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關於遠行,所有華美的理由都不適用於作者:流浪、壯遊、環遊世界,試著接納這些冠冕堂皇的詞彙與他人投射在自己身上浪漫而不著邊際的幻想,承諾了幾張明信片,作者便自己一個人走上了旅程。
但真正出走的原因只有作者心底明白,以及當時偏執的任性。旅程成了一件十分私密的事,如同每日奔走在新聞事件的光天化日下,實則喜好低調甚至偶爾孤僻的人生。
作者的旅程不會完整成為誰的旅程,如果會,也將轉變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被賦予新的意義。無論腳下踩出的風景多麼具體,所有歡狂欣喜、疼痛惆悵的抽象情感,也只撼動得了自己靈魂。
如果旅行是訴諸內心的一項行動,比起外在流動的風景,力量更強大的風景在於心靈底層,那麼分享旅程,更像是赤裸裸地將自己交付出去,使之羞赧、膽怯。
作者試著用旁觀者的身分,叩問自己的心,掀開那濕黏的、密密縫縫緊貼上心房的一層,窺視裡頭的自己:23歲。
當時剛從一段刻骨銘心的傷痛中復甦,尚未自原世界觀被擊垮的廢墟完整逃離,脆弱的感受持續著,也看清自己曾為一個錯誤的追求付出過多的犧牲與放棄,失去原初的自己。那是一段信念搖擺的時期,渾渾噩噩再難有執著的堅持,卻因一度心軟而又進入彼此付出的關係。
於是彷彿看見十年後的自己,結了婚、被房貸五花大綁、為求生活品質而選擇較不耗心神體力的輕鬆工作,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間妥協。此刻昔日的夢想敲擊著作者,愈擊愈重。作者曾經多麼渴望成為一名出色的戰地記者,一名關懷社會的新聞人,也曾熱烈地迷戀著於行走在山林裡的歲月,熱切地期許自己能揹起大背包走遍世界。
那標誌了最純真的盼望,即使是年少輕狂,也顯示作者曾擁有信念。成長過程帶著作者遠離了這股傻勁,分心於身邊的人事風景,也漸漸少了承諾的勇氣。想著想著發覺自己多麼不願未來無止境地陷入不置可否的感情、工作迴圈中,便決定在歲月逼向現實低頭前,把自己曾緊擁有的信念用力地找回來。
昔日的夢想、信念,縈繞著真實戰場的前線,在遙遠的彼端迴盪。作者必須放棄一些,以兌現自己對自己應許過的承諾。旅程就從這樣的取捨開始。作者辭去工作,決定用存款中的25萬元,走至少10個國家。一直到旅途歸來,始終學習著取捨。
面對這場旅程的心態就像最後一場任性般,好像行過了大風大浪,便心甘情願回到熟悉的田埂間拿起鋤頭善盡本分,步入安穩人生。作者不是不愛她的家鄉,也不是一個會永遠渴望在外闖蕩的人,遠行並非終極目標,僅僅是一種自我整頓的手段。走出舒適圈,才能在紛亂混濁中帶著憂患意識望見那道熾熱的火焰,確認心中最執著的信念。外界愈嘈雜時,也勢必選擇失去某一種聽覺,才能聽見乾淨清明的聲音。
相較於安逸閒適的觀光景點,作者渴望邊境、疆界或旅人稀少的地域。也許從複雜中看見純粹、從被建構的表象中看見失落的原始本質,和曾身為新聞人渴望追尋真相的本性有關。既難得能親身體驗一回,又何必前往翻書、上網就可尋得大量遊記的地方。懵懵懂懂地,作者有了這一點點的方向,開始設定路線。
為使所有感官細膩地舒展,便堅持一個人出發,也堅持心靈純粹與自由度。婉拒了旅費贊助及出書計畫、迴避婚姻話題、放棄留職停薪,因作者懷疑,倘若尚未兌現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又怎能輕易將其餘的承諾攬在身上,更何況含危險性的追求?她想靜靜地出發,想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推得多遠。
朋友笑作者掛在機車鑰匙上的指北針,有天突然顛倒成了指南針,她將這視為一種啟示:「要出發了吧。」握著磁鐵研究,聽著始終很著迷的昇歌,剎那間醒覺,在確立自己方向前,誰也不能夠成為誰的指北針。獨立個體交會的瞬間,只有依靠完整的姿態才能尋得答案。也才能準備好完整地給予。
作者選擇了出發,就這樣一個人。
後來才發覺,那成了生命中想忘也忘不掉的一年。
作者簡介
廖芸婕
出生於台灣,西元八年級後段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中央社、蘋果日報記者,獲李政育新聞獎、中央社新聞獎。
2011年末放逐新聞工作的身分,開始沒有名字沒有頭銜沒有設限的多國背包窮遊。
目前致力於國際新聞。捨不得的棲息地有台灣、佔據學生時代克難但動人的山林歲月、原住民部落。
名人/編輯推薦
隨俗更寫俗 林耀煌(華人旅行社專業經理人)
我常跟朋友聊旅行的目的?得到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門,甚至沒有目的也是其中一個答案。
我很佩服皓平兄可以把探訪奇特的人文當成旅行的樂趣。也很羨慕哲青,年紀輕輕的就走過許多精彩的世界級景觀。
商訊李副總要我為一位旅人的旅遊書寫推薦序時,天生不善拒絕的個性,就同意這個差事。
開始讀芸婕的作品,覺得這是一本遊記,多讀幾篇之後,發現這是一種生活,而且是很有畫面的生活。這時腦海中浮現『入境隨俗』,芸婕不僅隨俗更寫俗,這時才開始感謝李兄給我的是一張VIP門票,觀賞了許多民俗與風情,也讓我對旅行的目的多了一種體認。
這本書讓你我有機會結緣,誠心建議閱讀的時候細細欣賞,你將融入芸婕的畫面,甚至心歷其境。也恭喜你和我一樣,有幸閱讀到這本用心寫出來的好書。
邊境,女兒,背包客
她的第一本書,所以給了我機會,第一次真正地為一本書寫些什麼。
女兒沒忘了在信中特別多捧我兩句,說您是挑大樑的,您的序文特別重要喔!然後又補充說,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本書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本,就留給家人吧!
說是寫序文,倒覺得像是要一個曾經疑惑不解、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的父親,在面對著彷彿失而復得的女兒的某種複雜心情的當下,被要求剖析一番自己的心路歷程。
在許多次充滿衝突的對話中,女兒最後一次認真的問我,是不是因為我是女生,所以你就反對讓我獨自出去走一趟?記得我當時也很認真地回答她,說,如果妳是男生,那我就更不可能同意妳這樣的任性。
聰明或耳尖的人,也許就已經從我的回答裡,找到了那連我自己都不會輕易承認的,那內心深處,自己與自己的掙扎。
可是我從來沒有忘記(倒不知道她自己是不是還記得?),那個正值十八,青春、固執,內心充滿著想法、卻又只執著於一個方向,此刻正迫不急待、趕緊想要往外面的世界飛撲而去,父母眼中叛逆、聰慧,卻又放心不下的女兒,在她就要到木柵去過她新生活的前夕,我們坐在臨窗的木桌旁,望著剛沖泡的茶湯上裊裊升起的白煙,夏日蟬聲嘶嘶,她突然興致勃勃地問我說,上了大學,你會建議我去參加什麼社團?登山社,我清楚地記得當時是這樣毫不猶豫地回答著的。
是這樣的因果嗎?我年輕時的蠢動(甚至於現在依然),自己體內滾滾流動著的血液,潛伏著的不安定的基因,想飛,嚮往廣闊的天空與無拘束的氛圍。而我的母親,本姓馬,卻也始終相信那個算命仙的預言,妳這個小兒子,命中帶馬,注定一輩子奔波不停。在某個時候,悄悄的迸裂在這正振翅待飛的女兒身上了。
她要我寫序,寄來了她的文稿,我卻猶豫了,怕看了之後會被她的心思牽著走,或者我在想,我應該直接寫下我自己最單純的感受,一個決定獨行的背包客,就要前往在我們眼中代表著貧窮、落後、甚至於蠻荒的邊界與邊界之間,是自己的女兒,沒有真正地出過國,卻就要這樣一個人,單獨地去闖蕩,沒有約定歸期,沒有確定的行程,甚至於沒有談及任何經濟的需求與支援,就這樣,在連我們都不知道的某一天,單獨的飛出去了。
陸陸續續有她的訊息,說自己在越南,在寮國,在邊境,在西藏。。。直到了七月的某一天,我自己計畫與同伴要去青海湖騎單車環湖,她在郵件中興沖沖地說,要嘛我們可以在青海湖畔的西海鎮見面,或者就在西寧市。。。那一剎那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她是一個無所羈絆的旅人,可以任性四處漫遊一樣,而我,與我的女兒,在她失蹤了半把年之後的某一天,竟然是在遙遠的異鄉相逢!
當時想起來其實還是不免有許多期待,想看看她這樣流浪了半年之後到底把自己搞成了什麼模樣,我的日期與行程大體上是確定的了,緊湊,因為用時間換取空間,但她自己的呢?有那麼瀟灑,有那麼自由自在可以隨意來去?
最後當然還是擦身而過,她說因為火車不能等,我必須即刻往印度出發。
這幾個月來陸陸續續看了她發表的文稿,我卻不認為有需要在此特別加註什麼,一個父親,其實真正期望的,不過就是看到她們自己擁有一顆澄澈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中,在成長的歲月裡,清清楚楚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By V.L.廖 3/24/2013
目次
推薦序
自序:二十歲的指北針
第一部:浸在水裡
麻油雞【台灣】
洪水未退【泰國】
太陽雨【寮國】
淚水海洋【柬埔寨】
涎著傷痕的口水【越南】
第二部:走在風裡
來去匆匆【泰國、台灣、香港、湖南、重慶】
風瀑之山【西藏】
脫韁狂奔【印度:大吉嶺、德里】
第三部:流著血與蜜
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布拉格、克羅埃西亞、波西尼亞】
方向盤【巴爾幹半島:蒙特尼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
雙腿的意志【巴爾幹半島:馬其頓、塞爾維亞、布拉格】
第四部:呼吸
心跳聲【北京、內蒙古、黑龍江】
屏住呼吸【新疆】
強忍淚水【印度:加爾各答、瓦拉納西、卡傑拉霍、阿姆利則】
崩潰【印度:喀什米爾、拉達克、德里、卡瓦】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