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寫給即將和已經進入高中的學子們的一本學習與成長指導書,能完全指導準高中生們高中三年的所有生活與學習。所有指導意見均有全國知名一線教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得,不僅能讓你了解高中各科的學習特點和技巧,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更能指導你如何成才,提前規劃自己的人生,不為未來憂心。
作者簡介
姚新平,北京市中學特級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化學會中學化學教師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以前的成績不能代表高中的成績,高中有自己的起跑線,需提前準備
初高中的學習特點完全不同,你在初中階段可能學習很出色,但在高中階段卻未必。你只有首先了解高中各科的學習特點才能有所準備。本書中有高中各科知名教師撰寫的精彩文章,一次性告訴你如何規劃各科學習,高中三年在學習上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恐怖高中還是快樂高中?
學業是高中唯一能做的事,除了上課就是作業,沒有一丁點自己的時間。甚至有人認為上高中三年就相當于出家三年。所以很多高中生認為高中很恐怖。《高中那點事》這本書認為,高中生開始建立學習意識,自覺意識和時間意識,高中三年的生活是恐怖或快樂,由你來定。而這也正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
學習必然是高中的全部嗎?
最近一則《高中生學習太累公交車上昏厥全車乘客急救》的新聞受到廣泛關注。學習是高中最重要的事,但是《高中那點事》認為,高中的學習是為了未來有一個高起點,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競爭心態和面對挫折心態也非常重要。這能保證一個高中生在三年的學習壓力中,能夠有意識的調節內心,保持一種平和、健康、快樂的心態渡過高中三年。
留學還是大學?我能按自己的想法來嗎?
高中生慢慢的脫去了初中生的稚氣,開始思考人生。想考好大學或是出國都是人生規劃的開始。《高中那點事》會幫著高中生們分析,不管將來的人生怎樣管理,內心的需求最重要,選擇你最向往的人生夢想,才是明智的選擇。那么,你了解你內心真正的想法嗎?《高中那點事》會幫你科學的分析。
獨立從現在開始,我來決定自己的事
獨立的做事,獨立的解決問題是高中生最想做的事。但是父母會干涉,老師會提意見。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被捆綁了?《高中那點事》會告訴所有的高中生們,想讓老師和父母不站在你的對立面,是有很多技巧的。正如看過這本書的高三學生李然說:“原來只知道老師和父母不理解自己,原來是自己的方法有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我改變了一些做法,居然父母主動像朋友似的和我交流,真讓我意外。”
初高中的學習特點完全不同,你在初中階段可能學習很出色,但在高中階段卻未必。你只有首先了解高中各科的學習特點才能有所準備。本書中有高中各科知名教師撰寫的精彩文章,一次性告訴你如何規劃各科學習,高中三年在學習上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恐怖高中還是快樂高中?
學業是高中唯一能做的事,除了上課就是作業,沒有一丁點自己的時間。甚至有人認為上高中三年就相當于出家三年。所以很多高中生認為高中很恐怖。《高中那點事》這本書認為,高中生開始建立學習意識,自覺意識和時間意識,高中三年的生活是恐怖或快樂,由你來定。而這也正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
學習必然是高中的全部嗎?
最近一則《高中生學習太累公交車上昏厥全車乘客急救》的新聞受到廣泛關注。學習是高中最重要的事,但是《高中那點事》認為,高中的學習是為了未來有一個高起點,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競爭心態和面對挫折心態也非常重要。這能保證一個高中生在三年的學習壓力中,能夠有意識的調節內心,保持一種平和、健康、快樂的心態渡過高中三年。
留學還是大學?我能按自己的想法來嗎?
高中生慢慢的脫去了初中生的稚氣,開始思考人生。想考好大學或是出國都是人生規劃的開始。《高中那點事》會幫著高中生們分析,不管將來的人生怎樣管理,內心的需求最重要,選擇你最向往的人生夢想,才是明智的選擇。那么,你了解你內心真正的想法嗎?《高中那點事》會幫你科學的分析。
獨立從現在開始,我來決定自己的事
獨立的做事,獨立的解決問題是高中生最想做的事。但是父母會干涉,老師會提意見。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被捆綁了?《高中那點事》會告訴所有的高中生們,想讓老師和父母不站在你的對立面,是有很多技巧的。正如看過這本書的高三學生李然說:“原來只知道老師和父母不理解自己,原來是自己的方法有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我改變了一些做法,居然父母主動像朋友似的和我交流,真讓我意外。”
目次
初高中銜接:過一個充實而有準備的暑假
為生命做好準備
名師課堂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意林故事秀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名師有話說: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初高中銜接:過一個充實而有準備的暑假
為生命做好準備
名師課堂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意林故事秀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名師有話說: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名師課堂
高中語文入門:九大習慣助力語文學習
高中數學入門:七大方法夯實數學基礎
高中外語入門:
“四勤”“四多”學好外語
高中物理入門:
重視差異,多法并舉,學好物理
高中化學入門:
既“勤”且“巧”,化學學好
高中生物入門:
轉變觀念,構建模型,學好生物
高中政治入門:
關注時事巧答題,事半而功倍
高中歷史入門:
激發興趣,把握聯系,提高成績
高中地理入門:
善用圖表,融會貫通,學有所成
養成良好課堂習慣,享受精彩課堂生活
對癥下藥,解決偏科
高中的學習特點
適應高中學習環境,提高學習質量
怎樣對待校本課程
怎樣選教輔書
多請任課老師診斷自己的學習
怎樣對待學科競賽
怎樣對待學習焦慮
正確對待班風
家教什么時候請
怎樣對待周末或假期的課外班
意林故事秀
精通九國語言的學習方法
數學之美
打開心靈之窗:培養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心靈的傷疤
名師課堂
切勿落入厭學陷阱
給青春的叛逆一個出口
擦去心靈窗戶上的自卑陰影
擺脫不被同學認可的窘境
享受并超脫青春的孤獨
正確上網,跟網癮說再見
學會坦然面對家庭變故
用平和的心態對待考試
意林故事秀
你快樂了嗎
你就一直抱怨吧
學點人際關系學:將人際煩惱一掃而光
一年級的功課
名師課堂
高中是積累人脈的基礎期
別讓羞怯成為拓展友誼的絆腳石
主動與老師聊聊生活與學習
決絕地與“早戀”說再見
“不迷戀老師”,別只是說說而已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害
不要讓嫉妒心肆意泛濫
意林故事秀
絕無僅有的經典細節
韓庚如何交友
情境性害羞是只紙老虎
喚醒身體力量:好身體才有好成績
虛假疲勞
名師課堂
課余時間多進行體育鍛煉
合理作息保證睡眠質量
確保一日三餐營養均衡
養成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
注意舒緩學習壓力
意林故事秀
與中學生談抽煙
快樂與心理健康
請把健康當成你的責任
提高綜合素質:成就最好的自己
素養是一張特別的通行證
名師課堂
學點兒哲學,受益終身
在高中階段養成高尚的品德
培養幾個良好的課余愛好
尊重生命,培養生命意識
敢于擔當的同學更有魅力
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性思維
“追星”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學會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正確的讀書方法價值百萬
自律是提升學習成績的秘密武器
意林故事秀
仕途之路,涵養開路
做最好的創新
億萬富豪給走向獨立者的建議
狀元就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破繭成蝶:升學備考及志愿填報的方法和技巧
人生的第二志愿
名師課堂
高三需要經歷幾個階段的復習
做好考前心理的分類疏導
高考志愿選擇專業的策略及技巧
走出志愿填報的心理誤區
就業率最高的十大報考專業
意林故事秀
蔣方舟:四招絕殺高考
恐懼高考你會輸了
大佬們的高考故事
三十年高考作文變遷史
出門遠行:留學,你準備好了嗎
留學的三重境界
名師課堂
關于留學不得不說的幾件事
高中生出國留學熱門國家的申請條件
高中畢業生成功留學的八項準備
出國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意林故事秀
你為什么要留學
到歐洲去留學
哈佛劍橋算什么,你能上印度理工嗎
留學的女兒HOLD住
為生命做好準備
名師課堂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意林故事秀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名師有話說: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初高中銜接:過一個充實而有準備的暑假
為生命做好準備
名師課堂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意林故事秀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名師有話說: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名師課堂
高中語文入門:九大習慣助力語文學習
高中數學入門:七大方法夯實數學基礎
高中外語入門:
“四勤”“四多”學好外語
高中物理入門:
重視差異,多法并舉,學好物理
高中化學入門:
既“勤”且“巧”,化學學好
高中生物入門:
轉變觀念,構建模型,學好生物
高中政治入門:
關注時事巧答題,事半而功倍
高中歷史入門:
激發興趣,把握聯系,提高成績
高中地理入門:
善用圖表,融會貫通,學有所成
養成良好課堂習慣,享受精彩課堂生活
對癥下藥,解決偏科
高中的學習特點
適應高中學習環境,提高學習質量
怎樣對待校本課程
怎樣選教輔書
多請任課老師診斷自己的學習
怎樣對待學科競賽
怎樣對待學習焦慮
正確對待班風
家教什么時候請
怎樣對待周末或假期的課外班
意林故事秀
精通九國語言的學習方法
數學之美
打開心靈之窗:培養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心靈的傷疤
名師課堂
切勿落入厭學陷阱
給青春的叛逆一個出口
擦去心靈窗戶上的自卑陰影
擺脫不被同學認可的窘境
享受并超脫青春的孤獨
正確上網,跟網癮說再見
學會坦然面對家庭變故
用平和的心態對待考試
意林故事秀
你快樂了嗎
你就一直抱怨吧
學點人際關系學:將人際煩惱一掃而光
一年級的功課
名師課堂
高中是積累人脈的基礎期
別讓羞怯成為拓展友誼的絆腳石
主動與老師聊聊生活與學習
決絕地與“早戀”說再見
“不迷戀老師”,別只是說說而已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害
不要讓嫉妒心肆意泛濫
意林故事秀
絕無僅有的經典細節
韓庚如何交友
情境性害羞是只紙老虎
喚醒身體力量:好身體才有好成績
虛假疲勞
名師課堂
課余時間多進行體育鍛煉
合理作息保證睡眠質量
確保一日三餐營養均衡
養成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
注意舒緩學習壓力
意林故事秀
與中學生談抽煙
快樂與心理健康
請把健康當成你的責任
提高綜合素質:成就最好的自己
素養是一張特別的通行證
名師課堂
學點兒哲學,受益終身
在高中階段養成高尚的品德
培養幾個良好的課余愛好
尊重生命,培養生命意識
敢于擔當的同學更有魅力
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性思維
“追星”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學會堅強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正確的讀書方法價值百萬
自律是提升學習成績的秘密武器
意林故事秀
仕途之路,涵養開路
做最好的創新
億萬富豪給走向獨立者的建議
狀元就是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破繭成蝶:升學備考及志愿填報的方法和技巧
人生的第二志愿
名師課堂
高三需要經歷幾個階段的復習
做好考前心理的分類疏導
高考志愿選擇專業的策略及技巧
走出志愿填報的心理誤區
就業率最高的十大報考專業
意林故事秀
蔣方舟:四招絕殺高考
恐懼高考你會輸了
大佬們的高考故事
三十年高考作文變遷史
出門遠行:留學,你準備好了嗎
留學的三重境界
名師課堂
關于留學不得不說的幾件事
高中生出國留學熱門國家的申請條件
高中畢業生成功留學的八項準備
出國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意林故事秀
你為什么要留學
到歐洲去留學
哈佛劍橋算什么,你能上印度理工嗎
留學的女兒HOLD住
書摘/試閱
初高中銜接
過一個充實而有準備的暑假
為生命做好準備
□楊照
那年的楓葉之旅,在你記憶中只留下了與楓葉無關的事。你只記得旅程的最后一天,被我從睡夢中叫醒,我把你抱到小旅館的隔壁房間,有一位親切的伯伯幫我們拍了照片。這件事你知道,但不是自己記得的,是聽我們說的。
有趣的是,那次到京都,先在火車站邊的飯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換去南禪寺邊的小旅館時,搭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司機問起你的年齡,聽說你三歲,他回應:"日本有句諺語說:三歲時眼里看見的東西,留到八十歲都不會忘!"可人生殘酷的事實是:三歲那年你雖然去了京都,看了楓葉,但你的感官和你的記憶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楓葉美景來不及跟你的生命發
生具體深刻的關系。那年的京都、嵐山、高山、太原,你去了,但這些地方卻沒有進入你的生命,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
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成為提醒、警惕。人的生命有什么沒什么,往往不取決于我們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去到、看到時,我們的內在感官與記憶有多少準備。生命的豐富與否,與外在環境的關系,還不如跟自己的內在準備來得密切。很多人沒有準備好自己的眼睛,就算到了羅浮宮,也裝不進任何東西。活在這個世界里,不同的人會和世界發生不同的關系。我希望你早早準備好,開放自己,讓世界的豐富,通過感官與想象,都變成你生命中的豐富。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金野
關于旅行的意義,著名作家畢淑敏寫過這樣一段話:"人的知識永遠是不完備的,無法知道一個地區或是一個時代是否就是空間和時間的全部。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只是棲息的這口井的直徑大小而已。于是,我們天生需要旅行,盡可能地把時間和地理的尺度拉得伸展一些。"
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大概每一個熱衷行走的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或許是打包收拾行囊時的那份歡愉和期待;或許是將自己置身異鄉時的那份好奇;或許是那份美好的未知,抑或什么都沒有,就是走向遠方的這份單純。踏上旅程,看著車窗外飛逝的倒影,縮在椅子上發呆都成為一種美好。
初中階段的學業結束,又不為高中的課業憂心忡忡,何妨做一次愉悅的旅行呢?當然,單獨的旅行對你來說可能還為時過早,但和家人一起旅行同樣是令人難忘的。如今,背起背囊到異鄉探奇或遠離都市長途跋涉日益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自助旅行的行列。那么,作為一名"背包客",除了熱情和幻想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準備。
首先應該意識到,簡單地確定旅行線路和目的地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包括途經地段的海拔、氣候、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居住條件等。不同的地區在各方面的差別很大。在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因地域不同形成的差別。如果在這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知識,不僅可以避免因違反當地禁忌而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還可以增加旅行的人文色彩,使其更有意義。旅游前一定要做好計劃,選擇好路線,做好相應的物質準備,也就是說要備好旅游的行裝及物品。當然,所帶物品的種類和多少應視旅游季節、旅程長短、個人生活習慣及目的地的氣候、地理等因素來確定。為避免遺漏,最好先擬出一張明細單,然后照單準備。
不管我們帶著什么樣的東西和怎樣的心情出發,正像畢淑敏曾經提醒過的--旅游中我們一定要帶上自己的靈魂。"好的旅行應該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旅行的本質是學習,而學習是人類的本能。旅行讓我知道在我之前活過的那些人,他們可曾想到過什么、做過什么。"
當然,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學出于各種原因無法完成一次長途旅行,但這并不重要,因為你完全可以在你生活的地方旅行。旅行,其實并不一定非要抽出一大段時間,坐火車和飛機,去到遙遠的異國他鄉。只要你具備足夠的好奇心和閑適的心情,完全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或鄉村開始旅行。最熟悉的地方,往往也是最陌生的。相信絕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周圍是由什么構成的。所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旅行,同樣可以收獲不一樣的體驗和發現。
比如,挑個晴朗的早晨,登上城市的某個最高點,俯瞰一下自己生活的地方。你會馬上靜下心來,陷入沉思。你過去的經歷,會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呈現在你的眼前;而你的未來,也隱約可見。從高處審視一下自己平凡忙碌的生活,沒有任何壞處。即便不能從你的內心深處挖掘出原有的或潛在的自我,至少也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正關心的事情是什么。
午飯,找家自己喜歡的飯館,無論面條、餛飩、小籠包,還是川揚京粵本幫菜,都必須是其中味道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美食,不僅是旅游的重要因素,還常常是旅游的主要目的。
下午,如果天氣不錯,找家咖啡館,坐在它的戶外,讀書寫字、看看路人、發發呆。天熱吹吹風、天冷曬曬太陽。咖啡好喝,椅子舒服,環境又安逸的咖啡館是極品,有時很難偶遇,一定要親自去尋覓,找到了是一種幸福,尋找的過程也充滿情趣。
夕陽西下的時候,沿著城市的高架橋一路往西,隨著落日,看滿天繽紛的云彩。如果是萬里無云的夜晚,不要著急回家,找個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抬頭凝望漫天的繁星。這些,幾乎不花錢,也不花什么時間,卻能讓你從平凡的生活中抽身,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讓疲憊的身心放松下來。
走路其實是最佳的旅行方式,尤其在城市中旅行。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中漫步,你會發現,原來自以為熟悉的地方,其實很陌生。有許多地方,你從未到過,它們對你而言,其實跟外地差不多。還有許多地方,天天都在發生變化,你剛熟悉,它又變了。每個區域、每條路,都是一首歌,都有獨特的旋律。沒有一首歌,是完全相同的。
說穿了,旅游是種生活態度,是日常生活的延伸。有些人會把它們截然兩分,以為生活是生活,煩躁重復是理所當然的;而旅游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開心事。這樣的人,其實不懂旅行,也不會生活。只有那些懂得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旅行的人,才能理解"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錢潛移
《禮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的一生離不開學習,離不開閱讀。學生時期,正式進入高中之前進行大量的閱讀無疑是十分必要的。至于閱讀的內容,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大致說來,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經典閱讀。"名著是一面鏡子",經典閱讀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魅力,它以古典式的寧靜成為歷代讀書人的文化故鄉和精神家園。所以,名著往往是閱讀的首選,你可以選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名著,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雙城記》《霧都孤兒》等。這些名著語言通俗,情節簡單,文筆流暢,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和想象力。在閱讀中與文學大師對話的感覺絕對是終生難忘的。
二是時尚閱讀。在讀經典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閱讀一些時下的熱門圖書和雜志,這可以稱為"時尚閱讀"。比如讀一些中學生比較喜歡的《意林》《讀者》《青年文摘》等時文雜志,也可以閱讀一些當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在激蕩著感性美、閃耀著理性美的"時尚閱讀"中,我們不僅能提高文化品位,還能充分融入"時尚生活",接觸當下的社會現實。
三是科技閱讀。科技閱讀是學習知識、檢索信息、加工信息的過程,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社會發展下,科技閱讀必不可少。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當閱讀一些科技方面的圖書。比如霍金的《時間簡史》、法布爾的《昆蟲記》、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等。你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參加一些科技活動,讓閱讀與當代科技、社會發展聯系到一起。這樣你所獲得的知識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選好想要閱讀的圖書,最好再準備一本詞典和一支筆。每部名著里肯定都會有很多"攔路虎",所以閱讀前最好為自己準備一本詞典。另外,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名著時,還要為自己準備一支筆,以便在書頁的重要地方畫上圈、杠、點等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自己的心得,或者把一些優美的詞句摘抄下來。
閱讀就要進入書中的世界去享受讀書的快樂,否則就味同嚼蠟。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進入書中的世界呢?
首先,要把心靜下來。每本名著就像一座故事城堡,沒有一顆安靜的讀書心,是很容易被拒之門外的。
其次,要把心放進去。讀書時,要把心放進書中,和書中的人物進行對話。你可以回想自己的經歷,這樣便會獲得共鳴。另外,一本名著讀完,不要把它往書架上一放了事,要善于回味。如果需要,還可以重讀相關的章節,做到常讀常新。
很多學生閱讀了很多的書籍,但都是囫圇吞棗,對所讀內容缺少思考,這樣的閱讀很難有明顯的收獲,是低效的閱讀。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來提高閱讀質量,實現高效閱讀。元末著名學者陶宗儀,避亂江華亭時,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樹下歇息、讀書。每有所感,就取出隨身帶來的筆硯,在樹葉上記下來,并將樹葉筆記放入準備好的陶罐中,埋入樹下。經過十余年的積累,竟有好幾個陶罐的樹葉筆記。后經加工整理,便成了頗有學術價值的《南樹輟耕錄》。名人們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年幼的人來到學校,為的是走出校門時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相信只要你堅持閱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一定可以成為一個知識豐富的人,一個勤于思考的人。
做讀書筆記的幾種常見形式
做讀書筆記有幾種常見的形式,無論哪種,對我們的閱讀都會非常有幫助:1.摘錄式:這是讀書筆記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形式。主要是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供日后熟讀、背誦和運用。2.綱要式:這是經過分析和綜合,把全書或全文的內容要點提綱挈領地分條羅列出來。較為省事的綱要是以抄錄文中的各級大小標題為主,然后在各標題下羅列出該部分的細目或重要觀點。綱要式讀書筆記還可以用自己的話對全書或全文內容精練扼要地概括,這種形式的綱要較為簡要,應能忠實反映出原作者的主旨和重點。3.札記式:這是讀書筆記最高級的形式,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記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也稱隨感或讀后感,它不拘泥于文體、格式,寫起來可長可短。因為在寫心得的時候,要注重捕捉思想火花,使思想接受洗禮,聯想和想象能力會得到極大的調動。如果在讀完一本書之后能寫出札記式的讀書筆記,那對這本書的理解一定會較為深刻。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伍實元
賈樟柯是我國的一位著名導演,他中學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就不想讀書了,只想隨便找份工作有口飯吃就行。直到21歲,他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但這一年,他看了陳凱歌的《黃土地》,這部電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對自己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之后,他有了一個方向,覺得拍電影挺好,是電影讓他選擇了一個職業,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他如愿以償了,并且拍攝了很多在國際上獲獎的優秀電影。
電影改變人生
實際上,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手段,它還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不一樣的人生參考,讓我們通過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該怎么去做。高中階段是我們確定人生目標的關鍵時期,一部優秀的電影可能就會讓你提前知道自己的渴望是什么,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鍛煉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在這方面,有很多不錯的經典影片值得我們去看,我們可以利用暑假空閑時間好好欣賞一下,相信你的內心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比如,《心靈捕手》《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海上鋼琴師》《三傻大鬧寶萊塢》《黃土地》《當幸福來敲門》《美麗心靈》《勇敢的心》《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百萬美元寶貝》《洛奇》《告別昨日》,等等。
看電影學語文
除此之外,電影還是幫助我們學習語文和外語的重要工具。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很多經典文學作品都被拍成了電影,我們可以根據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找來相關的影片觀賞,這樣往往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原著、更好地掌握作品產生的背景,從而進行理性的分析,投入審美鑒賞活動中去。比如高中語文課本上曹禺的戲劇作品《雷雨》,閱歷少的同學往往很難把握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與心理。如果我們觀看了影片《雷雨》,就能借助演員的臺詞、動作和面部表情等,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實現對作品本身的理解。類似的改編自文學名著或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還有《阿Q正傳》《老人與海》《哈姆萊特》《巴黎圣母院》《茶館》《堂吉訶德》《雙城記》《辛德勒的名單》《荊軻刺秦王》《魯迅傳》《邊城》《祝福》等。如果用苛刻的眼光看,有些演員的演出未必盡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環節上能幫助我們對作品進行初審,然后以此為基礎,再來細讀文學作品就有了深度與廣度。如此一來,我們得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審美水平也就順理成章了。
看電影學外語
我們在觀賞電影時,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電影不僅是用來看的,也是用來聽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觀賞外語片時,除了欣賞激動人心的畫面,還可以認真聆聽演員如何說話,這對提高語言水平來說無疑很有幫助。比如觀賞英語原版電影,對廣大高中生來說就是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增加詞匯量,還可以糾正發音,提高聽力水平。目前國內英語環境的缺乏造成高中生口語學習困難,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英語原版電影是鮮活的語言材料,同時反映了英美國家的文化,多看多聽英語原版電影在學習英語方面絕對是條捷徑。
當然,看英語原版電影不能隨便地看,而要有所選擇。對于普通高中生來說,要盡量選一些簡單易懂的來看,同時不能忘記看這些電影的初衷--我們不是為了單純娛樂而去看的,而是為了學習外語。看電影的時候,要注意模仿演員的發音和語音、語調,同時要理解這些語言背后的文化,還要有意識地去學習電影中出現的習慣用語和俚語。只有這樣,外語電影才會真正走進一個人的生命深處。至于值得推薦的英語原版電影,可以趁閑暇反復"聽聽",諸如《音樂之聲》《獅子王》《卡薩布蘭卡》《泰坦尼克號》《西雅圖未眠夜》《雨人》《亂世佳人》這些電影。相信在你聽了一遍又一遍這些電影之后,你的外語水平將有很大的提高,并為高中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米冠軍
著名作家余華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談到過音樂對他的影響。十五六歲時,突然有段時間,他感到生活十分壓抑而平庸,不知道該如何打發時間。這時他發現了"音樂",或者說是音樂簡譜。當然,他并沒有學習音樂簡譜的想法,而是直接利用它們的形狀開始了他的"音樂寫作"。
他將魯迅的《狂人日記》抄在作業本上,然后將簡譜里的各種音符胡亂寫在上面。他消耗了幾天的熱情,寫了一首很長的"歌",盡管是首無人能演奏的歌。當然,因為他對音樂簡譜一無所知,也就沒朝音樂的方向跨出半步。但他覺得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很像一首歌,他完全心滿意足了。這可以說是音樂對處于中學階段的余華最初的影響。
此后差不多有20年,他不再關心音樂,直到1993年,音樂才再次進駐他的生活。漸漸地,他發現"音樂的歷史深不可測,如同無邊無際的深淵,只有去聆聽,才能知道它的豐厚,才會意識到它的邊界是不存在的"。他開始按照音樂的結構創作小說,并獲得了不一樣的效果。
音樂也許不能使你成為余華那樣的知名人物,但它確實能對你的生活產生非同凡響的積極影響。
當然,很多喜歡音樂的中學生可能都像余華一樣,最初并不明白音樂的奧妙之處,但這并不妨礙音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它一直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與其將其視為影響課業的洪水猛獸,不如加以合理地利用,讓音樂成為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有益助手。
對正處于成長期的高中生來說,音樂的積極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通過欣賞音樂,一個人認識美和發現美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在欣賞中國交響樂《梁祝》時,在了解了這首經典音樂的創作背景后,你可以大膽聯想,隨著樂曲的發展進行合理的思維,認真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樂。隨著你對這首樂曲的理解越來越深,你就會發現,原來音樂有如此美妙的表達效果,有時甚至遠比看得見的語言更富表現力。尤其是一些在特殊歷史時期或特殊條件下誕生的經典音樂作品,不僅能使你認識善惡美丑,更能使你獲得人格、氣質、修養方面的極大提升。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天鵝湖》、貝多芬的《命運》《田園》、維瓦爾第的《四季》、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星星變奏曲》,以及中國名曲《長征組歌》《二泉映月》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一聽再聽。
感受音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多聽一些純音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欣賞者要在頭腦中塑造完整的音樂形象,就必須借助想象進行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完全是由你自己控制的。由于每個人的先天遺傳情況不同,所以人的思維能力會具有與生俱來的差異,但無論如何,大腦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靠后天的學習和訓練。如果你能在閑暇時多進行音樂欣賞的訓練,就可以提高樂感,并增強記憶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你的大腦得到更多的開發。
當然,音樂的類型有很多種,除了古典音樂,還有流行音樂,包括布魯斯、爵士、搖滾、說唱等多種風格。19世紀,音樂家黎錦暉首先將流行音樂帶到了中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如今你可能會在課外、家庭、社會娛樂場所接觸多種不同的音樂,它們往往良莠不齊、雅俗難辨。對此,你一定要有所警惕,不能過分沉溺于一些綿綿情歌之中,聽得忘乎所以,甚至妨礙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在聽流行音樂時,一定要有所選擇。
下面對流行音樂做一下總結,這幾類歌曲可以說是非常值得一聽的:1.勵志型音樂。當你受到挫折、打擊而精神萎靡、士氣不振時,可以聽聽《真心英雄》《陽光總在風雨后》《水手》《我的未來不是夢》《光輝歲月》等歌曲,以便鼓舞斗志。2.友情型音樂。這類歌曲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可以引導你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友誼,把握同學之間的交往尺度。如《第一時間》《朋友》《相親相愛》等。3.純真的校園型音樂。這些歌曲的特點是旋律歡快、情感真摯,可以讓你充分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純真多彩。比如《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心愿》《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等。4.古典文學型音樂。這類歌曲把時尚和經典結合起來,往往別具一番趣味。比如《寂寞沙洲冷》《一剪梅》《愚公移山》《月滿西樓》《濤聲依舊》《青花瓷》《千里之外》等。
總之,最好的音樂能引導人上升,如果你多聽一點優秀音樂的話,一定可以令自己的品德和修養更加卓越。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江領
德國圖林根市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博物館--短壽博物館。只看名字就知道,它也許是世界上數以萬計的博物館中最令人好奇的那部分博物館中的一座。這座博物館在大約一千平方米的大廳里展示著全國兩千多名短壽者的人生檔案。且按名人、平民分門別類地陳列在一只只玻璃柜中,每位短壽者都有詳細的說明:當事人為什么會短壽。
在這些短壽者中,不乏功成名就的著名人物,比如戈特弗里德·奧古斯特·比格爾,德國著名文學家,生于1747年,卒于1794年。他用敘事詩為德國文學做出了同歌德一樣的貢獻,使德國文學開始富有民族特色。然而他只活了48歲。致使他英年早逝的原因是長年夜以繼日地寫作,導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提示語說,如果他能注重鍛煉身體的話,活到80歲是用不著懷疑的。
名人的短壽自然使人惋惜不已,然而相當多的短壽者幾乎都是些虛度光陰之輩。比如伊施丹妮,她從17歲開始吸食毒品,21歲時患上了癌癥,22歲時由于無錢購買毒品而不得不割腕自殺;還有一位名叫西廷的小伙子,平時酗酒,結婚第三天就因酒后駕車,車毀人亡。其生命里程只有28年……要知道,他們的生命長度遠不止這么短。
這里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其中有很大部分是醫院里的患者。他們年紀很輕,卻恣意揮霍自己的生命資源,來到這里或許能喚醒他們內心那絲珍惜生命的潛意識吧。或者博物館存在的價值正在于此吧,甚至比這個更加令人肅然起敬。
直接與歷史對話
在歐美發達國家,青少年從小就把博物館作為自己獲取信息知識的來源之一,他們可直接對話大自然、歷史、科技、藝術等,從而獲取的知識比從學校和課本里來得更為充實與直接。學校是知識的殿堂,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完善的知識體系來源,而學校的教育模式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是一種被動式教育。這種被動式學習容易產生一種依賴性,而博物館完全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與博物館實物性緊密聯系的是其輸送信息、教育觀眾手段的直觀性和豐富性。博物館以各類展品為基礎,通過大量運用文物、標本、模型、輔助性藝術作品等實物,作用于觀眾的感官。實踐證明,這種以實物例證向觀眾表達深刻內涵和傳遞信息的方式,無論從人的生理機制還是認識過程來說,都更易于我們接受和理解。在有些博物館,我們不僅能充分觀察展品,還可以親自觸摸、親身體驗,進行實際操作或實驗。這些都非常符合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審美趣味和認識特點,是其他教育機構無法比擬的。
顯然,博物館是我們學習知識、獲得教育的圣地。我們觀覽的過程就是開闊視野、擁抱文化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我們捕捉準確、真實的客觀實物,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比如博物館對文物的陳列,我們在觀看之后,往往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類文明、民族歷史積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這種感受無疑是任何語言所不能激發的。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才能學到實實在在的文化知識,更好地樹立奮斗目標。
激發創新能力
我們可能都知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成為我們當前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但是,我們所謂的創新,是與深厚的文化傳統相聯系的,只有在吸取前人優良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造,才能使人類的腳步向前延伸。在我們的創新精神培養方面,博物館可以說功勞甚大。因為在博物館中展覽的文物從藝術到科學,從社會歷史到自然生態,從民族文化到異域風情,涉及了人類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及各民族的藝術瑰寶,是所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凝結。我們在這種文化體認下,才能催生出一種探索、創新的自我意識,這對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可謂意義重大。
博物館無疑是一座終生教育的殿堂,我們在有時間的時候應該多去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參觀,把參觀博物館當成一種興趣,并讓這樣的興趣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總之,博物館是一本厚厚的史書,又是一座長長的橋梁,它把世事萬物濃縮成精華的遺跡呈現給世人,將屬于自己國度的文明傳揚給世界,又把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明融會凝結到一起。來到博物館是一次受教育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你只有在博物館中親眼看到那些前人遺留下來的珍寶,才能觸碰到歷史的脈搏,獲得心靈的震撼。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童翠翠
在學做家務之前,你應該問自己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你怎么看待家務?如果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再來看下一個問題:在通風良好、地板干凈、床單整潔、廚房也安全衛生的家里,相比在落滿灰塵、沒有干凈衣服可穿、屋里散發出霉味的環境里,你的幸福指數是否相差很大?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光憑感覺就可以意識到家務很重要。不過,大多數同學可能僅僅停留在"它很重要"的感知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做家務的重要性,更別提親自做家務了。
對于做家務的"意義",美國著名作家雪瑞·孟德森在《家事的撫慰》中做了精彩的闡述:"只要回到家,關上身后的門,你就如釋重負,人際、情緒及生理上的恐懼也隨之減少。在家里,你可以解除武裝、卸下面具,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讓你不會感覺被看扁、被排擠、不夠格或不被需要的地方。"讓家更有家的感覺,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發自內心,抱著一股對家與舒適的渴望把家務打理好。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里的人能放手去做、去感受所有想要的事物。"每一件例行家事在大功告成之際,都會帶來深深的滿足。這些日常工作與生活節奏互相呼應,你所獲得的滿足,不僅來自干凈有序、生機勃勃的環境,以及平靜安穩、精力充沛的感受,也來自你明白自己和所關心的人將會享受到這些好處。"
做家務除了能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優美,能讓我們的家更像家之外,對很多中國學生來說還有更深的意義。不久前,一份《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的漫畫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多討論:9~24個月的中國孩子在學習認識,美國孩子學會了扔尿布;2~3歲的中國孩子在背唐詩,美國孩子在學習扔垃圾、整理玩具。對比特別強烈的是,3歲以上,中國孩子開始學習彈琴、舞蹈等各種藝術技能或學習奧數等知識技能,而美國的孩子在每個年齡段學做不同的家務活,3~4歲的孩子在學習喂寵物、澆花、刷牙,4~5歲的孩子學習鋪床、擺餐具,5~6歲的孩子學習擦桌子、收拾房間,7~12歲的孩子學習使用洗衣機、清理洗手間、做簡單的飯,13歲以上的美國孩子已會清理灶臺、換燈泡、修理草坪等。
有些中國家長只重視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家務勞動教育,造成有些孩子到了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自己做飯,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了生活的"殘疾者"。西方教育專家研究得出結論:不論知識水平、家庭背景、經濟收入、種族膚色如何,凡是從小做家務、熱愛勞動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別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滿。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大多不能吃苦,獨立生活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有所成就,一開始就應該自覺創造條件,對自己進行早期的勞動訓練,讓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這將使你終生受益。
自立能力被稱為眾多能力之首,因為自立是人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懂得獨立思考,才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做出自己的選擇;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具有創造精神,才能夠做出與眾不同的事情。然而,現在有的家長,由于過分溺愛孩子,舍不得讓他們做一點事;也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智力培養看作最重要的,其余則是小事一樁。然而,他們并沒有想到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養成懶惰、無自制能力的惡習。
家務勞動首先可以培養我們勤于動手的習慣,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技巧,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凡是有利于培養我們自理能力的事,如整理衣服與文具、幫助父母拿報紙、擺碗筷、搬座椅等,都應該學著自己動手,從而有助于自己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感受自己的成長,逐漸樹立自立意識。
多做家務,還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就是促進我們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多做家務有利于正確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動機、信念、理想、世界觀等個性品質的形成。做家務首先提升的是自己的責任心,當一項家務交給我們時,我們才會積極地想辦法,克服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完。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長大成人后又怎能盡職盡責地去學習和工作呢?
教育家陶行知寫過一首詩,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在生活中,人的手和腦是同等重要的,而手與腦又是密切聯系的,動手的活動能力能使我們的大腦更聰明,更早地學會照顧自己。現在的孩子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做家務有兩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父母希望孩子做家務;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接受孩子做家務所帶來的麻煩和安全隱患。每一個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時,不能陪孩子一世,孩子總有一天需要獨自面對、獨自處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積累、儲備這樣的能力和經驗。如果我們能適度地做些家務,自然會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
總之,我們通過參加家務勞動,能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一方面可以培養我們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我們的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使自己具備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真正懂得自我教育的人應該讓自己做點家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健康、更幸福。家務勞動是一個大課堂,有許多需要我們去體驗、去領會、去學習的東西,所以,盡早讓自己領悟其中的奧秘吧。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馮現明
著名教育專家劉美蘭認為,學生階段有三個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可能要用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彌補。這三個關鍵時期簡稱"三、二、一"。"三"即小學三年級,這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級,這是形成人生觀的關鍵期;"一"是高中一年級,這是自主學習形成的最佳時期。可能很多同學會以為高三更重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前途與命運,可要知道,高一這一年學習方法的轉變,可以直接影響高中三年的學習。這三年,你的學習是否越學越輕松,是否越學越有成效,跟你高一的學習面貌有很大的關系。學習面貌包括學習心理、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內容。而最重要的則是高一伊始,就要實現兩大方面的轉變--學習心理的轉變與學習方法的轉變。如何減緩這個變化的"坡度",平穩度過銜接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努力:
1.盡快適應新環境,及時進行心理調適
進入高一,新生出現的問題大多來自心理方面,學生要面對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的課程,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會使人際環境較以前更復雜,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盡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適應新老師、適應新環境、適應新規章,記住"是你主動地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
很多同學會根據自己對科任老師的喜好程度來學習,喜歡哪一科的老師哪一科就學得好,相反,不喜歡的老師,他(她)所任教的學科就學得差。其實,樹立良好的學習心理,熱愛所學的學科,為自己科學定位很重要。進入高中,很多學生的學習名次會有較大的落差,也許在初中是佼佼者,但高中"高手云集",學習名次就大不如前了。這個時候,很多同學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笨,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誤以為在高中,自己的學習潛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實,學習好壞沒有男女之分,高中也是這樣。沒有定論說男生一定比女生強,反之亦然。遇到挫折后,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只重視結果;從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入手,以擺脫困境;千萬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妄自菲薄。
2.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
較之初中,高中學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生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大,不能再依靠初中階段被動式的學習方式,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訂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初高中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初中主要傾向于感性與宏觀,高中則更傾向于理性與微觀。需要提醒的是,盡管初高中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有所不同,但初高中教學內容彼此滲透、有機結合,若能有意識地進行銜接和聯系,定能提高學習效率。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會長時間地影響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運。進入高中,一開始就要培養有計劃、不拖沓、高效率的時間觀念。要認真預習、專注聽課、及時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記憶是學習知識的必備條件,沒有記憶,就等于沒有知識。但記憶不是死記硬背,而要科學地記憶,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的記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明確學習目的,強化學習動機,這是提高記憶效果的前提。二是要明白理解是記憶的重要條件。怎樣記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時記憶,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復習,效果最佳;要遞增積累記憶;要比較記憶;要串成知識鏈進行記憶。
(2)加快學習節奏,合理安排時間。進入高一,上課時間長,學科繁多,作業繁多,很多同學幾乎沒有安排自主學習時間。這種錯誤行為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是,學生學得很累,但成績很不理想。預習、復習、做作業,這是學習"三部曲",很多同學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業的時間長了,預習、復習的時間沒了,遺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規劃好時間,甚至上午上完課,就能明確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識,做到每天先梳理當天所學的新知識,再完成作業,這樣學習狀況一定會有較好的改善。說到復習與預習工作,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時間,而實際上節省了理解消化、轉換運用的時間,而且它的效果是長久的。我們主張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每周花一個時間段自主整理知識,與此同時,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扎實走好高中學習的第一步。
(3)努力學會聽課,提高課堂效率。很多同學認為這是老掉牙的問題。其實不然,高中課堂有知識積累與思維訓練類課堂、指導規范答題類課堂之分,課堂上知識的獲取與思維的訓練是形成我們一生智慧,造就我們終身受用的生存本領的關鍵。就指導規范答題類課堂而言,盡管單調呆板,卻不可不聽,因為無論如何,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參加高考,而要考試,就必然存在規范答題的問題。聽課一定要思考,文科課程還必須下意識訓練表達,當然這種表達并不是老師在上面說,你在下面說。課堂上有疑問就要提出來,不少剛進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擔心被別人嘲笑,在課堂上即使有疑問也不愿意提出來。其實產生疑問是件好事,這說明你聽課時注意力集中,而且在積極思考。再有,對錯誤要及時進行分析,這是為了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你還應該認真聽取老師對考試和測驗的點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這點非常重要。
3.重新進行自我定位,確定奮斗目標,面對挫折永不言棄
進入高中,大家已站在同一條新的起跑線上,我們有三年的時間可以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我們要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弱勢,給自己以正確的評價。對此,制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很重要,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經常憧憬實現目標的那一刻,并以此來激勵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畢業學校所取得的成績,為自己制訂一個新的奮斗目標,并不懈努力,疲憊、面對挫折時也不言棄。我們要根據生存的需要與社會的需要來調整自己。而這期間能駕馭自己的只有堅定的信念、明確的奮斗目標。實踐證明,取得最終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聰明的學生,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學生。
這世界不只眼前的茍且
□高曉松
媽媽領著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頤和園長廊仰著頭講每幅畫的意義,在每一座有對聯的古老房子前面讀那些抑揚頓挫的文字,在門廳回廊間讓我們猜那些下馬石和拴馬樁的作用,從那些靜止的物件開始講述無比生動的歷史。那些頹敗但深蘊的歷史告訴了我和妹妹世界之遼闊,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從小媽媽告訴我們的許多話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
在我和妹妹長大的歲月里,我們分別走遍了世界,但都沒買過一尺房子,因為我們始終堅信詩與遠方才是我們的家園。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季羨林
北園高中對我一生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夸大一點說是一種質變。我在許多文章中都寫到過,我幼無大志。小學畢業后,我連報考著名的一中的勇氣都沒有,可見我自卑到什么程度。當時表面上看起來很忙,但是我并不喜歡念書,只是貪玩。考試時雖然成績頗佳,距全班狀元道路十分近,可我從來沒有產生過當狀元的野心,釣蝦、捉蛤蟆對我的引誘力更大。至于什么學者,我根本不知道天壤間還有學者這類人物。自己這輩子究竟想干什么,也從來沒有想過。朦朦朧朧地覺得,一輩子能混上一個小職員,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常想,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自知得過了頭,變成了自卑。家里的經濟情況始終不算好。叔父對我大概也并不望子成龍。嬸母則是希望我盡早能掙錢。從正誼中學畢業后,我曾被迫去考郵政局,郵政局當時是在外國人手中,公認是鐵飯碗。幸而我沒有被錄取。否則我就會干一輩子郵政局,完全走另外一條路了。
但是,人的想法是能改變的,有時甚至是180度的改變。我在北園高中就經歷了這樣的改變。這次改變,不是由于我參禪打坐頓悟而來的,也不是由于天外飛來的什么神力,而完全是由于一樁非常偶然的事件。
北園高中是附設在山東大學之下的。當時山大校長是山東教育廳長王壽彭,是前清倒數第二或第三位狀元,是有名的書法家,提倡尊孔讀經。
在第一年級第一學期結束時,考試完畢以后,狀元公忽然要表彰學生了。高中表彰的標準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數達到或超過95分者,可以受到表彰。表彰的辦法是得到狀元公親書的一個扇面和一副對聯。王壽彭的書法本來就極有名,再加上狀元這個嚇人的光環,因此他的墨寶就極具經濟價值和榮譽意義,很不容易得到的。高中共有6個班,當然就有6個甲等第一名;但他們的平均分數都沒有達到95分。只有我這個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數是97分,超過了標準,因此,我就成了全校唯一獲得狀元公墨寶的人,這當然算是極高的榮譽。
王狀元這個扇面和一副對聯對我的影響巨大,這看似出乎意料,實際上卻在意料之中。虛榮心恐怕人人都有一點的,我自問自己的虛榮心不比任何人小。我屢次講到幼無大志,講到自卑,這其實就是有虛榮心的一種表現。如果一點虛榮心都沒有,哪里還會有什么自卑呢?
我從自卑到自信,從不認真讀書到勤奮學習,一個關鍵就是虛榮心。是虛榮心作祟,還是虛榮心作福呢?我認為是后者。虛榮心是不應當一概貶低的。王狀元表彰學生可能完全是出于偶然性。他萬萬不會想到,一個被他稱為"老弟"的15歲的大孩子,竟由于這個偶然事件而改變成為另一個人。我永遠不會忘記王壽彭老先生。
我在北園白鶴莊的兩年,15歲到16歲,正是英國人稱之為"teens"的年齡,也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齡。我的少年,因為不在母親身邊,并不能說是幸福的,但是,我在白鶴莊,卻只能說是幸福的。到了現在,我離開北園已經70多年了,再沒有回去過。可是我每每會想到北園,想到我的"teens",每一次想到,心頭總會油然漾起一股無比溫馨、無比幸福的感情,這感情將會伴我終生。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趙宇林石
第一課:不想變窮人就先認識貧困
我父親是義烏從事小商品交易的老板,身家千萬。初中快畢業時,父母決定送我去美國華盛頓的貢薩加私立高中。這是一所有著近200年歷史的頂級貴族學校,來此就讀的學生非富即貴,說起來,父母算是用心良苦。為了能與"國際接軌",出國前,他們把我送去學打高爾夫、苦練馬術、高薪聘請獲過獎的跳舞達人教授交際舞、街舞……
開學第一天,我帶著一種炫富比貴的心態,穿著頂級名牌服裝,開著名貴跑車來到學校。
隨后我找到第一堂課社會學所在的教室。意外的是,社會學老師曼利先生在點完名后,直接叫我們去操場集合,那里停著一輛大客車。在行駛了40多分鐘后,車子在一扇掛著"無家可歸者救濟中心"牌子的大門前停了下來。曼利先生和藹地說:"能來貢薩加上學,說明你們都家境殷實。可誰能告訴我,你們對社會最欠缺的認知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覷,一臉的茫然。我看著車下那塊牌子,突然心中一動,答道:"應該是貧窮。"
曼利先生贊賞地點著頭說:"沒錯,富有的出身決定了你們容易片面地認識現實社會,我的責任就是將你們的認知補充完整。"眼前出現的一幕還是讓我震驚不已。寬敞如機場候機室的大廳里,一張挨一張整齊地放著數百張行軍床。上面或坐或臥著一個個要么愁容滿面,要么表情漠然的流浪者。
我的服務對象是一位衣著比較整潔,看上去挺和善的老人。他直盯著我沒頭沒腦地問道:
"你認識我嗎?"
老人俯身從床下摸出兩張舊報紙遞給我。上面的頭版頭條有一張放大的照片,里面那個笑得意氣風發的人看著有些眼熟,我草草讀了一遍,是篇對商界傳奇人物布隆格的專訪。"這就是我,"老人用手指敲著照片蒼涼地說,"我曾經富得流油,但揮霍、離婚和投資破產讓我如今不名一文。"我不禁心頭一顫:財富如流水,稍不謹慎,它就可能一滴不剩。
第二課:為他人是一種商機
貢薩加有條很特別的校訓:做為了他人的人。由于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貢薩加的"富二代"們多少有自我的性格。我與兩位同學加里斯和巴克的矛盾就尤為突出。
我在球隊里打的是后衛,而加里斯打中鋒。在訓練中,我們之間最經常發生的摩擦就是:我把本該傳給加里斯的球傳給了其他人,而他在我受到阻擊的時候故意拖延救援……教練馬尼看在眼里,找我們談過幾次話,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否認與對方有矛盾,并且找種種理由來推脫。
轉眼迎來了校際籃球聯賽。我以為深知我與加里斯矛盾的教練馬尼會有意在比賽中將我們分開,誰知比賽一開始,他就讓我們同時上了場。我決定暫時將個人恩怨放在一邊,以大局為重。顯然加里斯和我想到了一起,我們之間配合得前所未有地默契。到第三節結束,我們領先了對手10分,如果不出意外,勝利非我們莫屬。但此時,我的心理開始有些失衡。
第四節比賽開始了,我開始有意避免讓加里斯得分。當我驚覺不妙想扭轉時,為時已晚,最終我們以1分之差敗北。看到隊友們鄙夷的目光,我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教練馬尼卻沒說什么,只是叮囑大家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場比賽。我以為自己只能在場邊坐冷板凳了。卻不想兩天后的比賽,教練馬尼又在首輪把我和加里斯同時派上了場。
那一刻,我真是感激涕零,徹底拋棄了心中的私欲。最終經過艱苦的激戰,我們隊以微
弱的優勢戰勝了強勁的對手。比賽結束后,加里斯突然走過來,用少有的誠懇語氣說:"嘿,伙計,下午一起去游泳啊?"我用力點點頭說:"好啊。"
"嘿,孩子們,祝賀你們終于開始理解我們的校訓了。"教練馬尼不知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高興地拍著我們的肩膀說,"知道嗎?要想成功,首先你得學會理解他人,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第三課:如何靠自己成為有錢人
一入學,學校就為所有學生建立了虛擬的個人賬戶,每個人都獲得一定數額的校內虛擬貨幣做啟動資金。此后,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利用這筆錢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每個月月末,學校在盤點每名學生的個人資產后,會推出財富排行榜,公布當月名列前十的"富翁"和倒數十名的"窮人"。
拿到啟動資金,我猶豫了很久都不知該做些什么。于是打電話向老爸求助。老爸也很躊躇,說國情不同。最后建議我把錢存入銀行,穩穩當當地拿利息,因為有投資就有失敗,只要有同學投資失敗了,我就排在他前面了。我覺得此法甚妙,將虛擬貨幣存進了校內銀行。然而,我低估了那些"富二代"的賺錢本事,月排行榜貼出來后,我竟然排在了倒數第一名。
為了躋身"富人"行列,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拼命惡補各種金融知識。這時,加里斯向我提出建議:"要想成為真正的富翁,不能只把錢拿去炒股押別人的成敗,應該有自己的實
體。"他的話讓我豁然開朗。可是賣些什么好呢?最終,我把目標商品定位在具有中國特色
的各種民族工藝品上,價格也決定走高端路線。不出所料,這些有著獨特中國民族風情的工藝品在學生中大受歡迎,我的資產在當月就翻了兩番。隨后,我的"中國工藝"公司在校園中成立,并在一年后成功"上市",成功沖入"富翁"行列。
轉眼,畢業的日子到了,此時我已經收到幾所常春藤大學的入學通知。一天母親打來電話,哭著告訴我,由于投資失誤,爸爸的資產在還清銀行借款后大幅縮水,以后我可能還需要打工補貼學費。如此厄運,如果放在三年前,我一定會視同世界末日,但現在,貢薩加的教育磨煉了我的意志,我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同樣可以取得成功。
家庭變故讓我對貢薩加的"富二代"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悟:財富并不會理所當然地延續,金錢的世界充滿變數,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懂得居安思危,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這樣才能永遠駕馭金錢,而不是被金錢左右。
名師有話說
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麥家
這些年來,我很在意整理身邊的物件,譬如時刻保持鞋架的整潔或是書架的一絲不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細節,善待它,它就能成為陽光或氧氣,滋潤自己,讓心沉下來、慢下來、靜下來,令堅持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我賦予的習慣,一種接受祝福的習慣。是的,堅持理應被祝福。
在我看來,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飄忽云端的錦彩,是閃耀水面的流光,雖然能夠感覺,但還并不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為你的獎杯或者存折。當你驀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許它早已隨著時光流走。
當你發現某種天分洋溢,請攥緊它,如同攥緊你的生命。然后朝著它不朽的方向前進,以瘋狂的堅持,歇斯底里的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當我們的目光一絲不動,當肌膚古銅,背影沉重,當我們的宿命干凈,請牢記,這一切應非苦吟,這應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因為豐收與呼吸一樣清晰短促,唾手可及。
勤能補拙,拙有何用?補拙等于南轅北轍,等于發現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等于自己謀殺自己。人倘不能循天分而動,越是堅持,越是自我損耗,傷害也就越大。
高中語文入門:九大習慣助力語文學習
□黃耀新
其實,我們在孩提時代就開始學習語文了。高中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內容(知識、能力、情感等),初中階段大都接觸到了,高中階段只是在初中的基礎上加深加寬加難而已。總體而言,初中到高中的語文學習內容大致相同,方法也大體相同。
由于年齡、基礎及中高考試題的區別,初高中老師的教法稍有一些區別,我們的學法相應也就有一些區別。比如對學習的要求,初中更具體,更強調規范性;高中較靈活,自主學習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大些。比如記憶和理解,初高中都強調,只是初中更強調記憶,高中更強調理解。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有的同學可能初中被管得"死"一些,剛上高中不太適應。但很快就會適應的,畢竟是由"緊"到"松"。必須注意的是,"松"只是"外松",是增加學習的自主性,所以更需要自覺自律,絕不能放任。
初中課文篇幅較短,內容較簡單;課堂容量較小,節奏慢點。到了高一,課文篇幅長了,內容復雜了;課堂容量變大了,節奏變快了,鞏固練習的時間也少了。使得許多高一新生不適應。辦法也是老生常談,課前做好預習,能自行解決的學習任務先自行解決,不懂的作為聽課重點;課上注意力集中;課下做好復習。
由于初中新課程有淡化、弱化現代漢語知識傾向,這些知識在初中教材的附錄里。初中老師們對語法修辭的教學,存在隨意性。有的老師進行了系統的教學和專項訓練,有的則沒有。而語法修辭知識,初高中都有很多應用。到了高中,這些知識大都不講不練。因此初中階段要有意識、有系統地掌握有關語法修辭的知識,訓練運用語法修辭知識解決相關語文問題的能力。
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問題,注意以上這些就差不多了。在作文教學上,初中側重于記敘文,高中側重于議論文。但高一仍側重記敘文,與初中自然形成銜接。
語文應該如何學習,是由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的。語文知識大多是約定俗成的,并且形成的過程有三千多年,所以量特別大;龐雜而缺乏系統、序列;(語文課耽誤幾節,接著聽不一定有障礙)有的甚至是模糊的,有的則是變化的。語文知識的掌握,理解的難度不大,但記憶的量大,需要長期的積累。
語文能力大多是習得的而非別人教會的,是靠自己大量的聽說讀寫實踐形成的,脫離大量的實踐積累,任何所謂的方法規律都不靈。如果與書面語接觸(讀寫實踐)的量不夠,任憑老師講得多細致、多精彩,讀寫能力也仍然不會有多大提高。
學語文像農業生產,你天天蒔弄,卻不能天天都覺得莊稼有變化;學其他科像工業生產,只要你做了,就能看到明顯的成果。盡管每次澆水施肥看不出莊稼的變化,但秋天的收成確實是平時一點一點蒔弄的結果。學語文短期內看不出成績,見效慢,不能急于求成。
學習語文不像學習數理化,需要相對完整的時空--至少要半個小時,還要有書桌之類。學習語文,一分鐘可以學一個詞語,半天可以看一本書;躺著可以閱讀,走著可以構思。只要用心,看電視、聽談話、發短信……都可以是語文學習。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反復的實踐,下足功夫,沒有捷徑。所以語文學習方法,用"習慣"一詞最恰當。下面我針對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談談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養成隨時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
準備好積累用的卡片或本子或電子設備,隨時隨地分門別類地記錄各類語文知識。不要依賴網絡和書上現成的東西,只有親手動筆才能在腦子里留下印象,知識只有在頭腦里才能活起來。這樣做一開始會覺得麻煩,但一定要堅持,不怕麻煩,越麻煩,烙印越深,效果越好。語文知識龐雜零散,必須依靠平時積累,指望一時花大精力集中解決是做不到的。
二養成查閱辭書的習慣
準備至少兩本辭書--《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不懂的東西要及時弄懂,對知識要較真。母語不求甚解,跟著感覺走,也能應付一陣。但這樣一定會出錯的,尤其考試的時候。
三養成朗誦的習慣
最好是大聲朗誦。與默讀比起來,朗誦更有助于培養語感,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增強記憶。大聲朗誦甚至可以改善性格,提高自信心。
四養成背誦的習慣
古詩文名篇無論課后有無要求,最好能背誦。學習古詩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誦。(高考默寫8分,這么高的分值目的就是促進背誦。)記住,學語文往往越下"笨"功夫越有好的效果。背誦課文要講究方法,比如化整為零,意義記憶,根據遺忘曲線及時鞏固,以及反復朗誦或抄寫。另外,成語、文學文化常識等也要背誦。不能簡單地把背誦理解成"死記硬背"而加以反對。現在很多學生學習語文"活"不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死"的(記憶的內容)不夠。
五養成動筆的習慣
學習語文,無論課上還是課下,學生的一個通病是不愿動筆,即使做題,也只愿意做選擇題。學好語文,必須養成動筆的習慣。筆者曾給學生寫過一個順口溜《動筆歌》來說明其
中的道理:
動筆促動腦,表達也提高。
瞌睡能趕跑,無聊自然消。
嚴謹習慣好,落實更可褒。
果真寫不出,可以用心抄。
看似費功夫,實則最有效。
"動筆促動腦":寫,哪怕是抄寫,也要注意力集中,大腦必須積極參與;聽和看,大腦的參與可強可弱,弱則很容易溜號。
"表達也提高":寫,是書面語表達。書面語表達能力,只有通過實踐,也就是寫,才能提高。
"瞌睡能趕跑":一些學生無論課上課下,一學語文就犯困。無論休息不好,還是對語文缺少興趣,如果一學語文就動筆,就能保證大腦活躍,不犯困。
"無聊自然消":那些對語文缺少興趣的學生,如果休息得好,課上只是聽和看,很容易溜號,無聊,盼下課。如果動筆,大腦活躍,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就不無聊了。
"嚴謹習慣好":寫,落實到書面語上,就不能像想和說那樣模糊或隨意了,必須準確,明確,有條理,也就是嚴謹。堅持寫,就能養成嚴謹的習慣。
"落實更可褒":寫,主要是落實想的東西;人往往想的很多,做的很少,就是因為缺落實,如果養成寫的習慣,就有助于養成落實的習慣。
"果真寫不出,可以用心抄":有時真的想不出來,也就寫不出來,這時去抄別人寫出的東西,就等于別人給你解答問題,當然很有益處,但必須用心,和自己的思考銜接。
"看似費功夫,實則最有效":寫比看和說耗時費力,似乎不夠經濟,但寫必須"眼到""手到""心到",印象加深且落到實處,比起單純的聽或說或讀或想效果好多了。
六養成梳理文章思路的習慣
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是整體把握文章的好辦法。如果是幾千字的文章,梳理完思路只有幾十個字呈現在眼前,主要內容一目了然。討論一篇文章,即使是局部細節的問題,也必須放在整體的背景下來思考。學生閱讀題答得不理想,往往是因為缺乏整體把握文章的觀念和能力。梳理文章思路有個簡單的方法:以文章的自然段為基本單位,不必拘泥;圍繞著文章中的一個核心詞來概括,這樣容易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考察比較,標示出順序、手法等。下面是人教版第一冊第三單元三篇文章的思路提綱。
第7課《記念劉和珍君》。從"死難"角度給各部分加小標題:
1.悼念死難者紀念(寫作)緣由
2.記住死難者--各方態度
3.死難者劉和珍--平時被紀念者的事跡
4.劉和珍死難(概述)--死時--誰是暴徒
5.劉和珍死難(詳述)
6.如此死難不可取事件的意義
7.死難的意義--精神可嘉,方式不對
第8課《小狗包弟》。從"包弟"的角度概括各部分:
1.包弟的同類引出(襯托鋪墊)
2.包弟的來歷
3~6.包弟的表現記敘
7~9.包弟的厄運
10~13.包弟之死給作者留下的傷感敘議
第9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從"演講"角度概括各段:
1.演講背景(蓄勢、鋪墊)
2.演講稿(以物見人、蓄勢)講前
3.演講的時、地、人(蓄勢)
4.演講奇特的開場(進一步蓄勢)講始
5~6.演講開頭的內容及效果(學問、文采)
7.演講時旁征博引(學問)講時
8.演講時的情態(熱心腸)
9.演講的影響(熱心腸)講后
10.記這次演講一文的由來(點題--學問、文采、
熱心腸;呼應)
七養成讀書的習慣
雖不能說高考語文成績好的都是愛讀書的(高考成績好的不都是水平高的),但可以肯定地說,愛讀書的都是成績好的、水平高的。
現在的學生也不能說不閱讀,只是讀的大都是網絡或流行的報刊之類。這些東西是專為掏讀者腰包的,是消遣,所以是迎合而非引領。為了提高而非消遣的閱讀,一定要選擇讀物。
選擇什么讀呢?
第一,讀名著。學習的閱讀和休閑的閱讀不完全是一回事,休閑的閱讀是娛樂,讀物內容健康就行,學習的閱讀是接受知識的思想的文化的審美的熏陶,這就非讀名著不可。在名著里面,那些具有文化源頭、文化母體地位的書,是最應該讀的,比如儒家、道家的經典著作。
第二,名著難易的都有,建議讀對于自己來說有點難度(七八分懂)的書。一個高中生,如果只是閱讀童話、動漫一類的讀物,他的閱讀能力就會停留在低水平上。只有讀物的難度上去了,閱讀的能力才會隨之提高。
第三,讀雜書。哪個領域都有名著,都應該涉獵一些。開卷有益,只要是好書,只要自己感興趣,什么都可以讀;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書,也應該瀏覽,以免偏食。
為什么強調讀名著呢?一是這里所說的閱讀是學習而非消閑;二是現在的所謂"書",實際上是文字垃圾的太多了。
怎么讀呢?
第一,講究速度,達到"豎讀"的程度,練就一目十行的本領。閱讀的速度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講究數量,閱讀的量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語感、眼界,思維、審美、鑒賞等能力都與閱讀的量成正比。
第三,精讀一本或一個人的書,"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一部(或一個人的)好書,具有無盡的價值,一個人究其一生也發掘不完,如果讀上幾遍甚至十幾遍,完全可以受用一生。中學生如果受一個好人或一部好書的重大影響,對形成健全人格、盡快成熟起來,作用極大。
八養成練筆的習慣
寫好文章關鍵在三多: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筆。這里只談談多練筆。
中學生作文總想走捷徑,熱心"怎么寫",以為掌握了所謂作文技巧就夠了,這是極其錯誤的。有許多關于作文技巧的書,老師也常講這些技巧,但是學生看了這樣的書、聽了這樣的課,照樣不會寫。就像熟讀"游泳要領",細聽教練講解,游泳那點道理技巧都爛熟于心了,再下水,還是不會游。作文能力只能在寫作實踐中形成,而且需要大量的實踐。老師評改的作文量很有限,要養成自己練筆的習慣。
1.日記練筆。注意觀察生活,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得所失記下來,我手寫我心。寫一行不算少,寫一百行不嫌多,貴在堅持。這既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又積累素材,也是一種心理疏導的有效方式,還給未來留下了珍貴的記憶。(照片之類記錄不了心里想什么。)
2.游戲練筆。中學生之間經常"打嘴仗"。把"嘴"換成"筆"即可,想逗樂,想開玩笑,寫出來。現在有短信、微信一類的東西,非常方便。搜索現成的內容轉發,一點意思沒有。自編自創,求新求趣。用文字給班級的每個同學畫像,不求規范,但求趣味……玩出了花樣,就玩出了文字表達能力。
3.模仿練筆。模仿的對象要慎重,一要是名家;二要真喜歡他的文章,不是因為跟風;三要能夠準確地理解他的表達,曾經有學生模仿那種歐化的長句,說得云山霧罩,自己都不懂是什么意思。確定了合適的模仿對象,就模仿他的文章寫著玩,久而久之,就有幾分像了。一旦有了名家文章的模樣,你的作文就非常了得了。
另外,有了網絡,學生大都不注意積累素材。平時作文到網上搜,考試時只能用腦袋里那幾個有限的東西,所以寫起來千篇一律。要寫出好文章,一定要自己積累素材。第一,觀察記錄生活,你的生活細節,一定區別于他人。第二,如果有特殊愛好。比如喜歡足球,就把國內外足球界發生的典型事例、球星的性格特點、主要事跡、奇聞逸事……搜集起來,用自
己的語言整理概括或感悟闡釋。第三,鎖定自己喜歡的一個名家或一部名著,作比較透徹的了解。比如鎖定一個名家,對其生平、性格、思想、作品(廣義)等加以梳理,整理概括,加些評、感的內容。第四,收集教材(試題、各種媒體)中的故事、名言等等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加進自己的理解感悟。有了自己的素材庫,寫作就有獨特的"米"下鍋了。建立自己的素材庫,其實也是一種練筆。
九養成練字的習慣
不要低估寫一手好字的作用,只說考試就特別有用,而且不只是語文這科。練字還能提高審美能力,調適心理等。練字只靠自己摸索往往事倍功半,找懂硬筆書法的人指導事半功倍。堅持是關鍵。
最后再強調三點。第一,學好語文必須懂中國歷史,尤其先秦那段。第二,做題絕不是學語文的好方法,不到高三,不必多做題。第三,補課作用有限。老師講什么也代替不了學生自己的積累。實際上,補課老師大都(也只能)講方法,可是這些方法老師用靈,在許多學生那兒就不靈。比如閱讀理解,學生的根本問題是缺乏閱讀和閱歷,缺乏相關的知識和體驗,讀不懂文章,因而不會做題,記住了答題技巧也用不上。
語文學習方法,一言以蔽之,大量積累,反復實踐。
巴黎街頭的閱讀
□馮雁軍
在巴黎的幾天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也不是流光溢彩的紅磨坊和香榭麗舍大道,而是隨處可見的街頭閱讀。
在埃菲爾鐵塔檢票口前,游客排起兩列百米的蛇陣,令我意外的是,隊伍里有幾十個一邊排隊一邊閱讀的金發碧眼男女,顯然都是當地人。他們一本書刊或是一張報紙,跟著隊伍的感覺緩慢移動,恬然靜雅的神情讓煩躁不安的其他游人側目。后來,在凡爾賽宮、巴黎圣母院、榮軍院等游人較多的入口處,我同樣目睹了這樣的情景。
圣母院廣場,每天游人如蟻,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也有許多巴黎市民喜歡在這里小憩。樹蔭下、臺階上、地攤旁、亭棚邊,到處有看書讀報的巴黎人。他們心無旁騖,像中國古代圣人那樣"一心只讀圣賢書",目光始終在書刊上流連。廣場南側的花壇旁,有位一條腿殘疾的姑娘埋頭看一本大部頭,顯然不是剛剛買來消遣的閑書,那根磨得發亮的拐杖放在另一條腿上,悠然忘我。
在人流較多的公交車候車亭或書報亭旁,大都有一兩個報刊架,上面放滿了最新免費報刊,行人隨手可取。穿行在城里的公交車上,有些擁擠,有些搖晃或顛簸,可仍然不妨礙不影響巴黎人的閱讀熱情,無論是座位上的時髦女郎,還是手拉吊環的優雅男士,甚至是頑皮可愛的孩童,都可見到他們埋頭閱讀的神情。
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大眾喜歡閱讀的城市。
高中數學入門:七大方法夯實數學基礎
□張如意
在初中,我們學習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在中考的考場上,數學是讓我們"痛并快樂的"核心學科,也是讓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最多的學科之一。隨著大家步入高中,一大堆問題馬上就會擺在我們面前:將要學習哪些數學知識?又要面臨怎樣的考驗?初高中的數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發現,進入高中后,由于有一部分學生不適應高中學習的變化而出現了成績分化,所以,能否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每一名學生面前的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探討如何學好高中數學的問題。
一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異
1.數學課程的設置的差異。高中數學內容豐富,知識面廣泛,按照必修、選修兩種形式設置課程,以每學期完成兩個學段的模塊式教學進行。其中必修課程有必修1至必修5共五個模塊,選修課程根據文理科分別設置,文科要完成兩個模塊的選修課程,理科要完成五個模塊的選修課程。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學習完高中的所有知識內容,高三進行全面復習,高三將有數學"會考"和重要的"高考"。
2.知識差異。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小、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推廣、引申和完善。如在初中,我們初步嘗試了利用直角坐標系研究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問題,進入高中,我們將利用坐標系研究更多的函數及其應用。在初步學習直線、拋物線的基礎上,一般性地研究直線、圓、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還將引入其他形式的坐標系,體會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中時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和-30°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零角在內的所有角。又如高中將由初中的重點在平面內研究幾何關系,飛躍到在三維空間中進一步完成空間幾何中常見的位置關系的性質與判定的學習。高中還要將數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在初中時我們知道對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為±i,使數的概念擴大到復數范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3.學習方法的差異。(1)初中課堂教學容量小、知識簡單,一般都在十到二十分鐘內,通過教師以課堂較慢的速度,爭取讓所有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然后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和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數學的學習每一節課的容量大,整個一節課都需要師生不斷地交流和探究,才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隨著課程開設多,各科的學習時間都將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初中少。(2)模仿與創新的區別。初中在解決問題時,模仿老師思維推理較多,這樣大量地模仿很容易帶來不利的思維定式,封閉同學們的創造精神。而高中"模仿式的做題、思維"也有,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如果再采取模仿式的訓練做題,不可能開拓思維能力。現在高考命題以考查學生能力為立意,在數學上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同學們避免定式思維,提倡創新思維。如同學們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有的同學誤以為一定2a>a,還有的同學采取將a用幾個常見實數帶入檢驗的方法,說明大多數學生不會應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我們將一般地學習不等式的性質,學習不等式的解法和應用,徹底地解決上述問題。(3)自學能力的差異。初中生自學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初中老師基本上已反復訓練,但高中的知識面廣,想要通過老師訓練完全解決高考中的全部類型的習題是不可能的,要求同學們首先通過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某一類型習題,再依靠主動的自學能力,才能實現在數學王國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境界。另外,高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地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地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其實,人的一生只有18到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后半生--最精彩人生多是自學得來的。
4.思維習慣上的差異。(1)定量與變量的差異。初中數學中,一道習題里的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時,我們既要學會在給出具體的a、b、c的值時,能夠解出方程的根,還要學習在a、b、c中有變數時怎樣解方程,還要進一步討論它是否有根,以及存在根的時候如何求出所有根的情形,還要考慮不求根而能否近似地知道根的大致情況,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上述問題和什么問題有聯系,還可以轉化成其他的什么問題"等,使學生們在一般性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同時,在思維能力上有所提升。(2)靜止與運動的差異。在平面幾何中,初中所研究的點、線一般都是事先給好的,而在高中把點看成運動的,所有的線(直線、曲線)都可以看作動點運動的軌跡,而且線也是要考慮"平移、旋轉、伸縮、對稱"等的變換的;再如,初中把角看作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是靜止的觀點;在高中把角看作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形成的,是運動的觀點。
二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數學是一門條理清晰、科學規范、邏輯嚴謹的學科,高中數學的許多知識是建立在初中基礎上的,是初中知識的"持續生長點"。高中數學的基石是集合及運算,需要同學們熟練應用三種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數學語言)來理解數學概念,體會從整體思想來認識數學問題,體會如何利用集合語言或數學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來描述和解決問題。這就是一開學就要學習的必修1模塊的開篇內容,其后的主要內容是在初中學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基礎上,系統地建立函數知識體系。在函數的概念上,增加了從集合與對應觀點來理解函數,這比初中的變量觀點更能揭示函數的本質。在函數的表示上要求從"列表法""圖像法""解析式"三種方法中恰當地選擇表示法,還要體會三種方法的各自特點以及互相轉化。在函數的性質上,要進一步學習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最值、周期性等全新的性質,探究函數圖像是否過特殊點、是否與特殊直線有關聯等。在研究方法上,既要體會利用圖像研究函數的方法,將來還要學習利用導數研究函數性質的方法。為此同學們要把初中學習過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作系統的整理,深刻體會函數學習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我們知道,關于x的方程kx+b=0和關于x的不等式kx+b>0,分別可以看作函數y=kx+b中,當y=0和y>0時,求解對應的x的問題,這樣在高中數學中,就把方程、不等式都歸入函數范疇內,都當作函數應用的結果。為此同學們要把初中學習過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作系統的鞏固,并且嘗試通過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解決一元二次不等式問題,這樣既可以順利學習集合及其運算,又可以深刻體會函數思想的應用。
這里關于一元二次方程還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由于教材降低了要求,初中階段對"十字相乘法"和"根與系數關系"要求較低,但是在高中階段,這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所以在升入高中前,對此部分內容一定要做好補充和深化,例如同學們可以把分解因式的方法作系統的總結,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組分解法"等。
高一時,在運算方面,增加了冪的運算、對數運算、三角運算,對初中的乘方運算、根式運算要提前做適應性練習,熟悉基本的運算法則,提高運算能力。初中時對角的研究比較少,而且比較分散,如角的作法,在直角三角形中引入銳角三角函數等。在高中將系統地開始關于角的概念、度量、分類等的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將角與圓結合、將角放置在坐標系中研究,為此請同學們提前整合初中有關角的內容,重點是銳角三角函數,要復習圓及其性質,體會坐標系的意義和方法,為全面開始的三角函數學習奠定基礎。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和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高一時學習三角函數,我們還將借用到一個實現"數形統一"的有力的工具--向量,希望同學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并結合物理中的力、速度等知識的復習,深刻領會向量這一高中數學的有效武器。
三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1.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并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的感性的樂趣出發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為立志學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課前預習"三到位":通覽教材、摘錄要點、獨立完成例習題的解答要到位。做好預習對所學內容產生知識上的準備、思維上的疑問、產生積極向上的好奇心。
(2)課中要有"三問":知識間的聯系是什么?每個問題還有其他方法嗎?每道習題是在考查什么知識與方法?聽課中要重點解決預習中的疑問,及時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注意力,把老師對你的表現的評價,變為鞭策自己學習的內驅力。
(3)課后要"三清":疑難問題是否清除?作業是否清零?明天要學什么是否清楚?清楚無憂,才能放松,才能全力投入后面的學習中。
(4)提升與回歸:提升就是要學習"教師是如何提出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又有哪些",并將這些思考帶入自己對每一個問題的探索中,而且隨時都要注意歸納。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通過概括抽象而產生的,數學概念也要回歸于現實生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根植于實際模型中才能切實體會"數學是有用的"這一理念。
2.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敢于問、重歸納、樂應用。同學們可以通過堅持不懈地完成一般性的學習步驟來達到良好習慣的養成,它包括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每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堅持"兩先兩后一小結"(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寫好每個單元的總結)的學習習慣。
3.強培養能力的意識。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
(1)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參加數學選修課程、數學競賽、研究性學習、撰寫小論文等活動。(2)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并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他能力的培養也都必須在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3)堅持課堂主陣地的作用。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道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課堂上教師為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
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
4.學會數學思想方法。高中數學有關的思想主要有四類:函數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等價轉化思想。數學方法相對比較多,大體上有配方法、換元法、分析法、反證法、綜合法、比較法、根的判別式法、數學歸納法、解析法、待定系數法、定義法等。數學思想方法蘊含在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應用的全過程。對于每種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同學們可以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以提煉。具體操作上同學們最好能結合一些典型例題,通過例題去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就應用了轉化思想,列方程解應用題體現了方程思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圖像與解析式反映了數形結合思想,圖形的翻折與旋轉則表現了運動變換思想等。具體操作時同學們可以這樣思考:①數學思想方法并不神秘,它蘊藏在題目之中;②了解一些數學思想,找到幾道典型題;③解題完畢,問自己"我運用了什么數學思想方法"?④解題前問自己從什么角度去思考(方程角度、運動角度、函數角度、分類討論角度等);⑤請老師介紹一些數學思想方法。
5.數學筆記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強調記筆記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來進行。
(1)建立知識方法筆記本。將預習過程中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知識還有疑難問題提前記錄下來,將教師講解的要點和典型方法記錄下來,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以及教師為同學們增加的課外知識。在課后還應該對照預習問題是否已經解決,是否在教師講解后自己又有了新的感悟,都可以記下來。
(2)建立數學糾錯本。一方面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下來,以防再犯。另一方面把作業、測試中出現的錯題提煉出來,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深入理解概念、定理,能執果索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還要注意解答問題的完整性、推理嚴密性,書寫是否規范等。
(3)梳理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堅持做小結,一般一周一次為宜,一個月再進行一次大范圍的總結,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更重要的是學會總結歸類方法,同學們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如從數學思想、解題方法、知識應用上分類等。整理的形式可以采取表格法,圖形法,聯系線索法,口訣法等。例如學習完兩種不同函數后,可以采取表格法對兩個函數進行類比,可以用圖形法來形象直觀地發現兩者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通過聯系線索法找到兩個函數的聯系。像"縱橫不變,符號看象限"九個字口訣便概括了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6.排除誤區,夯實基礎。(1)以課本為根。有不少學生,懷著良好的學習愿望,每天都在做大量的課外習題,卻常常輕視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平時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在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因此,同學們應增強自己從課本入手進行研究的意識。例如通過課本的研討,同學們可以找到針對不同內容的學習方法: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可以采用"分析概念本質-了解概念內涵與外延-綜合應用-聯想升華"的學習方法;對于數學性質及定理的學習,可以采用"定理性質的內容闡述-定理性質的證明-定理性質的作用意義-實際中的運用"的學習方法;對于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可以采用"深入生活-調查了解-提出問題-探究解決"的學習方法等。同學們還可以把每條定理、每道例題都當作習題,認真地重證、重解,也可以適當加些批注,最后一定要做好書面的解題后的反思,以便推廣和靈活運用。(2)落實解題技能。提高解題技能是所有學生關心的重點,有的同學愛做綜合題、難題,卻忽視基礎題,其實我們都知道"一滴朝露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簡約而不簡單",在平常題中蘊藏著數學思維的豐富樂趣。同學們可以分如下兩個層次來操作思考。首先,當解完一道習題后的做法是:①自己重做一遍例題;②問自己:為什么這樣思考問題;③條件、結論換一下行嗎?④有其他結論嗎?⑤我能得到什么解題規律?其次,當解決完若干組習題后的做法是:①讓自己花點時間整理最近解過的習題的題型與思路;②這些題和以前的某題差不多嗎?③這些題的知識點我是否有所遺忘?④最近有哪幾題的圖形相近?能否歸類?⑤某題的解題思想在以前題目中也用到了,讓我把它們都找出來。
7.加強閱讀、開闊視野。(1)讀教材:一定要改變只做題不看書,把教材當成查公式的辭典的不良傾向。閱讀當天的內容或一個單元、一章的內容,都要通盤考慮,要有目標。讀教材包括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節。課前讀教材屬于了解教材內容,發現疑難問題;課堂讀教材則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后讀教材是對前面兩個環節的深化和拓展,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2)讀書刊: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不僅能使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也能使學生關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體會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研究的動態。(3)利用網絡,廣泛閱讀: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極大豐富數學知識,提升自己對數學的認識,找到疑難問題的多種解法,發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在2013年亞冠決賽中,恒大隊的海報就出現了一個用拉馬努金恒等式與歐拉公式的一邊構成的比分圖案:即比分為:1+21+31+…:eπi+1,同學們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1+21+31+…=3,eπi+1=0。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多重困難和挑戰,而"堅韌"就是解除一切困難的鑰匙。愛因斯坦說過:"苦和甜來自外界,堅強則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大自然給人一分困難時,往往同時會給人添加一分智力。正像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所說,當他遭遇一道似乎不可超越的難題時,他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發現了。只要我們堅忍不拔,磨煉意志,一定取得勝利。
……
過一個充實而有準備的暑假
為生命做好準備
□楊照
那年的楓葉之旅,在你記憶中只留下了與楓葉無關的事。你只記得旅程的最后一天,被我從睡夢中叫醒,我把你抱到小旅館的隔壁房間,有一位親切的伯伯幫我們拍了照片。這件事你知道,但不是自己記得的,是聽我們說的。
有趣的是,那次到京都,先在火車站邊的飯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換去南禪寺邊的小旅館時,搭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司機問起你的年齡,聽說你三歲,他回應:"日本有句諺語說:三歲時眼里看見的東西,留到八十歲都不會忘!"可人生殘酷的事實是:三歲那年你雖然去了京都,看了楓葉,但你的感官和你的記憶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楓葉美景來不及跟你的生命發
生具體深刻的關系。那年的京都、嵐山、高山、太原,你去了,但這些地方卻沒有進入你的生命,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
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成為提醒、警惕。人的生命有什么沒什么,往往不取決于我們去了哪里、看了什么,而在于去到、看到時,我們的內在感官與記憶有多少準備。生命的豐富與否,與外在環境的關系,還不如跟自己的內在準備來得密切。很多人沒有準備好自己的眼睛,就算到了羅浮宮,也裝不進任何東西。活在這個世界里,不同的人會和世界發生不同的關系。我希望你早早準備好,開放自己,讓世界的豐富,通過感官與想象,都變成你生命中的豐富。
通過旅游放松身心
□金野
關于旅行的意義,著名作家畢淑敏寫過這樣一段話:"人的知識永遠是不完備的,無法知道一個地區或是一個時代是否就是空間和時間的全部。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只是棲息的這口井的直徑大小而已。于是,我們天生需要旅行,盡可能地把時間和地理的尺度拉得伸展一些。"
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大概每一個熱衷行走的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或許是打包收拾行囊時的那份歡愉和期待;或許是將自己置身異鄉時的那份好奇;或許是那份美好的未知,抑或什么都沒有,就是走向遠方的這份單純。踏上旅程,看著車窗外飛逝的倒影,縮在椅子上發呆都成為一種美好。
初中階段的學業結束,又不為高中的課業憂心忡忡,何妨做一次愉悅的旅行呢?當然,單獨的旅行對你來說可能還為時過早,但和家人一起旅行同樣是令人難忘的。如今,背起背囊到異鄉探奇或遠離都市長途跋涉日益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自助旅行的行列。那么,作為一名"背包客",除了熱情和幻想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準備。
首先應該意識到,簡單地確定旅行線路和目的地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包括途經地段的海拔、氣候、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居住條件等。不同的地區在各方面的差別很大。在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方面,也有因地域不同形成的差別。如果在這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知識,不僅可以避免因違反當地禁忌而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還可以增加旅行的人文色彩,使其更有意義。旅游前一定要做好計劃,選擇好路線,做好相應的物質準備,也就是說要備好旅游的行裝及物品。當然,所帶物品的種類和多少應視旅游季節、旅程長短、個人生活習慣及目的地的氣候、地理等因素來確定。為避免遺漏,最好先擬出一張明細單,然后照單準備。
不管我們帶著什么樣的東西和怎樣的心情出發,正像畢淑敏曾經提醒過的--旅游中我們一定要帶上自己的靈魂。"好的旅行應該如同呼吸一樣自然,旅行的本質是學習,而學習是人類的本能。旅行讓我知道在我之前活過的那些人,他們可曾想到過什么、做過什么。"
當然,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學出于各種原因無法完成一次長途旅行,但這并不重要,因為你完全可以在你生活的地方旅行。旅行,其實并不一定非要抽出一大段時間,坐火車和飛機,去到遙遠的異國他鄉。只要你具備足夠的好奇心和閑適的心情,完全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或鄉村開始旅行。最熟悉的地方,往往也是最陌生的。相信絕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周圍是由什么構成的。所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旅行,同樣可以收獲不一樣的體驗和發現。
比如,挑個晴朗的早晨,登上城市的某個最高點,俯瞰一下自己生活的地方。你會馬上靜下心來,陷入沉思。你過去的經歷,會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呈現在你的眼前;而你的未來,也隱約可見。從高處審視一下自己平凡忙碌的生活,沒有任何壞處。即便不能從你的內心深處挖掘出原有的或潛在的自我,至少也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正關心的事情是什么。
午飯,找家自己喜歡的飯館,無論面條、餛飩、小籠包,還是川揚京粵本幫菜,都必須是其中味道最好的,或最有特色的。美食,不僅是旅游的重要因素,還常常是旅游的主要目的。
下午,如果天氣不錯,找家咖啡館,坐在它的戶外,讀書寫字、看看路人、發發呆。天熱吹吹風、天冷曬曬太陽。咖啡好喝,椅子舒服,環境又安逸的咖啡館是極品,有時很難偶遇,一定要親自去尋覓,找到了是一種幸福,尋找的過程也充滿情趣。
夕陽西下的時候,沿著城市的高架橋一路往西,隨著落日,看滿天繽紛的云彩。如果是萬里無云的夜晚,不要著急回家,找個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抬頭凝望漫天的繁星。這些,幾乎不花錢,也不花什么時間,卻能讓你從平凡的生活中抽身,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讓疲憊的身心放松下來。
走路其實是最佳的旅行方式,尤其在城市中旅行。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中漫步,你會發現,原來自以為熟悉的地方,其實很陌生。有許多地方,你從未到過,它們對你而言,其實跟外地差不多。還有許多地方,天天都在發生變化,你剛熟悉,它又變了。每個區域、每條路,都是一首歌,都有獨特的旋律。沒有一首歌,是完全相同的。
說穿了,旅游是種生活態度,是日常生活的延伸。有些人會把它們截然兩分,以為生活是生活,煩躁重復是理所當然的;而旅游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開心事。這樣的人,其實不懂旅行,也不會生活。只有那些懂得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旅行的人,才能理解"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讀點兒"閑書"拓展視野
□錢潛移
《禮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的一生離不開學習,離不開閱讀。學生時期,正式進入高中之前進行大量的閱讀無疑是十分必要的。至于閱讀的內容,當然是越多越好。但大致說來,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經典閱讀。"名著是一面鏡子",經典閱讀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魅力,它以古典式的寧靜成為歷代讀書人的文化故鄉和精神家園。所以,名著往往是閱讀的首選,你可以選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名著,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雙城記》《霧都孤兒》等。這些名著語言通俗,情節簡單,文筆流暢,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和想象力。在閱讀中與文學大師對話的感覺絕對是終生難忘的。
二是時尚閱讀。在讀經典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閱讀一些時下的熱門圖書和雜志,這可以稱為"時尚閱讀"。比如讀一些中學生比較喜歡的《意林》《讀者》《青年文摘》等時文雜志,也可以閱讀一些當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在激蕩著感性美、閃耀著理性美的"時尚閱讀"中,我們不僅能提高文化品位,還能充分融入"時尚生活",接觸當下的社會現實。
三是科技閱讀。科技閱讀是學習知識、檢索信息、加工信息的過程,在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社會發展下,科技閱讀必不可少。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適當閱讀一些科技方面的圖書。比如霍金的《時間簡史》、法布爾的《昆蟲記》、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等。你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參加一些科技活動,讓閱讀與當代科技、社會發展聯系到一起。這樣你所獲得的知識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選好想要閱讀的圖書,最好再準備一本詞典和一支筆。每部名著里肯定都會有很多"攔路虎",所以閱讀前最好為自己準備一本詞典。另外,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名著時,還要為自己準備一支筆,以便在書頁的重要地方畫上圈、杠、點等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自己的心得,或者把一些優美的詞句摘抄下來。
閱讀就要進入書中的世界去享受讀書的快樂,否則就味同嚼蠟。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進入書中的世界呢?
首先,要把心靜下來。每本名著就像一座故事城堡,沒有一顆安靜的讀書心,是很容易被拒之門外的。
其次,要把心放進去。讀書時,要把心放進書中,和書中的人物進行對話。你可以回想自己的經歷,這樣便會獲得共鳴。另外,一本名著讀完,不要把它往書架上一放了事,要善于回味。如果需要,還可以重讀相關的章節,做到常讀常新。
很多學生閱讀了很多的書籍,但都是囫圇吞棗,對所讀內容缺少思考,這樣的閱讀很難有明顯的收獲,是低效的閱讀。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來提高閱讀質量,實現高效閱讀。元末著名學者陶宗儀,避亂江華亭時,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樹下歇息、讀書。每有所感,就取出隨身帶來的筆硯,在樹葉上記下來,并將樹葉筆記放入準備好的陶罐中,埋入樹下。經過十余年的積累,竟有好幾個陶罐的樹葉筆記。后經加工整理,便成了頗有學術價值的《南樹輟耕錄》。名人們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年幼的人來到學校,為的是走出校門時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相信只要你堅持閱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一定可以成為一個知識豐富的人,一個勤于思考的人。
做讀書筆記的幾種常見形式
做讀書筆記有幾種常見的形式,無論哪種,對我們的閱讀都會非常有幫助:1.摘錄式:這是讀書筆記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形式。主要是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供日后熟讀、背誦和運用。2.綱要式:這是經過分析和綜合,把全書或全文的內容要點提綱挈領地分條羅列出來。較為省事的綱要是以抄錄文中的各級大小標題為主,然后在各標題下羅列出該部分的細目或重要觀點。綱要式讀書筆記還可以用自己的話對全書或全文內容精練扼要地概括,這種形式的綱要較為簡要,應能忠實反映出原作者的主旨和重點。3.札記式:這是讀書筆記最高級的形式,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記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也稱隨感或讀后感,它不拘泥于文體、格式,寫起來可長可短。因為在寫心得的時候,要注重捕捉思想火花,使思想接受洗禮,聯想和想象能力會得到極大的調動。如果在讀完一本書之后能寫出札記式的讀書筆記,那對這本書的理解一定會較為深刻。
看點兒『大片』學習外語
伍實元
賈樟柯是我國的一位著名導演,他中學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就不想讀書了,只想隨便找份工作有口飯吃就行。直到21歲,他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但這一年,他看了陳凱歌的《黃土地》,這部電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對自己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思考。之后,他有了一個方向,覺得拍電影挺好,是電影讓他選擇了一個職業,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他如愿以償了,并且拍攝了很多在國際上獲獎的優秀電影。
電影改變人生
實際上,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手段,它還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不一樣的人生參考,讓我們通過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該怎么去做。高中階段是我們確定人生目標的關鍵時期,一部優秀的電影可能就會讓你提前知道自己的渴望是什么,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鍛煉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在這方面,有很多不錯的經典影片值得我們去看,我們可以利用暑假空閑時間好好欣賞一下,相信你的內心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比如,《心靈捕手》《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海上鋼琴師》《三傻大鬧寶萊塢》《黃土地》《當幸福來敲門》《美麗心靈》《勇敢的心》《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百萬美元寶貝》《洛奇》《告別昨日》,等等。
看電影學語文
除此之外,電影還是幫助我們學習語文和外語的重要工具。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很多經典文學作品都被拍成了電影,我們可以根據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找來相關的影片觀賞,這樣往往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原著、更好地掌握作品產生的背景,從而進行理性的分析,投入審美鑒賞活動中去。比如高中語文課本上曹禺的戲劇作品《雷雨》,閱歷少的同學往往很難把握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與心理。如果我們觀看了影片《雷雨》,就能借助演員的臺詞、動作和面部表情等,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實現對作品本身的理解。類似的改編自文學名著或與課本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還有《阿Q正傳》《老人與海》《哈姆萊特》《巴黎圣母院》《茶館》《堂吉訶德》《雙城記》《辛德勒的名單》《荊軻刺秦王》《魯迅傳》《邊城》《祝福》等。如果用苛刻的眼光看,有些演員的演出未必盡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環節上能幫助我們對作品進行初審,然后以此為基礎,再來細讀文學作品就有了深度與廣度。如此一來,我們得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審美水平也就順理成章了。
看電影學外語
我們在觀賞電影時,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電影不僅是用來看的,也是用來聽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觀賞外語片時,除了欣賞激動人心的畫面,還可以認真聆聽演員如何說話,這對提高語言水平來說無疑很有幫助。比如觀賞英語原版電影,對廣大高中生來說就是學習英語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增加詞匯量,還可以糾正發音,提高聽力水平。目前國內英語環境的缺乏造成高中生口語學習困難,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英語原版電影是鮮活的語言材料,同時反映了英美國家的文化,多看多聽英語原版電影在學習英語方面絕對是條捷徑。
當然,看英語原版電影不能隨便地看,而要有所選擇。對于普通高中生來說,要盡量選一些簡單易懂的來看,同時不能忘記看這些電影的初衷--我們不是為了單純娛樂而去看的,而是為了學習外語。看電影的時候,要注意模仿演員的發音和語音、語調,同時要理解這些語言背后的文化,還要有意識地去學習電影中出現的習慣用語和俚語。只有這樣,外語電影才會真正走進一個人的生命深處。至于值得推薦的英語原版電影,可以趁閑暇反復"聽聽",諸如《音樂之聲》《獅子王》《卡薩布蘭卡》《泰坦尼克號》《西雅圖未眠夜》《雨人》《亂世佳人》這些電影。相信在你聽了一遍又一遍這些電影之后,你的外語水平將有很大的提高,并為高中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聽名樂激發想象力
□米冠軍
著名作家余華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談到過音樂對他的影響。十五六歲時,突然有段時間,他感到生活十分壓抑而平庸,不知道該如何打發時間。這時他發現了"音樂",或者說是音樂簡譜。當然,他并沒有學習音樂簡譜的想法,而是直接利用它們的形狀開始了他的"音樂寫作"。
他將魯迅的《狂人日記》抄在作業本上,然后將簡譜里的各種音符胡亂寫在上面。他消耗了幾天的熱情,寫了一首很長的"歌",盡管是首無人能演奏的歌。當然,因為他對音樂簡譜一無所知,也就沒朝音樂的方向跨出半步。但他覺得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很像一首歌,他完全心滿意足了。這可以說是音樂對處于中學階段的余華最初的影響。
此后差不多有20年,他不再關心音樂,直到1993年,音樂才再次進駐他的生活。漸漸地,他發現"音樂的歷史深不可測,如同無邊無際的深淵,只有去聆聽,才能知道它的豐厚,才會意識到它的邊界是不存在的"。他開始按照音樂的結構創作小說,并獲得了不一樣的效果。
音樂也許不能使你成為余華那樣的知名人物,但它確實能對你的生活產生非同凡響的積極影響。
當然,很多喜歡音樂的中學生可能都像余華一樣,最初并不明白音樂的奧妙之處,但這并不妨礙音樂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它一直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與其將其視為影響課業的洪水猛獸,不如加以合理地利用,讓音樂成為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有益助手。
對正處于成長期的高中生來說,音樂的積極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通過欣賞音樂,一個人認識美和發現美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在欣賞中國交響樂《梁祝》時,在了解了這首經典音樂的創作背景后,你可以大膽聯想,隨著樂曲的發展進行合理的思維,認真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樂。隨著你對這首樂曲的理解越來越深,你就會發現,原來音樂有如此美妙的表達效果,有時甚至遠比看得見的語言更富表現力。尤其是一些在特殊歷史時期或特殊條件下誕生的經典音樂作品,不僅能使你認識善惡美丑,更能使你獲得人格、氣質、修養方面的極大提升。比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天鵝湖》、貝多芬的《命運》《田園》、維瓦爾第的《四季》、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星星變奏曲》,以及中國名曲《長征組歌》《二泉映月》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值得一聽再聽。
感受音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多聽一些純音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欣賞者要在頭腦中塑造完整的音樂形象,就必須借助想象進行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完全是由你自己控制的。由于每個人的先天遺傳情況不同,所以人的思維能力會具有與生俱來的差異,但無論如何,大腦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靠后天的學習和訓練。如果你能在閑暇時多進行音樂欣賞的訓練,就可以提高樂感,并增強記憶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你的大腦得到更多的開發。
當然,音樂的類型有很多種,除了古典音樂,還有流行音樂,包括布魯斯、爵士、搖滾、說唱等多種風格。19世紀,音樂家黎錦暉首先將流行音樂帶到了中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如今你可能會在課外、家庭、社會娛樂場所接觸多種不同的音樂,它們往往良莠不齊、雅俗難辨。對此,你一定要有所警惕,不能過分沉溺于一些綿綿情歌之中,聽得忘乎所以,甚至妨礙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在聽流行音樂時,一定要有所選擇。
下面對流行音樂做一下總結,這幾類歌曲可以說是非常值得一聽的:1.勵志型音樂。當你受到挫折、打擊而精神萎靡、士氣不振時,可以聽聽《真心英雄》《陽光總在風雨后》《水手》《我的未來不是夢》《光輝歲月》等歌曲,以便鼓舞斗志。2.友情型音樂。這類歌曲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可以引導你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友誼,把握同學之間的交往尺度。如《第一時間》《朋友》《相親相愛》等。3.純真的校園型音樂。這些歌曲的特點是旋律歡快、情感真摯,可以讓你充分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純真多彩。比如《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心愿》《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等。4.古典文學型音樂。這類歌曲把時尚和經典結合起來,往往別具一番趣味。比如《寂寞沙洲冷》《一剪梅》《愚公移山》《月滿西樓》《濤聲依舊》《青花瓷》《千里之外》等。
總之,最好的音樂能引導人上升,如果你多聽一點優秀音樂的話,一定可以令自己的品德和修養更加卓越。
玩在博物館,接受文明的洗禮
□江領
德國圖林根市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博物館--短壽博物館。只看名字就知道,它也許是世界上數以萬計的博物館中最令人好奇的那部分博物館中的一座。這座博物館在大約一千平方米的大廳里展示著全國兩千多名短壽者的人生檔案。且按名人、平民分門別類地陳列在一只只玻璃柜中,每位短壽者都有詳細的說明:當事人為什么會短壽。
在這些短壽者中,不乏功成名就的著名人物,比如戈特弗里德·奧古斯特·比格爾,德國著名文學家,生于1747年,卒于1794年。他用敘事詩為德國文學做出了同歌德一樣的貢獻,使德國文學開始富有民族特色。然而他只活了48歲。致使他英年早逝的原因是長年夜以繼日地寫作,導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提示語說,如果他能注重鍛煉身體的話,活到80歲是用不著懷疑的。
名人的短壽自然使人惋惜不已,然而相當多的短壽者幾乎都是些虛度光陰之輩。比如伊施丹妮,她從17歲開始吸食毒品,21歲時患上了癌癥,22歲時由于無錢購買毒品而不得不割腕自殺;還有一位名叫西廷的小伙子,平時酗酒,結婚第三天就因酒后駕車,車毀人亡。其生命里程只有28年……要知道,他們的生命長度遠不止這么短。
這里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其中有很大部分是醫院里的患者。他們年紀很輕,卻恣意揮霍自己的生命資源,來到這里或許能喚醒他們內心那絲珍惜生命的潛意識吧。或者博物館存在的價值正在于此吧,甚至比這個更加令人肅然起敬。
直接與歷史對話
在歐美發達國家,青少年從小就把博物館作為自己獲取信息知識的來源之一,他們可直接對話大自然、歷史、科技、藝術等,從而獲取的知識比從學校和課本里來得更為充實與直接。學校是知識的殿堂,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完善的知識體系來源,而學校的教育模式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是一種被動式教育。這種被動式學習容易產生一種依賴性,而博物館完全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與博物館實物性緊密聯系的是其輸送信息、教育觀眾手段的直觀性和豐富性。博物館以各類展品為基礎,通過大量運用文物、標本、模型、輔助性藝術作品等實物,作用于觀眾的感官。實踐證明,這種以實物例證向觀眾表達深刻內涵和傳遞信息的方式,無論從人的生理機制還是認識過程來說,都更易于我們接受和理解。在有些博物館,我們不僅能充分觀察展品,還可以親自觸摸、親身體驗,進行實際操作或實驗。這些都非常符合青少年的感受心理、審美趣味和認識特點,是其他教育機構無法比擬的。
顯然,博物館是我們學習知識、獲得教育的圣地。我們觀覽的過程就是開闊視野、擁抱文化的過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我們捕捉準確、真實的客觀實物,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比如博物館對文物的陳列,我們在觀看之后,往往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類文明、民族歷史積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這種感受無疑是任何語言所不能激發的。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才能學到實實在在的文化知識,更好地樹立奮斗目標。
激發創新能力
我們可能都知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已成為我們當前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但是,我們所謂的創新,是與深厚的文化傳統相聯系的,只有在吸取前人優良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造,才能使人類的腳步向前延伸。在我們的創新精神培養方面,博物館可以說功勞甚大。因為在博物館中展覽的文物從藝術到科學,從社會歷史到自然生態,從民族文化到異域風情,涉及了人類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及各民族的藝術瑰寶,是所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凝結。我們在這種文化體認下,才能催生出一種探索、創新的自我意識,這對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可謂意義重大。
博物館無疑是一座終生教育的殿堂,我們在有時間的時候應該多去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參觀,把參觀博物館當成一種興趣,并讓這樣的興趣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總之,博物館是一本厚厚的史書,又是一座長長的橋梁,它把世事萬物濃縮成精華的遺跡呈現給世人,將屬于自己國度的文明傳揚給世界,又把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明融會凝結到一起。來到博物館是一次受教育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你只有在博物館中親眼看到那些前人遺留下來的珍寶,才能觸碰到歷史的脈搏,獲得心靈的震撼。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好前程
□童翠翠
在學做家務之前,你應該問自己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你怎么看待家務?如果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再來看下一個問題:在通風良好、地板干凈、床單整潔、廚房也安全衛生的家里,相比在落滿灰塵、沒有干凈衣服可穿、屋里散發出霉味的環境里,你的幸福指數是否相差很大?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光憑感覺就可以意識到家務很重要。不過,大多數同學可能僅僅停留在"它很重要"的感知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做家務的重要性,更別提親自做家務了。
對于做家務的"意義",美國著名作家雪瑞·孟德森在《家事的撫慰》中做了精彩的闡述:"只要回到家,關上身后的門,你就如釋重負,人際、情緒及生理上的恐懼也隨之減少。在家里,你可以解除武裝、卸下面具,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讓你不會感覺被看扁、被排擠、不夠格或不被需要的地方。"讓家更有家的感覺,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發自內心,抱著一股對家與舒適的渴望把家務打理好。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里的人能放手去做、去感受所有想要的事物。"每一件例行家事在大功告成之際,都會帶來深深的滿足。這些日常工作與生活節奏互相呼應,你所獲得的滿足,不僅來自干凈有序、生機勃勃的環境,以及平靜安穩、精力充沛的感受,也來自你明白自己和所關心的人將會享受到這些好處。"
做家務除了能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優美,能讓我們的家更像家之外,對很多中國學生來說還有更深的意義。不久前,一份《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的漫畫在網絡上引發了很多討論:9~24個月的中國孩子在學習認識,美國孩子學會了扔尿布;2~3歲的中國孩子在背唐詩,美國孩子在學習扔垃圾、整理玩具。對比特別強烈的是,3歲以上,中國孩子開始學習彈琴、舞蹈等各種藝術技能或學習奧數等知識技能,而美國的孩子在每個年齡段學做不同的家務活,3~4歲的孩子在學習喂寵物、澆花、刷牙,4~5歲的孩子學習鋪床、擺餐具,5~6歲的孩子學習擦桌子、收拾房間,7~12歲的孩子學習使用洗衣機、清理洗手間、做簡單的飯,13歲以上的美國孩子已會清理灶臺、換燈泡、修理草坪等。
有些中國家長只重視考試分數,而忽視了家務勞動教育,造成有些孩子到了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自己做飯,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成了生活的"殘疾者"。西方教育專家研究得出結論:不論知識水平、家庭背景、經濟收入、種族膚色如何,凡是從小做家務、熱愛勞動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別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滿。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大多不能吃苦,獨立生活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有所成就,一開始就應該自覺創造條件,對自己進行早期的勞動訓練,讓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這將使你終生受益。
自立能力被稱為眾多能力之首,因為自立是人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懂得獨立思考,才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做出自己的選擇;有了自立能力的人,才具有創造精神,才能夠做出與眾不同的事情。然而,現在有的家長,由于過分溺愛孩子,舍不得讓他們做一點事;也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智力培養看作最重要的,其余則是小事一樁。然而,他們并沒有想到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養成懶惰、無自制能力的惡習。
家務勞動首先可以培養我們勤于動手的習慣,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技巧,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凡是有利于培養我們自理能力的事,如整理衣服與文具、幫助父母拿報紙、擺碗筷、搬座椅等,都應該學著自己動手,從而有助于自己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感受自己的成長,逐漸樹立自立意識。
多做家務,還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就是促進我們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多做家務有利于正確情感、意志、性格、需要、動機、信念、理想、世界觀等個性品質的形成。做家務首先提升的是自己的責任心,當一項家務交給我們時,我們才會積極地想辦法,克服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完。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長大成人后又怎能盡職盡責地去學習和工作呢?
教育家陶行知寫過一首詩,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在生活中,人的手和腦是同等重要的,而手與腦又是密切聯系的,動手的活動能力能使我們的大腦更聰明,更早地學會照顧自己。現在的孩子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做家務有兩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父母希望孩子做家務;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接受孩子做家務所帶來的麻煩和安全隱患。每一個父母只能陪孩子一時,不能陪孩子一世,孩子總有一天需要獨自面對、獨自處理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積累、儲備這樣的能力和經驗。如果我們能適度地做些家務,自然會比不做家務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
總之,我們通過參加家務勞動,能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鍛煉。一方面可以培養我們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我們的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使自己具備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真正懂得自我教育的人應該讓自己做點家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健康、更幸福。家務勞動是一個大課堂,有許多需要我們去體驗、去領會、去學習的東西,所以,盡早讓自己領悟其中的奧秘吧。
高一是適應高中生活的關鍵期
□馮現明
著名教育專家劉美蘭認為,學生階段有三個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可能要用幾十倍的努力才能彌補。這三個關鍵時期簡稱"三、二、一"。"三"即小學三年級,這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二"指的是初中二年級,這是形成人生觀的關鍵期;"一"是高中一年級,這是自主學習形成的最佳時期。可能很多同學會以為高三更重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前途與命運,可要知道,高一這一年學習方法的轉變,可以直接影響高中三年的學習。這三年,你的學習是否越學越輕松,是否越學越有成效,跟你高一的學習面貌有很大的關系。學習面貌包括學習心理、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內容。而最重要的則是高一伊始,就要實現兩大方面的轉變--學習心理的轉變與學習方法的轉變。如何減緩這個變化的"坡度",平穩度過銜接期,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努力:
1.盡快適應新環境,及時進行心理調適
進入高一,新生出現的問題大多來自心理方面,學生要面對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的課程,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會使人際環境較以前更復雜,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盡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適應新老師、適應新環境、適應新規章,記住"是你主動地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你"。
很多同學會根據自己對科任老師的喜好程度來學習,喜歡哪一科的老師哪一科就學得好,相反,不喜歡的老師,他(她)所任教的學科就學得差。其實,樹立良好的學習心理,熱愛所學的學科,為自己科學定位很重要。進入高中,很多學生的學習名次會有較大的落差,也許在初中是佼佼者,但高中"高手云集",學習名次就大不如前了。這個時候,很多同學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笨,尤其是女孩子,容易誤以為在高中,自己的學習潛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實,學習好壞沒有男女之分,高中也是這樣。沒有定論說男生一定比女生強,反之亦然。遇到挫折后,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只重視結果;從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入手,以擺脫困境;千萬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妄自菲薄。
2.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
較之初中,高中學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生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大,不能再依靠初中階段被動式的學習方式,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訂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初高中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初中主要傾向于感性與宏觀,高中則更傾向于理性與微觀。需要提醒的是,盡管初高中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有所不同,但初高中教學內容彼此滲透、有機結合,若能有意識地進行銜接和聯系,定能提高學習效率。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會長時間地影響其自身的性格,甚至是一生的命運。進入高中,一開始就要培養有計劃、不拖沓、高效率的時間觀念。要認真預習、專注聽課、及時復習、按時完成作業。記憶是學習知識的必備條件,沒有記憶,就等于沒有知識。但記憶不是死記硬背,而要科學地記憶,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的記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明確學習目的,強化學習動機,這是提高記憶效果的前提。二是要明白理解是記憶的重要條件。怎樣記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時記憶,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復習,效果最佳;要遞增積累記憶;要比較記憶;要串成知識鏈進行記憶。
(2)加快學習節奏,合理安排時間。進入高一,上課時間長,學科繁多,作業繁多,很多同學幾乎沒有安排自主學習時間。這種錯誤行為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是,學生學得很累,但成績很不理想。預習、復習、做作業,這是學習"三部曲",很多同學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業的時間長了,預習、復習的時間沒了,遺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規劃好時間,甚至上午上完課,就能明確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識,做到每天先梳理當天所學的新知識,再完成作業,這樣學習狀況一定會有較好的改善。說到復習與預習工作,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時間,而實際上節省了理解消化、轉換運用的時間,而且它的效果是長久的。我們主張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每周花一個時間段自主整理知識,與此同時,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扎實走好高中學習的第一步。
(3)努力學會聽課,提高課堂效率。很多同學認為這是老掉牙的問題。其實不然,高中課堂有知識積累與思維訓練類課堂、指導規范答題類課堂之分,課堂上知識的獲取與思維的訓練是形成我們一生智慧,造就我們終身受用的生存本領的關鍵。就指導規范答題類課堂而言,盡管單調呆板,卻不可不聽,因為無論如何,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參加高考,而要考試,就必然存在規范答題的問題。聽課一定要思考,文科課程還必須下意識訓練表達,當然這種表達并不是老師在上面說,你在下面說。課堂上有疑問就要提出來,不少剛進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擔心被別人嘲笑,在課堂上即使有疑問也不愿意提出來。其實產生疑問是件好事,這說明你聽課時注意力集中,而且在積極思考。再有,對錯誤要及時進行分析,這是為了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你還應該認真聽取老師對考試和測驗的點評,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這點非常重要。
3.重新進行自我定位,確定奮斗目標,面對挫折永不言棄
進入高中,大家已站在同一條新的起跑線上,我們有三年的時間可以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我們要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弱勢,給自己以正確的評價。對此,制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很重要,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經常憧憬實現目標的那一刻,并以此來激勵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畢業學校所取得的成績,為自己制訂一個新的奮斗目標,并不懈努力,疲憊、面對挫折時也不言棄。我們要根據生存的需要與社會的需要來調整自己。而這期間能駕馭自己的只有堅定的信念、明確的奮斗目標。實踐證明,取得最終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聰明的學生,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學生。
這世界不只眼前的茍且
□高曉松
媽媽領著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頤和園長廊仰著頭講每幅畫的意義,在每一座有對聯的古老房子前面讀那些抑揚頓挫的文字,在門廳回廊間讓我們猜那些下馬石和拴馬樁的作用,從那些靜止的物件開始講述無比生動的歷史。那些頹敗但深蘊的歷史告訴了我和妹妹世界之遼闊,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從小媽媽告訴我們的許多話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
在我和妹妹長大的歲月里,我們分別走遍了世界,但都沒買過一尺房子,因為我們始終堅信詩與遠方才是我們的家園。
我在北園高中的生活
□季羨林
北園高中對我一生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夸大一點說是一種質變。我在許多文章中都寫到過,我幼無大志。小學畢業后,我連報考著名的一中的勇氣都沒有,可見我自卑到什么程度。當時表面上看起來很忙,但是我并不喜歡念書,只是貪玩。考試時雖然成績頗佳,距全班狀元道路十分近,可我從來沒有產生過當狀元的野心,釣蝦、捉蛤蟆對我的引誘力更大。至于什么學者,我根本不知道天壤間還有學者這類人物。自己這輩子究竟想干什么,也從來沒有想過。朦朦朧朧地覺得,一輩子能混上一個小職員,也就心滿意足了。
我常想,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自知得過了頭,變成了自卑。家里的經濟情況始終不算好。叔父對我大概也并不望子成龍。嬸母則是希望我盡早能掙錢。從正誼中學畢業后,我曾被迫去考郵政局,郵政局當時是在外國人手中,公認是鐵飯碗。幸而我沒有被錄取。否則我就會干一輩子郵政局,完全走另外一條路了。
但是,人的想法是能改變的,有時甚至是180度的改變。我在北園高中就經歷了這樣的改變。這次改變,不是由于我參禪打坐頓悟而來的,也不是由于天外飛來的什么神力,而完全是由于一樁非常偶然的事件。
北園高中是附設在山東大學之下的。當時山大校長是山東教育廳長王壽彭,是前清倒數第二或第三位狀元,是有名的書法家,提倡尊孔讀經。
在第一年級第一學期結束時,考試完畢以后,狀元公忽然要表彰學生了。高中表彰的標準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數達到或超過95分者,可以受到表彰。表彰的辦法是得到狀元公親書的一個扇面和一副對聯。王壽彭的書法本來就極有名,再加上狀元這個嚇人的光環,因此他的墨寶就極具經濟價值和榮譽意義,很不容易得到的。高中共有6個班,當然就有6個甲等第一名;但他們的平均分數都沒有達到95分。只有我這個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數是97分,超過了標準,因此,我就成了全校唯一獲得狀元公墨寶的人,這當然算是極高的榮譽。
王狀元這個扇面和一副對聯對我的影響巨大,這看似出乎意料,實際上卻在意料之中。虛榮心恐怕人人都有一點的,我自問自己的虛榮心不比任何人小。我屢次講到幼無大志,講到自卑,這其實就是有虛榮心的一種表現。如果一點虛榮心都沒有,哪里還會有什么自卑呢?
我從自卑到自信,從不認真讀書到勤奮學習,一個關鍵就是虛榮心。是虛榮心作祟,還是虛榮心作福呢?我認為是后者。虛榮心是不應當一概貶低的。王狀元表彰學生可能完全是出于偶然性。他萬萬不會想到,一個被他稱為"老弟"的15歲的大孩子,竟由于這個偶然事件而改變成為另一個人。我永遠不會忘記王壽彭老先生。
我在北園白鶴莊的兩年,15歲到16歲,正是英國人稱之為"teens"的年齡,也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齡。我的少年,因為不在母親身邊,并不能說是幸福的,但是,我在白鶴莊,卻只能說是幸福的。到了現在,我離開北園已經70多年了,再沒有回去過。可是我每每會想到北園,想到我的"teens",每一次想到,心頭總會油然漾起一股無比溫馨、無比幸福的感情,這感情將會伴我終生。
美國貴族高中的三堂課
□趙宇林石
第一課:不想變窮人就先認識貧困
我父親是義烏從事小商品交易的老板,身家千萬。初中快畢業時,父母決定送我去美國華盛頓的貢薩加私立高中。這是一所有著近200年歷史的頂級貴族學校,來此就讀的學生非富即貴,說起來,父母算是用心良苦。為了能與"國際接軌",出國前,他們把我送去學打高爾夫、苦練馬術、高薪聘請獲過獎的跳舞達人教授交際舞、街舞……
開學第一天,我帶著一種炫富比貴的心態,穿著頂級名牌服裝,開著名貴跑車來到學校。
隨后我找到第一堂課社會學所在的教室。意外的是,社會學老師曼利先生在點完名后,直接叫我們去操場集合,那里停著一輛大客車。在行駛了40多分鐘后,車子在一扇掛著"無家可歸者救濟中心"牌子的大門前停了下來。曼利先生和藹地說:"能來貢薩加上學,說明你們都家境殷實。可誰能告訴我,你們對社會最欠缺的認知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覷,一臉的茫然。我看著車下那塊牌子,突然心中一動,答道:"應該是貧窮。"
曼利先生贊賞地點著頭說:"沒錯,富有的出身決定了你們容易片面地認識現實社會,我的責任就是將你們的認知補充完整。"眼前出現的一幕還是讓我震驚不已。寬敞如機場候機室的大廳里,一張挨一張整齊地放著數百張行軍床。上面或坐或臥著一個個要么愁容滿面,要么表情漠然的流浪者。
我的服務對象是一位衣著比較整潔,看上去挺和善的老人。他直盯著我沒頭沒腦地問道:
"你認識我嗎?"
老人俯身從床下摸出兩張舊報紙遞給我。上面的頭版頭條有一張放大的照片,里面那個笑得意氣風發的人看著有些眼熟,我草草讀了一遍,是篇對商界傳奇人物布隆格的專訪。"這就是我,"老人用手指敲著照片蒼涼地說,"我曾經富得流油,但揮霍、離婚和投資破產讓我如今不名一文。"我不禁心頭一顫:財富如流水,稍不謹慎,它就可能一滴不剩。
第二課:為他人是一種商機
貢薩加有條很特別的校訓:做為了他人的人。由于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貢薩加的"富二代"們多少有自我的性格。我與兩位同學加里斯和巴克的矛盾就尤為突出。
我在球隊里打的是后衛,而加里斯打中鋒。在訓練中,我們之間最經常發生的摩擦就是:我把本該傳給加里斯的球傳給了其他人,而他在我受到阻擊的時候故意拖延救援……教練馬尼看在眼里,找我們談過幾次話,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否認與對方有矛盾,并且找種種理由來推脫。
轉眼迎來了校際籃球聯賽。我以為深知我與加里斯矛盾的教練馬尼會有意在比賽中將我們分開,誰知比賽一開始,他就讓我們同時上了場。我決定暫時將個人恩怨放在一邊,以大局為重。顯然加里斯和我想到了一起,我們之間配合得前所未有地默契。到第三節結束,我們領先了對手10分,如果不出意外,勝利非我們莫屬。但此時,我的心理開始有些失衡。
第四節比賽開始了,我開始有意避免讓加里斯得分。當我驚覺不妙想扭轉時,為時已晚,最終我們以1分之差敗北。看到隊友們鄙夷的目光,我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教練馬尼卻沒說什么,只是叮囑大家做好準備,迎接下一場比賽。我以為自己只能在場邊坐冷板凳了。卻不想兩天后的比賽,教練馬尼又在首輪把我和加里斯同時派上了場。
那一刻,我真是感激涕零,徹底拋棄了心中的私欲。最終經過艱苦的激戰,我們隊以微
弱的優勢戰勝了強勁的對手。比賽結束后,加里斯突然走過來,用少有的誠懇語氣說:"嘿,伙計,下午一起去游泳啊?"我用力點點頭說:"好啊。"
"嘿,孩子們,祝賀你們終于開始理解我們的校訓了。"教練馬尼不知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高興地拍著我們的肩膀說,"知道嗎?要想成功,首先你得學會理解他人,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第三課:如何靠自己成為有錢人
一入學,學校就為所有學生建立了虛擬的個人賬戶,每個人都獲得一定數額的校內虛擬貨幣做啟動資金。此后,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利用這筆錢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每個月月末,學校在盤點每名學生的個人資產后,會推出財富排行榜,公布當月名列前十的"富翁"和倒數十名的"窮人"。
拿到啟動資金,我猶豫了很久都不知該做些什么。于是打電話向老爸求助。老爸也很躊躇,說國情不同。最后建議我把錢存入銀行,穩穩當當地拿利息,因為有投資就有失敗,只要有同學投資失敗了,我就排在他前面了。我覺得此法甚妙,將虛擬貨幣存進了校內銀行。然而,我低估了那些"富二代"的賺錢本事,月排行榜貼出來后,我竟然排在了倒數第一名。
為了躋身"富人"行列,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拼命惡補各種金融知識。這時,加里斯向我提出建議:"要想成為真正的富翁,不能只把錢拿去炒股押別人的成敗,應該有自己的實
體。"他的話讓我豁然開朗。可是賣些什么好呢?最終,我把目標商品定位在具有中國特色
的各種民族工藝品上,價格也決定走高端路線。不出所料,這些有著獨特中國民族風情的工藝品在學生中大受歡迎,我的資產在當月就翻了兩番。隨后,我的"中國工藝"公司在校園中成立,并在一年后成功"上市",成功沖入"富翁"行列。
轉眼,畢業的日子到了,此時我已經收到幾所常春藤大學的入學通知。一天母親打來電話,哭著告訴我,由于投資失誤,爸爸的資產在還清銀行借款后大幅縮水,以后我可能還需要打工補貼學費。如此厄運,如果放在三年前,我一定會視同世界末日,但現在,貢薩加的教育磨煉了我的意志,我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同樣可以取得成功。
家庭變故讓我對貢薩加的"富二代"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悟:財富并不會理所當然地延續,金錢的世界充滿變數,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懂得居安思危,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這樣才能永遠駕馭金錢,而不是被金錢左右。
名師有話說
高中各科成績提升技巧與方法
向著天分努力
□麥家
這些年來,我很在意整理身邊的物件,譬如時刻保持鞋架的整潔或是書架的一絲不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細節,善待它,它就能成為陽光或氧氣,滋潤自己,讓心沉下來、慢下來、靜下來,令堅持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我賦予的習慣,一種接受祝福的習慣。是的,堅持理應被祝福。
在我看來,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飄忽云端的錦彩,是閃耀水面的流光,雖然能夠感覺,但還并不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為你的獎杯或者存折。當你驀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許它早已隨著時光流走。
當你發現某種天分洋溢,請攥緊它,如同攥緊你的生命。然后朝著它不朽的方向前進,以瘋狂的堅持,歇斯底里的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當我們的目光一絲不動,當肌膚古銅,背影沉重,當我們的宿命干凈,請牢記,這一切應非苦吟,這應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因為豐收與呼吸一樣清晰短促,唾手可及。
勤能補拙,拙有何用?補拙等于南轅北轍,等于發現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等于自己謀殺自己。人倘不能循天分而動,越是堅持,越是自我損耗,傷害也就越大。
高中語文入門:九大習慣助力語文學習
□黃耀新
其實,我們在孩提時代就開始學習語文了。高中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內容(知識、能力、情感等),初中階段大都接觸到了,高中階段只是在初中的基礎上加深加寬加難而已。總體而言,初中到高中的語文學習內容大致相同,方法也大體相同。
由于年齡、基礎及中高考試題的區別,初高中老師的教法稍有一些區別,我們的學法相應也就有一些區別。比如對學習的要求,初中更具體,更強調規范性;高中較靈活,自主學習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大些。比如記憶和理解,初高中都強調,只是初中更強調記憶,高中更強調理解。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的。有的同學可能初中被管得"死"一些,剛上高中不太適應。但很快就會適應的,畢竟是由"緊"到"松"。必須注意的是,"松"只是"外松",是增加學習的自主性,所以更需要自覺自律,絕不能放任。
初中課文篇幅較短,內容較簡單;課堂容量較小,節奏慢點。到了高一,課文篇幅長了,內容復雜了;課堂容量變大了,節奏變快了,鞏固練習的時間也少了。使得許多高一新生不適應。辦法也是老生常談,課前做好預習,能自行解決的學習任務先自行解決,不懂的作為聽課重點;課上注意力集中;課下做好復習。
由于初中新課程有淡化、弱化現代漢語知識傾向,這些知識在初中教材的附錄里。初中老師們對語法修辭的教學,存在隨意性。有的老師進行了系統的教學和專項訓練,有的則沒有。而語法修辭知識,初高中都有很多應用。到了高中,這些知識大都不講不練。因此初中階段要有意識、有系統地掌握有關語法修辭的知識,訓練運用語法修辭知識解決相關語文問題的能力。
初高中語文學習的銜接問題,注意以上這些就差不多了。在作文教學上,初中側重于記敘文,高中側重于議論文。但高一仍側重記敘文,與初中自然形成銜接。
語文應該如何學習,是由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的。語文知識大多是約定俗成的,并且形成的過程有三千多年,所以量特別大;龐雜而缺乏系統、序列;(語文課耽誤幾節,接著聽不一定有障礙)有的甚至是模糊的,有的則是變化的。語文知識的掌握,理解的難度不大,但記憶的量大,需要長期的積累。
語文能力大多是習得的而非別人教會的,是靠自己大量的聽說讀寫實踐形成的,脫離大量的實踐積累,任何所謂的方法規律都不靈。如果與書面語接觸(讀寫實踐)的量不夠,任憑老師講得多細致、多精彩,讀寫能力也仍然不會有多大提高。
學語文像農業生產,你天天蒔弄,卻不能天天都覺得莊稼有變化;學其他科像工業生產,只要你做了,就能看到明顯的成果。盡管每次澆水施肥看不出莊稼的變化,但秋天的收成確實是平時一點一點蒔弄的結果。學語文短期內看不出成績,見效慢,不能急于求成。
學習語文不像學習數理化,需要相對完整的時空--至少要半個小時,還要有書桌之類。學習語文,一分鐘可以學一個詞語,半天可以看一本書;躺著可以閱讀,走著可以構思。只要用心,看電視、聽談話、發短信……都可以是語文學習。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反復的實踐,下足功夫,沒有捷徑。所以語文學習方法,用"習慣"一詞最恰當。下面我針對中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談談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養成隨時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
準備好積累用的卡片或本子或電子設備,隨時隨地分門別類地記錄各類語文知識。不要依賴網絡和書上現成的東西,只有親手動筆才能在腦子里留下印象,知識只有在頭腦里才能活起來。這樣做一開始會覺得麻煩,但一定要堅持,不怕麻煩,越麻煩,烙印越深,效果越好。語文知識龐雜零散,必須依靠平時積累,指望一時花大精力集中解決是做不到的。
二養成查閱辭書的習慣
準備至少兩本辭書--《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不懂的東西要及時弄懂,對知識要較真。母語不求甚解,跟著感覺走,也能應付一陣。但這樣一定會出錯的,尤其考試的時候。
三養成朗誦的習慣
最好是大聲朗誦。與默讀比起來,朗誦更有助于培養語感,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增強記憶。大聲朗誦甚至可以改善性格,提高自信心。
四養成背誦的習慣
古詩文名篇無論課后有無要求,最好能背誦。學習古詩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誦。(高考默寫8分,這么高的分值目的就是促進背誦。)記住,學語文往往越下"笨"功夫越有好的效果。背誦課文要講究方法,比如化整為零,意義記憶,根據遺忘曲線及時鞏固,以及反復朗誦或抄寫。另外,成語、文學文化常識等也要背誦。不能簡單地把背誦理解成"死記硬背"而加以反對。現在很多學生學習語文"活"不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死"的(記憶的內容)不夠。
五養成動筆的習慣
學習語文,無論課上還是課下,學生的一個通病是不愿動筆,即使做題,也只愿意做選擇題。學好語文,必須養成動筆的習慣。筆者曾給學生寫過一個順口溜《動筆歌》來說明其
中的道理:
動筆促動腦,表達也提高。
瞌睡能趕跑,無聊自然消。
嚴謹習慣好,落實更可褒。
果真寫不出,可以用心抄。
看似費功夫,實則最有效。
"動筆促動腦":寫,哪怕是抄寫,也要注意力集中,大腦必須積極參與;聽和看,大腦的參與可強可弱,弱則很容易溜號。
"表達也提高":寫,是書面語表達。書面語表達能力,只有通過實踐,也就是寫,才能提高。
"瞌睡能趕跑":一些學生無論課上課下,一學語文就犯困。無論休息不好,還是對語文缺少興趣,如果一學語文就動筆,就能保證大腦活躍,不犯困。
"無聊自然消":那些對語文缺少興趣的學生,如果休息得好,課上只是聽和看,很容易溜號,無聊,盼下課。如果動筆,大腦活躍,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就不無聊了。
"嚴謹習慣好":寫,落實到書面語上,就不能像想和說那樣模糊或隨意了,必須準確,明確,有條理,也就是嚴謹。堅持寫,就能養成嚴謹的習慣。
"落實更可褒":寫,主要是落實想的東西;人往往想的很多,做的很少,就是因為缺落實,如果養成寫的習慣,就有助于養成落實的習慣。
"果真寫不出,可以用心抄":有時真的想不出來,也就寫不出來,這時去抄別人寫出的東西,就等于別人給你解答問題,當然很有益處,但必須用心,和自己的思考銜接。
"看似費功夫,實則最有效":寫比看和說耗時費力,似乎不夠經濟,但寫必須"眼到""手到""心到",印象加深且落到實處,比起單純的聽或說或讀或想效果好多了。
六養成梳理文章思路的習慣
梳理概括文章的思路,是整體把握文章的好辦法。如果是幾千字的文章,梳理完思路只有幾十個字呈現在眼前,主要內容一目了然。討論一篇文章,即使是局部細節的問題,也必須放在整體的背景下來思考。學生閱讀題答得不理想,往往是因為缺乏整體把握文章的觀念和能力。梳理文章思路有個簡單的方法:以文章的自然段為基本單位,不必拘泥;圍繞著文章中的一個核心詞來概括,這樣容易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考察比較,標示出順序、手法等。下面是人教版第一冊第三單元三篇文章的思路提綱。
第7課《記念劉和珍君》。從"死難"角度給各部分加小標題:
1.悼念死難者紀念(寫作)緣由
2.記住死難者--各方態度
3.死難者劉和珍--平時被紀念者的事跡
4.劉和珍死難(概述)--死時--誰是暴徒
5.劉和珍死難(詳述)
6.如此死難不可取事件的意義
7.死難的意義--精神可嘉,方式不對
第8課《小狗包弟》。從"包弟"的角度概括各部分:
1.包弟的同類引出(襯托鋪墊)
2.包弟的來歷
3~6.包弟的表現記敘
7~9.包弟的厄運
10~13.包弟之死給作者留下的傷感敘議
第9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從"演講"角度概括各段:
1.演講背景(蓄勢、鋪墊)
2.演講稿(以物見人、蓄勢)講前
3.演講的時、地、人(蓄勢)
4.演講奇特的開場(進一步蓄勢)講始
5~6.演講開頭的內容及效果(學問、文采)
7.演講時旁征博引(學問)講時
8.演講時的情態(熱心腸)
9.演講的影響(熱心腸)講后
10.記這次演講一文的由來(點題--學問、文采、
熱心腸;呼應)
七養成讀書的習慣
雖不能說高考語文成績好的都是愛讀書的(高考成績好的不都是水平高的),但可以肯定地說,愛讀書的都是成績好的、水平高的。
現在的學生也不能說不閱讀,只是讀的大都是網絡或流行的報刊之類。這些東西是專為掏讀者腰包的,是消遣,所以是迎合而非引領。為了提高而非消遣的閱讀,一定要選擇讀物。
選擇什么讀呢?
第一,讀名著。學習的閱讀和休閑的閱讀不完全是一回事,休閑的閱讀是娛樂,讀物內容健康就行,學習的閱讀是接受知識的思想的文化的審美的熏陶,這就非讀名著不可。在名著里面,那些具有文化源頭、文化母體地位的書,是最應該讀的,比如儒家、道家的經典著作。
第二,名著難易的都有,建議讀對于自己來說有點難度(七八分懂)的書。一個高中生,如果只是閱讀童話、動漫一類的讀物,他的閱讀能力就會停留在低水平上。只有讀物的難度上去了,閱讀的能力才會隨之提高。
第三,讀雜書。哪個領域都有名著,都應該涉獵一些。開卷有益,只要是好書,只要自己感興趣,什么都可以讀;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書,也應該瀏覽,以免偏食。
為什么強調讀名著呢?一是這里所說的閱讀是學習而非消閑;二是現在的所謂"書",實際上是文字垃圾的太多了。
怎么讀呢?
第一,講究速度,達到"豎讀"的程度,練就一目十行的本領。閱讀的速度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講究數量,閱讀的量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語感、眼界,思維、審美、鑒賞等能力都與閱讀的量成正比。
第三,精讀一本或一個人的書,"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一部(或一個人的)好書,具有無盡的價值,一個人究其一生也發掘不完,如果讀上幾遍甚至十幾遍,完全可以受用一生。中學生如果受一個好人或一部好書的重大影響,對形成健全人格、盡快成熟起來,作用極大。
八養成練筆的習慣
寫好文章關鍵在三多: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筆。這里只談談多練筆。
中學生作文總想走捷徑,熱心"怎么寫",以為掌握了所謂作文技巧就夠了,這是極其錯誤的。有許多關于作文技巧的書,老師也常講這些技巧,但是學生看了這樣的書、聽了這樣的課,照樣不會寫。就像熟讀"游泳要領",細聽教練講解,游泳那點道理技巧都爛熟于心了,再下水,還是不會游。作文能力只能在寫作實踐中形成,而且需要大量的實踐。老師評改的作文量很有限,要養成自己練筆的習慣。
1.日記練筆。注意觀察生活,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得所失記下來,我手寫我心。寫一行不算少,寫一百行不嫌多,貴在堅持。這既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又積累素材,也是一種心理疏導的有效方式,還給未來留下了珍貴的記憶。(照片之類記錄不了心里想什么。)
2.游戲練筆。中學生之間經常"打嘴仗"。把"嘴"換成"筆"即可,想逗樂,想開玩笑,寫出來。現在有短信、微信一類的東西,非常方便。搜索現成的內容轉發,一點意思沒有。自編自創,求新求趣。用文字給班級的每個同學畫像,不求規范,但求趣味……玩出了花樣,就玩出了文字表達能力。
3.模仿練筆。模仿的對象要慎重,一要是名家;二要真喜歡他的文章,不是因為跟風;三要能夠準確地理解他的表達,曾經有學生模仿那種歐化的長句,說得云山霧罩,自己都不懂是什么意思。確定了合適的模仿對象,就模仿他的文章寫著玩,久而久之,就有幾分像了。一旦有了名家文章的模樣,你的作文就非常了得了。
另外,有了網絡,學生大都不注意積累素材。平時作文到網上搜,考試時只能用腦袋里那幾個有限的東西,所以寫起來千篇一律。要寫出好文章,一定要自己積累素材。第一,觀察記錄生活,你的生活細節,一定區別于他人。第二,如果有特殊愛好。比如喜歡足球,就把國內外足球界發生的典型事例、球星的性格特點、主要事跡、奇聞逸事……搜集起來,用自
己的語言整理概括或感悟闡釋。第三,鎖定自己喜歡的一個名家或一部名著,作比較透徹的了解。比如鎖定一個名家,對其生平、性格、思想、作品(廣義)等加以梳理,整理概括,加些評、感的內容。第四,收集教材(試題、各種媒體)中的故事、名言等等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加進自己的理解感悟。有了自己的素材庫,寫作就有獨特的"米"下鍋了。建立自己的素材庫,其實也是一種練筆。
九養成練字的習慣
不要低估寫一手好字的作用,只說考試就特別有用,而且不只是語文這科。練字還能提高審美能力,調適心理等。練字只靠自己摸索往往事倍功半,找懂硬筆書法的人指導事半功倍。堅持是關鍵。
最后再強調三點。第一,學好語文必須懂中國歷史,尤其先秦那段。第二,做題絕不是學語文的好方法,不到高三,不必多做題。第三,補課作用有限。老師講什么也代替不了學生自己的積累。實際上,補課老師大都(也只能)講方法,可是這些方法老師用靈,在許多學生那兒就不靈。比如閱讀理解,學生的根本問題是缺乏閱讀和閱歷,缺乏相關的知識和體驗,讀不懂文章,因而不會做題,記住了答題技巧也用不上。
語文學習方法,一言以蔽之,大量積累,反復實踐。
巴黎街頭的閱讀
□馮雁軍
在巴黎的幾天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聞名世界的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也不是流光溢彩的紅磨坊和香榭麗舍大道,而是隨處可見的街頭閱讀。
在埃菲爾鐵塔檢票口前,游客排起兩列百米的蛇陣,令我意外的是,隊伍里有幾十個一邊排隊一邊閱讀的金發碧眼男女,顯然都是當地人。他們一本書刊或是一張報紙,跟著隊伍的感覺緩慢移動,恬然靜雅的神情讓煩躁不安的其他游人側目。后來,在凡爾賽宮、巴黎圣母院、榮軍院等游人較多的入口處,我同樣目睹了這樣的情景。
圣母院廣場,每天游人如蟻,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也有許多巴黎市民喜歡在這里小憩。樹蔭下、臺階上、地攤旁、亭棚邊,到處有看書讀報的巴黎人。他們心無旁騖,像中國古代圣人那樣"一心只讀圣賢書",目光始終在書刊上流連。廣場南側的花壇旁,有位一條腿殘疾的姑娘埋頭看一本大部頭,顯然不是剛剛買來消遣的閑書,那根磨得發亮的拐杖放在另一條腿上,悠然忘我。
在人流較多的公交車候車亭或書報亭旁,大都有一兩個報刊架,上面放滿了最新免費報刊,行人隨手可取。穿行在城里的公交車上,有些擁擠,有些搖晃或顛簸,可仍然不妨礙不影響巴黎人的閱讀熱情,無論是座位上的時髦女郎,還是手拉吊環的優雅男士,甚至是頑皮可愛的孩童,都可見到他們埋頭閱讀的神情。
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大眾喜歡閱讀的城市。
高中數學入門:七大方法夯實數學基礎
□張如意
在初中,我們學習了豐富的數學知識。在中考的考場上,數學是讓我們"痛并快樂的"核心學科,也是讓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最多的學科之一。隨著大家步入高中,一大堆問題馬上就會擺在我們面前:將要學習哪些數學知識?又要面臨怎樣的考驗?初高中的數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發現,進入高中后,由于有一部分學生不適應高中學習的變化而出現了成績分化,所以,能否盡快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每一名學生面前的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探討如何學好高中數學的問題。
一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異
1.數學課程的設置的差異。高中數學內容豐富,知識面廣泛,按照必修、選修兩種形式設置課程,以每學期完成兩個學段的模塊式教學進行。其中必修課程有必修1至必修5共五個模塊,選修課程根據文理科分別設置,文科要完成兩個模塊的選修課程,理科要完成五個模塊的選修課程。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學習完高中的所有知識內容,高三進行全面復習,高三將有數學"會考"和重要的"高考"。
2.知識差異。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小、知識面窄。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推廣、引申和完善。如在初中,我們初步嘗試了利用直角坐標系研究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問題,進入高中,我們將利用坐標系研究更多的函數及其應用。在初步學習直線、拋物線的基礎上,一般性地研究直線、圓、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還將引入其他形式的坐標系,體會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中時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和-30°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零角在內的所有角。又如高中將由初中的重點在平面內研究幾何關系,飛躍到在三維空間中進一步完成空間幾何中常見的位置關系的性質與判定的學習。高中還要將數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在初中時我們知道對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為±i,使數的概念擴大到復數范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3.學習方法的差異。(1)初中課堂教學容量小、知識簡單,一般都在十到二十分鐘內,通過教師以課堂較慢的速度,爭取讓所有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然后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和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高中數學的學習每一節課的容量大,整個一節課都需要師生不斷地交流和探究,才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隨著課程開設多,各科的學習時間都將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初中少。(2)模仿與創新的區別。初中在解決問題時,模仿老師思維推理較多,這樣大量地模仿很容易帶來不利的思維定式,封閉同學們的創造精神。而高中"模仿式的做題、思維"也有,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如果再采取模仿式的訓練做題,不可能開拓思維能力。現在高考命題以考查學生能力為立意,在數學上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同學們避免定式思維,提倡創新思維。如同學們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有的同學誤以為一定2a>a,還有的同學采取將a用幾個常見實數帶入檢驗的方法,說明大多數學生不會應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我們將一般地學習不等式的性質,學習不等式的解法和應用,徹底地解決上述問題。(3)自學能力的差異。初中生自學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初中老師基本上已反復訓練,但高中的知識面廣,想要通過老師訓練完全解決高考中的全部類型的習題是不可能的,要求同學們首先通過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某一類型習題,再依靠主動的自學能力,才能實現在數學王國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境界。另外,高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地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地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其實,人的一生只有18到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后半生--最精彩人生多是自學得來的。
4.思維習慣上的差異。(1)定量與變量的差異。初中數學中,一道習題里的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時,我們既要學會在給出具體的a、b、c的值時,能夠解出方程的根,還要學習在a、b、c中有變數時怎樣解方程,還要進一步討論它是否有根,以及存在根的時候如何求出所有根的情形,還要考慮不求根而能否近似地知道根的大致情況,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上述問題和什么問題有聯系,還可以轉化成其他的什么問題"等,使學生們在一般性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同時,在思維能力上有所提升。(2)靜止與運動的差異。在平面幾何中,初中所研究的點、線一般都是事先給好的,而在高中把點看成運動的,所有的線(直線、曲線)都可以看作動點運動的軌跡,而且線也是要考慮"平移、旋轉、伸縮、對稱"等的變換的;再如,初中把角看作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是靜止的觀點;在高中把角看作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形成的,是運動的觀點。
二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數學是一門條理清晰、科學規范、邏輯嚴謹的學科,高中數學的許多知識是建立在初中基礎上的,是初中知識的"持續生長點"。高中數學的基石是集合及運算,需要同學們熟練應用三種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數學語言)來理解數學概念,體會從整體思想來認識數學問題,體會如何利用集合語言或數學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來描述和解決問題。這就是一開學就要學習的必修1模塊的開篇內容,其后的主要內容是在初中學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基礎上,系統地建立函數知識體系。在函數的概念上,增加了從集合與對應觀點來理解函數,這比初中的變量觀點更能揭示函數的本質。在函數的表示上要求從"列表法""圖像法""解析式"三種方法中恰當地選擇表示法,還要體會三種方法的各自特點以及互相轉化。在函數的性質上,要進一步學習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最值、周期性等全新的性質,探究函數圖像是否過特殊點、是否與特殊直線有關聯等。在研究方法上,既要體會利用圖像研究函數的方法,將來還要學習利用導數研究函數性質的方法。為此同學們要把初中學習過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作系統的整理,深刻體會函數學習中的數形結合思想。
我們知道,關于x的方程kx+b=0和關于x的不等式kx+b>0,分別可以看作函數y=kx+b中,當y=0和y>0時,求解對應的x的問題,這樣在高中數學中,就把方程、不等式都歸入函數范疇內,都當作函數應用的結果。為此同學們要把初中學習過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作系統的鞏固,并且嘗試通過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解決一元二次不等式問題,這樣既可以順利學習集合及其運算,又可以深刻體會函數思想的應用。
這里關于一元二次方程還要特別提醒同學們,由于教材降低了要求,初中階段對"十字相乘法"和"根與系數關系"要求較低,但是在高中階段,這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所以在升入高中前,對此部分內容一定要做好補充和深化,例如同學們可以把分解因式的方法作系統的總結,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組分解法"等。
高一時,在運算方面,增加了冪的運算、對數運算、三角運算,對初中的乘方運算、根式運算要提前做適應性練習,熟悉基本的運算法則,提高運算能力。初中時對角的研究比較少,而且比較分散,如角的作法,在直角三角形中引入銳角三角函數等。在高中將系統地開始關于角的概念、度量、分類等的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將角與圓結合、將角放置在坐標系中研究,為此請同學們提前整合初中有關角的內容,重點是銳角三角函數,要復習圓及其性質,體會坐標系的意義和方法,為全面開始的三角函數學習奠定基礎。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和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高一時學習三角函數,我們還將借用到一個實現"數形統一"的有力的工具--向量,希望同學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并結合物理中的力、速度等知識的復習,深刻領會向量這一高中數學的有效武器。
三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1.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并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的感性的樂趣出發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為立志學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課前預習"三到位":通覽教材、摘錄要點、獨立完成例習題的解答要到位。做好預習對所學內容產生知識上的準備、思維上的疑問、產生積極向上的好奇心。
(2)課中要有"三問":知識間的聯系是什么?每個問題還有其他方法嗎?每道習題是在考查什么知識與方法?聽課中要重點解決預習中的疑問,及時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培養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注意力,把老師對你的表現的評價,變為鞭策自己學習的內驅力。
(3)課后要"三清":疑難問題是否清除?作業是否清零?明天要學什么是否清楚?清楚無憂,才能放松,才能全力投入后面的學習中。
(4)提升與回歸:提升就是要學習"教師是如何提出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又有哪些",并將這些思考帶入自己對每一個問題的探索中,而且隨時都要注意歸納。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通過概括抽象而產生的,數學概念也要回歸于現實生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根植于實際模型中才能切實體會"數學是有用的"這一理念。
2.培養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敢于問、重歸納、樂應用。同學們可以通過堅持不懈地完成一般性的學習步驟來達到良好習慣的養成,它包括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完成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每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堅持"兩先兩后一小結"(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寫好每個單元的總結)的學習習慣。
3.強培養能力的意識。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
(1)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參加數學選修課程、數學競賽、研究性學習、撰寫小論文等活動。(2)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并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他能力的培養也都必須在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3)堅持課堂主陣地的作用。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道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課堂上教師為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
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
4.學會數學思想方法。高中數學有關的思想主要有四類:函數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等價轉化思想。數學方法相對比較多,大體上有配方法、換元法、分析法、反證法、綜合法、比較法、根的判別式法、數學歸納法、解析法、待定系數法、定義法等。數學思想方法蘊含在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應用的全過程。對于每種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同學們可以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以提煉。具體操作上同學們最好能結合一些典型例題,通過例題去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把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就應用了轉化思想,列方程解應用題體現了方程思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圖像與解析式反映了數形結合思想,圖形的翻折與旋轉則表現了運動變換思想等。具體操作時同學們可以這樣思考:①數學思想方法并不神秘,它蘊藏在題目之中;②了解一些數學思想,找到幾道典型題;③解題完畢,問自己"我運用了什么數學思想方法"?④解題前問自己從什么角度去思考(方程角度、運動角度、函數角度、分類討論角度等);⑤請老師介紹一些數學思想方法。
5.數學筆記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強調記筆記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來進行。
(1)建立知識方法筆記本。將預習過程中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知識還有疑難問題提前記錄下來,將教師講解的要點和典型方法記錄下來,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以及教師為同學們增加的課外知識。在課后還應該對照預習問題是否已經解決,是否在教師講解后自己又有了新的感悟,都可以記下來。
(2)建立數學糾錯本。一方面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下來,以防再犯。另一方面把作業、測試中出現的錯題提煉出來,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深入理解概念、定理,能執果索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還要注意解答問題的完整性、推理嚴密性,書寫是否規范等。
(3)梳理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堅持做小結,一般一周一次為宜,一個月再進行一次大范圍的總結,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更重要的是學會總結歸類方法,同學們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如從數學思想、解題方法、知識應用上分類等。整理的形式可以采取表格法,圖形法,聯系線索法,口訣法等。例如學習完兩種不同函數后,可以采取表格法對兩個函數進行類比,可以用圖形法來形象直觀地發現兩者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通過聯系線索法找到兩個函數的聯系。像"縱橫不變,符號看象限"九個字口訣便概括了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6.排除誤區,夯實基礎。(1)以課本為根。有不少學生,懷著良好的學習愿望,每天都在做大量的課外習題,卻常常輕視課本中的基礎知識,平時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在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因此,同學們應增強自己從課本入手進行研究的意識。例如通過課本的研討,同學們可以找到針對不同內容的學習方法: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可以采用"分析概念本質-了解概念內涵與外延-綜合應用-聯想升華"的學習方法;對于數學性質及定理的學習,可以采用"定理性質的內容闡述-定理性質的證明-定理性質的作用意義-實際中的運用"的學習方法;對于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可以采用"深入生活-調查了解-提出問題-探究解決"的學習方法等。同學們還可以把每條定理、每道例題都當作習題,認真地重證、重解,也可以適當加些批注,最后一定要做好書面的解題后的反思,以便推廣和靈活運用。(2)落實解題技能。提高解題技能是所有學生關心的重點,有的同學愛做綜合題、難題,卻忽視基礎題,其實我們都知道"一滴朝露也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簡約而不簡單",在平常題中蘊藏著數學思維的豐富樂趣。同學們可以分如下兩個層次來操作思考。首先,當解完一道習題后的做法是:①自己重做一遍例題;②問自己:為什么這樣思考問題;③條件、結論換一下行嗎?④有其他結論嗎?⑤我能得到什么解題規律?其次,當解決完若干組習題后的做法是:①讓自己花點時間整理最近解過的習題的題型與思路;②這些題和以前的某題差不多嗎?③這些題的知識點我是否有所遺忘?④最近有哪幾題的圖形相近?能否歸類?⑤某題的解題思想在以前題目中也用到了,讓我把它們都找出來。
7.加強閱讀、開闊視野。(1)讀教材:一定要改變只做題不看書,把教材當成查公式的辭典的不良傾向。閱讀當天的內容或一個單元、一章的內容,都要通盤考慮,要有目標。讀教材包括課前、課堂、課后三個環節。課前讀教材屬于了解教材內容,發現疑難問題;課堂讀教材則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有關知識點;課后讀教材是對前面兩個環節的深化和拓展,達到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系統的理解和掌握。(2)讀書刊:學生應廣泛閱讀課外讀物,不僅能使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也能使學生關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捕捉身邊的數學信息,體會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研究的動態。(3)利用網絡,廣泛閱讀: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極大豐富數學知識,提升自己對數學的認識,找到疑難問題的多種解法,發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在2013年亞冠決賽中,恒大隊的海報就出現了一個用拉馬努金恒等式與歐拉公式的一邊構成的比分圖案:即比分為:1+21+31+…:eπi+1,同學們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1+21+31+…=3,eπi+1=0。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多重困難和挑戰,而"堅韌"就是解除一切困難的鑰匙。愛因斯坦說過:"苦和甜來自外界,堅強則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大自然給人一分困難時,往往同時會給人添加一分智力。正像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所說,當他遭遇一道似乎不可超越的難題時,他知道,自己快要有新的發現了。只要我們堅忍不拔,磨煉意志,一定取得勝利。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