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高等職業教育電類專業規劃教材-電氣自動化系列
ISBN13:9787302332787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王民權; 應力恆; 梅曉妍
出版日:2013/10/14
裝訂/頁數:平裝/284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浙江省高校重點教材建設項目中的自動化類高職高專系列教材之一,教材內容根據《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制造大類》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的要求編寫。
本書主要內容包含電路的組成及基本知識、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單相正弦交流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一階電路的過渡過程、磁路與電磁鐵、安全用電,最后通過兩個工程實例對全書所學知識進行了綜合應用。
本書適合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類專業高職學生使用,也可作為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名人/編輯推薦
《高等職業教育電類專業規劃教材·電氣自動化系列:電工基礎》適合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類專業高職學生使用,也可作為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目次
第1章電路的組成及基本知識
1.1電路的組成與基本物理量
1.1.1典型電路應用實例
1.1.2電路的概念
1.1.3電路中的物理量
1.2認識電阻元件
1.2.1 電阻的種類與規格
1.2.2電阻的作用
1.2.3電阻的特性
1.2.4電阻的基本使用
1.3認識電容元件
1.3.1 電容的種類與規格
1.3.2 電容的結構與作用
1.3.3電容的特性
1.3.4 電容的串并聯
1.3.5 電容的基本使用
1.4認識電感元件
1.4.1 電感的種類與規格
1.4.2電感的特性
1.4.3 電感的結構與作用
1.4.4電感的串并聯
1.4.5電感的基本使用
1.5認識電源
1.5.1電壓源及其特性
1.5.2電流源及其特性
1.5.3受控源及其特性
1.6電路物理量的測量
1.6.1電流的測量
1.6.2電壓的測量
1.6.3功率的測量
1.6.4電能的測量
1.7基爾霍夫定律的學習與應用
1.7.1電路模型中的術語
1.7.2基爾霍夫定律及其應用
習題1
第2章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電阻的聯結與等效
2.1.1實際問題
2.1.2電阻的串聯
2.1.3電阻的并聯
2.1.4電阻的混聯
2.1.5 電阻星形聯結與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2電源的等效變換與應用
2.2.1方法探索
2.2.2電源等效變換及其應用
2.3支路電流法及其應用
2.3.1方法探索
2.3.2支路電流法及其應用
2.4結點電位法及其應用
2.4.1方法探索
2.4.2結點電位法及其應用
2.5疊加定理及其應用
2.5.I方法探索
2.5.2疊加定理及其應用
2.6戴維寧定理及其應用
2.6.1方法探索
2.6.2戴維寧定理及其應用
2.7含有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習題2
第3章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3.1正弦交流電的表示方法
3.1.1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
3.1.2正弦交流電的表示方法
3.1.3正弦交流電各種表示法的比較
3.2單一參數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2.1純電阻電路
3.2.2純電感電路
3.2.3純電容電路
3.3復合參數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3.1 RLC串聯電路
3.3.2 RLC并聯電路
3.3.3 RLC混聯電路
3.3.4電路參數的測量
3.4電路功率因數的提高
3.4.1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
3.4.2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
3.5電路的諧振
3.5.1串聯諧振電路
3.5.2并聯諧振電路
3.6非正弦周期電路的分析
3.6.1常見的非正弦周期電量
3.6.2非正弦周期電量的分解
3.6.3非正弦周期電量的計算
3.6.4非正弦周期電量的測量
習題3
第4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4.1三相交流電源的聯結
4.1.1三相對稱交流電源
4.1.2三相電源的星形(Y)聯結
4.1.3三相電源的三角形(△)聯結
4.1.4三相電源與負載的正確聯結
4.2三相負載的聯結
4.2.1三相負載的星形(Y)聯結
4.2.2 三相負載的三角形(△)聯結
4.3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與測量
4.3.1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
4.3.2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4.4三相電路相序的判斷
4.4.1相序檢測原理
4.4.2相序檢測裝置的制作與使用
習題4
第5章一階電路的過渡過程
5.1 電路的過渡過程與換路定律
5.1.1電路的換路過程與過渡現象
5.1.2換路定律
5.2一階RC直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2.1 RC電路的充電過程
5.2.2 RC電路的放電過程
5.2.3 RC電路參數改變引起的過渡過程
5.2.4一階RC電路過渡過程的應用
5.3一階RL直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3.1 RL電路的磁能存儲過程
5.3.2 RL電路的磁能釋放過程
5.3.3 RL電路參數改變過程分析
5.3.4一階RL電路過渡過程的應用
5.4一階交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4.1求解一階交流電路過渡過程的三要素法
5.4.2三要素法在交流電路中的應用
5.5微分、積分電路及其應用
5.5.1微分電路
5.5.2積分電路
習題5
第6章磁路與電磁鐵
第7章安全用電
第8章電工技術應用與實踐
附錄A常見電阻特點及用途
附錄B色環的含義
附錄C常見電容
附錄D常見電感
附錄E防護等級
附錄F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1.1電路的組成與基本物理量
1.1.1典型電路應用實例
1.1.2電路的概念
1.1.3電路中的物理量
1.2認識電阻元件
1.2.1 電阻的種類與規格
1.2.2電阻的作用
1.2.3電阻的特性
1.2.4電阻的基本使用
1.3認識電容元件
1.3.1 電容的種類與規格
1.3.2 電容的結構與作用
1.3.3電容的特性
1.3.4 電容的串并聯
1.3.5 電容的基本使用
1.4認識電感元件
1.4.1 電感的種類與規格
1.4.2電感的特性
1.4.3 電感的結構與作用
1.4.4電感的串并聯
1.4.5電感的基本使用
1.5認識電源
1.5.1電壓源及其特性
1.5.2電流源及其特性
1.5.3受控源及其特性
1.6電路物理量的測量
1.6.1電流的測量
1.6.2電壓的測量
1.6.3功率的測量
1.6.4電能的測量
1.7基爾霍夫定律的學習與應用
1.7.1電路模型中的術語
1.7.2基爾霍夫定律及其應用
習題1
第2章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電阻的聯結與等效
2.1.1實際問題
2.1.2電阻的串聯
2.1.3電阻的并聯
2.1.4電阻的混聯
2.1.5 電阻星形聯結與三角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2電源的等效變換與應用
2.2.1方法探索
2.2.2電源等效變換及其應用
2.3支路電流法及其應用
2.3.1方法探索
2.3.2支路電流法及其應用
2.4結點電位法及其應用
2.4.1方法探索
2.4.2結點電位法及其應用
2.5疊加定理及其應用
2.5.I方法探索
2.5.2疊加定理及其應用
2.6戴維寧定理及其應用
2.6.1方法探索
2.6.2戴維寧定理及其應用
2.7含有受控源電路的分析
習題2
第3章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3.1正弦交流電的表示方法
3.1.1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
3.1.2正弦交流電的表示方法
3.1.3正弦交流電各種表示法的比較
3.2單一參數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2.1純電阻電路
3.2.2純電感電路
3.2.3純電容電路
3.3復合參數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3.3.1 RLC串聯電路
3.3.2 RLC并聯電路
3.3.3 RLC混聯電路
3.3.4電路參數的測量
3.4電路功率因數的提高
3.4.1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
3.4.2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
3.5電路的諧振
3.5.1串聯諧振電路
3.5.2并聯諧振電路
3.6非正弦周期電路的分析
3.6.1常見的非正弦周期電量
3.6.2非正弦周期電量的分解
3.6.3非正弦周期電量的計算
3.6.4非正弦周期電量的測量
習題3
第4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4.1三相交流電源的聯結
4.1.1三相對稱交流電源
4.1.2三相電源的星形(Y)聯結
4.1.3三相電源的三角形(△)聯結
4.1.4三相電源與負載的正確聯結
4.2三相負載的聯結
4.2.1三相負載的星形(Y)聯結
4.2.2 三相負載的三角形(△)聯結
4.3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與測量
4.3.1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
4.3.2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4.4三相電路相序的判斷
4.4.1相序檢測原理
4.4.2相序檢測裝置的制作與使用
習題4
第5章一階電路的過渡過程
5.1 電路的過渡過程與換路定律
5.1.1電路的換路過程與過渡現象
5.1.2換路定律
5.2一階RC直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2.1 RC電路的充電過程
5.2.2 RC電路的放電過程
5.2.3 RC電路參數改變引起的過渡過程
5.2.4一階RC電路過渡過程的應用
5.3一階RL直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3.1 RL電路的磁能存儲過程
5.3.2 RL電路的磁能釋放過程
5.3.3 RL電路參數改變過程分析
5.3.4一階RL電路過渡過程的應用
5.4一階交流電路的過渡過程
5.4.1求解一階交流電路過渡過程的三要素法
5.4.2三要素法在交流電路中的應用
5.5微分、積分電路及其應用
5.5.1微分電路
5.5.2積分電路
習題5
第6章磁路與電磁鐵
第7章安全用電
第8章電工技術應用與實踐
附錄A常見電阻特點及用途
附錄B色環的含義
附錄C常見電容
附錄D常見電感
附錄E防護等級
附錄F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3.串聯諧振的危害
從例3—5—1可以看出,諧振時,電容兩端的電壓遠高于電源電壓。電力系統中如果發生諧振,可能使電容和電感兩端的電壓高于電源電壓。如果這個電壓大于元件的額定電壓,會造成設備損壞,甚至威脅工作人員的安全。電力系統中的電源頻率通常是固定的,為避免諧振的產生,應根據需要對電路參數進行必要的調整。
3.5.2并聯諧振電路
1.諧振的產生與特性
典型的RLC并聯諧振電路如圖3—5—3所示。并聯諧振的條件與串聯諧振相同,都是其總阻抗Z=R+jX的電抗部分X=0,電路對外呈純阻性。由于并聯電路和串聯電路的結構不同,它們的特性表現就不一樣。
結合圖3—5—4所示的并聯諧振相量圖,說明并聯諧振電路特性如下:
(1)諧振頻率f0由電路參數決定,可以通過調節電路參數,使電路達到諧振狀態。
(2)由于諧振時電路的阻抗2最大,對外呈純阻性。
(3)諧振時,電路中的總電流IO最小,相位與電路外加電壓同相位。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