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故事(全三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美國大選
ISBN13:9787508699561
替代書名: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保羅‧約翰遜
譯者:秦傳安
出版日:2019/06/11
裝訂/頁數:平裝/1632頁
規格:21.0cm*14.7cm (高/寬)
本數:3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美國人沒有法國人的優雅,沒有德國人的嚴謹,沒有英國人的智慧,但為什麼能夠一一打敗對手,發展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美國人,是一群精力充沛、急躁魯莽、野心勃勃、不拘小節、富有遠見,總是走在時代的前面,擁有對新鮮事物的激情,有理想主義的精神氣質的人。
美國人的故事,是通過智慧和技巧、通過信仰和意志的力量、通過勇氣和堅持來戰勝困難的故事。
1 這本書在回答什麼核心問題?這個問題過去在學科內的研究有哪些?
本書主要敘寫美國人民400餘年的歷史(從16世紀晚期至20世紀末),探討美國如何從殖民社會一步一步發展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關於美國歷史的探討,通俗讀物中以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最為著名。它是一部斷代史,也是一部介於新聞與歷史之間的著作。作為新聞,作者忠實紀錄和集納了1932-1972年這40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著重體現了報紙、廣播作為當時主要大眾傳播手段,對美國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作為歷史,它以各界總統為線索,講述了美國歷史在重要人物影響下的演進過程。
丹尼爾·布爾斯廷的《美國人:從殖民地到民主的歷程(全三冊)》,主張美國人的民族性是在近400年的移民開拓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早期美國人更有興趣去推敲經驗而非探究“真理”,即所謂“自明之理”。布爾斯廷認為訴諸“自明之理”是美利堅人主導的思維方式,讓美國人由一種共同的模糊不定狀態和共同的生機勃勃狀態聯合在一起,也使得美國社會400多年來都呈現出一種“野蠻生長”的態勢,而這種狀態,也讓經濟因素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絕大部分大事件發生的主導因素。有學者批評布爾斯廷,將美國歷史集中在商業、經濟和技術領域,卻忽略了政治制度等其它重要方面。
埃裡克·方納的《美國歷史》,以“自由”為主線,採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視角,將新社會史的研究成果天衣無縫地融入到對經典美國史學題目的重新解釋之中,呈現了一種以多元互動的歷史觀來重構的美國通史。方納的敘述不煽情,而是客觀地展現出現實的複雜性。他少下結論,而是擺出雙方或多方的矛盾角度,給讀者以開放的思考空間。
加里·納什的《美國人民:創建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旨在追尋諸多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社會因素、宗教因素、知識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間相互聯繫的歷史,認為是這些因素在過去四個世紀塑造並重塑了美國社會,終結了歷史懷疑論。
大衛·哈克特·費舍爾的《阿爾比恩的種子:美國文化的源與流》從民俗的角度切入,從宗教、地域、語言、建築、群居模式等多個方面厘清美國自由體系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作者主張美國文化的核心源於四種不列顛民俗和地域文化,它們的互動和衝突是美國政治和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有文化形態史觀的意味。
本書作者保羅·約翰遜認為,美國人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民族,美國的歷史“本質上是一個困難被智慧和技能、信念和目標的力量、勇氣和堅持克服的過程……回顧它的過去,展望它的未來,一切都預示著它不會讓人類失望。”他對美國歷史的這種富有挑戰性的敘述和解釋,有時是有爭議的,而且總是具有挑釁性的。他對個人、事件、話題和問題的看法是新穎的、批判性的和令人欽佩的。
無論是在個人奮鬥還是國家發展層面,這本書都對當今有著很大啟發。同時,它也讓我們可以反思傳統文化與創造力、開拓精神之間的平衡問題。
2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法,做了什麼調研,用什麼素材或模型對這個問題做闡釋和論證的?
不同于傳統歷史著作的平鋪直敘,本書從人本主義視角,以“人”為主線,從個人和生活書寫歷史。
作者將全體美國人看作在不斷解決問題的“一個人”,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從脆弱的起源開始,他們努力爭取獨立和建立自己的國家,他們英勇地犧牲,處理罪惡的奴隸制,保護聯邦的爆炸式經濟增長,直到最後讓美國崛起為世界強國。
對於約翰·溫斯洛普、羅傑·威廉姆斯、安妮·哈欽森、科頓·馬瑟、富蘭克林、湯姆·潘恩、華盛頓、亞當斯、傑斐遜、漢密爾頓和麥迪遜等重要人物,作者強調了宗教對他們性格的影響。他深入勾畫了並包括安德魯·傑克遜、首席大法官馬歇爾、克萊、林肯和傑斐遜·戴維斯等人的精闢畫像,並展示了格羅弗·克利夫蘭和泰迪·羅斯福如何引領大企業和工業時代,以及伍德羅·威爾遜如何徹底改變了政府的角色。他對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以及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以及其在二戰期間擔任的三軍統帥提出了新的看法。接著是對哈裡·杜魯門不可預見的偉大之處的審視,以及對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裡根和布什的重新評估。當然,從土著民到總統,從偉人到無名氏,書中既書寫了偉人英雄們鮮為人知的一面,也囊括了包括土著人以及平民百姓的生活實錄。
這部從個人和生活角度書寫的長時間跨度的美國通史,充滿文學性、戲劇性和生命力,讓人耳目一新,好讀、富於智慧,更能引起共鳴,告別“讀史疲勞”。
犀利、前衛的觀點讓人讀起來就放不下!
在序中,作者保羅·約翰遜這樣說,“關於美國過去的每一個方面和時期,本書有一些新的且往往是犀利的話要說,我不像一些歷史學家那樣,試圖隱藏我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擺在這裡,讓所有人去看,去考量,去質疑”。
約翰遜對歷史資料和文字的駕馭能力一流,細節生動又不乏宏大分析。作為英國人來寫美國人的歷史,作者力求客觀,也樂於戳破流行神話。
胡佛對大蕭條處理出色,他所有的想法都是被富蘭克林·羅斯福偷走了?
戳破神話――羅斯福新政反倒延長了蕭條!?
尼克松對水門事件一無所知,水門事件是他一直以來受到媒體不公平攻擊的結果?
大量一手資料剖析歷史細節,現實感、代入感非常強書中內含大量一手資料,包括信件、日記、事實、日期和數據等等,給人很強烈的現實感。作者對這些資料都進行了嚴謹考證,並加以語言上的潤色。在序中他這樣說:“這項任務,只有通過對材料的無情選擇和斷然拒絕才能完成,只有通過貼近某些方面並以迷人的細節處理它們、同時以簡要概括其他方面作為代價,才能使之易於閱讀。這就是我的方法,就像在更早的一些涵蓋浩繁主題的其他作品中一樣,儘管如此,但我的目標還是要創作一部全面的記錄,充滿事實、日期和數字,那些希望對美國歷史獲得一個全面理解的學生,可以放心地使用這些材料”,“在所有階段,我都盡力充分地、公正地、誠實地、客觀地呈現事實,並盡可能不帶偏見地選擇材料。”
美國人,是一群精力充沛、急躁魯莽、野心勃勃、不拘小節、富有遠見,總是走在時代的前面,擁有對新鮮事物的激情,有理想主義的精神氣質的人。
美國人的故事,是通過智慧和技巧、通過信仰和意志的力量、通過勇氣和堅持來戰勝困難的故事。
1 這本書在回答什麼核心問題?這個問題過去在學科內的研究有哪些?
本書主要敘寫美國人民400餘年的歷史(從16世紀晚期至20世紀末),探討美國如何從殖民社會一步一步發展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關於美國歷史的探討,通俗讀物中以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最為著名。它是一部斷代史,也是一部介於新聞與歷史之間的著作。作為新聞,作者忠實紀錄和集納了1932-1972年這40年間的重要新聞事件,著重體現了報紙、廣播作為當時主要大眾傳播手段,對美國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作為歷史,它以各界總統為線索,講述了美國歷史在重要人物影響下的演進過程。
丹尼爾·布爾斯廷的《美國人:從殖民地到民主的歷程(全三冊)》,主張美國人的民族性是在近400年的移民開拓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早期美國人更有興趣去推敲經驗而非探究“真理”,即所謂“自明之理”。布爾斯廷認為訴諸“自明之理”是美利堅人主導的思維方式,讓美國人由一種共同的模糊不定狀態和共同的生機勃勃狀態聯合在一起,也使得美國社會400多年來都呈現出一種“野蠻生長”的態勢,而這種狀態,也讓經濟因素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絕大部分大事件發生的主導因素。有學者批評布爾斯廷,將美國歷史集中在商業、經濟和技術領域,卻忽略了政治制度等其它重要方面。
埃裡克·方納的《美國歷史》,以“自由”為主線,採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視角,將新社會史的研究成果天衣無縫地融入到對經典美國史學題目的重新解釋之中,呈現了一種以多元互動的歷史觀來重構的美國通史。方納的敘述不煽情,而是客觀地展現出現實的複雜性。他少下結論,而是擺出雙方或多方的矛盾角度,給讀者以開放的思考空間。
加里·納什的《美國人民:創建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旨在追尋諸多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技術因素、社會因素、宗教因素、知識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間相互聯繫的歷史,認為是這些因素在過去四個世紀塑造並重塑了美國社會,終結了歷史懷疑論。
大衛·哈克特·費舍爾的《阿爾比恩的種子:美國文化的源與流》從民俗的角度切入,從宗教、地域、語言、建築、群居模式等多個方面厘清美國自由體系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作者主張美國文化的核心源於四種不列顛民俗和地域文化,它們的互動和衝突是美國政治和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有文化形態史觀的意味。
本書作者保羅·約翰遜認為,美國人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民族,美國的歷史“本質上是一個困難被智慧和技能、信念和目標的力量、勇氣和堅持克服的過程……回顧它的過去,展望它的未來,一切都預示著它不會讓人類失望。”他對美國歷史的這種富有挑戰性的敘述和解釋,有時是有爭議的,而且總是具有挑釁性的。他對個人、事件、話題和問題的看法是新穎的、批判性的和令人欽佩的。
無論是在個人奮鬥還是國家發展層面,這本書都對當今有著很大啟發。同時,它也讓我們可以反思傳統文化與創造力、開拓精神之間的平衡問題。
2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法,做了什麼調研,用什麼素材或模型對這個問題做闡釋和論證的?
不同于傳統歷史著作的平鋪直敘,本書從人本主義視角,以“人”為主線,從個人和生活書寫歷史。
作者將全體美國人看作在不斷解決問題的“一個人”,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從脆弱的起源開始,他們努力爭取獨立和建立自己的國家,他們英勇地犧牲,處理罪惡的奴隸制,保護聯邦的爆炸式經濟增長,直到最後讓美國崛起為世界強國。
對於約翰·溫斯洛普、羅傑·威廉姆斯、安妮·哈欽森、科頓·馬瑟、富蘭克林、湯姆·潘恩、華盛頓、亞當斯、傑斐遜、漢密爾頓和麥迪遜等重要人物,作者強調了宗教對他們性格的影響。他深入勾畫了並包括安德魯·傑克遜、首席大法官馬歇爾、克萊、林肯和傑斐遜·戴維斯等人的精闢畫像,並展示了格羅弗·克利夫蘭和泰迪·羅斯福如何引領大企業和工業時代,以及伍德羅·威爾遜如何徹底改變了政府的角色。他對哈定、柯立芝和胡佛,以及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以及其在二戰期間擔任的三軍統帥提出了新的看法。接著是對哈裡·杜魯門不可預見的偉大之處的審視,以及對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裡根和布什的重新評估。當然,從土著民到總統,從偉人到無名氏,書中既書寫了偉人英雄們鮮為人知的一面,也囊括了包括土著人以及平民百姓的生活實錄。
這部從個人和生活角度書寫的長時間跨度的美國通史,充滿文學性、戲劇性和生命力,讓人耳目一新,好讀、富於智慧,更能引起共鳴,告別“讀史疲勞”。
犀利、前衛的觀點讓人讀起來就放不下!
在序中,作者保羅·約翰遜這樣說,“關於美國過去的每一個方面和時期,本書有一些新的且往往是犀利的話要說,我不像一些歷史學家那樣,試圖隱藏我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擺在這裡,讓所有人去看,去考量,去質疑”。
約翰遜對歷史資料和文字的駕馭能力一流,細節生動又不乏宏大分析。作為英國人來寫美國人的歷史,作者力求客觀,也樂於戳破流行神話。
胡佛對大蕭條處理出色,他所有的想法都是被富蘭克林·羅斯福偷走了?
戳破神話――羅斯福新政反倒延長了蕭條!?
尼克松對水門事件一無所知,水門事件是他一直以來受到媒體不公平攻擊的結果?
大量一手資料剖析歷史細節,現實感、代入感非常強書中內含大量一手資料,包括信件、日記、事實、日期和數據等等,給人很強烈的現實感。作者對這些資料都進行了嚴謹考證,並加以語言上的潤色。在序中他這樣說:“這項任務,只有通過對材料的無情選擇和斷然拒絕才能完成,只有通過貼近某些方面並以迷人的細節處理它們、同時以簡要概括其他方面作為代價,才能使之易於閱讀。這就是我的方法,就像在更早的一些涵蓋浩繁主題的其他作品中一樣,儘管如此,但我的目標還是要創作一部全面的記錄,充滿事實、日期和數字,那些希望對美國歷史獲得一個全面理解的學生,可以放心地使用這些材料”,“在所有階段,我都盡力充分地、公正地、誠實地、客觀地呈現事實,並盡可能不帶偏見地選擇材料。”
作者簡介
保羅•約翰遜――具深厚學術背景卻又接地氣的作者
保羅•約翰遜(生於1928年11月),英國記者,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歷史學者之一,演講撰稿人,作家。他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畢業于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0年一百大人物。2006年,約翰遜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2016年,因對文學的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他常年筆耕不輟,出版有數40餘本書籍,領域廣泛,涵蓋人類學、當代史、藝術和建築史、人物傳記、回憶錄和宗教題材,包括《新藝術的故事》《英雄》《創作大師》《知識分子》《英國人的歷史》《猶太人史》《當代》等。並且是《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華爾街週刊》《福布斯》等著名媒體的的資深撰稿人。
作為一名具有專業學術背景的學者,約翰遜的文筆質樸流暢,沒有絲毫晦澀,有很好的可讀性,對任何層面讀者都沒有障礙。更重要的是,文本中同時包含深刻見識,犀利的洞察視角,讓人受到很多啟發。作為英國學者,約翰遜表示自己是美國人民歷史和命運的堅定信仰者,他說:“這本書對美國歷史的各個方面和各個時期都有新的,且往往是犀利的論述。我不像一些歷史學家那樣,試圖隱藏我的觀點。”
保羅•約翰遜(生於1928年11月),英國記者,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歷史學者之一,演講撰稿人,作家。他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畢業于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0年一百大人物。2006年,約翰遜被授予總統自由勳章。2016年,因對文學的貢獻,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他常年筆耕不輟,出版有數40餘本書籍,領域廣泛,涵蓋人類學、當代史、藝術和建築史、人物傳記、回憶錄和宗教題材,包括《新藝術的故事》《英雄》《創作大師》《知識分子》《英國人的歷史》《猶太人史》《當代》等。並且是《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華爾街週刊》《福布斯》等著名媒體的的資深撰稿人。
作為一名具有專業學術背景的學者,約翰遜的文筆質樸流暢,沒有絲毫晦澀,有很好的可讀性,對任何層面讀者都沒有障礙。更重要的是,文本中同時包含深刻見識,犀利的洞察視角,讓人受到很多啟發。作為英國學者,約翰遜表示自己是美國人民歷史和命運的堅定信仰者,他說:“這本書對美國歷史的各個方面和各個時期都有新的,且往往是犀利的論述。我不像一些歷史學家那樣,試圖隱藏我的觀點。”
目次
第一部 “一座山上的城” 7
殖民的美國,1580~1750 7
歐洲與大西洋彼岸的冒險 7
殖民冒險者羅利和洛諾克災難 12
詹姆斯敦:最早成形的據點 20
五月花號與影響未來的事件 23
“被揀選民族的自然遺產” 27
約翰•溫思羅普和他關於自由的“小演說” 30
羅傑•威廉斯:第一個異議者 36
馬裡蘭的天主教徒 41
殖民地時期美國的原始構成 46
卡羅來納:第一個蓄奴州 53
科頓•馬瑟與清教徒烏托邦的終結 57
奧格爾索普與早期的喬治亞 61
為何對殖民地的控制行不通 64
費城的崛起 69
議會vs總督 72
大覺醒及其政治影響 77
第二部 “神聖地維護自由的憲法” 83
革命的美國,1750~1815 83
喬治•華盛頓與對法戰爭 83
英國領導層的無能 87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角色 92
托馬斯•傑斐遜與《獨立宣言》 98
托馬斯•潘恩的刺激效果 104
華盛頓,獨立戰爭,以及歐洲的介入 108
愛國者與親英分子:第一次美國內戰 116
制憲會議 120
批准之爭 128
公民身份,選舉權,及“多數暴政” 133
宗教在憲法中的角色 137
總統職位,漢密爾頓,及公共財政 141
華盛頓的成功和他的告別演說 148
約翰•亞當斯與歐洲戰爭 153
約翰•馬歇爾的重要價值 157
傑斐遜充滿矛盾的習慣和性格 160
路易斯安那購買案 167
麥迪遜的愚蠢錯誤及其懲罰 171
安德魯•傑克遜,機器之神 177
傑克遜與印第安人的毀滅 178
第三部 “普通而快樂的庸才大行其是” 186
民主的美國,1815~1850 186
高出生率與移民潮 186
廉價土地的市場 191
宗教教派的蔓延 195
南方的崛起與棉花大王 203
密蘇裡妥協 208
亨利•克萊 211
傑克遜民主政治的來臨 216
反對銀行的戰爭 231
美國的農業革命 236
運輸與通訊革命 240
波爾克與墨西哥戰爭 243
托克維爾與新興的超級大國 255
南北戰爭的意識形態 261
愛默生與美國文化的誕生 263
朗費羅、愛倫•坡與霍桑的心理 268
第四部 “近似被揀選的民族” 276
內戰美國,1850~1870 276
皮爾斯與布坎南時代 276
內戰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283
林肯的崛起 285
維護統一的中心問題 290
1860年的選舉 292
傑斐遜•戴維斯,及南方為何打仗 295
為什麼南方實際上註定要失敗 302
教會與內戰 306
將軍們之間的戰爭 311
葛底斯堡:“太糟了!太糟了!啊!真是太糟了!” 314
林肯的勝利與悲劇 318
安德魯•約翰遜與兩次重建 327
第五部 擁擠的人群與金十字架 333
工業的美國,1870~1912 333
現代美國及其成熟過程 333
大移民與“大想法” 334
印第安人與移民者,牛仔與亡命徒 336
邊疆的重要性 341
鐵路的中心地位 347
強盜資本家真的存在麼? 350
卡內基、鋼鐵與美國的慈善事業 359
皮爾龐特•摩根與華爾街 363
托拉斯與反托拉斯 365
巨型城市:芝加哥與紐約 372
都市里的富人與窮人 377
美國的科學與文化:愛迪生與蒂凡尼 378
丘奇、比爾施塔特及無邊風景 382
把奢侈品帶給芸芸眾生 386
勞工的崛起與扒糞運動 390
標準石油與亨利•福特 393
民粹主義、帝國主義與西美戰爭 397
西奧多•羅斯福與他的黃金時代 401
第六部 “第一個國際化國家” 408
多民族融合的美國,1912~1929 408
伍德羅•威爾遜的意義 409
教育與等級制度 411
中央集權的出現 414
威爾遜的立法勝利 415
麥卡杜與戰爭的來臨 417
凡爾賽的災難與國際聯盟 423
哈丁、“常態”與政治迫害 427
女人溜達著出場了 428
限額與國內移民 431
哈萊姆現象與多種族文化 433
原教旨主義與美國中部 437
禁酒令及其災難性的後果 440
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利福尼亞的極端主義 445
廉價電及其戲劇性的衝擊 449
好萊塢 451
爵士樂的社會意義和道德意義 456
種族偏見、流行娛樂和向下流動 459
哈丁與歷史解構 462
柯立芝時代與最小政府 466
二十年代的文化繁榮和經濟繁榮 469
第七部 “除了恐懼本身之外,沒什麼可恐懼的” 474
超級大國的美國,1929~1960 474
政府的信用管制與華爾街的崩盤 474
大蕭條影響為何這麼深、持續時間為何這麼長 479
偉大工程師的失敗 482
羅斯福與1932年的選舉 487
新政神話 490
羅斯福、大企業和知識分子 495
把民主黨轉變成多數黨 498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國際主義 502
羅斯福、納粹分子和日本 507
戰時的美國,生產的奇跡 509
羅斯福、斯大林與蘇聯的得寸進尺 514
杜魯門的崛起與冷戰 517
核武器與日本的戰敗 521
杜魯門主義、馬歇爾援助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524
美國與以色列的誕生 533
朝鮮戰爭與麥克阿瑟的下臺 535
艾森豪威爾、麥卡錫主義與流行社會學 539
波托馬克河畔的虔誠 546
第八部 “我們願付出任何代價,承擔任何重負” 549
解決問題、製造問題的美國,1960~1997 549
媒體的激進轉變 549
喬•肯尼迪與他的皇太子 552
1960年的大選與卡米洛特神話 554
太空競賽 558
豬灣事件與導彈危機 559
林登•約翰遜與他的“大社會” 566
陷入越南的泥潭 571
尼克松與“沉默的大多數” 577
民權運動與校園暴力 580
水門事件與彈劾總統 584
國會的統治與美國的低谷 588
卡特,1980年的分水嶺,及裡根主義 592
重整軍備與蘇聯的垮臺 602
布什的間歇期與克林頓的腐化 605
世紀末的美國及其奇思妙想 611
懷斯與現實主義復興的意義 614
司法侵略與訴訟社會 616
繆達爾的有害遺產 619
語言、墮胎與犯罪 623
家庭崩潰與宗教迫害 628
女人的勝利 632
參考文獻 635
殖民的美國,1580~1750 7
歐洲與大西洋彼岸的冒險 7
殖民冒險者羅利和洛諾克災難 12
詹姆斯敦:最早成形的據點 20
五月花號與影響未來的事件 23
“被揀選民族的自然遺產” 27
約翰•溫思羅普和他關於自由的“小演說” 30
羅傑•威廉斯:第一個異議者 36
馬裡蘭的天主教徒 41
殖民地時期美國的原始構成 46
卡羅來納:第一個蓄奴州 53
科頓•馬瑟與清教徒烏托邦的終結 57
奧格爾索普與早期的喬治亞 61
為何對殖民地的控制行不通 64
費城的崛起 69
議會vs總督 72
大覺醒及其政治影響 77
第二部 “神聖地維護自由的憲法” 83
革命的美國,1750~1815 83
喬治•華盛頓與對法戰爭 83
英國領導層的無能 87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角色 92
托馬斯•傑斐遜與《獨立宣言》 98
托馬斯•潘恩的刺激效果 104
華盛頓,獨立戰爭,以及歐洲的介入 108
愛國者與親英分子:第一次美國內戰 116
制憲會議 120
批准之爭 128
公民身份,選舉權,及“多數暴政” 133
宗教在憲法中的角色 137
總統職位,漢密爾頓,及公共財政 141
華盛頓的成功和他的告別演說 148
約翰•亞當斯與歐洲戰爭 153
約翰•馬歇爾的重要價值 157
傑斐遜充滿矛盾的習慣和性格 160
路易斯安那購買案 167
麥迪遜的愚蠢錯誤及其懲罰 171
安德魯•傑克遜,機器之神 177
傑克遜與印第安人的毀滅 178
第三部 “普通而快樂的庸才大行其是” 186
民主的美國,1815~1850 186
高出生率與移民潮 186
廉價土地的市場 191
宗教教派的蔓延 195
南方的崛起與棉花大王 203
密蘇裡妥協 208
亨利•克萊 211
傑克遜民主政治的來臨 216
反對銀行的戰爭 231
美國的農業革命 236
運輸與通訊革命 240
波爾克與墨西哥戰爭 243
托克維爾與新興的超級大國 255
南北戰爭的意識形態 261
愛默生與美國文化的誕生 263
朗費羅、愛倫•坡與霍桑的心理 268
第四部 “近似被揀選的民族” 276
內戰美國,1850~1870 276
皮爾斯與布坎南時代 276
內戰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283
林肯的崛起 285
維護統一的中心問題 290
1860年的選舉 292
傑斐遜•戴維斯,及南方為何打仗 295
為什麼南方實際上註定要失敗 302
教會與內戰 306
將軍們之間的戰爭 311
葛底斯堡:“太糟了!太糟了!啊!真是太糟了!” 314
林肯的勝利與悲劇 318
安德魯•約翰遜與兩次重建 327
第五部 擁擠的人群與金十字架 333
工業的美國,1870~1912 333
現代美國及其成熟過程 333
大移民與“大想法” 334
印第安人與移民者,牛仔與亡命徒 336
邊疆的重要性 341
鐵路的中心地位 347
強盜資本家真的存在麼? 350
卡內基、鋼鐵與美國的慈善事業 359
皮爾龐特•摩根與華爾街 363
托拉斯與反托拉斯 365
巨型城市:芝加哥與紐約 372
都市里的富人與窮人 377
美國的科學與文化:愛迪生與蒂凡尼 378
丘奇、比爾施塔特及無邊風景 382
把奢侈品帶給芸芸眾生 386
勞工的崛起與扒糞運動 390
標準石油與亨利•福特 393
民粹主義、帝國主義與西美戰爭 397
西奧多•羅斯福與他的黃金時代 401
第六部 “第一個國際化國家” 408
多民族融合的美國,1912~1929 408
伍德羅•威爾遜的意義 409
教育與等級制度 411
中央集權的出現 414
威爾遜的立法勝利 415
麥卡杜與戰爭的來臨 417
凡爾賽的災難與國際聯盟 423
哈丁、“常態”與政治迫害 427
女人溜達著出場了 428
限額與國內移民 431
哈萊姆現象與多種族文化 433
原教旨主義與美國中部 437
禁酒令及其災難性的後果 440
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利福尼亞的極端主義 445
廉價電及其戲劇性的衝擊 449
好萊塢 451
爵士樂的社會意義和道德意義 456
種族偏見、流行娛樂和向下流動 459
哈丁與歷史解構 462
柯立芝時代與最小政府 466
二十年代的文化繁榮和經濟繁榮 469
第七部 “除了恐懼本身之外,沒什麼可恐懼的” 474
超級大國的美國,1929~1960 474
政府的信用管制與華爾街的崩盤 474
大蕭條影響為何這麼深、持續時間為何這麼長 479
偉大工程師的失敗 482
羅斯福與1932年的選舉 487
新政神話 490
羅斯福、大企業和知識分子 495
把民主黨轉變成多數黨 498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國際主義 502
羅斯福、納粹分子和日本 507
戰時的美國,生產的奇跡 509
羅斯福、斯大林與蘇聯的得寸進尺 514
杜魯門的崛起與冷戰 517
核武器與日本的戰敗 521
杜魯門主義、馬歇爾援助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524
美國與以色列的誕生 533
朝鮮戰爭與麥克阿瑟的下臺 535
艾森豪威爾、麥卡錫主義與流行社會學 539
波托馬克河畔的虔誠 546
第八部 “我們願付出任何代價,承擔任何重負” 549
解決問題、製造問題的美國,1960~1997 549
媒體的激進轉變 549
喬•肯尼迪與他的皇太子 552
1960年的大選與卡米洛特神話 554
太空競賽 558
豬灣事件與導彈危機 559
林登•約翰遜與他的“大社會” 566
陷入越南的泥潭 571
尼克松與“沉默的大多數” 577
民權運動與校園暴力 580
水門事件與彈劾總統 584
國會的統治與美國的低谷 588
卡特,1980年的分水嶺,及裡根主義 592
重整軍備與蘇聯的垮臺 602
布什的間歇期與克林頓的腐化 605
世紀末的美國及其奇思妙想 611
懷斯與現實主義復興的意義 614
司法侵略與訴訟社會 616
繆達爾的有害遺產 619
語言、墮胎與犯罪 623
家庭崩潰與宗教迫害 628
女人的勝利 632
參考文獻 63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