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王俊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副教授
葉坤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張珍瑋: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永豐: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簡菲莉:臺北市立中正高中校長
陳佩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鄭淑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助理教授
卯靜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黃淑苓:國立中興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教授
曾正宜: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學習科學所教授
郝永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楊國揚: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發展中心主任
王立心:國家教育研究院綜合規劃室主任
張民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理事長序
教育即實踐!其最大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參與對當下的突破與超越。面對當前全球頻繁流動、社會急遽變遷、資訊科技蓬勃發展脈絡下的諸多教育挑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決策者,都需要積極探討並認真思考:我們當形塑怎樣的教育願景與學校圖像?應建構怎樣的教育體制與教育內涵?必須培養學生具備怎樣的能力素養?當提供學生怎樣的學習機會與經驗?當有怎樣的教育實踐行動?舉凡這樣的問題,都是當前教育研究再生與教育實務發展的重要議題,也都需要不斷地創發新的思維、新的作法,方能突破、超越現有的概念認知與實踐方式,開展出「迎向未來」的各種教育實踐可能。
回顧中國教育學會過往幾年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合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從2011年的「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2012年的「2020教育願景」、2013年的「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到2014年「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都呈現出我們對於教育學研究與實務變革的期許─透過回顧與前瞻的雙向視角,兼顧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開啟由內而外的教育反省、實踐與影響。今(2015)年則更進一步延展這樣的期許,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一起主辦研討會,以「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為主題,從教育學理基礎、教育系統運作、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學科技應用等面向,來進行教育想像的對話與探討,希冀能激盪出更多教育新思維,拓展教育學術研究與實務實踐的「豐富度」與「可能性」。
教育想像不僅是一種心智模式,更是一種教育共同理解與集體社會實踐,其背後維繫著希望的語言與未來發展導向的教育圖像。透過教育想像有助於我們跳脫既有的教育框架與個人經驗的侷限,幫助我們從更大的系統結構與文化脈絡來重新理解教育問題,發展出新的共通教育語言與實踐方式,進而創造教育潛力,共構新的教育秩序與教育實踐典範,帶動教育研究的動能、教育理論的建構、教育政策與行政及課程與教學的革新。
為使有關教育想像的學理論述與實務經驗分享持續發揮影響,本學會特邀請不同領域學者專家貢獻文稿,集結成書,以饗學界及教育實務工作者。藉此,特別感謝所有作者慷慨賜稿,其智慧貢獻與經驗分享必能激起更多的教育新思維與新實踐。也由衷感謝匿名審查委員們的用心審查並提供修改意見,讓本書的內容更加嚴謹精進。而本學會方永泉秘書長、湯仁燕副秘書長及高嘉徽小姐在邀稿、催稿與編輯事務上的悉心投入,以及學富出版社于雪祥先生長期以來對教育學術出版的積極支持,更是本書能夠順利付梓出版的重要推手,在此一併申致謝忱。
中國教育學會 理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主任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所長
甄曉蘭 謹誌
中華民國一○四年十一月
序
編者弁言
教育其實是一項融合現實與理想的人類活動,儘管教育的活動有很多時候是在進行「複製」及「再製」(例如複製上一代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甚至社經資源),但是在理想上,我們總是希望教育在「再製」之外,還可以作到「改變」與「創造」,因為社會及人類的進步仍有賴教育的貢獻與創新。套句歐陽教先生的話,教育,「作為一種人類『求好』(betterment)的歷程與結果」,可以說是人類「正向發展」的過程與努力。教育和政治不一樣,政治有時還可以用「維持現狀」作號召,但教育既然要「求好」,就不可能自滿於「維持現狀」,甚至以「維持現狀」為目的。既然「求好」代表的是一種「改變」,所以教育的本質正是一種「變」,或是說「基於求變所發動的行動」。
教育理論中闡述「變」(change)的道理最為精到者首推美國教育哲學家J. Dewey。他將這種「變」的精神發揮到教育上。對Dewey來說,教育的「變」代表的是一種生命及經驗的「成長」(growth),無法帶給生命成長的活動,就不會是「教育性」(educative)的活動。為了促成教育之「變」及生命和經驗之「成長」的發生,Dewey乃突顯了「想像」(imagination)的重要,對他而言,「想像」就像是一條通道,惟有透過它,人們才能自「過往的」經驗中獲得意義,並且因而發現通往「現在」之路。簡言之,想像就是「對於新與舊事物所進行的的有意調節(conscious adjustment)」。到1980年代時,另位著名教育學者E. Eisner從教育鑑賞與評論的角度說明了「想像」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Eisner認為教學不能完全等同於「科學」,而毋寧是一種「藝術」;既然是藝術,就不必也不能像科學一樣嚴謹地固守某些規則,而是應該擁有一些自由創作的「空間」;此時就需要「教育想像」的介入。在Eisner的用法中,所謂的「想像」是與藝術有關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地反思一些問題來精進自己的教學。此時,「想像」代表的是教學中的自由、彈性與創新、運用的空間。
自從Eisner強調了「想像」的重要性後,「想像」開始在教育的詞彙中佔有一席之地。知名的女性教育學者M. Greene更將「想像」賦予了除了藝術之外的社會意涵。她認為「想像可以越過許多的界限,包含性別的界限在內。」而重拾「想像」,可以降低人們對周遭事物的「社會性」麻痺,並且讓我們重新意識到助人及人道的重要性,體認到自己還可以做些事情。Greene要釋放的想像力,不只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過程的想像,更要釋放師生在面對不同社會及生命時的想像力。
基於想像在教育及教育理論發展過程的重要性,本專書選定了以「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為題,邀集各教育學術領域的學者專家,發表鴻文,以闡述教育作為一種求變的活動,必須發揮教育工作者的想像,以完成教育變革(演化及創新)之道。在編輯時主要分為四個面向,依序為「哲理與教育想像」、「系統與教育想像」、「教師與教育想像」及「科技與教育想像」。其中哲理面向包括了第一章「想像力的哲學基礎與課程美學方法建構」及第二章「R. M. Hutchins對新世紀學習社會的描繪與實現可能性之探討」。前者爬梳了不同哲學立場的想像力觀點,並希望據此建構課程美學實際落實之哲學基礎,後者則引介Hutchins對學習社會的描繪,說明學習社會的教育規劃乃奠基在全民的博雅教育,最後並提出Hutchins學習社會的待商榷之處,指出臺灣推行學習社會可資借鑑之處。
系統面向屬鉅觀及政策層次的分析,包括了三章,分別為第三章的「全球流動時代國際學生的流動」,第四章的「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核心素養概念」以及第五章的「從功能領導到動能領導」。其中第三章作者由全球化時代中高等教育受到市場競爭邏輯挑戰,因而加劇高等教育質變的現況討論起,再透過瞭解主要國際學生流動目的國家招募國際學生的政策與做法,論及我國近年在廣招國際學生相關政策的成效與爭議。第四章作者則檢視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能力概念,以鋪陳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並探討釐清素養的概念,繼之彙整新課綱中對素養與核心素養的界定與規範,最後歸納12年國教總綱中「素養」導向之意涵。第五章作者則是旨在透過某個案學校的領導轉型經驗,深入描繪校長動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探究教師社群動力的啟動和組織化的行動之學習循環,並以0與1之間的動態探索分析概念,展現和詮釋該校課程與教學創新的學校領導路徑。
教師面向分為三章,包括第六章的「以教師領導促動學習共同體之研究」,第七章的「從知識本位到學習本位:一位高中歷史教師課程的教學轉化」與第八章的「親師生教育夥伴關係與教師專業發展」。其中第六章透過訪談法蒐集相關研究資料,並藉之探討受到日本佐藤學之學習共同體所啟發而展開的改革脈絡,深入分析教師領導的踐行及其對於學習共同體改革的影響。第七章作者係以L. Shulman的PCK理論,採用教學個案研究法,深究一位高中歷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轉化歷程。第八章則探討了「教育夥伴」概念及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係,作者認為,隨著教育普及、家長教育水準提高、公民意識和學生學習權主張、學習者中心的學習觀興起,加以20世紀末葉各國推動學校本位教育經營,在地、近身的教育夥伴關係已經是學校教育經營必須重視的一環。
科技面向則涵蓋四章,分為第九章的「科技與學習:從科技的能供性與決定性看學習的五大面向」,第十章的「談Web 2.0網路工具的教學價值」,第十一章的「數位教科書的想像到實踐」與第十二章的「通訊軟體Line作為親師溝通管導之研究」。第九章從「能供性」與「決定性」兩個角度來檢視科技對於生理、行為、認知、價值與信仰等五個學習面向的影響,作者指出,不管在哪一個層面,科技對於學習的影響都是複雜而多面的。第十章作者則先闡釋21世紀所需要的教育內涵,並介紹數項Web 2.0工具的特色及其教學價值,期能幫助教師了解如何運用Web 2.0工具於各科教學,以營造適合數位「本地人」(natives)的學習環境。第十一章作者由數位教科書審定政策與技術規範的角度切入,探究臺灣推動數位教科書政策的現況與挑戰,最後並提出宜採開放性的技術規範,吸引資訊技術業者參與數位教科書設計研發的建議。第十二章則以當前流行的Line通訊軟體為研究主題,採用焦點團體座談的方法,歸納了一些當Line用於親師溝通時的重要發現,末了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書能順利成書要特別感謝各章作者殫精竭慮地貢獻智慧,此外中國教育學會自理事長甄曉蘭教授開始,包括審查委員及全體工作人員的全心投入,方能使本書準時完成。黃鴻文教授針對本書章節安排所提供的充滿想像力的寶貴意見,在本書體系化的過程中更是功不可沒,在此一併致謝。如果各位讀者在本書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一些對於「迎向未來」的教育想像,從而更加堅定對於教育之希望,這就是本書編撰的最大目的。
執行編輯
方永泉、湯仁燕 謹識
中華民國一○四年十月
目次
編者弁言 方永泉、湯仁燕 v
卷一 哲理與教育想像 1
第一章 想像力的哲學基礎與課程美學方法建構 王俊斌 3
第二章 R. M. Hutchins對新世紀學習社會的描繪與實現可能性之探討 葉坤靈 33
卷二 系統與教育想像 81
第三章 全球流動時代的國際學生爭奪戰:臺灣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契機 張珍瑋 83
第四章 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核心素養概念 林永豐 119
第五章 從功能領導到動能領導:實踐研究0與1之間的學校領導 簡菲莉、陳佩英 139
卷三 教師與教育想像 161
第六章 以教師領導促動學習共同體之研究 鄭淑惠 163
第七章 從知識本位到學習本位:一位高中歷史教師課程的教學轉化 卯靜儒 189
第八章 親師生教育夥伴關係與教師專業發展 黃淑苓 219
卷四 科技與教育想像 241
第九章 科技與學習:從科技的能供性與決定性看學習的五大面向 曾正宜 243
第十章 談Web 2.0網路工具的教學價值 郝永崴 271
第十一章 數位教科書的想像到實踐:由審定政策與技術規範談起 楊國揚、王立心 287
第十二章 通訊軟體LINE作為親師溝通管道之研究 張民杰 31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