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止一心(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見君
原名趙建軍。央視退休導演,現為央視專家組成員。曾參加電影《茶館》《紅樓夢》、電視劇《紅樓夢》、西廂記》等片的拍攝。從1966年起研究宗教,1996年完成一本佛教著作《原本的真實》,此後陸續出版《走上原本真實之路》《大道與優游》《兵無常勢》《鹿苑夜話》《享受哲學》 《理性之夢》《歷史藝術與禪韻》等20部佛、道、兵家研究著作。由攝影、影視導演到美學、哲學等領域均有一定造詣。插過隊、寫過歌、導過戲、講過學……但仍不好熱鬧,喜歡獨處與思考。
序
編者序方寸一念度無名
見君師父是臨濟宗第46代傳人,師從普陀山覺正法師。曾欲出家未果,遵師囑隱修於紅塵。師父對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曾經研修,對東西方哲學均有獨到見解。曾經寫過十幾本書,內容涵蓋宗教、哲學、歷史、藝術、軍事等多個方面。我全部都讀過。雖然大部分都只是泛讀,仍然感覺受益匪淺。
2001年,工作上遭遇重大挫折,當所有事情塵埃落定,我突然產生疑問:人生就是這樣的嗎?2002年,我第一次讀到見君師父的著作《原本的真實》(本次出版重新命名為《唯止一心》),頓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我認識到,自己真的活錯了!經由此書,我開始認識佛教,認識禪宗。多年以來,這本書我反复讀過多次,是我最喜歡、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也曾放浪形骸,也曾閉門靜思,也曾與同修激辯,也曾行遊萬里河山……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我開始了心靈尋覓之旅。
2007年底,當我再一次突破工作上的困境,得以放鬆下來,在一個寂靜的晚上,半夢半醒之間,一陣莫名的恐懼襲來,感覺自己的內心世界徹底崩塌,似有一物,隨著一聲嘆息,離體而去。醒來時,心境如古井無波。來到辦公室,遙望遠處的頤和園萬壽山,陽光下的西山,不見冬日的肅殺,只覺得一片祥和。提筆寫下一首詩:
斗轉星移伴獨行,江山草木亦含情。
靈臺萬法歸空寂,方寸一念度無名。
御風低嘆世間苦,駕鶴高歌彼岸瀅。
回首前塵愚癡淚,映日蓮花喚解鈴。
我定詩名為《行僧》,也想告訴自己:放下萬緣,方見超脫,整個世界僅在一念之間。
此後的十年,我選擇了另一條路徑。不斷增長見知,破除見知,以用為修,打磨心性。回首往事,感覺自己就像一隻上躥下跳的猴子。如今,真正明白了見君師父所說的,聖人即常人,佛是覺悟了的人。感覺自己終於有點兒人樣了。
人生一世,挫折不可避免。絕大多數人只能把傷口塵封於光陰,不得解脫。我們的時代正在從工業文明飛速向互聯網文明發展轉變,需要有新的主流價值觀作為指導。而禪宗有可能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共識。徵得見君師父的同意,決定把《唯止一心》(《原本的真實》)、《道法天然》(《走上原本真實之路》)、《大道與優游》、《歷史藝術與禪韻》這四本關於宗教的書,重新校對整理,作為叢書出版,並由師父命名為“磨鏡書札”。見君師父的書,是他的讀書筆記和實修實證心得。語言通俗,旁徵博引,行文自然流暢。不避傳承之密,每有直指人心之語,如同棒喝,發人深省。
對於我來說,這又是一次極好的機緣:借校對書稿之機,將這幾本書全面精讀一遍,必然會有新的收穫。有明師指路,是我今生難得的福報。感謝見君師父!
衷心希望各位讀者,能夠藉此叢書,入大道之門,善護一念,度盡無名(無明),找到心靈的平靜與祥和。
宮曉冬
2017年3月27日於北京海
再版序
《原本的真實》已出版二十年了,現在要再版,並改名為《唯止一心》。作為作者,個中原委還是要向讀者交待一下。如此,算是“再版序”吧。
《原本的真實》一書出版時,社會上氣功與特異功能大興,這本不會讓我動寫書的念頭。但一些所謂“出山”的大氣功師們自稱是佛家弟子、宗門傳人,這就太過分了。於是動筆寫了《原本的真實》,淺顯地介紹了一下六部佛教經典,以釐清正道與外道之別。
社會是變化的,經典是不變的。隨著社會的變化,我們對經典的解讀也在“與時俱進”。當下,黨和政府大力復興國學,民眾尤其是知識分子對佛教和禪宗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於中華崛起的新時期重溫經典,這應該算是本書再版的原因之一吧。而把書名改為《唯止一心》,也是因為當下讀者更需要知道的是如何習禪,而非辨清禪宗與氣功之別。況且書中所介紹的六部佛經恰恰是習禪的入門知識,所以讓佛家氣息濃些,更能引起愛好禪宗和國學的讀者們的興趣,並希望有心者能依此走上“唯止一心”之正道。
那,“唯止一心”的出處何在?原為何意?
六祖在《金剛經·第六品》中批註道:佛與眾生,唯止一心,更無差別。此心無始以來,無形無相,不曾生,不曾滅。當下即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唯此一心,即便是佛。
這段話直譯:佛與眾生之別,就在於釋迦牟尼修有“止念之心”(唯止一心),其他全無差別。“止念之心”從很早以來就存在,它無形相、不生滅、當下即是,你一動念想它就錯了。它廣大如虛空,沒有邊際。唯有這個“止念之心”,才可成佛啊(唯此一心,即便是佛)。
顯然,六祖的“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正是建立在“唯止一心”基礎之上的。從禪門裡講,“無念”是貫穿禪門修行始末的“宗旨”,馬虎不得。而許多人修行得事倍功半,其原因多半就出在忽視這個宗旨上。正好,自《原本的真實》出版後讀者們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可歸納為兩大類,索性放到這裡簡單講講。一來可令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唯止一心”與“無念為宗”,二來也免得這“再版序”枯燥乏味。
第一大類——如何做到“無念為宗”?
首先,要明白講“唯止一心”“無念為宗”是方法論,而非本體論。比如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就是讓你別生妄念,“無一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嘛——這屬於方法論,修行上的事兒;但六祖又說“何期自性,本來清靜”,說到底,還是有“自性”這麼個“一物”——這屬於本體論,見地上的事兒。二者不可混在一起爭論。
其次,既然“無念”作為方法論貫徹於整個修行的始末,那悟前修就要從有心入手,修到無心才是真修;見性後的保任就要從有心綿密起,何時這個心“化”了、“無”了(保任化無),才算是保任成功;“受用”也必從“有心用”入手,何時“無心用”(自性起用)了,才算是大道圓成。由此可知,所謂上上根器者,就是不自作聰明,敢於放棄理性而相信自性的人。也就是能做到本書“行為與心理”一章中所提到的“一實三大”(誠信、大悲、大願、大勢)的人。如此,才能真正落實“無念為宗”。
其三,萬不可“等”。有的人認為既然機緣要等,那我就等好了。“等”是一種期盼、是一種帶有情緒的心理活動,這裡既有“我”,也有“念”。所以啊,大凡等來的,絕不是佛,而是魔。還有人聽過德州棒、趙州喝的公案,於是總想著讓師父喝自己一下,好使自己見道——壞了,有這麼個心理預期,再怎麼被喝也喝不出道來,師父喝東喝西也是“一喝不如一喝”。“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慘了……
其四,無念,是自己的身心進入了一種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境界,但不確切)。這種狀態與“想成為某種狀態”無關,而是真正地進入——這是實踐之果,而非思想之花。比如直觀現量、一愣、一驚、當下……這裡你連“想”的工夫都沒有,哪兒來的什麼思想之花?不能說了。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狀態,諸位自己去品……
第二大類——禪宗是否要修?如果要修,該如何修?
宗下與教下一樣,都需要修。教下的修主要是止觀、四禪八定;宗下的脩大家卻都不太清楚,只知道《壇經》裡六祖頓悟成佛,然後到獵人堆裡過了十四載……
其實在六祖禪(有別於如來禪與祖師禪)裡,有三個“雙重性”,這正是禪門“修而不修”“教外別傳”的關鍵。
(一)修悟雙重性——修就是悟,悟就是修。比如“不思善惡,正與麼時,那個就是你本來面目”;比如二祖回答達摩“覓心了不可得”,達摩道“為汝安心畢”——這裡即是修,也是悟。反過來說,修靠它,悟也靠它(當然,見道尚須機緣,則是另一個話題)。
(二)止觀雙重性——也就是在你“不思善惡,正與麼時”的當下,它既是止,也是觀(這是宗下的大止觀,不是教下的小止觀)。玄覺大師對此解釋得好:“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見《永嘉禪宗集·奢摩他頌》)——這並不難,諸位一修自知。
(三)修用雙重性——六祖禪講究“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禪師們講“大機大用”“重在受用”,其道理就在於把“禪房修”換成了“日常用”——此處,修即是用,用即是修,也叫“以用代修”。“餓了吃飯、困了眠”就是“日常用”的大寫真。
“日常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細分還有很多,以後再說吧):
(1)凡是動腦子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忘我即真;
(2)凡是為人處事之時,一定要真誠——和光同塵;
(3)時常進入惺惺狀態——心曠神怡、清醒、驚喜、清新;
(4)時常進入寂寂狀態——心無所住、沒著沒落、發呆、發楞;
(5)時常進入臣服狀態——懂得敬畏,去掉“小我”換來“大我”。
教下總講“體用不二”“定慧不二”“真如不二”。宗下講什麼?宗下講依三個不二的雙重性去生活、去工作……只要你“時用、常用、時常用”,“行處坐臥,不離這個”,漸漸綿密起來……總有一天你會於這五種狀態中隨緣應用、如去如來,游刃有餘、任運騰騰……
祝賀你!
總之,禪宗之修不在形,而在心;修心的道場不在禪房,而在世間;“世間覺”不在怎麼“修”,而在“真性自用”、“自性起用”的“日常用”… …
體用體用,無用哪來的體?
無體哪來的自性?
無自性哪兒來的明心見性?
無明心見性哪兒來的智慧、佛法、藝術、美學與禪宗?
說得實在是太多了,就到這裡吧……唯止一心。
見君(趙建華)
2017年3月4日
於北京亦莊
序
兩千五百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的講壇上,面對眾多弟子一語不發,只拈起一朵金色的優婆羅花,默默地觀賞著。眾多的眼睛都集中在那朵花上,全場一片肅靜,空氣中充滿了不解的疑雲。靜了很久很久,突然人群中傳出迦葉尊者會心的笑聲。從此,禪宗開始在人間傳播,經過漫長的歲月,傳至如今,那笑聲依然還在人間迴響著,為人類文化寶庫留下了精彩的一筆財富,同時也將迷霧一般的大量公案故事、禪宗話頭語錄,像迷魂陣一般推到我們這些既不懂又有興趣的局外人面前。
佛祖留下的心印到底是什麼?難倒了古今多少文人雅士。有多少高人墨客以猜謎之法對心印進行了錯解,以至於以盲引盲耽誤了多少後人。自古以來,偏有不服輸的錚錚鐵漢們,為了分明此事,棄家捨親,兩腳血泡地走遍山河大地,從黑髮少年變成白髮老翁,苦苦追尋著這原本的真實。一旦得到,他怎能不哈哈大笑,怎能不淚流滿面……
人傑地靈的中華大地,歷代都有優秀的人才崛起,以青春的血液和不屈的頑強意志,為大地為人民犧牲著,奉獻著生命的熱情和愛。見君先生正是一位腳踏實地探尋人生真理的人,他以自己的身心為實驗室,一步一個腳印地驗證著前人留下的實驗報告,“行一里路說一里話,行千里路說千里話”,花費三十年的光陰,用心血為我們托出了實踐的報告——《原本的真實》。他從實證到佛經、從經典到生活,以生動幽默的話語,如拉家常般地直指本源,使千古之謎水落石出。同時對那些愚昧的封建迷信現象和邪門歪道的所謂大師大仙們,進行了無情的嘲諷和有力的批判。晦澀難懂的古經黃卷化作簡單明白的生活,神秘莫測的大霧被層層揭開,終於露出佛祖那親切平常的微笑,使我們如回到兒時故鄉,獲得了見到柴門茅屋老槐樹時的心境,他老人家正打開屋門伸手迎接:“孩子!你們回來啦!”
讓我們跟隨見君先生一起去,喝杯清茶,與佛祖老人家談談離家這麼多年的酸甜苦辣和一路風光吧。心的閘門打開了,一切愛的情感汩汩流出。
妙正居士
佛歷2540年5月
前言
佛教,包括佛教、佛法、佛學三部分。
佛教,一則是指宗教團體;一則是指佛的教誨。佛的教誨亦有經、律、藏。
佛法,是使平常人成為覺悟者所必修的方法、課程。這裡於理論上叫見地,於實踐上叫修證,於達到的(修成的)層次上叫果位,於成佛的目的上叫行願。
佛學,是近百年形成的概念,是於哲學上研究和探討佛的思想及其理論。
以上是佛教、佛法、佛學的大致內涵。
這本小冊子,是獻給學習佛法的人,是獻給真心要改造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和人生的人。所以講佛法中,偏重講見地、修證。如果要研究佛教的律、佛學的思想,則另當別論了。可能這個小冊子勝任不了,只希望略有幫助罷了。
書歸正傳。
學佛法,以達覺悟。悟什麼?悟生死。首先是悟生,生的意義、生的偉大、生的永恆。不論是因為何種原因來學佛法,其入門前對人世是何種態度,是惡、是厭、是好……還是要追求功能,好奇、了解神秘的東西……其學佛後的結果必是對生的讚頌、對人世的珍惜。否則是外道,是學得走火入魔。學了半天佛,手持一佛珠、口中念念有詞,一見世上之不平則搖頭嘆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叫一身佛氣。真東西一點兒不會,門麵包裝得可以,於人於己一無是處。學佛學得會神通,穿牆、搬運、摳藥片……這只是能掙點兒錢,或於茶餘飯後表演之用。不客氣點兒說,叫譁眾取寵,於國於民只能增加些亂,實在是沒什麼好。這些不叫佛教,叫外道。
真正的佛教,是教人做覺悟的人。覺者,聖人也。聖人即常人也。
別小瞧了這個常人。誰是常人?
常人,是正常的人,是高尚的脫離動物氣味的大寫的人。
常人,是不為欲所亂的人。
人人都不想做常人,都想做超人,或做高官,或當大款,或……
一個監獄的囚犯,透過鐵窗看世界,他才能體驗到常人的自由和幸福。
一個身患絕症的人,透過病室的窗戶看世界,他才能體驗到常人的活力和生機。
一個臨終的人,在萬種慾望於他無緣時,才真正息下妄念,認識本心,當下便知人生的意義,於是迴光返照,滿面紅光地……這才是真正的常人了,只可惜他最後才明白人生。
佛法,要改變人的觀念。這是世上最難的事兒了。不要只想做超人,那佛法與你無緣。學佛,要敢於承受如囚、如病、如死……要守戒、要定、要忍、要慧……大家去品、去悟。
死後新生,是基督教說法,重新做人嘛。
道家講脫胎換骨,顛倒顛,倒顛倒,顛倒即神仙。
佛家叫轉識成智,一悟成佛。
一句話,由動物性的類猿之人轉變成真正的常人,即佛,即聖人。
佛教發展到中國,產生了禪宗。而禪宗是不立文字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為什麼?
諸位拿起我寫的這個小冊子,就是非禪了。其道理在於——凡一切依邏輯思維、依概念產生的文字與語言,都是從根本上違背禪意的。
如果不依邏輯思維、不依概念呢,怕是叫禪機、禪的故事、禪的智慧……《指月錄》《五燈會元》《傳燈錄》等都講的是這些,有用嗎?諸位誰靠這些開了悟?只怕是不少人靠這些寫出點兒小說、武俠傳奇、電視劇……為了掙錢而已。
僧問:“什麼是佛?”
師答:“庭前柏樹子。”
絕對地不依邏輯思維、不依概念而點出了什麼是佛。又有幾個人真悟呢?
所以佛法一旦發展到逗禪機(未得言得的戲論),馬上變成一門妝點自己門面的學問了。君不見《紅樓夢》裡的妙玉,禪機逗得賽過寶玉,但一見寶玉心先動,臉也紅,語也無倫次……神迷心亂,這如何叫禪?
那禪到底是什麼?
有什麼樣的方法論,就有什麼樣的世界觀,換言之,有什麼樣的世界觀,那就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論和認識論。
這個方法論和認識論到底是什麼?這已不是短短的前言可以講清楚的事兒了。
可以肯定的是,學習佛法,就是要掌握佛的方法論和認識論,依靠經典、依靠自己實踐,更靠自己的精進和悟性。
學習佛法不同於學習佛學。佛學是知識,是思想,如同學一門哲學。學佛法,則如同學一門藝術,好比學鋼琴一樣,經論只是指導,一切重在實踐和體會。多好的教師、多好的教本,你不去練,那有什麼用?同理,多好的佛法,你不去修,只知氣走週天,腳心發熱……有什麼用?於你的觀念改變,於你的覺悟有什麼用?
所以我這小冊子也實在是個文字禪、野狐禪,眾位大可不必認真,一切還需諸位自己努力,與我無干。
但我真心地、認真地希望能對學佛法的同仁有所幫助,盡力了,也只是寫出這麼個小冊子。天資不足,只好這樣,見笑。
希望諸位學有所成;
希望諸位早日悟道。
見君
1996年2月
目次
再版序/001
序/001
前言/001
第一部分人生漫談
第一章生存與生活/003
第二章思維的困惑/031
第三章佛學發展概況/060
第二部分三部真常係經典
第四章《圓覺經》/095
第五章《楞伽經》/142
第六章《楞嚴經》/157
第三部分兩部禪宗經典
第七章《金剛經》/219
第八章《壇經》/ 252
第四部分靜坐、行為與閒談
第九章靜坐養生/317
第十章行為與心理/330
第十一章無為與閒談/346
後記/360
書摘/試閱
一靜下心來
靜下心幹什麼?凡是學習佛法的都知道,入靜啊!人靜幹什麼?入定啊!如此就是學佛了嗎?有的人一定二十幾年,道的邊兒一點兒沒見著。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入靜,是以定來指導動,以智慧來生活於世間,這才是超然拔群的聖者、覺者啊。只知定,不知有智,不是佛法。禪,即是靜思維之意。靜與定,是為正確的思維而做的準備和基礎,它是手段,不是目的。
靜與定,為各道之共法。儒家以入靜為先,後而寫文章;道家以入靜為先,後而氣走週天;醫家以人靜為先,後而望、聞、問、切;武家以入靜為先,後而發丹田之力;佛家以入靜為先,後而細細地觀心……此為佛法之正宗。靜而觀心為真佛法也,其餘為彷彿法也。
六祖得衣傳,被惠明追殺,至走投無路處,躲在草叢之中。惠明追至,向六祖求成佛之道。六祖於是走出來對惠明說:你先靜下來吧。惠明老老實實地盤腿靜坐了“良久”……
所以我們也要先靜坐良久,然後再平心靜氣地看這第一部分人生漫談。
請靜下心,沏上茶,關掉電視,打發親人去串門,獨自靜靜地全身心地去看去品……
學佛法,首先講見地。見地不到,修也無益。所以不要急於知道腿怎麼盤、氣怎麼走、心怎麼觀……眾多的問題反把你弄得連個平常人都不如,緊張兮兮的,一點兒學佛的景像都無。咱們從人生慢慢聊起來,只希望哪句話相應了,對機了,能於諸位有所益。
見地是什麼?
見地就是為什麼要學佛法?佛法講的是什麼?學的目的是什麼?怎麼學?先把頭腦中雜七雜八的理論放一下,從自己的親自的體驗體會談起。
人活於世,無非是要生存,這是首要的,也是絕對的。其次才是要生活,這是高於生存的,人類所獨有的。人人都懂得要生存,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生活。二生存的真實
生存,是人作為物質的有機體的真實存在。而這存在必然有好生惡死的本能,必然有佔有其他物質的本能。好生惡死的本能,保障了人存在的安全性,使人能下意識地躲避危險和危機。佔有其他物質的本能,是人必須要吃、要睡、要性的必然。
(一)生存的真理是什麼
為了生存,人類要奮鬥,要競爭。也就是為了人類的安全和占有去奮鬥,去競爭。安全和占有,是生命力的體現,是一種具有貪欲性的行為。可以說生存是以貪欲得到滿足為其目的的,全部物質文明的成果無非是人類私慾發展的成果,不會超出這個範圍。這叫人類的物質文明,絕不是牛、馬、羊的物質文明。人類一點兒也沒顧及它們的生存慾望,養著它們只是為了我們人類的貪欲而已!
不要一聽貪欲就道貌岸然地警惕起來。生存的基礎是食、色、睡也,對這三種最起碼的追求就是對生的追求,哪一位可以道貌岸然地絕對不需要這三個東西?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你說為了自由,可以拋棄生命。偉大是偉大了,但我們所講的自由是什麼?是為了反對少數人的壓製而使更多的人獲得生存的自由,是讓大多數人能自由追求食、色和睡的自由。這是人類的真理。“為了人,為了絕大多數人的生存”,這永遠是人類的真理。
為了羊和牛,應大力發展草場,殺絕狼、虎之流,更不應吃它們的肉。這是牛與羊的真理,但不是人類的真理。
為了慈悲而放出少數犯了罪的人,這是少數人的真理,但不是全人類的真理。
追求人類的真理,是永恆的。所有的尊嚴、自由、仁愛、平等、人情、宗教等都是建立在對生存謳歌的基礎之上的。換言之,這些形而上是對形而下的肯定才存在,才正確的。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