愁善感又膝下無子的女人,骨子裡仍然流淌著脈脈少女般的浪漫情愫。這情愫向來不被人察覺。在以往宏大的歷史敘述和文學概論裡,大家喜歡將她的詞左右對切,認為前後兩期判然有別,好像南渡之後,李清照似乎判若兩人。
實際上,李清照不是一塊蛋糕,可以簡單平直地將人生一分為二。作為一個多愁善感的女詞人,那些潛藏在詞句裡的情感,其實都是未來生活的伏筆。
還是這一年,四十九歲的趙明誠忽然得病,病得猝不及防。從患病到辭世,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李清照便從婚姻幸福的女人墜落成幽憤愁苦的寡婦。
趙明誠走了,他留下了一生摯愛的文物古籍,留下了尚未完成的《金石錄》殘稿,也留下了共同生活了二十八年的髮妻。他帶走了李清照的思念與愛情,唯獨沒有帶走她。李清照將他的後事安排妥當後,卻得了一場大病,差一點就隨他去。
那一年的梅花依然迎風傲雪,那一年的朝廷依然歌舞昇平,而那一年的李清照卻已永遠失去了趙明誠。孤獨人世,她提筆寫下這樣的句子:「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祭趙湖州文〉)
如果我們能夠讀懂個中艱辛,就不難想像李清照日後改嫁的必然。首先,這個國家比她本人更要懦弱,無法依靠。漂泊的經歷和飄搖的國家,無法給李清照安全感。其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禮教幾乎可以吃人的時代,有趙明誠在,可以為她遮風擋雨;無趙明誠在,她只能自己承受被世俗「日曬雨淋」的痛苦。
我始終覺得李清照是個簡單坦率的人。她的簡單就是對愛情的渴望,還有那骨子裡湧動的少女情愫。相傳,她遇到張汝舟後,曾慨嘆「一樣的襟懷,一樣的才學」。後來,我們知道,無論從胸懷還是才華講,張汝舟和趙明誠都是無法相比的。但李清照在最初,還是「誤會」了張汝舟,以為他竟是個「可托之人」。
關於李清照的再嫁,向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她並沒有改嫁,很多文人站出來為其辯護;又一說她的確改嫁,還曾寫過類似悔恨自責的文字。說是李清照再嫁後,發現所托非人,於是憤而同張汝舟離婚,將他告了官:張汝舟的官是「非法盜賣」而來。李清照這一告必然勝訴,離婚後還可以獲得自由身。但依據法律,離婚之後,她也要承受兩年的牢獄之刑。幸虧親友及時搭救,她只被關了九天就放出來了。獲得自由之後,李清照不忘馬上寫信給親戚:「清照敢不省過知慚,捫心識愧。責全責智,已難逃萬事之譏;敗德敗名,何以見中朝之士。」可以想見,李清照當時的心理壓力非常大。
按唐朝律法,婚姻不合的女人是可以離婚的。按宋朝的慣例,女人也是可以改嫁的。歷史上,范仲淹母親也曾改嫁,直至范仲淹後來金榜高中才回去認祖歸宗。但以李清照的名譽和地位,以四十九歲高齡再嫁肯定是一片譁然。而一年之中,春天剛嫁秋天就要離婚,也勢必會掀起更大的波瀾。
我始終覺得李清照是一個簡單而勇敢的人。簡單的是她只要愛情,勇敢的是她只要和自己匹配的愛情,如果不匹配,她就不惜一切代價去打破那牢籠。而與張汝舟的再婚,在李清照看來,就是她愛情和人生的污點。她拼命擦,反覆擦,最後終於擦掉了這個污點,卻讓自己也蛻了一層皮。
如果李清照真的曾經改嫁,為什麼那許多明清學人還非要站出來替她辯護,說她並沒有改嫁呢。原來,明清時候理學盛行,對「改嫁」的責難要超過宋朝數十倍,那些文人希望通過「改寫歷史」,還後代一個清白而又完美的李清照。可現在看來,這不免有些迂腐。畢竟,李清照能夠穿越千年歲月,仍然耀眼於中華詞壇,依靠的並非是貞潔,而是才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