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普利策傳:一代新聞大亨的傳奇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普利策傳:一代新聞大亨的傳奇人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9 元
定價
:NT$ 539 元
優惠價
8746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普利策是出版史上最重要、也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本書通過大量翔實的細節,講述了他從一個匈牙利孤兒成長為國會議員,並最終站上美國新聞業巔峰的歷程。
本書從普利策幼年起筆,通過對幼年顛沛流離生活的還原,解釋了伴隨普利策一生的性格弱點——家庭的動盪使他難以相信身邊的任何人,也不願對他們敞開心扉。但童年的磨煉又使普利策具備了異于常人的堅毅與魄力,即使不得不在在黑暗中度過後半生,他也保持著積極進取之心,與赫斯特展開了激烈的發行量大戰,並在與總統羅斯福的纏鬥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普利策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新聞,並在去世後捐款設立了普利策獎,他是美國新聞史上無法被忽略的傳媒大亨,是無數新聞從業者心中神話般的存在,更是一座後人永遠難以超越的豐碑。

作者簡介

詹姆斯•莫瑞斯(James McGrath Morris)

詹姆斯•莫瑞斯是一位作家、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國際傳記作家組織前主席、聯合創始人。
擅長寫作傳記和敘事性散文,曾經出版了艾瑟爾•佩恩(Ethel Payne)、查理斯•蔡平(Charles Chapin)等知名記者的傳記。
在成為一名全職作家前曾長期從事記者、編輯和教師工作。除著書外,莫瑞斯還為探討如何改變世界出版和閱讀現狀的專欄“Type A”撰稿。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詹姆斯•莫瑞斯是一位作家、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國際傳記作家組織的聯合創始人與前主席。主要從事傳記和敘事散文等文體的寫作,出版了艾瑟琳•佩恩,查理斯•蔡平等知名記者的傳記。
經過仔細的調查與研究,作者在書中首次還原了大量普利策未曝光的珍貴細節,從家庭、新聞、政治三條主線入手,還原了一代新聞大亨的傳奇人生。
本書由普利策獎得主凱•伯德、《聖路易斯快郵報》、《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時報》、《三藩市紀事報》、《匹茲堡郵報》鼎力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媒體評論
“《普利策傳》一書並非普利策的第一部傳記,但它出色地描繪了普利策在聖路易斯的那些歲月,截至目前,這是其他傳記所無法比擬的。”
《聖路易斯快郵報》

“調查深入全面,敘述如小說般扣人心弦。莫瑞斯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普利策。他野心勃勃,脾氣暴躁,有時還充滿暴力,但常常又會表現出寬厚與仁慈。他是一位完美主義者,精明能幹,內心冷靜。”
《紐約時報書評》

“一本優秀的作品。普利策還有其他傳記,最著名的要數W. A. 斯文伯格1967年的版本,但詹姆斯•莫瑞斯的傳記可謂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本。該書脈絡清晰,頗具權威性,完全不遜色于其主人公錯綜複雜的人生歷程。”
強納森•亞德利,《華盛頓郵報》

“人人都知道普利策獎,卻鮮有人瞭解普利策這個人。他本是身無分文的匈牙利移民,卻在後來向世人展現了報刊的巨大力量。這本書在我們眼前樹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普利策的形象,讓我們不再對報刊界未來的發展感到絕望。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可謂精彩紛呈。”
哈諾德•埃文斯,每日野獸網站

“文字鏗鏘有力,故事跌宕起伏。書中收錄了當事人的大量日記原文、各種統計資料與報導、普利策在其諸多航海之旅中發送的電報原文,還以偶眾多人物的生平紀事和來往信函原件,這些珍貴史料讓讀者們欲罷不能。”
《三藩市紀事報》

“詹姆斯•莫瑞斯這本關於約瑟夫•普利策的新傳記調研全面,文字雋永,呈現了我們想要瞭解的一切。這位傑出人士曾經深深地影響了整個世界的政治和出版業的發展,而這本傳記可謂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記錄。”
大衛•納沙,《安德魯•卡內基傳》作者

“這本在大量調查基礎上寫就的舉足輕重的傳記,讓我們得以一窺美國新聞界早期的重要發展,體會這種過程的強勁有力和驚心動魄。故事層層推進,其中懸念重重,莫瑞斯先生簡直就是一名傑出的偵探。”
《匹茲堡郵報》

“莫瑞斯為我們揭示了歷史,又為我們展現了未來,這樣的大師向我們證明了傳記所具有的偉大力量。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用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樹立起普利策的形象。這部傳記頗具權威性。”
凱•伯德,普利策獎得主,《奧本海默傳》作者

“普利策獎讓眾多著名作者和報刊光芒四射。現在,詹姆斯•莫瑞斯讓這個著名的名字變成了一個活靈活現的革命者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盛氣淩人,歷經動盪,甚至有點面目可憎。這本書裡有謀殺,有腐敗,有醜聞,也有傑出成就,包羅萬象。本書文字細緻入微,充分利用了有關普利策的新資料。”
哈諾德•埃文斯,《美國世紀》作者

“在默多克、貝盧斯科尼、布隆柏格和赫斯特之前,就已經有了約瑟夫•普利策。這部史詩般的傳記既有出色的新研究成果,也有活靈活現的文字描述,毫不拖遝。凡是想瞭解現代美國政治和傳媒發展歷史的人都會沉迷其中。”
黛比•艾普科特,《美國頭號名人:亨利•沃特•比徹傳》作者

“內容引人入勝,描述傳神,文字優美,足以吸引普利策獎委員會的注意。”
《華盛頓時報》

目次

前言 現代大眾傳媒的開創者
序言 哈瓦那1909年

第一部 登上歷史舞臺的新聞鬥士
1847—1878

第1章 雄心勃勃的匈牙利年輕人
對於一個雄心勃勃的匈牙利年輕人來說,前往美國並不是什麼奇怪的計畫。自1848年的革命結束之後,佩斯的一個猶太人移民協會就在廣泛宣傳這種想法,從歐洲前往美國的龐大移民潮也已出現。但普利策沒有錢,所以他的選擇相當有限。普利策並不想從軍,但參軍可以幫助他逃離現在的生活。

第2章 馬背上的歲月
“我想騎馬,成為一名騎兵,”普利策說,“我不喜歡走路。”他知道,歐洲的軍團通常是以名人,例如皇室成員的名字命名的。“所以我打聽了一些騎兵團的名稱,知道有一個騎兵團名為‘林肯’。我知道林肯是誰,所以就加入了那個團。”

第3章 聖路易斯——希望之地
繁榮發展的《西方郵報》也尋覓一位元新記者。普利策對新聞的敏感度給《西方郵報》的本地新聞編輯部主任路易士•維利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此得到了那份工作。“這件事簡直讓我難以置信,”普利策回憶說,“我是個時運不佳的無名小輩,幾乎就像個街上的小混混,竟然被挑選來承擔如此重任。簡直就像是在做夢。”

第4章 政客普利策
“我們都不敢相信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本市還能成功地進行選舉,而且選舉結果如此令人滿意。”當選州議員的記者普利策第二天在《西方郵報》上寫道。“該選區在昨天選出了一位激進派的代表,代替了之前的民主黨人士。普利策先生憑藉62票的差距當選,儘管這個數字顯得較小,但要知道,兩個投票點的兩黨候選人的總票數都沒有超過356票,相比而言,62票也不算少了。”

第5章 無名小卒的逆襲
普利策穿過房間徑直向他走去,兩人再次吵了起來。奥古斯丁說:“我要清楚明確地用英語告訴你,你就是個該死的騙子和傻小子。”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句話。“你才是個殺千刀的騙子。”普利策回罵道。兩人之間的對罵停止了,奥古斯丁朝普利策走去,舉起了拳頭。

第6章 捲入漩渦中心
在州議會大廈的另一邊坐下後,這些共和黨中的造反派推選舒爾茨為主席,並且立即開始提名以格拉茨•布朗為領導人的候選人名單,而且起草了政綱。在休會之前,這支重新聚集在一起的隊伍任命普利策為州執行委員會秘書。造反派的團隊中既有體格健碩的格羅夫納,也有身形纖瘦的普利策。

第7章 “比爾與喬大會”
傑弗遜城會議對普利策和格羅夫納這對政壇搭檔來說是一場勝利,甚至連麥卡拉都不得不承認這點。“事件剛剛過去一天,”他說,“我認為本次會議的最佳名稱莫過於‘比爾與喬大會’。不管是少了哪一個,會議都無法取得這般輝煌的成功。”

第8章 冉冉升起的交際明星
秋天時,普利策又回到了聖路易斯。1873年11月13日,當地的朋友們為他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歡迎他的歸來。這場活動的地點選在南方酒店,朋友們進行了精心的安排,甚至還為他準備了印刷的菜單,“以紀念他撤出歐洲,重新入侵聖路易斯”。

第9章 在第二故鄉站穩腳跟
傑弗遜城的夏天已經到來,代表們仍然在日復一日地起草一部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新憲法。普利策擔任代表的風格一如既往,和他當初擔任州議員時一脈相承。他對代表們提議的州政府的架構和形式並不感興趣;相反,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即讓聖路易斯市不受縣統治,也不受州政府的干涉。

第10章 總統選舉,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民主黨痛失白宮,滿心憤慨的普利策離開華盛頓,返回聖路易斯。在新總統就任一周後,他承認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作為美國公民,我們可能遭遇了慘敗;但作為黨派人士,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他寫道,“只有短短的 4 年而已。我們沒有被打敗,只是被欺騙了。”

第11章 展開人生新階段
普利策不僅渴望在職業上獲得穩定的發展,同時也渴望得到愛情和友誼。家庭成員的先後過世讓他感覺自己像個孤兒。普利策曾滿心憂傷地告訴大衛斯,他的人生漫無目的,沒有愛情也無家可歸。“我迫切地想要翻開新的一頁,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家是這段新人生的基礎,愛情、雄心和職業是基石,而親愛的你是我相濡以沫的愛人。”

第二部 叱吒風雲的報業大亨
1878—1888

第12章 一份自己的報紙
這出貓鼠遊戲一直繼續,普利策也一直假裝無辜,裝作不認識阿諾德,只承認自己“有可能”購買了《聖路易斯快訊報》,但“可能性不大”。記者最終放棄了。這位元採訪受挫的記者寫道:“與普利策先生相比,沒有誰更善於運用語言來做到塔列朗所說的‘假設怎樣’,也就是繞著圈子隱瞞自己的想法。他像一個技術嫺熟的擊劍者一樣躲避問題。他就是一條鰻魚,太難刺中。”

第13章 打響晚報界第一炮
數日來,《聖路易斯晚郵報與快訊報》都在吹噓自己的獨家新聞。該報轉發了其他報紙的評論,並刊發文章描述自己的報導如何讓參議員震驚不已,以確保沒有人會遺忘這條新聞。普利策說:“這篇報導相當完整全面,令人吃驚又難以抗拒,它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讚譽。”

第14章 再戰政壇,與“暗燈”的交易
普利策集政客、出版商和演說者於一身,進行了自己有生以來最直接的攻擊,向美國的上層階級和負責政府投標的官員們發起了挑戰。“讓我們擁有繁榮發展,但絕不能以自由為代價,絕不能犧牲真正的自治政府。我們絕對不要一個屈服于百萬富翁權勢之下的聯邦政府,我們要的政府應該順從千千萬萬民眾的意志。”

第15章 膨脹的報紙與縮小的城市
普利策的《聖路易斯快郵報》的成功讓它不再是人們眼中的新鮮事物。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該報及其出版商在聖路易斯的重要地位都已經可以同著名的晨報《密蘇里州共和報》和《聖路易斯環球民主報》以及它們的掌舵人相媲美。普利策在朗布蘭奇進行報導期間,他的報紙的發行量已經增至28475份,與年初的平均發行量相比增長了兩倍多。

第16章 登上紐約大舞臺
普利策小心翼翼地發起了自己的新聞報導革命。他最終將憑藉在新聞界創造的巨變而聞名,但在當時,他只想讓編輯人員遵循自己的原則,懂得如何撰寫和編輯報紙上的文章。但不管這項變革看上去如何細微,它都是《世界報》發展成為美國歷史上閱讀量最大的報紙的第一步。媒介並非重點,重點是所傳達的資訊。那就是普利策起步時的狀況。

第17章 誰才是選舉背後的操控者
候選人竟然與惡魔為伴而且滿身缺點,這是個大噱頭。人們對選舉的興趣日漸高漲,所有報紙的讀者群也相應擴大,其中以《世界報》為甚。《世界報》報社就像是競選大本營。為克利夫蘭搖旗呐喊和提高發行量這兩大目標交織在一起,後者更是實現前者的助推器。普利策和科克里爾樂於接納任何可以促進《世界報》發展的點子,有一個點子就送上門來了。

第18章 從新聞人到社會活動家
他號召讀者們將錢寄到報社,並保證會將這些錢轉交給自由女神像項目。普利策請求道:“不論數目多少,請行動起來。”為此,他也承諾會在《世界報》上公佈每位捐款人的姓名。哪怕只捐贈1美分,紐約最貧困的人也可以讓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與範德比爾特、惠特尼、萊茵蘭德、羅斯福和阿斯特等知名家族出現在同一張報紙上。

第19章 “那將是末日的開始”
“我完全不能閱讀和寫字了,或者說看任何東西,”普利策在口述信件時痛苦地說,“一位眼科醫生正在對我進行治療,他要求我臥床,什麼都不讓我幹,而且強迫我接受一個療程的治療。他說只要我自己小心,在6周的時間內或許可以恢復視力。他也表示如果我不當心,很可能會徹底失明。”

第三部 黑暗中獨行的帝國霸主
1888—1911

第20章 沉入黑暗之海
將自己言辭沮喪的信件寄給凱特後,普利策與龐森比一起站在船的甲板上,頂著印度的烈日眺望水面時,普利策說:“天越來越黑了。”他此前尚能發揮功能的唯一的那塊視網膜也已脫落。他已經被黑暗籠罩了。

第21章 美國大眾媒體的神殿
7年來,普利策在新聞界的成功無人可匹敵,他也收穫了巨大的經濟回報;7年後,他心中的政治之火已經沒有那麼熾烈了。同其主人一樣,《世界報》也不再是推翻報界既有規則、撼動政壇秩序的耀眼新星,相反,它現在是公園街上無可置疑的君主。

第22章 籠中之鷹
秘書們將這裡稱為“靜默塔”,它充分顯示出普利策退出報社管理不再僅是為讓身體獲得康復,更是在尋求一種永恆的狀態。他手下的一個人寫道:“所以當疾病將他徹底困住後,普利策先生會在疾病發作的間歇對自己關心的各類事務遠端做出口頭安排。他是一位偉大的智者,卻被永遠困於黑暗的地牢之中,猶如一隻不斷衝撞柵欄的籠中之鷹。”

第23章 來自報業新貴的挑戰
兩家報紙的發行量都在增加,但每賣出一份就會虧損一份的錢。“赫斯特先生認為他已經讓自己的對手舉步維艱,於是開始發起猛烈的進攻,”塞茨說,“他花錢的大手筆是報界前所未有的。”普利策也有足夠的財力與赫斯特一較高低,但他不再有年輕人的那股膽量,尤其是一個錢並非靠自己賺來的年輕人。

第24章 黃色新聞大戰
“正如大家所知,過去兩年裡,我們經歷了激烈的競爭,”塞茨在會上發言,“我們中也出現了一種敷衍塞責的傾向。對於任何一家報社來說,這種行事方式都不會是什麼好事。《世界報》認為是時候讓員工們明確它必須是一家正常的報紙了。”“聳人聽聞?是的,但前提是新聞本身具有聳人聽聞的特徵,”凡•貝休森補充說,“我們有一個要求——每篇本身具備聳人聽聞特徵的報導必須是真實的。”

第25章 秘密合作,從競爭走向壟斷
放棄競爭進行合作,換言之,普利策是在提議雙方聯合起來,共同對行業進行控制,這就類似企業聯合和壟斷,是他的報紙幾乎天天抨擊的對象。普利策後來告訴菲力浦斯:“不是所有企業聯合都是醜惡的。”9年前,在普利策的支持下,美國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這個想法背叛了他公開宣揚的原則。

第26章 精確度!精確度!!精確度!!!
《世界報》完成了社論改革,赫斯特也在公眾心目中被認為是造成麥金萊死亡的同謀,這兩件事讓普利策實現了自美西戰爭以來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他在那份機密備忘錄中終於看到了自己一直希望聽到的話語:“從此,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把《世界報》和《紐約日報》聯繫在一起了,他們可能很早以前就應該這樣做了。”

第27章 “我滿心驕傲,卻又無從言表”
薩金特的畫作完成了,他捕捉到了普利策的雙面性。“如果拿一張紙遮住一半臉,露出的這半邊好像是一位慈祥的中年紳士,”思韋茨說,“再看另一半,則有著惡魔般陰險狠毒的表情。畫家在無意之中表現出了他所目睹的一切。”

第28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
普利策的法語因為長時間沒有使用已經不再流暢,而羅丹又不說英語,所以兩人要通過翻譯來對話。“但他的偉大個性是很容易看出的,”羅丹說,“他的頭部讓他看上去就像是命運的主宰,雖然出身卑微,但他憑藉其意志進入社會中幸運兒的行列,並憑藉同樣的力量超越了這些人。他們之所以被拋在後面,是因為他們缺乏他的這種個性。”

第29章 巨人之戰
在宣讀諮文兩分鐘後,人們開始明白,羅斯福不只想對報紙上的譴責進行駁斥。“真正的罪犯是《世界報》的編輯和業主約瑟夫•普利策先生……”羅斯福宣稱司法部長正在考慮以何種方式對普利策提起訴訟。作為公眾人物,總統想贏得訴訟案會更困難,但羅斯福意不在此。通過公開聲明和在幕後指揮司法部開展工作,羅斯福已經讓所有人知道,他想用聯邦政府作為武器來讓普利策閉嘴。

第30章 暮年時光
孩子們走後,普利策又開始修改自己的遺囑。他打算為孩子們留下大筆財產,但也決定要附上一條警示。“他們絕不能忘記繼承豐厚遺產所隱藏的危險,即使這些錢來自父親無窮的愛,”他寫道,“我請求他們牢記,這種危險並不僅僅是奢華安逸生活的誘惑,還有得到財富之後就放棄辛勤認真工作的誘惑。”

第31章 輕聲告別
1點鐘,胸口的劇痛讓普利策醒了過來,他緊接著痛得暈了過去。幾分鐘後,凱特趕到了,她帶著赫伯特走入船艙,他們一直守護在普利策的床邊,20分鐘後,這位與她相伴33年的丈夫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眾籌,為自由女神捐款

在總統克利夫蘭處受挫之後,普利策將注意力轉向另一項工作:在紐約為傑出的美國移民樹立一個標誌物。這也是一項頗具難度的工作。法國雕刻家弗雷德里克 • 奧古斯特 • 巴托爾迪的自由女神像已經在法國的板條箱裡積攢了一層灰塵,因為美國人目前還沒有籌措到在紐約港中部的貝德羅島(Bedloe'sIsland)上建立一個基座的必要資金。
7 年前,也就是 1878 年,普利策曾經與其他人一起在巴黎博覽會上見過這座雕像的頭部。自從 1883 年搬到紐約之後,他一直在報紙上支持這項事業。他本身就是移民,又極其熱愛美國式的自由,這也讓該項目對他而言有著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事實上,在接管《世界報》兩周之後,他即對報頭進行了修改。原來的報頭處是兩個球狀物,中間是一台印刷機,而他用一隻手高高舉起火把的自由女神像取代了那台印刷機。
但要完成該項目,就要修建一座 27 米高的花崗岩基座來放置這座高 46 米、重達 225 噸的雕像。可美國方面在籌資工作中一直相當乏力,與法國方面相比尤甚,後者已經籌措了 75 萬余美元。經過多年的懇請,美方項目委員會仍未能籌措到所需的 25 萬美元,還有 10 萬美元空缺。國會拒絕幫忙,其他城市則抱怨為什麼要選擇紐約來安放那座雕像,而且多數報紙的編輯們都認為這個項目耗資太大,它似乎註定會以失敗告終。
不過普利策並沒有打算放棄自由女神專案。即使在 1884 年如火如荼進行的選舉期間,他也曾花時間來支持美方專案委員會的工作。“除非這座雕像被沉入大海,”普利策寫道,“否則我們仍然可以預言,她最終將聳立在美國的基座之上,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提到她時的感情會是我們現在所無法想像的。”
《世界報》上零零散散的社論沒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到 1885 年春天,在法國準備將雕像運往美國時,美國這邊的基座只澆築了混凝土。普利策對此義憤填膺。他寫道:“如果法國政府的船隻將女神像運到了我們的海岸上,卻得知我們雖然腰纏萬貫,卻沒有足夠的公共精神、自由和榮耀感來提供一個放置該雕像的基座。那對美國來說會是一種多麼讓人感到羞愧的恥辱!”這篇社論發表在周日的《世界報》上,可惜未能打動任何人。其他報紙仍然對該專案感到不解和不屑,其中以《紐約先驅報》
為甚。
不過在下一周的週一,沒有人能夠再對自由女神像的困境視而不見了:普利策在頭版對其進行了報導,而該報每天的銷量至少為 15 萬份。《世界報》的頭條新聞就是《我們該為巴托爾迪偉大的雕像做些什麼》,該文詳細披露了美國未能籌集到所需資金的事實,還配上了插圖來展示未能如期完成的基座修建工作。
“我們只能去做一件事,”普利策在社論中抱怨,“我們必須籌措到那筆資金!”他也為自己的呼籲制訂了一份具體的計畫。“《世界報》是人民的報紙,它現在呼籲廣大人民行動起來,籌集這筆資金,”他寫道,“我們不要再等著百萬富翁來捐款。她不是美法兩國百萬富翁們之間饋贈的禮物,她是所有法國人民送給所有美國人民的禮物。”
他號召讀者們將錢寄到報社,並保證會將這些錢轉交給自由女神像項目。普利策請求道:“不論數目多少,請行動起來。”為此,他也承諾會在《世界報》上公佈每位捐款人的姓名。哪怕只捐贈 1 美分,紐約最貧困的人也可以讓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與範德比爾特、惠特尼、萊茵蘭德(Rhinelander)、羅斯福和阿斯特(Astor)等知名家族出現在同一張報紙上。
這是一種大膽的舉動。不管怎樣,普利策正在請求人們將現金和支票寄給一家企業,而這家企業與那些經營鐵路和鋼廠的企業並無兩樣。普利策只是口頭保證每分錢都很重要,都會被用於那座雕像,如果沒有人回應,普利策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傻瓜。
次日早晨,捐款開始如潮水般湧來。“我是個窮人,”一位讀者寫道,“但我會捐款,而且我會爭取讓其他所有人也這樣做。”另一位讀者則寫道:“我們今天早晨讀到了您關於巴托爾迪的雕像的文字,並立即將辦公室內籌集的一點點錢(3.31 美元)郵寄給您。希望人們很快就會捐獻更多的錢。”
即使不通過籌款運動,普利策也能用自己的錢來填補資金空缺,但他選擇向公眾尋求支援,依照項目最初的意圖來完成它。普利策一舉成功,他促使龐大的公眾採取行動,證實了獨立媒體日漸增大的影響力和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在過去,只有教會和政府能夠發動民眾提供如此龐大的經濟支持。現在,新聞界也有了同樣的影響力,能夠激勵和引導大眾。
事實證明,這場公益活動也推動了報社業務的發展,《世界報》的發行量飆升。到了 6 月,該報聲稱的其周日版的尺寸和發行量在美國所有的報紙中都位居第一。每版需要消耗 1342 千米長的新聞用紙。“在這個地球上,還沒有哪份報紙的新聞用紙量能夠達到《世界報》昨天的用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