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李嘉瑜
臺灣桃園人,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研究領域主要集中於古典詩學,著有〈從眾聲靜默到七絕典範──讀者對《江南逢李龜年》的接受與闡釋〉、〈宮城與廢墟的對視──元代文學中的大安閣書寫〉、〈旅行、獵奇與懷古──久保天隨漢詩中的澎湖書寫〉等學術論文,另有《唐宋詩舉要精選今注》(合撰)、《百年滄桑》(散文)
序
上個世紀末的最後一個夏日,我偶然間與一位大學時代的學長聊起太祖父,在不斷繁衍增生的家族傳說裏,他是神話一般的人物。
太祖母說他從小就愛讀冊,是她此生見過最有學問的人。曾在教育局當督學的大伯公,退休後四處尋訪太祖父散落於各地廟宇門楹間的聯對。我媽則語帶炫耀的說,在舊日鄉里,她走到哪兒人家都會指著她說,咦,她不就是那個筱園先生的孫女嗎?害她什麼壞事也做不了。
這實在太匪夷所思了吧!
我當笑話說起,沒想到熱心的學長卻為我找到了太祖父藏匿在地方志中的傳記。我一字一字的讀著,忽然間,太祖父虛幻如夜霧的身影,漸漸地被晨光洗亮,我看見他了。當時,我並不知道,旅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展開了。
那時候,我還在寫博士論文。在緊緊挨著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的時光間隙中,我開始穿梭在國圖與央圖分館之間的捷運線上。不同於國圖那種人人安之若素的沉靜氛圍,臺灣分館亮敞又世俗,可以隨意的借書,可以聽見孩子們的喧鬧聲,而那些裹著厚沉時光風塵的舊籍,就在觸手可及的書架上。
在那裡,我找到了一首兩首很多首太祖父在日本時代寫的漢詩。他沒能活到戰後,所以一直留在那遙遠的年代。日治舊籍的紙張脆薄的像泰國海苔,翻動時必須屏氣凝神,多半只能用手抄的方式謄寫。可是總有看不見的灰黴在空氣中四散爆開,那陣子我老是鼻子過敏,戴著口罩在捷運上連打幾個噴嚏,人群像潮水般,剎那間全都湧向車廂另一邊,SARS期間,好像怎麼解釋都不對。
有一次,在天黑之前,我意外地在1940年出版的《瀛海詩集》中找到了太祖父的小傳。緊握著手機,我蹲踞在圖書室的轉角,逐字念給媽媽聽:「善屬文能詩,為漢學界耆宿,性亢爽高潔,有耕隴抱膝高吟之概,然圭璋品望為世所重……」,還沒念完,我媽就在電話那頭擰心大喊:「白話文!說白話文!」我清楚的感覺到血液中嘩然的騷動,一條名為血緣的河正在太祖父、媽媽與我之間流動著。
那樣的時刻,我竟想起了在神桌下鑽來竄去的童年,每次被大人連拖帶拉地曳出來時,就會被迫與戴著昭和初期士紳便帽的太祖父打上照面,他溫文和氣的笑容凝結在老照片中,老照片長久地被擺放在神桌左側。在昏沉沉的幽暗堂屋中,只有他的笑容讓我感到溫暖。因為在我與太祖母共眠的那段時光中,她醒時睡時說得都是他,五歲的我夜半醒來,碩大的月亮在窗前逼視著,三合院外的竹林兀自在風中淅淅鳴響,她還在說。太祖父死後,她就這樣獨自說了四十多年。
當我在臺大圖書館五樓的臺灣資料中心,逐日地展讀總督府官辦的《臺灣日日新報》時,藏在外套口袋裡的MP3播放器中,夏川りみ反覆唱著―「晴空颯爽也好,大雨滂沱也罷,那時時刻刻浮現的笑容,即使回憶已遠離褪色,我依然追尋絲絲影跡」,那歌聲裡有著南方特有的溫煦氣味,彷彿太祖父生活的世間。
那時的一切對我而言,充滿著新奇的魅惑。基隆港駛進幾百噸的鐵甲船艦,電燈一盞一盞地在城市中亮起,報午機開始為島嶼定時,至於手電筒則被稱為「懷中電火」。太祖父還趕時髦地參加了臺灣的第一場民主選舉,連任了兩屆庄協議會員。我在《臺灣日日新報》中找到了他的許多行跡,當然,還有更多的詩。
在臺灣資料中心臨窗的座位,許多個午後,我就在那裡一首一首地讀著他的詩,清楚地看到包覆在太祖父周遭的巨大寂寞,無數的事景在時光中遷移,他的悲慨仍然無可抑止的感染了我。而夏川りみ仍然在耳機中甜甜地唱著:「悲傷落淚也好,歡喜雀躍也罷,你的笑容總會浮上心頭,我相信從你所在的地方看得到我。」
「我也來寫一篇太公的小傳吧!」2005年的夏天,小叔公曾經這樣承諾於我,他還陪我去探訪一百零四歲的大姑婆。白髮如銀的小叔公用充滿臺味的紅白條紋塑膠袋提裝著一罐罐的養樂多,獻寶般的遞給大姑婆說:「阿姐,這是你最愛吃的啊!」大姑婆寵溺的撥了撥他亮晃晃的白髮,笑咪咪地說:「你也一起來喝吧!」那一刻,我發現不管人間如何紀年,在大姑婆眼中,小叔公永遠都還是那個愛撒嬌的年幼弟弟。當時,他們是太祖父的孩子中,僅存的兩個。只是那年冬天還沒過完,小叔公就離開了。我始終沒有看到那篇小傳。
總是這樣,差一步,來不及了。當我在記憶中回望,確實有不少這樣的遺憾。
可是轉過身,仍然有許多溫暖而堅定的援助,在這趟漫長的旅程中,給予我前行的力量,我想銘記於此:感謝國北教大臺文所翁聖峰教授的指點與鼓勵,他是這本詩集最重要的推手。感謝邱逢幹先生的全力支持,為了這本詩集,他總是放下手邊事務,一次又一次地奔波於邱氏祖祠與分流而下的親族之間。感謝邱逢琛先生的大力幫忙,他不但提供了筱園先生存世最明晰的照片,還親自翻譯蕭慶壽先生以日文撰寫的弔詞,讓那些在時間中時隱時現的記憶片段,被確定下來。感謝國北教大語創所的余宛蒨同學、孟德欣同學、廖宜家同學,他們都曾分擔資料整理與校對的工作。
最後,我要將這本詩集獻給我親愛的媽媽―邱瓊英女士,這本詩集的起點是源於她的心願,冰島詩人Snorri Hjartarson說:「每一條來自家的路,都是通向家的路」,那正是我所經歷的奇異旅程。
李嘉瑜
二○一三年四月十八日序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
目次
邱筱園先生畫像
《詩報》書影之一
《詩報》書影之二
《臺灣教育》書影
〈全島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一覽表〉書影
邱筱園先生告別式之照片
蕭慶壽先生弔詞之手稿
邱筱園先生銅鑼圈故宅之照片
邱允妹女士訪談留影
翁序
邱序
編序 旅程
邱筱園生平
課耕茶是業,避俗竹為鄰──日治時期臺灣漢詩人邱筱園及其詩作
凡例
卷一‧繫年詩 詩一百二十四首
明治40年〈1907)
桃花源
明治41年〈1908)
桃澗曲
懷鄭延平
遣懷詞
明治42年〈1909)
奉贈潘濟堂先生
明治44年〈1911)
恭詠 御題寒月照梅花
葉聲(二首)
秋螢
大正元年〈1912)
弔沖烈士貞介君(三首)
對菊(二首)
重陽卽事(五首)
蕉絲
紙鳶(二首)
白雁
大正2年〈1913)
懷中電火(四首)
蘇小墓(四首)
半面美人(四首)
張良
絕纓會
晚鐘
畫蘭(三首)
大正3年〈1914)
拜歲蘭
平蕃紀事(三首)
大正5年〈1916)
白衣送酒
諸葛廬
黃金臺(三首)
大正6年〈1917)
管仲
大正13年〈1924)
新年言志(集句)
昭和2年〈1927)
孔方兄
東閣雅集席上敬攀蔗庵督憲瑤韻
東閣雅集分韻得逢字
曝書(二首)
昭和3年〈1928)
古松
市隱(二首)
新柑(三首)
昭和4年〈1929)
墨菊(三首)
蚌珠(六首)
昭和5年〈1930)
蛇
過劍潭感作三首錄一
秋桃
哭黃式垣
虞美人(二首)
菜根
昭和6年〈1931)
題劉季斬蛇圖
遠山(二首)
菜根獵犬(三首)
雨絲
昭和7年〈1932)
廉吏(二首)
報午機
踏靑鞋(二首)
祈晴
黃金臺
昭和8年〈1933)
和少菴四十初度書懷
昭和9年〈1934)
秋望
蘆衣(二首)
秋柳
斷雁
寒鴉
春水
遠山雪
息媯
精衛填海
秋草
楊妃病齒
秋宮怨
昭和10年〈1935)
蓮山
項羽
花月酒(二首)
竹山巖即景
重陽雅集
昭和11年〈1936)
相思樹(二首)
昭和13年〈1938)
祝黃則修先生古稀?四雙壽
昭和15年〈1940)
看劍
老妻
伍員
埔里道中
獅山其二
獅山其四
海會庵聽經
卷二‧未繫年詩 詩一百零八首
五絕
寒食(二首)
大樹(四首)
七絕
龍潭即景(九首)
訪菊(二首)
延平郡王(二首)
新蟬(二首)
洗硯
野鶴
品茶(三首)
寒梅(二首)
紙鳶
楊妃洗兒
秋扇
患盜
望雨(二首)
初雪
秋雨(三首)
氷旗
龍蟠
蜘蛛(三首)
冬日(三首)
秋思(二首)
蟹
慾梅(二首)
老人星
紅葉(四首)
新秋(二首)
釣臺
老將(五首)
擲珓(二首)
雷(二首)
秋月(二首)
春曉
夢蘭(三首)
雁影(二首)
東寧橋(三首)
秋桃(三首)
社鼠(四首)
畫虎(二首)
五律
春粧
四知台(二首)
七律
落花(三首)
古鏡
枯樹(六首)
虎(三首)
猿(三首)
五古
送沈梅岩社友榮遷永靖
邱筱園詩作出處檢索表
附錄
《桃園縣志‧邱世濬傳》
《瀛海詩集‧邱世濬傳》
〈先父創新公行述〉/邱維垣
詩報發刊詞/邱筱園
論纏足之弊害及其救濟策/邱筱園
弔詞/蕭慶壽撰,邱逢琛譯
輓詩/魏潤庵等
邱允妹女士訪談錄
邱筱園文學活動年表
書摘/試閱
拜歲蘭1
氣孕陽和2骨自妍,幽香輕重藉風傳。
寸心3似欲回天地,百折4從無失後先。
御苑5曾同芝獻瑞6,名山常共菊迎年,
孤芳7不以人無戢8,獨放東皇太乙9前。
【今注】
1 拜歲蘭:花名,即報歲蘭,因其開花時間多在農曆年前後,故有此稱。
2 陽和:祥和溫暖。陳師道〈立春致語口號〉:「收拾陽和作早春。」
3 寸心:心中。陸游〈感事六言〉:「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4 百折:比喻曲折之多。陸游〈舟中戲書〉:「平生萬事付之天,百折猶能氣浩然。」
5 御苑:帝王的園林。李紳〈重入洛陽東門〉:「連野碧流通御苑,滿階秋草過天津。」
6 獻瑞:謂呈獻祥瑞。鄒選〈金馬門賦〉:「海若獻瑞,馮夷效祥。」
7 孤芳:比喻人品高潔或懷才不遇。張耒〈感遇〉之七:「豈無孤芳者,佳菊獨煌煌。」
8 戢:將兵器收聚而藏。
9 東皇太乙:即東皇太一,先秦時代楚國神話中最高位的大神。
白衣送酒1
拼將醉菊過重陽,徒倚東籬自顧芳。
盜飲2不妨師畢卓3,愛才況復出王郎4。
愁城莫解青衣5役,解使偏逢白祫6裝,
洗盞欣然花下酌,儘容處士老柴桑7。
【今注】
1 白衣送酒:一次重陽節,陶淵明正撫琴賞菊,正遺憾無酒可飲,忽見一白衣人送酒而來,原來是江州刺史王弘的使者。事見檀道鸞《續晉陽秋》。
2 盜飲:偷喝酒。
3 畢卓:人名,字茂世,河南新蔡人,晉元帝時曾為吏部郎,因飲酒而廢職。其人豪放任性,好喝酒,不拘小節,嘗言:「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事見《世說新語‧任誕》。
4 王郎:指王弘,字休元,琅邪臨沂人,曾任江州刺史,很欣賞陶淵明。事見《宋書‧王弘傳》。
5 青衣:低階文官的服色,亦稱青衫。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
6 白祫:白夾衣,指閒居便服。李商隱〈春雨〉:「悵臥新春白祫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7 柴桑: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縣西南,為陶淵明的故里。
【集評】
林知義評:起句超卓,結句氣象亦不凡。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