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設計工作:基本心理需要、內在動機與激勵(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
ISBN13:9787520345224
替代書名:Work Redesign: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孟亮
出版日:2019/06/30
裝訂/頁數:平裝/257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工作設計和激勵最初被視為兩項截然不同的管理職能,管理者很少將二者聯系起來。在當今時代,人力資本已經成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要的資本之一,工作設計開始在員工激勵中發揮起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設置合理的薪酬體系、通過物質報酬激發員工的外在動機,管理者開始通過工作設計激發其內在動機。
《重新設計工作:基本心理需要、內在動機與激勵》從工作設計理論以及動機問題的自我決定理論出發,采用工作設計視角、考慮個體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研究如何通過工作任務的內容與性質本身激發個體的內在動機。
在研究過程中,《重新設計工作:基本心理需要、內在動機與激勵》引入了認知神經科學的實驗方法,以期更為客觀地測度個體的內在動機水平。
《重新設計工作:基本心理需要、內在動機與激勵》從工作設計理論以及動機問題的自我決定理論出發,采用工作設計視角、考慮個體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研究如何通過工作任務的內容與性質本身激發個體的內在動機。
在研究過程中,《重新設計工作:基本心理需要、內在動機與激勵》引入了認知神經科學的實驗方法,以期更為客觀地測度個體的內在動機水平。
作者簡介
孟亮,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晨光學者,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後,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浙江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榮譽“竺可楨獎”獲得者,瑞士國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閱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於意義追尋的工作動機,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在內的多項基金項目。科研成果發表於Personality and Indrvidual Differences/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Social Neuroscience等SSCI/SCI收錄的知名國際期刊,曾獲得《哈佛商業評論》《郝芬頓郵報》《阿貝賽報》《參考消息》《錢江晚報》以及澎湃新聞、浙江電視臺等國內外媒體的引用和報道。
序
企業的雇員與工作任務之間其實也存在著適應與匹配程度的問題。工作設計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重要職能,是確定企業員工的工作內容、職責與工作關係的重要的管理活動。通過合理的工作設計,可以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對組織的忠誠度以及工作效率,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幫助組織有效達成其設定的目標。遺憾的是,之前工作設計和激勵往往被視為兩項截然不同的管理職能,管理者很少將二者聯系在一起。在傳統觀念中,管理者認為員工本身對於工作是消極對待的,他們之所以工作只是為了獲取相應的物質報酬。基於這種思想,管理者認為只需采用物質手段就可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隨著組織行為學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逐漸意識到工作本身也是具備激勵作用的:一份經過科學設計的工作,事實上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內在動機。
時代的車輪在前進,工作設計的理念也在不斷地轉型升級。直到20世紀前半葉,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秉持的工作設計思想主要還是泰勒提出的分工與效率,吸收工效學的觀點,技術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產出和企業的生產效率。在這一階段,人只是作為整體績效的一個環節被考慮的,員工社會化的需求完全被忽略了。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工作設計開始在員工的激勵問題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設置合理的薪酬體系、通過物質報酬激發員工的外在動機,管理者開始通過工作設計激發員工的內在工作動機,具體采用的舉措包括工作內容的多樣化、工作範圍和工作關係的擴大等。需要指出的是,包括工作特征模型在內的工作設計理論更多來自對管理實踐中經驗的總結,較少對員工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進行理論性探討。
在這一理論與現實背景下,我開展了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探索,並且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任務設計與個體的內在動機:認知神經科學視角的實證研究》。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從工作設計的視角出發,探討應如何合理地設計工作任務的內容與性質、通過任務本身起到激發個體內在動機的作用,豐富了管理學中激勵問題的研究視角。此外,這項研究建立起工作設計與自我決定理論之間的聯系,采用工作設計視角、基於自我決定理論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從而為心理學導向的工作設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解釋和實證證據。最後,這項研究的一大亮點是將認知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引入了管理學中經典的內在動機問題研究,將任務的執行過程劃分為與動機水平密切相關的若幹階段,並找到一系列能夠客觀表征個體內在動機水平的腦電指標,從而建立起動機過程的認知加工模型。
我的博士學位論文陸續被評為2017年“浙江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以及首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來自國內管理學界專家、學者們的鼓勵與認可讓我倍感榮幸。我自知無以為報,唯有做好動機與激勵主題的每一項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致力打造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平臺。此次人選“博士文庫”,讓我有機會在博士學位論文的主體內容基礎上形成學術專著,與更多專家、學者以及對工作設計與激勵問題感興趣的企業界人士共同切磋、探討,在此我要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謝。在對博士學位論文的內容進行校對、修訂的過程中,本書增加了一個新的章節“研究展望:社會比較視角下的內在動機研究”,對於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內在激勵研究:社會比較視角”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社會比較行為的引導與內在工作動機的激發:自我決定理論視角”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本書正式付印時,距離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終稿提交應該已過了三個年頭。這幾年間,我從一名在讀博士生成長為一名博士生導師,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了,從事學術研究的初心仍不忘。本書介紹的幾項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希望有機會在後續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代的車輪在前進,工作設計的理念也在不斷地轉型升級。直到20世紀前半葉,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秉持的工作設計思想主要還是泰勒提出的分工與效率,吸收工效學的觀點,技術性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產出和企業的生產效率。在這一階段,人只是作為整體績效的一個環節被考慮的,員工社會化的需求完全被忽略了。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工作設計開始在員工的激勵問題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設置合理的薪酬體系、通過物質報酬激發員工的外在動機,管理者開始通過工作設計激發員工的內在工作動機,具體采用的舉措包括工作內容的多樣化、工作範圍和工作關係的擴大等。需要指出的是,包括工作特征模型在內的工作設計理論更多來自對管理實踐中經驗的總結,較少對員工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進行理論性探討。
在這一理論與現實背景下,我開展了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探索,並且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任務設計與個體的內在動機:認知神經科學視角的實證研究》。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從工作設計的視角出發,探討應如何合理地設計工作任務的內容與性質、通過任務本身起到激發個體內在動機的作用,豐富了管理學中激勵問題的研究視角。此外,這項研究建立起工作設計與自我決定理論之間的聯系,采用工作設計視角、基於自我決定理論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從而為心理學導向的工作設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解釋和實證證據。最後,這項研究的一大亮點是將認知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引入了管理學中經典的內在動機問題研究,將任務的執行過程劃分為與動機水平密切相關的若幹階段,並找到一系列能夠客觀表征個體內在動機水平的腦電指標,從而建立起動機過程的認知加工模型。
我的博士學位論文陸續被評為2017年“浙江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以及首屆“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來自國內管理學界專家、學者們的鼓勵與認可讓我倍感榮幸。我自知無以為報,唯有做好動機與激勵主題的每一項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致力打造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平臺。此次人選“博士文庫”,讓我有機會在博士學位論文的主體內容基礎上形成學術專著,與更多專家、學者以及對工作設計與激勵問題感興趣的企業界人士共同切磋、探討,在此我要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謝。在對博士學位論文的內容進行校對、修訂的過程中,本書增加了一個新的章節“研究展望:社會比較視角下的內在動機研究”,對於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自我決定理論的內在激勵研究:社會比較視角”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社會比較行為的引導與內在工作動機的激發:自我決定理論視角”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本書正式付印時,距離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終稿提交應該已過了三個年頭。這幾年間,我從一名在讀博士生成長為一名博士生導師,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了,從事學術研究的初心仍不忘。本書介紹的幾項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希望有機會在後續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目次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現實背景
(二)研究的理論背景
二 研究問題的提出
(一)本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對神經研究範圍與研究物件的界定
三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四 對研究相關術語的界定
五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
(二)技術路線
六 本書框架
七 本章小結
第一章 文獻綜述
一 工作設計理論綜述
(一)對工作設計內容的界定
(二)工作設計的四種不同導向
(三)工作設計在組織激勵中的應用
(四)本節小結
二 內在動機及相關理論介紹
(一)對內在動機的界定
(二)內在動機水平的常見測量方法
(三)內在動機的相關理論
(四)對內在動機現有理論的簡要評述
(五)本節小結
三 自我決定理論介紹
(一)自我決定理論體系
(二)自我決定理論與個體的內在動機研究
(三)自我決定理論在管理領域的實證研究
(四)自我決定理論與工作設計
(五)本節小結
四 管理學中基於認知神經科學的腦電技術的研究
(一)神經管理學簡介
(二)動機水平相關的腦電成分
(三)內在動機問題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四)本節小結
五 本章小結
……
第二章 理論框架與研究設計
第三章 任務設計與個體的內在動機:探索性實驗
第四章 任務設計中的任務選擇與個體的內在動機
第五章 任務設計中的反饋機制與個體的內在動機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研究展望:社會比較視角下的內在動機研究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現實背景
(二)研究的理論背景
二 研究問題的提出
(一)本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對神經研究範圍與研究物件的界定
三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四 對研究相關術語的界定
五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
(二)技術路線
六 本書框架
七 本章小結
第一章 文獻綜述
一 工作設計理論綜述
(一)對工作設計內容的界定
(二)工作設計的四種不同導向
(三)工作設計在組織激勵中的應用
(四)本節小結
二 內在動機及相關理論介紹
(一)對內在動機的界定
(二)內在動機水平的常見測量方法
(三)內在動機的相關理論
(四)對內在動機現有理論的簡要評述
(五)本節小結
三 自我決定理論介紹
(一)自我決定理論體系
(二)自我決定理論與個體的內在動機研究
(三)自我決定理論在管理領域的實證研究
(四)自我決定理論與工作設計
(五)本節小結
四 管理學中基於認知神經科學的腦電技術的研究
(一)神經管理學簡介
(二)動機水平相關的腦電成分
(三)內在動機問題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四)本節小結
五 本章小結
……
第二章 理論框架與研究設計
第三章 任務設計與個體的內在動機:探索性實驗
第四章 任務設計中的任務選擇與個體的內在動機
第五章 任務設計中的反饋機制與個體的內在動機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研究展望:社會比較視角下的內在動機研究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