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簡體書)
滿額折

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一起回到一千多年前,那個立于世界之巔的朝代。
跟著詩人們,從邊塞到南國,從山水到城邦……
成長路上,有詩,有遠方。
走吧,寶貝,這是一場觸摸靈魂的親子之旅
【人文情懷+自然風光】:送給孩子的超值精神套餐
帶著孩子穿越千年!一起領略最富生命力的大宋氣象
每一首宋詞,都向我們娓娓傾訴了一個屬于大宋的故事。
每一位詞人,都是最資深的旅行家,記錄著千年前的勝景。
讓我們領著孩子,帶上一本宋詞,一起上路。

作者簡介

任樂樂,一個喜歡旅行、喜歡文字的人。有了孩子以后,就喜歡帶著孩子跟自己四處游蕩。曾出版過作品《倉央嘉措》。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場穿越千年歷史的親子之路。
這是一次提升親子關系的行走,這是一場感受人文歷史的旅程。
寶貝,愛你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你打開眼界,在行走中認識自我,在行走中體驗世界。
把整個大宋印在紙上,擁入懷中。
現在就帶著這本書去旅行吧!
讓孩子跟隨宋詞的軌跡,
行走在那千百年前的繁華美景里、人文情懷中。

序言?親愛的,歡迎來到宋詞的寫意世界

第一輯?論兩京內外
——千年繁華盡在此地
開封 永遠的“清明上河圖”?004
洛陽 跨越千年,我是中華唯一“神都”?012
伊川 你有牡丹花海,我有藝術天堂?019
安陽 一只大鳥誕下的傳奇帝國?026
沁陽 “沁園春”的前世今生?033

第二輯?憶三國舊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黃州赤壁 千年英魂今猶在,此地何須論文武?042
襄??陽 我是三國典故“集散地”?049
隆??中 這里的“茅廬”名冠天下?056
荊??州 三國群雄和我的不解之緣?064
宜??昌 夷陵舊地,“三分天下”由我決定?071

第三輯?看多情瀟湘
——驀然抬首,今朝已是燈火闌珊地
武陵 風景選秀,我是最佳“世外桃源地”?082
衡陽 這里的“風水”真奇妙?089
耒陽 蔡倫的故鄉就是我?096
郴州 隱匿人間的洞天福地?102
永州 柳永筆下的詩意世界?109

第四輯?嘆婉約江南
——人間天堂縱安逸,無忘故國零星地
臨安 我的堅強你不懂?118
靈巖 夫差贈我“世間第一”?125
溧陽 送給媽媽的禮物?132
湖州 苕溪,苕溪,蘆花飄灑之地?139
金華 你的美色在山間,在水邊?146

第五輯?望齊魯大地
——“膏壤千里”的文化勝地
青州 海岱之間,惟吾青州?156
密州 雪漫隆冬,卻是“出獵”好時節?163
濟南 這里是舜帝的花園農場?169
萊州 此情莫談久長時,我只愿與你共享朝暮?176
蓬萊 神仙世界,我誓與昆侖較高下?183

第六輯?行太行之西
——無法忘卻的千年滄桑地
太?原 千古并州,這里風光凝翠如畫?192
大?同 駐守是我的職責,藝術是我的追求?199
雁門關 千年孤寂誰人知,風云變幻我獨醒?206
臨?汾 平陽堯都,汾水岸邊最低調的奢華?213
賀蘭山 望蒼茫云海,神秘西夏我最大?220

第七輯?念燕趙故土
——馬蹄之下,你的柔情如歌如泣
幽州 狼煙四起,你仍是我依依不舍的地方?230
漁陽 燕山腳下,我是“千年戰場”?236
滄州 渤海灣旁,“抗洪冠軍”落我家?243
邯鄲 我是華夏“成語之都”?250
高陽 行事低調的“顓頊故都”?257

第八輯?觀雄江兩岸
——在那片充滿奇跡的土地上
江州 若問夏日何處去,此地名山最清爽?266
彭澤 青山好處唯彭澤?273
贛州 郁孤臺不得不說的故事?279
滁州 瑯琊山下的西吳勝地?286
徐州 你不可不知的“彭城”舊事?293

第九輯?賞嶺南風光
——群嶺之側,此景非畫美如畫
桂林 桂花叢中,你的“流連”理所應當?302
柳州 柳江河畔,壯歌瑤舞伴君行?310
連州 鬼斧神工的“嶺南畫廊”?316
河源 “遠行客人”最后的家?323
番禺 番山之隅,南越名都就是我?329

第十輯?眺閩越美景
——輕紗掩面,你仿若自夢中走近
福?州 此有三山鼎立,此是“佛國”福地?338
武夷山 萬年古越,我是丹霞第一山?345
邵?武 千年“鐵城”今猶在,蘭花香溢滿鼻芳?351
湄?洲 湄洲,湄洲,媽祖的故土?357
長?汀 高樓大廈霓燈醉,不及客家圍屋深?364

目次

序言?親愛的,歡迎來到宋詞的寫意世界

第一輯?論兩京內外
——千年繁華盡在此地
開封 永遠的“清明上河圖”?004
洛陽 跨越千年,我是中華唯一“神都”?012
伊川 你有牡丹花海,我有藝術天堂?019
安陽 一只大鳥誕下的傳奇帝國?026
沁陽 “沁園春”的前世今生?033

第二輯?憶三國舊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黃州赤壁 千年英魂今猶在,此地何須論文武?042
襄 陽 我是三國典故“集散地”?049
隆 中 這里的“茅廬”名冠天下?056 序言?親愛的,歡迎來到宋詞的寫意世界 第一輯?論兩京內外 ——千年繁華盡在此地 開封 永遠的“清明上河圖”?004 洛陽 跨越千年,我是中華唯一“神都”?012 伊川 你有牡丹花海,我有藝術天堂?019 安陽 一只大鳥誕下的傳奇帝國?026 沁陽 “沁園春”的前世今生?033 第二輯?憶三國舊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黃州赤壁 千年英魂今猶在,此地何須論文武?042 襄 陽 我是三國典故“集散地”?049 隆 中 這里的“茅廬”名冠天下?056 荊 州 三國群雄和我的不解之緣?064 宜 昌 夷陵舊地,“三分天下”由我決定?071 第三輯?看多情瀟湘 ——驀然抬首,今朝已是燈火闌珊地 武陵 風景選秀,我是最佳“世外桃源地”?082 衡陽 這里的“風水”真奇妙?089 耒陽 蔡倫的故鄉就是我?096 郴州 隱匿人間的洞天福地?102 永州 柳永筆下的詩意世界?109 第四輯?嘆婉約江南 ——人間天堂縱安逸,無忘故國零星地 臨安 我的堅強你不懂?118 靈巖 夫差贈我“世間第一”?125 溧陽 送給媽媽的禮物?132 湖州 苕溪,苕溪,蘆花飄灑之地?139 金華 你的美色在山間,在水邊?146 第五輯?望齊魯大地 ——“膏壤千里”的文化勝地 青州 海岱之間,惟吾青州?156 密州 雪漫隆冬,卻是“出獵”好時節?163 濟南 這里是舜帝的花園農場?169 萊州 此情莫談久長時,我只愿與你共享朝暮?176 蓬萊 神仙世界,我誓與昆侖較高下?183 第六輯?行太行之西 ——無法忘卻的千年滄桑地 太?原 千古并州,這里風光凝翠如畫?192 大?同 駐守是我的職責,藝術是我的追求?199 雁門關 千年孤寂誰人知,風云變幻我獨醒?206 臨?汾 平陽堯都,汾水岸邊最低調的奢華?213 賀蘭山 望蒼茫云海,神秘西夏我最大?220 第七輯?念燕趙故土 ——馬蹄之下,你的柔情如歌如泣 幽州 狼煙四起,你仍是我依依不舍的地方?230 漁陽 燕山腳下,我是“千年戰場”?236 滄州 渤海灣旁,“抗洪冠軍”落我家?243 邯鄲 我是華夏“成語之都”?250 高陽 行事低調的“顓頊故都”?257 第八輯?觀雄江兩岸 ——在那片充滿奇跡的土地上 江州 若問夏日何處去,此地名山最清爽?266 彭澤 青山好處唯彭澤?273 贛州 郁孤臺不得不說的故事?279 滁州 瑯琊山下的西吳勝地?286 徐州 你不可不知的“彭城”舊事?293 第九輯?賞嶺南風光 ——群嶺之側,此景非畫美如畫 桂林 桂花叢中,你的“流連”理所應當?302 柳州 柳江河畔,壯歌瑤舞伴君行?310 連州 鬼斧神工的“嶺南畫廊”?316 河源 “遠行客人”最后的家?323 番禺 番山之隅,南越名都就是我?329 第十輯?眺閩越美景 ——輕紗掩面,你仿若自夢中走近 福?州 此有三山鼎立,此是“佛國”福地?338 武夷山 萬年古越,我是丹霞第一山?345 邵?武 千年“鐵城”今猶在,蘭花香溢滿鼻芳?351 湄?洲 湄洲,湄洲,媽祖的故土?357 長?汀 高樓大廈霓燈醉,不及客家圍屋深?364

書摘/試閱

第一輯
論兩京內外——
開封 永遠的“清明上河圖”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
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
誰教風鑒在塵埃。
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蘇軾《虞美人》

故事?STORY
虞美人

農歷十一月,秦淮河上天氣微涼,冷風四起,蘇軾與摯友秦觀在秦淮河上擺下了一桌離別宴。席散人去之后,蘇軾歸臥船中,久久不能入睡。他聽見秦淮河上濤聲陣陣,有如隔船拍打在他的枕畔一般,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天亮。天亮前,從船篷縫隙中可隱約窺見一彎殘月。蘇軾靜靜地躺在船上,思緒繁復。很快,他的船就要從秦淮河到達泗州,然后沿著汴水向西,最后進入應天府。
無情的汴水自開封流出,就和友人離去的方向一樣,自己卻載著滿滿一船的離愁別恨,獨自向西,逆流而上。想起當年與秦觀同游的情形,蘇軾更加輾轉反側。那一年,他與秦觀一起在竹席花浦中通行同醉,互相切磋學問,而今卻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相見。對于十分賞識秦觀的蘇軾來說,這次別離真是一場逃不開、解不去的煩惱。


歷史?HISTORY
史上那些年

說到汴水,就不得不提到開封。開封素有“七朝都會”之稱,古時也曾叫作大梁、汴京、東京、汴梁,而其名正是源自汴水。看見今天的開封,我們的孩子也許無法想象,在北宋時期,它曾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城市建設最為繁華的都城,也是現如今世界上唯一一座中軸線從未變動過的都城。
要追溯“開封”這個名字,還得從春秋時期說起。那時,鄭莊公在此選擇了一塊地方,修筑糧倉,建造城池,并將它取名“啟封”,意思是“啟拓封疆”。但到了漢代,為了避諱漢景帝劉啟的名諱,這個地方被正式更名為“開封”。
可能大部分的孩子第一次聽聞“開封”的大名,是在各種演繹“包青天”的電視里,但“開封城”聞名于世,卻不僅僅只是始于宋朝。歷史上,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都曾定都于此。甚至連夏朝也曾在開封一帶建立都城,史稱老丘。
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是在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遷都大梁,并將黃河水引入圃田澤,又開鑿鴻溝,將圃田水引入淮河。水利的興盛,使得魏國逐漸強大,而首都大梁的繁盛也逐漸與秦國的咸陽、楚國的郢都并列,成為當時最發達的都城之一。
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開封城北的陳橋驛發動了兵變,北宋建立,開封城開始逐漸取代洛陽,成為有著“東京夢華”之稱的世界級中心城市。
那個時候的開封,人口超過百萬,經濟繁榮,富甲天下,史書曾以“八荒爭湊,萬國咸通”“萬國舟車會,中天象魏雄”來描述當時的景象。而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清晰地描繪了東京汴梁的繁華景象。
如果沒有《清明上河圖》,我們也許永遠都無法如此直觀地了解,開封竟然有這般輝煌的過往。在張擇端的筆下,汴梁的集市之貌,隨著長卷的慢慢展開,一一出現在我們眼前。
清明上河,是當時北宋的一種民間風俗,人們在這個日子里紛紛出來趕集,參加各種商貿活動。而《清明上河圖》就像一張巨型的寬幅照片,真實記錄了這一場景。圖中,路上的馬幫,河中的舢板,朱漆未落的小橋,農家小院樹上的鴉雀窩,人流攢動的集市,都彰顯著當時世界最大都市的大氣與包容。
開封的大都市氣息,不僅被畫家記錄在案,更是被當時的詞人們精心“描繪”了下來。北宋的周邦彥,就用他的詞,記錄了汴梁城的燈簫盛景。他的《解語花?上元》如是寫道:
“風銷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惟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千年之前的開封,仿佛就這樣被畫家和詞人們定格在了時間的縫隙中,向我們講述著大宋的繁盛,開封的輝煌。那時的開封,就如今天的紐約一樣,或許有一千個人會說出它的瑕疵之處,卻仍然有無數人將它作為夢想之地、希望之地。


趣味故事?INTERESTING STORY
開封鐵塔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在開封城的一座山上,有一個深不見底的泉眼。這汪泉眼整日整夜地向外淌著污水,污水流到了山下,污染了城里的水源,使開封城的老百姓都生病了。
老這么生活在污水和疾病之中可不行,大家一致決定,要堵死這汪害人的泉眼。但說來也怪,無論人們用了什么辦法,也無法堵住這汪泉眼,扔進泉中的石頭和磨盤瞬間就不見了蹤影,用來堵死泉眼的沙袋剛放在里面,就被激流沖得千瘡百孔,一點用處也沒有了。
正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開封城中忽然來了位白發老人。他拿著一件用楠木雕成的小塔,當街叫賣起來。而在此之前,開封城中便早有傳言,只有在泉眼上造個鐵塔,才能鎮住妖邪,祛除疫病。但開封城里的人們根本就沒有見過鐵塔,更不知要從何建起。這白發老人一出現,人們頓時爭相圍觀起來。只見老人手中托著的那件木塔一頭粗,一頭細,層層疊疊,玲瓏剔透。聽聞開封城里的百姓需要造塔鎮妖,為民除害,白發老人當即放下木塔,樂呵呵地飄然而去。
老人走后,大家將木塔拆開仔細研究起來,終于搞明白了塔的結構。但光掌握理論還不夠,實際施工起來,問題全來了。剛造的一層、兩層還沒問題,但層數高起來之后,材料卻運不上去了,這著實令工匠們大傷腦筋。
就在大家傷神不已的時候,白發老人又出現了,他看著進展緩慢的工程,有些生氣。工匠們看見老人生氣了,正想辯解一番,但老人二話沒說,一把奪過木塔,往地上一踩,便轉身而去。
工匠們看見他的這種行為,一時間都愣住了,直到一個小工匠指著木塔說:“我們是不是把塔挖出來先看看?”人們這才回過神來,趕緊把塔挖了出來。他們小心翼翼,一層層地把木塔從土里扒出來。扒著扒著,大伙不禁豁然開朗起來,如果造塔的時候,在塔身外用土壘成一級級土堆,那運送材料不是就方便多了嗎?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工匠們的熱情立刻高漲了起來。大家先在泉眼上蓋了第一層,然后用土把它給埋了起來,這樣就形成了第一個坡道,方便運料。接著蓋第二層、第三層,一直蓋了十三層,封頂后,又從最上面那一層將封好的土堆一層層剝開運走,一座巨塔就矗立在開封的夷山上了。
自從夷山造塔以后,開封再也不冒污水了。而這座塔便是聞名中外的“鐵塔”,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據說,人類的第一座塔就是用這種笨辦法,花了幾十年的工夫蓋起來的。后來,人們塔越蓋越多,越蓋越聰明,才由堆土堆演變成為搭腳手架的施工方法。


風景?SCENERY
帶著孩子邊走邊看

開封市位于河南省的中東部,曾是北宋時期的國都,威名世界遠揚,一幅《清明上河圖》也只能將它描述一二,而不能窺得全貌。現在,時過千年,當我們帶著孩子踏上開封的土地,向他娓娓講述包拯懲惡揚善的故事時,不知我們是否還能感受到,北宋的有識之士們,對開封城的無限向往和鐘情。

包公祠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說起“開封府”,最有名的還是黑臉包公。包公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其事跡不但被當時的百姓廣為傳頌,更被文人墨客寫成了各種劇本,活躍在舞臺之上。因此,包公祠成了許多游客抵達開封的第一站。
包公祠位于城西南的包公湖畔,是為紀念包公而建的祠堂。它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組成。整個祠堂古樸莊嚴,祠內有包公銅像,龍、虎、狗銅鍘,包公斷案蠟像,開封府題名記碑和一些記錄著包公生前諸事的文物史料。

開封府
看罷了包公祠,怎能不順道游覽一下“開封府”?“開封府”就是當年包公辦案的地方,它位于開封市包公湖的北岸,正與包公祠隔湖遙相呼應,形成了“東府西祠”的壯麗景觀。此“府”雖為現代修建,但依照的是北宋時期的營造法式,其以正廳、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迎賓館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完整再現了當年“開封府”的盛景。

清明上河園
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舉世聞名,但光看展覽館中的復制圖,并不能使孩子真正體會宋時開封城的繁華。不過沒關系,因為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清明上河園”,讓他們親自體驗下“穿越”到宋朝究竟是什么感覺。
清明上河園位于開封市龍亭湖的西岸,這是一個以宋代文化為主題,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并完全按照宋朝的營造法式建造而成的民俗風情游樂園。在這里,孩子們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宋代民間文化。
整個清明上河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和宋時一模一樣的酒樓、茶肆、當鋪,還有汴繡、官瓷、年畫等現場制作。而到了晚上,還有大型晚會《東京夢華魂》可以觀看。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換上宋裝,手持宋幣,盡情感受宋代人的生活。

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是開封的另一著名景點,位于開封市的中心,始建于公元555年,原名建國寺,唐睿宗時期改名,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寺院。北宋的時候,大相國寺因深得皇家崇敬,曾多次擴建,僧人多達千余人,是當時全國的佛教活動中心,《水滸傳》中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此地。如今,大相國寺經過數次重修,尚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及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跡。
■詩詞延伸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
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發。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
惟有御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韓元吉《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

洛陽 跨越千年,我是中華唯一“神都”


隴首云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
立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
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柳永《曲玉管?隴首云飛》



宋詞故事?STORY
隴首云飛

柳永的這首《曲玉管?隴首云飛》被選入《宋詞三百首》,它生動地描述了游子對愛人深深的思念。
隴地的山嶺之上,日暮漸臨,黃昏的云彩如飛。到了晚上,江邊暮靄一片,游子的眼中,只有那煙波萬里。他站在江亭之上,憑欄而立,久久望去,只見山河蕭條,清秋凄涼,心中不禁一陣難受。
在遙不可及的神京里,有一位心中愛戀的盈盈仙子,如今卻不知身在何處,自從與她分別,游子就再也沒有聽到過她的消息了。他抬頭望著向南飛去的大雁,想要借此傳達心中的思念,卻只能讓愁思變得更加悠長。
此時此刻,游子暗暗回想當初,那時,有多少與佳人相見的美好時光啊,只可惜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當初的無限歡樂,都變成了今天的無限哀愁與思念,以至于每每看見山水美景,都會想起曾與佳人相聚的日子,他不禁黯然神傷,只能默默無語,獨自走下江亭歸去。


歷史?HISTORY
史上那些年

許多人讀罷此詞,都以為“神京”指的是當時的首都開封,但在我國歷史上,其實只有洛陽才是唯一被官方正式命名為“神京”或“神都”的城市。說起來,這里面還有不少典故。
女皇武則天建立大周王朝時,定都洛陽,并將洛陽稱為“神都”。因此,有不少人都以為,“神都”的名稱是武則天首創的,其實不然。追溯淵源,早在東晉、北魏時期,洛陽便被稱為“神京”或“神都”,《晉書?王導傳》就曾記載:“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京。”
不過,洛陽在歷史上的威名并不僅限于此,從夏朝開始,先后就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定都,而伏羲、女媧、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也均是自河洛地區發源,而自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
千年以來,無論是帝王貴胄,還是文人墨客,都對洛陽城有著非常高的評價。漢高祖曾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北魏孝文帝也說“崤函帝宅,河洛王里”,而宋太祖更是直表心聲“吾欲遷洛,以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洛陽不僅在神州大地上威名鼎鼎,就連當時的日本也對它崇敬不已,他們甚至專門按照洛陽和長安的格局,建立了京都。古時候,日本其他地區的人去京都,都叫作上洛或是入洛。
除此之外,洛陽這座中華第一神都,更是直接見證了歷史上羅馬帝國和泱泱中華的第一次碰撞。東漢時期,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將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打通,連接了當時的羅馬帝國。而這條“黃金之旅”的東方起點,正是在今天的洛陽。大漢皇帝也正是在京師洛陽接見了當時的羅馬使臣。東漢之后,無論是魏晉,還是隋唐時期,洛陽都一直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季羨林就曾肯定地說:“絲綢之路應以洛陽為起點,這是個不刊之論。”


趣味故事?INTERESTING STORY
武則天隆冬醉貶牡丹花

從唐朝開始,洛陽就有著“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據有關史料記載,到了宋代的時候,洛陽牡丹居然有一百多個品種,其中不乏珍惜名品。但洛陽牡丹為何如此繁盛有名?傳說還和女皇武則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年臘月,天氣十分嚴寒,鵝毛大雪漫天飛舞。一天,武則天和女兒太平公主身著皮裘,手捧暖爐,來到暖閣準備飲酒賞花,卻發現,除了臘梅、水仙之外,花圃里其他的花全都是枯枝一片,景象殘敗無比。
武則天此時已經喝得醉眼蒙眬,見此枯敗一片的情景,勃然大怒,當即要人呈上紙筆,寫下一首絕句:“明朝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然后拂袖而去。百花深知女皇脾性,生怕惹惱了這位脾氣變幻莫測的女主,從而遭受無妄之災,只得冒著嚴寒,連夜綻放。
第二天,武則天聽說百花齊放,當即大喜,下令擺駕暖閣,觀賞百花。然而,她看著看著,發現不對勁了,為何百花都在綻放,唯獨少了自己平時最喜愛的牡丹?武則天平時最疼牡丹,每每叫人精心呵護,現在牡丹抗旨不開,明顯是不給自己面子。一怒之下,她將4000株牡丹都貶去了洛陽。
然而,倔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更激怒了武則天,她下令將牡丹連根拔起,立刻燒毀。但牡丹的枝干雖被燒焦,可到了第二年春天,枝上的花朵卻開得更加繁盛。自此,天下的牡丹雖多,但唯獨洛陽最盛,而那種在烈火中仍矢志不移的牡丹,被人們贊為“焦骨牡丹”,也就是今天的“洛陽紅牡丹”。
風景?SCENERY
帶著孩子邊走邊看

洛陽位于河南省,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古時也稱雒陽、雒邑。這里地處中原,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幾乎四面環山,加之又有黃河之險,因此也有“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的說法。
洛陽,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奇跡的地方,正如朱敦儒在《驀山溪》中所寫“滿帽洛陽塵”,歷史的塵埃將它滿滿覆沒。若是孩子們問起,洛陽究竟是座怎樣的城市?我們不妨借用司馬光的一句話告訴他們:“欲知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牡丹園
提到洛陽,還有什么比洛陽牡丹更出名?而洛陽牡丹,則以國家牡丹園中的品種為最多、最盛。洛陽國家牡丹園,原是隋朝西苑及唐代神都園的舊址,也是我國最早的牡丹種植區。
明朝崇禎年間,洛陽名士李獻廷在此建了李氏花園,使得這里成了清朝和民國時期洛陽最大的牡丹園。而園中最著名的千年鳳單林,其中有一株“千年牡丹王”,為隋朝西苑時期的遺物,更是洛陽牡丹中的“活化石”。
去往洛陽觀賞牡丹花的最好時間是每年的4月到5月,此時天氣晴好,牡丹最盛,花期長達月余。

白馬寺
白馬寺在洛陽城東邊,古時候又叫金剛崖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因此又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
據說,白馬寺的來歷十分有趣,史料記載,有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夢見了一位神仙,他渾身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并自西方飛來。第二天一早,劉莊將自己的夢境告訴了大臣們,并詢問大臣們,此仙為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告訴劉莊,這夢中的神仙,也許就是西方佛祖。
于是,劉莊一邊派使者去往西域訪求佛道,一邊在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用來安置從印度到來的名僧以及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佛經及禮佛之物。而白馬寺也因當時馱載佛經的白馬得名。
現存的白馬寺,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長方形院落。在大門之外有近年新建的石牌坊、放生池及石拱橋,綠地兩側有左右相對的兩匹宋代石雕駿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十分溫和馴良。

關林
關林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傳說這里是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它于明代萬歷年間建廟,清代乾隆時期擴建,總面積在百畝左右。
這里古柏蒼郁,殿宇堂皇,前面是祠廟,后面為墓冢,是洛陽市極其著名的古建筑和游覽勝地,也是帶孩子學習古代祠廟文化的好地方。

重渡溝
帶著孩子四處旅行,無非也就是想讓他們開闊眼界,用輕松的方式增長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那伊水河畔的“重渡溝”,就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這個需求。
重渡溝自然風景區位于洛陽欒川縣潭頭鎮西南10公里處的熊耳山。據說,西漢末年,劉秀被王莽追殺之時,兩次逃至伏牛山的伊河處,正待渡河之時,忽然看見一個無名溝口,便說,我們兩次渡過伊河來到這里,那這條溝就叫作重渡溝吧。光武帝劉秀金口玉言,這條溝的名字也沿用了上千年。
現如今,重渡溝內野生動植物繁多,竹茂林密,甚至可與蜀南竹海相媲美。當我們帶著孩子來到這里時,他們可以享受到四季噴涌的泉水、看見常年成群的飛瀑,還能學習竹文化、水文化、農耕文化,實為一個不可多得的戶外科教基地。


■詩詞延伸

洛陽正值芳菲節。
秾艷清香相間發。
游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歐陽修《玉樓春》

伊川 你有牡丹花海,我有藝術天堂


憶昔西都歡縱。
自別后、有誰能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
細尋思、舊游如夢。
今日相逢情愈重。
愁聞唱、畫樓鐘動。
白發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誰相送。
——歐陽修《夜行船》



宋詞故事?STORY
夜行船

月色皎潔,微風拂過,一白發白衣老翁站在船上,凝望著老友,細細回憶著當年與他一起在西京的快樂時光。別離總是令人傷感,與摯友的相別尤其如此。他抬首望天感嘆,人生難得一知己,相別之后,還有誰能如你一樣深知我心?
這幾年來,老翁早已游遍了伊川的山水,看遍了洛陽的牡丹,細細尋思起來,舊日里也曾與摯友游覽過這些地方,那些日子回想起來就像做了一場夢。
現如今,突然與老友重逢,老翁的心情無比激動,能在白發蒼蒼的時候,與年輕時的摯友重逢,這是一件多么難得的事情啊,但此時此刻,我們都已垂垂老矣,也只能和摯友把盞暢談,而無法做更多的事情了。


歷史?HISTORY
史上那些年

伊川縣緊鄰洛陽市,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范仲淹,以及程朱理學的創始人程頤、程顥都長眠于此。傳說,在神農氏時期,伊川這一代便有一國之稱,堯帝時期,這里被叫作伊侯國,而到了舜帝時,才被稱為伊川。
不過,在伊川,最著名的地方還是“龍門”。
“龍門”在洛陽市南邊的伊水河畔,這個位置兩山對峙,伊水從中間流過,地形宛若門闕一般,所以古時也稱這里為“伊闕”。而此處又恰恰處在“龍庭”洛陽的正南方向,就像守護都城的門戶一般,“龍門”因此而得名。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都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最好的風景區。唐代詩人白居易曾這樣評價這里:“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歷史上,龍門附近的山體石質堅硬,非常適合精雕細刻,又因臨近魏、隋、唐的國都洛陽,因此,北魏、隋朝和唐朝的帝王們,非常熱衷在此建造石窟,雕鑄佛像。
龍門石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誕生的。它開創于北魏文帝遷都洛陽之時,歷經了北魏、北齊、北周、隋、唐及北宋諸朝,整個開鑿時間長達400余年。龍門石窟,是整個北魏拓跋王朝遷都洛陽,實行漢化的經典產物,它從開創以來,就具有世俗化、中原化的趨勢,因此與我國西部、北部的石窟藝術大為不同。
在龍門石窟的所有洞窟中,北魏的洞窟約占30%,唐代的占60%,其他朝代的僅占10%。石窟中最大的那尊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而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堪稱微雕。
趣味故事?INTERESTING STORY
龍門石窟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洛陽城的南面有一片煙波浩渺的大湖。大湖被群山圍繞,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芳草一望無際。山下有一個小村莊,村里住著許多勤勞又善良的人們,他們在湖里捉魚,在山上放牧,一直過著平靜、快樂的生活。
村里有個孩子叫小寶,他每天一大清早就到山上放羊,從不偷懶。不知從何時起,他放羊的時候,突然聽見從地下傳來一些奇怪的聲音。小寶十分好奇,便將耳朵貼在地面上,只聽有個人用沙啞的嗓音問:“開不開?”這令他感到驚奇又害怕。
回到家中,小寶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想了想,對他說:“下次你再聽見這樣的問題,就回答‘開’。”誰知,媽媽的話還沒說完,突然從山上傳來一聲巨響,村民們往上一看,龍門山居然從中間裂開了,洶涌的湖水從裂口中奔涌而出,咆哮著往洛陽城的方向流去,可到了洛陽城門口,湖水卻又忽然繞道而行,向著東海的方向奔去。
接著,無數的清泉從山崖中迸發出來,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飛瀑之景,而兩岸的懸崖之上,則出現了無數好似蜂窩一般的石窟,遠遠望去,石窟內密密麻麻,全部都是石像。待山體平靜下來之后,有村民走近一看,原來這些石像全部都是佛的形象。他們形象各異,有的眉清目秀,有的魁梧強壯,每個佛像都有著不同的動作和造型,可謂千姿百態,十分壯觀。
從此,山清水秀的龍門便出了名,而雕有佛像的石窟,便被人稱為龍門石窟。
風景?SCENERY
帶著孩子邊走邊看

伊川縣隸屬于古都洛陽,而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就在伊川的邊上。伊川境內有歷史文化遺址多達33處,其中還包括著名的香山寺及白園。
開車從河南省的省會鄭州上鄭少洛高速,只需不到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達伊川。但也正是在這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內,便能令人恍若穿越一般,從現代的繁華世界,走進一個成就近乎跨越千年的“藝術王國”。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是國家AAAAA級景區,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及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城南的伊闕峽谷,峽谷兩岸的崖壁上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
這里是中國石刻的藝術寶庫之一,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因其石質優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其中,“龍門二十品”是魏碑的精華,而唐代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是初唐楷書的藝術典范。我們帶著孩子來到這里,不但可以讓他們領略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還可以通過實地講解,讓孩子了解隋唐五代的藝術變化。

香山寺
龍門石窟有個鄰居,名叫“香山寺”。香山寺與龍門石窟一衣帶水,雖然名氣沒有其鄰居大,但身世也十分不凡。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唐朝時期,印度高僧地婆訶羅在此圓寂,為了安置其遺身而建造此寺。1000多年以來,香山寺歷經了無數滄桑,亦與無數歷史名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香山寺最初的名字已不得而知,只知武則天在洛陽稱帝時,賜名為“香山”。而白居易也曾花費六七十萬貫重修此寺,并撰寫了《修香山寺記》。此后,這里幾度廢建,直到1936年,為慶祝蔣介石50壽辰,當時的地方政府再次對香山寺進行了重新修建,并在寺內建造了一幢兩層小樓,稱作“蔣宋別墅”。
現如今,經過了第五次修復,整個香山寺再度擁有了磅礴的氣勢,它與龍門石窟交相輝映,就像兩個相依多年的老友,一起傳承著河洛地區的千年文化。

白園
帶著孩子來到龍門,不去白園,實在可惜。白園位于龍門東山的琵琶峰上,是為紀念白居易而建。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陽,他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叮囑家人死后將他葬在此處。白園不僅是白居易長眠之處,更是一處紀念性園林,孩子們在這里可以詳細了解到白居易的生平諸事。
白園內有一處涼亭,名為“聽伊”,這是白居易晚年與好友元稹和劉禹錫等對弈、飲酒、品茗、論詩之處。而在琵琶峰頂,有一座磚砌的矮墻,墻內的墓丘之下,正是大詩人白居易的長眠之地。登在高處眺望,可見墓頂形似琵琶,而墓丘好似“琴箱”,其東南是長長的芳草墓道,翠綠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見,此為琵琶的“曲頸”所在。這大概是因為,白居易精通音律,又曾撰寫過著名的《琵琶行》,所以后人才將他的墓地修成這個樣子,以表紀念。


■詩詞延伸

狂蹤怪跡。
誰料年老,天涯為客。
帆展霜風,船隨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處添愁,怎忍看、參西雁北。
洛浦鶯花,伊川云水,何時歸得。
——朱敦儒《柳梢青》

安陽 一只大鳥誕下的傳奇帝國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
曼衍山川環故國,升平歌吹沸高樓。
和氣鎮飛浮。
籠畫陌,喬木幾春秋。
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
風物更清幽。
——韓琦《安陽好》



宋詞故事?STORY
安陽好

說起這首《安陽好》,先要介紹一下它的作者——韓琦。雖然今天的孩子對這個人可能不了解,但在那個時代,他卻是名重一時的大名人。韓琦是北宋名將,政治家。曾任樞密直學士、陜西經略安撫副使、陜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并與范仲淹共同防御過西夏,時稱“韓范”,并被封為魏國公。《宋史》里曾為他列傳。
安陽是韓琦的故鄉,也是他宦游幾十年后,歸來鎮守的地方。韓琦愛故鄉,愛得真切,愛得自然。
山山水水環繞著這座古老的都城,平歌吹拂著高樓。古老的安陽,在韓琦的眼中,百業興旺,政通人和。整個城廓的上空,洋溢著一派祥和的瑞氣。一排排幾經春秋的喬木,組成片片樹蔭,籠罩著如畫般的街道阡陌。放眼望去,在錦繡花團的那一邊,窗外仿佛畫著列如屏障的遠山,而玉帶一樣的碧水,縈繞著綠竹掩映的街巷與門庭。
故鄉如此美好,韓琦又怎能不縱情贊揚、歌唱。


歷史?HISTORY
史上那些年

韓琦熱愛自己的故鄉安陽,所以著有《安陽集》來歌頌故鄉,讓故鄉名揚天下。但安陽不僅僅只是因為韓琦的這番作為才聞名于世。對于這座千年古城來說,它自有令人驕傲之處。
據考證,安陽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傳說,顓頊、帝嚳都曾在此建都,而殷商的盤庚,更是執意遷都于此,將這里發展成了商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安陽見證了商朝興衰的全過程。
經考古發掘,已在安陽發現殷商時代的宮殿和宗廟多達五十多座,王陵十多座,而民居和負責鑄造青銅的手工業作坊更是不計其數。而甲骨文的出土,更使安陽這座古城在近代名揚天下。在這里,甲骨文源源不斷地被從土里挖掘出,它們記載著殷商時代的各種事情,并將2000多年前的秘密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不知孩子們可曾看過《封神演義》,還記得里面那個能未卜先知的西伯侯姬昌嗎?據說,在商朝末年,他就曾被紂王關押在今天安陽市的湯陰縣內。姬昌在被囚禁的七年中,演成了令天下皆為之著迷的《周易》。
商朝滅亡后,后續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故安陽也曾被稱為七朝古都。大家或許不知,抗金名將岳飛也是安陽人,安陽城內至今還有座明代修建的岳飛廟,以供人們緬懷這位抗金名將。
數千年的王朝更替,為安陽留下的是綿延不絕的歷史文化。如今,當我們牽著孩子的手,站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我們是否還能聯想,2000年前,這里曾是怎樣的京師繁華,又曾承載了多少帝王威儀。


趣味故事?INTERESTING STORY
玄鳥生商的傳說

《詩經?商頌》中,有一首詩的題目叫作《玄鳥》。《玄鳥》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并且,這個故事不僅《詩經》里有,就連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呂氏春秋》等典籍上也載有這個故事。
在遠古的黃河邊上,曾經有過一個傳奇的帝國,大家稱之為——商。據說,這個帝國十分強大,而它的祖先名叫“契”。“玄鳥生商”,講的就是關于“契”的身世。
“契”的母親叫簡狄,是帝嚳的妃子。但簡狄嫁給帝嚳之后,卻一直沒有孩子。在皇族中,妃子沒有子嗣,就沒有依靠。因此,簡狄只好去郊外祭祀媒神。因為她聽說,媒神是專管生孩子的神仙,想要生兒育女,去求他是十分靈驗的。這天,簡狄舉行完祭祀儀式之后,感到非常疲憊,就到玄丘之水中洗澡。
就在簡狄洗澡之時,天上忽然飛來了一只燕子。這只燕子飛到簡狄的手上之后,居然就不走了,正在簡狄奇怪之后,這只燕子忽然產下了一枚蛋,然后很快就飛走不見了。簡狄十分驚異,她仔細看了看那枚蛋,上面有著奇怪的、五彩斑斕的花紋。簡狄一時好奇,就吞下了那枚燕子蛋。
然而,吞下蛋沒多久,簡狄便覺得腹中有所異動,請醫生來一看,居然是懷孕了。幾個月后,簡狄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為“契”。帝嚳對契十分喜愛,他精心培養這個孩子,希望他以后能成就大業。
帝嚳的心血得到了回報,契長大之后果然成為一個有膽有識的人,他不僅在堯和舜的宮廷中做了掌管教育的司徒,還幫助大禹治理水患。為此,他被封在了“商”這個地方,并以“商”作為宗族的名號。
從此,商族的人們,一直將那只黑色的玄鳥作為崇拜的圖騰,而“商族”也漸漸發展成了一個傳奇的帝國——殷商。

風景?SCENERY
帶著孩子邊走邊看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匯點。古時又簡稱殷、鄴,它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不僅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更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以及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

殷墟
如果孩子看過《封神榜》,那殷墟是他們一定不能錯過的地方。殷墟位于安陽市殷都區的小屯村周圍,它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而殷墟的發掘也被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的總面積雖然僅有24平方公里,但在其內分布著宮殿區、王陵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等,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岳飛廟
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而建。岳飛廟位于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但今天的廟址是明景泰元年,也就是公元1450年時重建的。從明代開始,此處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現在的面積已達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筑多至百間。整個廟宇坐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整座建筑為木質結構,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精忠坊的正中掛著明孝宗朱佑樘所賜的匾額,上書“宋岳忠武王廟”。

羑里城遺址
羑里城遺址在安陽市湯陰縣城北約四公里處,是紂王關押周文王姬昌的地方。在這里,姬昌根據伏羲八卦推演出了《周易》,而“畫地為牢”的典故也發生在此。羑里城有龍山文化及商周文化的遺址,如今,城里的主要建筑有演易坊、山門、大殿、拜殿、演易臺、洗心亭、玩占亭、吐兒冢,還有碑文石刻等。進了羑里城,我們可以一邊帶孩子領略殷商時的風俗文化,一邊告訴他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出自《易經》。




■詩詞延伸

安陽好,曲水似山陰。
咽咽清泉巖溜細,彎彎碧甃篆痕深。
永晝坐披襟。
紅袖小,歌扇畫泥金。
鴨綠波隨雙葉轉,鵝黃酒到十分斟。
重聽繞梁音。
——王安中《安陽好》
沁陽 “沁園春”的前世今生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
——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宋詞故事?STORY
孤館燈青

那一年,蘇軾任杭州通判,他的弟弟蘇轍在濟南為官。為了躲避朝中黨派爭斗,也為了及早見到弟弟,蘇軾向朝廷請求,希望自己能去離濟南不遠的密州任職。在赴密州的途中,蘇軾心情矛盾,感慨萬千。早上趕路之時,盡管晨景大好,但他依然無心觀賞,而是陷入沉思,追憶起和弟弟當年一起在東京汴梁的日子。
想當年,兄弟二人都有遠大的抱負,決心像伊尹那樣,輔佐皇上,用自己的滿腹才華,讓皇上成為堯、舜那樣的圣君,從而使民風重回淳樸。然而,現實無情,弟兄二人都在現實社會中屢屢碰壁,以至于落得如今這般境地。
現如今,蘇軾只得面對現實,從當年滿懷抱負的大好青年,變成如今涉世已深的老油條。他已經可以用看似從容不迫的態度,從政治斗爭的旋渦之中逃開。對于蘇軾來說,混跡官場多年之后,還有什么比保全自己更為重要的事呢?所以,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干脆整日飲酒作樂,悠閑度日罷了。


歷史?HISTORY
史上那些年

這首《沁園春?孤館燈青》,是蘇軾在由杭州去密州赴任的途中所作。而在這首詞的背后,不但飽含著蘇軾無比復雜的心境,還有他對自己不幸境遇的悲鳴與無奈。歷史上曾有不少名人都用過《沁園春》的詞牌名,除了蘇軾的這首《沁園春?孤館燈青》外,還有辛棄疾的《沁園春?佇立瀟湘》,陸游的《沁園春?孤鶴歸飛》,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毛澤東《沁園春?雪》。
《沁園春》如此有名,“沁園”這個地方也名氣不小,據史料記載,“沁園”不僅頻頻出現在宋詞中,就連后世的文學作品,也屢屢提到它。
元代耶律遜就曾寫過《過沁園有感》:“昔年曾賞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而明朝的王鐸,也在一首名為《移居》的詩中如是提到:“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
“沁園”究竟是何來頭?據《后漢書?竇憲傳》記載,沁園的全部稱號,應該是“沁水公主田園”。沁水公主,原名劉致,是漢明帝劉莊的女兒。據說,她長得十分端莊,性格內向,好靜,非常得漢明帝的寵愛。
這一年,公主要成婚了,為了給她的陪嫁宅院選址,漢明帝大傷腦筋,因為,要選擇一個適合公主恬靜的性格、又離皇宮近的地方,并不容易。選址的大臣踏遍了京城內外,終于在沁河北岸,發現了一片竹林,這里北依太行山,南鄰沁河,幽靜中不失明朗,深邃間透著祥和,正是建造公主府的好地方。
選址后,漢明帝動用了千名勞工,日夜趕工,僅僅用了一個多月,便將沁園建成。據說,沁水公主的這座府邸美到了極致。這里綠林滴翠,溪水流遍,再點綴上幾座精致細巧的亭臺樓閣,就像一個純天然的大盆景一般。
據說,也正因為此,后世便將公主居住過的園林,統稱為“沁園”,以彰顯此園林之美。


趣味故事?INTERESTING STORY
《沁園春?雪》的由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毛澤東所作的名篇《沁園春?雪》。
這首詞作于1936年2月,當時,毛澤東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
但這首詞作成之后,卻一直沒有公開發表。直到1945年,毛澤東從延安飛到重慶談判時,應柳亞子的要求,親筆書寫了這首《沁園春?雪》贈予他,隨即,這首詞被發表在了重慶的《新華日報》上,因此而轟動一時。


風景?SCENERY
帶著孩子邊走邊看

沁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古時也稱懷慶府、河內縣,因故城位于沁水之陽而得名。據史書記載,沁園遺址的大致位置應在沁陽市東北十五公里處,現為博愛縣磨頭鎮煙粉莊附近。據說,這個“煙粉莊”,便是漢朝時為沁水公主制作化妝品的地方。
然而,歷經千年,“沁園”卻早已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間,所以現如今,當我們帶著孩子來到此處時,并不能一睹那傳說中的“驚世容顏”,不過好在沁陽本身也是千年名城,自夏朝時便是覃懷首邑,因此,我們帶著孩子來到此處,依然能夠感受到品味歷史的樂趣。

邘國故城
邘國故城位于沁陽市西北15公里邘邰村東南。《史記》徐廣注、《水經注》、《河內縣志》等記載,這里曾是商代邘侯的封地,西周時期,因邘侯外遷,周武王便將此地分封給其子邘叔。現如今,邘國故城的遺址僅存北墻,它東西長820米,寬約20米,殘高2~7米,其西北角的外部為邘國古墓群。
在邘國故城的西北約1公里處,還有一座小城,據說為戰國時期修筑,清代時期進行了重新修繕,這座小城的城門額上有石刻的“迎旭”“古邘國”等,盡管現在殘存的城墻極少,但尚保存有“古邘城”石刻遺物。

窄澗谷太平寺石窟
窄澗谷太平寺石窟位于沁陽市西北,在懸谷山的一處峭壁上。這處摩崖造像現存三窟八龕,分別雕刻菩薩、佛僧、道士、天王像、金剛。令人驚奇的是,其中一窟的四壁雕刻造像居然多達1251尊,且每個都有姓名、雕刻時代,從唐代至清歷代皆有,不同時代的作品特征明顯,且有確切銘記。

沁陽神農山
神農壇風景名勝區位于沁陽市西北,太行山南麓,相傳因神農氏在此播五谷、嘗百草而得名。景區內不僅有多處上古遺址,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夏商文化,更由紫金頂、云陽河、仙神河、黑龍潭、白松嶺、臨川寺、懸谷山、堯舜路八大部分組成,集北方風景的雄健與南方風景的秀麗為一體,薈萃了太行山的精華。因此,這里不僅是家長和孩子的天然氧吧,更是一處對孩子進行歷史啟蒙教育的極佳勝地。
■詩詞延伸

錦里繁華,峨眉佳麗,遠客初來。
憶那處園林,舊家桃李,知他別后,幾度花開。
月下金罍,花間玉珮,都化相思一寸灰。
愁絕處,又香銷寶鴨,燈暈蘭煤。
東風杜宇聲哀,嘆萬里、何由便得回。
但日日登高,眼穿劍閣,時時懷古,淚灑琴臺。
尺素書沈,偷香人遠,驛使何時為寄梅。
對落日,因凝思此意,立遍蒼苔。
——秦觀《沁園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