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原創版》2013年季度精選集.春季卷(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46804866
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
作者:《讀者.原創版》雜誌社
出版日:2013/04/01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2013年季度精選集(春季卷)》內容全面,裝幀精美,彙集了雜誌2013年春季人氣文章精華的篇章,並按文章內容進行了科學的歸類,包含夜深同花說相思、在同一片藍天下、千古難尋解酒藥、所有的夢想都開花等,春的氣息、成長的希望、一路相伴的感動,必將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
名人/編輯推薦
《讀者原創版2013年讀者季度精選集(春季卷)》匯集了雜志2013年春季最精華的人氣篇章,將給您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目次
第一輯 夜深同花說相思每一個爸爸都有一個木朵世界上沒有白吃的苦我眼裡的父親母親夜深同花說相思一個星星爸,一個星星媽他們去英國旅行的媽媽父親的沉默爸爸的情詩.等你長成一棵樹母女之間的諜戰愛情刺蝟初吻,與愛情無關讓我們談談成長,說說愛男孩女孩的燕子見字如面在風裡發一會兒呆第二輯 在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賤狗人生”我必須等待日光出現子陽鐵鍊子惡之花,暗中光雅克.庫斯托:海洋紀錄片之父張軼超:在歌聲裡孩子,請仰望星空,大聲說出你的夢想在同一片藍天下火姐乞丐張誠信小脖子美國的黑哥們兒大家的卜子哥“80後”牧民恩和我的地下室室友老麥的故事我希望在學校就學會的8件事……第三輯 千古難尋解酒藥第四輯 所有的故鄉都在遠去第五輯 所有的夢想都開花
書摘/試閱
爸爸的情詩
文/蔣雯麗
我想和你交朋友
姥爺的四個孩子里,只活了媽媽一個。
奶奶也很特別,生了爸爸這一個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
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媽媽,成了那個年代極其少有的“獨生子女”。
爸爸和媽媽都是20世紀50年代初考入鐵路系統的,是新中國的第一批鐵路職工。
懷著對新生活的向往,他們一起參加了鐵路職工運動會。爸爸參加撐桿跳高比賽,媽媽的項目是短跑。那時他們彼此還不認識,但是兩個人留在了同一張運動會合影上。
他們還一起參加鐵路文藝匯演,媽媽跳“采茶捕蝶”舞,爸爸參加合唱——前蘇聯歌曲《共青團員之歌》。演出結束后的集體合影上,又留下了他們倆的身影。
這就叫緣分吧。
也許爸爸就是從那時開始注意媽媽的——那個不多言不多語、低頭走路的羞澀女孩,那個被譽為鐵路電報所“四大美女”之一的漂亮女孩。
媽媽在眾多的通篇介紹自己的成就或輝煌歷史的求愛信中,看到了一封只有七個字的信:“我想和你交朋友。”
媽媽回了三個字:“我同意。”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問一聲:噢,原來你也在這里呀。”
張愛玲的蒼茫之語,正契合了爸爸媽媽這十個字的姻緣。
也就是這十個字的承諾,讓他們承載了日后長期兩地分居的艱難和痛苦,讓他們跟著新中國一起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運動”,而始終信守不渝。
這是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也很難做到的。
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在他們以十個字確立了朋友關系之后的一年,也就是1956年,爸爸背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帶著建設邊疆的夢想,當然也是工作的需要,去了新疆。
從安徽到新疆是個什么概念?就是要連著坐三天四夜的火車。兩個連手都沒拉過的年輕人,靠著通信,靠著思念聯系著,從不想現實的問題,比如將來能不能調回來?調不回來怎么辦?
什么都不想,就只認那十個字的死理。
我曾在媽媽的抽屜里看到過一個用畫報包起來的小本子。到現在我都記得那幅畫面,一個美麗的西洋女人,拿著一把劍,像個女神。
小本子的第一頁,是爸爸雋美的字體:“送給姐姐素琴,弟塔基。”
我的腦子如同被電擊了一下:媽媽比爸爸年齡大?媽媽是爸爸的姐姐?姐姐怎么能跟弟弟在一起呢?
對爸爸和媽媽的各種猜想開始在我小小的心靈里展開了。這兩個身為我父母的人,在我看不懂的爸爸所寫的情詩里,成了兩個無比神秘的人,又包含著一種我能隱隱感覺到卻又說不出來的濃厚的意味。
爸爸所寫的情詩,好像是普希金體,明顯受到前蘇聯文化的影響,那是當時的時尚。
媽媽有一張很美的照片,頭發端莊地盤起,戴著一條潔白的珍珠項鏈。媽媽說,項鏈是跟同事借的。她把這張照片寄給遠在新疆的爸爸,爸爸則在背面,鄭重地寫下了引自俄國文豪契訶夫的一段文字:“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無論是外表、衣裳、心靈,還是思想。在這一點上,我的妻,是我理想的化身。”
理想主義的爸爸,一生都在把媽媽理想化。
后來經過我的多方求證,終于搞清楚了,爸爸和媽媽是同年出生,爸爸的生日是在農歷正月,媽媽的生日是在農歷十一月,所以媽媽比爸爸小了快一歲。
他們不是姐弟戀,是兄妹戀。
可爸爸為什么要管媽媽叫“姐姐”呢?難道是尊稱?
我偷偷給二姐看那個媽媽珍藏的小本本,神秘兮兮地探討這個問題,但沒有答案。
直到今天,我問媽媽:“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沒有啊,你爸爸一直都是叫我的名字。”
媽媽甚至都不太記得那本詩集。
難道,這是我想象的?
不,不,我的想象力遠遠沒有這么豐富。那明明是我看見的,怎么會不存在?那個小本本,是孩提時代的我,偷偷窺探爸爸媽媽的世界的通道,那字跡和封面都歷歷在目,怎么會是虛構呢?
我只能安慰自己,歲月的磨礪,讓媽媽的記憶力下降了。
寫給妻子的情詩集
我那寫詩寫信的父母鴻雁傳書了5年,27歲的他們(在那個年代真的是大齡青年了),決定把十字承諾落實到結婚證上。
可是,那會兒,媽媽還是不知道,爸爸有沒有從新疆回來的可能?爸爸的工資是多少?爸爸家有沒有房子住?
直到第一次見了爺爺奶奶,媽媽才知道,爺爺奶奶就爸爸這么一個孩子,爸爸要負擔爺爺奶奶的全部生活。
我真不知道爸媽那5年的通信都談了些什么。難道都是女神之類的話嗎?不當詩人都虧了的爸爸,在媽媽50歲生日的時候,爸爸送給媽媽一本搜集了世界著名詩人們寫給妻子的情詩集,扉頁上,爸爸還是用普希金式的詩體寫了一首獻給媽媽的情詩,還依然要跪在被他譽為“女神”的媽媽的腳下。
我的媽媽真幸福啊!被這么個男人愛了一生。
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時代,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愛情。
爸爸在新疆工作了15年,在我6歲的時候,他終于從新疆調回來了。據說,20世紀50年代去新疆的那批人里,唯一一個離開新疆的,就是我的爸爸。
15年間,爸爸每年都把一年來對家人,對妻子的思念化作力量,忍受著三天四夜硬座火車的長途跋涉,在短短的20天里,享受著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那是多么珍貴的時光啊,我想爸爸一定都舍不得睡覺了。
其間誕生了我們姐妹三個。
早已習慣了生活中沒有爸爸的我,對爸爸的第一印象是陌生,第二印象是害怕。
陌生是自然的。一向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的家里,突然來了一個男人,讓我管他叫爸爸。盡管他慈祥地望著我,可他的胡子挺可怕,把我的臉扎得疼死了。
而且,剛見面時倒是又親又抱,過不了多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總是看不慣我,說我渾身都是姥爺慣出來的毛病,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讓我很害怕。
還有就是,爸爸有時會把媽媽帶走,帶到他的小屋去,這也讓我不能接受他,媽媽原來是屬于我的。
爸爸一回來,我原本自由自在的日子便多了很多約束,好在,礙于姥爺的面子,爸爸也不敢對我太嚴厲。
爸爸每天晚飯后都會來姥爺家。一是因為媽媽在姥爺家,二是因為姥爺家有“裴多菲俱樂部”,志同道合的人聚在這里探討國家的命運和未來。那是個男人的世界,充滿理想和熱血——男人,是要集國家與民族大義于一身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同的“賤狗人生”
——專訪劉同
文/陳敏
劉同,現任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歷任《最佳現場》《娛樂現場》《娛樂任我行》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制片人。《職來職往》點評嘉賓、作家、職場達人,因其觀點獨特,點評直接平等,成為眾多年輕人的職場偶像。
那時你好可憐
“我叫劉同,現在住在北京四環旁邊一個叫沿海賽洛城的樓盤里。7年前也曾經幻想以寫字為生。但無奈學識有限,北京太大,我寫出來的那些字都不夠成為我容身的磚瓦城墻。還好,我生性貧賤——嘴貧性格賤,從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所以投身傳媒這一行,至今。”
這段話來自劉同的第7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剛出版。
10年前,他從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寫完第一本小說,在各個論壇求出版,20元一本打印裝訂后四處投遞,還乘火車送到出版社,人家就一句話:“放那兒吧。”
9年前,他在北京給朋友寫信:“辭職‘宅’于出租屋,錢包癟癟,書稿不斷被否定,被傷害至心驚肉跳。沒日沒夜啃書準備考研,眉毛突然開始掉,或許是‘鬼剃頭’……”
8年前,他進入光線傳媒,和五六個人同住小屋,每天上網找笑話,給人家寫脫口秀。中午12點前念給同事聽,他們笑了就過,沒笑,就托人買個盒飯,自己接著寫。往事只有同事的媽媽還會提起:“那時你好可憐。”
7年前,他跳到一家傳媒公司做娛樂節目主編,第一天就是開會,領導們都在,聽他匯報改版思路。他準備了報告還未發言,老板就對總監說:“如果你要騙公司的錢,你就直接告訴我缺錢,不要隨便在街上找一個……你們想聯合騙公司的錢嗎?”劉同沒有拍桌子,只是回家哭了一場。他開始滿負荷運轉,從選題策劃、拍攝、審稿,到寫臺詞、配音、錄制,每個環節精益求精,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常常迎著朝陽下班。一年后,這檔節目很紅,他去老板辦公室辭職,離開時揚眉吐氣。那一年,過的時候很黑暗,過去之后很燦爛。就像他自己說的:“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過來。”
之后他重回光線傳媒,相繼擔任《最佳現場》和《娛樂現場》的制片人、光線傳媒藝人關系部總監、電視事業部營銷總經理……罵人、夸人,從不掩飾,不想浪費時間。當時還是新人的柳巖曾跟他請假,他說:“如果你覺得節目對你不重要,你就走。”后來他才知道,那次柳巖是因胸部腫瘤要開刀,他為此內疚了很久。
最好的逆襲
兩年前,劉同接受了求職類電視節目《職來職往》的邀請,去當點評嘉賓,“就是幫忙站個臺”,沒想到紅了。他評點犀利清晰,觀點獨特又文藝,若干次為了他人淚灑現場,很多年輕人“粉”他。
2012年8月,他在《娛樂現場》中推出了一檔脫口秀《劉同坦白講》,這一次,他是為自己寫腳本,爬山虎終于探出墻頭。他形容一桌喜宴的價格“相當于一個iPad3,而且是貼了膜加了殼越了獄的”。“馬景濤的笑都是狂笑,哭都是痛哭,咆哮只需一瞬間。”“如果你小時候長得讓人捧腹大笑,長大了讓人垂涎欲滴,這也是最好的逆襲。”“安全感就像個鬼,我一直聽說,卻從未見過。”觀眾笑,他不笑,永遠穿襯衫,干干凈凈。他不再需要染得五顏六色的頭發、耳釘或者奇裝異服,他本人就是賣點。
現在劉同是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作為業余愛好成果的新書也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和柴靜的《看見》、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爭鋒。
在約定的咖啡館,劉同左手拿水,右手拿快餐,走了進來。黑呢衣,牛仔褲配馬丁短靴,干凈利落。已是下午1點半,他還沒吃午飯:“現在不吃,開會再吃。先聊,我已經習慣了。”
起初的疲憊很快在聊天中蕩然無存。他曾恃才狂放,如今自嘲還是有點“二”,像一條很賤很賤的狗,總也打不倒。他說:“從前總把人生過得像電視劇,每集都想要一兩個高潮,最后自己獲勝,熱血飽滿。現在不用找對手,只要做好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就不可能還有對手——你想想周伯通的左右互搏。”
做娛樂節目熱鬧忙碌,水一樣的日子嘩嘩流瀉,近乎浮躁,所以劉同也喜歡安靜,試圖看清喧嘩外的去向。
下班了他不愛去外面瘋,而是寫點字看會兒書。他喜歡劉亮程:“這個新疆作家小學都沒有畢業,當過十幾年的農機管理員。他寫自己生活的村落、一棵樹的成長、一條狗的成長、一個煙囪的煙早晨被什么風刮到哪一邊,真棒。”
他有了假期很少去旅行,而是回老家,陪父母。他在湖南郴州長大,對鄉村小鎮總有難以釋懷的熱愛。在家鄉最快樂的一次,他坐著快艇去了四面環水的小島,在島上住了一晚。他形容說,月亮把整個島照得像白天一樣亮,螢火蟲到處飛。有棵高大的桂花樹,老鄉們就在樹底下吃狗肉喝蜂蜜酒,把酒言歡,唱歌。他在吊橋下面,吹著風,看漁火。
他原名劉童,希望與眾不同。后來,他把那個小縣城里游蕩懶散的孩子放進心里,成為一個專注投入的成年人,無論做電視還是寫書,他用力,緊繃。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新書里有他的心跡,還有他的攝影:一個白色水杯、一片漣漪散開的水域、一棵果實青澀的橘子樹、一朵凝然不動的云、一角被花葉點綴的天空、一輛停靠的單車……都很安靜。
不曾在青春迷茫時發力狂奔,碰得頭破血流,不會懂得那份安靜意味著什么。新書的封面是他的背影,立在白茫茫的雪地,正在端詳這個世界的美。
問題小孩
《讀者?原創版》:看主持人李響寫你的一篇文章,說你高中時是問題小孩,后來是怎么走出來的?
劉同:我讀高中時,父母不管我,老師不問我,女同學不理我,男同學也不理我。我每天穿同一套衣服,鞋子破了也沒有換的,總覺得被排擠。有一天上學時,我問自己,哪一個17歲的人會像我過得那樣糟糕?我突發奇想地把所有的問題都列在紙上,然后發現一個規律,原來第七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第六個問題本身,以此類推。比如同學不理我是因為我的衣服很破,而這是因為父母不給我零花錢,父母不給錢是因為我根本不受老師重視……最后所有問題都指向我糟糕的成績。而這點,從前根本不曾困擾我,困擾我的都是表象。我試圖讓成績稍微好一點,這樣是不是可以解決全部問題?
《讀者?原創版》:你的實驗結果怎樣?
劉同:我從高一數學教材的第一章第一小節開始一頁一頁地讀,慢慢地我的數學成績上來了,老師第一次表示關心:“你有什么問題就來找我啊。”后來考語文,作文只扣了一分,成了范文。女生們都覺得,劉同你好棒啊(笑)。
《讀者?原創版》:實驗成功后的感覺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
劉同:其實很多年來我都在找自己的存在感。男同學,你們去哪里打球?女同學,你們需要我遞黑板刷、打水嗎?我特別希望被某個團隊接納。但是你以低姿態讓人接受,別人還是看不起你。當女生稱贊你的作文寫得好棒,男同學覺得你的為人不錯,當你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時,哪怕沒有外界的肯定,也不會寂寞。
考上大學后,我決心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形象,不許那么唧唧歪歪的,和每個人講話不許超過10句。要酷,要酷!別人問我意見,我就說嗯。軍訓一個月我一直在準備軍訓后的自我推薦演講。那天上臺后,我滔滔不絕地講了20分鐘,所有人都被驚倒了。而且,大一時我長得還不錯,他們就覺得我挺有魅力,既然造成假象,便就此努力下去了(笑)。
《讀者?原創版》:從一個自卑的小孩到自信,你很喜歡思考。
劉同:中學時沒人搭理,只好自己想問題。后來有一次,我去某個學院宣傳一本新書,臺下人很少,也沒有人提問。我就讓他們寫紙條交流。我看完一張紙條,說:“這個很自卑、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的同學,請舉手。”結果,臺下很多人都舉起了手。我說,你們看看周圍就會發現,我們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好——這純屬臆想。
苦難勛章
《讀者?原創版》:2003年你從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參加了湖南電視臺的招聘,在三四百人中間拿到筆試和面試綜合第一名的成績,你怎么做到的?
劉同:大學期間我一直在各個地方實習,大一在電臺,大二在報社,大三大四在湖南臺總編室做小助理。當時電視臺招人,我覺得自己一沒錢二沒資源,可能進不去,卻考上了。后來我總結,我是所有人里面看起來最像適合這個崗位的人。我的說話和辦事方式,都像老編導,沒有廢話,還挺上道。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大學時去喜歡的單位實習,沾染一些氣質。
《讀者?原創版》:在湖南臺做娛樂節目記者兼外景主持,一年后你就辭職北漂,一度非常艱苦,后悔嗎?
劉同:不后悔,我發現自己沒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在湖南做節目時,爸爸約人吃飯都約在晚上7點,然后讓服務員打開電視找到湖南臺,說,這是我兒子做的一檔節目。得瑟吧?家人都覺得我一年能掙一百多萬,但其實我每個月只掙900元,一年掙一萬多,交完房租,過年不剩錢,而親戚們都等著我回去封紅包呢。我真是挺丟臉的。那年我就沒回家,后來辭職北上考研,希望找份更好的工作。
《讀者?原創版》:這些年你一直很努力。這種狀態中,你覺得特別美好的東西在哪里?
劉同:大學時總是用手寫稿,一個字錯了,整整一頁重抄。當時勸慰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拿到諾貝爾文學獎,這些手稿會很值錢吧?還有,我考研失利后就剩兩百多元錢,眉毛和頭發都快掉光了。壓力太大,我給我爸打電話,一接通我就哭。因為之前我拒絕了他們的工作安排,執意自己去闖……后來到了光線傳媒,大半年時間我天天找笑話和好玩的圖片,寫脫口秀。那時我連流淚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我是講笑話的。
這些往事,今天敘述起來,多么可愛,多么有趣。你過去的苦難都是你未來的勛章。
《讀者?原創版》:去掉光環和地位,你滿意現在的自己嗎?
劉同:我很滿意,也特別喜歡自己。幾年前我的同事陸續跳槽,賺的錢是我的兩三倍,我很焦慮啊。后來,我試著幫朋友的文化公司做策劃,賺了筆錢,但感覺好累。我突然發現,錢不是我最想要的,我不再想違背自己的意愿。
有句話很俗,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比如,我不喜歡互相扯頭發、搞小三的家庭矛盾節目,雖說這個有收視率,但我可以做另一檔同樣有收視率的節目,而且傳播正能量。我現在就有拒絕的權利。
《讀者?原創版》:如果一件事情,你百分之百盡力了,還是沒有做成,你會怎樣想?
劉同:我在廣告部待過一年。有一次坐了6個小時的火車,轉了2個小時的汽車,到了客戶那里又等了2個小時,聊了不到5分鐘就被打發走人。早餐、午餐都沒吃,就在路邊買了一籠包子,蘸著辣椒醬吃,我還是很開心。盡力了還失敗了,也就釋然了,說明它原本就不屬于我。現在,對一個中年男人而言(好多人都叫我大叔了),沒有什么事情是經過了長時間努力而猜不到結局的,如果太費勁,一開始就該拒絕。
賤狗人生
《讀者?原創版》:你在臺前做節目時愛憎分明,做管理時有什么不同嗎?
劉同:一樣,都是對事不對人。我曾經去老板那里埋怨我的某位搭檔,講了一二三四,結果老板打電話喊我的搭檔來,讓我當面再講一次。我好尷尬,剛才畢竟有些添油加醋的夸張,但是示弱了也是孬種。我只好硬著頭皮講,然后兩人爭辯,很快有了結果。那次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我覺得這種當面對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坦白講,一個人成熟有幾個標志:罵人不再帶臟字;仇人已經可以無視;做事客觀,對事不對人;明白人生是直播而不是錄制。
《讀者?原創版》:你才32歲已經是公司高管,在工作中有很被動的時候嗎?
劉同:是這樣,我現在做事情事先都會想得比較清楚周到,分析出個一二三來,而不是猜測。比如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上映期間,老板問:“你覺得《浮沉》這本書怎么樣?”我說:“好,我稍后回您。”掛掉電話我想,老板可能也想拍一部職場電影。那么《浮沉》是不是最好的職場小說?公司客戶有沒有那么多?我就咨詢各類朋友,然后告訴老板,現在最好的職場小說是哪兩本,分別有哪些受眾,如果拍電影,哪些客戶會投資,包括作者聯系方式、確定版權還未售出等等……那年我28歲,我一定趕在老板之前想清楚所有的問題。后來,這件事被老板當成范例宣講。
《讀者?原創版》:新浪的“年度名人微博影響力”排行榜,你排第38名,這個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劉同:話語權。我可以說我愛說的話。當然,它也讓我更在意言辭。別人都說我是在用生命寫微博。呵呵,我每條微博要寫一兩個小時,我必須保證從個人的角度百分之百正確。我媽說過的,沒有人天生正確,但有些人會越來越正確。
《讀者?原創版》:現在你工作很忙,還要擠出時間寫作,今后還會寫下去嗎?
劉同:很多人是因為《職來職往》熟知我的。其實,我寫書寫很多年了。哪怕前幾本發行量不大,能夠出版,我已經很感激。我總覺得電視是門遺憾的藝術,我是做日播節目的,每天都有一期,來不及回望,一期過去了,什么都沒留下。我就計劃每年寫一本書。人們說,這樣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啊。但對我而言,我留下了一些印記,影響了一些人。
我一直寫,寫到今天。沒有那么低賤的過去,就沒有今天的我。我希望一直這樣,像蜷縮在角落里等待著被發現的賤狗,不抱怨,不自憐,碰個杯,就把人生各種滋味一飲而盡。
劉同微博語錄
在KTV,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好兄弟,當你唱不上去的時候,可以把麥克風給他;當你喝不下去的時候,可以把杯子給他。每個人也需要一個好姐妹,當你想哭的時候,有人可以抱;當你喝醉的時候,有人送你回家。
大部分的走投無路是因為狹隘,大部分的后悔是因為視而不見,大部分的寂寞是因為自視過高,大部分的迷茫是因為想變得更好。
方法或許一夜就可以學會,但頭腦和思維只有經過漫長的學習才能形成。無論你何時誤會自己,把自己想象得過于聰明或不聰明,時間總會不疾不徐地將誤會澄清。相信時間,就是相信很多事情沒有捷徑。你相信頭腦還是心靈?我相信時間。
重要的不是你從哪兒來,而是你能去哪里;重要的不是你畢業于什么大學,而是畢業后你能過什么樣的生活;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哪些大人物,而是那些人里誰會認識你;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有多優秀,而是你還能優秀多久;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愛你,而是你和誰在一起最快樂。
“想一夜致富,想突然爆紅,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覺得街上的混混很威風,在試卷上寫父母的簽名很酷……”我們都有種種二百五的過去。寫出來并承認,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時候,人越來越自信,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里。
喝醉了之后,總會想打電話給某個人。當鼓起勇氣撥通的電話關機、銷號,或把你的來電掛斷時,你心里的這個人才真正死去。我們一直想找回那個早已習慣自己的人,可一旦發現對方變了,才會徹底斷了自己的念想。分手都是幾年前,徹底放棄卻總在多年后。
生氣中,發怒說“滾”的人大多是好心人,他們雖然生氣,但內心還是希望看到你完整地離開,復合幾率高;說“你怎么還不死”的人比較狠,他們大多對你已厭惡到極致,見你慘才開心,你另謀高就算識時務;上來就一巴掌的,你讓對方打,他打完了累了,你緊緊抱住他,故事就會重新開始。
文/蔣雯麗
我想和你交朋友
姥爺的四個孩子里,只活了媽媽一個。
奶奶也很特別,生了爸爸這一個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
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媽媽,成了那個年代極其少有的“獨生子女”。
爸爸和媽媽都是20世紀50年代初考入鐵路系統的,是新中國的第一批鐵路職工。
懷著對新生活的向往,他們一起參加了鐵路職工運動會。爸爸參加撐桿跳高比賽,媽媽的項目是短跑。那時他們彼此還不認識,但是兩個人留在了同一張運動會合影上。
他們還一起參加鐵路文藝匯演,媽媽跳“采茶捕蝶”舞,爸爸參加合唱——前蘇聯歌曲《共青團員之歌》。演出結束后的集體合影上,又留下了他們倆的身影。
這就叫緣分吧。
也許爸爸就是從那時開始注意媽媽的——那個不多言不多語、低頭走路的羞澀女孩,那個被譽為鐵路電報所“四大美女”之一的漂亮女孩。
媽媽在眾多的通篇介紹自己的成就或輝煌歷史的求愛信中,看到了一封只有七個字的信:“我想和你交朋友。”
媽媽回了三個字:“我同意。”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問一聲:噢,原來你也在這里呀。”
張愛玲的蒼茫之語,正契合了爸爸媽媽這十個字的姻緣。
也就是這十個字的承諾,讓他們承載了日后長期兩地分居的艱難和痛苦,讓他們跟著新中國一起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運動”,而始終信守不渝。
這是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也很難做到的。
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在他們以十個字確立了朋友關系之后的一年,也就是1956年,爸爸背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帶著建設邊疆的夢想,當然也是工作的需要,去了新疆。
從安徽到新疆是個什么概念?就是要連著坐三天四夜的火車。兩個連手都沒拉過的年輕人,靠著通信,靠著思念聯系著,從不想現實的問題,比如將來能不能調回來?調不回來怎么辦?
什么都不想,就只認那十個字的死理。
我曾在媽媽的抽屜里看到過一個用畫報包起來的小本子。到現在我都記得那幅畫面,一個美麗的西洋女人,拿著一把劍,像個女神。
小本子的第一頁,是爸爸雋美的字體:“送給姐姐素琴,弟塔基。”
我的腦子如同被電擊了一下:媽媽比爸爸年齡大?媽媽是爸爸的姐姐?姐姐怎么能跟弟弟在一起呢?
對爸爸和媽媽的各種猜想開始在我小小的心靈里展開了。這兩個身為我父母的人,在我看不懂的爸爸所寫的情詩里,成了兩個無比神秘的人,又包含著一種我能隱隱感覺到卻又說不出來的濃厚的意味。
爸爸所寫的情詩,好像是普希金體,明顯受到前蘇聯文化的影響,那是當時的時尚。
媽媽有一張很美的照片,頭發端莊地盤起,戴著一條潔白的珍珠項鏈。媽媽說,項鏈是跟同事借的。她把這張照片寄給遠在新疆的爸爸,爸爸則在背面,鄭重地寫下了引自俄國文豪契訶夫的一段文字:“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無論是外表、衣裳、心靈,還是思想。在這一點上,我的妻,是我理想的化身。”
理想主義的爸爸,一生都在把媽媽理想化。
后來經過我的多方求證,終于搞清楚了,爸爸和媽媽是同年出生,爸爸的生日是在農歷正月,媽媽的生日是在農歷十一月,所以媽媽比爸爸小了快一歲。
他們不是姐弟戀,是兄妹戀。
可爸爸為什么要管媽媽叫“姐姐”呢?難道是尊稱?
我偷偷給二姐看那個媽媽珍藏的小本本,神秘兮兮地探討這個問題,但沒有答案。
直到今天,我問媽媽:“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沒有啊,你爸爸一直都是叫我的名字。”
媽媽甚至都不太記得那本詩集。
難道,這是我想象的?
不,不,我的想象力遠遠沒有這么豐富。那明明是我看見的,怎么會不存在?那個小本本,是孩提時代的我,偷偷窺探爸爸媽媽的世界的通道,那字跡和封面都歷歷在目,怎么會是虛構呢?
我只能安慰自己,歲月的磨礪,讓媽媽的記憶力下降了。
寫給妻子的情詩集
我那寫詩寫信的父母鴻雁傳書了5年,27歲的他們(在那個年代真的是大齡青年了),決定把十字承諾落實到結婚證上。
可是,那會兒,媽媽還是不知道,爸爸有沒有從新疆回來的可能?爸爸的工資是多少?爸爸家有沒有房子住?
直到第一次見了爺爺奶奶,媽媽才知道,爺爺奶奶就爸爸這么一個孩子,爸爸要負擔爺爺奶奶的全部生活。
我真不知道爸媽那5年的通信都談了些什么。難道都是女神之類的話嗎?不當詩人都虧了的爸爸,在媽媽50歲生日的時候,爸爸送給媽媽一本搜集了世界著名詩人們寫給妻子的情詩集,扉頁上,爸爸還是用普希金式的詩體寫了一首獻給媽媽的情詩,還依然要跪在被他譽為“女神”的媽媽的腳下。
我的媽媽真幸福啊!被這么個男人愛了一生。
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時代,我們再也沒有了那樣的愛情。
爸爸在新疆工作了15年,在我6歲的時候,他終于從新疆調回來了。據說,20世紀50年代去新疆的那批人里,唯一一個離開新疆的,就是我的爸爸。
15年間,爸爸每年都把一年來對家人,對妻子的思念化作力量,忍受著三天四夜硬座火車的長途跋涉,在短短的20天里,享受著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那是多么珍貴的時光啊,我想爸爸一定都舍不得睡覺了。
其間誕生了我們姐妹三個。
早已習慣了生活中沒有爸爸的我,對爸爸的第一印象是陌生,第二印象是害怕。
陌生是自然的。一向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的家里,突然來了一個男人,讓我管他叫爸爸。盡管他慈祥地望著我,可他的胡子挺可怕,把我的臉扎得疼死了。
而且,剛見面時倒是又親又抱,過不了多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總是看不慣我,說我渾身都是姥爺慣出來的毛病,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讓我很害怕。
還有就是,爸爸有時會把媽媽帶走,帶到他的小屋去,這也讓我不能接受他,媽媽原來是屬于我的。
爸爸一回來,我原本自由自在的日子便多了很多約束,好在,礙于姥爺的面子,爸爸也不敢對我太嚴厲。
爸爸每天晚飯后都會來姥爺家。一是因為媽媽在姥爺家,二是因為姥爺家有“裴多菲俱樂部”,志同道合的人聚在這里探討國家的命運和未來。那是個男人的世界,充滿理想和熱血——男人,是要集國家與民族大義于一身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不同的“賤狗人生”
——專訪劉同
文/陳敏
劉同,現任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歷任《最佳現場》《娛樂現場》《娛樂任我行》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制片人。《職來職往》點評嘉賓、作家、職場達人,因其觀點獨特,點評直接平等,成為眾多年輕人的職場偶像。
那時你好可憐
“我叫劉同,現在住在北京四環旁邊一個叫沿海賽洛城的樓盤里。7年前也曾經幻想以寫字為生。但無奈學識有限,北京太大,我寫出來的那些字都不夠成為我容身的磚瓦城墻。還好,我生性貧賤——嘴貧性格賤,從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所以投身傳媒這一行,至今。”
這段話來自劉同的第7本書《誰的青春不迷茫》,剛出版。
10年前,他從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寫完第一本小說,在各個論壇求出版,20元一本打印裝訂后四處投遞,還乘火車送到出版社,人家就一句話:“放那兒吧。”
9年前,他在北京給朋友寫信:“辭職‘宅’于出租屋,錢包癟癟,書稿不斷被否定,被傷害至心驚肉跳。沒日沒夜啃書準備考研,眉毛突然開始掉,或許是‘鬼剃頭’……”
8年前,他進入光線傳媒,和五六個人同住小屋,每天上網找笑話,給人家寫脫口秀。中午12點前念給同事聽,他們笑了就過,沒笑,就托人買個盒飯,自己接著寫。往事只有同事的媽媽還會提起:“那時你好可憐。”
7年前,他跳到一家傳媒公司做娛樂節目主編,第一天就是開會,領導們都在,聽他匯報改版思路。他準備了報告還未發言,老板就對總監說:“如果你要騙公司的錢,你就直接告訴我缺錢,不要隨便在街上找一個……你們想聯合騙公司的錢嗎?”劉同沒有拍桌子,只是回家哭了一場。他開始滿負荷運轉,從選題策劃、拍攝、審稿,到寫臺詞、配音、錄制,每個環節精益求精,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常常迎著朝陽下班。一年后,這檔節目很紅,他去老板辦公室辭職,離開時揚眉吐氣。那一年,過的時候很黑暗,過去之后很燦爛。就像他自己說的:“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過來。”
之后他重回光線傳媒,相繼擔任《最佳現場》和《娛樂現場》的制片人、光線傳媒藝人關系部總監、電視事業部營銷總經理……罵人、夸人,從不掩飾,不想浪費時間。當時還是新人的柳巖曾跟他請假,他說:“如果你覺得節目對你不重要,你就走。”后來他才知道,那次柳巖是因胸部腫瘤要開刀,他為此內疚了很久。
最好的逆襲
兩年前,劉同接受了求職類電視節目《職來職往》的邀請,去當點評嘉賓,“就是幫忙站個臺”,沒想到紅了。他評點犀利清晰,觀點獨特又文藝,若干次為了他人淚灑現場,很多年輕人“粉”他。
2012年8月,他在《娛樂現場》中推出了一檔脫口秀《劉同坦白講》,這一次,他是為自己寫腳本,爬山虎終于探出墻頭。他形容一桌喜宴的價格“相當于一個iPad3,而且是貼了膜加了殼越了獄的”。“馬景濤的笑都是狂笑,哭都是痛哭,咆哮只需一瞬間。”“如果你小時候長得讓人捧腹大笑,長大了讓人垂涎欲滴,這也是最好的逆襲。”“安全感就像個鬼,我一直聽說,卻從未見過。”觀眾笑,他不笑,永遠穿襯衫,干干凈凈。他不再需要染得五顏六色的頭發、耳釘或者奇裝異服,他本人就是賣點。
現在劉同是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作為業余愛好成果的新書也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和柴靜的《看見》、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爭鋒。
在約定的咖啡館,劉同左手拿水,右手拿快餐,走了進來。黑呢衣,牛仔褲配馬丁短靴,干凈利落。已是下午1點半,他還沒吃午飯:“現在不吃,開會再吃。先聊,我已經習慣了。”
起初的疲憊很快在聊天中蕩然無存。他曾恃才狂放,如今自嘲還是有點“二”,像一條很賤很賤的狗,總也打不倒。他說:“從前總把人生過得像電視劇,每集都想要一兩個高潮,最后自己獲勝,熱血飽滿。現在不用找對手,只要做好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就不可能還有對手——你想想周伯通的左右互搏。”
做娛樂節目熱鬧忙碌,水一樣的日子嘩嘩流瀉,近乎浮躁,所以劉同也喜歡安靜,試圖看清喧嘩外的去向。
下班了他不愛去外面瘋,而是寫點字看會兒書。他喜歡劉亮程:“這個新疆作家小學都沒有畢業,當過十幾年的農機管理員。他寫自己生活的村落、一棵樹的成長、一條狗的成長、一個煙囪的煙早晨被什么風刮到哪一邊,真棒。”
他有了假期很少去旅行,而是回老家,陪父母。他在湖南郴州長大,對鄉村小鎮總有難以釋懷的熱愛。在家鄉最快樂的一次,他坐著快艇去了四面環水的小島,在島上住了一晚。他形容說,月亮把整個島照得像白天一樣亮,螢火蟲到處飛。有棵高大的桂花樹,老鄉們就在樹底下吃狗肉喝蜂蜜酒,把酒言歡,唱歌。他在吊橋下面,吹著風,看漁火。
他原名劉童,希望與眾不同。后來,他把那個小縣城里游蕩懶散的孩子放進心里,成為一個專注投入的成年人,無論做電視還是寫書,他用力,緊繃。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新書里有他的心跡,還有他的攝影:一個白色水杯、一片漣漪散開的水域、一棵果實青澀的橘子樹、一朵凝然不動的云、一角被花葉點綴的天空、一輛停靠的單車……都很安靜。
不曾在青春迷茫時發力狂奔,碰得頭破血流,不會懂得那份安靜意味著什么。新書的封面是他的背影,立在白茫茫的雪地,正在端詳這個世界的美。
問題小孩
《讀者?原創版》:看主持人李響寫你的一篇文章,說你高中時是問題小孩,后來是怎么走出來的?
劉同:我讀高中時,父母不管我,老師不問我,女同學不理我,男同學也不理我。我每天穿同一套衣服,鞋子破了也沒有換的,總覺得被排擠。有一天上學時,我問自己,哪一個17歲的人會像我過得那樣糟糕?我突發奇想地把所有的問題都列在紙上,然后發現一個規律,原來第七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第六個問題本身,以此類推。比如同學不理我是因為我的衣服很破,而這是因為父母不給我零花錢,父母不給錢是因為我根本不受老師重視……最后所有問題都指向我糟糕的成績。而這點,從前根本不曾困擾我,困擾我的都是表象。我試圖讓成績稍微好一點,這樣是不是可以解決全部問題?
《讀者?原創版》:你的實驗結果怎樣?
劉同:我從高一數學教材的第一章第一小節開始一頁一頁地讀,慢慢地我的數學成績上來了,老師第一次表示關心:“你有什么問題就來找我啊。”后來考語文,作文只扣了一分,成了范文。女生們都覺得,劉同你好棒啊(笑)。
《讀者?原創版》:實驗成功后的感覺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
劉同:其實很多年來我都在找自己的存在感。男同學,你們去哪里打球?女同學,你們需要我遞黑板刷、打水嗎?我特別希望被某個團隊接納。但是你以低姿態讓人接受,別人還是看不起你。當女生稱贊你的作文寫得好棒,男同學覺得你的為人不錯,當你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時,哪怕沒有外界的肯定,也不會寂寞。
考上大學后,我決心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形象,不許那么唧唧歪歪的,和每個人講話不許超過10句。要酷,要酷!別人問我意見,我就說嗯。軍訓一個月我一直在準備軍訓后的自我推薦演講。那天上臺后,我滔滔不絕地講了20分鐘,所有人都被驚倒了。而且,大一時我長得還不錯,他們就覺得我挺有魅力,既然造成假象,便就此努力下去了(笑)。
《讀者?原創版》:從一個自卑的小孩到自信,你很喜歡思考。
劉同:中學時沒人搭理,只好自己想問題。后來有一次,我去某個學院宣傳一本新書,臺下人很少,也沒有人提問。我就讓他們寫紙條交流。我看完一張紙條,說:“這個很自卑、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的同學,請舉手。”結果,臺下很多人都舉起了手。我說,你們看看周圍就會發現,我們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好——這純屬臆想。
苦難勛章
《讀者?原創版》:2003年你從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參加了湖南電視臺的招聘,在三四百人中間拿到筆試和面試綜合第一名的成績,你怎么做到的?
劉同:大學期間我一直在各個地方實習,大一在電臺,大二在報社,大三大四在湖南臺總編室做小助理。當時電視臺招人,我覺得自己一沒錢二沒資源,可能進不去,卻考上了。后來我總結,我是所有人里面看起來最像適合這個崗位的人。我的說話和辦事方式,都像老編導,沒有廢話,還挺上道。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大學時去喜歡的單位實習,沾染一些氣質。
《讀者?原創版》:在湖南臺做娛樂節目記者兼外景主持,一年后你就辭職北漂,一度非常艱苦,后悔嗎?
劉同:不后悔,我發現自己沒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在湖南做節目時,爸爸約人吃飯都約在晚上7點,然后讓服務員打開電視找到湖南臺,說,這是我兒子做的一檔節目。得瑟吧?家人都覺得我一年能掙一百多萬,但其實我每個月只掙900元,一年掙一萬多,交完房租,過年不剩錢,而親戚們都等著我回去封紅包呢。我真是挺丟臉的。那年我就沒回家,后來辭職北上考研,希望找份更好的工作。
《讀者?原創版》:這些年你一直很努力。這種狀態中,你覺得特別美好的東西在哪里?
劉同:大學時總是用手寫稿,一個字錯了,整整一頁重抄。當時勸慰自己,如果有一天我拿到諾貝爾文學獎,這些手稿會很值錢吧?還有,我考研失利后就剩兩百多元錢,眉毛和頭發都快掉光了。壓力太大,我給我爸打電話,一接通我就哭。因為之前我拒絕了他們的工作安排,執意自己去闖……后來到了光線傳媒,大半年時間我天天找笑話和好玩的圖片,寫脫口秀。那時我連流淚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我是講笑話的。
這些往事,今天敘述起來,多么可愛,多么有趣。你過去的苦難都是你未來的勛章。
《讀者?原創版》:去掉光環和地位,你滿意現在的自己嗎?
劉同:我很滿意,也特別喜歡自己。幾年前我的同事陸續跳槽,賺的錢是我的兩三倍,我很焦慮啊。后來,我試著幫朋友的文化公司做策劃,賺了筆錢,但感覺好累。我突然發現,錢不是我最想要的,我不再想違背自己的意愿。
有句話很俗,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比如,我不喜歡互相扯頭發、搞小三的家庭矛盾節目,雖說這個有收視率,但我可以做另一檔同樣有收視率的節目,而且傳播正能量。我現在就有拒絕的權利。
《讀者?原創版》:如果一件事情,你百分之百盡力了,還是沒有做成,你會怎樣想?
劉同:我在廣告部待過一年。有一次坐了6個小時的火車,轉了2個小時的汽車,到了客戶那里又等了2個小時,聊了不到5分鐘就被打發走人。早餐、午餐都沒吃,就在路邊買了一籠包子,蘸著辣椒醬吃,我還是很開心。盡力了還失敗了,也就釋然了,說明它原本就不屬于我。現在,對一個中年男人而言(好多人都叫我大叔了),沒有什么事情是經過了長時間努力而猜不到結局的,如果太費勁,一開始就該拒絕。
賤狗人生
《讀者?原創版》:你在臺前做節目時愛憎分明,做管理時有什么不同嗎?
劉同:一樣,都是對事不對人。我曾經去老板那里埋怨我的某位搭檔,講了一二三四,結果老板打電話喊我的搭檔來,讓我當面再講一次。我好尷尬,剛才畢竟有些添油加醋的夸張,但是示弱了也是孬種。我只好硬著頭皮講,然后兩人爭辯,很快有了結果。那次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我覺得這種當面對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坦白講,一個人成熟有幾個標志:罵人不再帶臟字;仇人已經可以無視;做事客觀,對事不對人;明白人生是直播而不是錄制。
《讀者?原創版》:你才32歲已經是公司高管,在工作中有很被動的時候嗎?
劉同:是這樣,我現在做事情事先都會想得比較清楚周到,分析出個一二三來,而不是猜測。比如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上映期間,老板問:“你覺得《浮沉》這本書怎么樣?”我說:“好,我稍后回您。”掛掉電話我想,老板可能也想拍一部職場電影。那么《浮沉》是不是最好的職場小說?公司客戶有沒有那么多?我就咨詢各類朋友,然后告訴老板,現在最好的職場小說是哪兩本,分別有哪些受眾,如果拍電影,哪些客戶會投資,包括作者聯系方式、確定版權還未售出等等……那年我28歲,我一定趕在老板之前想清楚所有的問題。后來,這件事被老板當成范例宣講。
《讀者?原創版》:新浪的“年度名人微博影響力”排行榜,你排第38名,這個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劉同:話語權。我可以說我愛說的話。當然,它也讓我更在意言辭。別人都說我是在用生命寫微博。呵呵,我每條微博要寫一兩個小時,我必須保證從個人的角度百分之百正確。我媽說過的,沒有人天生正確,但有些人會越來越正確。
《讀者?原創版》:現在你工作很忙,還要擠出時間寫作,今后還會寫下去嗎?
劉同:很多人是因為《職來職往》熟知我的。其實,我寫書寫很多年了。哪怕前幾本發行量不大,能夠出版,我已經很感激。我總覺得電視是門遺憾的藝術,我是做日播節目的,每天都有一期,來不及回望,一期過去了,什么都沒留下。我就計劃每年寫一本書。人們說,這樣沒有價值沒有意義啊。但對我而言,我留下了一些印記,影響了一些人。
我一直寫,寫到今天。沒有那么低賤的過去,就沒有今天的我。我希望一直這樣,像蜷縮在角落里等待著被發現的賤狗,不抱怨,不自憐,碰個杯,就把人生各種滋味一飲而盡。
劉同微博語錄
在KTV,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好兄弟,當你唱不上去的時候,可以把麥克風給他;當你喝不下去的時候,可以把杯子給他。每個人也需要一個好姐妹,當你想哭的時候,有人可以抱;當你喝醉的時候,有人送你回家。
大部分的走投無路是因為狹隘,大部分的后悔是因為視而不見,大部分的寂寞是因為自視過高,大部分的迷茫是因為想變得更好。
方法或許一夜就可以學會,但頭腦和思維只有經過漫長的學習才能形成。無論你何時誤會自己,把自己想象得過于聰明或不聰明,時間總會不疾不徐地將誤會澄清。相信時間,就是相信很多事情沒有捷徑。你相信頭腦還是心靈?我相信時間。
重要的不是你從哪兒來,而是你能去哪里;重要的不是你畢業于什么大學,而是畢業后你能過什么樣的生活;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哪些大人物,而是那些人里誰會認識你;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有多優秀,而是你還能優秀多久;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愛你,而是你和誰在一起最快樂。
“想一夜致富,想突然爆紅,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覺得街上的混混很威風,在試卷上寫父母的簽名很酷……”我們都有種種二百五的過去。寫出來并承認,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時候,人越來越自信,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里。
喝醉了之后,總會想打電話給某個人。當鼓起勇氣撥通的電話關機、銷號,或把你的來電掛斷時,你心里的這個人才真正死去。我們一直想找回那個早已習慣自己的人,可一旦發現對方變了,才會徹底斷了自己的念想。分手都是幾年前,徹底放棄卻總在多年后。
生氣中,發怒說“滾”的人大多是好心人,他們雖然生氣,但內心還是希望看到你完整地離開,復合幾率高;說“你怎么還不死”的人比較狠,他們大多對你已厭惡到極致,見你慘才開心,你另謀高就算識時務;上來就一巴掌的,你讓對方打,他打完了累了,你緊緊抱住他,故事就會重新開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